加强村级规范化管理

2022-09-20

第一篇:加强村级规范化管理

切实加强村级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XX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坚持以项目为带动,以产业为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0年镇财政税收达到4.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81元。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镇十分重视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坚持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核心,以强化落实为保障,以加强监督为关键,将规范“三资”管理与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抓机制,完善“三资”管理制度体系

一是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我镇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调研检查,发现社区不同程度地存在财务档案管理不规范、使用白条报账、座收座支、工程项目招标不规范、民主理财小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等问题,其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成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隐患。为此,我镇系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对社区资金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和明确要求,促使 “三资”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程序化轨道。

二是成立股份合作社。我镇先后建成了约70万平方米的安置小区。这些安置小区配套建设的商铺成为社区集体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镇上以成立股份合作社的形式组建新经济组织,以规范的市场化运作,促进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2010年,我镇7个股份合作社共完成收益364万元,通过分红,平均每个社区分得5.3万元作为公益性开支,社区居民共分得160万元。

三是严格规范中心运行。各社区及居民小组委托代理会计核算中心代理账务,各村设立一个对公账户,由社区报账员按相关制度到代理会计核算中心报账。代理会计核算中心配备专职出纳员负责社区资金管理及日常票据审核。涉及大额资金使用以及资产处置时必须严格按照:村民提议→两委提出→议事会或居民大会通过→镇政府审核→监督小组监督实施的程序进行。

二、抓民主,落实“三资”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居民座谈制度。对居民普遍关注的大额资金使用以及资产、资源处置的过程和结果,由党支部定期不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座谈会,通报情况、畅通信息、密切联系、增强互信、形成共识。

二是严格审核制度。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必须经居民会议讨论,并经居民逐户签字后方能生效,同时镇政府重点加强对审核和交易环节上的监督制约。要求资产资源处置必须附有真实的民主决策情况。

三是严格规范程序。每个村、组都通过居民选举设立了居民理财小组,集体各项开支都要经过居民理财小组审查把关。对于大项目和重大金额的处置还必须通过议事会或居民大会讨论通过,社区两委会同意并上报镇政府审批。

三、抓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一是拓宽监督渠道。年初镇政府与各社区签定廉政责任书,并实行由上而下的廉政考核和由下而上的群众民主评议等监督制度。同时,加强群众宣传,公布镇纪委监督电话,对群众反应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和回复,形成了一个上下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

二是完善职能监督。在做好日常收支和离任审计的同时,加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事项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审查。落实了村“两委”一把手向镇党委、政府和党员群众双向述职制度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强化了对村两委干部的监督。

三是规范群众监督。在村两委换届的同时,各社区选举出与村委会同届的监委会,对村级事务实行全程监督。同时,大力加强“三务”公开工作。镇政府定期对各社区“三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并纳入目标考核。“三务”公开增强了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群众对政务、村务,特别是财务的情况有了较深的了解,同时也有了监督的机会,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通过持续有效地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进了源头治腐,规范了干部行为,提高了“三资”的使用效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今后,镇政府将继续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不断加强“三资”管理,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我镇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篇:加强村级规范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村级规范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规范村务管理既是个新课题,也是个老问题,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落脚点,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村务管理既要有所传承,更要注重创新,既要规范延伸旧有的好制度、好办法,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陈出新。实际工作中,我们面临的大部分矛盾和问题,都是由于村务管理不规范造成的。村务管理规范了,矛盾问题就引发的少一些,发展的精力就会集中一些。下面,就当前村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一些初浅的体会。

一、规范村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部分乡村干部在工作作风中存在“三

个不强”的问题。一是中心意识不强。部分乡村干部不能以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为中心,不能以村支部、村委的工作为中心,盘算自身的一时得失,盘算小团体的小利益,遇到任务推推脱脱。二是纪律意识不强。集体活动不请假,不守时,贪吃、贪玩、贪杯,遇重大事项不请示,不报告,不研究,擅作决定。三是进取意识不强。不求进取,不求上进,工作拖拖拉拉,思想松松垮垮,干工作没有争第

一、创一流思想,日常工作没有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普通工作干不好,困难工作做不了。

、部分乡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三个不”的问题。我县已于1999年推行了村财镇管,但总体特征是事后监督,造成了如下突出问题:一是不能及时结账的问题。提款获得审批后,不及时报账,不及时结账,时间长了,有的没有票据,有的记不清楚,形成了包袱账、糊涂账。二是账外资金不及时入账的问题。部分村有退耕还林、粮食直补、集体土地出租

等收入,这些收入通常由村主要干部或会计直接领取,领取后随意开支。三是不合理开支比较多的问题。提款不及时报账,报账时随意性强,不合理开支大,造成燃油费、招待费等无节制下账,白条下账,不合理开支比较明显。

、部分乡村在村务管理上的“三个不规范”问题。一是在重大村务事项处置上不规范。部分村在涉及集体财产处置等重大事项时,不提前与乡镇主要领导、包村干部协商,不到农经中心备案,不通过公开方式制订合适的价格,不召开相关会议作出决定。二是民主议事不规范。部分村召开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到会人数不达应到人数,记录不规范,弄虚作假;部分村议事规则不健全,村主要干部各行其事,遇事不沟通,不协商;三是行政村、自然村管理不规范。部分村不能兼顾和正确处理行政村和自然村关系,行政村不管自然村村务,自然村遇事不通报行政村,管理脱节。

二、规范村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足,责任主体不明确。一方面乡镇领导认识上对村务规范化管理没有高度重视,得过且过。村务管理各项制度不能认真落实,严格执行;还有一方面就是村务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县、乡、村在村务管理中承担什么角色没有明确的规定。

2、人员素质不高,追究体系不健全。一是村干部、村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是造成村务管理混乱的直接原因。二是对责任人缺乏硬性约束和量化考核指标,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责任追究办法,无法保证规范村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监督主体不实,督促检查不到位。一是纵向监督弱化。对村务管理缺乏经常性监督,形成一种“上不管,下不知,实际无人理”的局面。二是横向监督虚化。大部分村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三、规范村务管理的对策

、用制度管人是规范村务管理的关键。以镇为例,积极开展了三个整顿。一是整顿思想作风。要求镇村干部思想上必须和镇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树立全镇一盘棋思想,必须摆脱小集体利益思想,必须不折不扣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必须公道做事,正派做人。二是整顿纪律作风。建立镇村干部会议制度、出勤制度、学习制度、值班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制度,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集体活动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不得随意缺席,有事向主要领导请假,工作期间不得在工作场所,下乡期间不得在所在村打麻将、打扑克、打电脑游戏,不醉酒,不干与自身工作无关,有损镇村干部形象的事情,树立风清气正、人人争先、个个出力的工作局面。三是整顿工作作风。整合镇村干部下乡制度,党员副科干部全部下派到村任支部副书记,党员普通镇村干部全部下派到村任支部委员,出台村级工作千分考核办法,对各村干部任职量

化考核,动态管理,在各项重大工作中实现阶段考核,阶段总结,对大局意识强,中心意识强,工作争先争上的优秀镇村干部大张旗鼓的选树,大张旗鼓的表扬,对工作不积极、不配合、不支持的镇村干部严格处罚,末位淘汰,遇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时不予考虑。

、用制度管钱是规范村务管理的切入。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把推行委托代理制度作为消化矛盾、维护稳定的突破口,严格控制不良管理费用支出,全面整治财务乱批、乱报、乱记行为。一是严格实行管理费用最高限额控制办法。我镇规定村级招待费、燃油费、土特产品、小卖铺赊账等支出合计最高上限为本村在册人口每人10元的控制标准,代理中心根据最高限额设立各村招待费、燃油费、土特产品、小卖铺赊账台账,各村报账员提交的所有招待费、燃油费、土特产品报销事项,首先由代理中心审核累计开支数额是否达到上限控制标准,如果达到上限控制

标准,将不予受理。这样有效减少了招待费支出,全镇12个行政村招待费支出总额元,较招待费支出293733元减少开支元,降低了%。二是严格控制村主干随意垫支事后报销。三是严格大额开支集体研究制度。根据行政村、自然村的不同情况,建立一件事分别在5000元、3000元、元以上“两议会”研究审核制度。我镇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部分村因外出党员代表人数较多,到会人数不达规定人数,甚至部分村提供虚假会议记录。为此,开展了“找党员、找代表”活动,对各村在村能参加两议会的党员和村民代表情况进行摸底,剔除了常年在外和长年卧床不能参会人员,开会时按摸底到会的人数开会,审核下帐时按能到会人数进行审核。对于弄虚作假的问题,对全镇7名村官进行调查充实,现没有村官的镇、南高庄、李家沟、东南窊调配村官兼任,做到村村都有村官,由农经站统一回收记录本,各项会议均由村官记录,镇下派干部必须参加签字,杜

绝了弄虚作假行为。四是严格控制账外资金。依据经济合同实施入账进度管理,对已经开具的内部收据加强跟踪监督,杜绝账外资金和小金库问题。

、用制度管事是规范村务管理的重点。研究出台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管理办法,新建工程管理办法,村级合同备案、审管理办法,自然村财务管理办法,村民代表管理办法,两议会议事规则等有关村务管理的制度。特别是要严格重大事项提前报告制度。各村在涉及集体财产处置、新建改造维修工程、集体重大活动等重大事项时,在未形成决议前必须提前和包村干部协商,和乡镇主要领导沟通,未经乡镇允许不得擅作决定。要严格执行村务管理的会议制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及村务管理的各项会议制度,镇下派干部必须全程参加,必须严格登记核实在村能参加会议的村党员、村民代表情况,确保参会人员达到规定人数,各类结果必须进行公开,公开要有照片等档案资料。

第三篇:加强村级财务规范管理 促进作风建设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民主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农村财务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农村两委班子团结、干部干事创业、农村和谐发展、党群干群关系以及社会稳定。如何破解农村财务管理这一难题,我们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乡情村况,积极探索,五措并举,不断创新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新机制,使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迈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轨道,有力地促进了全乡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也结出了新的硕果。

一、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为有效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乡村财务,针对全乡部分村集体开支随意性大,财务混乱,集体资产、资源存在家底不清、产权不明、处置不当,导致集体资产严重流失,引发干群矛盾等问题,我们根据有关精神,围绕加强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农村基层预防腐败工作新路子。于今年的村委第八届换届选举之前,全面启动了对全乡农村集体财务的清产核资。并根据任务和进度,确定以2011年5月31日为基准日,利用四个月的时间,对全乡12个行政村的资金项目进行检查核实,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澄清全乡村级资金、资产、资源底子。同时,按照先清理、后核实的程序,对不规范的情况进行逐项落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重点核查。并将清理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分类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清理,各村摸清了自己的家底,解决了部分村的债权债务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针对清产核资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又出台《古塘乡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意见稿,进一步完善了资金的审批程序,合理利用好资金,加大对举债经营、负债经营的管理,制定可行性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时明确资产管理的责任,搞好资产的管护、租赁、承包工作,保证各村资产的合理有效利用。

二、财务委托,科学管理

为实现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在实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工作。在农村集体财务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电脑记账,实行钱帐双代管,设立统一的银行账户,各行政村财务账簿按照程序统一移交乡农经站集中管理。各行政村取消会计和出纳,只设一名报账员,负责报账和村财务日常管理工作。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制定实行限时办结等相关制度,规范服务,方便群众,做到人员、经费到位,办公场地、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监管有力。通过财务管理服务中心这一载体,村里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报账员报账时,必须携带有关会议记录、协议、合同等相关材料,随同票据一同入账,否则财务管理中心拒收、拒支。过去村组花钱都是先花钱后记账,如今执行了预算制,中心审核后才能执行,不但杜绝了村组胡支乱花,而且杜绝了“白条”。使村组财务管理从乱到治、从无序到有序,逐渐步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强化了对农村经济事务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了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从源头上遏制了违纪违法行为,有效预防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民主监督,阳光运行。

为真正实现集体财务管理公开透明,阳光运行,防止个人独断专行,我们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服务工作中,实行村民主理财小组制度,对大额资金、集体资产、资源的使用,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阳光作业”,有效阻断了村干部“暗箱操作”的机会,营造了一个公开办事、规范用权的良好环境,形成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浓厚氛围,群众对村干部的满意度逐步提高,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近几年来,全乡没有发生一起因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题引发的群众信访案件。有效提升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向心力,扩大了党员队伍的影响力,激发了广大村民的创造力,形成了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以案说纪”,警钟长鸣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农廉信息网等各种宣传载体发放公开信,设立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等,全乡各行政村通过制作公示版面、悬挂横幅、乡村干部入户宣传等方式,深入宣传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在财务管理制度中,制定了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处理办法,不断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到既要惩治腐败、取信于民,又要化解矛盾,防患于未然。通过调查处理先后对两名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分别实施了免职和罢免,并予以公开曝光,采取“以案说纪”的形式,用周边人、周边事进行警示教育、切实起到震慑和教育作用,使全乡广大村干部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是根“高压线”,是碰不得的。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用手中的权力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五、建章立制,规范运作

为建立财务管理长效机制,我乡对清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梳理,认真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建立各类管理台帐,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制定出台了《古塘乡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避免“前清后乱”形象的发生。同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台账,全面反映资产种类、数量及经营使用情况,并将各村现有的财务情况全部录入电脑,根据实际增减随时更新,对增减情况及时记录归档。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广泛调动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维护和促进了全乡的农村集体经济健康的发展,促进了党风的进一步好转和农村的和谐稳定。

第四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有利于村级事务的正常开展,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更好地落实农业部、民政部、财务部、审计署《关于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意见》,===乡开展了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对村账乡管县监督、资金账册双代管模式进行不断完善和总结,以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一、基本情况:

===乡现有==个村民委员会,农业人口===人,总耕地面积===亩,===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人均收入===元,集体资产总额====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万元,集体债权===万元,人均债权===元,集体债务===万元,人均债务===元。

二、农村财务管理的具体做法

===乡集体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是按照巴里坤县农经局的统一要求实行资金统管管理模式。

(一)、以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对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

长期以来,在===县农经局的直接管理和指导下,===乡农经站探索出一套比较严谨和适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和制度,相继补充完善了各项制度,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十余个简明适用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县农经局对村级财务一季一审和村(组)干部离任审计也通过制度化得以加强和深化。

(二)以规范的账务处理程序促进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

规范的财务处理程序不仅是资金统管模式下必须达到的要求,也是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乡农经站在以往操作的基础上,制定了《资金统管账务流程规范》,并绘制了===乡资金统管账务处理工作流程图,账务处理规范从经济业务的发生到形成会计报表、财务公布的接受===县农经局的审计、预决算制度和审批制度的实施,均付出了详尽和科学的规定,所有财务事项都必须按规范程序发生和处理。

(三)实行计划管理和严格的收支申报审批制度。

计划管理是做好集体财务工作的基础,也是资金统管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每年年初,村组两级都要制定财务收支计划,通过制订计划,===乡加强了集体机动地和村办企业的管理,落实了集体收入,明确了资金使用对象和项目,最大限度地支持了农业生产和公益事业,规范了资金使用的严谨性。

(四)完善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

1、不断完善财务公开,提高财务公开的适用性、实效性和规范性。一是遵循实用、实效的原则,继续完善充实财务公开内容;二是坚持规范化财务公开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三是加强财务公开档案管理,财务公开资料一式三份,一份张贴公布,另两份分别由村委会和乡农经站归档保管;四是认真总结。公布工作结束后,及时搜集整理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经整改落实后,写出总结材料上报乡站,年底进行总结。

2、健全完善民主理财小组,推进民主管理、民主决策进程.

(1)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充分行使职责。

各村经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了民主理财小组,履行职责的形式

是:一是审核财务收支计划和费用开支票据,并加盖“民主理财审核专用章”;二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三是批准村组重大财务事项。

(2)规范“一事一议”,提高民主决策程度。

===乡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有关规定,禁止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变为农民负担的固定项目,同时明确了议事规程,规范了书面文件,需要向村民筹资筹劳的项目,由村(组)事前提出预算,经村民会议讨论,征得到会人员大多数通过。项目完毕后,进行公开,接受农牧民的监督。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乡农村财务管理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农村财务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上不够严格,会计人员严重短缺;民主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要解决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通过以下对策:

(一)、加强法制宣传,提高认识,做到依法治村

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大大提高。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分工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做到按章办事,为群众谋利益。

(二)、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力求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1、搞好资本营运,盘活资产,保值增值。根据资产特点,搞好资产经营。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集体资产,如发包出租、统一经营等,达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2、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加强“一事一议”资金的管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村组集体兴办生产、公益事业要求农民出资、出力的,要严格按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程序进行。“一事一议”收取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由村民理财小组进行监督,使用、开支情况要及时向群众公布。

三、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财务制度,并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专项资金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资产盘点清查制度、民主理财审批制度等,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民主理财、规范管理。

四、实行会计电算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实行会计电算化,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以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最终实现以财务管理电算化为核心的农经电算化,为将来的农村信息化打下基础,包括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合同管理、财务公开等。

五、继续规范村级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及有关文件要求,以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 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账目要真实,公开的内容要存档备查。

六、 切实履行民主理财小组职能

民主理财小组有权参与制订本村的财务计划和财务管理制度,

有权检查、审核财务收支账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有权监督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民主理财小组应当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制定相应的议事规则,定期举行民主理财活动,并有完整的活动记录,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八、加大审计力度,强化监督职能

应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设立专门的内审机构,依法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对土地承包收入以及“一事一议”筹集资金等,应当定期进行专项审计,重点审查筹资和支出的合法性,杜绝隐瞒截留、挤占平调、侵占挪用和挥霍浪费等现象发生。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向群众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理意见。

九、抓好村级财会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农经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财会队伍的管理,认真做好村级财会人员的培训等工作;要保护和支持村级财会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其合法权益,对违反财务规定的单位和会计人员按有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第五篇:如何加强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

村级卫生室扎根乡村、面向群众,为群众提供价廉、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和赞同。全县共有242个行政村,现有村卫生室数264个,其中一村一室107个村,一村多室68个村,无卫生室的行政村有67个村,发展极不平衡;各类乡村医生268人,其中60岁以上的36人,70岁以上4人,年龄最大的74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村级卫生室的大力扶持,我县卫生室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卫生室要求标准提高,我县村卫生室离国家标准和人们的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存在不少问题。

一、村卫生室存在的一些问题

1、人员执业无资质、执业地址变更严重。从目前我县的情况看,有不少村卫生室不在注册村执业,如泮头的草塘村卫生室在铁炉下,坦坪托山村卫生室在坦坪墟、城关镇多有执业地点,某执业人员从村级、乡级、到县级都有诊所,等等。依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有很多卫生室没有合格的乡村医生,更不用说执业助理医师了,个体卫生室也非常严重,不少个体诊所卫生室由于开业申请人没有执业资格,而是聘任一个执业医师,但是这执业医师并不在该诊所执业。乡村医生268人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文化层次分别为:大专2人、中专16人、初高中168人、无学历82人。我县乡镇卫生院近10年都没有正式录用过1名大专学历以上的医学毕业生,村卫生室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就更少得可怜。

2、卫生室分布很不均衡。在242个行政村中,有67个没有任何形式的卫生室,而有68村却有二个以上卫生室,这68个村主要集中在乡镇所在地、墟场、大行政村,而边远的行政村非常缺乏卫生服务。如果加个体诊所,这些多卫生室行政村医疗资源就更多,如龙潭镇梓木村就有四家,行廊却有8个村无卫生室。

3、基本设施简陋。有不少卫生室基本处于无人监管、无人规范少人问津的游离状态。由于村卫生室都是私人房屋,有些房屋破烂不

堪,当然也有不少大房子、好房子。有近一半的卫生室,没有独立医疗业务用房,房屋不足20平方米,离60平方米的要求相差甚远,调查中,有一卫生室大约是8个平方米大小,药房、治疗室、诊断室、配药都在一起。配药、注射操作台随意一张破桌子,污秽不堪。由于投入有限,村卫生室“以药养医、重医轻防”的问题比较普遍,往往就是一张桌子、二个柜子、三条凳子就一卫生室。村卫生室只配备了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件”,连高压消毒锅都没有,还有不少村卫生室甚至连“老三件”都不齐备,或残缺不全,血压计还是十多年前买的,医疗卫生条件亟待改善。

4、违规医疗行为严重。主要表现是:一是违规输液、滥用激素、抗生素等,村卫生室可用药的目录(含常用药和急救药)大约200余种,但是不少卫生室储备

5、600种药,有些种类不少,但规定目录的药却很少。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从有登记情况看一些卫生室,对来看病群众不管病情,来了就

三、四种抗生素,按一般医疗规范村医看病,一次只能使用一种抗生素,如果联合使用抗生素,说明病情较重,村医不能接诊,须转上级医疗单位;二是诊断无记录、用药无处方,药品来源无登记,把生命视作儿戏,调查了解多数卫生室没有任何形式的看病登记和处方,仅凭病人自述,随意施药,收费就用估算;三是严重使用无资质人员,自己都还是中小学文化,只有乡村医生资质,就在那里带一个小学文化甚至文盲看病打针,或者甲注册的卫生室给乙操作;四是管理混乱,个别乡村医生同时兼顾兽医工作,把兽医用药、器械用品与人用器械混放在一起;五是消毒、医疗废弃物管理不严,由于没有消毒高压锅,很多村医只用煮沸消毒,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或用后随意丢弃。由于大部分村医不能专业,还兼顾其他农活、生意、村委工作,操作时几乎没有人穿工作服,口罩帽子可能想都没有想过要用,即使医疗收入比较高,比较专业的在做村医也没有穿工作服戴口罩。

二、加快农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步伐的建议

1、系统谋划,制定落实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建议相关部门借助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东风,尽快制定我县规范管理意见和办法,明确村卫生室等基层公共医疗服务机构的工作性质、设置原则、建设标准等,在基础设施、人员配备、服务内容等方面加以规范,进一步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工作。

2、政府主导,加快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

目前每年国家逐步对每所卫生室投入3-5万元不等的建设资金,作为为民办实事之一,还有不少设备:如文件柜、药柜、医疗器械等物质,建议我县借国家投入同时将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对村卫生室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应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严格的考核,经验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同时多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视察、调研,多听取各方的意见、建议。

3、体现公益和公共卫生服务性质,规范村卫生室管理机制 村卫生室作为服务农村基层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重要一环,应坚持非营利原则,体现社会公益性质。目前国家每年按每人口投入15-20元不等用于乡村两级公共卫生经费,可能以后还要增加,建议财政、卫生加强这方面资金的管理和考核,审计要进行监督,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不能没有钱的时候不做,现在有了钱也做不好。提高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保障同时,加强村卫生室管理。

4、严把准入关,推动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

建议相关部门结合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规范要求,统一制定村卫生室等级考核标准,实施等级评定和技术分级管理,加强动态检查考核和申报评定,切实将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工作纳入科学评价体系中。对考核优秀和不合格的进行公示,促进卫生室医疗规范行为,每年提高一些,经过2-3年所有卫生室都能达到基本规范管理,3-5年达到规范管理。尤其是一村多室、乡镇所在地的行政村,要从严把关,必须达到规范才能准入。认真落实每年培训计划,加强空白

村和一些年龄偏大的行政村村医后备力量的培训,不能走过场,敷衍了事,切实帮助提高村卫生室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强组工信息工作的下一篇:竞聘文秘岗位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