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2022-04-18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针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增强内部控制理念,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规范单位的内部经济行为,加强预算管理,发挥财政与审计部门的作用,建立内部控制的考评体系,增强责任追究意识。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篇1: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的关系研究

摘 要:税收作为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其秩序影响着国民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国内外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研究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税收征纳工作的开展,文章通过介绍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存在的关系、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的必要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税收征收的影响及对策几方面内容,旨在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关键字:事业单位 财务会计规范 税收征纳 存在的区别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度已经基本实现。然而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一些经济问题也随之而来,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税务管理工作方面,事业单位的税收征纳工作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的巨大差异对税收征纳工作的进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工作。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的必要性

会计工作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相适宜,要满足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要求。当今社会,事业单位的形式和经济管理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经营管理的内容越来越重要,这些都要求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只有把财务会计工作规范落实到不同类别的企业中去,才能使企业单位掌握准确的信息,保证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工作时要严格按照财务规范行事,披露有效客观的财务信息,杜绝虚假信息内容,这样事业单位才能不断发展,各项财务会计工作也能有效展开。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的关系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的联系

(一)相互依存

税收征纳的依据是财务会计提供的,没有财务会计的提供,税收征纳无法进行。只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工作才能给税收征纳提供有效的依据。财务会计对税务业务进行核算时,也要遵循相应的税收规范。所以,税收征纳与财务会计规范相互依存。

(二)调整范围交叉性

税收规范调节征纳关系中相关的法律关系。作为税收征纳中主体的纳税人在会计规范法律关系中也具有主体地位。会计在进行相关会计事务中,要执行会计规范的要求,也要考虑税收规范。因此,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规范调整范围具有交叉性。

(三)一致的整体目标

税收征纳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它是国家采取一定措施,通过税收的形式征得,然后补给国家财政,以促进国家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稳步发展。会计规范通过对会计核算等相关流程的规范,公开公正地展现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情况,把准确有效的信息提供给投资者、企业管理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等,为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促进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社会的稳步发展。所以,他们有着一致的整体目标。

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存在着区别

(一)资产处理的方法与核算基础的不同

根据税法的规定,事业单位的所有资产在进行计价、摊销和计提折旧时,都应该符合税法所规定的标准。然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在对不同资产进行实际处理时没有遵守税法的相关规定。例如在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理时。

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存在差别。税法认为,房屋、运输工具、机器、建筑物和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等如果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则属于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的物品,即使不属于生产经营的,也是固定资产。根据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房屋、专用设备、一般设备、陈列品、图书、文物、建筑物,如果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使用过程不会使原来的物质形态发生改变,并且单位价值符合一定的标准的资产是固定资产。在价值标准方面一般设备500元,专用设备800元。对于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单位价值如果达不到规定标准,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维修费用的规定不同。根据税法的要求,非营利组织如果按照财务会计规范在提取修购基金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所得税,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与税法规定不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则规定,在计提修购资金时,可以根据“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比例计算,并在“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栏中列支,认为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关于维修费用,税法认为,如果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超过标准的,要将维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中,不直接在税前扣除。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则要求,可以将固定资产的维修费计入“事业支出”“成本费用”等账户中去。

在处理固定资产的购置支出时也存在着差异。根据税法的要求,固定资产在进行购置支出时不得在税前扣除所得税,认为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根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可以在“事业支出”等账户中直接列出购置固定资产的支持。

在处理无形资产时,税法认为,如果无形资产的成本在受益期内,可以运用直线摊销、平均摊销。与此不同的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则认为,一次性摊销购入或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将其直接计入“事业支出”等。如果单位采用内部成本核算,则应在受益期内进行摊销的基础上分期计入“经营支出”。

(二)成本费用扣除规定的不同

税法规定,事业单位在费用扣除时,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进行。对于直接列支的费用,在计算应纳税的所得额时不能直接扣除。已扣除职工福利费的,在计算中对于医疗基金也不能直接扣除,这是企业与事业单位都在运用的标准。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职工福利费用等的扣除与税法的规定存在差异,其计提标准要低于税法,直接以事业支出的形式处理。

(三)收支确认遵循的原则的不同

根据税法的规定,事业单位要根据权责发生机制来处理发生的应税业务和非应税业务。而根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要根据收付实现制来进行。这将导致有的工作在开展和确认时出现差异。在实践中,事业单位大多情况下通过使用非经营性收支业务的确认方式去进行经营性收支业务,为的是使会计工作简化,但在进行会计记账和操作时会使用收付实现制。

(四)法律关系不同

税法关系是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它受税法规定的约束。税法关系中的两大主体包括接替国家负责税收征纳管理的各级税务部门和合法的纳税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虽然权利的双方应该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但两大主体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这是税法关系的一个典型特点。财务会计的法律关系是在进行社会工作和事务管理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财务会计存在着平等主体和不平等主体两种主体。平等主体是指会计事务办理者,即一些相关的个体、集团。平等主体间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双方是正常交易的经济关系。不平等主体指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他们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会计关系中以平等主体关系为主。与税收征纳相比,财务会计工作更具公证性。

(五)立法前提不同

税收征纳是以法律为依据,通过国家的政治权利来保障实施,是国家获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国家的政治权利是它立法的前提。与税收征纳不同,财务会计规范的立法前提是业主权利,并以此保障不同会计主体的权益。它是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是国家的整体管理,因此,在财务会计工作中没有一方对另一方的管理,它把业主的权利作为前提。

(六)具体目的不同

税收征纳时,需要财务会计准确地把需要归入纳税款范围的收入和所得以及具体的需要交纳的税金算出来。财务会计在测算时,需要根据税法的规定,科学地选择出会计处理内容,并得出唯一的计算结果,实现相对单一的目标。与税收征纳相比,财务会计规范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内容,帮助外部利益者规避风险,做出科学的决策,从而满足他们自身的利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加快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投资的主体呈现出多样化,财务会计规范的目标也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不仅仅限于规范会计的行为。

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及对策

实践表明,当前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依然存在着差别,因此,事业单位在进行有关税务工作时,对所得税的计算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阻碍了事业单位的税收征纳和管理工作。很多事业单位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会面临应得税收入和非应得税收入的问题。对这两种不同的费用划分时,需要对不同的收入费用对应的费用合理划分,以便于应缴纳税款的所得税更加准确。这种计算方法,增加了财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因此,事业单位在实际核算过程中,不按税法规定进行会计规范工作,从而不能获得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操作计算的税收所得额。

针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遇到问题,为了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顺利发展,必须重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首先,完善财务工作规范,制定与税法相一致的财务会计规范。从而使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法相协调。其次,加强事业单位的税务会计体系建设。税务会计隶属于财务会计,他在财务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工作,通过对税务体系的建设可以保证税收征纳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

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虽然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他们之间的较大差异已经严重影响了税收征纳工作的进行,不利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财务会计工作的漏洞偷税漏税,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税收收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分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使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法相一致,最终保证我国税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蔡吉星,刘鹏.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6(5)80-81+84

[2] 董佳舜,李宏伟.浅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8)36-37

[3] 刘植才,刘荣.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及其对策[J].天津经济,2007(8)67-69

[4] 韩拴英,穆艳芳.浅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111

(作者单位:河南省电化教育馆 河南郑州 450000)

(责编:玉山)

作者:杨建红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篇2:

浅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问题与策略

摘 要:针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增强内部控制理念,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规范单位的内部经济行为,加强预算管理,发挥财政与审计部门的作用,建立内部控制的考评体系,增强责任追究意识。

关键词:针对问题 提出建议 健全措施

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之一。科学、高效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用好、管好事业单位的资金,保护好资产,保证政府依法理财工作的顺利实施,圆满实现依法理财的工作目标。有利于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财产的使用效率,提升事业单位工作的有效性。因而有必要加强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下面,笔者结合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实际,针对目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理念不强。从我国目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来看,内部控制的理念还较弱,表现在诸多的事业单位管理者对财务会计内控制度知识的了解较少,对建立健全组织内部的控制制度的作用理解水平较低。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控控制制度本身来看,内控控制制度的覆盖范围较小,且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随意性较大,规模较小的单位存在着财务与管理严重脱节的现状。内控控制制度中职责不清,管理混乱,存在着随意处置固定资产的现象。财务会计内控制度中预算控制管理较弱,亟待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3.内部控制监督不强。由于事业单位内审管理不强,导致事业单位对财务会计工作及经济活动的监督工作无法正常运行,这在事实上导致了事业单位外部监督机制的作用的减弱,致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失效。又由于在有的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着重预算管理的情况,且忽视了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理,因而导致财务会计内控制度的监督力度较弱。

4.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对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在实践中经常由其它工作人员兼任,因而使得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着财务知识水平较低,导致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功能无法发挥出来。

5.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1)单位预算约束不力。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年度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准确,特别是公务费预算缺口较大,在年度预算执行中经常有调整、变动情况发生。在年末岁尾,事业单位与财政部门之间是预算追加、调整的高峰,各项实际支出并非严格按照预算内容支出,造成突击花钱、向消费单位转移资金形成“账外账”等。另一方面,预算年度内收支不平衡,事业单位为正常开展工作,尤其是应付日常许多不可预见的工作,一般是按照预算收入规模花钱,年度收支往往表现为前紧后松,上半年支出进度慢,大部分资金支出集中于下半年,缺乏对资金支出合理性的分析,致使一些费用重复浪费,开支金额庞大。(2)资产实物和财务会计账簿记录不实,管理使用混乱。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规范,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单位购建的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不全面,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划分不清、登记不细,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不清晰,毁损、随意处置现象普遍存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二、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

1.增强内部控制理念。若想从根本上提高行政事业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的管理理念要从行政单位负责人抓起,只有管理人员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理念加强了,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会计控制理念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贯彻和执行。同时在事业单位内部推行经济责任制,可以推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理念的进一步贯彻,从根本上转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观念。

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通过不断的建立和完善与事业单位管理联系密切的诸多方面的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得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及操作方面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及有规可依。从而通过控制制度的实施,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通过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监督来保障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运行,并对运行质量起到监督及制约的作用,从而有效的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

4.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中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方面,可采取的措施是严格对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认真执行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从业资格审查的工作。同时要不断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从业人员自我培养与事业单位在职培养相结合的体系。从根本上不断的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質教育及道德教育,从而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人员的素质能力及专业水平能够不断的得到提高。

5.规范单位的内部经济行为。全面清理整顿单位原有的各项管理制度、办法,在综合分析查找问题的基础上,找准失控环节,明确自控重点,培育自控能力。结合单位预算执行和管理、资金拨付与费用支出管理、报销审批程序,以及对财务会计核算与收支业务更正等,确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6.加强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贯穿整个单位的业务活动。加强预算管理主要体现在编制与执行环节。编制时要“准”,即部门编制预算要在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努力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特别是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从单位当年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当年财力状况,核定具体支出额度,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执行时要“刚”,即在执行环节应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防止随意调整追加预算以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行为的发生。

7.发挥财政与审计部门的作用。财政部门是单位财务核算工作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对事业单位有关财务会计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经常进行指导,审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从审计角度促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控制度不断完善。同时,财政和审计部门也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单位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进行检查,改变单位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局面。

8.建立内部控制的考评体系,增强责任追究意识。对一些单位的领导随意任用、撤换财务会计人员,或因个人意志导致单位内部财务会计内控失效的,要坚决追究责任。只有客观公正地对单位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给予考核评价、奖励或惩罚,才能激励和促进事业单位积极、有效地推行内部控制规范,建立并有效发挥其监控职能。

总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是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财产的使用效率,提升事业单位工作的有效性的关键,我们要客观的分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增强内部控制理念,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规范单位的内部经济行为,加强预算管理,发挥财政与审计部门的作用,建立内部控制的考评体系,增强责任追究意识,加强有效的监督管理,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科学化、高效化,用好管好事业单位的资金,保证政府依法理财工作的顺利实施,圆满实现依法理财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国贤.服务型政府的预算框架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1):1—11.

[2]冯永梅,王泽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变革[J].注册会计师与审计,2008(9):30—31.

[3]匡艳.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制度[J]财会通讯,2007(7):20.

[4]李淑珍.重新构建事业单位财务理念体系[J]广西会计,2011(7):10—11.

[5]白宗青.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设想和建议[J]经济参考研究.2009(69):15—19.

作者:郑燕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篇3:

关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构建的思考

[摘 要]本文首先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构建需要分清重点,明确指导原则等,并提出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构建对策,以期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14

1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事业单位外部监督部门较多,但作用得不到发挥

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中包含了好几个管理部门,但是各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发挥的管理作用甚微。在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建设过程中,很多业务尚未完善,因此,在注册会计师过程中,行业收费标准不够明确。一般来说,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需要通过市场实行压价管理。但就目前的实践情况来说,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独立性不足,在管理过程中违背了会计工作准则。同时,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审计过程中收费较少,无法保证审计活动的效益。

1.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对会计行为监督不足

现阶段,对有关会计违纪违法行为的监管不到位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为准则,导致实际工作存在异常情况。对于税务部门、工商部门等监督管理单位来说,开展监管工作难度较大。相对而言,我国现阶段会计职业规范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目前我国财务会计行业整体的管理与监督效益无法提升。此外,事业单位财务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自身活动的多样性、业务情况的复杂性等,给财务会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3 事业单位内部监控体系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从建立至今,其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这种微妙的关系将事业单位具体工作变得十分复杂。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主管部门等都能够给事业单位施加压力,管理层次相对复杂,并且各个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等,这无疑增加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工作的难度。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发生,导致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监管体系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工作中形式化严重,取得的成效甚微。

2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建设的有效对策

2.1 强化事业单位收支管理

第一,财务人员应该不断学习相关业务,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合法性。会计人员持证上岗,逐渐淘汰非专业会计人员,保证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二,加强税法宣传,提高事业单位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在行政区域内安排专门的会计人员进行专项税务稽查,也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第三,每年都必须做好相关的资产登记,配合有关审计单位做好相关的审计。第四,坚持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发挥财政部门的职责等,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对上一年度收支不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有针对性地对今后的工作作出整改。第五,充分发挥物价、监察及审计部门的作用,财务部门需要强化收缴监管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法律观念,保证各项工作都能够严格依据法律条文,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2.2 形成相互制约的财务监控体系

第一,应该对事业单位会计监控体系内部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当前社会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理念等,建立更加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监控体系。在全面性原则基础上,强调企业内部控制与监督,发挥监督部门的职责。第二,分析重要性原则,努力实现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全面控制。作为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者,需要完善企业内部机构,做好相关工作的分配,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注重管理的整体性,完善相关工作流程等,保证事业单位内部监控体系建设更加完善,企业经营效益实现增长。第三,在事业单位内部还需要建立相互制约的监控体系,各个监管部门和机构之间应该加强联系与沟通,同时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监督与制约性。第四,提高企业各个部门在财务会计工作监督工作中的参与度,根据事业单位工作现状,实现制度、理念同步更新,全面做好事业单位会计监控体系建设。

2.3 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

在事业单位中,总会计室下属机构主要包括计划部门、会计部门及审计部门。各个部门需要实行双向汇报与管理制度,为了保证这一制度的执行,需要完善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内容。计划部门一般是进行事业单位各项财务收支计划、财务预算等编制工作,同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等,科学制订资金使用方案等。会计部门则是对事业单位各项物资收支、资金流向等进行管理,并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审计部门需要根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及监督工作,做好事业单位中各种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必须保证财务会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改变以往各个部门对其施加压力的局面。同时,还应该适当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全面性等,对财务监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根据财务管理的目标,明确监督管理工作的方向等,为各项监管工作执行打好基础。

3 结 语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的构建,是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成效的基础,也是保证事业单位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要解决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保证各个监管部门的独立性,建立相互制约的内部监管体系,完善各个部门工作内容,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祝婷婷.对构建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8).

[2]戴蕾.加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建设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09(12).

作者:胡慧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质量评价水利水电工程论文下一篇:我国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