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体系建设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运输体系建设范文

交通运输系统信用体系建设

准格尔旗交通运输局信用体系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守法经营、诚信服务,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旗实际,编制准格尔旗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目标,以促进经营者遵章守法、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为重点,发挥行政推动与市场引导双重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和信息化支撑,推进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信用服务水平。

二、工作目标

力争至2020年底基本建成与我旗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框架,市场信用体系规范有序,交通运输经营者诚信意识显著增强,交通运输市场基本形成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氛围和环境,行业公信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行业质量信誉考核,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为基础,《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办法》等部颁规章制度和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运输企业、机动车维修企业、出租汽车企业、机动车驾驶培训等质量信誉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为补充,加强我县道路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认真梳理现行的行业质量信誉考核的内容,逐步扩大考核范围,完善相关考核指标,严格实施质量信誉考核工作。积极引导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参与信用考核评价,逐步建立运输管理机构与社会信用评价机构相结合,具有监督、申诉和复核机制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保证考核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合法性和权威性。完善质量信誉考核奖惩措施,明晰不同考核等级的约束条件,以考核结果有效约束市场准入及运力投放等。

责任单位:运管所、维修所;配合单位:执法局、交通行业协会。

(二)加强部门协作,实现信用信息互通互联 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尝试建立企业信用库、从业人员信用库及相关奖惩制度的“二库一制度”信息管理系统。

1.建立“二库”,即企业信用库和从业人员信用库。企业信用库涵盖水陆客货运输、驾驶员培训、运输服务、交通建设等交通运输相关企业,信用内容包括主要服务范围、企业资质、经营信誉等;从业人员信用库涵盖交通运输行业各相关从业人员,信用内容包括从业资格、服务质量、违章情况、安全情况等。企业信用库、从业人员信用库信息必须及时更新,确保真实有效。积极加强部门协作,逐步与有关部门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将公安、安监、工商、劳动保障、税务等相关部门掌握的运输企业信息纳入信息库,实现信用信息的互通互联。依法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披露和查询系统,及时向社会提供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服务情况。

2.建立“一制度”,即信用奖惩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对信用考核良好的运输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适当给予政策、资金安排等方面的扶持和便利,包括在扩大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审批、客运线路招投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相关建设投资补助、技改资金补助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在社会采购道路运输服务、招投标、人员招聘等方面给予重点推介等,使诚实守信者真正受益。逐步完善落实失信惩戒措施:对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加大监管和制约力度,严格实施惩处措施,特别是对于存在严重诚信经营问题的企业,依法依规限制其业务发展,构成违法的,严肃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逐步建立健全跨地区、跨行业诚信奖惩联动机制,使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一处失信、处处受制。

责任单位:运管所、维修所;配合单位:办公室、执法局、质监站。

(三)加强政务建设,推进行政行为公开透明

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推进行政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增加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依托对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结果,规范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项目名称、承诺时限和办事流程,健全市场主体准入机制,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依托“网上潮州”、“网上政府”、党政内网共性办公应用系统等平台,逐步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体系,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完善交通运输政务网络平台,推进网上办公。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主动、及时、准确公开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和干部任免等政务信息,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和监督保障等措施,认真做好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咨询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

责任单位:办公室、财务股、规划股、政安股、运输股、管理股、海事处、路政大队、养护所。

(四)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服务承诺执行力度

逐步将行业管理部分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认真指导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规范运作机制,推动行业协会参与制订、修订行业规则及质量、服务标准,建立行业准入、退出机制,梳理、完善行业各项规范经营的公约、约定,建立完善行业“诚信企业榜”及“黑名单”数据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宣传倡导信用理念、加强信用文化建设、提供信用建设咨询服务、促进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

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企业诚信建设第一责任人,企业从业人员是诚信建设直接责任人;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包括信用教育制度、服务承诺制度、信用信息采集制度、自查自纠制度和失信惩戒公示制度以及信用档案管理制度等,着力提高服务承诺执行力。

责任单位:财务股、规划股、政安股、运输股、管理股、海事处,配合单位:相关职能科室。

(五)加强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信用体系

继续推进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交通行政执法资源,形成“一支队伍执法”机制,避免职能交叉、推诿扯皮、多头执法和执法扰民等问题;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执法队伍素质建设,提高执法队伍自我约束能力和交通运输市场信用监管能力。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全面建设行政执法信用体系,积极推进执法自由裁量权制度化,做到执法行为规范化、执罚结果透明化,不断提升执法效能和质量。

责任单位:路政大队。

(六)建立诚信奖惩机制,营造诚信经营环境。

1.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各部门包括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汽车维修行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要充分依靠和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宣传教育、组织协调、诚信示范等作用,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投资补助等环节对诚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对诚信考核良好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在扩大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审批以及评比表彰等方面优先考虑。鼓励和支持单位在采购道路运输服务、、人员招聘等方面优先选择诚信考核等级高的道路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

2.落实失信惩戒措施。对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加强监管和制约,严格实施惩处措施。违法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存在严重诚信经营问题的企业,要按照法律法规限制其业务发展。逐步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诚信奖惩联动机制,使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一处失信,处处受制。

(七)加强信用宣传,营造诚实守信良好氛围

结合行业“创文”活动,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开展行业诚信守法教育宣传,广泛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识,宣传行业诚信守信、合法经营的先进典型,组织开展“诚信经营示范”等诚信创建活动,大力弘扬诚信美德,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和品牌意识;广泛普及法制知识,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逐步形成以守法、履责、诚信为核心的行业诚信文化。

责任单位:运管股;配合单位:相关职能科室。

四、工作安排

根据工作部署,按照先易后难、重点推进、逐步完善、巩固提升的原则,力争至2020年底基本建成与我旗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具体工作安排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工作部署阶段(2016年10月至11月)。根据局“两建”办工作要求,对全县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相关单位按任务要求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具体工作要求并进行工作部署。

(二)建设推进阶段(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组织实施全县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全面落实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建立完善“二库一制度”,实现信用信息互通互联;加强政务建设,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体系,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建立和完善政务网络平台,推进行政公开透明;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完善企业相关信用管理制度;强化行业协会的管理职能,建立行业相关机制,制订完善行业各项规范经营公约、约定,建立完善行业“诚信企业榜”及“黑名单”数据库;积极推进执法规范化,全面健全行政执法信用体系;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6年7月至12月)。总结开展全县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验,进一步健全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及“二库一制度”,加强对交通运输各行业的培育和监管,推动交通运输行业信用服务水平上更高水平;进一步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交通运输行业诚信意识。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既是一项当前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好日常工作与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关系,将旗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制订具体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有序实效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二)加强协调配合。局“两建”办要切实加强与县“两建”工作统筹协调小组办公室的联系沟通,及时协调指导各科室、单位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强督查考核。各责任科室、单位和配合科室、单位之间要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要将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与履行本部门职责相结合,推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与履行职责同步落实、相互促进。

(三)加强宣传教育。采取积极措施,利用本地新闻媒体、网络以及具体有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客运站亭、公共交通工具等载体,多形式加强道路运输行业诚信文化宣传教育普法宣传教育,弘扬诚信美德,增强企业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品牌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体系建设氛围。

准格尔旗交通运输局

2016-7-19

第二篇: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论文

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论文

摘 要: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服务性和基础性产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跨越发展,必须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这对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出了新的更**求。

关键词:交通行业 改革 发展

前 言:

新形势下,加强交通运输文化建设是实现“以人为本”,推进交通运输科学跨越的重要内容、重要途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障。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最根本的就是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必须要有文化理念作为支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支撑。进一步夯实交通运输行业职工群众思想道德基础,加快形成交通运输最基本的价值认同和最广泛的思想共识,形成共同推进交通运输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凝聚力。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认识交通运输文化“引领带动、形象提升、凝心聚力”的作用,进一步认识窗口服务品牌对职工群众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召力,切实增强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营造交通运输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交通运输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交通运输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软实力,推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印发《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全行业认真贯彻执行,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行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美誉度。

一、学习和理解《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领》

《纲要》指出,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本质体现和主要载体,是交通运输行业思想文化建设长期积淀形成的精神成果,是引领交通运输广大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提升“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行业核心价值观、行业使命、共同愿景、交通精神、职业道德构成了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方向、时代责任、价值取向,以及精神动力、职业操守等内容。

《纲要》明确,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观是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行业使命是发展现代交通,做好?三个服务?。共同愿景是建设一个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运输服务,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让交通与自然、社会更加和谐。交通精神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职业道德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纲要》强调,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这个中心任务,按照铸造灵魂、打牢基础、深化主题、彰显特色的根本要求,抓住认知认同、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典型示范、舆论引导、制度保障等基本环节,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道德风尚和文化素养,全面提升行业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文化条件。

《纲要》要求,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把握规律与服务大局相结合,加强领导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强化教育与注重实践相结合,深化主题与彰显特色相结合,总结传承与探索创新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广泛开展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大力加强交通运输文化建设,深化行业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挖掘培树凸显行业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的舆论氛围,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形象,切实加强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措施保障。

二、必须充分认识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本质体现和主要载体,是交通运输行业思想文化建设长期积淀形成的精神成果,是引领交通运输广大干部奋发向上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提升“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

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与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与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实际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凝练形成了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模型。

行业核心价值观、行业使命、共同愿景、交通精神、职业道德构成了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方向、时代责任,价值取向,以及精神动力、职业操守等内容。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行业的新形势下,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是交通运输行业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日趋多元多样多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牢牢把握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任务,在交通运输建设、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增强共同意识,形成自觉行动,提高行业发展软实力。

三、贯彻落实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认真组织实施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不断提高行业文化感染力。围绕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推进行业文化建设,是提高行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认真组织实施好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行业文化实践活动逐步深化。一是打造十大交通运输文化品牌。突出代表性,涵盖交通运输工作各个领域;突出创新性,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突出独特性,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特色外部形象,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二是创建一百家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注重做到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注重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有机结合,使广大干部职工成为行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人人关心、共同参与、携手推进,努力使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变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注重做到行业文化建设与专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公路文化、道路运输文化、航运文化、海事文化、救捞文化、公交文化、出租车文化和机关文化等。三是培养一千名先进典型,注重挖掘精神内涵,深入宣传,积极推广,充分展现新时期交通运输职工的精神风采。继续深化理论研究,注重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行业文化建设实践,积极组织开展文化建设的交流、培训活动,加强交通运输文化阵地建设,指导创作更多的影视、歌曲、图书等反映行业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推动交通文化建设百花齐放。

(2)切实抓好政风行风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政风行风是践行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检验尺度,也是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要以职业道德建设和改进公共服务为着力点,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在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把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落到实处。

一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结合行业实际和特点,典型引路、健全机制,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做到各级机关带好头,各级领导干部做表率,确保为完成中心任务、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加强行风政风建设、推进廉洁从政、建设学习型组织等方面提供精神动力。二是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部门建设,继续推行网上审批,倡导便民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使公共服务更透明、更阳光、更高效;切实加强交通服务窗口建设,不断改善窗口单位的服务条件,完善岗位行为规范和考核机制,逐步实现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认真抓好执法规范性文件的贯彻实施,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坚决纠正粗暴执法、随意执法、以纠代罚、乱收乱罚等违规违纪现象;畅通投诉渠道,纠正工程建设领域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加大清欠征地拆迁款、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工作力度。四是落实税费改革政策,认真抓好涉企收费项目的清理工作,逐步有序取消所有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坚持不懈地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严防公路“三乱”反弹,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五是树立良好的行业外部形象,推进统一形象标识工作,力争尽快形成统一规范的交通行业工作场所、指示标志、公示栏、宣传牌、公务交通工具外观,统一行业标准字、标准色。六是要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建立廉政建设惩防体系,坚持自律与他律并重,强化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不断完善行风建设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行风建设通报制度,积极开展社会群众评议行风活动。

(3)大力弘扬交通精神和时代风貌,继续选树新的先进典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我部《关于宣传学习高发明等四位同志先进事迹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很好。形成学习模范、崇尚模范、关爱模范、争当模范的氛围。”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部党组决定进一步深化宣传学习活动,号召交通运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这些先进典型人物,继续深入地学习包起帆、许振超、陈刚毅、孔祥瑞、尼玛拉木等先进典型,形成学先进、树新风、比奉献的氛围,弘扬交通精神,使交通先进典型人物成为践行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教材。要继续保持典型选树工作的连续性和常态化,不断树立和推出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健全完善典型培养和宣传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使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变得更具体、更生动,更易于为交通运输干部职工所认同、所接受,使典型更加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4)不断加强新闻宣传管理,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注重发挥中国交通报等行业媒体的优势,全面提高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为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突出抓好交通运输重大题材的>策划宣传,找准交通运输发展中的亮点和重点,加强>策划,及时组织宣传报道。三是继续抓好行业重大典型的深度报道,用先进典型激励人、鼓舞人、教育人。四是改进和加强交通应急宣传工作,按应急宣传预案要求,做好各项应急宣传物资和人员储备,推进突发事件应急宣传网络向基层覆盖,逐步做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介入,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五是注重发挥网络媒体宣传渠道作用,加强对网络媒体规律和特点的研究,通过网络媒体了解社情民意,传递交通运输部门声音;加大网络媒体舆情跟踪分析,重视对有关交通运输热点焦点问题的引导,探索建立交通运输行业的网络评论员队伍。

结语:

在新的形势下,政工宣传队伍肩负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要求更高。各单位要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关心、爱护和帮助,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领先、作风务实、为人楷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一支思想敏锐、业务精湛、能打硬仗、善于沟通的新闻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一支崇尚学习、诲人不倦、爱岗敬业、服务基层的教育培训工作队伍。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成绩优异的先进单位要给予表彰和奖励。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同志们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刻认识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学习新知识,树立精神文明建设新理念,研究解决好新问题,不断提高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当好各级党组织的参谋助手,在交通大发展中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

[2] 《中国交通报》 构建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 提升行业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3] 《光明日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谈交通运输业核心价值观

第三篇: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交通运输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软实力,推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根据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和《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2011-2015年)》总体安排,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充分认识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1.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本质体现和主要载体,是交通运输行业思想文化建设长期积淀形成的精神成果,是引领交通运输广大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提升“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

2. 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与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与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实际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凝炼形成了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模型。

3. 行业核心价值观、行业使命、共同愿景、交通精神、职业道德构成了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方向、时代责任、价值取向,以及精神动力、职业操守等内容。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新形势下,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4.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是交通运输行业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日趋多元多样多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牢牢把握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任务,在交通运输建设、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增强共同意识,形成自觉行动,提高行业发展软实力。

5.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全行业干部职工现代文明素质的重要载体。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更加需要具有现代文明素质的职工队伍,需要抓住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用行业核心价值观、行业使命、共同愿景、交通精神、职业道德武装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形成相对统一的行业价值准则和职工行为规范,并使之转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实现职工素质和服务能力的双提升。

6.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坚强保障。“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实“十二五”目标任务,需要通过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形成共识,打牢思想基础,保持行业和谐稳定,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事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丰功伟业。

二、全面领会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7.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这个中心任务,按照铸造灵魂、打牢基础、深化主题、彰显特色的根本要求,抓住认知认同、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典型示范、舆论引导、制度保障等基本环节,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道德风尚和文化素养,全面提升行业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文化条件。

8.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行业核心价值观、行业使命、共同愿景、交通精神、职业道德在全行业得到充分认同和有效实践,交通运输干部职工的道德风尚和文化素养明显改善,行业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9.坚持把握规律与服务大局相结合。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目标任务,科学推进交通运输

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要遵循和把握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与特点,更要紧密联系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努力使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过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10.坚持加强领导与依靠群众相结合。领导高度重视和交通运输职工积极参与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进展的关键。要在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动交通运输职工广泛参与,引导职工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努力构建具有群众基础的行为规范,共同开展具有群众基础的实践活动。

11.坚持强化教育与注重实践相结合。要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活动。既要注重教育培训,强化思想引导,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主动性、能动性,又要建立健全行为规范,加强日常管理和制度约束,化“虚”为实、重视实践,努力使践行活动在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自主、自为”中不断取得新成效。

12.坚持深化主题与彰显特色相结合。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下,创造性地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践行活动。既要准确把握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树立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意识,维护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统一性,也要体现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系统的创造性、能动性,努力使践行活动既主题鲜明又丰富多彩。

13.坚持总结传承与探索创新相结合。要在不断总结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念和方法。既要继承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优秀成果,弘扬交通运输行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又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学习借鉴其他一切先进经验和文明成果,努力使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4.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要在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分阶段、有侧重地抓好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等重点工作。要将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框架,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和推进措施,统筹抓好组织实施。要研究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加强与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工作的协调推进和融会贯通,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三、深入理解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涵

15.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行业核心价值观、行业使命、共同愿景、交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五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交通运输干部职工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是对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精神家园。

16.行业核心价值观: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行业核心价值观是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炼和科学概括,阐明了行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价值追求,是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本质导向和基本遵循。行业核心价值观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解决的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基本属性和根本宗旨问题。“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体现了交通运输的基本功能定位和服务特征。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服务性行业,要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有效衔接的交通运输体系,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交通运输市场环境,提供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优质文明服务,从根本上解决行路难和运货难的问题,使交通运输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体现了交通运输行业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和负责任行业,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诚实守信,无私奉献,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的高尚品德。

17.行业使命:发展现代交通,做好“三个服务”。行业使命是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解决的是服务方向和肩负责任的问题。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是新时期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部署,是推进公路水路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战略,也是交通运输行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三个服务”是对多年来交通运输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是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任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交通运输工作的根本要求。“三个服务”体现了对交通运输本质属性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交通运输行业神圣使命的高度认同,是交通运输行业基于交通属性对行业使命所做出的价值选择。

18.共同愿景:建设一个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运输服务,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让交通与自然、社会更加和谐。共同愿景是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的问题。交通运输发展的共同愿景体现了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服务型行业的特征,体现了交通运输行业基于自身使命对未来交通运输发展愿望与发展前景的美好憧憬,以及对未来发展目标与发展效果的理想追求,涵盖了衡量交通运输发展效益的关键指标,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协调关系。“畅通”意味着方便、快捷,要最大程度地提高交通的覆盖率、通达度和机动性;“高效”意味着更准点、更及时,要不断改进组织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客货运输效率;“安全”意味着更少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绿色”意味着要科学规划,科学设计,尽量节约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占用,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体现了交通运输的基本功能定位和服务特征;“交通与自然、社会更加和谐”体现了交通运输在发展的同时要着重处理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19.交通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交通精神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精神动力和精神风貌的问题。交通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交通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是对交通运输行业先进典型精神内核的高度概括,是交通运输行业广大从业人员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交通运输行业履行自身使命、实现共同愿景的强大动力,代表了交通运输行业广大从业人员的思想意志和精神风貌。艰苦奋斗是交通运输行业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交通运输行业各条战线广大职工,立足我国建设任务繁重、经济基础薄弱的基本国情,胸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拼搏进取、努力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力推进交通现代化建设,确保交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效率,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勇于创新是交通运输行业的时代追求。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是交通运输行业在长期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和发展要求,有效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与突破的成功经验。不畏风险是交通运输行业的突出意志。无论是工程施工和抢险救灾,还是海上安全保障和人命财产救助,无不存在一定风险。在本职工作中,交通运输职工时时表现出奋不顾身、顽强拼搏的崇高气节。不畏风险是对广大从业人员精神和意志的精准表达。默默奉献是交通运输行业的真情付出。交通建设、运输和管理大多是在气候恶劣、地形复杂、人烟稀少的特殊条件下展开的,广大交通建设、运输和管理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在艰苦的条件下,恪尽职守、真诚奉献,保障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大发展。......

第四篇:加快港口建设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调

发展

港 口 科

“港口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港口的支撑”。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看,运输体系占据了重要地位;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需要看,港口又是一个重要节点。港口的布局、规划将保障其与其它各种运输方式在能力、网络、布局等方面的协调、衔接,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港口建设是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重中之重。

一、兴化港口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1.港口发展现状

兴化市目前码头多,规模小。根据2008年统计数据,兴化市拥有港口装卸码头64个,岸线总长约6710米,泊位401个,300吨级以上泊位7个。码头拥有3-5吨级吊机、叉车、输送机等装卸设备,拥有仓库3900平方米,货物堆场面积2.11万平方米。比较大的的码头城区主要有野行码头、城南码头和城北码头,乡镇主要有垛田砂石市场码头、戴窑粮食市场码头及沙沟水产市场码头等。

2.特征分析

①码头泊位分布不均匀。兴化河流众多,通航条件较好,然而由于兴化市场的发展,码头泊位主要分布于车路河两岸,建口线、盐邵线分布的码头均较少。从空间上看,兴化城区以东垛田镇、戴窑镇码头较多,而南部和北部乡镇只有少量的码头泊位进行运输。 ②码头泊位分布相对较散,规模较小,等级较低。兴化市内河港的码头零散无序的分布在沿河的城镇段、临跨河施工项目和依水企业周边,尚未形成具规模的作业区,且码头等级普遍不高,现状最大的泊位等级为500吨级。

③码头泊位主要为服务于城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货主码头,且大部分为私人小码头,专业化码头少。码头长期处于自然发展阶段,货源、货种单一,设备比较陈旧,装卸工艺落后,生产能力较低,低层次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④码头岸线利用率低。兴化现有航道961.82公里,其中等级航道473.02公里,等外级航道488.8公里。以开发港口岸线总长仅约6710米,仅占全社会航道岸线总里程的1.53%,岸线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二、兴化港口发展规划 1.兴化港口发展优势

①地理位臵独特,具有江海联运的天然优势。兴化位于江苏省沿江地区腹地,东连大丰、东台,经兴东线、刘大线至沿海港口大丰港入海;南接泰州经引江河直达长江;西与高邮、宝应毗邻,经通扬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相接;北与盐城隔界河相望,具有接轨沿海开发、带动沿江崛起、承载江海沟通、发展水运产业的独特区位条件,具备打造成通江联海转乘枢纽、形成江海联运的天然优势。通江达海战略的实施,必将带动兴化内河港的快速发展。

②航道等级条件提升,港口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江苏省及泰州市干线航道网的实施,兴化内河航道通航条件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为港口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岸线利用空间。

③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水路运输需求旺盛。水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安全可靠等特点。兴化是水运大市,现有在册运输船舶4000余艘,100多万载重吨,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河水运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船舶大型化、标准化趋势明显,水运市场日趋活跃,内河水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较好时期。而港口作为水路运输的必备基础设施,在加快发展水路运输的同时,必须加快港口建设,形成匹配发展,良性互动。

2.兴化港口发展定位

兴化的内河港是泰州市内河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泰州北部地区及兴化市经济发展和沿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兴化市腹地内外物资交流的重要口岸和现代商贸物流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腹地经济社会和航道发展以及港口功能的逐步拓展,兴化内河港将逐步发展成为集港口物流、海江联运、临港开发、内外贸易等多功能于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工协作、文明环保的现代港口。

3.兴化港口规划布局

港口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论证和实践体现,港口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兴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内河港口建设,2009年委托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研究编制《兴化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着力打造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内河港口体系。根据《总体规划》,全市内河港口划分为12个作业区,其中主作业区4个:得胜湖作业区、城南作业区、戴窑作业区、戴南城东作业区;一般作业区8个:戴南城西作业区、周庄作业区、安丰作业区、沙沟作业区、陈堡作业区、合陈作业区、临城作业区和张郭作业区。

三、兴化港口发展思路

1.优化港口开发模式,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一是要加快公共港口建设。除鼓励建设货主和业主的自由码头泊位外,要大力推进综合性、现代化、集约化的公共港口建设,提供公共物流服务,极力提高港口现代化服务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二是要加强港口战略合作联盟。立足“通江达海”理念,加强与沿江沿海港口战略合作,积极探索以产权、资金、业务等为纽带的多种合作机制。三是要加大港城联动力度。按照“城市规划包括港口规划,港口建设适应城市发展”的原则,把港口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一个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力求既突出港口专项规划的特点,又符合现行规划管理体制,确保港口规划与城市规划互相衔接,宏观引导港口、临港工业和城镇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起到“一港带全面”的放大效应。

2.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打造延长经济产业链。兴化港口建设要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前方建港、后方建厂,多元发展、优势互补”的经营发展方针,坚持港口码头建设与临港产业布局相结合,注重引进高质量项目,即规模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对优势产业的带动和对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实现港口建设和发展临港产业两手抓,通过“集群渗透”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整合和发展,使兴化港口由单纯的水陆运输中转转变成为城市和腹地经济服务的基地和龙头。

3.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优化港口经济发展环境。现代化港口的发展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装卸储存、中转换装,更多地体现为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与全程化。能否把服务功能发挥至最佳状态,是衡量一个港口发展水平的标杆,也是能否保持吞吐量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兴化港口的发展方向要致力于拓展综合服务功能,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货物装卸为主的核心服务;二是利用不同的装卸机械、运输工具,在特定的货场完成货物装卸、运输、储存的辅助服务;三是向货主提供优质、便捷的货物交接的延伸服务。要通过提供多元化服务来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开发包装、流通加工、储运、配送、免税自由贸易等物流功能,充分发挥港口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大力发展物流、商流和贸易设施,积极培育现代物流、航运交易、船舶修造、物流增值服务等港口综合服务业,信息交流、专业人员培训等增值服务,提高港口运作效率。

第五篇:关于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与改革发展构想的报告-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交通运输

安全体系建设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实现“平安交通”总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对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仍处于事故多发高发期,重特大事故频发易发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安全发展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不适应新形势新常态的需要。交通运输系统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按照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化“平安交通”建设,大力构筑

1 完善交通运输安全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安全保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行政,强化红线意识、守住底线,以建设“平安交通”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真正把安全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关口前移、超前预控、有效防范,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

坚持改革创新、依法行政。遵从问题和需求导向,深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明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定位,完善法规制度,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2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社会监督等手段,重点解决制约安全发展的顽症痼疾,强化基层、夯实基础,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坚持统筹谋划、有序推进。加强形势研判,探索安全生产规律,科学谋划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全局,统筹兼顾、相互协调,有重点、分步骤推进安全体系建设。

(三)建设目标。

到2017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基本健全,责任更加明晰落实,监督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人员综合素质整体提高,保障水平显著增强。初步建成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安全责任、预防控制、宣传教育、支撑保障”五个体系,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交通”建设的需要。

到2020年,建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全面适应我国小康社会和现代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需要。

三、重点工作

(一)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1.健全安全生产法规。按照依法治理的总要求,落实安全生产法,结合行业和各地需求,对现行交通运输法规进行全面梳理,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规的立改废工作。2017年底前,重点完成新安全生产法和政府职能转变涉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方面需要配套建立完善的法规。

2.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突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点领域,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工作。2017年底前,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约谈、挂牌督办、“黑名单”、责任追究、隐患排查治理、奖惩激励、诚信管理、巡视、“一岗双责”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制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围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养护(运营维护)、运输工具和装备设施安全技术性能、交通运输生产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制定完善相应的标准规范。2017年底前,重点推进城市公交、轨道交通

4 运营、港口危化品罐区作业等领域标准规范的制定。

4.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全面评估现有预案,结合实际加快专项应急预案制定,构建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深入分析“十三五”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和“平安交通”建设需求,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衔接,编制“十三五”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发展规划。

(二)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5.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交通运输企业应严格依法依规从事安全生产活动,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足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岗位人员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定责任。2017年底前,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全面构建,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6.明晰安全管理层级责任。按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法定权力、义务和政府部门赋予的职责,科学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之间职责分工,明晰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职责。2017年底前,各级交通运输主

5 管部门和管理机构安全监督管理层级责任得到落实。

7.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以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总要求,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应明确“一岗双责”的内容和要求,规范履职行为,并研究建立考核评价、尽职免责和问责机制。2017年底前,建立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机制,并将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8.严格安全生产问责追责。建立完善重大隐患和险情的问责追责机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格事故调查处理,严肃查处每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严格事故查处挂牌督办,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责任。2017年底前,基本建立安全生产问责追责机制。

(三)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9.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研判。深入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季节性安全生产特点,加强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分析,总结安全生产规律。针对典型事故和重大险情,剖析事故、

6 险情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超前预警预防,举一反

三、警钟长鸣。2017年底前,编发年度、季度安全生产形势、典型事故和重大险情分析报告。

10.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按照中央关于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要求,交通运输企业应依法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依法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实现督查检查、挂牌督办及责任追究的闭合管理。2017年底前,全面建立企业主导、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运行高效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1.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和《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强化风险源辨识、评估和管控,注重加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联防联控,构建行业自律、政府监督、中介服务、专家咨询的合作机制。2017年底前,完善相关制度,规模以上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和一级企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役特大桥及长隧道

7 全面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12. 开展安全生产巡视和督查检查。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规范巡视工作职责、程序、内容和要求,重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落实和安全责任履职情况的巡视督察。完善督查检查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督促整改安全隐患,严肃查处存在问题,严厉打击非法违规行为。2017年底前,制定并落实年度安全生产巡视和督查检查计划。

13.加强安全生产诚信管理。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依法守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和从业人员生命安全。2017年底前,全面建成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实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信息共享。

14.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职工、公众、社团、工会、媒体等监督作用,完善举报、受理、处置、信息公开等办法。加强与媒体合作,设立曝光台,及时曝光非法违法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多发频发地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交通运输安

8 全生产事件等。2017年底前,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投诉举报渠道,加大查实处置曝光力度。

(四)宣传教育体系建设。

15.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注重发挥行业媒体主渠道作用,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安全生产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平安交通”和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2017年底前,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通过有效形式促进安全生产宣传进生产一线、进社区、进校园。

16. 强化企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交通运输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并实施年度教育培训计划,重点加强一线从业人员岗前、在岗、转岗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一线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相关管理部门培训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取得相应资格。2017年底前,所有交通运输企业从业人员都要进行一次轮训,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4学时。

9 17.提高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各类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进行轮训,重点强化综合安全监督管理、路政、运政、港航、海事、质监、救捞等人员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2017年底前,所有交通运输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轮训一次,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4学时。

18.加强安全应急演练。突出公路航道保通保畅、水上搜救溢油、灾害险情、事故救援处置等重点,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安全防范和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夯实基本功,提高安全意识、实操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017年底前,针对各类应急预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岗位练兵。

(五)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19.加强安全管理力量配备。交通运输企业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足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管理部门应完善部、省、市、县四级安全管理机构,配足专

10 职安全监督管理和执法人员,有通航水域或农村公路通营运车辆的乡镇应配备相关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2017年底前,交通运输企业和管理部门的机构和人员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需要。

20.保障安全生产费用和专项经费。交通运输企业应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督管理、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足额提取安全费用,设立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挤占、挪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设立安全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平安交通”考核评价、巡视和检查、事故和重大险情原因调查、企业标准化建设、宣传教育培训等。做到每年安全生产费用、经费预算到位,专款专用。

21.加强安全管理装备设施建设。加强安全管理装备器材配备,为专门从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监督检测设备、事故调查取证与分析设备、个人防护设备等。加强水上监督管理、应急救援、航海保障、教育培训等装备和基地建设,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要求,加大公路、港口、站场等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2017年底前,安全监管

11 和应急装备设施基本满足需求。

22.强化安全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督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设施研发,推广应用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积极推进信息化技术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中的应用。2017年底前,完成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诚信管理、在线教育培训等信息系统建设。

23.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各交通运输行业协(学)会应把诚信建设纳入各类社会组织章程,充分发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行业自律作用,鼓励和支持行业协(学)会、科研机构、院校等行业组织发挥在安全生产科技攻关、教育培训、风险评估、诚信评级等方面提供技术咨询和第三方服务。2017年底前,积极培育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咨询服务机构,并依法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其咨询服务行为。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要认清形势,高

12 度重视交通安全安全体系建设,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一把手负总责,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根据部统一部署,结合要本单位实际,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

(二)加强沟通协作。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确保安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加强督查考核。各部门、各单位要把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加大督查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于推进不力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眼球经济时代范文下一篇:运输队记录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