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

2023-03-10

第一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邢台市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加快推进,部分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日趋活跃的势头。土地流转已成为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进而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对落实农村土地政策、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均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新事物,近几年各地在土地流转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阻碍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因此,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各种主体的利益关系,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意义重大。

一、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对土地流转的意义和认识不足。许多农民还没有把土地流转作为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转变经营方式、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等有效手段和必然途径。有些农民依然存在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不愿离开自己那块有限收入的土地。

2. 土地流转需要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在具体执行中仍有漏洞,有的流转主体和行为还不能完全依法运行。对流转情况缺乏相关备案登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变更手续,合同文本也没有统一,因土地流转而产生的纠纷事件仍有发生。

3. 流转缺乏市场化机制。土地流转市场尚未形成,缺乏中介服务。目前,土地流转主要依靠自发进行和政府推动,想转出土地的农户寻找流转对象难度较大,而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农业企业却苦于和一家一户的谈判费时费力又不能保证连片发展的规模,使土地流转空间狭窄,流转成本增大,严重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和效益。加之,流转缺乏中介组织,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4. 流转风险较大,缺乏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土地流转前,缺乏对种植大户和企业业主农业经营能力的资格审查和评估。土地流转后,又缺乏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流转业主一旦经营上出现失误,无法履约,一跑了之,给流转农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造成损失后,又没有有效的补偿办法,风险由农民和政府承担。

1 5. 农民的流转收益缺乏增长机制。在流转合同的约定上,农民土地流转收益一般是一定不变,流转期间不再调整租金,流转收益没有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得到相应增长。

二、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角色定位不明晰

政府的指导是帮助集体土地健康、有序流转的保障。在一些地方,部分基层政府和部门角色定位不准,认识错位,普遍把经营权流转当成流转主体的经济行为,没有认识到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对有利的流转模式不加以鼓励和推广,不利的模式不加以批判和限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同时没有科学制定流转后农民出路的规划,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做好应急处理预案,提供服务,化解矛盾。集体土地流转是一种市场行为,如果基层行政组织,违背农民的意愿而强行流转,这将为社会埋下许多隐患,甚至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所以政府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搞好规划、提高服务,在集体土地流转中做好服务员、裁判员的角色。

(二)农民流转意愿不强烈

分析当前的土地流转现状,存在农民流转意愿不强烈的现象。究其原因如下:首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失地农民缺乏生存保障。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讲,主要还是依靠土地收入解决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有些农民即使转移到了

二、三产业,由于失业的风险和收入的不确定性,他们仍把土地作为最后的退路,宁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抛荒弃耕,也不愿意转移出让”。其次,农民转移就业空间小。“土地流转的速度应该与工业、第三产业就业岗位增加的速度与城市基础设施容纳的程度相适应”,当前,城镇化速度慢与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不足导致农民转移就业不畅,不愿放弃土地。第三,部分土地转出收益吸引力不大,尤其是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提高了农民对土地价值的预期,致使流转意愿不强烈。

(三)土地流转后资金与技术支持不足

土地流转后,要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必须进行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经营者开发资金匮乏,是制约土地流转的重要原因。一些经营者大面积承包土地后从事高效农业开发,后续发展中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由于融资渠道少,致使部分经营者在土地开发上存在严重的资金困难,规模难以扩大,效益难以提高。从科技层面讲,土地流转的意义在于土地流转以后,发展高效农业,精耕细作,达到高产高效。而一些承包大户由于缺乏相关技术支持,只能搞粗放的规模化,不仅无法提 2 高效益,而且对土地资源也造成一种浪费。所有这些不仅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使一部分有承包能力和意向的经营主体不断观望、徘徊,或者承包土地后另做他用,失去了土地流转的本来意义。

(四)土地分户经营的分散性、随意性与土地流转的计划性、规模性之间存在矛盾

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效益,而第二轮土地延包实行的是“耕者皆有田”政策,不仅土地分户经营,而且农户在这种严重分散的土地上还要种植从粮食到饲料、蔬菜等几乎家庭所需的全部作物,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土地的分散程度,形成了分散、细碎、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难以实现土地成片集中流转。而且业主在实施土地规模流转时,往往因为一户或几户承包户没有谈妥,而使土地规模化流转难产,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要广泛宣传,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村委会应结合土地承包法律法规,采取电视、广播、标语、条幅、下发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土地有偿流转后走上致富之路的典型事例,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及土地流转政策措施,以及流转土地农民增收的实际效果,消除农民思想顾虑,提高土地流转意识。

积极调研,及时解决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要把土地流转作为一个课题,组成调研组,深入地对土地流转情况开展调研,及时掌握本村土地流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新办法。

加强典型宣传,营造土地流转的良好转氛围。要把培育土地流转典型作为促进土地流转的重要手段,总结典型经验,加强引导。

把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宗旨,优化土地流转的环境,把优惠政策支持作为动力,推进土地流转的进程。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把土地流转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综合、协调、统一领导土地流转工作,;积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使土地流转进入市场,依靠市场调节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流转的健康运行,降低土地流转成本;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放心走出去,进而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条件。

加强管理,规范流转秩序。加强土地转出方的管理。首先,加强农户自发的土地流转管理。农户自愿将承包土地以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形式流转,应签订书面流转协议,并报村委会备案。其次,规范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村行政组织参与土地流转的行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村行政组织不得以任何名义强迫农户流转土地,也不得阻挠农户自愿合理地流转其土地经营承包权。第三,农户也 3 可以委托中介组织进行土地流转。委托流转要签订委托流转协议,并报本村委会备案。

加强土地转入方的管理。首先,农村土地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农户家庭承包土地的剩余承包期。流转期满后,经双方协商,可续签土地流转协议。其次,指导监督工商企业选择适当方式开发农业。但工商企业进入农业要注意不得侵害农民利益,要有利于保护和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政府应鼓励他们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带动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重视纠纷调处,保护土地流转。为保护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全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流转形式。坚持以《土地承包法》及中央和省相关规定为准绳,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土地流转组织形式。在保持原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由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自愿申请,并以土地经营权入社的形式,组建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由土地流转合作社进行集中统一规划、统一经营。这种模式以股份制和合作制为基本形式,实行“三权分离”,即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农民拥有土地承包权,土地流转合作社拥有土地经营权,实行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制度,农户按入社土地面积从合作社获取分红收益。这种形式既能够把土地集中流转出来,促进高效规模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又可以克服其他土地流转形式存在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维护承包农户和经营业主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有利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2012级物流一班

付遂霞

第二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问卷

山 东 政 法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系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问卷

调查者姓名:班级:学号:

本问卷调查是山东政法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其调查结果主要用于分析山东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问题,不会用作他用,相关信息会在使用后销毁。本次调查仅占用您五分钟的时间,对于您能在百忙之中填写此问卷表示感谢!(以户为单位)

1、请填写您的相关信息(我们会为您保密)

姓名:年龄:家庭人口:受教育程度:

居住地:市县乡( 村)

2、您家共用多少亩耕地?()

3.您了解国家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吗?

A.很了解B.比较了解 C. 了解一点 D.不知道

4、您家的耕地使用状况?

A.自己耕种 B.全部流转 C.一部分自己耕种,一部分流转 (比例)

5.您家为什么要将耕地进行流转?

A.无力耕种B.不愿耕种,收入太低C.急需一笔收入D.身不由己 E.其他

6、您家耕地流转的对象:

A.亲戚B. 同村其他个人C. 专业大户D. 农民专业合作社

7、您家耕地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流转:

A.自发B.村委会引导C.村委会强制D.流转对象上门洽谈

8.您家耕地流转的形式: A.转包B.出租C.互换D.转让E.股份合作F. 其他() 说明:可多选,如果多选请标明每种形式流转的具体土地数。

9、您家通过耕地流转获得的收益:

A.0-200B.200-600C.600-800D.800-1000E.1000以上

说明:收入以每年每亩为单位,若获得的是实物,将实物按市场价折合成现金,一次付清除以流转的时间。

10、您流转耕地希望得到的合理收益是多少!()

说明:收益以每年每亩为单位。

11、您家耕地流转后的用途:

A,继续耕种B.挪作他用

12、您将耕地转让后主要靠什么谋生?

A.剩余土地的耕种B.养殖 C. 在村里做小生意 D.在村里担任工作,有收入E.自己或家人外出打工 F.其他()

说明:若选择“其他”请写明。

13.您家宅基地的使用情况?

A.闲置B.已盖上房子,等待居住C. 已盖上房子,已经居住D.已流转

14.您所在村(乡)有哪些社会保障政策?

A. 新型合作医疗B. 最低生活保障C. 社会化养老D.村民相关福利F.其他 说明:可多选,选择其他请写明具体的政策。

调查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合作!

山 东 省 农 村 土 地 流 转 情 况 调 查 问 卷

第三篇:乡镇农村土地流转调查统计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中共新平县委十届二次、三次报告中提出的,“积极探索集体农用地流转新机制,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基地建设,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使基地成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重点,成为结构调整的重点,成为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偿流转的重点,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点的主要区域,成为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根据县农业局的安排部署,以《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为依据。现将我镇农村土地流转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镇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有4987户20xx2人,13209个劳动力,承包耕地面积14883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让方53户119起,流转总面积达9938亩(其中田面积为302.7亩,地面积为9635.3亩)。其中:

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让方28 户、占承包农户数的0.6 %,流转面积 416.3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8 %,其中:转包方式流转的257.4 亩、出租方式流转的158.9亩、转让、互换 、入股、 其他形式流转的面积没有。

2、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975256亩,纳入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面积为9521.7亩,占农用地总面积的0.98%。其中适度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受让方25户9028.7亩、占集体所有农用地的0.9 %。全镇流转情况涉及10个村民委员会,39个村民小组,256户农户。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做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是:

(一)、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调查中发现多数流转不签订合同或合同不规范,耕地经营权流转面积 9938亩, 119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62起,占流转起数的52%,大部分土地流转都没有合同,更多的是口头协议。即使有合同,也存在不规范、不完善之处,不规范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知晓土地流转的程序及相关手续;另外农户间土地流转期限较短,短期行为严重。农民务工经商收入不稳定,农民仍把土地作为经营风险的退路,土地转出方怕失去土地,所以大部分采取短期转包的形式流转土地,由于流转期限较短,造成转入户在生产上的短期行为和掠夺式经营,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不足;三是单家各户经营的土地面积碎化;

(二)、土地流转范围窄,流转收益少。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户土地流转都是发生在亲戚及邻居之间,甚至有些是被动流转(在丕且莫村委会较突出)。农户因无力耕种,导致土地质量下降,有能力耕种的,因土地流转渠道不畅通,转入土地困难。土地无法向大户和种田能手集中,土地流转收益少,尤其是在取消农业税、乡统筹、村提留前,还存在转出土地“倒贴钱”的现象,税费改革后许多农户又返要回了自家原转包出去的承包田地(顺水村、赵米克村有这情况),就这样守着、认着、规模窄小地经营着。

(三)农村土地流转手续不规范,引发茅盾纠纷多。由于流转双方没有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极易产生土地流转茅盾纠纷,致使亲戚、邻里关系不和谐,有的甚至反目成仇。

(四)农民地少致富难,集约化经营难形成。全镇耕地总面积14883亩,人均耕地仅0.74亩,户均耕地2.98亩,农户承包土地最多的不超过15亩,最少的仅有几厘地,由于户均和人均拥有量小,多数农户视地如金,守田度日,不思务工、经商之策,导致致富无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不对称;由于户均耕地少,难以形成规模经营,虽然国家和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规模经营及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好政策,但由于土地没有经过规范的流转方式向大户集中,导致规模小,农机化程度较低,限制了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致使农业生产仍处于传统的小农经济。

三、对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建议

1、积极创造条件、促进耕地流转健康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对剩余劳动力的组织转移和培训,大力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为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创造足够的就业空间。使农民愿意走出去,而且能够走出去,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条件。

2、完善合同管理,规范流转行为。在流转主体双方协商的基础上,流转合同报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部门鉴证、备案。

3、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合理机制,强化管理和服务。加强具体指导帮助,及时帮助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规范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流转,从源头上化解农村土地纠纷,通过构筑县、乡(镇)、村、组四级服务平台,对农民自行协商达成土地流转协议并要求主管机关给予变更登记的,要做到有人办理、限时办理、办就办好的工作程序流程。

4、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甚少的实际,加强政策宣传,搞好中介服务,积极引导,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向新的台阶。

第四篇: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概要】

本次调查自2010年7月1日期施行至2010年8月30日结束,主要针对当地农村地区土地流转或非流转情况饿的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当地农户现有土地大多为非流转土地。这种结果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决定的,下面就其产生原因以及当地土地现有状况进行概述和总结,从而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可行性和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以使农村地区更好更块的发展。

一、 土地现状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自1983年农村大批分地到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开始时,农村户口分地土地保持30年不变,这里的人们大多都保持着原有土地现状。也可以说,他们大多数的土地都是集成沿袭下来的。而关于土地很少有流转或承包的现象,经调查,原因有三:

一、土地分散

农户虽有土地总面积达十几亩,但都比较分散,甚至被分散成七到八块,而且各个农户各块地的面积也不相当,这就导致了交换无法完成。很多农户想要换地的原因也有三:一是为下一代盖筑新房,需要一个地质平坦而又离村子较近沿着公路的地方。二是为了方便耕种,也许最初开始分地时地离家比较远,但当换过地之后,距离变近了,各自都获得

了方便。三是根据土质的不同,有的在离山较近的地方,有的在平地上,但为了某些特殊植物的生长需要,如花生等,适合在高岗上土壤比较干燥沙化的土地(比如山荒地)上生长,所以需要换地满足各自所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农民土地即使流转理由也很简单,与麦蒂臵办企业厂房相差太远。

表一:农户所持有土地与块数对比

二、文化程度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学历水平低,这直接影响了人们观念及思想的进步与创新,我们所提倡的集约化经营,实现规模发展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天方夜谭,更不用说什么臵办企业开办工厂了。所以,也就几乎没有人(至少在当地)懂得把周围的土地承包下来,即使那样做了,那么如何经营,如何解决实际土地所有者的无地状况也将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表二:农村受教育水平

三、平均个人土地数量少

在分地开始的时候, 人口受到限制,一般家庭里如果第一胎是男孩,分到哪了土地之后,接下来的孩子是没有地可分的,但往往有些农民家里还是生了四五个孩子。这就导致了平均到每个人的土地大大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视土地为一家人糊口的救命稻草 ,用心经营还来不及,是不会轻易将它转让或流转给他人的。

二、农民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土地

一、农业税从有到无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而赋税制度是国家重要的制度保障,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自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以来,国家的赋税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特别是对农村。第十届全国人民都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废除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从此长达近50年的农民赋税终于石沉大海,中国近9亿农民的日子更好过了,对经营自己的土地更有信心更有激情了。谁还愿意出卖土地给别人呢?

表三:农业税从有到无

年1981981981981991991991991991992002002020份 6年 7年 8年 9年 0年 1年 5年 6年 7年 9年 2年 3年 04 05 计745,税

349土

亩 地 计税58,417总

千常

公产

斤 量

734,494亩 58,002千公斤

700,996亩 55,391千公斤

700,448亩 55,347千公斤

700,448亩 54,788千公斤

700,900亩 58,424千公斤

700,900亩 55,324千公斤

696,240亩 55,064千公斤

695,189亩 55,064千公斤

694,436亩 55,562千公斤

666,886亩 53,330千公斤

545,026亩 58,165千公斤

免免征 征

二、当地土地生产结构单一

当地农村逼近土地面积小生产五种也相当单一,甚至没有一片果园,一个大棚,这种单一的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结构直接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而也正是由于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农民没有其他的丰衣足食的方式,所以不得不重视珍惜那仅有的土地。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地少人多,交通阻隔,农民目光狭隘,观念闭塞。没有外来企业愿意到当地投资建厂,买办臵业。从而加剧了农村的生产落后状态,拉大了城乡差距。

三、总结与建议

一、农民需要一起合作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和国家。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农村人口都会十分地庞大,不仅农民缺少转移进入城市的就业机会,而且那些已经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因收入太低,而无法在城市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所以农民应自发组织进行合作生产,共同建设共同富裕,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二、大学生、机关干部下乡指导农村建设工作

如果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解决中国问题的难点在农村的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则在村干部,在于能否选出能力强、素质高的村干部。应鼓励大学生、机关工作人员下乡,到农村去切实指导工作。真正的用知识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去改变农村,创造新农村。

第五篇: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随着

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山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幅增加,各地由此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土地使用分散、闲置、流动性差,甚至出现了抛荒现象,这一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影响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制约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的主要障碍。正确认识我县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发展规模经营,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我县土地流转的现状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县按照全市统一部

署,在全县农村开展了“规范、有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以完善、土地流转合同,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合同档案管理为目的,着力抓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和排查问题、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整改和建章立制几个阶段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6月底止,全县已承包耕地面积18.8万亩,占耕地的97.4%;承包农户3.78万户,占总农户的99.7%;签订土地承包合同3.6万份,合同签订率在95%以上,填写《土地承包经营权证》3.78万本。全县土地流转面积3.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7%,流转户1.18万户,其中流出户7238户,流入户4619户,全县补签合同近3万份,合同一式四份,登记和签订率达96%。

二、土地流转工作成效

抓好土地流转工作,对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起了积极作用。

1、规范了土地流转合同,干部群众满

意。自发流转存在着合同不规范,协议不完善,缺乏法律约束等问题,在土地流转工作中我县按照省农业厅统一式样的合同文本,规范了土地流转合同,并对过去存在的口头协议,不规范合同重新进行了补签,规范建档,消除了以往土地流转中的各种矛盾和纠纷,使外出打工的走得放心,租田的农户种得称心,乡村干部也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解决其它问题。

2、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土地流转,会手艺、头脑活,善经营的农民更多地离家外出打工,或到城镇经商置业,就近服务于

二、三产业。据统计,土地流转后全县乡外出打工或从事

二、三产业的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5000人,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活跃和繁荣了城乡经济,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

3、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开始出现两种趋向:一是农户之间转包开始向租赁大户成片租赁发展;二是耕地流转发展到林地和“四

荒”经营权流转,由单一的种粮向水果、蔬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发展。全县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达70多户,总面积4000亩以上,有力促进了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使耕者有其田,能者尽其能,智者尽其智,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企业化方向发展。

4、加快了现代农业的进程。土地流转后,种植大户都渴望新技术、新品种,以提高产量、提高效益。农业机械得到更广泛的运用。今年机械使用量大增,今年1—6月份,全县新增耕整机32台,插秧机8台,抛秧机2台,便型拖拉机22台,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5、建立了土地流转机制。全县各乡镇、村按照“规范、有序”的要求,全面建立起了土地流转档案,规范了土地流转程序,明确了规章制度。乡农业综合服务站作为管理机构,做到村有档案,乡有备案,配备专人分管档案工作。摸索总结了四种流转形式。即:土地出租、土

地转让、土地转包、土地互换,为今后土地流转工作步入经常化、规范化轨道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三、存在的问题

l、法律意识较淡薄。表现在:一些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法律、法规认识度低,知道有《土地承包法》的多,但通读过全文了解精神的不多,有的土地流转未经村委会同意或备案,有的认为签不签合同不重要,以口头协议代替合同,有的流转后再签合同,埋藏下矛盾纠纷隐患;土地承包工作中,仍有一些村组干部对党的土地承包政策和法规领会不够,为解决人地矛盾,搞“几年一调”,土地打乱重分,给土地流转造成了困难和障碍。

2、个别乡和村组干部对流转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还没有走出过去“要钱”、“要粮”的旧的工作模式。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民自己之间的事,无须政府插手,而且土地流转工作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农民切身

利益,矛盾多、难度大,没有直接经济收入,有为难、怕难情绪。有的抱应付态度,导致乡村干部沉不下去,责任不到位,工作难落实。

3、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匮乏,流转机制不完善。虽然有的地方成立了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但总体上仍不能适应需要,缺少一个由下至上、网络化、多功能的中介服务体系。由于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欠完善,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流动受阻,信息辐射面狭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的程度、规模和效益,提高了土地流转的成本,造成“有买找不到卖,有卖找不到买”的局面,并限制了土地流转的区域范围。从流转机制看,流转形式单一,程序不规范。有的地方即使签订合同也存在手续不规范、条款不完备的问题。这既容易导致承包关系混乱也容易引起纠纷,同时,这也是造成承包者掠夺性经营的重要因素。

四、对今后完善土地流转工作的建议

1、加大宣传,统一思想。要在干部群众中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贯彻《土地承包法》,和中央、省、市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通过政策宣传和细致的思想解释,让每一个农民了解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消除农民的惧变心理,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充分认识规范土地流转,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人口变化引发的土地调整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用市场手段和机制取代和制止行政手段任意调整土地的做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地矛盾,使农村土地关系的稳定由政策、法律强制逐步过渡为农民的习惯。同时,又要充分认识到规范土地流转是—个经常性工作,把规范土地流转工作纳入经常化、规范化轨道。

2、转变观念,明确思路。乡村一级要从过去“管”、“要”向服务引导转变,认真搞好谋划。一要以产业推动抓流转。以加快农业产业化为契机,紧紧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带,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农民的承包土地向主导产业和规模基地方向发展;二要规范建制抓流转。引导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是避免土地纠纷,确保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后凡涉及到土地流转的农户,在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都要依法引导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书面合同,建档保管,以解决农户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促进有序流转。三要培育大户抓流转。把培训规模经营大户作为带动土地流转的关键来抓,形成以示范辐射大户,大户带动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吸引大户、孕育大户的良性循环。鼓励干部向农民租田搞示范,通过“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的引导方式,带动农民自愿转租承包耕地。并且政府要拿出一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功能全多样化、布局科学、服务多样的要求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

更大就业空间。

3、建立土地流转机制,运用市场手段引导土地健康有序流转。首先,规范土地流转基本操作规程,实行程序化操作。在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的指导下,受理农民委托土地流转申请书,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召集农户自主流转见面,对达成协议的农民,指导和帮助按要求签订合同。其次,建立土地租金评估制度。目前,土地使用权的租金多是流转双方自由协商或基层组织协调确定,缺乏科学评估依据。建议建立农用土地评估机构,以土地流转前的评估作为确定租金的依据;土地流转后的评估,主要是监督土地使用情况,防止土地肥力、地力被破坏。再次,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流转双方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土地流转合同,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期限、条件和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涉及承包土地田块变动的,要及时办理承包权证变更手续;有条件的,还可到公证部门办理公证手续。农村基

层组织和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流转合同的审查、监督,对合同的登记、立卷、归档,要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第四,建立必要的流转中介组织。可由农办牵头,联合农业、土管、林业等部门设立“土地信托服务中心”,乡镇一级设立土地信托服务中转站,村一级由村委会具体向农民提供土地信托服务,突破土地使用权流转仅在有限区域内进行的制约,实行三级联网,形成统一的土地使用权流通市场。

4、制定配套措施,完善法律政策,为土地合理流转提供坚强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一是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相关优惠政策。在优惠的对象上实行双向优惠,既鼓励土地转出方,又鼓励土地转入方;在优惠的内容上实行综合优惠,不光在经济上优惠,在流转方享受集体公益事业服务方面都给予适当照顾;在优惠的手段上实行配套优惠,包括在资金、技术、税费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在优惠的取向上实行重点优惠。即对“四

荒”开发性经营项目、具有技术推广价值和市场发展前景的特色种养项目以及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二是深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配套改革。大力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加大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改变农民的“恋土”观念、为农民“退一进二闯三”创造条件,减少农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加快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三是完善法律。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农民的土地产权;明确允许农民拥有土地的抵押权;开拓有关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保险业务等。 省县农委200年8月3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村污水工程进展汇报下一篇:农村中心小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