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2023-04-23

第一篇:系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5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人大代表事迹(人民利益系于心)

群众利益系于心

――记依玛乡恰喀村买买提依提

在依玛乡恰卡村,有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人大代表的事迹被各族群众广为传颂。他,就是依玛乡恰卡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依提,现年45岁,1987年入党,中专文化程度。

1995年被任命为恰卡村党支部书记,初当上任,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买买提依提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紧密团结,坚定信念,知难而进,开拓进取,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党支部实践“三个代表”的落脚点,带领全村农民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抓党建、促经济、保稳定、奔小康”,使恰卡村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两委”班子及全体党员敢说敢管,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干群关系密切,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社会秩序井然,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显著改善,2009年人均收入达到5253元,较上年增长20%,跨入我乡先进村行列,被乡政府定为奔小康的示范村。村党支部多次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被县委授予“五好村党支部”。买买提依提也多次被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把村党支部建设成为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

村子要改变、事业要兴旺、人民生活要提高,关键在党支部,看我们的党员的素质如何。这是买买提依提经常在支部党员大会上说的一句话,他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买买提依提上任后狠抓村党支部自身建设。坚持用理论武装头

1 脑,制定完善并认真落实了党支部及党员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同时狠抓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常抓不懈有效工作机制“三项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在促进稳定和发展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村“两委”班子中全面推行了“明岗划责”工作机制,在党员中推行了“设岗定责”工作,实施了“双培富民”工程,“党员电教科技示范工程”,使“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经常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上了广大村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群众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同时,使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牢固树立了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团结带领全村群众,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艰苦创业,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开战

“要想改变村子的贫穷落后面貌,让乡亲们早日过上富裕生活,就必须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使全村群众凝聚在村党支部周围,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扎扎实实搞生产。”这是买买提依提提出的工作要求,也是村支部一班人的共识。恰卡村干旱缺水,土层薄,盐碱重,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买买提依提带领全村群众从改善生产条件入手,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部一班人带头义务投工投劳,带领全体村民,扛着坎土曼,赶着毛驴车,进行开荒大会战。在劳动中,党支部一班人身先士卒,以实际行动转变作风,主动抢在最前,承担险、重、脏、累的工作,挖渠开沟,支部成员总量第一个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没有机器,就和村民一坎一坎的挖,没有运输工具,就组织群众用毛驴车一车一车的拉。多少个寒冷的冬日,买买提依提同

2 志在夹杂着人畜喧杂声中忙碌中度过,带领全体村民,战天斗地,克服了无数困难,犁出了块块条田,哪里有艰难险阻,哪里就有买买提依提,所有的困难都能在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解决,由此买买提依提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群众们深有感触的说:“我们的干部变好了,变的亲了,变的实了,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几年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共改造低产田800亩,平整规划条田2000亩,开挖5条共计长约45公里的引水渠,打手压井160眼,机井2眼,修桥6座,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为恰卡村生产的稳定发展增添了后劲。

“让村民早日富起来”

“要让村民早日富起来”这是买买提依提多年工作的目标,也是他最大的心愿。他总是说我们的村民还不富裕,人民群众的生活还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与兄弟乡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事业也才刚刚起步,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工作,村民才能早日富起来。恰卡村远离县城,经济落后,导致了村民思想守旧,而思想守旧,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2009年初,针对恰卡村水资源十分匮乏的现实,支部决定大力推广地膜玉米种植。起初群众看着地膜都不相信,靠那些薄薄的塑料能结出大果实来,再加上群众实在是穷怕了,就那么一点活命钱,没有十二分的把握,不敢冒险投入。面对困难,村党支部成员没有气馁,率先拿出自家的田大胆尝试,并向全体村民公开承诺:对投入资金困难的农户由支部出面解决贷款,赚了自家受益,赔了支部还贷款,把风险全押在支部身上,同时,大力宣传和提供技术保障,这下群众的顾虑打消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买买提依提

3 的带头种植下,村民们纷纷铺起了地膜,运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当年使亩产比普通栽培方式增产80公斤,村民们还完贷款后还有一些结余,初步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在此基础上,村支部带领全村人民顺利推广了高密度贯膜植棉,果粮间作等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益,村民们更加倍信任党支部,相信科学,并积极要求学习科技,运用科技,买买提依提趁热打铁,通过请农技专家讲课和现场指导,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利用冬闲季节开展科技培训、发放技术资料到户,开展生动直观的电教等一系列科技普及措施,使村民的科技意识日益增强,提高了科学种田的能力,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发展才是硬道理

村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加强,赢得了全村人民群众的信赖,坚定了跟党支部走的信心。党支部班子一班人一边积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一边放手发展经济,经几年的不懈努力,到2009年,全村已有8万余元的集体收入,村里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根本性改观。

但由于受长期经济发展滞缓的影响,村干部和村民思想保守,甚至产生了小富即安的思想。如何让乡亲们看到与内地发达农村的差距?如何让乡亲们快富、大富?党支部一班人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抓住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紧紧围绕农民长期得实惠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发展意识,制定了“稳粮、调棉、兴畜、扩园”的发展思路。

发展思路确定了,但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传统观念的阻碍,过去恰卡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一直是棉花,全

4 村2000多亩耕地,除了保证口粮的小麦倒茬地,其余全种了棉花。固守了多年的传统种植结构模式,要一下子改变谈何容易,农民反问道:“我们不种棉花种什么?卖给谁?”一面和群众进行面对面的说服教育,说服群众要象相信党一样的来相信科学,全村原有的200亩果园都是老品种,没有市场竞争力,农民增加收入困难大,买买提依提同志就从自家的责任田先调整,现身说法,以此带动和鼓励村民展开产业结构调整,在积极鼓励大伙加大产业结构力度的同时,党支部积极为大伙提供致富信息,2010年3月,直播红枣600亩,庭院红枣植苗5.3公里。大力鼓励农民定植核桃苗,并从县林业局聘请一名技术人员到村跟踪服务,与此同时,在技术人员的下,党支部带领全村农民对200亩老果园进行改造。目前,全村已挂果核桃园面积达380亩。

为积极为发展畜牧业,他想办法、找路子,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养牛10头,养50只以上的养殖户免去一人的义务工,优先划拨棚圈地和饲草地,对劳动力或资金不足的养殖户由村党支部进行帮助,大大提高了农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2010年3月,买买提依提同志在“民主日”走访农户过程中,了解到8组农民米吉提〃那色尔想大力发展养殖业后,“两委”班子帮他贷款5000元,又无偿划给1亩棚圈地,并主动与乡畜牧站联系,请来技术员指导养殖、防疫技术。米吉提〃那色尔动情地说:“以前我的牛羊生病后,都是自己去找技术员、找干部,求他们帮忙,现在村干部主动上门为我服务,我现在已经养牛10头,羊30只,还准备办一个奶牛场”。

2010年以来,恰卡村的产业结构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林

5 果业面积已发展到1800亩,部分果园已产生经济效益,全村18户养殖大户得到了优先划拨的棚圈地和饲草用地,并进一步扩大了饲草种植面积,目前村里苜蓿种植面积已达到600亩。

在买买提依提倡导下还充分利用恰卡村壮劳力多的优势,积极鼓励农民跑运输、外出经商、打工创收,帮助村民打消不愿经商打工的观念,宣传发展

二、三产业的意义,特别是结合人多地少的实情及群众思想工作,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全村群众改变了传统观念,积极走出村去,从事个体经营,目前,全村个体经营户已达73户,21户农民跑起了个体运输,其中62户运输户购买了大货车、小客运车,跑起了乡村客运。据初步统计,全村20%以上的农户家中都有一名经商人员,2009年全村劳动力转移人均收入达到了700元。

面对取得的成绩,买买提依提仍然是那么谦虚谨慎,总是说:我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人民的生活还不够富裕。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村群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开拓进取,紧紧抓住中央新疆座谈会历史机遇,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第二篇:河北科技大学 动画系先进党支部事迹材料

动画系学生第二党支部事迹材料

尊敬的党组织:

动画系学生第二党支部是系党总支直接领导下的录音专业学生党支部,成立于2008年9月。现有正式党员9人,预备党员10人,入党积极分子23人。支部紧密围绕学校及学院党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党建工作、支部生活、支部荣誉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现介绍如下:

一、扎实推进支部各项党建工作

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针对专业特点,提供学习、交流、总结的机会,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随时与同学保持联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疏通偏激情绪及想法,确保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做好日常管理,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培养梯队形成,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考察工作。在党员发展中,精心培育积极分子,把好入党第一关;在党员教育中,开展经常性社会实践,实施精细化管理。支部推行以党建带团建的行事方式,鼓励、支持学生党员参与各项活动和班级建设,发挥其核心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

二、丰富多彩的党组织生活

经常性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支部凝聚力、向心力,稳定院系健康、快速发展。

如邀请老师作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广大同学确立职业方向;积极开展向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贯彻学雷锋思想,组织各种志愿服务;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举办消夏音乐会和专业技能大赛等。

三、支部荣誉

支部实践氛围浓厚:成员均参加校艺术团,积极参与社团各项演出,作为社团骨干代表学校参赛并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和校级舞蹈、合唱、民乐各类比赛奖项。由老师带领,参与并录制了第十五届河北省大运会会歌《生命的帆》。

成员贡献突出:在校、院级学生组织中连届任职,工作认真尽责。现3人任校艺术团负责人,7人任院系学生会要职。狄海建同学创作的抗震歌曲《我们在一起》被选送至河北电视台播出;郭乃仪同学获全国网络歌手原创大赛三等奖。

成员综合表现优秀:大部分为校级模范团干部、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党团员、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国家奖学金等荣誉获得者。

这是一个成长的支部,年轻的热血与激情汇聚在鲜红的党旗下,铸就着青春的无悔和生命的辉煌。这是一个融洽的大家庭,在这里不以出身贫富论荣辱,只以学识德才分高低;在这里,大家有共同的信仰和理想,时刻在为支部、为学院、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努力!我支部将一如既往,为维护校园秩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而奋斗!

中共河北科技大学动画系党总支

2010-1-16

第三篇: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20*年9月15日,*县石牛乡何家塬村党支部书记*因劳累过度,猝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噩耗传来,聚集他家的数百名干部、群众悲愤不已。党员肖俊峰嚎啕大哭:“肖书记呀,你是累死的呀,你是为咱何家塬村累死的呀!”80多岁的徐秀芳老人捶胸顿足:“老天呀,你咋不让我替宏斌去死呢!何家塬村人咋能离开他呀!”特困户樊狗娃悲痛不已:“肖书记呀,你走了,我咋回报你的大恩大德呢!”前来悼念的县乡干部个个泪流满面:“*,他真是党的好干部,是一心为民的好支书呀!”石牛山下的何家塬,顿时沉浸在一片巨大的悲痛之中。

一位普通农民,为什么走后,有这么多人深深怀念着他?

一位普通党员,为什么离去后,会赢得群众这样高的评价?

*用47年的人生谱写了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满腔热血,一心为民,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生命之歌。

治穷先治愚。“大家只管建校,咱何家塬谁的债都不欠,工钱付不了就找我!”

石牛乡何家塬村地处渭北旱塬,这里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曾经是一个“出门行无路,吃水贵如油,男儿难找妻,女儿不愿留”的穷山村,全村350多户,1700多村民, 80年代初全村20%的青壮年竟是“光棍汉” 。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从小艰辛的生活就磨练了他与贫困抗争的坚强意志。1977年,他初中毕业后,先后担任小组长、大队水保员、村会计,1983年,23岁的他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治穷必先治愚。”看到村上多数人没有文化,思想落后,致富没有技术和门路,特别是村上没有学校,娃娃要到16里以外的殷家村去上学读书。*决心先为村里建一所小学,经过支部会商定后,他开始走亲戚,串朋友,四处借钱、赊材料、找工队。好不容易开工了,当工队得知建校所有的材料都是欠款时,工头担心村上没有能力付工钱又要停工。正在四处筹钱的*又急匆匆赶回到工地,当场把借来的两万块钱塞进了工头手里,急切地说:“大家只管建校,咱何家塬1000多劳力,一人一年省上20元,一年就是2万元,3年就是6万元,咱何家塬谁的债也不会欠,到时候工钱付不了就找我!”听了*的话,工地上又响起了叮叮当当的砌砖声和民工们的说笑声。经过2个多月的紧张施工,1986年9月,一座投资7万元,7间两层的高标准小学教学楼拔地而起,建筑质量和标准在当时全县农村小学中首屈一指。何家塬村500多名学生坐进了自己宽敞明亮的教室安心地读书学习。市、县教育局领导专门来到何家塬村了解情况,总结推广了他们集资建校的经验。

*还决定,村上每考一名中专生奖励150元,每考一名大专生奖励200元。一时,村里兴起了重教兴学的良好风尚,相继有80多名学生考上了大中专院校。一个多年没有考上一个学生的穷村,如今成为石牛乡远近闻名的“状元村”。

撑产业支柱。“大家不敢栽,我先栽10亩,一定要让咱何家塬人拔掉穷根,过上好日子!”

干事难,在穷村干事更难。89年到91年三年间,国内市场苹果价格一路走俏,秦冠一斤卖到了一元多,富士卖到了近两元。何家塬靠着大山,昼夜温差大,是发展果业的最佳适生区。*决心大上果树,兴支柱产业,拔掉穷根。他决定:由村集体统一贷款,帮助村民买树苗,力争在两年内全村果树人均达到一亩半。他带领支部一班人多次跑信用社,四处联系,到各地打听果树苗子。92年的初冬,他率先从山东拉回了树苗,不顾长途奔波的劳累,不顾山村冬夜的寒冷,连夜把树苗给各户清点好,捆扎好,他兴奋地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他和几名村干部亲自送果树到群众家中,并给群众解释说:“啥时苹果卖了,啥时再给树苗款。”但好心遭到了冷遇,他们前脚送树进门,一些群众后脚就把成捆的树苗从门里扔了出来。原来在群众中流传一句“猪上千,牛上万,将来拉着苹果去垫圈”的传言,严重地挫伤了群众栽苹果树的热情和信心。面对这一境况,*却保持冷静。他一方面耐心地向群众讲解苹果市场的好前景,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一方面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带头栽树,带动群众。他自己带头在自家的地里栽了10亩。还做出了群众每栽一棵树苗村集体奖励补助两毛钱的决定。群众对栽果树逐渐有了新的认识,于是92年到93年两年间全村的苹果栽植面积一下扩大到了3000多亩,一片片葱郁的苹果树染绿了何家塬的坡坡坎坎。如今,家家户户年苹果收入过万元,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60元提高到现在的2218元,家家盖起了新房,购买了新家具,过上了好日子。

解群众之渴。“在我手里,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井打成!”

干旱缺水一直是困扰何家塬人生活的一大难题。每遇旱情,家家户户的窖水就都干得见了底。人们得跑到十几里以外的临平镇、新阳乡,甚至到过永寿县小石村去拉水。一些困难群众付不起水费,长期饮用窖水,患上了大骨节病。*向群众承诺:在我手里,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井打成!他盼水心切,一眼水井很快打了出来,可一天一夜只能出五大桶水,连村里人喝水都供不上。打井队走后,人们再次叹气说:何家塬根本就打不出水!因为以前邻近的黑山村、高杜村投资

六、七十万元,打出来的都是“干眼”,没有水。

*经过了几个不眠之夜,多次请教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他认识到:要在旱塬上打一眼水井,既要争取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扶助,也要动员群众大力支持,更要有科学的勘测和先进的钻探技术。他重振旗鼓,决心即使碰破头,跑断腿也要把深井项目申请下来。为了尽量节省开支,他经常在外找亲戚、朋友、乡党寄宿,实在不行,才找最便宜的旅店住,饿了啃干馍,渴了喝口水。一次为了找到一位项目负责人,经多方打听到人家的住址后,他抱着一个大西瓜,从清晨6点就在门口等候,一直等到8点这位负责人出门上班。这位负责人被*热心为群众办事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事情不但很快谈妥了,后来他还和*交上了朋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省、市、县、乡以及各有关部门之间奔走了30多次,1998年何家塬村终于争取到了国家甘露工程投资46万元,国家对中煤水文一队实施钻探项目补助资金30万元,县乡财政补助2万元。他又以个人名义贷款8万元,带动群众自筹资金25万元。98年7月总投资110多万元的深井钻探项目确定在何家塬村实施。

*和党员干部一起主动替勘测人员扛着几十公斤重的仪器,鞍前马后地踏遍了何家塬甚至于邻县永寿县的沟沟峁峁,一个月后,终于选定了地点。在施工中,*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与数十名施工队员没日没夜地拉水、运材料。从钻机开钻的那一时刻起,*始终焦灼地守在钻机旁。然而就在钻到305米的时候,钻机突然被坚硬的岩石卡住了,出现了机井报废的险情。国家和群众投资的110多万元猛然间悬于一线,*和钻探队技术人员经过反复地磋商后,采取了“设法取出钻头,重新安装,多次试钻”的方案。他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施工人员又一节一节地把钻杆重新从井中吊了上来。妻子听说打井遇到险情,急忙赶到工地,看到多日没有回家,眼里布满血丝,胡子拉茬,头发蓬乱的丈夫,哭到:“宏斌,你真的不要命了!”*对妻子说:“我的命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井打成,咱何家塬人能有水喝。”妻子只得流着泪回去了。一个月时间,他瘦了10多斤,过度的劳累使这个坚强的汉子病倒了。

1999年3月,石牛乡历史上第一眼深6*米,每小时出水40吨,可同时供5000多人饮用的旱塬大型深水井试水成功。平生头一次亲眼看着白哗哗的井水,从脚下这片干涸的土地上喷薄而出,许多群众激动地流下了热泪,颤抖的双手掬来井水就喝。从此,何家塬人告别了祖祖辈辈喝窖水的历史,村民们燃放鞭炮,载歌载舞,为打井立下汗马功劳的村支书披红戴花。

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把自来水引进家家户户,*作为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次向县人代会提出在石牛乡何家塬村一带,实施深井输水管道工程的建议。在他不懈地努力下,2003年8月,投资80多万元,惠及何家塬及周边五个村子5000多人的人畜饮水管道工程终于破土动工,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作为五个村施工的协调组组长, 组织各村干部群众配合施工队积极义务投工投劳,这一惠民工程顺利实施。何家塬的深井水一直通到了全石牛乡1200多户农家厨房灶头。

铺设致富路。“没有石头,咱们党员干部带头下沟背!”

“出门就翻沟,爬坡累死牛。”何家塬起伏的山路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车辆难行。*决定硬化何家塬至石牛乡的通村路。没有钱买石料,他组织干部群众下沟背料浆石铺路。在组织干部群众背石头中,他天天干到底,在

五、六百人的长队中,他总是走在前面,背的筐子是最沉的。就这样一直断断续续地坚持了3年,1989年一条通往石牛乡,全长8公里的料浆石路面终于全线贯通。2002年起,*带领群众多方筹资又把这条路修铺成了柏油路,该村至石牛乡的乡村路全部实现了柏油硬化。2003年至2004年,*又组织群众筹资26万元,铺设了本村北咀、西咀、荡家山3个自然村3条砂石路8公里。

20*年10月,*去世前一天还惦记着的最后一个自然村的水泥路开工建设。至此,何家塬6个自然村的通村路全部得到了硬化。过去花一天时间才能进一次县城的何家塬人,如今坐车一个小时就方便地到县城。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了大家能过上好日子,再苦再难,我也甘心情愿。”

何家塬村电力设施差,只能用于群众照明,村民磨面也要跑到十几里以外的邻村去。2005年,为了顺利争取到低压线路改造工程项目,他以个人名义贷款2万元,垫付了项目设计费,争取到国投资金80万元,使全村变压器由原来的3台增设到6台,平均每个自然村一台,新栽电杆240根,铺设线路10公里,群众照明、动力用电一下变得既安全又方便。2006年,他带领支部一班人积极配合县、乡两级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何家塬村成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建成了功能设施齐全的村级活动场所,整修了村容村貌,实施了街道绿化。

心中只有群众,唯独没有自己。 20*年8月8日夜,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雨突降何家塬,*家上房背后的土崖,被暴雨冲塌,泥土一直垒到了后窗沿下,从崖背上直泻下来的泥水快要从窗子冲进屋子。一想起还有许多困难户的房屋不安全,村民随时有生命危险,他顾不上自家的房屋,撑着一把雨伞就冲进了大雨之中,组织党员干部分头把樊苟甲、常百换、常明善等6户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从危房中撤离了出来,把他们分别安排在学校或邻居家中。第二天,天刚一亮,他又带领全体村干部逐组逐户摸查灾情,帮助群众拉牛羊,转粮食,抬家具。一直从清早查到下午5点,直到把大家都安排妥当了,他才开始料理自家的灾难。

*把群众的事看得比啥都大,而作为丈夫和父亲他却有太多的愧疚。为了群众的事,他常常顾不上自家的活,家里十几亩的果园和庄稼,全交给妻子一人操持。村民家中的苹果年年收入过了万,他家的果子几乎年年卖了落果,只有几千元。大女儿七岁入学时,他说好闲了和女儿一块去学校报名,但整天忙于村里的事,其他孩子都上学一个多月了,他才想起女儿还没有报名。他一心想让何家塬的孩子上好学,读好书,而把自己的女儿上学却忘了,女儿比其他娃迟了一年才上学。夏忙收麦,他顾不上,16岁的大女儿和男孩子一样在地里收麦,在和麦草垛一样高的拉麦车上装麦。多年来他很少和家人在一个桌子上吃过饭。没有陪妻子儿女跟过一回集市。2003年,大女儿考上了西安政法学院,他送女儿去上学,刚走出村

四、五里路,村上有急事,他又返回了村子。从没有出过县城的女儿背着行李,掉着眼泪,独自一人一路打问着走到了学校。今年中秋节前,*打电话叫女儿回来,全家一起吃个团圆饭。不料,他却永远地走了。

*走了,而他一心为村上争取的项目却顺利进展。今年10月,一辆大型推土机轰隆隆地开进了何家塬村, 1000多亩坡地正在加紧整平,这项年增产30多万斤粮食的低产田改造项目即将建成。这是他从2005年就开始争取,原准备在2008年实施的工程,提前开工了。可惜的是他没能亲眼看到。

干部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和干部就有多亲。*被紧急送往医院的那天早上,50多位村民骑着摩托赶到医院,你50元,我100元,纷纷掏钱,有的还四处借钱,共凑了7000多元交到医院,他们苦苦哀求医生,无论如何也要抢救治疗好他们的支部书记。

*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受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村支部被县委评为 “红旗”党支部,他个人50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被咸阳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新农村公路建设先进个人,被县委评为“十佳”优秀党支部书记,当选为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他担任书记25年,硬是把一个山区贫困村变成为一个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如今,山绿了,水通了,路阔了,人富了,村美了,而他却永远地离开了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热土,离开了他一直牵挂的乡亲。

青山有幸掩忠魂,红花无语慰英灵。*这个深爱着人民和脚下黄土地的热血赤子,这个将毕生心血和精力全部倾注于为民造福的优秀共产党员,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第四篇: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牢记宗旨,务实为民,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我叫,是镇村党总支书记。多年来,自己时时处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全村的父老乡亲做了一名党员、一名村党总支书记应该做的工作,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近几年,我和村班子成员根据我村发展形势,制定了一些适合本村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全村经济有了新发展,社会事业有了新起色,人们吃穿用也有了新变化,这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成果,也是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坚持科技兴农,一心谋发展致富群众

我是2003年走上村党总支书记这个岗位的。自从当村书记以来,我自感责任重大。我觉得村书记虽然只是巴掌大的官,但富民强村始终是天大的责,我只是做了一名农村干部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很高的荣誉,这说明做一名让老百姓从心底服你的“村官”大有可为。

从1992年开始我村就组织全村群众开展大棚种植,由于起步早,当时经济效益还可以,后来由于生产时间长,棚菜发病多,影响产量,从而导致大棚效益逐年滑坡,村民干劲不足。看到这里我心焦如焚,我决定到高升去学,那的棚菜远近闻名。通过对比,我发现了科技含量低是影响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原因。于是,我和班子成员又请了市县蔬菜专家,给我们进行了培训。可以说,实践经验和科技知识,坚定了我发展棚菜这一产业的信心和改造棚型的决心。2003年的一天,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我提出了“七台子村民要想富,必须走科技生产

这条路”的发展思路。我还在村民面前表态:“到年底大家不满意,我主动辞职”。从这开始我带领全村老少干开了,调土地、跑贷款、上材料、架电线„„一份辛劳一份收获。当年,我们共改建大棚64栋,面积240亩,每棚年收入近3万元,相当于以前旧棚的两倍还多,七台子村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科技种棚的甜头。如今又过去了6年,七台子棚菜生产掀起了历史性的高潮,几年来我们为群众解决跨贷款1000多万元,调换土地200多亩,架设线路6000多米,给群众节约资金几十万元。村里聘技术专家授课,受培训群众达1200多人次,培养经纪人6人,棚菜代收市场10个,注册了“古兴”牌商标,很多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又重新回到村里搞起了棚菜生产,基本达到了户均一栋,每户两栋以上大棚的村民全村有23户,截止2010年,我村已建成高标准棚菜小区6个,500余栋大棚,面积50余万平方米,人均收入10166元,仅棚菜一项人均可达8600元。

(二)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百姓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我常常跟大家讲“守土有责”,我也常想,既然当上了村官,就要为百姓做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就要担起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的责任。这几年,我也是这样做的。

2005年,三组齐克勤大棚失米,损失近3万元。为了不让患病的老齐上火,我与镇里协调为他解决了2000元资金,并组织党员干部大干三天三夜,重新修建了一座新棚,使他家蔬菜如期上市,收入近一万元。这件事感动的他不知说什么好。

我们村二组村民周德祥,口才好,善交际,但迷恋赌博使得家境

困难。我知道这情况后,就根据他的特长,把他送到市经济人培训班学习。通过培训他成了经济人,还获得了省里颁发的经济人证。目前他同其他经济人一道,将优质黄瓜远销吉林、黑龙江等地。群众们开玩笑说:“老周啊,你可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呀!”。

贫困户王丕发,家境贫寒。50多岁患上脑血栓,他妻子有心脏病,两个儿子都有残疾。我看在心里,每逢农忙时节,我就组织村民为他家干活,给他家买化肥、种子、插秧、收割。我还给他家办了低保,给他二儿子办了五保户。现在他见人就说“还是党的恩情大啊!”。

这样的好事我带领村干部做了很多,我觉得小家虽然温馨,但只有大家一天天殷实,村民一天天幸福富裕,才是我们做 “村官”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三)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我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心声,敢于为民代言,对群众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群众最关注的事情,我都认真搜集,及时向镇党委、人大汇报,比如:我向政府提议对“非村干部,非生产人员”应削减的问题,政府非常重视,经研究,对村级更夫,学校更夫和超员的计生宣传员等进行了合并和削减。针对报刊乱摊派问题,我提出了“报刊发的应规范,统一和量力而行的建议,政府得到了采纳,去年全镇订阅报刊,镇里统一订阅,每村开支在1000元左右,压缩开支每村都1000元左右,针对村屯卫生环境较差的问题,我提出了“村屯卫生环境整治应及时解决”的建议,政府进行了采纳,组织冬春两次环境卫生大整治,收到了良

好效果。

三、尽职尽责,务实为民,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我所在的七台子村过去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村,然而,我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县人大代表之后。我深感肩上的担子份量非常重,党的宗旨、代表的责任常常激励着我,我要用百倍的信心和努力把七台子村变成文明、富庶的新农村。近年来,我发现人们农闲时都聚在一起打扑克,有的人就此还养成了赌博的习惯,有的人更是闹到了家庭不和的地步。我和村委会成员商量,要想办法改变这种不文明的休闲方式。去年,我们在上级的支持下,在村部建立了图书室和一个休闲广场如今这里已成为村民的休闲好去处。

七台子村原有的村路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车辆难行,群众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我以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出了“以村村通为契机,集资修路”的建议同时上报镇政府,得到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上下协调,共筹集资金50万元,修建了5公里长的柏油路,给群众出行带来了方便,对七台子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欢迎。

近两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我们又把“加强村屯整治,改变农村面貌”做为一项大的工程,在全村进行全面实施。投资70多万元,对村屯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通过整治,七台子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门前有花树,出门柏油路,排水有管道路边种草,垃圾定点放置专人负责处理,使七台子村步入了环境优美村行列。

近年来,为了提高全村群众致富水平,我们把棚菜生产做为全村群众的主打产业,进行推广。我平时加大了对棚菜业发展的关注,在对棚区安全大检查时,发现棚中水泵、电线、开关等物品被盗现象时有发生,群众意见很大。我将此事上报镇人大和村委会,要求加大棚区治安建设,采取打防结合的措施,切实保护菜农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镇、村高度重视,对棚区的防火、防盗工作进行了安排,成立了大棚巡逻队,在大棚区编排值班人员维持治安,从而使治安状况得以好转。

针对本村大棚设备简陋,标准较低,抗灾能力不强,且分散不好管理的情况,我把大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引进了七台子村,于去年年末,全村建高标准大棚区六个,大棚500多栋,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棚区间的道路都是土路,为群众蔬菜的交易和运输带来了不便,极大地制约了棚菜产业的发展。我与村委会成员一起,多方筹资,共筹集20多万元,在棚区内修筑砂石路3000多米,此举解决了棚菜运输难题,为当地棚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群众感到我这个代表真是替老百姓办了实事。

一晃九个年头过去了,我在村书记的岗位上,为了村民们的富裕、为了村庄的美丽、为了村风的纯正,做了我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现在,我们村村路平坦而洁净,道路两侧鲜花竞放,栋栋洋房,白墙红瓦,排列整齐,人们的吃、穿、住、行都接近城里人,虽然我苦了点,累了点,但看到今天的变化,我的心里都是甜甜的。

上级领导以我的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连续被评选为县优

秀人大代表,市精神文明个人,科技致富带头人,市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回想起自己当村书记走过的路,有成就也有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管有多大困难和压力,我都要牢记党的宗旨,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用一颗赤诚的心回报党和人民。

第五篇:优秀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2012年9月22日,根据xx镇党委会议安排,xx村庆上两户农户务必于10月1日完成电力建设,确保国庆通电,负责实施工程的主体单位是xx村。村总支书记严xx(男,29岁)毅然接受了这一光荣而异常艰巨的任务,在统筹抓好全村各项工作的同时,紧紧团结依靠村支两委全体干部,亲自现场跟踪组织劳动力,克服天气恶劣、路远路陡路窄路滑等自然困难,协同配合供电部门,抢抓时间施工,于国庆节前如期完成了这一神圣使命。现将村总支书记严xx组织施工的具体事迹介绍如下:

一、庆上两户无电户的基本情况

xx村庆上是河坎上组的一个自然组,距道务公路沿线约5公里,需先经3公里乡村公路至河坎上组,再经一条两公里崎岖陡峭的小山路至庆上。由于过往人群少,导致多处路段被生长的树木所覆盖,路边时有马蜂包出现。庆上组现共有两户农户,人口13人,基础设施条件薄弱,之前未通电,也未通公路,群众靠种植常规农作物维持生活,家庭极其贫困。

二、施工面临的困难

庆上电力建设施工期间面临的困难有:

1.天气恶劣。9月23日至27日,天气下雨,导致路面潮湿,路太滑,更加不宜施工。

2.路程艰险。从河坎上组至庆上两公里的路程,全是陡峭弯曲的羊肠小道,存有严重安全隐患,一些路段是石梯步,一些路段是泥土,一些路段被材草树木所包住,一些地方隐藏有马蜂包,更有一些地方被较大石头挡住,电杆无法抬往通过,更多地方需重新择路,重新修路。

3.组织劳动力困难。根据供电部门勘查线路设计,庆上电力建设共需8根九米长电杆,且最远根需整整一天才能到达,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才能保障如期完工,而现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在家多是老弱病残,河坎上组含60岁以上的5人在内,只能供足抬1根电杆的18个劳动力。

4.工期紧。8天的工期,要将所有材料通过人力运输到位,很多电杆更是在较危险的地方,抬电杆本身需要更多劳动力,加上抽杆、立杆、拉线、安装,8天的时间必须要求施工队完工成为总支书记严xx的最大难题。

三、施工过程及主要做法

村总支书记严xx根据镇党委政府安排意见,以及在镇领导每天一调度的基础上,组织干部、村民组长、群众代表、供电部门工作人员协商,分析眼前困难,算好时间账,形成方案,并亲自下乡组织劳动力,合理分工,亲自劳动,维护安全,督促工期。主要做法如下:

(一)组织劳动力,合理分工。面对河坎上组在家劳动力少、多是老弱病残的情况下,迅速向全村各组宣传这一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党组强扶弱帮困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其他各组成功征集劳动力19人,河坎上组24人,共43人,分两组抬杆,共用5天时间将全部电杆抬到位,同时安排部分劳动力先在前面择路修路,部分劳动力负责运输其他材料,部分人负责挖电杆洞,统筹劳动力,确保不出现窝工现象。

(二)算好时间账,克服困难。工程从9月23日开始,第一天将材料由道务公路转运至河坎上组,第二天开始抬电杆,就面临着天下大雨的自然困难,有的很想打退堂鼓,有的群众脚被扭伤,有的肩被压伤。面对异常危险的工程,总支书记现场指挥,和群众一道,边扶边抬,边修路,边排除安全隐患,边鼓励群众坚定信心,同时盘点时间,催促进度,并做好施工占地、青苗损失的谐调工作。

(三)利用投劳补助金,调动积极性。根据镇调度过程中关于投劳补助金的安排意见,村总支书记结合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支出,及时盘点所花资金,精打细算,尽最大努力节省资金;同时,根据工程量大小,把握群众心理,有的放矢激发群众施工积极性,并随时做好账务公开,让群众放心。

(四)战胜痛苦,跟踪指导。村总支书记严xx将工程的实施不仅当着上级下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也将其当着是村支两委解决群众困难、改善干群关系的重要渠道来抓,亲自和组长、群众、供电部门一道自始至终奋战7天,3个晚上住在群众家,白天指挥施工,晚上盘点第二天工程,并即时向镇党委江报施工情况。在指挥施工过程中,严xx不幸被路旁的马蜂蛰伤手臂,更不幸的是在大量的山路步行过程中,帮助群众抽杆、扶杆、抬杆,将脚踝扭伤,疼痛难忍,但这未能动摇他跟踪指导的信心决心,终坚持至施工完成。(国庆节后,在县医院经医生检查为急性关节炎,现仍在恢复治疗。)

工程的实施体现了上级党委政府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急须的宗旨,村总支书记严xx用实际行动见证了一名基层党员完成使命、克服困难、服务群众的高风亮节,必将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干群关系、推动地方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而不思则罔而的意思下一篇:县电子政务工作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