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2

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 已经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医学教育上, 可以改变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医学教育模式, 使教与学融为一体,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理解,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那么信息技术是如何渗透在教学中影响教和学的呢?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 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1 针对以上问题, 以信息技术在儿科先天性心脏病教学中的应用为例进行阐述

1.1 复习提问, 激发情趣, 导入新课

首先, 与学生共同回忆上节课胎儿血液循环特点, 随后抛出问题“如果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或胎儿时期血液循环特有孔道未闭, 会怎样?”从而引出先心病的概念, 导入新课, 使学生产生学习期待。

然后, 复习基础医学中人体血液循环路径的内容, 以便在学习知识上有衔接并为新课作铺垫。此时利用多媒体演示体循环、肺循环路径, 既形象生动又易于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 探究整合, 讲授新课

对于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 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防治。

在介绍先心病病因时, 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个非常直观的多媒体画面一个孕妇, 处在一个有病毒、辐射、药物等环境之中, 学生会自然而然集中注意力观察画面, 总结归纳出引起先心病的病因。此知识点设计意图是:利用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先心病病因的情境, 学生通过发现、探究活动去获取知识。同时经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会通过病因自主探究先心病的预防知识, 以便能运用相关知识为社区、家庭提供卫生咨询和保健指导, 从而达成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一个知识点传授的设计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努力培养他们形成探究新知的思维习惯。

在讲解先心病的发病机制时 (以室间隔缺损为例) , 将动态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视频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并将室缺时心脏听诊杂音整合在血流变中, 然后板书血流变示意图讲解其发病机制。此知识点设计意图:动静结合, 化抽象为具体, 分散知识的难点, 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知识, 提高学习兴趣。

医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 在领会血液动力学变化基础之上,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室缺会引起哪些临床表现, 每组选派代表, 总结归纳出室缺的临床表现。例如室缺→左向右分流→主动脉血减少→发育落后、体格瘦小;室缺→左向右分流→右室血流→肺充血→咳嗽、气促、易感染;当剧哭、屏气、患肺炎时肺动脉或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主动脉或左心压力, 血液便由右向左分流, 出现暂时性青紫;晚期形成梗阻型肺动脉高压时产生反向分流而出现持续性青紫等等。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再做讲解与总结归纳, 这样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讲授与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 克服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 突出并强化重点知识, 锻炼了学生分析、归纳、表达能力, 增强交流意识。

根据血液动力学变化, 引领学生推断出“先心病”辅助检查中的变化, 并通过多媒体, 展示给学生各先心病辅助检查结果既锻炼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又直观、形象地使学生掌握知识点, 体现出医学知识的科学性、严谨性。

1.3 巩固练习, 评价反馈

利用多媒体快捷方便的优势, 对当堂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检测, 使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2 在“先心病”教学中, 合理地运用信

息技术, 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但应注意的问题

2.1 合理整合, 优势互补,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难点, 突出重点

“整合”不等于简单的相加, 更不是取代, 而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融合, 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与学[1]。强调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如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教学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体循环、肺循环路径, 以直观、形象的视频形式演示出来, 变抽象思维为形象认识,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血液循环路径, 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重视实际的教学效果, 应围绕教学目标, 结合专业特点, 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运用, 避免多媒体仅仅起点缀作用、耍花架子现象的发生。

2.2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 信息技术只是一种特殊辅助手段, 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 教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 处于主导地位, 无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多么精彩, 如果缺少教师的引导, 缺少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也无法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在“先心病”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演示血液循环路径, 由教师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 分析总结出室缺的临床表现,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效果比单纯用任何一种都好。

2.3 避免信息量过大、节奏过快

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节奏快。然而, 学生接受知识的时间和容量是有限的, 不能随意、无限地增加。因此, 教学设计须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求, 有选择性的遴选内容, 在上课时, 要注意教学重点和难点, 控制好教学进度和画面节奏, 防止单位时间内学生接受知识量过大而产生疲劳, 从而影响学习效果[3]。

总之,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医学教学中, 要使它发挥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需要研究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和重点, 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 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两者有机的结合, 优势互补, 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 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本文以信息技术在儿科先天性心脏病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阐述信息技术是如何渗透在教学中影响教和学, 以及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先心病,教学

参考文献

[1] 龚晔.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现状与思考[J].山西电教, 2007, 4:15~17.

[2] 唐健宏.外科护理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05, 14 (23) :31~3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化学吸收剂研究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扰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