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计算机教育论文

2022-05-0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改革创新计算机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介绍了大学本科生院的发展背景与意义,阐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的定位、建设目标、发展思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改革新举措;并提出了本科生院体制下如何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途径与方式,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给出了关于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些深入思考。

改革创新计算机教育论文 篇1:

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师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摘要:本文讨论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导向的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创新,并详细介绍了我院的教改实践及成效。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高师;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目前我国高师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师范特色不够鲜明,与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结合不够,支持不够。

(2) 没有面向教师专业发展,即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导向,各门课程各自为政,没有一个共同的指导思想,没有形成有师范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群。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 计算机教育课程群与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群、教育教学实践课程群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在这些课程群的教学和培训中,仍然是两张皮,即“有技术没有思想”和“有思想没有技术”并存。

(4) 重计算机等级考试,轻信息素养培养。一些学校、一些教师本末倒置,把帮助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当作主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而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及相关技能训练抛在一边。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普遍感到“吃不饱”,甚至对该门课程失去兴趣。

(5) 反映在教学效果上就是:高师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够强,而信息化教学能力正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性能力;信息化学习的能力不够强,而信息化学习的能力正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信息素养弱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差。

因此,高师计算机教育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必须面向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发展,即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化学习能力为目标导向。

2高师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针对当前我国高师生计算机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合不力甚至相互剥离的问题,系统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和做法,我们认为,把计算机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是解决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高师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目标导向,改革高师生信息技术课程群,使各门课程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展开,形成以“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操作”为核心课程的高师计算机教育课程群,则各门课程就有了共同的指导思想,能够相互沟通和整合,进而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课程群的系统效能和整体效应。具体思路如下。

(1) 找出目前已开设的高师计算机教育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点,挖掘出各门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点,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创新开发面向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高师计算机教育课程群,这些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大一第一或第二学期开设),VB程序设计(理科生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网页制作(大二、大三选修)、Flash动画制作(大二、大三选修)、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操作(大三第二学期开设)、网络远程教学基础、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大三选修)、多媒体技术等。

(2) 确立核心课程,围绕核心课程改革课程群内其它课程,进行统筹安排,各课程主讲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和联系。我们认为,高师计算机教育课程群的核心课程应该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操作”。

(3) 开发和建设相关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网络学习环境,提供网络学习资源。

(4) 结合课程教学,通过举办多样化的信息技术竞赛活动与相关课程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融课程教学、综合考核与技能竞赛为一体化,建构“以教务处牵头组织,以任课教师和修课学生为核心,以院系教学单位、学工办、分团委、电脑协会、教育技术社团、班级为辅,各方共同关注和参与高师生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与竞赛机制。

(5) 开发“大学生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群教学与技能竞赛支持平台”,包括以下模块:新闻系统(新闻发布、更新),注册、登录,网上报名(参加竞赛),提交作品(上传文件),论坛,优秀作品展示,学习资源推荐与链接,各种信息技术大赛指南(评分标准、参赛要求与条件、注意事项、参赛经验交流等),校内大学生信息技术类竞赛。

(6) 通过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培训增强高师生(包括中小学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指导和帮助高师生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方案,指导和帮助他们从众多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工具中寻求到适合自己的信息技术组合工具,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积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经验,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和信息化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3高师计算机教育相关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1) 改革“计算机文化基础(一)”。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此课程的许多内容已在中小学打下基础,高师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已不再是一件难事。我们在近年来的教學中发现,计算机等级考试(特别是一级、二级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和优秀率越来越高,一级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已达90%~95%。在这样的情况下,该门课程可以有很多时间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深化,我们的设想是:

第一,在介绍课程地位、教学目标时,强调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第二,在第一章讲到“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时,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及最新发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等高师生感兴趣的内容。

第三,结合高师生的学科专业(例如化学教育)演示一些优秀的教学课件(中学化学课件),引导他们向“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过渡,提前做准备。

第四,在“文件格式”知识点教学中以常见多媒体素材文件格式(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多媒体课件文件格式为例,进行重点介绍。

第五,在“多媒体技术”一节(知识单元)的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例介绍多媒体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第六,在“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教学中,以网络教学为例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重点训练学生上网搜索、下载课件和素材,制作简单网页,建立博客,学会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博客、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和教育网站等)进行网络化学习。

第七,在“演示文稿的制作”的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有代表性的PPT课件,实例讲解演示文稿型课件的制作技术。

总之,“计算机文化基础(一)”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淡化等级考试教学(不搞校际、教学班间的评比)、强化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培养,为高师生学习核心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操作”提前做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改革“计算机文化基础(二)VB程序设计”。VB本身就是一种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操作”的先修课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演示用VB开发的优秀多媒体课件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剖析源代码,制作模块,对文科学生,要求学会直接引用和改写。对理科学生,要求能够独立编写VB和VBA源代码。教改的内容包括VBA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课件中的应用、控件技术在课件中的应用,提高课件的交互性和智能性、智能判断,VB主讲教师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老师密切合作,开发一些VB课件范例。这些VB课件范例既可以在VB课程中用,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中使用,教师根据学生基础、课时等进行妥善安排。

(3) 改革“网页制作”,使学生熟练掌握用FrontPage制作网页课件,掌握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课件,为今后开发网络课程、学科网站打基础。

(4) 改革“Flash动画制作”,使学生熟练掌握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技法和动作脚本ActionScript,会制作Flash动画,为今后制作大型交互性Flash课件打基础。

(5) 改革“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掌握创作多媒体素材(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等)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方法、流程和技术。

(6) 改革“多媒体课件制作”(“数字化教学设计与操作”),根据以上先修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整教学重点,侧重于课件的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剖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秀课件,指导学生制作学科教学课件,并且进行课件赏析和评价。

(7) 与学科教学论教师合作,改革学科教学论课程,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示范课件和课例。通过教学见习、学生业余科研、毕业论文、教育实习、微格教学和信息技术竞赛等途径使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4结束语

高师生信息技术课程群是课程体系建设在高校培养目标层面的具体化,是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向学校提供优秀课程资源、建设特色专业的基础。它可有效克服课程建设中过于强调某一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缺乏对与其相关课程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研究,造成课程间内容重复过多、课程内容过时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脱节等弊端,因而是提高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举措。课程群的以上本质说明了它是在课程实施的层面对课程间关联的认识深化的结果,是一种整合的大课程观,是解决我们上述问题的一种重要思路。

参考文献

[1] 郭必裕.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 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5.

作者:郑小军 杨满福

改革创新计算机教育论文 篇2:

本科生院体制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介绍了大学本科生院的发展背景与意义,阐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的定位、建设目标、发展思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改革新举措;并提出了本科生院体制下如何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途径与方式,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给出了关于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些深入思考。

关键词:本科生院;教育改革;教育创新;计算机教育;人才培养

一、大学本科生院发展背景与意义

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本基础和核心任务之一。本科生院是大学专门负责管理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教学与管理机构。

本科生院(College)发端于历史悠久的意大利的大学住宿学院制(如博洛尼亚大学、帕维亚大学等),发展于英国的大学学院制(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成熟于美国的综合大学学院(如哈佛学院、耶鲁学院等)。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和“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对于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近年来,为了加强本科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有些大学开始陆续成立本科生院,如浙江大学(2008年)、中南大学(201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等。大学本科生院的建立对于我国高校深化本科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教育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建设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科生院的建设必然带来一系列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进行相应的专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高水平计算机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就成为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建设目标及发展思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于2010年启动,2011年5月正式挂牌运行。成立本科生院是哈工大本科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改革,是为加强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和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哈工大本科生院定位是:面向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强化本科教学管理,建设哈工大本科生阶段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体系,整合本科教学资源,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哈工大本科生院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教育改革与创新,建立具有哈工大特色、与国际接轨的一流创新型本科教育体系,推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统一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整合全校的教育资源,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与水平;提高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服务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高素质本科毕业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哈工大本科教育品牌。

为了实现以上的目标,我们将发展思路确定为:强化大学范围的本科教育,整合全校教育资源,加强本科教育体制改革、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建设和优化,从本科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学方式与过程、教育参与者、教育资源与管理、教育质量保障、教育政策等方面全面加强学校的本科教育体系建设;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基于课堂学习与基于项目学习相结合、专业教育与跨专业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跨国/跨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具有哈工大特色的创新型本科教育模式。

三、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方案

基于哈工大的办学定位、优良传统与人才培养特色,本科生院提出了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致力于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与领导力的高素质毕业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带头人、工程领军人和政府机构领导人培养后备人才。

在此人才培养目标引导下,哈工大本科教育将结合以理工科为主体的特点,在以原有专业教育为主型的基础上,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结合的精英教育模式。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的核心基础课程与选修课、面向大类领域的公共课程、面向学科的专业课程、高年级的跨专业选修课等;并补充基于项目的学习、国际交换学习、文化素质教育等环节。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数理基础教育、基于项目学习的创新能力培养、外语与国际化能力培养、人文素质教育、跨专业教育7条主线。

为了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哈工大针对尖子学生,提出了两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科学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工程领军人培养计划,以期望集中全校优质教育资源,以较为特殊的培养模式,在优势专业或领域专门培养部分拔尖精英人才。

四、本科生院的教育改革新措施

为了实现本科生院提出的发展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生院2011年推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本科教育改革新措施。主要包括:

构建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创新教育体系与教育模式;

健全本科生院组织机构,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及运行机制;

构建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建设具有哈工大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专业综合改革,实现科研优势转换,加强专业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

推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方式;

推行“基于项目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

实施“大学生外语与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促进本科教育国际化;

加强英才学院建设,实施科学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推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工程型领军人培养计划;

加强教学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平台建设一体化体系;

加强学生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建立以认证为牵引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估机制;

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

同时,配合本科教育改革,哈工大制订与出台了一系列本科教育的改革政策及管理办法。

五、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教育的优势与传统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与本科生院的教育改革与创新相同步,也在积极探索本科生院体制与机制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改革新思路。

事实上,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在人才培养和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方面具有优良传统。哈工大计算机专业成立于1956年,同年在国内首批招收本科生;1958年开始培养研究生。目前,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地位;在2003、2007年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列全国第五名;2010、2011年,进入上海交大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计算机学科前100名;2011、2012年,在Thomson Router的ESI计算机学科排名中进入世界前1%。

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哈工大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一贯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教育,形成了一系列优良教育传统。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与教学指导思想,培养计算机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计算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金字塔”教育体系,先进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目标导向与能力驱动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一流师资及教学团队,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与教学成果,精英学生“三三”育人模式高水平的实验环境及条件保障,浓厚的学院文化等。

六、新体制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在已有的专业教育优势与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本科生院的教育体制、机制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与新举措,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改进措施。

1.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哈工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和未来国际化人才竞争需要,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国际化、领导力”创新拔尖人才的目标。

2.教育模式。积极推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3.课程体系。通过国内外调研,明确提出了面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并制订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修订计划。

4.理学基础。进一步强调加强理科数学基础训练,为学生未来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5.教学方法改革。继续深入推行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面向问题求解的大作业、累加式考试等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为主的教与学方法。

6.专业导论课。针对本科生入门教育,进一步改进计算机专业导论课,强调计算机科学技术体系、计算思维、专业知识体系、专业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与思维方式。

7.专业实验教学。进一步加强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重视计算机专业的实验教学,实施“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等分层次实验课,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8.基于项目的学习。推行大一年度创新项目、大二课程设计项目、大三综合设计项目与大四毕业设计项目,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训练,鼓励学生尽早进入研究实验室做科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与素质。

9.教育国际化。从课程体系、教师、英语授课、国外原版教材与课件、学生留学/游学等方面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学生运用外语和国际化的能力。

10.科学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英才学院合作,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本科、硕士、博士贯通的培养计划,把部分尖子学生培养成科学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

11.工程领军型人才培养。实施工程领军人培养计划,制订专门的培养计划,通过与一流IT(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把具有突出的工程技术和综合领导素质的优秀生培养成未来工程领军人才。

12.个性化培养。为了强调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将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多种专业方向与课程、自主学习空间、个人成长途径、导师的选择等等。

13.基于认证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出台《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方案(本科)》、《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等教学质量白皮书,建立先进的、基于认证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计算机教育质量。

14.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与国际评估。巩固已有的计算机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实现人才培养体系与国际接轨;并进一步争取开展国际专业评估。

15.教育改革政策与激励机制。结合学校及本科生的教育改革政策及管理办法,针对计算机教育具体情况,补充必要的教育改革政策与激励机制,促进形成教师“重教、思教、善教、乐教”,学生“重学、思学、善学、乐学”的新风尚与和谐氛围。

七、几点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我国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结合笔者的多年工作体会,本文给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1.教育改革目标。不论我们如何进行大学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都应该以人为本,以“完善教育体系,培养一流人才”为最高目标,而不应为了改变而改革。

2.精英教育模式。关于精英教育,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流教育、精英素质、领导力培养”应该是精英教育所要追求的境界。

3.本科教育重点。在当前形势下的本科教育阶段,应该把教育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素质、基础、能力、实践、个性、国际化”等方面,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坚实基础,而不可只因师而教。应该认真研究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成才途径与条件,按规律实施有效的教育。

4.教学与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学习重视教中学,新兴的基于项目学习强调做中学,二者皆重要,应结合之。对于计算机专业教育而言,做好基于项目的学习更为重要,尽管可能更加困难一些。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许多知识与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5.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虽然有不少教育专家不同意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但在我国现阶段的研究型大学,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对尖子生进行专门的拔尖人才培养不失为一条可选的教育模式。在培养拔尖人才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进行分类与个性培养,可以培养出学术型、工程型、复合型等拔尖人才。就与信息化社会发展十分密切的计算机专业而言,上述各类人才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十分重要。

6.高水平师资及教学投入。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力、经济条件的改善,已开始有一批高水平人才进入一流大学从教,但许多大牌教授对本科教育投入不足,要想真正做到教师“重教、思教、善教、乐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通过观念、认识、机制、制度与政策等方面的进步来改善这一状况。

7.优势转换。研究型一流大学应该将其科研优势转换到教学中,倡导“为了培养人才而进行研究”的新风气,提高一流大学的研究型教学水平,培养出“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的一流人才。对于计算机专业教育而言,通过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对于教育的优势转换。

8.教育质量保障。教育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障。我国一流大学应该努力改善教学投入状况,提高师生的积极性,使大学教育质量保障从监督控制为主的强迫式阶段,逐步过渡到以认证评估为主的引导式阶段,使教育质量管理能够事半功倍,提高效率。为实现教育质量评估的国际化,有条件的大学可以开展教育质量国际评估,促进我国大学教育的深层国际化。计算机专业应该在教育及质量保障体系国际化方面走在前面。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徐晓飞

改革创新计算机教育论文 篇3: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浅析

[摘           要]  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课程精准度不高、重理论轻实践、学用严重脱节、学生差异化明显等问题突出,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广大中职院校开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改革创新的有效路径,是广大中职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

[关    键   词]  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計算机是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产物,当今世界的高速运转离不开计算机的独特贡献。当前,社会的发展对中职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素养方面,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能力,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相适应,在中职院校加强了对计算机运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特别是近年来,推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实用性更加凸显。新形势下,探讨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广大中职院校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改革创新的有效路径,是广大中职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

一、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职院校在教学定位、课程设置、学生主体等方面存在特殊性,决定了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对这一课程的开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计算机教学在广大中职院校实现了全面普及,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中存在与形势变化和实际需求不相匹配的部分也逐渐显现出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程精准度不高

对广大中职院校学生来说,学习的内容往往突出一个“专”字,即专业的技能,这也就决定了广大中职院校学生将来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必然会在一个专门的岗位上发挥独特的作用,发挥其独有的价值。因此,在对中职院校学生的课程设置上也要突出专业化。当前,在计算机运用基础课程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没有根据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应当看到,就计算机运用技术而言,它有别于语文、数学等科目,与学生的综合素养紧密性不强,它的定位在于“术”,旨在帮助学生培养一门技术。同时,对广大中职院校学生而言,他们走进企业、进入社会、踏上岗位需要的并不是全面的计算机技术,而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实现“专门”和“精通”,这也是广大中职院校开设计算机运用基础课程的初衷。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由于其精准度不高,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呈现出“大而全”的特点,各个领域都了解一些,但是又了解得不深入、不精准,无法直接满足工作的专业需要。

(二)重理论、轻实践

在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存在与其他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同的问题,即偏重于理论教学,实际操作所占比重相对较少。这是教学固化思维的产物,片面地认为任何学科都是知识性的,所有的学科都要为考试而服务。因而,教师在计算机运用基础课堂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而学生则循着教师的思路努力消化枯燥、抽象、无味的理论知识,在学习效率不高的同时,也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再者,计算机技术由于其特殊性,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来掌握,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当前,中职院校在计算机运用基础教学中重理论的倾向,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学生厌学、旷课或是在计算机课堂上处理其他学习任务的情况。

(三)学、用严重脱节

前文中提到,中职院校教学存在专门化、专业性特点,因此,学校应当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计算机技术教学方案。而在大多数中职院校课堂上,计算机运用基础成为“通用”课程,也就是说,无论什么学科、什么专业,都统一运用同一本教材,接受同样的计算机运用基础培训。这就造成教学教材的同质化与教学对象的平庸化问题。比如,汽修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运用基础知识课堂上,理应学到汽修领域计算机运用的相关技术;再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运用基础知识课堂上,理应学到与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从实际情况看,当前中职院校中计算机运用基础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学、用脱节问题,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

(四)学生差异化明显

中职院校学生相对于其他高等院校来说,具有个体差异更加明显、知识层次更加多元的特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学生,往往计算机基础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存在较大悬殊。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运用基础课程中没有对学生这一主体进行细致的区分,而是采用同等对待的方式,精准化教学理念贯彻不到位,导致有的学生难以及时有效地消化所学内容,出现“掉队”现象,而有的学生因为具备一定的基础,在学习中出现“领跑”情况,但由于对其来说课程相对简单,因而又往往容易产生学习上的惰性思维。两种倾向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推行教学改革创新,就要以突出问题为指向,实现“头脑”“教材”“教术”“考核”等多维度创新。

(一)“头脑”要创新

思维是改革的先导,推动教学的改革创新,首先要从“头脑”创新开始。(1)中职院校要明确其教书育人的根本,在于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在这种教学的价值取向下,教育的方向不是培养各方面都均衡发展的人才,而是着力培养具有一定素质,在某些领域专长的人才。反映在计算机教学领域,就要改变以往“面面俱到”“大而全”的教育方式,按照“按需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教学服务。(2)计算机教师要准确把握自身的职责定位,对中职院校学生进行计算机运用基础教学,所需的不是计算机全方位、全领域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做到点对点、一对一指导。笔者发现,在中职院校中,往往计算机教师只有少数几个,负责全校几十个院系的计算机教学。因此,计算机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计算机教学,突出计算机技术在相应领域的应用,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牢固的信息技术基础。

(二)“教材”要创新

计算机是信息技术时代的产物,其更新换代速度之快,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很多情况下,教材更新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知识和科技更新换代的速度。比如,今天我们所学的计算机运用基础,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从今天来看也许是先进的,但也许不久的某一天,计算机领域的某些技术又发生了极大的革新,今天我们视野中“先进”的知识就变成“落后”的知识。但是,教材往往是多年才改版一次,其改版的速度又无法与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的技术同日而语。因而,更新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内容的“落后性”,特别是对一些时代前沿的技术来说,学生往往学了,也运用不到。因为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新型的技术。教材的滞后性是影响计算机教学的客观因素,但教师则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主观因素,可以有效弥补客观因素的局限。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大潮,不断更新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的“教材”,不断把新的理念、新的计算机技术充实到课堂上,并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前瞻性”“适应性”,教会学生掌握跟进信息技术发展脚步的能力,以不断适应新的更高的计算机技术要求。

(三)“教术”要创新

同所有的课堂一样,在计算机运用基础教学中,教师是关键所在。前文提到,当前计算机运用基础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用脱节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教师,解决方法和关键也在教师。因此,作为计算机课堂上的最“关键”因素,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一方面,要把课程实践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位置,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计算机课程具有显著的抽象性特点,单靠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在实践中阐明理论、解读理论、消化理论。另一方面,教师要把计算机教学与学生的学科专业紧密结合起来,不求教学面面俱到,关键是突出针对性、有效性和精准性。针对性在于立足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计算机课程内容,比如对会计专业的学生重点加强对会计软件的运用教学;有效性在于讲授的计算机知识能够真正服务于今后的工作岗位;精准性在于面对计算机能力基础不同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既不让基础好的学生懈怠,也不让基础差的学生掉队,促进整体提升。

(四)考核要创新

考核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风向标,前文提到的种种教学偏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考核导向出了问题。比如,对教师的业绩考核,在于所教学科的课程成绩;这就直接导致部分教师以学生的成绩为第一追求,片面注重知识的教育和培养,影响和制约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中职院校计算机运用基础课程教学领域也存在考核导向不正确的问题。比如,在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考核中,过于注重计算机考试的成绩,这就导致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应当说,在中职院校提倡计算机教学考核创新,其意义在于向学生、向教师乃至向社会树立了这样一个鲜明的导向: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具体的实践方式在于增加考核的针对性,从实际、实用、实效三个不同维度的考量出发,探究用考核引导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水平提高的有效形式。

(五)学生要创新

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中,学生既是改革创新的“受益者”,也应当是改革创新的“推动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最具发言权。因此,广大中职院校学生要自觉承担起计算机运用课程改革创新中推动者的神圣使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实践体验,探索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瓶颈,在“方法论”上给教师和学校合理建议。同时,学生要主动参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进一步增强洞察力、研判力,提高运用計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为教师开展计算机学科教学提供生动范本和有益启发。

三、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素养是广大中职院校学生专业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技术的更新换代、中职院校的学科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都给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课程精准度不高、重理论轻实践、学用严重脱节、学生差异化明显等突出问题,特别需要学校和教师探索改革创新的方法路径。学校和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的改革创新,不断提高针对性、实用性,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服务社会奠定信息化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谭灿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J].教改研究,2011(77).

[2]王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探讨[J].改革探索,2011(26).

◎编辑 冯永霞

作者:李曼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多元智能计算机教育论文下一篇: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