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本科生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30

小编精心整理了《工科本科生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实践教学在工科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不少工科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师生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偏低等问题。本文从实践环节的任务、组织实施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提出了用观念、构建、实施、协调、控制的“5C”原则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以此保障实践环节的高效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工科本科生教学改革论文 篇1:

工科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摘    要:针对太原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之一——“水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加强动手能力和树立创新精神为目标,从提升实验教学地位、增加实验教学学时、凸显实验报告思想性、革新实验教学考核考评机制、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完善实验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该课程未来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与策略,以期为开展该课程及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工科院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信息技术;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强国的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工程[1]。高等学校是培养未来社会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而高校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任务。相比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一直都是高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缺乏创造性思维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际操作、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在面对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严峻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日益变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成为亟待解决的、新时期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议题。其中,实验教学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实验教学工作水平的高低,也是反映一所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及学生等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2]。

“水信息技术”是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对实践性的要求非常高。其实验数量(4个)和实验内容(降水观测、蒸发观测、水位观测、流量观测)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所有专业课程中都是相对较多的。笔者在过去承担相关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实验学习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动手机会有限、实验报告千篇一律的情况,而实验考核方式滞后以及实验教师数量不足则进一步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发展。对此,太原理工大学在2017年设立了“基于专业认知提升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水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探索”本科生教学改革项目,笔者结合自身对该门课程实践教学的理解,对现阶段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阐述,就如何对实验内容、方法及考核等进行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形成适合本专业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教改思路,最终达成教学改革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的目标。

一、当前“水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实验教学地位偏低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同其他大部分专业课程一样,“水信息技术”的实验教学环节长期以来一直被定位于辅助位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未得到实质性重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参与度不够,难以调动学生对掌握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在剥离原本同属一体的“理论+实验”课程固有属性,使二者之间的差异愈发明显。

(二)实验学时偏少,学生动手机会相对有限

“水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涉及从降水、蒸发到流量观测等一系列系统且较为复杂的内容,在仅为8个学时的实验时间内,教师要求学生掌握水文要素的采集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以及水信息数据管理技术等,这已有相当的难度,再加上学生数量较多(通常为3班90人),很难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较为常见的情况是小组内一到两位成员承担主要任务,其他人记录或仅仅等待实验结果。演示实验甚至出现多人围绕在实验台周围,只看不思考,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实验报告形式化问题突出,个人观点或思考缺失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于处理具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计算题显得轻车熟路,但涉及需要加入个人思考和观点的论述类问题,通常却不知如何下手。目前,我国高校尚未形成较为统一规范的关于如何培养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指导意见或说明,在数量相对有限的实验教材中提出的实验报告要求也通常比较笼统。实验教师对实验报告内容更多强调的是数据的准确性、格式的规范性和美观性,至于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和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则成了次要问题。本课程所涉及的四个实验类型均为验证性实验,学生依据教师的指导完成实验,取得实验数据,并简单给出数据分析结果。一旦实验结果与其他学生得到的结果或者教师给出的参考结果相差较大,甚至由于操作不当等无法获得实验结果时,学生便直接修改实验数据,未经思考请教教师成为了一种习惯。少有人能够静心分析,总结失败原因,探讨问题所在,进而不断改进实验过程直至获得满意结果。为了获得数据而做实验,为了通过考核而写报告,同一小组撰写的报告数据相同,甚至结论分析也完全相同,内容形式千篇一律已成為了普遍现象,完全背离了检验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实验、撰写实验报告的初衷。

(四)实验评价体系不完善,指向性和引导性较差

与理论考试相比,实验成绩在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考核体系中仅占很小的比例甚至不计入最终成绩,指挥棒的导向性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学生不重视做实验,更不重视实验成绩的现状。缺乏对实验教学的尊重,同时缺少科学合理的考核测评体系已成为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的通病。目前考评多依据最终提交的实验报告,而忽略了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实际表现。更为重要的是,许多高校的实验课成绩并不计入最终课程考核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谈及激发学生开展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能是指导教师的一厢情愿。

(五)实验内容相对陈旧,滞后于学科知识更新步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加速了人类知识的更新速度,其更新周期已由18世纪的80—90年,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30年,20世纪末的5—8年,极速缩减至如今的2—3年。受传统观念制约及实验教材出版周期的限制,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极有可能在学生尚未踏入社会之时便已经被更新了。从当前的实验教学内容来看,以知识的传授、实验原理的介绍和实验步骤的掌握为主,对实验教学相关专业前沿知识的探索与研究尚未达到广泛认同,使之很难被纳入整体课程教学体系。由于实验内容未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较先进的成果,在保持现状、不重视改变的情况下,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竞争要求,且富有扎实理论功底、强烈竞争意识和卓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只能停留在理论设想阶段。

(六)实验人才队伍不稳,高素质实验人员存在缺口

“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笔者认为,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高学识、创造性精神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遗憾的是,受传统教育思维影响,实验教学被视作理论教学的辅助,长期以来,实验教师和相关技术人员也被视为“辅助”人员,选材或招聘条件的相对宽松导致相关从业教师的学历、教学水平普遍不高,其地位、收入和晋升空间与专职教师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许多博士毕业生甚至是硕士生也不愿意到实驗室工作,即使是通过自身努力后续获得高学历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在谋求其他出路。缺少足够数量的高学历、高水平的实验教师则限制了实验教学水平的上限,而实验队伍不稳则进一步拉低了本就脆弱的基底下限。

二、“水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建议

(一)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挂钩,二者形成有机统一整体

从相对功利性或逐利性的角度而言,学生只有将实验课学习与理论课学习紧密联系起来,甚至会对后者形成影响的情况下,学生才会收起轻视之心,将精力投入到实验环节。在此方面,西南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3],对于非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学生最终可以参加理论考试的前提是实验考核成绩必须在合格以上。笔者建议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可在未来适当契机,一方面效仿西南大学的做法,将“水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相互挂钩,以理论考核测评引导实验环节学习;

另一方面可从学院抽调富有丰富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进一步完善现有教学督导团队,重点从健全学院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规范实验教学活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入手,对实验教学的实际运行情况予以监督管理,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二)适当增加实验学时,重点实验区别对待

“水信息技术”课程中雨量观测和蒸发观测实验原计划学时分别为两小时,如能将其增加到4—5小时,不仅可以基本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亲自动手操作各个实验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实验指导教师还可以将观测仪器的布设及安装方法添加其中,从而令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雨量及蒸发观测的整个过程。此外,流量观测实验属于“水信息技术”课程4门实验中的重点,在两小时的实验中学生几乎不可能洞悉流量观测所包含的原理及其在未来工作学习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即便将其增至6小时,学生也很难通过实验室环境对其形成足够的感性认识。鉴于此,笔者建议将该实验拓展至1天的实习,在足够时间和外部环境保证前提下,通过对流量计算原理、测流断面选取及断面测点布设的系统学习及操作,学生可以对流量观测产生更贴近于实际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其对未来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广度和深度的把握。

(三)注重实验报告科学性,彰显实验分析思想性

如实记录实验数据、描述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实验教学的基本理念。实验报告首先要反映出学生是否具有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指导教师可以从数据的测量、处理及分析等过程予以了解。此外,指导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及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总结失败原因,为最终取得理想实验结果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同学提供借鉴。相比于客观冰冷的数字和图表,具有个人思想和见解的感性体会更应值得提倡,即便学生可能存在观点或想法上的错误,但积极态度及独立思考意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予以肯定。

(四)完善实验教学考核考评体系,凸显实验教学

在总评中的地位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对学生学习态度、动机和付出程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笔者认为,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考评融合到一起可从两方面入手:(1)在理论考试环节增加实验基本理论学习测试部分。依据相关教学大纲要求,从实验原理理解、仪器装置构成、设备操作使用、数据分析处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测评。(2)大幅提高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如“水信息技术”原本总评成绩分配比例为:理论考试(80%)+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10%)。如能将实验环节的比重增至30%—40%,无疑会提升实验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3)实验成绩由现场实验表现和后期实验报告两部分构成。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基于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积极性及动手表现,给出实验课堂分数,可提高学生在实验环节的参与度和重视度。

(五)优化实验内容,加快知识更迭速度

传统实验教学形态传授的知识很可能给学生在未来从事相关实践技术工作时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有必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最新态势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动手能力提出的要求,对高校实验教学形态进行变革,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掌握原理、迈向应用的角度出发,积极优化实验内容,删除一些已无法适应时代潮流、固守陈规的部分;另一方面,水利学科更新发展速度近年来较快,大量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的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如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特等奖的“城市河网水环境提升理论技术创新与应用”等。如实验环节中能够合理增加相关内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令学生的知识汲取始终处于前端水平,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增设部分研究性实验,将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科技技能,进而塑造一批具有“知识+思想+能力”特质的复合型人才,从容应对各项挑战。

(六)夯实实验教学队伍基础,提升实验人员业务水平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4],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要改变当前国内高校实验教学处于薄弱地位的现状,缩短与理论教学的差距,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内部成员心态,提高实验人员总体素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以笔者所见,在待遇方面高校应尽可能做到理论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同酬,并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在学历方面應加强实验教师的进修、深造,鼓励其参与教学奖项申报并从政策方面予以适度倾斜。职务薪资与学术地位的双重保障既能够稳定实验教学队伍基础,也能够提升实验人员的总体素质。在积极正向的良好氛围中,将极有可能出现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和责任感的实验教师,其输出的教育信息可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使其迸发充满激情的创造性火花,最终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三、结论

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涉及因素众多,政策支持、领导重视、教师投入、学生配合缺一不可。改革不会一蹴而就,更新教育理念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面向新的历史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坚持改革、坚持创新,从而使高校实验教学紧跟时代潮流。依托“水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我们也希望经过不懈的探索,不断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最终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并适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优秀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十九大报告全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B/OL].(2017-10-18)[2017-10-18].https://www.sohu.com/a/198676567_407270.

[2]钟桂辉,刘曙光,匡翠萍,等.港航工程模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

[3]田红.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18-08-2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1/31/c_1122349513.htm.

作者:王雪妮 张雷克

工科本科生教学改革论文 篇2:

工科院校高年级本科生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实践教学在工科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不少工科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师生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偏低等问题。本文从实践环节的任务、组织实施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提出了用观念、构建、实施、协调、控制的“5C”原则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以此保障实践环节的高效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科 本科生 实践 改革 课程

实践教学在工科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担负着学生验证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塑造优良的品德操行等重要任务。目前不少工科院校的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等不良现象。学生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成效低下。尤其是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就业、升学等多重压力,不少实践环节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低下,用人单位满意度不高等种种问题。本文就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的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1 高年级本科生实践环节的教学现状

大多数工科院校中,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按组织形式可分为校内实践如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校内毕业论文,以及校外实践如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校外毕业论文等。按教学时间可大体上分为低年级(一、二年级)阶段和高年级(三、四年级)阶段。低年级阶段的实践环节主要以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课程实验、实训为主,有的学校可能还开设社会实践、专业认识实习等,主要任务是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端正专业思想等。高年级的实践环节主要有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专业性和方向性更强,对学生的锻炼更接近工程生产实践,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就业、深造等需求做好铺垫和衔接,实现从学业向就业的转变。

高年级本科生的实践课程,尤其是校外实践,普遍存在着学生积极性不高,专业思想淡薄,形式大于内容等现象。学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脱节较大,甚至于企业中的一些新产品、工艺设备指导老师都没有听说过。集中实习时人数众多,限于企业有限的实际生产环境和时间安排,实习组织难度较大,具体到每个学生的收获功效可能并不高。学生分散实习、校外毕业论文虽然可以更深入生产一线,获得更多的实践体验,但存在着监管难度大,安全保障等责任不明确等问题,执行起来仍受到一定的限制。校内的专业课程实验、毕业论文等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学生积极性不高,理论脱离实际等弊端。

造成高年级实践环节成效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方面,学生对实践环节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心高气傲,没有沉下心来去认真对待,随大流;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指导不够,考核措施不完善等。客观方面,企业是以生产为中心任务,没有义务必须给学生实习提供支持,学生不能影响正常的生产安排,不能出现安全事故等;另外实习时间短,人数多,安排困难也是重要原因。我们认为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高年级学生实践教学的设计。在培养方案中有关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中,校内实践涉及到的场所、学生、师资、费用均在校内,管理、协调较容易,组织实施难度较小。校外的实践环节受到企业生产调度、接待、交通、费用、食宿、指导老师等众多因素制约,需多方协调。如果是长时间、分批或分散进行,要涉及到学校与企业的权利义务、安全保障等约定,需要双方深层次的合作,实施起来困难较大。在教师配备、指导内容等方面随意性较大,教学监督体系不完善,都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从长远来看,学校有必要建立健全针对从实践实习计划、组织实施、安全保障、协作企业等环节的一系列措施规范,并使之常规化、制度化,从而真正实现高年级实践教学的初衷和意义。

2 高年级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讨

实践教学作为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从实践环节的制定开始,我们提出了“5C”原则,对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做一些探讨。

2.1 Concept 观念

观念是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进行各种活动,利用观念系统对事物进行决策,计划,实践,总结等活动,从而不断丰富生活和提高生产实践水平。在最初进行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陈旧的一些做法,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工科本科院校是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工程实践素质,又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在某个工程领域从事工业生产、工艺设计、技术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学生的工程素质的培养,并提高人文修养。工程素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应与职业教育相区分开,体现出本科生培养层次。

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应当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从另一个角度讲,高校只有大力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服务于社会,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才能赢得社会尊重和声望[1]。高校为地方经济、企业做出了贡献,企业乐于与高校合作,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将给学生的实践教学才带来更好的契机。

2.2 Construction 构建

构建就是要制定出实践教学的总规划并细化,制定出多样化、合理、富有成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与就业有关的职业咨询、职业道德类课程,提高学生自我职业规划能力,提升职业道德品质,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很多用人单位招收新员工时,固然重视候选人的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未来员工的人文素养、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对企业的忠诚度等都相当看重。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有意识锻炼,职业规划发展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因而更易于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实践环节考核形式要多样化,鼓励旨在能客观体现出学生对实践环节掌握程度的口头、操作等考核形式,减少常规的实习报告“抄书”现象,从而提高实践环节考核质量。鼓励高年级学生在学业允许的前提下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使学生得到真正的、系统的科研训练,为今后就业、深造做准备;当其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和任务后,给予学分认定或某些形式的肯定。

创新培养模式,引入人才认证、职业通行证计划[2]。有的院校对本科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创新,采用“3+1”、“2+2”模式与外校交换学生,或者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定制、联合办学等多种模式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工科研究生专业型硕士学位培养中需要学生进企业实践1年的时间,这种培养模式应用在本科生培养中还需要进行探讨尝试,仍有较长的路要走,相信也将被证实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距的有效措施之一。引入人才认证、职业通行证计划已经被不少高校证明是有效的做法。第三方认证机构对达到一定标准的学生给予認可,为用人单位选择员工时提供重要的参考。许多从业职业资格证类培训和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提高[4]。

2.3 Conduct 实施

如果不能被付诸实施的话,再周密的计划也是遥不可及。实施就是为了有效地完成已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起组织机构,确定其职能、职权、职责,协调各方关系,使人、财、物合理配置实用的过程。我们主张将实践教学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负责班子,做到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全体成员统一行动,履行自己的职责,最终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每个成员都应受到考核机制的制约,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具体到实践环节的具体实施计划、组织、指导过程、考核等,仍然需要由专业教师来协助参与。

传统上,专业系主任和有关教师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反馈、经济和社会发展、兄弟高校的一些先进做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研,制定出本科生人才培养计划,包含了理论和实践两大组成部分,经学校研讨、批准后开始实施。由于实践环节众多,具体的指导老师在执行过程中未必能很好地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的初衷;尤其是高年级校外实践环节,质量监控较困难,信息反馈较少,不利于今后教学计划的完善。因此,执行计划的工作流程应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

2.4 Coordination 协调

熊德平教授认为“协调”是指在尊重客观规律,把握系统相互关系原理的基础上,为实现系统演进的总体目标,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和力量,依靠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使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达成理想状态的过程。“理想状态”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目标,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5]。现代大学制度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大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成员的根本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教学院系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其他部门应配合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在实践环节的执行过程中,经常遇到需要与教学院部之间,或者与后勤、服务、行政部门之间协调解决问题。实践教学总的原则就是服务于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使大学成为一个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2.5 Control 控制

控制就是使计划按照预定的轨迹运动的管理活动。不断地检查和考核计划的实施过程,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或者对原计划根据客观实际予以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后,每一个实践环节都应当相应建立有效地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全程掌握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环节,以便解决问题,实现最终目标[6]。

“5C”原则涉及了从观念转变、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到组织实施、协调和质量监控的实践教学全过程,相互渗透,紧密相连。作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子系统,实践教学体系借助于“5C”原则有机整合在一起,给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组织图。系统内各个环节得到有机整合,并接受反馈控制,继而得以真正高效率的执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3 结论

目前不少工科院校的本科生高年级实践环节仍存在着师生重视程度不够,执行效率低,教学效果不显著,过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从提高认识观念、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出发,认真组织实施和协调配置各种资源,做好质量监控,就能够提高实践环节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吕津,敬然.国外高教服务产业的模式及发展趋势[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4-5.

[2] 罗曼菲.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审视与启示[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2):81-86.

[3] 杨平,马进明,王志萍.工科学士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指导模式的创新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4):112-114.

[4] 荆德刚.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9(8):38-43.

[5] 熊德平.農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81-86.

[6] 周宇,李斌,杨燕,文化峰.大学工科学生实验的过程评价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0):117-119.

作者:郑成辉

工科本科生教学改革论文 篇3:

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程研究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分析现有工科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建议从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转变以及教师自身创新素养的提高等几个方面着手,建立新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本科教育

作者简介:陆必应(1976-),男,安徽舒城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汉华(1975-),女,湖南衡阳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073)

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1-6]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呈现差异化发展,国家教育部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旨在重点扶持部分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这类学校培养的人才通常被成为学术型研究人才,其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发表了多少高水平科研论文。

然而当前我国正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能否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研究型人才是决定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7,8]因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程研究型人才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工科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衡量创新型人才的两个基本要素。首先要有创新热情和创新精神,缺乏创新热情的人不可能有创造。对工科人才而言,创新热情主要指对实际问题探索新的解决方案的激情,也就是要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主动精神。其次要有创新能力,包括高度敏感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卓越的实践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9]

高度敏感的观察力是指能透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在平常事物中发现细微的异常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指能轻易摆脱惯性思维定势,能提出不同寻常但合理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实践能力是指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表达与交往能力等。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创新型人才不但要掌握本门学科厚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科学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良好的人文知识和素养。只有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才具备终身的学习能力,才能够根据创新的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很多创新是通过团队合作实现,一个具有良好团队协作精神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

二、现有工科学生培养模式分析

在工科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近年来全国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为一般基础知识的学习,三年级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四年级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这种培养模式传授知识系统,教学要求严格,教学计划、体系完备,学生学习勤奋,理论基础扎实。但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的缺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存在如下不足:

在培养目的上,以课程知识学习为中心,以学生掌握知识为目的。教学内容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授为主体,研讨互动式教学难以大面积推广。教学过程就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考核方式上,以课程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评价依据。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课程体系趋同,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小。虽然大部分工科院校改用学分制,学生有部分权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但一方面必修课程比例大,学习任务重,能自主支配的时间有限;另一方面可供选择的课程范围窄,存在专业面窄、专业之间界限明显、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且在学生最后的综合素质评定上,学生选修课的学习情况所占权重比例几乎可忽略不计,导致通过选修课激发学生兴趣爱好,进而培育创造精神的效果不理想。

在实践环节上,以验证性实验教学为主,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不够。兴趣爱好是引导创新最好的老师,宽广系统的知识结构是创新的基础。对工科学生来说,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的课程体系设计中,实践环节主要由课堂实验和毕业设计两部分组成。课堂实验内容绝大多数是按确定的方法、步骤对某种原理或现象进行验证,探索型、研究型、开放式的实验内容很少。这类实验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而非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去分析、解决问题,是本科生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工科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10]然而,由于毕业设计选题不够合理、过程疏于控制、考核答辩流于形式,导致毕业设计达不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工科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门系统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创造性的思维和良好的创新能力。可见,现有的工科学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的上,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和在教学手段上都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需要。必须发展新的培养模式,采用科学的方法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尝试:

1.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课程体系建设要坚持厚基础、重能力、促创新的原则。要协调好基础教育与能力教育之间的关系。可尝试将课程体系分成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拓展课程等几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模块。基础教育课程设计要致力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专业课程设置要强调各门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一起构成一个范围宽广、逻辑上相互联系的知识整体。利用实践课程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高水平知识讲座等拓展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灵感。

重视拓展课程设置。本科生若想成为具有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除了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外,还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学校应广泛开设关于各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高水平知识讲座或研讨课,鼓励学生跨学科参加、选修,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条件的情况下邀请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家作学科发展动态的报告,让学生了解社会和科学研究的新发展、新动态,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2.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要从以教师为主体、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向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对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推广案例式、推演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由被动适应性学习向主动探索性学习转变,推进课堂教学由传授知识向传授方法转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参与式、研讨式教学,鼓励学生自行搜集资料、阐述观点、展开辩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研究兴趣。

重视实践环节,改革实践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性教学,如课程拓展学习、实践探索、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实验、上机、实际作业等。实践教学要着眼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转变。提供条件,鼓励兴趣相近的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在专业老师的配合下开展研究性实验,在团队合作研究中培养学生信息搜集能力、观察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协同精神,进而形成创新能力。

重视毕业设计环节,把毕业设计作为本科生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来抓,把好选题关、过程控制关和答辩考核关。首先应改变现有的教师设题、学生被动接受的选题模式。尝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知识结构自行选择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再组织有较高学术素养、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组成审题小组,与学生一起对课题进行分析审查,对拟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过程控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应由学生自行拟定课题研究方法、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讨论,引导学生自行修正。毕业答辩要重点审查学生的研究过程、研究思路,不能仅审查论文本身,更要关注实验方案、应用程序等其他研究成果,通过过程评审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提升教师素质和实践能力,保障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和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本身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培养的人才素质。[11,12]当前高校在对教师上课技能的考核评价方面侧重于程式化的基本教学能力和水平考核。这种考核对基础课教师是合适的,保证教师能将课本知识较好地传授给学生。通过考核的教师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知识传授者,但离成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还有较大差距。一个仅掌握了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创造性不强、实践能力弱、思维不开放的教师是无法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甚至会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

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哪里来?从高水平的科研实践中来。一名合格的工科教师一定不能脱离科研而只从事教学,要将教学和科研很好地统一起来,教学由科研支撑。对专业课和拓展性课程的执教老师应该设立新的准入制度,必须是正从事该领域前沿研究课题的一线研究人员。另外,学校要提供条件让专业课老师定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跟踪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只有通过综合手段切实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促进创新型工科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卢焕章,吴东.创造性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24(2):75-77.

[2]马帅旗,鲍存会.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6):14-15,32.

[3]冷护基.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00-102.

[4]潘高峰,邹晏秋.关于工科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8):78-80.

[5]王志英,宁洪,戴葵,等.综合型人才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1):80-82.

[6]张建文,吕明,程永强,等.工程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3):68-71

[7]孙黎.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存在问题及其对中国工科教育发展的启示[J].陕西教育(高教),2012,(4):8-9.

[8]丁宇,吴怀宇,程光文.论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61-464.

[9]李坚斌,刘慧霞.培养工科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11):25-26.

[10]王宏祥,曾红,何勍.关于提高工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13-115.

[11]卫绍元,佟绍成,吕义,等.提升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9-20,142.

[12]刘占祥.创建高水平大学中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107-111.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陆必应?张汉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学思维培养经济学论文下一篇:诚实信用原则民商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