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效率启示论文提纲

2022-09-21

论文题目: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及其对策分析 ——基于金融市场发展的视角

摘要:在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众多困难中,融资问题尤为突出。然而由于监管困难,社会各界对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缺乏全面的认识。基于高质量微观调查数据,深入研究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还很不够。鉴于此,本文基于不同的微观企业调查数据,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在丰富小微企业融资现状理解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制定小微企业金融扶持政策提供经验数据支持。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构建了全文的理论模型。我们首先假设一个只有银行与企业的经济体,分析了银行服务企业的信贷策略和银行供给曲线变动对于企业融资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民间金融机构加入了模型中,分析了在不同信息成本下,民间金融机构服务企业的信贷策略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本部分得出了以下结论:(1)银行存在一个最优信贷规模,如果企业信贷需求超出了最优信贷规模,银行没有动力去满足超额的信贷需求,因此导致了信贷配给。在同样的条件下,银行会优先将贷款配置给质量“好”的企业。(2)银行供给曲线的变动会改变银行的最优信贷规模。(3)民间金融机构在服务企业时会根据甄别企业的信息成本决定是否“跟投”银行,当民间金融机构高估银行的信贷能力时,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风险。第二,实证研究我国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机构在支持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不仅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效率,也为我国规范发展民间金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部分首先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年和2019年两轮调查数据,对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和信贷行为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其次,我们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和借款规模的影响因素(企业特征、企业主特征和地区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我们基于不同的维度对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并对主要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本部分得到以下结论:(1)企业特征是影响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因素,资质好的小微企业不仅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也能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2)传统民间金融是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它可以满足被银行排斥的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其存在有一定的客观基础和现实需求。(3)金融发展不仅有助于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也有助于减少其对于民间金融的使用。(4)当银行与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加重时,商业银行会更加依赖小微企业“硬”信息,这使得银行更难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5)教育水平在信贷市场上存在一定价值,对于大专以上小微企业主,银行会降低考核小微企业的维度,但出于审慎,银行也会增强对于小微企业资产的要求。第二部分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特征、企业主特征和区域特征都是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关键因素。然而想要在短期内改变小微企业特征和企业主特征绝非易事,因此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发展,进一步为小微企业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便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第三部分和第四分部分别以银行监管考核政策和互联网金融为例,分别从银行信贷市场发展和非银行信贷市场发展的角度,实证分析金融市场发展对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性。第三,研究银行监管考核政策对于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不断推出金融支持政策,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研究金融支持政策是否真的能精准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及其作用机制对理解与评价这些政策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部分利用2009年至2016年某省多个地级市企业微观信贷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了银监会放松银行监管考核政策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本部分得出以下结论:(1)放松银行监管考核政策会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违约的可能性,但银行会通过提高贷款的成本来覆盖由此造成的风险。(2)放松银行监管考核政策增加了信贷市场中新企业贷款的数量,促进了银行信贷业务的下沉。(3)发现放松银行监管考核政策对以大中型客户为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更大。(4)监管考核政策同样是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手段。放松银行监管考核,促进银行信贷市场化发展,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至关重要。第四,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于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在我国,余额宝的推出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进入了高速发展。不少经验研究表明,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草根金融”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互联网金融公司获取小微企业信息成本较高,小微企业在申请互联网借款时可能会把“有银行贷款”作为信号发送给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了降低识别借款人信用的成本,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也有动机将资金借给有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为了验证这一可能存在的现象,第四部分首先结合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在面临较高信息成本时会选择“跟投”银行的行为,并由此造成企业负债风险加大。接下来,我们借助重庆市法人微型企业抽样调查的微观数据,使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于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最后,我们使用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模型)对主要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虽然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促进信贷下沉,但是其普惠作用相对有限。具体而言,本文发现互联网金融更多地支持拥有“银行系”贷款的小微企业,并且会使得该类小微企业负债率显著增加,这表明互联网金融尚未有效发挥信息挖掘、企业甄别和弥补银行局限的功能。在银行对企业互联网信贷行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公司有动机、有条件“跟投”银行,从而更多地是缓解已经获得信贷企业的约束,但同时也可能产生一定的负债风险。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有以下三点。首先,理论上的创新。第一,本文在理论模型中创造性地将信息成本考虑在内,分析了民间金融机构信息成本对于其信贷技术和信贷策略的影响。第二,通过与社会计划者进行对比,本文第一次从民间金融机构对于银行的信任情况的角度分析了其“跟投”银行的信贷风险。其次,研究内容的创新。第一,目前,我国小微企业优先要解决的是融资难问题,本文基于信贷可得性这一视角进行分析,更能够反映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真实现状。第二,近年来,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然而关于政策落地效果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结合银监会对于银行的监管政策,从银行风险敏感程度的角度分析了银行信贷市场发展对于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提供了经验证据。第三,互联网金融通常被认为可以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然而本文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支持小微企业时,往往偏好能力更强的小微企业,这丰富了我们对于互联网金融普惠作用的理解。最后,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数据有一定创新。首先,本文第四章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主要为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2019年两轮大型入户微观调查数据。该数据样本范围涉及全国范围内的各省城镇和农村,样本代表性好,数据质量高。第五章借助我国某发达省份多个地级市银行机构的企业信贷数据库,该数据涵盖了该市2009年至2016年所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贷款信息,很好地满足了本文对小微企业信贷的研究。此外,第六章还基于重庆市法人微型企业调查的数据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于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该数据调查样本的随机分布特征使得本章研究结论具有省级代表性,对于国内其他行业结构类似地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信贷可得性;银行监管政策;互联网金融

学科专业:金融学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小微企业信贷缺口理论

2.2 小微企业资本结构理论

2.2.1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权衡理论

2.2.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代理成本理论

2.2.3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融资次序理论

2.2.4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金融生命周期理论

2.2.5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基于中国的分析

2.3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解释

2.3.1 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

2.3.2 宏观原因之一:金融抑制

2.3.3 宏观原因之二:法律环境

2.3.4 中观原因之一:资本市场

2.3.5 中观原因之二:银行市场

2.3.6 微观原因:小微企业自身特点

2.3.7 基于中国国情的分析: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

2.4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途径

2.4.1 解决途径一:金融发展

2.4.2 解决途径二:银企关系和关系型贷款

2.4.3 解决途径三:民间金融

2.4.4 解决途径四:企业自身能力

2.5 文献综述小节与评述

2.5.1 小节

2.5.2 评述

3.理论模型

3.1 银行信贷配给模型

3.1.1 银行最优信贷规模

3.1.2 银行供给曲线与最优信贷规模

3.2 银行、民间金融机构与企业融资

3.2.1 模型设置

3.2.2 民间金融机构的信贷技术选择

3.2.3 民间金融机构对高杠杆、低杠杆企业的信贷技术和信贷策略

3.2.4 间接甄别企业与信贷风险:民间金融机构与社会最优的比较

3.3 本章小节

4.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小微企业发展现状与信贷行为分析

4.2.1 数据介绍

4.2.2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4.2.3 小微企业信贷需求

4.2.4 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

4.2.5 小微企业正规信贷

4.2.6 小微企业民间借款类型

4.3 研究假设

4.4 模型说明

4.4.1 模型设定

4.4.2 变量介绍与描述性统计

4.5 基本回归结果

4.5.1 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

4.5.2 小微企业借款规模影响因素

4.6 企业特征变量的异质性分析

4.6.1 城乡差异

4.6.2 企业存续时间差异

4.6.3 企业主教育水平差异

4.7 稳健性分析

4.7.1 稳健性分析一:限定只有一个小微企业样本

4.7.2 稳健性分析二:限定只有只有正规组织形式样本

4.7.3 稳健性分析三:限定受访者股权大于50%的样本

4.8 本章小结

5.银行监管考核政策与小微企业融资

5.1 引言

5.2 政策回顾与研究假设

5.2.1 政策回顾

5.2.2 研究假说

5.3 数据说明和模型设定

5.3.1 数据说明

5.3.2 模型设定

5.3.3 被解释变量说明

5.3.4 解释变量说明

5.4 回归结果

5.4.1 放松银行监管考核政策、贷款违约和贷款成本

5.4.2 放松银行监管考核与新企业贷款

5.4.3 放松银行监管考核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异质性影响

5.5 本章小节

6.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

6.1 引言

6.2 研究假设

6.3 数据、变量与实证模型

6.3.1 数据介绍

6.3.2 变量定义

6.3.3 实证模型设定

6.4 实证分析

6.4.1 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约束

6.4.2 互联网金融的融资策略与结构性普惠

6.4.3 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债务负担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7.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2.1 增强小微企业自身素质

7.2.2 深化金融改革,推进银行信贷市场发展

7.2.3 营造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规范非银行信贷市场发展

7.2.4 改善营商环境,优化融资生态体系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石油论文提纲下一篇:自主创新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