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业能力本位模式下中职经贸专业的课程设置

2022-09-12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目标的总体设计, 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方案和计划。在“职业能力本位模式”下, 中职经贸专业课程设置的核心, 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非专业素质协调发展。

1 目前中职经贸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学科本位思想”影响根深蒂固

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体现职业性, 即要求教学要以职业岗位为目标,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和训练。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本位模式”只强调学科的笼统目标, 课程和教材都缺乏职业岗位目标。学校开设了十几、二十门专业课, 我们却经常听到毕业生讲在校什么也没学到, 实际上就是“学科本位模式”弊端的反映。

1.2 狭隘的“专业能力本位思想”影响

职业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 对改变我国职业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偏向起了积极作用, 但在今天却蜕变成了狭隘的“专业能力本位论”, 即以单一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 只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比如, 有的学校会计专业取消了心理健康、思想道德、普通话、书法等课程, 全部安排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训课程教学。这样只重学生外在技能训练, 轻学生内涵品质培养, 学生的人格、身心素质、语言能力、人文素质等非专业能力被视为附属的东西, 不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

2 什么是职业能力本位模式

所谓的“职业能力本位”模式, 是指以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的课程组合形态。它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为目标取向, 在进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 将职业能力量化和分割成若干模块, 然后进行课程开发和实施培训, 使受训者具备从事该职业的能力。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行于北美的一种职教课程模式, 目前在世界上颇有影响。

与“学科本位模式”和“专业能力本位论”相比, “职业能力本位模式”课程设计体现了学校的课程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 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能力。

3 职业能力本位模式下中职经贸专业的课程设置

3.1 设置的依据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这里的“能力”不仅是指操作技能, 而且是以操作技能为中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 是指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过硬的职业能力, 而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则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的整合。专业能力重在掌握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方法能力重在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社会能力重在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社会能力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非专业能力, 它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设置的举措

3.2.1 明确培养目标

针对经贸专业学生短期就业对口率不高的现状, 为了让学生在校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以便较快地成为企事业单位需要的现代服务型、基础管理型人才, 学校教育教学应面向人人, 加强学生非专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具体操作可以采取分层培养, 对于较差层次的学生只要求具备良好的非专业素质, 有一定的专业基本能力, 成为一个健康合格的人;对于较好层次的学生要求既具备良好的非专业素质, 也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 特别是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都要过硬, 能全面持续发展。

3.2.2 分解职业能力

经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呢?作为专业教师要心中有数。经贸行业从业者面对国际、国内市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环境的变动, 要有一种善于捕捉市场机会和处理各种专业事务的职业能力;还要有坚强的心理素质;要拼搏进取、勇于竞争、不畏困难;要树立为他人、为顾客服务的理念。前者是专业技能, 后者是非专业素质。

3.2.3 构建课程体系

1) 注重非专业素质培养, 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思考。

(1) 思想品质优, 做一个文明之人。通过加强班主任管理, 开设人文教育、德育课程来培养。

(2) 身体素质好, 做一个健康之人。通过加强班主任管理, 开设体育、形体训练等课程来培养。

(3) 心理素质好, 做一个阳光之人。通过加强班主任管理, 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来疏导。

(4) 基本能力强, 做一个有用之人。包括要求学生有一个端庄、自信的外表,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一手好文笔, 有一种强烈的劳动意识, 做一个大方、善谈、会写之人;做一个肯干之人。这些需要依靠加强班主任管理, 开设礼节礼仪课程、普通话与口语交流、商务英语、谈判与推销、常用应用文写作和财经实用书法、劳动或生活课程来培养。

2) 精简专业课程设置类别, 确保学生掌握实践技能。

通过调查获知, 虽然经贸专业毕业去向是多样化的, 但不同专业的就业岗位具有很大的交叉性, 即使是会计和电子商务、物流这三个分属不同类别的专业, 其就业岗位的交叉性也非常大, 有八个重复岗位, 如储蓄、文员、推销、仓储物流、服务员等。为此, 设置专业课程时首先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 确保学生成为会干之人, 通过开设会计基础、营销基础、经济法律基础、物流基础、电子商务基础和小键盘录入与WORD、EXCEL处理技术、点钞、珠算与计算器使用等课程来培养;其次深化学生专业核心技能, 加强专业岗位能力培养, 使学生成为精干之人, 这只需按照专业方向设置专业核心课程, 比如会计专业精简设置初级财务会计实务和会计电算化课程即可;物流专业精简设置物流仓储与保管技术和运输与配送技术课程;电子商务专业精简设置电子商务实训平台课程。

3.2.4 加强实践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 应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性环节。中职学校应重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和获取岗位素质。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得到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经历与体验, 得到企业文化、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感受与体验。也只有在这种真实而非虚拟的工作情境中, 学生才会形成刻骨铭心的感受, 有明确目的和针对性地了解和获取专业技能与非专业素质, 感知非专业素质在职业生存与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而把对专业技能和非专业素质的学习培养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

3.2.5 强化职业鉴定

为了确保学生就业岗位的资格认证, 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中, 还要兼顾课程设置如何与岗位资格证书接轨;如何有利于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有效结合等。

3.2.6 依托技能大赛

“普通高中有高考, 职业学校有大赛”。有行业参与的或者依据行业标准进行的职业技能大赛, 不仅仅让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评价标杆, 也可以此为依托进行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法学法的反思。比如, 重庆市已举办了五届财经技能大赛。在比赛的过程中, 行业专家提示手工记账大赛已不能适应社会实际需要, 应大力改革, 而借助计算机平台的手工做账和会计电算化比赛项目才是实践中需要的技能。由此, 学校应加大会计软件课程的授课量, 并加强文档、表格处理等基础技能部分的教学, 以此培养学生较好的专业能力。

3.2.7 变动课程设置

作为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与编写等各个环节都会处于动态之中。课程组织不再以学科为中心, 而是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 向跨学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课程内容也不再是完全确定、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地根据客观需要和新的知识、技术成果以及职业岗位要求予以调整修正。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切莫忘记, 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因此, 中职经贸专业课程设置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 兼顾专业能力与非专业素质的培养, 所传授的知识为能力培训服务,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 (大部分属于非专业素质课) 的时间比例约为1:1:1。只有这样的课程设置, 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使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

摘要:职业能力本位模式可以弥补学科本位和专业能力本位的不足, 更全面地培养企业、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此, 中职经贸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能力本位为导向, 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又关注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 以确保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和可持续发展的人。

关键词: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设置,专业技能,非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杨君莲.素质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11) .

[4] 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财经商贸课程建设研究组.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八大问题.

[5] 全国示范校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项目的总结报告.201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多德弗兰克法案》对衍生品市场的影响下一篇:浅谈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语言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