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风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023-02-02

民办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的学风教育工作, 主流是好的,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现阐述如下, 期盼能引起广大同仁们的思考。

1 学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实现了高度的统一, 但对于学风、学风教育等概念认识模糊, 有许多问题研究不深

当前, 无论是一线的工作者还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对于学风教育工作对于学生本人、对于一所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强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达成共识, 实现认识的统一。许多高校纷纷将学风教育工作比作“生命线”、“生存线”和“质量线”, 其对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 在认识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时, 对于学风、学风教育等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认识并没有实现统一, 在各抒己见的各种认识和表述中, 不乏有界定和认识不够全面, 甚至是概念混乱、观念模糊的现象, 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对于学风教育原则的遵循、学风教育的目标的确定、学风教育内容的设计、学风教育载体的匹配, 学风教育具体措施的选择, 乃至学风教育工作体制的构建都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效果更是大相径庭。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补充的民办高校在研究上述高等学校有关学风教育一般问题的基础上, 更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 着重研究学风教育的民办高校特殊性问题, 从而实现民办高校学风教育工作质的飞跃和提高。例如, 在高等学校学风教育一般目标的指导下, 民办高校学风教育内容是否与普通高校相同;为了准确把握民办高校学风教育工作的方向和规律, 是否应该对学风教育遵循的指导思想、教育原则以及依托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实现学风教育目标, 民办高校学风教育在充分吸收普通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应该采取怎样的教育模式才能提学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大胆的实践。

2 学风教育的各种实践活动已经广泛开展, 但学风教育活动内容的设计和学风教育活动载体的匹配缺乏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规划

教育目标能够达成、教育效果能否实现, 其关键点是能否科学地设计体现教育目标的教育内容, 准确地匹配实现教育效果的教育载体, 以及在学风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和教育能否实现有机地结合。基于上述认识, 许多高校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讨和实验实践, 主要包括:学风教育载体的内涵和表现的界定、学风教育载体特征和分类的分析、学风教育载体的选择和运用等方面, 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但总体上关于学风教育内容和教育载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不够深入, 缺乏科学规划。例如, 有的对于新形势下学风教育工作还停留在过去的认识水平, 不致力于与时俱进的科学研究, 而是大谈经验论, 对一些问题想当然, 致使针对学生的实际调研不够深入, 学风的现状掌握不够准确, 不能够清醒地认识学生在学习心理、纪律等方面的特点, 导致一些学风教育内容的设计、教育载体的匹配都脱离学生的实际, 缺乏贴近学生生活、触动学生内心和实际解决问题的教育活动, 往往是口号喊得响, 实际工作的效果差强人意;有的缺乏全局性、整体性的意识, 没有把整个学风教育工作看作一个系统工作来统筹规划, 在认识上、在操作上都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而往往表现为盲目性和随意性, 形式化、声势型等片面追求短期效应的教育活动客观存在。

而作为民办高校而言学风教育工作也不同程度存在上述问题, 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 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 有的同志习惯将有关普通高校学生特点的研究结论和实践经验直接应用到学生中, 缺乏实地的调研, 导致对民办高校学生学风问题把握不准, 学风教育内容的设计和学风教育载体的匹配更是“离题万里”;有的同志则完全否定普通高校学生与民办高校学生作为高等学校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点, 而将民办高校以及民办高校学生看作完全的“新生事物”, 而在学风教育内容的设计和学风教育载体的选择上另起炉灶, 不继承和借鉴普通高校研究和实践的先进经验, 导致资源的浪费, 往往最终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有的同志在匹配学风教育载体的过程中重视活动样式设计的新颖性, 而忽视教育的目的性, 仅仅流于形式;有的同志在设计学风教育内容的过程中不注意综合性和关联性的设计, 学风教育内容设计过“窄”, 不能最大化的整合资源, 激发更大的效益等等问题。

3 学风教育工作队伍已经建立, 但部分同志不能够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工作素质, 解决学生学风问题, 稍显力不从心

作为高校党政管理干部以及教师双重身份的辅导员, 在学风教育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在某种程度上讲, 没有一支高素质、具有优良学风的辅导员工作队伍, 很难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优良学风的高素质人才。实践中, 我们认为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总体上是好的,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职业发展定位不准、缺乏职业认同感, 工作职责不明等“老生常谈”的问题。

然而, 随着形势的发展, 在学风教育工作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 在工作方法上, 有的同志重视严格管理学生, 弱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重视学风教育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弱化对学生内在主体意识、自觉意识的启发、唤醒。还有的同志不能及时提升自己的工作素质适, 有的辅导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有时稍显力不从心, 不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结构, 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以辅导员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职责的完成情况看, 由于部分辅导员是从一个校门毕业后, 进入到另一个校门, 缺乏直接的从事社会各项职业的工作经历, 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的薄弱导致他们在给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时候, 往往是“从本本到本本”, 不能给予学生准确的、实际的解答。另一方面, 高校辅导员队伍逐渐“低龄化”的新趋势也带来不少新的问题, 特别是由于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短, “低龄化”问题更为突出。但是, 作为与改革开放同时出生的一代人, 他们独立个性、追求自我和多样的文化价值等特点彰显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时代印记和成长历史, 这些也同样决定了, 作为学风教育组织者、教育者、执行者, “80后”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更加艰巨。

学风教育工作效果如何, 直接关系到学生本人的发展与成才, 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壮大,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 我们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创新学风教育手段和方式, 立足于民办高校的实际, 针对存在的问题, 探索一种适应民办高校的学风教育工作模式, 实现民办高校培养人才的使命。

摘要:针对民办高校学风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阐述, 期盼能引起广大同仁们的思考, 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风教育体制问题做好前期准备。

关键词:新形势,民办高校,学风,学风教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工程技术发展前景分析论文下一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