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数学教学反思

2022-07-19

第一篇:九上数学教学反思

九上教学反思

《白杨礼赞》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从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内在气质三方面,介绍了白杨树的独特魅力,作者借白杨树抒发了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以及对民族解放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的赞美。我在教本课时,引导学生对白杨树外形的描写以及对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品读比较到位,使教学重点比较突出,教学难点得以突破。作为散文名篇,尤其是抒情味道较为浓厚,应该以朗读为主,但在教学中,学生的朗读不够充分,应该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习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体味文本。那样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

《囚绿记》教学反思

散文的阅读鉴赏,是学生感到有难度的,尤其是平常课余阅读文学作品较少的同学,更感到困难。经过一番思量,决定巩固强化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读散文。这是一篇用象征手法写的散文,读懂它的难度更高些,由于抓准了关键,在一个个教学思考题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认识逐步深化,最后水到渠成,明确了本文的象征意义。学生也学会了该怎么读这类散文。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且有深度,这得益于对作品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尊重。从充分加强学生主体地位角度看,教师语言多了一些,如能多引导学生小结,那么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将更有利。

《草莓》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采用了以写促读的方法。布置学生写散文,提示可以借鉴模仿《草莓》的写法,让学生从中发现可以借鉴的有哪些东西。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了没用而不用心,从而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他们不仅体会到本文的语言之美,还体会到修辞之美以及结构之美,而且对文章的优点有了一些内化,用在了自己的文章中。做到了学以致用。很欣慰!

《孔乙己》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点拨法”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沉入文本”“读”懂文本,让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从而实现对小说主人公较全面的认识和鉴赏。 学法上:课堂上着力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人物的方法:圈划、朗读、比较、感悟、联想、表达。另外,我还设置了一个学生自由寻找文章内其他赏析点的环节,使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深化并会运用。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一厘米》教学反思

小说教学的重点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关于本文的主人公陶影是一个怎样的人,一开始,学生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用的认为他爱占便宜;有的认为她爱较真儿;有的认为她宽容、有爱心。而且他们都能紧扣故事情节加以分析。我首先承认他们说的有道理,接着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文本,抓住词句,看作者主要想表现人物的什么性格、品质。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人物的身份。这样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发现作者在为陶影逃票找借口,而她较真儿是为了维护她的尊严,是为了维护她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从而让学生理解小说是反映生活的。生活中的人本身就不是完美的,因此毕淑敏笔下的陶影也不是高大上类的人物。

《差半车麦秸》教学反思

教学本文,我感到满意的是让学生研读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如何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并且以此为触发点让学生联系学过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回忆还有那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也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反思

教授本课前,我提前告诉学生本周的作文题目是《清兵卫与绘画》,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续写。因为要写作文,不懂课文怎么续写?如果不了解人物性格,怎么续写?因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不仅用心的了解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文章主旨,还认真研究作者如何选材,如何组材,如何展开,如何照应,如何突出中心等。他们学习的从来没有如此深入过。 教学反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反思

本文在九年级上册课本中不算太重要,它又是驳论文,学生不易理解,所以这节课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的良好习惯。这堂课,老师有意识地把课文注释整合成背景资料,并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通读全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借助注释读书的良好习惯。

2.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就是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堂课,不论是在整体把握还是在局部探讨上,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都体现了他们的积极思维。

3.通过“读”让学生整体感悟。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不是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这堂课,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突出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4.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这堂课,既有同位两人之间的探讨,也有前后四人为小组的探讨,加大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力度,老师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这样,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作出思考,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

5.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的多,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的少,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吴汉何尝杀妻》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用一课双教,首先让学生作为驳论文来读,找批驳的论点及作者所采用的论据和批驳方法。然后让学生作为立论文来读,找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学生感到新颖,而且加深了对立论与驳论的感性认识。

《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学反思

这一课及本单元的其它几篇课文都是书信,是一种实用文体。因此,教授本课时,我依然采用以写促读的方法,让学生自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了解书信的格式,以感恩为主题,给自己的亲人写一封信。关于信的内容,则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从作文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书信的格式掌握的并不好。反思课堂教学,还是强调的不够,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的方式不够灵活。如果课堂上让学生写一写或让学生找格式上的错误并修改,学生的印象应该会深刻些。

《茶馆》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学习,我采用了以演促读的方法。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话剧,首先带领大家一起通过人物的台词分析人物性格,然后分析舞台提示在文中的作用,即对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心理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戏剧的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话剧的感知。

《诗词六首》教学反思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我一改以往直接告诉他们其中的名句及其赏析,然后让他们背诵的方法,而是以其中的一首为例,教授诗词赏析的方法和技巧,然后从剩下的古诗中任选其中一首分组讨论,进行赏析。通过交流、评价、指导修正,学生赏析古诗词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我把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理解文意的学习内容交给了学生,并且要落实在学案上,这样能夯实基础。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论语》十则的字面意思并不难,但要解读出深意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所以我让学生看了一段于丹教授解读《论语》的视频。在于丹教授的启发下,我又结合学生的生活适时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慢慢活跃了,思路开阔了。囿于学生的阅历,虽然谈得不够深刻,但已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平时生活中有哪些是自己应该追求的,追求的时候,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等,谈得真实而又具体。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我注意了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等,这些都属于学生应掌握的。教学中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真抓扎实、抓落实了,就会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运用了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之后小组合作探究...其学习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马说》教学反思

《马说》一文是作者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在预习环节中,我依旧布置了一项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遗憾。那就是由于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较差,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疏通文意,这节课安排的背诵时间明显不够,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诵读,尤其是对文言文的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在学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础上,把握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再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没有能够同时进行。而要让学生真正懂得“托物言志”,我也觉得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最重要的是得教会学生不能做等机会,被动接受伯乐发现,内容的深入研讨,学生扩展思维的体现在这个环节可以生成,明确如果是人才应该怎样才不会被埋没。学生讨论时课堂表现比较积极但没有形成讨论的氛围,归纳出的点需要互相补充,教师也要完善内容,值得欣慰的一点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还是明白了只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才能拥有真本领,并要积极寻找机会,寻找伯乐,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

《诗词五首》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依然放手让学生自选其中一首,用老师教过的方法进行赏析,学生明显有了进步,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进行赏析了。知道了炼字、修辞、写法、情感等角度以及赏析的基本套路。很欣慰。其实就像教孩子走路一样,一开始他走不好,有点踉踉跄跄,大人可以从旁扶一把,但总要放手,孩子才能学会自己走路。

第二篇:九上Module 12 Unit 2 参与磨课后的教学反思

九上Module 12 Unit 2 参与磨课后的教学反思

在经过三次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磨课后,郭老师的课堂越来越有趣,上的次数越多越能感受到读写课的魅力,通过这次磨课,对读写课的模式更加的熟悉,越来越明白读写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读写课中我觉得我应该朝着这几个方向努力。

一 教学目标不单一,情感目标很重要。以往的教学目标往往将单词和短语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初步语言运用能力和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所以情感目标的达成是整个课堂中的灵魂,让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了解社会,担当起社会的责任。

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文中内容了解作者的心思,学会抓关键词,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教会学生应该读什么,怎么去读,读后反思什么,领会文章的主旨大意,提升自己的思想,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自然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 学生是主体,自学很重要。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只有通过自身领悟的知识才能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和互助讨论的方式,领悟文章中的词汇知识点,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才牢固。

第三篇:九上语文教学计划

九上语文教学计划应该如何制定呢,大家知道怎么写教学计划了吗?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整理的九上语文教学计划范文吧,希望大家喜欢!

九上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1学生分析

1、我教的班现有在籍学生各50人。两年来,本人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采用新课程理念,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业绩。经过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新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不少同学在历次考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九年级进行弥补,争取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

教材分析:

九年级语文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的总要求:

我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教改措施:

一、 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 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 认真抓好听说 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协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五、 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灵活安排和选择专题决内容,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六.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进度表

1—3周 第

一、二单元 专题 名著

阅读课九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四课时,作文两课时。合计13课时 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是人来的朋友,人类装点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了解一般散文的写作思路,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掌握文章吟哦讽诵的要领,进一步学会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有所感悟。

学会从多种渠道搜集、整理筛选和整合材料并运用到写作中去。能用流畅的口语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

4—6周 第

三、四单元

阅读9课时,探究学习与练习4课时,作文2课时。 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境界,认识小说折射出的社会人生图景。

了解作者在小说人物塑造中的态度和小说表达的情感。

欣赏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

学习品味、感悟、欣赏作品的方法。

根据交际的目的,通过书信恰当的表达思想感情。

7—9周 第

五、六单元

阅读8课时,探究学习及写作4课时,诵读1课时。计13课时。 了解前辈读书治学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人才观和学习思想,从中得到启发。

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想内涵,发展创造性思维,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的含义。

学习不同的论证方法,模仿句子的结构写出有一定哲理的句子

在人际交往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10周 期中考试

11—13 周 下册第一二单元

阅读8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4课时,修改文章1课时。 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学会评价作品,进行文学评论,能用书面语和口头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在常见的事务中发现独特的美。

掌握结构调整的一些方法,学会调整文章结构修改自己的文章

14—16周 第三四单元

阅读16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综合学习探究2课时,写作指导作文评讲2课时 学习古人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了解课文的线索和顺序,学习记叙、说明、描写、议论相结合写法。学习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欣赏古代散文的优美语言,了解文言文中文言实词、虚词、和简单的文言句式

掌握以人物行踪为线索参观游记的文章写作特点。

正确流畅的背诵课文。

17—18周 第五六单元

阅读12课时,综合学习和探究2课时,诵读欣赏2课时,写作3课时。 理解主题课文的不同特点,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品味不同文章的语言风格,朗读中注意感情的表达。

掌握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养成读书用笔的习惯。

背诵古诗。

19—20周 复习考试专题练习

九上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2一、指导思想:

教师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6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30人。从八年级期末检测及入学考试成绩来看,调查了解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良好的语文习惯(课外阅读、利用工具书、主动积累素材、写日记等)有待加强,学生作文文理不通,病句随处可见。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下两册书,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合共六个单元。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

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重要影响,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的情况中!

四、教学目标:

(一)、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9、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0、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0篇。

(二)、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学会写调查报告。

2、本学期应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练笔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三)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四)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活动,在演讲、调查、讨论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先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4、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5、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

6、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第四篇:九上语文教学计划00

2011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八年级期末检测成绩来看,(13)(14)班学生语文成绩水平相当,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良好的语文习惯(课外阅读、利用工具书、主动积累素材、写日记等)尚未养成。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诗海徜佯”。本单元编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的乐音。教学诗歌,不宜多讲,更不宜偏重理性分析,要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感受知诗歌的形象和意象,理解诗歌。要让学生熟读诗歌,最好能背诵。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第二单元:“思想风采”。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注意文体特点:演讲的口语性较强,书信书面色彩较浓厚。

第三单元:“少年生活”。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的创造能力,阅读小说,既是接受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作品本身是首要的,但是得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和大家相同,也可以是独创的)也是很重要的;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第四单元:“求知与读书”。这是全套教材中惟一的议论文单元,要重视。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议论文的知识(论点、论据、论证等),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阅读文章,形成具有个性的、自己的认识;注意读写结合,充分利用阅读的资源,指导学生的写作。

第五单元:古代白话小说。应注意人物性格、情节。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一般通过丰富、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体现了中国小说的特点。注意与历史结合起来,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了解古人的生活,对古人要实事求是,理解不要偏颇,不要以现成的框架,求全责备;注意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

第六单元:史传。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人物;紧密结合历史,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主,搜集资料,筛选资料、讨论、评论、写报告等形式,进行语文能力的实践;辩证地认识古代社会和人物,认识历史的发展,不搞教条主义;注重文言文的教学,积累词语,理解句式,重视诵读。课外古诗词背诵:共有10首,穿插在每周早读时间完成。名

著导读:学期初即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等,学期末进行交流。

三、教学目标:

(一)、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9、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0、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0篇。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2、阅读三至四部名著。本册要求阅读《水浒》、《傅雷家书》及培根随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以补充。

(二)、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学会写调查报告。

2、本学期应完成大作文8次,小练笔等不少于10次。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三)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4、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一二班的老师,

三、

四、五班的老师要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教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12.课前三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二目的要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德和谐发展。

三.学情分析

本班为九年级二班,是平行班之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大部分人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上课就当小和尚,对作业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比较差。。

四教学策略

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机会及其展示的平台。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如采访,调查,演讲等。开展课外阅读,举办读书交流会。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㈡.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㈢.培养学生高尚的首先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㈣.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㈤.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㈥.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六、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订备课组及个人教学计划。

2、组织学习《新课标》解读材料及西师版教材的编写原则。

3、上报“人人一堂研究课”安排表,并按表实施。

4、各备课组组织本年级青年教师组内赛课,自愿报名及推荐相结合参加经开区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三周前完成)

5、常规月检查。

6、准备家长开放日的课及成果展示。

十月份:

1、课堂教学研讨月活动,组织听、评课。

2、一年级拼读比赛。

3、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及读书活动。

6、准备家长开放日的课及成果展示。

十一月份

1、中年级讲故事比赛。

2、单元测试质量分析、反馈。

3、高年级现场作文比赛。

十二月份:

1、中、高年级学生古诗文诵读汇报。

2、读书汇报活动,手抄报展览。。

3、优秀教案设计(每位老师至少一篇)

4、各年级规范字晋级活动。

5、常规月检查。

元月份:

1、制订复习计划。

2、上好复习示范课。

3、期末考试。

4、教研组、备课组交流总结。

第五篇:九上数学《24.1.1 圆(教学设计)》(模版)

第二十四章 圆 24.1圆的有关性质

24.1.1圆

——圆的相关概念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情景:观察教材第7

8、79页的图片,欣赏圆形实物,抽象出圆的模型. 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方形的呢?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能叙述圆的描述性定义和集合观点定义. (2)知道弦、直径、弧、半圆、等圆、等弧的意义,并能结合图形描述它们. 3.学习重、难点:

重点:圆的定义以及弧与半圆、弦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难点:圆的集合概念的理解.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79页到第80页的例1. (2)自学时间:10分钟. (3)自学方法:看书、观察,并动手操作、思考、归纳.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按课本图24.1—2的方式动手画圆,体验圆的形成过程: 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这个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②⊙O上的任一点到圆心O(定点)的距离等于半径(定长),反过来,到圆心(定点)的距离等于半径(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即圆是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 ③车轮做成圆形依据的就是轮子上所有点到轮轴的距离都相等. ④如何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是5m的圆?说出你的做法. 拿一根5m长的绳子,站定一端当做圆的圆心,再让另一个人拉紧绳子的另一端,绕着走一圈,所走的轨迹就是半径为5m的圆. ⑤以例1为例说明怎样证明几个点在同一个圆上. 分别证明这几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 2.自学: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明了学生对圆的两种定义的学习情况. ②差异指导:从圆的描述性定义中抽象出圆的集合观点定义. (2)生助生:生生互动交流、研讨. 4.强化: (1)圆的定义. (2)证明几个点在同一个圆上:证明这几个点到某一个点的距离都相等即可. (3)练习:你见过树的年轮吗?从树木的年轮,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把树木的横截面看成是圆形的,如果一棵20年树龄的树的树干直径是23cm,这棵树的半径平均每年增加多少?

解:23÷2÷20=0.575(cm) 答:这棵树的半径平均每年增加0.575cm.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80页例1下面部分的内容.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方法:阅读、分析、理解课文. (4)自学参考提纲:

①弦与直径有何关系?半径是弦吗?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半径不是弦. ②什么是弧?什么是半圆?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 ③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④用几何符号表示右图中所有的弦和弧. 弦:AB、AC;

弧: 2.自学: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明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情况,能否结合图形正确表示它们. 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概念辨析指导.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订正. 4.强化:

(1)强调半径和直径. (2)等弧为什么必须在“同圆或等圆中”?解:不在同圆或等圆中的弧不可能重合. (3)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弦是直径(×) ②直径是弦(√) ③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④弧是半圆(×) ⑤半圆是弧(√) ⑥同圆中,优弧与劣弧的差是半圆(×) ⑦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 ⑧两个半圆是等弧(×)

三、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各小组代表总结学习收获和存在的问题与疑点.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从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应用开始,到通过学生动手画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在操作过程中观察圆的特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应用知识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巩固(70分) 1.(1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直径是弦,弦是直径 B. 半圆是弧,弧是半圆

C. 弦是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D. 半径不是弦,直径是最长的弦

2.(10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过圆心的弦是圆的直径 B.等弧的长度一定相等 C.周长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D.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3.(10分)一个圆的最大弦长是10cm,则此圆的半径是5 cm. 4.(10分) 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点A的距离等于5cm的所有点所组成的图形是圆. 5.(10分)如右图,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上有两点D、E,ED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C,且有DC=OE,若∠C=20°,则∠EOB的度数是60°. 6.(20分)已知:如图,在⊙O中,AB为弦,C、D两点在AB上,且AC=BD.求证:OC=OD.

证明:∵OA、OB为⊙O的半径, ∴OA=OB. ∴∠A=∠B. 又∵AC=BD,∴△ACO≌△BDO. ∴OC=OD.

二、综合应用(20分) 7.(20分)已知:如图,在△ABC中,∠C=90°,求证:A、B、C三点在同一个圆上. 证明:作AB的中点O,连接OC. ∵△ABC是直角三角形. ∴OA=OB=OC=12AB. ∴A、B、C三点在同一个圆上.

三、拓展延伸(10分) 8.(10分) 求证: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证明:如图,在⊙O中,AB是⊙O的直径,半径是r. CD是不同于AB的任意一条弦. 连接OC、OD, 则OA+OB=OC+OD=2r,即AB=OC+OD. 在△OCD中, OC+OD>CD, ∴AB>CD. 即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师礼仪知识讲座下一篇:教室借用申请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