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管理

2022-09-13

在以人为本, 科教兴国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方针下,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在课堂管理的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 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然而, 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新教学要求并没有有效的得到贯彻实施, 小学语文的课堂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 下面来进行简要的分析。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管理类型单一

很多教师习惯于采用专断型课堂教学管理风格。即整个课堂完全由教师负责, 因而, 教师负有控制学生课堂行为的全部责任, 而教师控制学生行为通常是通过建立和强化课堂规则和有关规定来实现的。因此, 课堂教学管理过程被视为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控制过程, 而且较多地采用主控的方式来控制学生, 规则倾向于周密而严谨, 约束多而弹性少。专断型课堂教学管理强调规则、指令与要求, 在这样的课堂中, 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管理经验, 只能借助于权威来维护课堂秩序, 简单粗暴地责罚学生, 无法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效果很差。

1.2 课堂气氛偏于消极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的群体心理情绪, 是课堂教学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消极的课堂气氛主要特征是:课堂纪律差, 师生关系疏远, 教师不善调控;学生注意力分散, 反应迟钝;有时学生惧怕教师, 上课提心吊胆。消极的课堂气氛广泛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业务素质不高, 这是制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效率的主要问题之一。二是部分教师素养不高, 只注重教授教材, 使学生取得良好成绩, 而忽视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养成学生良好人品和调动课堂的气氛。

1.3 旧有的课堂教学评价仍占主导地位

许多学校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 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主导轻主体, 偏离了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背离了“人的全面的发展”的理念。现行的评价方案虽然重视对“教书育人”、“教学的教育性”的评价, 但只是“开始重视”而己, 离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重结果轻过程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只看教学结果, 而不看教师的教学准备及施教中创造教学价值的过程;只重视学生知识领域变化, 而忽视情感领域、学习技能的变化。也就是说, 主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较少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旧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冲击;二是注重终结性评价, 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 只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三是新的评价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包括技术、指标构成及指标权重的确定等多个方面。

1.4 课堂物质环境较差

课堂物质环境主要是指课堂的时空环境, 即课堂的空间组合形式和空间密度。课堂物质环境是课堂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 影响课堂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是课堂教学管理无法避免的制约因素。好的课堂物质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和确保学生的安全, 在适应学生及其活动的基础上, 有利于学生参与、互动与成就获得, 也有利于课堂的生长和学生的持久发展。反之, 则会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一系列教学问题和管理问题。

2 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宣传

一是要完成传统语文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语文教师必须要树立民主化的教育观念。提倡教学民主化, 首先要求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 不偏爱或歧视学生, 帮助所有学生树立前进的信心;二是要对学生加强“新课程理念”宣传, 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管理;三是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新课程理念”传播, 使其理解并支持新课程的实施。

2.2 完善小学语文新课程的评价制度

完善小学语文新课程的评价制度, 首先是要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完整的人”的教育, 要形成良好的评价氛围, 评价的内容、形式、方法等都要多样化。同时更加细致地落实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工作, 调动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性。在学校管理中, 需要着力培养教职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意识, 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要坚持以量化考核制度为基础, 做到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兼顾、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考评小组评议与学生代表评教相结合, 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 统筹兼顾隐性劳动和显性劳动, 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教职工的工作实绩, 充分调动教职工创造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 只有增强新课程评价的可操作性, 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细化:首先, 新的评价需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针对过程的评价、成绩, 制定出科学完整的量化依据;其次, 解决班容量过大问题, 才能使教师有可能实施过程评价;再次, 更新新课程配套的评价制度, 使所有各项评价环节能够相互协调。

2.3 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方法

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方法, 主要是要管理课堂问题行为、活跃课堂气氛、灵活运用激励手段和方法、增强隐性管理。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人格发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与管理者,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精心组织与主动创设。激励是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步骤, 教师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手段, 以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为主, 尽量避免采用惩罚的消极刺激, 尽可能在课堂教学管理中采用积极肯定的鼓励, 可以较多运用隐性管理来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管理效率。隐性管理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神聚神、以情动情、以意会意和以心换心等四个方面。

2.4 提高教师素质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开展, 不仅要求学生传统语文学习方式实现现代转换与超越, 同时也要求语文教师教育方式产生重要变革, 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在一定程度上, 要求教师必须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和自然, 走进学生家庭, 走近学生生活;要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从语文学科走进其他学科。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 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语文教师应对本专业的知识精益求精, 使其具有高度的可利用性和稳定性, 还要精于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研究的手段和方法, 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管理方法已不再适用, 本文在阐述新课程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所提出的要求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管理,新课程

参考文献

[1] 王德清.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4) .

[2] 杨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 2004 (3) .

[3] 李保强, 李如密.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1 (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关问题下一篇:手绘快速表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意义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