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评价论文

2022-04-27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中历史教学评价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标准很多,历史核心素养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根据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模式在这五个方面加以完善,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论文 篇1: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价

◆摘  要:主要以探究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新课标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为依据,首先分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价要点,包括发展目标评价、综合了解评价,其次深入说明并探讨教学活动评价的具体方案,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评价

一、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价要点

(一)发展目标评价

在新课标改革的教育大背景下,“关注过程、全面发展”的思想被引入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其注重的是帮助学生成长与发展、教师构建課程教学体系,以多个角度为前提,促进学生个体形成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形成,也是新课标改革的意义。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认识到新课标教育的本质,以历史知识理论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发展目标的评价,以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教师授课的评价为主。先谈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首先,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与技能的兴趣。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尤其是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生情感评价。结合学生学习状态与身心发展需要,切实掌握学生心理活动与学习热情,以历史文化知识为前提,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发展历程与祖国建设现状,培养学生为社会及国家做出贡献精神,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做铺垫。最后,定期对学生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加以评价,考察出学生是否掌握历史知识的难点以及重点,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进行辅导,提升学生历史文化的整体水平。此外,评价学生历史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学生需要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各个方面探究问题,在历史教材中挖掘与问题相关的知识,进而对历史问题加以解决,提高自身史实文化素养。接下来谈论教师授课的评价:首先,评价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凸显学生性的原则,是否以此为基础发挥自身引导者与鼓励者的职能。其次,评价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情境,高中历史教师是否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历史知识与文化背景,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自信心。最后,评价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教师需要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与价值观念,将历史知识渗透到每一个历史教学环节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教学质量。

(二)综合了解评价

要想实现高中历史课堂学习效率最大化,各所高中学校需要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构建综合了解评价体系。以往的历史教学活动,大多数都是教师在讲述,学生在座位上学习与记录,课堂的习题环节过于生硬与枯燥,没有灵活性与特殊性,而教师对历史作业的评价也只有对或错,没有具体阐述原因,这样就不能及时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不能针对性的完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影响学生学习热情与效率。所以,高中历史教学的综合了解评价,需要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评价课题需要基于学习历史知识与技能与实践能力两个角度加以进行。总体来说,综合了解评价分为历史知识、历史技能体验与历史学习监控三部分。历史知识为学生个体对自身或他人进行的活动加以了解。历史技能体验为学习个体对历史文化产生的情感与感知体验。历史学习监控为学习个体为实现某一目标进行的监控与管理。综合了解体验内容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例如,知识为体验的基础,体验是检测知识的途径。所以,高中历史教学评价需要对历史课堂综合了解之后在进行评价。

二、教学活动评价的具体方案

历史教学活动评价需要依据事物发展倾向进行评价,众所周知,历史知识为发生过事件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具有的特点是不重复性。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是在积累历史文化,尤其是与现在生活的世界不相吻合的历史知识。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分析,才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自主深入历史知识的世界,感受历史的变迁与伟大建设。

第一,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学习范围之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切合实际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尽力将历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研究历史进程的学习习惯。同时将教材的内容加以延伸与扩展,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促进学生学习与掌握历史知识与文化。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提前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关于中国外交的图片或者视频,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先进技术播放给学生,给学生一种直观感受,使学生对中国的外交方式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引出本节课程的主题: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在教师深入讲解之后,还要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加以评价,给予学生充足时间探究中国外交的原因与中国发展的历程,并给学生布置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寻找与中国外交有关的资料,创新学生思维,使学生总结出外交思想与完善方法,以此,完成教学内容评价,并且将历史知识加以延伸至生活实践中。

第二,教师开展的历史教学活动也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的在课堂中渗透教育情感,为学生创造良好得学习氛围,使学生具有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与核心竞争力;在压力与挑战面前,树立学生乐观进取的心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生活中的一切困难,使学生在学习中进步,在生活中进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探究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为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指明方向。高中历史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历史教学的实效性评价,以教学活动、学生发展目标对历史课堂进行综合性评价,并且创新教学方式,采取有效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基于评价,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为培养社会及国家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利明.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6.

[2]汪朝祥.新课标下如何探究与实践高中历史教学[J].快乐阅读,2017.

作者:向立新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论文 篇2: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中的核心素养问题

摘 要: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标准很多,历史核心素养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根据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模式在这五个方面加以完善,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 评价体系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是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体系指对教学活动中教与学双方活动的效能进行综合评判。该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然后利用各种测试手段和评价技术对教与学的达标(原则)程度给予评定,以便提供信息,改进教学或对被评对象(教师或学生)做出某种资格的证明。既要重视教学工作的总结性评价,以便鉴别、甄选,更要重视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完善教学;既包括对教学系统的外部评价,又包括学校内部评价。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评价体系的结合将对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以唯物史观素养为评价导向

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之一。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把它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学说的一次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阐明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指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即必将代替资本主义。

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指明了历史发展的脉络。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均体现了唯物史观。我国每一时间段的历史画线都是根据客观的历史对象进行分类。历史人物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均具有真实性,在档案资料中均有记载,甚至有相应的历史遗迹加以佐证。中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树立唯物的历史观,培养历史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中,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注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以更加客观的角度看待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以时空观念素养为评价导向

自从宇宙诞生之日起,时空就已存在。“宇”即空间,“宙”即时间,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思考,也从未停止。时间是客观的,分秒的流逝不会因任何事物而改变,时间成为记录与衡量事物的标准。空间亦是如此,三维空间容纳万事万物,将每一事物定位在坐标上。时间与空间的组合使得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精确的记载。

(一)历史纪年

历史时间需要被记录。历史纪年是表述历史时间最主要的方式。在历史教学中,历史纪年方式是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入门知识。没有历史纪年方式,历史事件的时序性就难以表述,历史教学就会陷入混乱。历史纪年法多种多样,有公元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庙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等。例如,一般以基督诞生日为公元一年,现在是公元二〇一八年,这就是最常用的公元纪年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天干地支一一组合,就是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就是以某一皇帝的年号为准,乾隆十三年,就是从乾隆皇帝即位起到第十三年;庙号纪年就是以皇帝的庙号为准进行纪年,庙号即谥号;民国纪年法即一般所说的民国多少年,民国二十一年即1932年。同时各国各个时代的纪年法也具有不同。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不同的时代采取不同的纪年法,有利于加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同时对事件产生的背景也会有所了解。我国具有不同于他国的纪年方式,是几千年以来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中国记忆。

(二)历史地图

历史地图是历史空间最直观的体现。不同的历史地图体现了不同的历史内容。地形图体现了某一区域地形地貌的情况,根据地形图,可以还原战争发生、城市形成的情况;区域图展现了一个地区的基本情况,根据区域图,可以窥见当时某一区域的分布等情况,如秦灭六国的线路图,展现出秦国与六国的位置、歼灭的时间等,通过地图,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合纵连横”的策略;物产、农业粮食等分布图生动地展示了物种交换的情况,是对历史事件的侧面反映。因此,无论在教师授课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地图都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历史时,充分地利用地图,图文结合,可以使得历史事件更加直观生动,加深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时间与空间的结合,横向与纵向的交汇,将历史放到立体的空间学习,能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历史不再是书本的纸片化,而是时间的动态和空间的概念。

三、以史料实证素养为评价导向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论据,历史事实是否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需要大量的史料加以证明。史料的种类繁多,包括历史遗迹和历史文献。历史遗迹一般指实物,如墓葬、宫殿、器物等。历史文献则包括各种文字的或口传的记录,如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正史、档案、志书、铭刻、信札、笔记、碑文、墓志、谱牒、契约、账簿、道书、佛典、儒家经典、报纸杂志、传单广告、访问报告、民歌文字等,一切具有意义的文字记录无一不是史料或包含史料价值。文献史料繁多,但存在非客观的记载。史迹遗存与历史文献各有特点,难以相互替代,但可相互补充。同时,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史料的了解、认识与记录等受不同时间、空间及自身的限制,故在研究、编撰或传播历史时必须以科学的观点与态度加以正确处理和运用。

在高中历史评价体系中,让学生了解史料的搜集、整理、运用的方式方法,去伪存真,提高辨别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学生通过真切的感受,了解历史的真实性。比如《国家宝藏》这一栏目,就是将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实物进行展示,探寻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历史的可信度。节目中精彩的讲述、完美的演绎,将枯燥的历史書本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历史课的讲述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纪念馆,亲眼亲耳真切地感受历史的变迁,更让人印象深刻,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以史料实证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四、以历史解释素养为评价导向

历史解释是历史研究的基本程序之一,通常指对历史事实的实际发生过程及其原因加以说明,亦即对“发生了什么”和“为什么发生”这两个基本问题做出回答。它是历史学家赖以超越简单的描述,使自己的研究进入理论和科学规律轨道的基本手段。但是,自20世纪末迄今,对历史解释的含义一直存在争论和分歧,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种观点:(一)以W.狄尔泰、R.G.科林伍德和H.I.马罗等人为代表的所谓“直觉主义者”认为,解释=通过“感觉”来理解;(二)传统的经验主义者认为,解释=通过揭示原因和描述事实理解。当代著名波兰历史学家J·托波尔斯基在《历史研究方法论》一书(华沙,1973)中把历史解释分为下列五类:(一)描述性解释;(二)发生性解释;(三)结构性解释;(四)定义性解释;(五)因果性解释(参见“历史理解”、“描述性解释”、“发生性解释”、“结构性解释”、“定义性解释”、“因果性解释”条)。

学生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了解简单的历史事件,更是揭示历史事件背后发生的真实的原因,客观、公正、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记住简单的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历史中,对西方技术的引进,不能只看到技术的革新对中国的积极影响,更应看到深层的影响,西方列强通过技术这一手段对我国的侵略渗透是值得深思的。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至关重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运用历史的方式方法正确地看待历史,才是历史学习的根本目的。以史料素养为评价导向,学生可以区分历史中的事件与解释,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

五、以家国情怀素养为评价导向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强化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只有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今天。比如,学习古代思想历史,我们会了解朱熹、王阳明等理学大家的思想;学习科技史,我们会惊叹于古人的发明创造;学习经济史,可以了解不同经济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都会受其熏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学生通过对我们国家历史的学习,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热爱。经过历史沉淀的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与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历史核心素养健全了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这套体系的评价标准将在未来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宏业.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02):110-111.

[2]王伟星.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洞察力的培養[D].扬州:扬州大学,2017.

[3]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9).

作者:杨依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论文 篇3: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若干思考

摘 要:中学英语课程评价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引导和反馈作用。过去的传统教学习惯中,考试几乎就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只注重结果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和学习积极性受挫,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需要对学生采取更加有效的评价方式,才能在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评价 思考

按照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的改革要有利于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期学生为目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注重历史评价的教育功能的发挥。我们传统的教学评价有很多弊端,忽略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妨碍了全面素质的提升,随着新课改的产生,历史教学评价必将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完成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在课改实行过程中,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就是把字合作和探究形式化、简单化,这样,探究就变成了一种模式,变成了机械性的操作,有的教师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写在备课本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照本宣科,坚持进行。有些实验活动,有的老师老师甚至越俎代庖,完全替代了学生完成这样实践活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课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我们要对新课改有深层次的思考,深思如何把合作教学落到实处,思考如何去探究教学和自主思考,而不应机械的简单套用新课程字面上的内容。

实验证明,学习形式多种多样,但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提高思维习惯,进步明显,最有力度的学习都是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最容易让学生深入思考,自我完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使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哦自主学习的方式去解决。合作学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关键是看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的如何,教师作为工作在一线的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引导,当需要学生思考时,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放手让大家自主思考,充分想象,同时,也要避免大家思考过度,喧宾夺主,起不到讨论的效果,教师要懂得“收”和“放”的时机,切实做到每个环节都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二、宽松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

课堂气氛的融洽与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但是过度的、单纯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采用的提问不仅不会起到正常的启发思维的作用,反而让认真思考,独立思考的学生无所适从。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的理解新课改的条文,在课堂上,不断的发问,提问,重复的问一些不需要“太高技术含量”的问题,忙的不亦乐乎,但学生向无头苍蝇似的,被牵着到处乱窜,很难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考习惯,表面上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灌输固有的知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我们对于新课改的内容要全面的理解,不能拿出一个片段,错误的理解。比如,新课改倡导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但是我们不能错误的认为,这是给学生的全面松绑,是让学生为所欲为,不拘小节,全面自由化。因为一个课堂上几十名学生,要是大家都想看就看,想学就学,想说就说,势必会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对有些不守规矩的学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甚至是视而不见,纵容了他们的作为,时间久了,势必会形成错误的导向作用,会被学生误解为老师“软弱可欺”。在教学活动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就要相互尊重,老师要尊重学生,不体罚,不责骂;学生也要老师,维护课堂秩序,不奇装异服,不哗众取宠。“无规矩不成方圆”,世界上没有完全的自由,必要的制度和纪律是学习的必备保证,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学生优劣评价

我们的新课改强调要尊重学生,多用表扬。于是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取消了负面的批评,所有的课堂问答都用“好”、“非常好”来笼统的评价。只要学生回答,得到的反馈都是赞扬的声音,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找不到感觉,即使错了也不知道是哪里不对,只能是概念模糊,模棱两可,时间久了,表扬不再有价值,单一的表扬和单一得批评模式一样是不可取的,用得多了都会使人麻木,天长日久的都是表扬,你还会在乎表扬么?所以,我们要奖罚并用,浅尝辄止,只要起到效果就可以。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我们不要花费太多的言语去说,也不要体罚学生,而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道理要讲到点子上,做到言之有物,点到为止,从而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的效果。

四、认知目标的完成

认知是课堂上重要的重要任务,但并不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唯一目的,教师不应该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和传递,而忽略学生的情感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评课标准是看教学进程安排的是否流畅高效、课堂效率高,一些“听课”的内容往往都是教师精心准备的模板教程,老师就按照既定的方案走,先讲后问,最后总结,貌似井井有条,实则形式主义。整个教学进程就像是上紧发条一样,整个课堂感觉气氛沉闷,紧张而无序,把讲授课做成了表演课,整个课堂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老师,整个过程是刻板的,枯燥的,看不到思维碰撞的火花,看不到拍案叫绝的经典片段,只是像一杯清水,索然无味。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的评价应该是综合的,是全面的,所以用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评价方法也是综合性、系统性的,多角度分析,多渠道考核,了解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灵活的运用评价办法,才能真正的发挥教师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顺.中学历史教学评价途径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16)

[2]聂幼犁.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三)中篇创造教评一体,共同改进与开发课程的教学评价[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1)

[3]赵琳霞.谈历史教学的评价标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3)

[4]张佳兵.对新课程标准实施后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研究[J]. 考试周刊,2008,(03)

作者:杨永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电视公益广告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