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教案

2022-07-01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条形统计图教案1》,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条形统计图教案1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案1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43页。

教学重、难点

1、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画出条形统计图。

3、经历统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最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啊?

我们来看看张丽华同学调查的他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张丽华同学是通过画“正”字来记录的。为了方便我们直观的看出表中的情况,我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记录呢?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完成例1。

(1)同学们根据张丽华的表填写下面的表格。 (2)相互检验。

(3)根据统计表完成例1的条形统计图。 小组讨论。

(4)根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一说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是怎么计算的?条形统计图中每个的高度表示几人?

点名回答,表扬回答又对又快的同学。 (5)集体讨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讨论完后,然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1页上蔬菜的对话,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完成教材41页的练一练。 自主调查,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3、教学例2。

(1)学样为了迎接六一节,梅峰小学鼓号队准备了精彩的表演,为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学校决定为鼓号队队员购买统一的服装,分为大中小号。

说明:身高为130~139的适合穿小号,140~149的适合穿中号,150~159的适合穿大号。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 (2)出示队员身高记录单。

提:这里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要知道定购每种服装的人数各是多少,接下来应如何做?

指名:这里需要将身高分成几类?为什么? (3)组织学生整理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完成。

(4)提问: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分类整理数据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根据刚才的统计情况,请同学们将数据填入第42页的统计表中。 提问:现在根据这张表你可以知道什么? (5)回顾这题的整理过程。

我们是怎样知道每种服装各买多少套的?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根据每种服装的大小为类别,先将队员的身高进行分类,这样我拉就可以知道每种服装的人数了。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3页的练一练。 自主调查,完成统计表。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2题。 (1)同学独立完成。

(2)就统计结果,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介绍你知道吗?

三、布置作业

四、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50页。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个条形统计图,从两个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练习七的第1题。

从条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完成图下面的习题。 点名回答,集体订正。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1)下面两图分别是四年级第一组男、女套圈比赛的统计图。你从图中到得了什么信息?

结合前面的知识提出几个问题。点名让同学回答。 (2)提出新的问题。

男生套的准一点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点? (3)小组讨论。 教师适时指导。

(5)结合教材第50页的男生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并指出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小结。

比较两组数据不能只看片面,要从总体来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0页的练一练。 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

2、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4题。 集体完成。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第二篇:《条形统计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表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由1格表示1个单位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过程,并能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解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体验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合适,渗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

教学重点:

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合适的数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小红、小芳、小奇他们喜欢踢毽子,瞧,这是他们一年级时踢毽的成绩。(出示统计表)

2.小红跳了多少?小方小齐呢?为了让他们的成绩更清楚直观,老师把他制成了一个统计图。大家仔细看。(课件演示整个统计图的生成过程)

3.谁来告诉老师,在这个统计图里,1格表示的是多少下?

学生:1下。

教师:也就是1格表示1个单位。(板书:1格表示1个单位)

4.为什么纵轴上要分12格?

学生:因为最大的数据是12个。

根据最大数据来确定纵轴上分多少格,你说得真好!

二、引起冲突,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现在,这三个小朋友已经上四年级了,我们来看看他们现在的踢毽成绩(课件演示前面的部分。)

2.把它们现在的成绩也画成统计图!如果1格表示1下,纵轴上至少需要分多少格?学生齐答:120格。

3.好,请同学们在卡片上试着分一分。

学生尝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提醒:在分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感受?

学生1:120格太多了,画不完。

学生2:分得太细,密密麻麻。

学生3:纵轴上的数据看不清楚。

学生4:太浪费时间!

4.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在纵轴上分120格,要么画不下,就算是画下了&&也是密密麻麻的,看不清楚,还浪费时间!

5.那怎么办?

学生:可以1格表示10下。

6.你为什么会想到用1格来表示10下呢?

学生:我看到这些数据都是整十整百的。

7.你真聪明,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了1格表示10下。如果1格表示10下,在纵轴上至少需要分多少格?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分一下。那纵轴的数据怎么标呢?谁来指着大屏幕说一说。注意,数据应该对准刻度来写。

那怎样用直条来表示他们的成绩,应该怎样画?

8.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今天学的这个统计图和我们以前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在小组里议一议。

学生1:以前,我们是用1格表示1个单位,今天,我们是用1格表示10个单位。师:以前统计的数据很小,可以用表示1个单位。今天的数据比较大,如果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很麻烦,所以要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板书:1格表示多个单位)

9.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例2

1.同学们真是厉害,把这么麻烦的事情变得如此简单,下面我们去参观一个苹果园!这是苹果园最近几年的苹果产量统计表。我们来把他制作成一个产量条形统计图,观察这些数据,

2.(课件出示上未完成的统计图)在这个图里,1格表示1千克、10千克合适吗?

3.那这些为什么不合适?学生:画不下。教师:你怎么知道画不下?

学生:&&(可上台来指着课件说)

4.你认为: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适?

5.打开课本,自己试着在书上完成统计图。

6.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统计图。

重点处理7500 7.这是我们某小学三位同学制的统计图,如果要从这三幅图中选择一幅图来宣传苹果园,你会选哪幅统计图?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

学生1:我选择图一,因为他画起来好画些。

学生2:我也选择图一,因为他看上去要清楚一些。

学生3:图一要美观一些。

1格表示2000 kg时,重点处理7500的直条。把6000~8000这一格平均分成4份,取3份就可以了。

1格表示3000 kg时,重点处理4000的直条。把3000~6000这一格平均分成3份,取13处就是4000。相同的道理,我们可以找到5000。8000是把6000~9000这一格平均分成3份,从6000往上数两份就是8000。

8.看来,要想画出合适的统计图,我们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合理地选择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9.那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个统计图来预测一下2008年的柑橘产量会怎么样?

学生1:我想到2008年产量还会增加!我看到前面几年的产量都是一年比一年多。

学生2:我觉得会下降。今年高温干旱,柑桔会减产。

教师:你真了不起,还能够结合实际来分析问题。

三、应用知识,练习巩固

1.游戏:大家来找茬

2.动动手

你能在这个图里,把每年的粮食产量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自己在卡片上完成统计图。

制完的同学看看和老师的一样吗?

四、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条形统计图教案

《第七单元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教学内容:第七单元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吗? 生:13亿。

师:最近我国正在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 【出示】例1复式统计表ppt 老师这里也有一张人口统计表,这是一张反映某地区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复式统计表。

【提问】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 生:描述表内数据信息。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统计的知识。 【板书】 统计

【提问】请你观察“某城镇人口统计图”,你能说说这张统计图中都有些什么吗? 生:(师引导学生说出)标题;纵轴:代表人数,单位:万人 每一格表示10万人;横轴: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该年人数的条形图和数据; 【师生活动】 展示 交流

二、新授

师:这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两种量。如果要将这两种量的数据作对比,我们能不能在同一个统计图中同时表示这两个量。 师:【提问】那么,在一幅统计图中,怎样区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呢? 【出示】复式统计图(空图)ppt 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图例(一种图例代表一种事物)

师:【提问】观察这个复式统计图横轴上的小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横轴上的每个年份上有两个小格,而单式统计图横轴上的每个年份上只有一个小格。

师:【提问】这两个小格是做什么用的呢?请大家同桌间交流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结合单式条形图画法,完成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 生:同桌交流 画图

【师生活动】展示 交流 评价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新学习的统计图 【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提问】观察题卡上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说说他们有什么区别?

生:在一张统计图上表示两种事物,可以直观地对比这两种事物

用不同的图例区分两种事物 师:【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ppt 师:【提问】观察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师生活动】展示 交流 做习题(共两题,由简到难)

三、小结

今天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绘制方法

四、布置作业 展示PPT 课下思考题

第四篇:《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一、教学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 P99-100 例1

二、教材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 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因此本单元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讲解和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想了解一下哪些同学是城镇人口?那些同学是乡村人口? 下面我们一起来对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投影出示统计表。 学生观察统计表

1、老师:请大家根据这张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图中的?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老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那现在你能不能把这两幅有联系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先讨论一下画法,再完成(同桌讨论——合作完成统计图——展示作品)师巡视,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来展示(缺少图例的,用不同颜色的,用线纹的)

4、讨论交流:

现在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今天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以前学过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都是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不同:单式条形统计图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数据,而复式的要用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直条。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图例说明,而单式的则不需要。)

5、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画两种以上的直条,为了区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线纹来表示,这就需要图例的说明,同学们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先确定好图例。看完这几幅统计图,我们找到了好的地方也发现了不足,那现在你们把刚才画的统计图再完善一下。

6、分析统计图: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能否知道: (1)哪年城乡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4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三、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101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课外小组的男生最多?哪个课外小组的女生最多? (2)哪个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多?哪个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少? (3)你现在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完成本班学生参加课外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知道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还能根据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八、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相同:都是用条形表示数量。

不同:单式统计图:只能统计一种量,不需要图例说明。 •

复式统计图:可以表达出多种量,需要图例说明。

第五篇:条形统计图新教案

《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多个》教学实录

七级明德小学 赵艳芹

教学内容:统计。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比较规范地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2)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绘制1格表示多个单位条形统计图,能阅读条形统计图并做出分析,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阅读。

难点:1格表示多个单位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课前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记录单、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先欣赏这样几幅图,(出示课件)认识这是谁吗?大名鼎鼎的刘翔。刘翔在第28届奥运上为我国赢得了第一枚跨栏金牌,全国人民无比自豪。

我们再来看,近四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情况。(出示课件:第25~28界奥运会我国获得金牌数统计图)比较这四届的金牌数量,你有什么感想?

(课件依次出示:喜欢水彩笔颜色人数统计图和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

通过欣赏这几幅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些图形都是有直条组成的,都有统计图的名称,制作时间,统计项目,在同一个统计图中每个直条的宽度 都相等,每个直条上面都有数量„„)

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条形统计图。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 提出问题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制作条形统计图吗?也就是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你们知道吗?想知道的同学请做好准备。

三、 解决问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非常熟悉的物品,你们猜一猜它可能是什么?学生猜。(师出示塑料袋) 生:塑料袋。

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为我们带来了方便。想一想,在你们家中每天大约用几个塑料袋?谁来说一说?(指生回答:3个、5个„„)

老师上周调查了我班内使用塑料袋的情况。(课件出示:一周内每天用“塑料袋”数量统计表)

在统计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周二用的数量最多,周三用的数量最少„„) 根据上面的数据,利用你手中的图纸,制成条形统计图。在制作之前,小组内先进行讨论,看看一格表示几个比较合适。然后咱再看看哪个同学完成的最快,制作的最漂亮。(一个表示2个最合适)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收集一些有错误的材料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说说错误原因,同时收集一些好的进行粘贴。

我们一起把这个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一周内每天用“塑料袋”数量统计图)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你发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了吗?

根据回答进行板书: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优点) 塑料袋用起来方便,可它是环境污染的一大元凶,给我们带来了负面影响。(课件出示小资料卡)

(指生读一读)

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应该怎么做?(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杜绝塑料袋满天飞,美化身边环境„„)

三、巩固延伸

师:我们再来观察一幅图片。(课件出示:某地降水量统计表和统计图)

师:(1)这里1格又表示多少?

(2)仔细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你发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了吗?师适时板书: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优点)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到过条形统计图?可见统计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比如:我们想了解咱们班同学的体重基本情况、身高基本情况等,都要用到统计的知识。课下同学们留意观察:生活中解决哪些问题时还要用到统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尼龙6的性能参数下一篇:奇妙的克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