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民族舞蹈教学论文

2022-05-0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少儿民族舞蹈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少儿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但是,传统的少儿民族舞蹈教育活动,往往只重发展少儿的动作,单纯要求少儿模仿;有时还用口令来训练少儿动作,等少儿学会了动作后,再配上音乐。这样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对少儿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感情的熏陶。

少儿民族舞蹈教学论文 篇1:

少儿民族舞蹈教学初探

【摘 要】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风格多样。民族舞蹈教学课程,是我国的本科舞蹈教育的专业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及民族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民族舞蹈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民族文化特征,充分利用民族舞蹈文化来实施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族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民族文化 民族舞蹈 教学 探讨

中国的民族舞蹈,在世界民族舞蹈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从事民族舞蹈教育工作的教师,我对近几年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展开论述,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民族舞蹈教学提供一点建议和借鉴之处。

一、少儿民族舞蹈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将少儿的特点和民族舞蹈的特征相互结合,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独有的特征,尤其是在少儿阶段,要注意结合少儿的心理特征和具体的情况进行。在教学当中要抓住少儿们在这个年龄阶段“人小志大”的特征,从而引发学习兴趣,激发进取精神。虽然,这个阶段的孩子理解能力偏弱,但记忆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地、耐心地对其教习,循序渐进,一点点引导少儿进行民族舞蹈学习。在对少儿进行民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劳逸结合,保障少儿的童趣和基本的玩乐时间,要知道少儿学习舞蹈过度劳累非常容易引起审美疲劳,反而致使少儿对学习民族舞蹈产生排斥感和厌恶感。

第二,将民族舞蹈教学赋予丰富教学的方式。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被新奇的东西吸引,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民族舞蹈教学目的,应该尽量使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讲和练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一边教学一边带领孩子学习的方式,以加强孩子的兴趣和学习效率。但同时应该注意这个时期的孩子们通常自制力都较弱,只是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这个时期孩子都比较好强喜欢竞争的特性。促进孩子之间良性的竞争,通过互相帮助和竞争从而达到民族舞蹈的教学目的。

第三,将舞蹈教学和文化教育相结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应该和文化教学充分的结合。在舞蹈教学当中不仅需要注意舞蹈技能的提升,同时也要进行文化教育,适当的穿插文化教育,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孩子们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在学习民族舞蹈过程中不但知其然而且顺其然,因此,更加有利于少儿民族舞蹈的学习,更加有利于培养少儿艺术天性和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具体教学方式

1、视听结合,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针对少儿的民族舞蹈教学之时也要通过充分的视听结合,以激发少儿学习的兴趣。必须要培养少儿们对民族音乐舞蹈的感受力,使少儿学习民族舞蹈有一个良好的音乐基础。在学习民族舞蹈之时可以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引导其乐于欣赏和喜欢民族音乐,并且在民族音乐当中感受音乐美和舞蹈美。通过视听的结合,调动少儿的多种感官并且和肢体进行配合,使之更深刻地理解民族舞蹈的特点和学习的方法,从中学习舞蹈技能。

2、注重动作剖析教学

民族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动作和技巧,从而掌握舞蹈艺术。而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民间的艺术经过了长期的总结、探索、实践、修改、整合等而形成的特色艺术,其动作和方法都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每一个民族的舞蹈都有规律可循,在动作、体态、韵律上都彰显了自身的民族文化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教师要做好舞蹈动作剖析工作,深入地从舞蹈动作的来源、发展、要领出发,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舞蹈动作的精髓,进而实现灵活运用的效果。例如,对于东北秧歌的教学,动作要领是上身向前倾,膝部微微弯曲,重心保持在前,这些动作和形态特点是由于东北人的居住环境所影响的,因而教师可以从东北人的居住环境入手,让学生体会到舞蹈动作的文化特征。

3、进行有效组织,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当中要有意的对少儿们的思维进行启发和发散,使之在感受音乐舞蹈美的同时,陶冶艺术情操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4、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多姿多彩就是民族舞蹈特别之所在,与此同时它更拥有特点鲜明、变化无穷的特点。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让孩子们去模仿,他们就会呈现出一个机械、僵硬,没有活力的舞蹈,一直这样下去,他们就会失去创造力,只是机械的模仿。所以,在教授舞蹈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让他们去机械的模仿舞蹈动作,而应该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跳出一些新的东西来,按照自己的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去创造舞蹈。在这方面,教师可以不时地放上一段音乐,让孩子们跟着旋律,跟着自己对音乐的感觉来跳舞,随后再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通过几次这样的课堂,我发现这种方法还是很受欢迎的。好动是小孩子的本性,如果老师总是让他们做一些机械的、枯燥的动作,他们就会逐渐的失去对舞蹈的兴趣,与之相反,如果在课程中多添加一些孩子们喜欢的东西让他们不失对舞蹈的兴趣,能不断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提高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中,民族舞蹈占有着一席之地。传承民族舞蹈是从事舞蹈启蒙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和传承,付出再多也会坚持下去,为民族舞蹈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何朝品

少儿民族舞蹈教学论文 篇2:

少儿民族舞蹈教学的思考

摘 要:民族民间舞蹈是少儿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但是,传统的少儿民族舞蹈教育活动,往往只重发展少儿的动作,单纯要求少儿模仿;有时还用口令来训练少儿动作,等少儿学会了动作后,再配上音乐。这样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对少儿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感情的熏陶。本文旨在探索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教育,让少儿初步学习和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风格和特点,培养少儿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的能力。

关键词:少儿;民族舞蹈;舞蹈技能

一、视听结合,充分激发对民族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少儿学习的内动力,要使少儿对民族音乐舞蹈感兴趣,就必须培养少儿民族音乐舞蹈的感受力。而培养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必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少儿直接感受音乐旋律美和舞蹈动作美,激发少儿对音乐舞蹈的注意和兴趣。而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多感官感知,“多通道”欣赏才有效果。同样,少儿在欣赏民族舞蹈的活动中,调动更多的感觉器官就能更深刻、更细致地感知民族舞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例如:我在教少儿欣赏新疆舞蹈的同时还通过欣赏VCD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少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有的少儿在欣赏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合着音乐节拍手舞足蹈起来,少儿在听听、看看、唱唱、跳跳的过程中,让大家分享他们对民族舞蹈的感受。然后再请少儿欣赏他们非常熟悉的新疆维吾尔族歌舞《小弟弟早早起》,少儿就会根据已掌握的几个基本动作自编自舞起来,我真为他们的潜能感到惊喜。

二、创设环境,充分营造民族舞蹈的氛围

环境对少儿的印象是深刻的、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教师应鼓励少儿穿上民族服装,大胆、自由、随意地表演欢乐的民族舞蹈,给少儿自己展示的机会,满足少儿自我表现的需求,同时,少儿之间自发的音乐行为也会吸引同伴积极参与,并互相促进,为少儿提供一个自娱自乐的舞台。在少儿民族舞蹈教学尝试中,我让家长带着自己和孩子共同创作的民族舞蹈,带上自己设计的不同的民族服饰,来到孩子中间进行亲子互动,也可与其他幼儿互换服装,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同台舞蹈,在良好的气氛中,家长与少儿愉快地交流,增强少儿感受民族舞蹈的信心和乐趣。

三、精心选材,充分感知民族舞蹈的风格和魅力

第一,必须是贴近少儿生活的民族音乐。少儿民族舞蹈教育应从感受入手,让少儿先感受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再加深理解,因此,选择贴近少儿生活的民族舞蹈,以少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少儿就容易学会。如蒙古族舞蹈《吉祥三宝》,歌词简单明了,曲调生动活泼,节奏自由流畅,简单地表达了爸爸、妈妈、孩子就是家里的吉祥三宝,抒发全家人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感。

第二,选择多种体裁,特点鲜明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舞蹈异彩纷呈,如瑶族舞曲《铜鼓舞》节奏深远悠扬,汉族舞蹈《采茶舞》、傣族舞蹈《孔雀舞》活泼欢快,彝族舞蹈《阿哩哩》风趣开朗,朝鲜族舞蹈《桔梗谣》凝重端庄,蒙古族舞蹈《赛马》自由舒展、豪迈奔放。让少儿感受各种性质的音乐,体验不同情绪的舞蹈,少儿就能更生动、更自然地表现各民族舞蹈的特性。

四、有效组织,充分理解、创造、表现民族舞蹈美

第一,有意启发思维,感受表现作品音乐舞蹈美。教师要有培养少儿感受力的强烈意识,以感受活动和感受能力的培养为起点,随时强化。例如:在少儿舞蹈教学的起始阶段,我先有意识地创设音乐情境,通过听录音,听教师范唱,让少儿感受曲子,理解歌词,产生兴趣,然后启发少儿用动作表达出来,这种自由表达是少儿在感受基础上的表现,也是一种创造力。

第二,有序组织引导,化难为易,理解表现作品音乐舞蹈美。有序指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让少儿由易到难,在玩中学、游戏中,从中理解和表现作品的音乐舞蹈美。如教福建民间舞蹈《采茶扑蝶》,教师制作一只彩蝶,用一根长棍牵着,先让少儿伴着音乐玩捉蝴蝶的游戏,并有意识地在游戏中渗入舞蹈基本动作,使少儿在兴致勃勃的追逐中自然地学习舞蹈动作,很快地理解并形象地表现作品的音乐舞蹈美。

第三,有机引导感受,创造动作,表现作品舞蹈美。创新动作是少儿感受与表现音乐美的一个好方法,少儿动的过程是倾听、感受和表现的过程。少儿对音乐作品感受了、理解了,就会在大脑中产生意境和联想,新旧表象的重新组合才能有动作想象,才能有创造力。如在播放《小格桑》乐曲时,孩子们都神气活现地做踏步、敬礼、摆抢、远望、吹号、骑马等动作,这些都是音乐旋律在少儿情感上的反映,说明少儿有感受音乐美和体现音乐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丹.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方法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2007(24).

[2]王冉.舞蹈教学的基本思路[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杜燕.浅谈舞蹈艺术培训与少儿全面发展的关系[J].青海教育,2005(Z3).

作者:贾书惠

少儿民族舞蹈教学论文 篇3:

论民族民间舞在少儿舞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教学方法

【摘要】在社会文明进步,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元文化相交融并存,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艺术如何能被发扬光大及传承,是舞蹈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 少儿舞蹈 校外教学

我国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拥有着数以万计从内容到形式,从韵律到风格各显异彩、斑斓夺目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些不同民族所流传下来的或雄浑刚健或阴柔婀娜,或源于祭祀仪式或为寻求爱情的民间歌舞,展示着东方民族所具有的久远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校外少儿舞蹈课堂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关键是让少儿体验到舞蹈的乐趣,在广泛接触不同风格特点的民族舞蹈中得到美的陶冶,不断促进少儿审美能力的发展,为少儿审美打下基础。

一、民族民间舞在少儿舞蹈教育中的意义

1.美育教育的意义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级教育部门越发重视中小学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注重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質的培养,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学属于艺术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在接受舞蹈艺术美学熏陶的同时,逐渐具备良好的人体美的基本素质,获得全身协调的身体能力,领悟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舞蹈艺术素养。在素质教育中,舞蹈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少数民族舞蹈是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精神智慧的结晶,其存在和发展均与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关,这正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重要表现。少儿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不仅能学会民族民间舞基本动作和相关知识,同时也是对少儿艺术情操培养的良好模式,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美育教育。使得少儿在童年时期就能了解美,感受美,捕捉美。从小激发他们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兴趣,对于促进他们今后的成长乃至通往艺术之路都会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儿童一旦从小就接受美学教育,接触艺术概念,通过长期的培养灌输,这种艺术形式就能逐渐的融入到孩子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去,慢慢的陪伴他们成长,伴随他们情感和思想的发展,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若这种良好的艺术形式能够很好的融入儿童内心,便能很快激发他们的艺术情节和艺术追求,并能够引导他们了解艺术世界,融入艺术世界,甚至有可能走进艺术世界,甚至成为他们终身的追求,这是早期少儿民间舞蹈教育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传承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古国,漫长的历史岁月和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今日生活在我国广大地域中的56个兄弟民族。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我国众多的民族发展成为今日具有各自语言、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独具特色的人文状况与景观,也成就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有着千年的发展史,也经历了从古至今重要的传承和转变,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国家最具精髓的艺术展现形式。在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的传承往往是主流文化得到了不断的发扬光大,而民间这些舞蹈形式的艺术却很容易被忽略,所以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民间文化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不可取代的。然而,社会在快速发展,当前传统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态势岌岌可危。因此,发扬民族舞蹈要从儿童抓起,通过早期校外舞蹈教育让学前儿童从成长初期就能接触到民族民间的舞蹈艺术,形成早期对民族艺术的认知,并逐步地使他们产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引导鼓励他们去模仿、去学习、去积极追求。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学习,不断强化民族民间舞蹈的印象,体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喜欢民族舞、学习民族舞、爱上民族舞,通过不断的努力去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二、少儿民族民间舞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创设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情境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建设计的情境氛围。“境”在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和风格特色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所教内容,设置不脱离实际又具有特色的教学情境。由于少儿特有的年龄认知能力有限,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孩子们能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而不是单一空洞地模仿肢体动作。其次,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的丰富孩子们的感性认知,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少儿在学习民族民间过程中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从而使得孩子们不会置身于枯燥的,难理解的,生硬的舞蹈学习中。再次,创设一个好的有利于教师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解老师的教学重点和要求,老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在积极、活跃和谐的氛围中,让孩子们学习和感受中国民族民间的独特魅力,老师也较好的实现最终教学目标。这也将要求舞蹈老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不断深入研究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创设民族民间舞课堂特有的教学情境。

2.在教学过程中创编

在少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给孩子提供一个可创造,可发展的空间。“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如果深谙这个道理,在幼儿初步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前提下,便可以尝试让他们即兴创编舞蹈动作。即兴创编动作不是让其模仿后再进行创编,而是初步在了解了民族民间舞特点基础上,让幼儿随性的,根据所听音乐凭借自己的感觉去做动作,让孩子们抒发内心情感的同时发挥他们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编创彝族舞蹈《咯咯哒》的前期,我给学生们听了作品音乐,孩子们根据音乐中的鸡鸣声和节奏变化,让她们自己自由发挥编创出较符合音乐情境的舞蹈动作,从中作为老师也吸取了不少孩子们自己创作出来的形象动作,为最后呈现出来的舞蹈作品提供了不少创新的灵感。

3.提高教师的民族民间舞水平

毋庸置疑,舞蹈教师是少儿舞蹈培训的关键所在。教师的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校外少儿舞蹈培训机构虽然不是专业的舞蹈学府,但在启蒙,培养少儿舞蹈兴趣,意识和基础能力上一点不能含糊,这对舞蹈教师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作为校外舞蹈教育者,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舞蹈知识和基本功,将真正的民族民间舞内容教授给学生,使宝贵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得到传承。另外,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和文化也在不断地被深挖和探究,因此作为一线教师也要不断的投入到舞蹈学习中去,充实自身舞蹈修养,带给学生纯正,严谨,有传承意义的民族民间舞。此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舞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外校舞蹈培训年龄段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因此授课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水平特点进行课程内容设置,不能千篇一律的按照以往经验教学。培养情感,陶冶性情,激活孩子的热情,都是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搞好民族民间教学的前提条件。

由此可见,校外少儿民族民间舞教育要得到传承和推广,是一件意义重大又实属不易的工作。这离不开传授者的耐心探究和细心钻研,通过舞蹈活动既得到美的熏陶,又在实践过程中多元化地感知中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他们了解、熏陶、传承中华民族民间艺术,是我们校外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王颖.儿童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探究.2013.

作者:龙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投资控制工程管理论文下一篇:市场营销进攻原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