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研究论文

2022-05-06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元代文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这三组诗都作于金亡之后。《俳体雪香亭杂咏》写汴京城破后诗人入览宫中所见。庄严神秘之宫,满怀深创巨痛,却以俳体写来,以笑言痛,读之令人悲戚动容。《癸巳五月三日北渡》写诗人亡国后被押往羁管地聊城路途所见。诗人以诗史之笔、绝句之体,记录亡国惨痛,以及战争造成的生灵灭绝,田园废弃,文化、社会、经济遭受的毁灭性破坏。从细节到全景,笔力非凡,字字泪血。

元代文学研究论文 篇1:

元好问诗歌通释三则(五)

摘要:本期所选三首元好问的古体诗,技法上各有独特处。《西园》是诗人赴试汴京,游西园所作。对北宋亡国的感叹和对大金即将重蹈覆辙的担忧,使这首诗情感深沉,笔力凝重。思绪的跳跃与时空的转换,单行却转韵,使这首诗既健利又流转,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涌金亭示同游诸君》可以看作是一篇用歌行体写成的游记,长短变换的句式,形成了宏大的气势,创造了独特的诗歌风貌。郝经说元诗“歌谣跌宕,挟幽并之气,高视一世”,此诗确可当之。《雁门道中书所见》是蒙古窝阔台汗十三年,元好问途经雁门所作。诗人目睹百姓在蒙元政权下的苦难,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情怀和无力拯救百姓于水火的无奈。

关键词:元好问;游览诗;感时伤乱

《西园》

西园老树摇清秋,画船载酒芳华游。登山临水祛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百年此地旃车发,易水迢迢雁行没。梁门回望绣成堆,满面黄沙哭燕月。荧荧一炬殊可怜,膏血再变为灰烟。富贵已经春梦后,典型犹见靖康前。当时三山初奏功,三山宫阙云锦重。璧月琼枝春色里,画栏桂树雨声中。秋山秋水今犹昔,漠漠荒烟送斜日。铜人携出露盘来,人生无情泪沾臆。丽川亭上看年芳,更为清歌尽此觞。千古是非同一笑,不须作赋拟《阿房》。

诗题注曰:“兴定庚辰八月中作。”兴定庚辰即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可知这是元好问于是年秋赴试汴京游览西园时作。时年元好问三十一岁,值金向蒙古求和未允,国势日蹙,他感怀时事,写了这首诗。西园是一个特殊的园林名。汉上林苑又名西园,张衡《东京赋》:“岁维仲冬,大阅西园,虞人掌焉,先期戒事。”薛综注:“西园,上林苑也。”曹操的邺城也有西园,曹植《公宴诗》有“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后代都城附近也多有以西园命名的园林。北宋西园也是都城名园,苏轼等名流参与的“西园雅集”,成千古佳话。西园因此也就很容易触动诗人今夕盛衰之感。唐人张说就有诗说:“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邺都引》)本诗中的西园,原为北宋汴京近郊的名园,北宋亡时曾被毁。金宣宗南渡后,汴京成为金朝京城,西园也恢复为游览胜地。元好问多次游西园,也多次在诗中写到西园,如“不见西园风露秋”(《探花词》)、“风流一枕西园梦”(《郑先觉幽禽照水扇头》),都指汴京西园。

诗的结构很清晰:四句一转韵,意随韵转,二十四句自然分成六个层次。

第一层次交代缘起:“西园老树摇清秋,画船载酒芳华游”,在清秋时节游园,登临赏景。老树,杜甫诗有“老树饱经霜”(《懷锦水居止二首》其一)句,元好问借其意象,诗中多用,如“老树遗台秋更悲”(《出都》),“试就遗台老树看”(《龙兴寺阁》),表达乔木故国之感。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芳华,这里指芬芳美丽的自然景色。芳华游,即游芳华,游于自然美景之中。然而游览并未给诗人带来多少心灵的快乐。“登山临水祛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登山临水,即游赏山水。宋玉《九辩》:“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祛,除去,消除。物色,景色,景象。这两句是说:来游西园,本想借游赏排遣胸中烦忧,而园中景象却无端触起更深的愁思。南朝宋鲍照《秋日示休上人》诗有“物色延暮思”句。“增暮愁”总领中间四节。之所以“愁”,“愁”的内容,就是感怀伤今。由此进入第二层:追怀历史。

西园是一个经历过亡国之痛的地方。“百年此地旃车发,易水迢迢雁行没”,写北宋亡国二帝被掳的历史。从元好问游西园上推大致百年,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汴京,宋徽宗、钦宗被掳北去,初迁安肃军(今河北徐水县),又迁云州(今山西大同),最后迁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城北)。兴定四年上推靖康二年为93年“,百年”是举其成数。旃车,即毡篷车,古代西北民族以毛毡做车帷,称作旃车。旃,通“毡”。易水,河名,源于太行山东麓流经河北易县,再东南流经徐水,注入南拒马河。迢迢,遥远的样子。这句说:从西园所在的汴京,遥望当年徽、钦二宗被掳北去的易水,远在北飞大雁身影消失更远之处。“梁门回望绣成堆,满面黄沙哭燕月”,梁门,指大梁夷门。南朝梁江淹《伤友人赋》“:余结谊兮梁门,复从官朱藩。”胡之骥注:“梁门,大梁夷门也。”大梁为战国魏都,在今开封一带,这里代指汴京城门。这句化用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句。燕月,燕地的冷月。安置宋徽、钦二宗的徐水一带属古燕地。这两句想象被掳去的徽、钦二宗从燕地回望故都汴京,亭台楼阁,满城锦绣,都已非其所有,黄沙满面的他们,只能对着燕地冷月哭泣。诗人没有对历史做抽象叙述,而是从一个游园者眼中,就游览之地写来:这里就是当年旃车载着二帝出发的地方,循着远去的路,遥望安置他们的易水边,那在北飞大雁影断之处的更远方。诗人又想象二帝渡过易水,回望故都,锦绣的都城已经易姓,他们只能对着燕地的黄沙与冷月流泪。

园林的建造者被掳去了,园林呢?接下来笔锋转到园林。写园林,是这首诗的本位,是诗的主体,以下第三四五层都写园林。这几层用倒追法。

第三层承第二层倒追园林被烧。“荧荧一炬殊可怜,膏血再变为灰烟”,金人一炬,可怜焦土。荧荧,火光。一炬,一火把。膏血,如说民脂民膏。宋王禹偁《端拱箴》:“须知府库,聚民膏血。”西园是用百姓膏血建成。这两句是说,金军攻下汴京,西园一炬焚毁,百姓膏血变成园林,园林再变而为灰烟。“富贵已经春梦后,典型犹见靖康前”,而今只能从某些遗迹想见未烧前(靖康前)西园的风貌与规制。春梦,比喻消逝的繁华。宋赵德麟《侯鲭录》载:苏轼被贬昌化(今海南昌江东南),负大瓢,行歌田间,有老妇年七十,对苏轼说:“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靖康,宋钦宗赵桓年号(1126—1127)。典刑,同“典型”,《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由被烧倒追园林初建,这是诗的第四层。“当时三山初奏功,三山宫阙云锦重”,初落成的西园,真如人间仙境,让人沉醉。三山,本指东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里用来指三山仙境般的西园。奏功,收效,成功,这里是指当年西园竣工。云锦,锦绣般的彩云。这两句说,当年西园落成之时如仙境般美好,楼阁宫阙坐落在重重彩云之中。但正是春色中的沉醉,导致秋雨中的倾覆。“璧月琼枝春色里,画栏桂树雨声中”,用象征的手法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形象而不着痕迹。璧月琼枝,月圆如璧,树美如玉。琼枝,即玉树。这里暗用陈叔宝《春江花月夜》句意:“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画栏,雕画华美的栏杆。画栏桂树,暗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句:“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悬秋香”是“土花碧”之前兆。这两句明写当时落成时西园之华美,暗示华奢正是败亡的前兆。诗以“春色里”与“雨声中”的对应为转折。

第五层,从历史的追怀中跳出,写眼前西园,抒发古今盛衰之慨。“秋山秋水今犹昔,漠漠荒烟送斜日”,山水依旧,繁华消逝,唯余荒烟落日。漠漠荒烟,云雾迷蒙,园林破败如荒野。荒烟送斜日,为金朝日薄西山的象征。“铜人携出露盘来”,典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魏明帝青龙元年(按:为景初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汉武帝听信方士之言,以为露水和玉屑服食可以长生不老,于是在建章宫造神明台,上有金铜仙人,手捧承露盘,承接空中露水。曹魏代汉,魏明帝曹睿诏宫官将金铜仙人从长安搬到洛阳,立于宫殿前。金铜仙人辞汉为汉魏易代的象征,这里借汉魏易代喻宋金鼎革,江山易主,警示山河沉沦要再次发生。“人生无情泪沾臆”,用杜甫《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臆”句,改“有情”为“无情”,言即使无情也潸然泪下。泪沾臆,泪湿胸襟。这两句是说:江山易主,尽管与我无关,不当有情,但也不免落泪。

最后一层,“丽川亭上看年芳”回应开头“芳华游”作结:放下历史的是是非非,且欣赏眼前芳华,清歌美酒,以慰情怀。丽川亭,应该是汴京西园内一亭。元好问有诗句:“旧曾家近丽川亭。”(《自赵庄归冠氏》)年芳,这里指一年中应时的芳花。下句说古今盛衰都付清歌杯酒中。“不须作赋拟《阿房》”,没有必要像杜牧那样作《阿房宫赋》,感慨兴亡。阿房,阿房宫,秦朝宫殿。秦统一后,在咸阳渭水南岸的上林苑建造朝宫,朝宫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所以叫阿房宫。秦末被项羽焚毁,据说火三月不熄。唐人杜牧感其事作《阿房宫赋》。这句说:像杜牧那样作《阿房宫赋》,感慨兴亡,全是多余。其实,他是感觉,大金国重蹈北宋覆辙,已是不可避免,感慨何益?不如清歌痛饮,忘怀世事。

这首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思绪跳跃与时空转换。首四句:当下,西园,芳华下的暮愁;五至八句:百年前,宋帝被掳,汴京与易水;九至十二句:靖康之难,西园;十三至十六句:西园,初建时,豪奢藏凄凉;十七至二十句:当下,西园,神游汉魏易代;二十一至二十四句:当下,西园,神游,秦亡,阿房成灰。如此看,不需要分析,诗的题旨已彰彰在目。

这首诗形式上有些特别。七言古诗在唐初受律诗影响走向律化,诗中多律句(符合律诗平仄要求)或准律句,还多运用对仗,后人称之为“入律的古风”。像王勃的《滕王阁》诗,被一些人误认为是律诗。又有一些诗人,如杜甫、韩愈等,为使古体区别于律诗,有意使其诗句不合律。这两类七古,一种是律化,一种是反律化,形式上最顯著的区别,是入律者多四句(或六句)一换韵,大致平声韵与仄声韵相间。而反律化的不换韵。再看元好问这首诗,就发现,它是换韵的,并且平仄相间,依次押平声尤韵,入声月韵,平声先韵,平声东韵,入声质韵,平声阳韵。从这方面看,似乎符合入律古风的特点。但是,它不用律句(平仄不合),也多有对仗,少单行句。这也显示出元好问诗歌写作的个性。单行又转韵,使得这首诗既健利又流转,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坡陀。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涌金亭下百泉水,海眼万古留山阿。觱沸泺水源,奫沦晋溪波。云雷涵鬼物,窟宅深蛟鼍。水妃簸弄明月玑,地藏发泄天不诃。平湖油油碧于酒,云锦十里翻风荷。我来适与风雨会,世界三日漫兜罗。山行不得山,北望空长哦。今朝一扫众峰出,千鬟万髻高峨峨。空青断石壁,微茫散烟萝。山阳十月未揺落,翠蕤云旓相荡摩。云烟故为出浓淡,鱼鸟似欲留婆娑。石间仙人迹,石烂迹不磨。仙人去不返,六龙忽蹉跎。江山如此不一醉,拊掌笑煞孙公和。长安城头乌尾讹,并州少年夜枕戈。举杯为问谢安石,苍生今亦如卿何?元子乐矣君其歌。

涌金亭在河南辉县西北百门山附近,百门山又名苏门山,苏轼写有“苏门山涌金亭”六字。涌金亭下的百泉,是豫西北一处名胜。嘉靖《河南省志》载:“百门泉出苏门山,泉通百道,故名。”明人李濂有《百泉》一文,言:“《诗》曰:‘毖彼泉水,亦流于淇。’又曰:‘泉源在左’。斯盖谓共城之百泉,实卫源云。共城西北七里,有苏门山:一曰百门山,乃百泉始出之山。其地岩谷幽邃,林樾茂密,古名士多卜居焉。”据《彰德府志》载:“涌金亭在百泉上,亭在泉侧,泉从地涌出,日照如金。”故名。这里既山水清美,又多人文景观。年轻的元好问到游百泉,作此诗。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一般认为是蒙古贵由汗二年(1247),从诗的内容看,显然不符。也有说在金正大五年(1228),不知何据。据诗中“长安城头乌尾讹”句看,只能作于金亡前。另外,此诗借鉴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痕迹明显,也似乎非晚年熔化无迹的作品。时间难以断定,同游诸君亦不详。尽管说的都是娱情林泉、隐居乐志的话语,但诗的情调感慨激越,展示的是进取情怀。潘德舆认为“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这样的诗句,“豪情胜概,壮色沉声,直欲跨苏、黄,攀李、杜矣”(《养一斋诗话》),夸赞的主要是其雄迈的心胸志趣。

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是,在写涌金亭之前先用一大段导入;写完涌金亭之后,又借助相关传说与人文遗迹发了一大通感慨。全诗43句,这一首一尾占去19句,但读者没有游离与断裂之感,觉得都是在写涌金亭,都是在写百泉。又由于运用了巧妙的过渡,衔接无痕,读来浑然一气。

诗的前八句是导入,从太行写起,气势阔大“。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太行即太行山,苏门山在太行山南端,为太行余脉。左界,指天界、天际。《白虎通》:“天左旋,地右周。”这两句说,太行山禀天地元气,亘古长存,其高大上与天接,为山河分出界限。“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坡陀。”巨鳌,海中大龟。神话传说海上有巨鳌背负神山,这里借神话形容太行的威势。突兀,高耸突出之貌。坡陀,倾斜不平之貌。这句说太行山高耸之处已过,到苏门只剩下坡陀了。后四句是说:“我”沿着太行一路行来,历览美景,最终还是苏门最美。与苏门美景形成对比的是汾晋、济源、盘谷。汾晋,即汾水与晋水,指汾水与晋水流经之地,即山西中部地区。济源,今属河南,因当济水之源,故名济源,著名的王屋山、九里沟都在这里。盘谷在济源北二十里,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称其地“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诗人历览了太行山前后腹背,对太行山的形貌有全面了解;济源、盘谷的景物也并非不美,只是和涌金亭相比,还是相差很多。这些描写都是为了衬托“苏门烟景”的美好。烟景,指山水的云烟草树景象。《宋史·李宥传》言李成:“善摹写山水,至得意处,疑非笔墨所成……酒酣落笔,烟景万状,世传以为宝。”这样导入,尽管如遥天归鹤,却不牵强。

中间22句写涌金亭景色,分两个层次:水与山。

从“涌金亭下百泉水”到“云锦十里翻风荷”写百泉水。“海眼万古留山阿”,海眼,指泉眼,古人认为,泉水潜流地中,与江海相通,故称泉眼为海眼。杜甫《太平寺泉眼》“:石涧见海眼,天畔萦水府。”山阿(ē),即山弯。“觱沸泺水源,奫沦晋溪波”写百泉之形,言其喷涌有泺水之势,波澜有晋溪之美。觱(bì)沸,泉水涌出貌。《诗经·小雅·釆菽》:“觱沸槛泉。”《毛传》:“觱沸,泉出貌。”泺(luò)水,源出山东济南。《水经注》:“泺水出历城县西南,水涌若轮。”奫(yūn)沦,波浪回旋貌。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诗:“鱼尾上奫沦。”晋溪,即晋水,在太原西南。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云雷”两句继续描绘百泉之状。云雷,比喻波涛。波涛翻卷如云,奔腾之声如雷。苏轼《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擘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元好问《鹳雀崖北龙潭》也有“云雷鼓飞浪,喷薄齐万弩”之句。窟宅,洞穴,这里指泉水深处。蛟鼍(tuó),蛟龙和鳄鱼。百泉并无奔腾之势,这两句借想象为百泉增加神秘色彩。“水妃”二句则是说:泉水喷出无数闪光的水珠,像是水中仙子在玩弄夜光珠,把地下的宝藏都发泄出来,上天也不责怪。水妃,即水中仙子。明月玑,即夜光珠。玑指不圆的珠,或说小珠。地藏(zànɡ),地下的宝库。发泄,即泄漏、散发出去。诃,指斥责、责骂。“平湖”二句,平湖,指百泉水汇成的池。油油,水流动貌。刘向《九叹·惜贤》:“江湘油油,长流汩兮。”王逸注:“油油,流貌也。”云锦,本义是彩霞,这里比喻荷花。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诗:“问言何处芙蓉多?撑舟昆明度云锦。”即指荷花。

这部分很难写,眼前可见的,只有水中冒出的水珠和十里风荷。在本无可着笔之处,诗人展开视通万里的联想和无中生有的奇思,写出了百泉水的韵味。

“我来适与风雨会”到“鱼鸟似欲留婆娑”写山。写山,着意写其变化,从不可见到微茫缥缈,各有魅力,写草木,写飞鸟,都将它们人化,它们似乎都有意展示风姿。

“适与风雨会”是说正赶上风雨。“世界三日漫兜罗”句,世界,指整个天空。兜罗,指木棉。《楞严经》注“:兜羅树上出绵。”这里用以比喻云雾。“山行不得山,北望空长哦”,不得山,指看不到山。长哦(é),长叹。“今朝”二句,写山峰高峻的形貌。千鬟万髻,即千万鬟髻,比喻众多山峰。鬟髻是古代女子的环形发髻,因高耸于头顶,故常以之比喻青黛色的山峰。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空青”句以下转写烟景,即山峰与云烟草树。“空青”二句写山峰上隐约散布着烟萝。空青,即青空,青碧空阔的天空。断石壁,被石壁遮断。用杜甫《不离西阁》诗句:“江云飘素练,石壁断空青。”微茫,犹言隐约。烟萝,指草树茂密,烟聚萝缠。“山阳十月未揺落,翠蕤云旓相荡摩”,山阳,即山之阳,山的南面。摇落,零落,凋谢。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翠蕤,本义为饰以翠羽的旗帜。云旓(shāo),本指绘有云彩的旗。翠蕤、云旓,这里都用来描写不同色彩与形状的山上草木,远看山坡上,深秋草木色彩丰富,像无数形色不同的旗帜相互摹荡。“云烟”两句是说:山上烟云变幻,似乎有意变化浓淡展示其多姿景象。鸟飞鱼跃,好像都想留下婆娑的身姿。婆娑,指优美的姿态。

写完水景与山景,诗人从景物描写中脱出,表达人生感悟。

“石间仙人迹”句是从写景到议论之间的过渡。仙人迹,指苏门山西岭大方石,号仙人岩,上有仙人足迹和“仙人迹”三字。仙人传说已不详。“六龙忽蹉跎”句,用阮籍《咏怀》诗“白日忽蹉跎”句意,感叹时光虚度。六龙,日车驾六龙,代指日。《淮南子》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蹉跎,度过,指日西沉。“江山如此不一醉,拊掌笑煞孙公和”句,写到了一位苏门山隐士孙登。孙登,字公和,三国魏人。隐居苏门山。按《古诗纪·忧愤诗》引《文士传》言:

嘉平中,汲县民共入山中,见一人,所居悬岩百仞,丛林郁茂,而神明甚察,自云孙姓登名字公和。(嵇)康闻,乃从游三年。问其所图,终不答,然神谋所存良妙,康每茕然叹息。将别,谓曰:“先生竟无言乎?”登乃曰:“……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无多求。”康不能用。及遭吕安事在狱,为诗自责云:“昔惭下惠,今愧孙登。”

这两句是说:面对如此美好江山而不高卧沉醉,会被孙登所笑的。

“长安城头乌尾讹,并州少年夜枕戈”,写到了另外两个典故。长安城,唐代的京城。乌尾讹,“讹”通“吪”(é),动的意思。杜甫《日暮》诗:“日暮风亦起,城头乌尾讹。”王嗣奭《杜臆》:“日落风起,云屯波撼,此虏将入寇之象。”元好问借此典故写金末局势。“枕戈”典出《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少年刘琨立下志向,随时准备杀敌报国。后为并州刺史,在西晋末年经营和坚守并州十二年。元好问有《并州少年行》:“君不见并州少年夜枕戈……拔剑起舞鸡鸣歌。”言并州少年枕戈以待旦,随时准备从征卫国,形容杀敌报国心切。

“举杯”三句同样用典。谢安石,谢安字安石,东晋孝武帝时宰相。谢安中年隐居东山,后被桓温起为司马。《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嵩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甚有愧色”,讽刺其改节。元子,指唐代诗人元结,少居商余山,曾著《元子》十篇,自称元子。元结《五规·心规》:“元子病游世,归于商余山中,以酒自肆,有《醉歌》,歌曰:‘元子乐矣!’俾和者曰‘:何乐亦然,何乐亦然?’我曰‘:我云我山,我林我泉。’”此处遗山以元结自比,表达乐居林泉之志。

这十三句,是由前半部分对水与山的观赏,引出了有关出与处的人生思考。美景醉人、仙人遗迹、前代故事,都导向逍遥逸乐的价值取向。尽管最后五句完全脱离了涌金亭的话题,但读来感觉那是由景而情的自然引发。

总体来说,这是一篇用诗写的游记,它对同类作品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多有借鉴。比如要写涌金亭先写苏门山,而写苏门山则从太行写起,以此张大形势,与韩愈诗写衡岳庙先写衡岳,而写衡岳则从五岳写起,是同一思路。更具体的,写诗人向往一游涌金亭,但“我来适与风雨会,世界三日漫兜罗”,令人失望,好在“今朝一扫众峰出,千鬟万髻高峨峨”,与韩愈诗“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须臾扫尽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完全相同。诗最后以说自己无意于世事,思路也同。不过,元好问运用歌行体的形式、长短变换的句式,凭借宏大的气势,还是创造了有别于韩愈诗的风貌,赢得了后人的赞赏。郝经评元好问“歌谣跌宕,挟幽并之气,高视一世”,此诗确可当之。

《雁门道中书所见》

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出门览民风,惨惨愁肺腑。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一昔营幕来,天明但平土。调度急星火,逋负迫捶楚。网罗方高悬,乐国果何所。食禾有百螣,择肉非一虎。呼天天不闻,感讽复何补。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倾身营一饱,岂乐远服贾。盘盘雁门道,雪涧深以阻。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

先来解题。雁门,指雁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四十里。山上有雁门关,是长城重要关口之一,以两山对峙峻峭险要,大雁飞度其间而得名。蒙古窝阔台汗十三年(1241),元好问北游应州金城县(今山西应县),归途经过雁门,目睹蒙古政权下之乱政和百姓的苦难,写下了这首五言古诗,表现了诗人面对百姓苦难的悲悯情怀和无力拯救百姓于水火的无奈。

前四句为第一节。旬浃,即浃旬,满一旬,十天。兀兀,混沌无知貌,浑浑噩噩。唐寒山《诗》之二三四:“兀兀过朝夕,都不别贤良。”这里指在歌舞中沉醉。出门,指出金城城门。览民风,即观民风,观察民情,这里指百姓生存情况。《礼记·王制》:“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这四句由一个宽泛的扇面对构成(重点是“兀兀醉歌舞”与“惨惨愁肺腑”的对仗,核心是“醉”与“愁”),凸显城中官府与城外百姓苦乐两重天,推出了“惨惨愁肺腑”这一核心诗句。诗并不写“兀兀醉歌舞”,它是反衬“惨惨愁肺腑”,但没有“兀兀”,“惨惨”就缺乏强烈的冲击效果。

以下二十句,写“惨惨”与“愁肺腑”,或说是“惨”与“愁”,百姓之“惨”与诗人之“愁”。又分两个层次,一层总写,一层特写。“去年夏秋旱”到“择肉非一虎”是总写“惨”,“呼天天不闻,感讽复何补”两句总写“愁”,是面对如此“惨”而无力拯救之“愁”。“单衣者谁子”以下是特写“惨”,写一个远赴南府籴粮者的“惨”“,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是因所“逢”而引发的“愁”,即由这一个体的艰难人生引发诗人之“愁”。

总写展现一方百姓之“惨”,写得极为概括。诗人先用六句写出三重灾难:“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一重天灾,去年天灾,预示今年无食。黍,黍子,通称黄米,一种耐旱作物。穟,同“穗”。“一昔营幕来,天明但平土”,二重兵祸,庄稼荡为平土,收成彻底无望,百姓何以度日?一昔,即一夕,一夜。《左传·哀公四年》:“为一昔之期,袭梁及霍。”《新唐书·惠宣太子李业传》:“业有疾,帝忧之,一昔容发为变。”“调度急星火,逋负迫捶楚”,三重苛政之害,百姓再无生路。调度,征调赋税。《后汉书·桓帝纪》:“其令大司农绝今岁调度征求。”逋负,拖欠。捶楚,指杖刑。

“网罗”以下四句,是对百姓命运的悲叹:网罗高悬,无处可逃;虎狼遍地,唯有死路。网罗比喻法网。宋欧阳修《江邻几文集序》:“其间又有不幸罹忧患,触网罗,至困阨流离以至。”乐国,也称乐土,指安乐无苦难之地,出自《诗经·魏风·硕鼠》:“势将去女(汝),适彼乐国。”这句意为:乐国到底在何处呢?人间没有乐国,百姓何处逃避苦难?“食禾有百螣,择肉非一虎”,螣(tè),指吃苗叶的害虫。《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毛传》:“食心曰螟,食叶曰螣。”这里泛指危害庄稼的害虫,故言“百螣”。择肉,本指选取禽兽为射猎的对象。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射游枭,櫟蜚遽;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后也指择人而食,汉张衡《东京赋》:“嬴氏搏翼,择肉西邑。”非一虎,多个虎,都是非虎之虎。元好问的友人杨奂有《射虎记》,历数当时各种害人之“虎”,盗虎、豪虎、吏虎、兵虎、过客之虎等,他称作“非虎之虎”。

接下来的十句,特写“惨”又很具体:呼天,天听不到;写诗感讽,于事无补。百姓天寒衣单,腹中无食,为谋口食,不惜身涉死地。贩籴,买粮食。《史记·货殖列传》:“谚曰:‘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南府,这里指南边的府县。倾身,竭尽全力。《后汉书·郭太传》:“乡里有忧患者,淑辄倾身营救,为州闾所称。”营,指营求、谋取。服贾,经商。盘盘,道路曲折回绕貌。李白《蜀道难》诗:“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写出了百姓谋食之艰难:路途遥远,道路盘曲,深雪艰阻。

总之,乱政之下,百姓生路何在?这是一首泪血写成的诗。从艺术上看,结构独特,手法高超,是元好问诗中名篇。

作者:查洪德,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元代文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姚燧集》(整理)、《元代诗学通论》、《元代文学通论》、《元代文学文献学》(与李军合作)、《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金元卷》(主编)等。

编辑:杜碧媛dubiyuan@163.com

作者:查洪德

元代文学研究论文 篇2:

元好问诗歌通释三则(十四)

摘 要: 这三组诗都作于金亡之后。《俳体雪香亭杂咏》写汴京城破后诗人入览宫中所见。庄严神秘之宫,满怀深创巨痛,却以俳体写来,以笑言痛,读之令人悲戚动容。《癸巳五月三日北渡》写诗人亡国后被押往羁管地聊城路途所见。诗人以诗史之笔、绝句之体,记录亡国惨痛,以及战争造成的生灵灭绝,田园废弃,文化、社会、经济遭受的毁灭性破坏。从细节到全景,笔力非凡,字字泪血。《自题中州集后五首》是《中州集》编成后的题诗,说明编纂宗旨,寄寓内心感慨。诗人对比南北,彰显北方诗的价值。这组诗不仅是论诗文献,作为诗来欣赏,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气盛格高,简洁准确,深切动人。

关键词:元好问 丧乱诗 《中州集》 论诗诗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五首》(选六)

这组诗题《俳体雪香亭杂咏》,很特别。俳体,俳谐体,本义是一种诙谐幽默、蕴含讽谕的游戏之作,杜甫有《戏作俳谐体解闷》诗二首。元好问借用这一题目,以戏语寓深慨。雪香亭,是金后宫深处的一个亭子,按杨奂《汴故宫记》:“纯和殿,正寝也。纯和西曰雪香亭,雪香之北,后妃位也。”可知雪香亭的位置。元好问本诗题下注:“亭在故汴宫仁安殿西。”所指位置同。天兴二年(1233)四月,崔立献城投降,在金后妃出宫后,诗人入览宫中,满怀深创巨痛,写了这组丧乱诗。丧乱诗的沉痛,故国宫廷的庄严,从这两个方面说,都不应该与“俳体”即俳谐相联系。也许在元好问心中,加上“俳体”二字,写到故国内宫时,可以不必那么神圣与庄严;特别是涉及一些批评性的语言,可能容易被接受些。另一方面,他似乎要以诙谐言痛楚。以笑言痛,让人感到,那是心底流血。

内宫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国破后,元好问才有机会进入,看到内宫诸多建筑,其中传说中的雪香亭以及周围之景,不管是依然如故还是经乱残破,对元好问来说都是很大的刺激,由此触动情感,写了这些诗,放在一起,作为一组诗,题名“雪香亭杂咏”。所谓“杂咏”,即这些诗之间不一定相互关联,所以未必一定都是写雪香亭,也不一定全与内宫有关,第一首“沧海横流万国鱼”,第三首“落日青山一片愁”,就无关乎内宫。但每一首都因国家败亡而作。本组诗十五首,这里选六首。

第二首:

洛阳城阙变灰烟,暮虢朝虞只眼前。

為向杏梁双燕道,营巢何处过明年。

洛阳,东汉时的京城,这里代指汴京。汴京变成灰烟,指都城被焚毁。暮虢朝虞,即虢和虞的灭亡只在朝暮之间。虢与虞都是西周诸侯国,《公羊传·僖公二年》载:晋献公拟攻虞与虢,担忧的是“吾欲攻郭(虢)则虞救之,攻虞则郭(虢)救之,如之何?”谋臣荀息献计,先向虞借路灭虢,回程即可灭虞:“君若用臣谋,则今日取虢,而明日取虞尔。”这二句是说,汴京已破,哀宗所在的宋州,恐怕也朝夕不保。听口气,似乎在讲历史故事。后两句,杏梁,指文杏木所制的房梁,显示屋宇的华贵。晏殊《采桑子》词:“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营巢何处,即何处营巢,意思是汴京的城阙宫殿都毁于战火,燕子也无处可营巢了。不说人无居所,而说燕子无处筑巢,这体现的就是“俳体”特点。在元好问心里,对于国破,真是如此淡漠吗?绝非。因为他从燕子身上看到了自己,不知自己将栖身何处,何以度日。不忍正面言说才以物代人。

第三首:

落日青山一片愁,大河东注不还流。

若为长得熙春在,时上高层望宋州。

大河,黄河。陆机《赠冯文罴》诗:“发轸清洛汭,驱马大河阴。”熙春,指汴京城中的熙春阁,建于北宋徽宗年间。元陆友仁《研北杂志》:“汴梁熙春阁,旧名壶春堂,宋徽宗称道君时居撷芳园中,俗呼为八滴水阁。”刘祁《归潜志》载,蒙古军围汴京时,城中楼亭多拆为防御之材,“所存者独熙春一阁耳”。宋州,归德府,在今河南商丘南,当时金哀宗驻宋州。这一首的表达方式很特别,是诗人登上熙春阁所见所思,但“熙春”二字在第三句才出现。前两句都是登阁所见,登阁西望,“落日青山”,金帝国大势已去,留下的只有“一片愁”。转首东望,“大河东注”,逝者如斯;“不还流”,历史不能倒行,逝去的永远逝去了,历史就是如此残酷。“若为长得熙春在”一句,含义太丰富了。“熙春在”,汴京多少亭台楼阁都已拆毁烧烬,唯余“熙春在”,一片废墟中孤零零的熙春阁“在”(熙春阁之外的无数楼阁都已不“在”),是欣慰还是哀痛?“若为长得”,熙春阁能“长”“在”吗?更重要的是接下来“时上高层望宋州”,汴京破了,哀宗皇帝在宋州,似乎还为金国存一丝希望,所以元好问想时时“望宋州”。但前提是,不仅熙春阁要“在”,在宋州的朝廷也要“在”,他才会“望宋州”,但事实上,这两者恐怕都不会“长”“在”,“时上高层望宋州”只是他的愿望,“若为”,若是。若是长得,隐含之意的不能“长得”。

第八首:

杨柳随风散绿丝,桃花临水弄妍姿。

无端种下青青竹,恰到湘君泪尽时。

第十一首:

罗绮深宫二十年,更持桃李向谁妍。

人生只合梁园死,金水河头好墓田。

第八首和第十一首都是有关后宫女性的。第八首用象征手法,第十一首则直接说破。

第八首,杨柳、桃花既是宫中景物实写,也比喻后宫无坚贞之质的女性。妍姿,娇妍的姿容。唐沈既济《任氏传》“:其妍姿美质,歌笑态度,举措皆艳。”末句用典。湘君,湘水之神,相传为尧之女、舜之妃。晋张华《博物志》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这句是说,宫中所种都是青竹而无斑竹,因为湘君泪已流尽,无泪洒于竹上,隐喻金宫后妃已泪尽而亡。第十一首,罗绮深宫,代指宫中奢华的生活。二十年,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自燕京迁都汴京,至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汴京沦陷,整二十年。桃李,比喻女子美色。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蒋子正《山房随笔》引此句作“更将颜色向谁怜”,颜色指容貌。梁园,即梁苑,西汉梁孝王的东苑,故址在今开封东南,即汴京所在地,故用以指汴京。宋陈师道《骑驴》诗之二:“独无锦里惊人句,也得梁园画作图。”任渊注:“梁园,指汴京。”金水河,此金水河在汴京西。《河南通志·开封府》:“其上源即荥阳之京水也。宋建隆二年,命将军陈承昭凿渠引水,过中牟,凡百余里,抵都城。”

第八首是讽刺,第十一首是赞美。诗人讽刺宫中的“杨柳”与“桃花”都无坚贞之节,她们不管城破国亡,只知道搔首弄姿,这是对那些乐于被玩弄的宫人的无情讽刺。宫中也有“有节”的竹,国破君迁,后宫之“竹”没有像传说湘妃竹那样变成斑竹,因为后妃们已经泪尽且被掳,没有泪溅竹上。诗人赞美那些殉国的后妃。元人蒋子正撰《山房随笔》载:“金国南迁后,国浸弱不支,又迁睢阳。某后不肯播迁,宁死于汴。元遗山曰:‘桃李深宫二十年,更将颜色向谁怜。人生只合梁园死,金水河边好墓田。’”“更持桃李向谁妍”(更将颜色向谁怜),“更”是疑问表否定,意思是说“怎还能”。她们的选择是死在汴京,葬在京郊,绝不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汴宫。这样的悲壮,元好问也以“俳谐”道出。

第十三首:

暖日晴云锦树新,风吹雨打旋成尘。

宫园深闭无人到,自在流莺哭暮春。

锦树,春日花开似锦之树。杜甫《锦树行》:“霜凋碧树待锦树。”旋,旋即,立刻,瞬间。宫园,这里指后宫。《敦煌变文集·八相变》:“太子恒在宫园,不知世间之事。”自在,安闲舒展貌。流莺,即黄莺,“流”言其鸣声圆润流转。到这一首,诗人才写到内宫遭受摧残后的破败。原本的春日锦树,花繁叶茂,经过叛乱的“风吹雨打”,立即“成尘”。其实树并未“成尘”,“成尘”是元好问的心理感受。原本豪奢、神秘的内宫,现在竟寂无人迹,流莺在暮春哀鸣啼哭。莺没有“哭”,是诗人听来像“哭”,因为诗人的心在哭,听到的一切声音都如哭声。

第十五首:

暮云楼阁古今情,地老天荒恨未平。

白发累臣几人在,就中愁杀庾兰成。

古今情,古今兴废盛衰引发的伤怀之情。地老天荒,天荒地老,形容经历时间之长久。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累臣,被异国拘系的臣子。庾兰成,六朝诗人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他初仕梁,后出使西魏,正值西魏灭梁,被留用。元好问以之自况。这一首是这组诗的总结,最后归到诗人自身。眼前暮云中的“楼阁”,经历过多少世事变迁,王朝兴替,又有多少人经受过盛衰兴亡的心灵震荡与冲击,即使“地老天荒”,亡国之恨,也无平复之时。古有庾兰成,今有元好问,以及与他们命运相同的无数亡国之臣,他们痛苦地活着,每人心中都有一篇《哀江南赋》。元好问笔下的《俳体雪香亭杂咏》,也正如庾信的《哀江南赋》。

这组诗,读之令人悲戚动容,难以释怀。王士禛《冬日读唐宋金元诸家诗偶有所感各题一绝于卷后凡七首》之六(裕之)评元好问:“载酒西园追昔游,画栏桂树古今愁。兰成剩有江南赋,落日青山望蔡州。”前两句化用元好问的《西园》诗句,后两句则指这组《俳体雪香亭杂咏》(点出的是第十五首与第三首)。如此则在王士禛看来,《西园》与《俳体雪香亭杂咏》,可以代表元好问诗。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癸巳五月三日,这在元好问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癸巳为金天兴二年(1233)。这年四月,金汴京守将、西面元帅崔立向蒙古军献城投降。四月二十日,“崔立以梁王从恪、荆王守纯及宗室男女五百余人至青城,皆及于难”(《金史》);二十九日,将金朝旧官羁押出京,暂居南青城,元好问在其中。五月三日,他们离开青城,前往羁管地聊城。北渡,渡过黄河北上。这组诗写北渡路途所見。

自蒙古军再次围城,元好问就困居汴京城中,直到城破。这次出城北渡黄河,才目睹了城外战后惨状。一路走来,他看到了国破之际的巨大灾难。蒙古军蹂躏过的国土,惨不忍睹。他以诗史之笔,写了这组诗,记录亡国惨痛,以及蒙古军掳掠杀戮造成的生灵灭绝,田园废弃,文化、社会、经济遭受的毁灭性破坏。诗题的核心词是“北渡”,诗写北渡所见,从诗人眼中写来,三首诗各有特定视角,特写与全景配合,从细节到全景,集中且全面展示战后惨相。

其一:

道傍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第一首关注人,战争的灾难,承受者首先是人。蒙军的罪恶,最集中体现在对人的杀戮与掳掠。累囚,缧囚,被绳索捆绑的囚徒,这里指被蒙军掳掠囚系的人口或战俘。累,同缧,绳索,引申作捆绑。旃车,用毡作车衣的车子,这里指蒙古军用的车辆。旃,同“毡”。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代指美女,被蒙军掳去的女子。回鹘马,蒙古军骑的马。回鹘,或作回纥,古代族名,隋唐时我国境内铁勒族(匈奴后裔)建立的部落联盟,唐德宗贞元四年(788)改称回鹘,此处借指蒙古。这一首写蒙古军的人口掳掠。前两句,路途所见,两个镜头,分别选取了道旁与道上,道旁“满”是被宰割者,“僵卧”地上,寂无气息;道上奔突的宰割者“似”汹涌“水流”,跋扈张扬。后两句接续写出掳掠者与被掳掠者,分别用强悍的“马”与孱弱的“红粉”代指,镜头所对,不是掳掠者的凶悍,而是被掳掠者的哀痛与无奈,写出不能承受之悲。三个特写镜头,所写是具体情境,读者却可推而广之,想到整个中原,处处如此。简单的四句诗,写出了国家破亡之际,人的大劫难:男人被劫杀,女人被掳去。

其二:

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掳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

第二首写物,重点写文物,毁灭文明,是滔天之罪。一群不知文化为何物的人,根本不懂文物与文化的价值,毁灭文物与文明,毫不怜惜。随营木佛,被蒙古军运去的木雕佛像。大乐,也称太乐,即太乐署,主管伎乐及朝廷大典所用的音乐。编钟,打击乐器,钟数有多至十六枚者,各应律吕和依大小顺序排列,悬于一木架上,故称编钟。市,街市,城中商铺集中的地方。几何,多少。浑载汴京来,汴京浑载来,将汴京之物全都运载而来。浑,整个,全部。这一首从物的角度写出对中原文化的大洗劫。前两句写两种代表性文物:木佛,社会大众的信仰;编钟,宫廷庙堂的礼器。木佛的神圣、编钟的庄严,被蒙古军抢来之后,便“贱于柴”“满市排”了,文明竟遭如此亵渎。靠信仰与礼乐治国的金朝灭亡了,野蛮冲决了文明,作为文人元好问,内心之哀痛,无以言表。木佛、编钟之外,还有多少神圣与庄严被洗劫与毁灭呢?后两句以不答为答:不要问掳掠了多少,大船装载,似乎把整个汴京都搬去了。汴京,大金国的都城,一国财富之荟聚,天下文物之渊薮。百年积累,一朝荡然。

其三: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第三首写战争对社会与经济的全面破坏,家园被毁,桑梓之地成荒漠。桑梓,桑树和梓树,古人宅旁种植桑梓,这里代指中原人赖以生存的家园。《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熹《诗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龙沙,本指白龙堆沙漠,在今甘肃、新疆之间,也泛指边塞之地与荒漠。此诗后元好问自注:“桑梓其翦为龙沙乎!郭璞语。”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尚书·泰誓》:“惟戊午,王次于河朔。”孔安国传:“戊午渡河而誓,既誓而止于河之北。”河朔是金统治区主体,这里代指金后期的版图。生灵,即人口、生命。沈约《千僧会愿文》:“生灵一谢,再得无期。”这一首,诗人放眼整个旧金版图,那是什么景象:第一句,人没了,白骨纵横;第二句,家园毁了,荒沙满目。这是全景扫描。后两句又由全景推出特写,用“数家”的仅存写出天下生灵近于灭绝。“几年”之间,天下毁灭。无限江山,唯“数家”残存,这是怎么样的惨象!写“数家”之存意在万家之不存。最后一首,由眼前实见之有限,推想“河朔”万里之无限。

诗人要用一人目之所见写出天下劫难,所选的诗歌体式却是绝句,以有限文字反映如此无限的內容,真是难之又难。但看元好问这三首诗,随目之所击、心之所思写来,未见吃力。但读过细思,很佩服诗人笔力非凡。

三首诗84字,字字泪血凝成。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选三)

《中州集》,元好问所编金代诗歌总集,十卷,收金代诗人251家,诗2066首。金亡后,元好问以保存一代文献自任,辛勤搜求史料,编纂成书,《中州集》是其重要成果之一。编此书的目的,是“以诗存史”。故其体例,前列作家小传,介绍诗人生平创作与有关评论,而后收其诗作。题名“中州”,以金据有中原,故以“中州”代指金。《中州集》编成,题诗于后,说明编纂宗旨,寄寓内心感慨。诗共五首,选三首。

其一:

邺下曹刘气尽豪,江东诸谢韵尤高。

若从华实评诗品,未便吴侬得锦袍。

邺下,指邺城,在今河北临漳境内,东汉建安时为曹操封邑,一批著名诗人聚集于此,有“建安七子”,也称“邺下七子”。曹刘,曹植与刘祯,建安诗人的代表。这里以建安曹、刘作为历史上北方(中州)诗人的代表。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东晋及宋齐梁陈建都建康(今南京),因以江东代指东晋南朝。诸谢,一般指晋谢安、谢石、谢玄,这里指诗人谢灵运、谢惠连、谢朓。以“诸谢”代表前代南方诗人。韵尤高,情韵高远。华实,华美与质实。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至于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飞采;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诗品,诗之品第高下。吴侬,吴地自称曰我侬,称人曰渠侬、个侬、他侬,因称人多用侬字,故以“吴侬”指吴人。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诗:“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这里代指南方诗人。得锦袍,夺得优胜。《隋唐嘉话》载:“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赏锦袍。左史东方虬既拜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复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袍衣之。”

其三:

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

诗家亦有长沙帖,莫作宣和阁本看。

骚人,即诗人。呕肺肝,呕出肺肝,比喻倾尽心力。乾坤清气,天地间清灵秀淑之气。古人认为,诗乃天地清气所成。唐释贯休《古意九首》之四:“乾坤有清气,散入诗人脾。”宣和阁本,宣和指宋宣和殿,是北宋皇室藏书藏画之所,宣和阁本指《淳化秘阁法帖》。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太宗留意字书。淳化中,尝出内府及士大夫家所藏汉晋以下古帖,集为十卷,刻石于祕阁,世传为《阁帖》是也。”长沙帖,即《潭帖》,庆历八年(1048)由永州僧希白在潭州据《淳化阁帖》模刻而成。一般认为,《潭帖》乃摹《淳化阁帖》,想当然认为《淳化阁帖》为优。但苏轼看法相反,其《跋希白书》云:“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法帖,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世俗不察,争访阁本,误矣。”希白书即《潭帖》,也称长沙帖。元好问乃承苏轼之见。这里借来言诗,肯定世俗不识而实际高妙的诗作,也是为北宗诗张目。

其五:

平世何曾有稗官,乱来史笔亦烧残。

百年遗稿天留在,抱向空山掩泪看。

平世,太平时期。稗官,小官。小说家出于稗官,后因称野史为稗官,这里指民间采集史料的人与其所辑史料。史笔,指史官记载的史册,这里指金朝的实录与国史。百年,指金存国时间,金从公元1115年立国,到1234年为蒙古所灭,计120年。遗稿,指金诗人遗留下来的文稿,即《中州集》中所收诗稿。空山,杳无人迹之山。这两句说,百年诗人诗稿,上天护佑,得以保存,但国已亡,无人珍惜,只有抱向深山,掩泪自读了。

元好问具有强烈的存史意识和史家责任感,《金史》说他“晩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己所当任”。《中州集》就是在这样的使命感驱使下编成的,也确实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后来修《金史》,不少内容都采自《中州集》。以个人之力,编纂一代诗歌总集,既要有诗人眼光,存一代之诗,还要有史家见识,存一代之史,当然极其不易。尽管有前人基础(元好问自叙称,《中州集》是在魏道明、商衡所编《国朝百家诗略》基础上编成的),还是花费了元好问大量心血。在编者心里,它是很珍贵的。要表达珍惜之意,就要揭示书的价值。如何说明书的价值呢?书中收录作品的水平,就是书的价值。要说明书中所收作品水平之高,需要“对标”。《中州集》所收是北方诗,对标的当然是南方诗。这组诗的前三首都是在南北对比中,彰显北方诗的价值。

第一首先从历史上说起。北方的建安诗人“气豪”,南方晋宋诗人“韵高”,北以气胜,南以韵高,各具特色。但如果从文质相兼而得其宜的角度评价,则北方建安为优。说古是为了道今。南北分治时期的金、宋诗,当如何评价呢?南方宋人有一种先天的优越感,看不上北方的金诗,“江南士人曩尝谓,淮以北便不识字。间有一诗一文自中州来者,又多为之雌黄”(张之翰:《书吴帝弼饯行诗册后》)。在元好问看来,就像建安诗高于宋晋诗一样,今日之金诗,也不亚于南宋诗。元好问的逻辑是,诗为天地清气所成,诗之难,在于“乾坤清气得来难”,而北方富有清刚之气,如此则天然胜于南方。俗眼观物,不识其真,评诗也是如此。北宗诗就如“长沙帖”之有味,俗眼只知“阁本”,有识之士才能辨其高下。“诗家亦有长沙帖,莫作宣和阁本看”,两句喻指宋、金诗高下,其意甚明。最后一首依然在强调《中州集》的价值,不过换了一个角度:《中州集》文献珍贵,但不为时人所重:“平世何曾有稗官,乱来史笔亦烧残”,太平年代没有人搜集野史,朝廷有史官纪事。如今是国史烧残,野史也无。一代文献,如何流传?幸好一些才士遗稿,天意留存,神灵护持,得以搜集来编入《中州集》,可茫茫尘世,有谁关注?有谁珍惜?只能独自“抱向空山掩泪看”了。一语道尽才士之悲凉、志士之孤独。

这组诗共五首,我们选三首,不是把它作为论诗文献,而是作为诗来欣赏。以诗论,这组诗气盛、格高、理明,第一首前两句,概括南北诗的特点,简洁准确。“乾坤清气得来难”,拿唐释贯休原诗“乾坤有清气,散入诗人脾。圣贤遗清风,不在恶木枝。千人万人中,一人两人知”两相对比,高下立见。最后“百年遗稿天留在,抱向空山掩泪看”,茫茫宇宙,难觅知音,孤独中的坚守,令人感佩叹息。这些表达,都形象且深切动人。

作 者: 查洪德,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元代文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姚燧集》(整理)、《元代诗学通论》、《元代文学通论》、《元代文学文献学》(与李军合作)、《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 金元卷》(主编)等。

作者:查洪德

元代文学研究论文 篇3:

钱锺书比较文学思想研究

摘 要:本文试图对钱锺书先生的比较文学思想进行系统地描述和总结,从而更清晰认识到他的比较文学思想内涵与价值。

关键词:钱锺书;比较文学思想;系统;价值

钱锺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季进认为他是“中国比较文学举足轻重的大家”。对于他的比较文学思想研究主要见诸于张隆溪的《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龚刚的《变迁的张力钱钟书与文学研究的现代转型》、陈圣生的《钱钟书与比较文学批评》、季进的《钱锺书比较文学研究的贡献与启示》和及其《钱锺书与现代西学》。钱锺书先生精通西学,国学功底深厚,其主要思想主要散见于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篇》,他的比较文学思想对我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比较文学思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三个方面系统阐述钱锺书先生的比较文学思想。

一、钱锺书的比较文学思想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具有比较的自己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比较文学研究是一种以宏观视野和角度进行的对文学现象的相同相异和相关的关系比较研究。但是比较是广义的比较,并非单纯的对比和比较。钱锺书认为,“比较文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该说法为我国早期的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宏观的界定。但该定义也有不足之处:跨越国界和跨越语言的本身就带有模糊性。另外,该定义只局限于文学比较,而文学比较并不等于文学关系比较,前者重形式和内容比较,后者还包括关系的比较。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钱锺书先生的比较文学定义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发展初期阶段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比较文学是超出个别国家民族文学范围的研究,所以不同国家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比较文学研究领域。钱锺书认为,“比较”是从事研究工作包括文学研究所必需的方法,诗和散文、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戏剧和小说等都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因此,钱锺书先生的比较文学对象应该包括所有文学体裁。当然,由于时代和历史局限性,当时的比较文学对象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广度。诚如钱先生所言:要发展我们的比较文学研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清理一下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系。同时,钱先生认为,向我国文学研究者和广大读者介绍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大学开设比较文学导论课程,是当时亟待进行的工作。中西方交往比较早,可以追溯至马可波罗时期,而文学的相互影响更早。钱先生通过对但丁《神曲》中蚕的比喻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蚕的比较得出:该比喻毫无疑问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快乐包围着我,遮住了你的目光,像吐丝自缚的蚕物。”但丁用吐丝自缚的蚕来比喻“我”被快乐所包围,与中国文化中“作茧自缚”相似。同时也谈到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与歌德以春蚕吐丝比喻诗人出于不可遏制的冲动而创作的相似性。所以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研究中外文学的相互影响研究。但是钱锺书先生也不仅仅限于影响研究,他的比较文学研究对象还包括平行研究,包括文学影响、文学相似性、诗学、文艺理论等。

(三)可比性问题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指的是在跨国家、跨民族、跨语言、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研究中寻求相同的学理依据,这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可比性是比较文学的理论根基,没有可比性,则比较文学就仿佛建立在沙丘之上,本身就没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钱锺书认为,“比较”是从事研究工作包括文学研究所必需的方法,诗和散文、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戏剧和小说等,都可以用比较方法去研究,这就提到了文学的可比性问题。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文学遗产十分丰富,为比较文学提供了丰富内容。从钱锺书先生的观点很容易就发现可比性是普遍存在的。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前四卷一千二百多个条目中,包括有中西文学互相参照比较的条目共二百多条。钱锺书先生从各种可能性去探索和发现文学相似性和相关性,进行深入比较,为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可比性问题提供了实践模式。

二、钱锺书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和接受研究等。

(一)影响研究

中外文学的相互影响非常大,《赵氏孤儿》就对英法某些作家有很大影响,对意大利《中国英雄》影响更大。《中国英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事件等都和《赵氏孤儿》相近或相似,而后者是伏爾泰和歌德分别介绍到法国和德国的,并对他们产生了一定影响。比如伏尔泰的“孔子道德五幕剧”《中国孤儿》直接脱胎于马若瑟神父译介的元杂剧《赵氏孤儿》。而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很普遍,严复、林纾、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郁达夫、闻一多等的作品都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在比较文学的考据方面,钱先生认为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不是对来源出处的简单考据,而是通过这种研究认识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特点和创新之处。众所周知,影响研究是对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通过对双方事实联系的考证与研究,剖析文化文本与文学文本的不同特点与创新之处。在钱锺书先生牛津大学的学位论文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y中,钱先生借助游记、回忆录、翻译、文学作品等史料,第一次系统翔实地梳理论述了17、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对其中的传播媒介、文化误读以及英国看中国的视角趣味等都进行了深入剖析,该论文是一篇重要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经典。

(二)平行研究

钱锺书认为:“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所以中西文学超出实际联系范围的平行研究是可能的,而且是极有价值的。”这种研究超越了事实联系方面的“类同”与“对比”,是对文学的相似性和相异性的研究。钱锺书所作的比较文学研究基本上都属于这种平行研究与跨学科研究范畴,《谈艺录》、《管锥编》等著作中就有大量的研究个案。比如《续玄怪录》中的薛伟化鱼与卡夫卡《变形记》中的人化甲虫颇为类似,都是用非人的生命形式来形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无助。《以文拟人,形神一贯》就谈到刘勰和庞德的文论的相似性。《文心雕龙·情采》:“立文之道三:曰形文,曰声文,曰情文。”这与美国的现代派诗人庞德的“显像的诗文、音乐的诗文、语言的诗文”极其相似。在《好诗似曾相识》中谈到王伯良:“我本新语,而使人闻若是旧句,言机熟也。”“而西方作者,不乏同心之言。如约翰生甚赏葛雷凭吊墟墓诗中四节,曰:‘创辟崭新,未见有人道过,然读之只觉心中向来宿有此意。’”通过中西作品之间具有似曾相识的文章的感觉来说明中西在这个问题上的相似性。

(三)多角度研究

錢锺书多角度研究比较文学的观点对我国比较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钱锺书主张用比较文学、心理学、风格学、哲理意义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从多种角度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钱锺书先生运用了校勘学、心理分析、宗教学、中外比较等学科的方法,贯通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门类,澄清人们对于“神韵”说的笼统模糊认识,比起那些“以一端之解,拟万端之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研究方法是具有新的维度和深度的。《管锥编》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文艺批评巨著,它考证了《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太平广记》等十部中国古代典籍,包罗了古今中外近4000位著名作家的上万著作中的数万条资料,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打通了文艺领域,贯穿了中国古典的经史子集、稗官小说,还涉及西方的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美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文学、艺术甚至生理学、医学以及新兴的语义学、风格学、符号学、语言学等,开拓了我国比较文学的研究视角,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做出了贡献。

三、钱锺书比较文学研究内容

钱锺书比较文学研究涵盖极广,涉及中外文学关系、中西文论和文学跨学科对比等,其主要的研究集中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外诗学比较研究和文学翻译与比较文学研究等方面。

(一)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从比较文学角度,钱锺书为我国比较文学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开辟了研究模式,为我国的比较文学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钱锺书很早就意识到,清理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关系是一项重要任务,所以钱先生把元代杂剧《赵氏孤儿》对英法意某些作家和作品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同时还探索了但丁“金星里一个幸福的灵魂为欢乐之光辉包裹,如吐丝自缚的蚕”中蚕的中国渊源。在《管锥编》中,钱锺书用大量的篇幅谈到中西文学的相似性,用赵毅衡的说法是“暗合或‘相映成趣’的地方”。如西方亦有“雁字”,而中国也有“自恋狂”形象。在故事情节相似方面:安徒生的皇帝新衣故事早在明朝旧籍中就有记载;老哈姆雷特的鬼魂与袁枚笔下的鬼一样闻鸡而缩。钱锺书将中西文学相似性归结为人类共有的心理学特征。

(二)比较诗学研究

钱锺书认为比较诗学是一个重要而且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如何把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术语和西方的术语加以比较和阐发,是比较诗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诗可以怨》中,钱先生用大量材料令人信服地说明中国和西方都认为最动人的是表现哀伤或痛苦的诗,很多诗人和理论家在这一点上看法相近。还有,钱先生不支持那种脱离创作实践的空头理论,他强调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必须从作品实际出发,加深中西文学修养,而仅仅搬弄一些新奇术语来故作玄虚,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毫无补益。同时,钱先生希望有志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同志要从事具体的比较研究,而不要停留在谈论比较文学的必要性和一般原理上。钱锺书认为,研究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不仅仅要读诗话、词话、曲论之类的文章,还应留意具体作品甚至训诂之类,留意画论、乐论。比如文论中品诗言“韵”,就与印度和西方文艺理论中以不绝余音喻含蓄有致的韵味如出一辙。钱锺书强调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必须多从作品实际出发,加深中西文学修养,而用新奇术语故弄玄虚是无益的,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相似性。

(三)文学翻译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钱先生认为,比较文学研究就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所关注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交流和文学关系。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要发生关系,要真正沟通,必须打通语言障碍,而文学翻译是必然的途径。由于比较文学的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特性,必然要求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翻译作品是比较文学的根基和前提,而比较文学的研究反过来对翻译起促进作用。钱锺书的“打通”目标就是沟通中西,打通学科,所以翻译是十分重要的。他还认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也许会有助于逐步解决翻译的一些问题。文学翻译是基于文学实体的一种翻译行为,文学翻译对于打通文学的界限,推动文学的比较和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钱锺书认为,我们不仅应当重视翻译,努力提高译文质量,而且应当注意研究翻译史和翻译理论。

通过对钱锺书先生作品中比较文学思想的归纳,发现钱锺书先生虽然不承认自己是比较文学家,但是他对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却具有开创性意义,对我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钱锺书认为,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而通过比较文学,可以厘清中西之间文学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发展我国的文学。钱先生在中西文学比较、中西诗学比较、翻译与比较文学等方面的阐述,希望打通中西文学、学科,就这是其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季进.钱书比较文学研究的贡献与启示[J].中国比较文学,2005,(03).

〔2〕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隆溪.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J].读书,1981,(10).

〔4〕晏红,魏薇.“比较”的超越性与比较文学的可比性[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2).

〔5〕赵毅衡.《管锥编》中的比较文学平行研究[J].读书,1981,(02).

〔6〕季进.钱锺书与现代西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7〕周振甫,翼勤.钱锺书《谈艺录》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8〕宁云峰.试论钱锺书的比较文学观[J].运城高专学报,1992,(03).

〔9〕陈圣生.钱锺书与比较文学批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04).

(责任编辑 孙国军)

作者:杨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证券欺诈研究论文下一篇:高校图书管理论文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