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机械毕业论文

2022-05-07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本科机械毕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文章针对毕业设计质量逐年下滑,难以达到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对本校机械类大四学生毕业设计进行基于能力导向的教学改革,提出在制度保障、过程指导、教学投入、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本科机械毕业论文 篇1:

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实物化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教育行业逐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国家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着手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而对于本科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展现其实践应用能力最为直接的途径,因此如何就毕业设计教学进行创新改革,仍是教师所需要思考的难题。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本科机械类专业  实物化  毕业设计  改革创新

【基金项目】2017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7BG029。

毕业设计是本科院校绝大多数工科专业用于考核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其中,作为十分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始终在该专业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

1.毕业设计选题不够科学

通过对多数本科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情况调研可以发现,现有高校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的主要模式仍为指导教师分配题目,而学生本身只能按照教师的设计思路来完成毕业设计,这使得学生的毕业选题严重受到教师的限制,再加上多数教师思想较为保守,确定题目时时常会借鉴以往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而导致学生的设计题目很容易脱离实际,并不能有针对性的与机械类专业发展情况相结合。

2.毕业设计过程监督不足

一般来说,毕业设计同样为学生的在校学习任务,因此也应受到学校及教师的监督与管理,但从實际来看,很多学校并不会就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有较高要求,许多学生往往会一边工作一边完成毕业设计,这使得学生面对毕业设计多存有应付心理,不仅只关注设计功能能否实现,更有甚者还会投机取巧找他人代做。

3.毕业设计考核不够合理

基于本科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能力不足现状,毕业设计考核体系不健全同样制约着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其中,由于考核体系单一,多只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报告及毕业答辩情况进行评定,使得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的了解相对片面,导致很多有较好实践创新精神的学生并不能获得较为公正的设计成绩,一方面既影响了其动手实践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设计抄袭等不良现象的滋生。

二、实物化毕业设计的改革措施

1.注重设计选题,强调基于实物化的模型设计选题

基于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受传统选题思想影响问题,需进一步加强选题的科学性,确保选题符合机械行业发展特点。一方面,学校及教师应逐步转变选题模式,积极借鉴研究生设计选题方法,不仅指导教师由学生自主选择,选题也应由学生自己决定,同时,针对选题阶段,学校应在学校资源允许下,给予学生更多了解实际行业需求的机会,使其能够正确判断所选题目对于机械行业发展的影响价值,从而促使其积极选用具备一定创新性的设计题目;另一方面,在选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实践性较强的题目,尽量避免以理论研究为主的题目,鼓励学生在设计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并及时给予其一定帮助,确保其能够顺利完成设计工作。

2.注重设计过程,强调基于实物化的模型制作设计

实物化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必须就设计所需模型进行真刀真枪的制作,而绝非停留在图纸上。因此,教师及学校应加强对于学生设计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及时了解学生的设计进度,并要求学生阶段性的提交进度报告,进而有效确保学生能够按照学校进度要求来完成毕业设计。同时,针对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师应提前帮助学生制定良好的设计计划,引导学生严格按照工程图纸制作、工艺流程设计、零部件加工、实物模型装配等环节来开展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完成毕业设计,并杜绝一切设计抄袭或者代做设计行为的发生。

3.注重毕业答辩,强调基于实物化的模型设计展示

基于以往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不健全问题,教师应逐步构建以毕业答辩为主、以毕业过程报告为辅的考核体系,全方位就学生设计成绩进行评定。其中,针对毕业答辩过程,应强调学生的设计模型展示,不仅要要求学生展示设计报告和设计图纸,还要要求学生现场展示模型功能,要根据模型演示过程进行性能指标评定,并用最客观、公正的评价就学生设计工作进行评定。

三、结束语

本文简述了本科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并从三个角度分析了实物化毕业设计改革的具体措施,确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机械类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广大本科机械类专业教师来说,只有进一步提高对于学生毕业设计的监督力度,加强学生设计选题的合理性以及设计考核的科学性,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霍绪尧,符宝鼎.机械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28-130.

作者:李郁 田卫军 张科元 王敏

本科机械毕业论文 篇2:

基于能力导向的本科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文章针对毕业设计质量逐年下滑,难以达到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对本校机械类大四学生毕业设计进行基于能力导向的教学改革,提出在制度保障、过程指导、教学投入、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能力导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科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当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强调毕业生要达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质量正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该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毕业设计质量随着教师教学、科研及行政工作量的增加和生源质量下降等因素呈下滑趋势,难以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故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迫在眉睫。文章针对该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已初见成效。

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学校对毕业设计管理弹性较大,所有制度性表格没有按照时间节点检查落实,只是在最终完成毕业设计时表格齐全即可。这样,使得毕业设计的完成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不够规范。另外,学生只要完成毕业设计,无论质量好坏,均可获得学分。这并非指导教师把关不严,而是学校没有相关的制度来保证质量和通过率,若仅靠指导教师把关,只能激化师生矛盾,且容易引发学生有极端行为的严重后果。因此,学校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且落实到位至关重要。

2.评价机制不科学。评价机制是对毕业设计质量的评判标准,是衡量毕业设计是否达到毕业生出口要求的重要检验手段,若学校以统一标准要求所有专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则缺乏科学性。例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查重率不超过30%,这对论文类还比较可行,但对于毕业设计说明书来讲,其中90%左右为公式、图表及计算文字说明,同类题目计算过程基本一致,只是具体计算时数值不同而已,故查重无意义。

3.学生思想上不重视。由于第八学期没有理论课教学环节,只有教学实践类如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若指导教师不约束学生的行为,学生则很容易把本学期的实践类课程糊弄过去。原因如下:第一,学生认为实践类课程好拿学分,故思想上不重视,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第二,成绩好的学生忙于研究生复试和找工作,在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上大打折扣;第三,无论过程如何只要毕业设计的任务完成,无论质量好坏,均可获得学分;第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随之降低,拿到设计任务时,总是习惯性地从网上下载一些往届毕业生的设计计算案例,无论正确与否,全盘吸收。如此循环往复,毕业设计质量只会逐渐下滑。

4.教师投入不足。教师们忙于科研及相当一部分事务性的工作,自然在教学中投入的时间有限,像毕业设计这类实践教学,投入的精力更是微乎其微。毕业设计实践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要投入全部精力去做,也需要指导教师投入相当的精力去指导学生。按本校工作量计算办法来折算,指导一个学生的教分是14.5,指导10个学生的教分就是145,将其折合为理论课工作量,以单班为例,相当于教师要讲授145学时的内容。有几位老师能做到?值得深思。

5.教学过程松散。实践类课程虽有教学大纲,但大纲过于笼统,没有理论课的大纲具体,因为,题目要一人一题,故不能具体要求。因此,这类课程教学过程没有系统规范的培训与指导,因人而异,因指导教师不同而不同,教学过程较松散。因此,毕业设计这类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仍需规范化,对指导教师高要求,对学生严管理。

二、基于能力导向的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只有制度完善,才能更好地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同样,在毕业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也必须有制度作保障。学校及学院从顶层设计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指导教师要根据相关制度制定各自的落实办法,从第一次给学生开会就定好规矩,实行项目管理与周考核制,每人一个题目,并不是每人一种机型,有机型相同参数不同的,也有参数相同机型不同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团队成员。然后,根据进度要求每周汇报一次工作,若按进度要求完成工作,要求学生在答辩前必须有5次记录,指导教师才在评审记录表中给予及格以上评阅成绩,否则,指导教师评阅成绩为不及格。而且,通过做报告,学生对彼此的进度与完成情况较清楚,最后在指导教师给出成绩时也不会有异议,从而保证了毕业设计成绩的公正性。

2.评价机制科学化。评价机制的科学化需要管理部门来实施,但须经过调研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过程及答辩实际情况来制定。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2014级、2015级两届学生所做的教学改革探索来看,毕业设计的评价机制应更注重其过程,体现在答辩成绩评定表中要增大指导教师的评分比例,因为指导教师对学生所做毕业设计的过程和投入情况最有发言权,评阅教师应为企业导师,邀请其在答辩前一周对毕业设计从工程角度做出相应评价,以便给学生留出修改时间,评分比例不变,而答辩委员会评分比例适当降低,它主要考查学生答辩时的综合表现。

3.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重在能力培养。指导教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重在能力培养,使每位学生基于自身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笔者针对2014级、2015级两届机自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进行教学改革,除了传统设计外,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参加“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考研成绩好与计算机编程能力强的做关于起重机结构可视优化软件并申报软件著作权,基础弱些的利用软件建模并做分析。事实证明,指导教师悉心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成绩还是较乐观的。

4.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保证在教学环节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名师出高徒,学生优秀,是老师最大的心愿与志向。要培养本领过硬的学生,就要有业务素质过硬的老师。因此,要培养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学生,老师自身也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工程背景。针对这一点,笔者积极参与校企交流合作项目,为企业切实解决问题,也从中学习工程实践知识,提高自身工程素养;还要多参加国际交流会议,学习了解本专业领域或行业前沿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除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外,在毕业设计环节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生。本人基于能力导向的教学改革是让学生每周针对所做设计汇报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若发现不了问题,则指导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想办法解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在方案设计、分析计算阶段一周汇报一次,在制图阶段,一周至少去设计教室三次检查学生进度及工程图的问题,以便学生及时改正。这样,学生做完毕业设计,至少思路非常清晰,在給出新的设计任务时,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5.教学过程实施相互监督,严格执行学校相关管理规定。教师“教”的多,学生则“学”的多,学生要“学”,则必“问”,教师则必“答”,即“教”之。因此,毕业设计实践环节要取得高质量的效果,必须使教师和学生投入相当的精力才能达到。该教学过程应该实行双向监督管理机制,指导教师考核学生,学生也对指导教师做出相应的评价,让彼此都按照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来完成该实践环节的“教”与“学”,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三、结语

本文针对当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专业认证对毕业设计的要求,提出了基于能力导向的毕业设计改革措施。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实施,毕业设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有效地解决了教师投入少,学生不重视,过程松散,质量不高的问题。实施近两年以来,毕业设计质量逐年提高,并获得一些优秀案例;同时,形成了校企协同参与毕业设计的机制,组建了以本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组成的双重指导团队,以期达到毕业设计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学生达到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穆为磊,田晓洁,刘贵杰,等.面向专业认证的工科毕业设计改革初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8,40(05):140-143.

[2]张崟,余华,刘达玉,等.对地方工科院校应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6):99-104.

[3]赵永岭,刘光远.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8):129-130.

[4]白洁,杜轩.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过程质量监控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

[5]杨湄,万鸣.工科类毕业论文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112-113.

Exploration on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Mechanical Major Graduation Design Based on Competency Orientation

LI Hong-juan,YANG Heng,GAO You-shan,YANG Ming-lia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yuan,Shanxi 030024,China)

Key words:ability orientation;graduation design;teaching reform

收稿日期:2019-07-08

課题项目:太原科技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NO:201728;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李宏娟(1980-),女,博士生,研究方向:起重机械设计及理论。

作者:李宏娟 杨恒 高有山 杨明亮

本科机械毕业论文 篇3:

机械类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就业能力的培养

摘 要:分析了机械类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就业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论述了应该将毕业设计和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相结合,并通过提高指导教师的工程意识和能力,选择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及从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各环节加强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工程实践以及图形处理等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机械类 毕业设计 就业能力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1]。

1 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实施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本人有幸到某机械有限公司服务锻炼,期间,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的不断完善,抓紧机会与人事资源部工作人员、新进大学生及技术人员座谈,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以及毕业生就业初期遇到的实际困难,调研高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其中之一就是加强对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就业能力的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高等工程教育是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有效措施,其中工程设计与生产实践能力是机械工程师重要的基本工程素质。而实际上工科机械类各专业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的基本工程素质离企业生产一线的要求相距甚远,目前工程教育的问题在于工程教育过于理论化,对学术问题过分关注,忽视对工程设计与生产实践的培养。这在机械行业显得尤为突出,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面向工程实际”不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培养口径不适应实际需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够丰富和毕业生就业后适应期过长的问题越发凸显[2]。

机械类毕业设计是对整个大学期间学习的一项综合检验,是与其工作接轨的一个重要纽带,也是本科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计划,是完成其专业基本训练,其他教学环节无法代替的步骤,对于机械类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回顾消化并创新的过程,其难度较之其他专业更大,而且与其以后从事工作方向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加强机械类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科学管理,使其制度化,科学化,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更好地培养机械类本科生毕业的就业能力。

2 毕业设计和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相

结合

现代工程教育理念是集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为一体的模式,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全周期为主线,让学生以主动地联系地实践性地学习工程。从根本来说,工程意识的内涵包含创新意识、实践意识、时代意识、经济意识、社会意识、管理意识和道德意识等许多方面。工程意识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当今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必须注重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能独立思考各种工程问题,抓住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的主要矛盾,具备工程简化能力,以合理经济简便的方式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及结合实践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设计可以强化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将会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的综合性训练环节,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计算机应用、计算与绘图、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文献检索与外文翻译、综合分析与统筹规划、语言表达及书写、答辩口才与协同合作等方面。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科研及工程设计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实践、创新和图形处理能力。

3 怎样在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培养就业能力

3.1 提高指导教师的工程意识和能力

处于技术革新前沿的高等工程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今教育界共同的重要命题。因此工科院校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工程教育,而毕业设计在工科院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毕业设计是培养人才能力的重要环节,可以强化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将会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机械类学生的毕业设计需要在和指导教师一起共同完成,教师和学生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对于指导教师而言,要出色地发挥主导作用,除了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外,更重要的是指导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专业设计方面的能力,所以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工程意识和能力;对于没有带过毕业设计的青年教师,应该参加机械类毕业班的生产实习,到生产第一线去学习锻炼,接触工程实际,增加实践知识;或者给有经验的教师作毕业设计辅导教师,逐步了解毕业设计的要求和过程;有条件时应当参加团队项目实践工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其工程意识和能力[3]。

3.2 机械类毕业设计选题应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机械类毕业设计选题的过程中,应当力求选出的题目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以利于全面培养学生,满足机械类学生对现代工程设计的需求:根据机械类学生的专业和培养目标,尽可能多地选择工程设计类题目;根据学生的分配去向,选择一些与就业密切相关的题目,这样可提高使学生尽早地开展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缩短工作时的不适应期;拓宽选题渠道,积极地与科研单位、研究机构、企业集团、社会团体开展合作选题,丰富毕业设计题目,增加了题目的实用性;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指导教师提出的毕业设计题目应当严格审查。

毕业设计选题所覆盖的知识面要宽,毕业设计的选题是十分关键的,合适的选题对学生的综合训练有很大的帮助。避免毕业设计题目内容单一,涵盖的知识面狭窄,设计简单工作量不足。因此选题时要涉及较宽的知识面而且要有一定的深度,既要满足教学要求,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又要有一定的工程特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3.3 从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各环节加强就业能力的培养

制定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全面科学地从选题开题设计答辩各环节加强就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环节质量的监控来提高本科生的就业能力。分析整个过程,选题:应将突出工程教育理念,要求毕业设计内容与工程实际更紧密的结合,使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图形处理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开题过程:机械类学生更强调要阐明其研究的依据与意义、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概况、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技术路线以及实施计划等,审查小组通过审阅开题报告,听取学生的开题答辩,对研究的内容方法等进行质疑,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在毕业设计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强化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将会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毕业设计训练环节,可综合性考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计算机应用水平、计算与绘图能力、实验设备的操作、文献检索与外文翻译、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及文字处理能力等。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工程设计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创新和图新处理能力[4]。

答辩: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其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充分的理解和真正运用。

对选题、开题、设计过程、结题监控很重要,能保证毕业设计的教育质量。 还需要通过毕业设计监控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并且更要注重毕业设计过程加强就业能力的培养,才能构建出合理的毕业设计教育质量体系,才能培养学生成为符合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 结语

工程学科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技术基础、宽广专业知识、综合工程系统能力和良好团队协作能力的工程师。毕业设计是一个在培养人才能力素质方面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重要环节,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视个人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它是目前国内进行工程类本科教育改革的方向。进一步深化进行工程教育改革,培养社会需求的现代化综合性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7〕2号,2007-02-17.

[2] 杨健.浅议机械专业的工程教育改革[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14(3):110-112.

[3] 何刚.加强材料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2008,23(5):148-151.

[4] 李新学,曲文忠.加强化学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7):78-79.

作者:宗振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堤防水利经济论文下一篇:基层医院护理论文

热门文章

本科机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