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喷码设备测试间火灾危险性的判定分析

2022-11-15

1 企业基本情况概述

某新建企业拟建设喷码设备及印刷油墨生产项目。其中,喷码设备的主要生产过程如下:通过零部件的采购与检验、设备硬件的组装、设备调试、加入相应的油墨和溶剂对设备进行连续测试,测试合格后清洗包装入库。

其测试间位于喷码设备的组装车间。每台设备调试完成后送入组装车间内的测试间进行测试及检验,需添加厂内自行生产的印刷油墨(含丁酮、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火灾危险性为甲类),以测试喷印质量。设备测试完成后,通入丁酮(火灾危险性为甲类)清洗以清除设备内部的油墨和溶剂。丁酮由罐区通过管道泵入测试间的清洗位置,操作人员将丁酮管道接入喷码设备,丁酮在设备内流动清洗若干次,产生的清洗废液通过管道即时收集至相邻甲类油墨车间的收集桶,随后统一运至危废储存区。

2 火灾危险性确定过程中的问题

对于该企业的组装车间定义为丙类火灾危险性,几乎是毫无异议的。但组装车间内的测试间应定为甲类还是丙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3.1.1节,使用或生产闪点小于28℃液体的场所应为甲类火灾危险性场所。

因测试间内有多台设备同时进行测试作业,其添加的油墨,以及清洗使用的丁酮均为甲类物质,危险性较大。如将测试间定义为甲类,按《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的规定,具有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应设置相应的防爆电气设备。

但这样设计存在的问题是:1)本项目的喷码设备本身为非防爆产品,其相应的插头及插座也为非防爆。期间,业主和设计单位考虑过使用防爆插头转换器,但这不但增加了运营成本,在生产便利性上也很有缺陷,可行性较差;2)测试间面积约212m2,如将其定为甲类火灾危险性区域,其所在的防火分区面积约1946m2,无法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3.1.2节的要求: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小于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5%(212/1946=11%)。

那么,是否可将测试间定为丙类火灾危险性?

3 喷码设备测试间火灾危险性的确定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条文说明3.1.2中表2的要求:甲类火灾危险的液体的总量小于100L,且与房间容积比小于0.004 L/m3,在满足这两个要求后,可将测试间定为丙类。笔者据此反复核算并比对测试间内甲类溶剂的最大允许量及最大存在量。

在满足房间容积比的情况下,测试间的最大允许量计算如下:容积比0.004 L/m3*测试区所在防火分区1946m2*厂房高度7m=54.488L,即测试间的最大允许量应小于54.488L。

测试间内溶剂的最大存在量计算如下:

(1)测试区域的管道内丁酮约为5.06L(测试区内管道10m*截面积(3.14*管道半径(0.0127m)2)=5.06*10-3m3)

(2)根据业主同类工厂的资料,测试间最多同时有7台测试设备同时进行测试及清洗,每台设备内的印刷油墨约0.6L,清洗用丁酮约为0.3L,因此测试间设备内清洗用丁酮的即时最大量约为6.3L。

通过计算可知,组装车间测试间内的清洗用丁酮的最大存在量合计约为11.36L,小于计算的最大允许总量54.488L。因此在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条文说明3.1.2中表2的要求后,测试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可定为丙类。

4 结语

由于计算过程仅为粗略估算,且如测试设备数量变化,测试间的火灾危险性可能发生改变。因此,笔者在评价时也对业主单位及设计单位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具体如下:

(1)测试间应进行物理隔断,采用防爆电气、防爆照明设施,并设置局部排风系统;

(2)应严格控制测试间内测试设备的数量,并严格控制清洗用丁酮等物质的总量;

(3)测试间应按照《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的要求设置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4)测试间内应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器材,同时设置不断水的冲淋、洗眼器;冲淋、洗眼器应安装在安全、方便的地点,其服务半径小于15m。

只有采取严格的安全对策措施,才能将测试间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摘要:喷码设备是一种通过软件控制,使用非接触方式在产品上进行标识的设备,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随着工艺和装备的变革,其在生产工艺安全方面也面临着新课题。由于测试过程由于使用到甲类挥发性溶剂,存在一定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而对于安全评价,判定火灾危险性是进一步分析评价并合理提出对策的基础,因此结合工艺实际判定火灾危险性十分必要。现结合生产实例,提出针对喷码设备测试间火灾危险性判定的看法。

关键词:测试,火灾危险性

参考文献

[1]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 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内博士培养中的经验与问题分析下一篇: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