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

2022-11-27

第一篇: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

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

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 龙 岩 市 教 育 局 中共龙岩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岩市教综„2010‟132号

关于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教育局、文明办: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意见>》(闽教综„2006‟51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有关工作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0‟8号)的精神,认真执行国家和省颁课程方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我市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现就我市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

1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学校应紧紧围绕“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这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真正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健康发展。

二、扎实开展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深入贯彻执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中小学实施素

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和福建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导方案(修订)的通知》(闽政督„2005‟9号)和《龙岩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试行)》,认真开展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有效督促、指导学校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着力树立一批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典型、先进学校,努力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推进我市素质教育扎实开展。

三、进一步完善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机制

为了有力促进学校扎实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中小学实施素质

教育的水平,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根据《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闽文明委„2007‟10号)和《福建省各级

2各类文明学校考评标准》(闽委教宣„2008‟7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在开展中小学“文明学校”评估时将“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作为必备条件之一。原有的各级文明学校必须在三年之内达到“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标准,新申报的各级文明学校必须达到“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的条件方可申报。评选县(市、区)、设区市级的“文明学校”,必须从“市或县级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中产生;评选省级“文明学校”必须从“市级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中产生。同时,不再开展“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合格校”的评估工作。

四、建立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奖励机制。

为支持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

良好社会氛围。经研究决定,从2010年起通过学校自评、县(市、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对在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中小学校授予“龙岩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的称号和颁发奖牌,同时通过相关媒体向社会进行通报。“市级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不作终身制,三年一轮进行一次跟踪督查,对符合条件的,可重新认定,不符合条件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先进学校称号,并在全市进行通报。

(此页无正文)

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龙岩市教育局

中共龙岩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四月三十日

主题词:教育 素质教育 文明学校 通知抄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市人大教科

文卫委、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卫,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

督导室,存档。龙岩市教育局办公室2010年4月30日印发

第二篇: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妇女联合会

漯河市教育局

漯妇字﹝2007﹞12号

文件

关于开展“感恩母亲 温馨五月”系列活动的

通知

各县(区)党委宣传部、教体局、妇联,市直各中小学、幼儿园:

感恩是人类美好的情感。呼唤感恩精神的回归,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实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

引导广大幼儿及中小学生树立感恩意识,经研究决定,全市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要以今年“母亲节”为契机,广泛开展“感恩母亲 温馨五月”系列活动。现将有关内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感恩母亲 温馨五月”系列活动,广泛宣传母亲勤劳、慈爱、智慧、奉献的伟大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感恩母亲,感恩家庭,感恩社会。

二、活动时间

4月10日——5月20日

三、活动安排

(一)以尊重母亲为主题:可开展“尊重母亲 礼貌先行”活动,引导广大幼儿及中小学生外出和到家,要主动向母亲打招呼;因事外出不能按时回家要及时告诉母亲,不让母亲挂心;接打母亲电话要注意问好,说再见;母亲做好饭菜、洗好衣物要向她说声谢谢;母亲下班回到家要主动迎上去打开房门、接过衣物、递上拖鞋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尊重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发扬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以感谢母亲为主题:可开展下列感恩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幼儿及中小学生为母亲亲手做一张贺卡、画一幅画、道一声祝福、写一封感谢信、省下零用钱买一件礼物;为母亲泡

一杯茶、捶一捶背;向母亲说说心里话、替母亲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和母亲换一天角色等等,表达对母亲的关爱、体贴、理解和感激之情;可组织孩子和母亲共同参加形式各异的亲子互动活动,让孩子体会母爱的博大和无私,激励自己增强责任意识,不辜负家庭的厚望,早日成才,回报家庭,同时让母亲也感受到孩子所带来的舒心、称心和开心。

(三)以歌颂母亲为主题:可通过征文、讲故事、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母亲,理解母亲,感悟到母亲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所付出的辛劳,感受母亲的伟大,体会母爱的真正内涵。在此基础上,引导中小学生积极思索和探讨如何发扬“母亲”精神,在全社会广泛树立感恩意识,不仅要感恩母亲,而且要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四、活动要求

希望各县区及市直各中小学、幼儿园对此项活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根据通知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载体,认真组织开展好这项活动,扩大活动覆盖面,使更多幼儿及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各县区及学校于4月20日前要将活动计划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联系电话5997862)或市妇联儿童部(联系电话3176056)。同时,在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典型,如活动开展得好的学校、孝敬母亲的孩子、优秀母亲等,扩大

宣传,并做好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和市妇联的沟通反馈,及时上报活动信息,我们将组织媒体前往报道;并及时选送优秀征文,届时将择优在有关报刊上宣传展示。

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漯 河 市 教 育 局

漯 河 市 妇 联

2007年4月9日

主题词:感恩教育母亲五月通知

漯河市妇联办公室2007年4月9日印发

(共印120份)

第三篇: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指导意见

渝教工委“2009”15号

各高校党委:

当前,全市高校正按照中央和市委的总体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对于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去年下半年,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市委教育工委会同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重庆工学院开展了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试点工作,取得了成效,在全市和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充分肯定。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关于‚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很有意义,要在高校普及‛的指示精神,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决定在全市高校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1.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未来世界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当代青年的竞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有潜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其思想政治素质历来为我们党所重视。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要注意培养人‛,并指出‚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江泽民强调,当代大学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胡锦涛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科学发展观进高校课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对于引导大学生认识和掌握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促使他们坚定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实执行科学发展观、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我国在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是在大学生中推动科学发展观大学习、大普及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是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形式创新,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一种途径拓展,是推动建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的长效机制的一种有益探索。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着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普及到大学生中去,必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真正明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带来什么、推动科学发展应该做什么,必将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更加拥护科学发展、更加主动投身科学发展。

3.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是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改革试验区的重大举措。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人才资源强国的根本要求。新时期新阶段,高校亟需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理清办学思路、完善发展措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对于高校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大批优秀拔尖人才,动员组织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推动重庆又好又快发展的伟大实践;对于创建‚满意教育、和谐教育、素质教育‛,把重庆打造成为西部教育高地和人才高地,推动国家统筹城乡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4.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革,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机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积极推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创新、途径创新、方法创新,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掌握过硬的创业本领;有助于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他们自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努力实现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二、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5.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指导思想

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推动重庆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按照深化‚理论学习‛、突出‚实践成才‛的原则,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实践教育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改革为突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内容、途径和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6.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目标要求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进一步深化重庆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制定完善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等结合起来,进一步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基本道德规范、增强全面发展能力,努力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

一、脚踏实地的人。

(2)坚持联系实际,深化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既加强理论教育,又积极组织带领学生参与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市情和校情,全面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增强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坚持大胆改革,开拓创新。注重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内容、形式和途径,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为在全市高校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探索办法,积累经验,起好示范作用,推动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

三、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主要措施

7.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重要职责。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科学发展观专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09”9号)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尽快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包括组织专题讨论、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强化科学发展观理论教育,配合搞好学习实践活动。

在‚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集中开展一次科学发展观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

8.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拓展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领域,把科学发展观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针对科学发展观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课程紧密相连的理论特点,鼓励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科学发展观内容,积极探索从专业知识、方法、手段的角度,将教学内容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有机融合,深化学生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科特色举办专家讲座,帮助学生深化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和理论内涵的认识。

9.认真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辅导读本。发挥高校专家学者较为集中的优势,认真组织编写‚古往今来有关科学发展观四个要件的阐述‛、‚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学习读本‛等辅助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需求,结合国内外经验教训及相关案例,重点阐释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等,做到内容丰富、表述生动、形式活泼、易于接受,增强读本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可读性。

10.切实抓好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师资队伍的学习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早学、多学、学深、学透,确保科学发展观首先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头脑。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负责培训科学发展观进课堂骨干教师。各校要通过举办讲习班、备课会和教学观摩等活动,对任课教师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培训,深化教师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评价、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懂、真信、真用。

11.找准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点和关切点,加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广泛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努力增强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实效性。要利用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开辟科学发展观学习专题和学习论坛网页,组织专家学者在网上解答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师生网上互动学习。

12.坚持以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深化课堂教学成果。要围绕‚科学发展与大学生全面发展‛、‚践行科学发展,争做时代先锋‛等主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发展观大讨论,通过辩论、讨论、交流等形式深化广大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同。要紧密结合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以及重庆直辖以来的新发展、新变化等,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社会咨询、‚三下乡‛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业课实习等,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延伸到校外和社会,以了解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新成就,人民群众生活的新变化,要支持、指导学生成立科学发展观研究社团,开展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组织学生参加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高校的党校、团校要在培训内容中增加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着力培养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学生骨干群体。要通过开展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党(团)日活动,以及读书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四、加强组织领导

13.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负责指导各高校组织实施。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要通过现场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努力推进全市高校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的开展。

14.高校要高度重视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抓紧、抓实、抓好。要大力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师资队伍的培训,加大投入,保证工作所需经费和物质条件。

15.高校要主动寻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主动聘请理论研究、教学单位和各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与领导干部来校作专题报告,大力争取社会各方为大学生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和学习调研提供便利条件,积极帮助广大学生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16.高校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校园网等舆论宣传阵地,做好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相关工作的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及时总结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深化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的成效。 17.高校要将本通知内容落实情况分别报市委宣传部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09年4月3日

第四篇: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沪教委德„2007‟47号

文 件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2007年“中小学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宣传部、文明办、团委,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各委办局、控股(集团)公司: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组织开展2007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教基函„2007‟7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团市委决定于今

— 1 — 年9月以“感受新变化 迎接十七大”为主题,举办上海市“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下同)。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各有关部门要把这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活动作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的重要举措。通过活动将“两纲”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活动中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开展形势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以“形势教育课”为抓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各有关部门、学校要做好组织学生统一收看“形势教育课”工作。今年9月3日上午l0:00—11:00,利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方式,教育部将组织全国中小学生统一收看第四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启动仪式及形势教育第一课“生活新变化”。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调课安排及时通知到本区县中小学,做好技术保障工作,8月29日进行中国教育电视台信号与区县网络信号的检测工作,并要求所有学校都完成注册工作,确保形势教育课的顺利进行。

各中小学校要根据自身设备和教室容纳情况,安排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参加此次活动,并把参加活动的班级课程与本周内的班、队会时间对调,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其他课程对调。学校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按时接通有关设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因条件限制不能同时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要安排其他时间上形势教育课。

(二)把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育 — 2 — 教学计划。要把形势教育课的内容与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紧密结合,与品德与社会课、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紧密结合。同时,做好“社会新气象”、“农村新面貌”、“科技新发展”、“国际新形象”、“未来新蓝图”等其他5个专题的收看工作(收看时间见附件1)。各学校要在课后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主题团队日和班会等相关教育活动。

(三)充分运用时事形势课提供的资料,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各中小学要组织和引导学生结合上海的特点,进一步接触社会现实,深入工厂、农村、企事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相关的时政点评、时政小论文、时政小报告等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思辨的能力和批判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理论观点的信服力。

三、不断完善“两纲”教育课外体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以体验为基本途径,培养学生的公民人格。各区县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暑期中小学生开展的“六大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制作展版,展示交流“阅读上海、体验成长”、“美丽城市,阳光故事”及“民族精神代代传”考察活动的成果。让学生通过调研、宣传、走访、考察、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加深对革命历史与改革开放的对比了解,引导学生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知识,增长才干。

(二)运用学生电子学籍卡形成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要精心指导中小学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协调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提供支持。要注重课内课外教育的有机衔接,结合课程教学、主题教育,研究(探究)性课题、志愿者服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为青少年学生成长提供养料。在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中共一大会址、公安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档案馆、龙华烈士陵园等10个基地,积极探索青

— 3 — 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做好运用学生电子学籍卡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记载与评价的工作。

四、明确责任,营造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良好氛围

(一)做好学科德育展示周活动。要继续探索“两纲”教育与二期课改的有效结合,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名师基地、德育实训基地和“两纲”高级研修班成果展示为平台,推进学科德育示范课建设,做好学科德育开放周工作。要在教育思想、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和形式、教师教育等方面,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

(二)充分发挥试点学校的带头作用,形成“两纲”教育的探究氛围。各区县要排列出市、区县试点学校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中的学科或课外活动、主题教育公开课的内容、时间、责任人,并落实到具体的执教教师,在区域内公示。市教委相关职能部门选派“两纲”教育专家和指导小组成员分别到区县学校,共同参与研究活动。请各区县将排表内容于8月30日前反馈给市教委德育处(联系人:邹竑、王明玉,联系电话:23116791,传真:23116790,邮箱:dyc@shmec.gov.cn)。

(三)结合迎特奥、迎奥运、迎世博,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各学校要抓住特奥会召开的契机,进一步发动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特奥,关注特奥,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中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特奥会的召开做一件实事。关爱生命,服务他人,在实践、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健康人格。开展“师爱在家庭中闪光”——“感动家庭的百件好事”巡讲活动。

(四)认真实施,做好总结。此次活动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宣传部、文明办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等部门实施,要精心组织社会实践和团、队活动和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各区县要 — 4 — 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报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未成年人处,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并于9月25日前将“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总体情况汇总后报市教委德育处。

附件:1.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关于组织开展2007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月”活动的通知(教基函„2007‟7号)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进一步落实好“感受新变

化 迎接十七大”形势教育课有关工作的通知》(教 基司函„2007‟65号)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二○○七年八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教育

中小学

品德

活动

通知

抄送: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07年8月28日印发

(共印260份)

— 5 — 附件: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关于组织开展2007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

教基函„2007‟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厅(教委)、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团委:

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决定在今年第四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开展“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主题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向中小学生宣传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他们了解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发展进步,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中小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逐步树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志向,并努力把远大志向化为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健康成长。充分展示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成果,推动把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二、活动内容

在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之际,组织全国中小学生统一上形势教育课。课后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主题团队日和班会等活动。

形势教育课通过“生活新变化”、“社会新气象”、“农村新面 — 6 — 貌”、“科技新发展”、“国际新形象”、“未来新蓝图”等六个专题,以深入浅出的讲解、丰富的影视资料、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五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社会生活领域取得的积极进展、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成果、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身边的变化、家乡的变化。

三、活动方式

在9月3日上午10:00—11:00,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方式,在全国中小学举行第四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启动仪式,之后统一上形势教育课的第一课“生活新变化”。

课后根据课上布置的社会实践题目,结合当地和学生的情况,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角度,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感受家乡变化、感受社会变化,利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8周年的契机,通过班、团、队会等畅谈、交流收获,以小调查报告、演讲、绘画、音乐、舞蹈、手工等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形势教育的后续课程将陆续安排,时间另行通知。

四、活动保障

1.中小学校9月3 日前要做好接收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信号准备工作。

2.中西部地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8月20日前,做好调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工作,保证所有学校都完成注册工作,调试好终端接收设备和光盘播放设备,安装好“远教卫星IP教学资源接收软件”和相关播放软件。

3.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好各城域网、局域网,做好相关技术保障工作。

4.中小学校要根据自身设备和教室容纳情况,安排小学高

— 7 — 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参加此次活动,并把参加活动的班级9月3日10:O0-11:00的课程与本周内的班、队会时间对调,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其他课程对调。学校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按时接通有关设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因条件限制不能同时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要安排其他时间上形势教育课。

五、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作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战线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的重要举措,作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具体安排,作为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次集中检验,并着重探索建立开展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2.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落实各项具体措施,保证全国中小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上好形势教育课。要精心指导各地中小学组织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并协调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为活动提供支持。要制订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外出参加活动时的安全。

3.明确责任、密切合作。此次活动由教育行政部门、电教系统会同宣传部、文明办等部门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实施。宣传部、文明办等部门要按照迎接十七大宣传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指导形势教育和做好宣传工作。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协助组织好社会实践和团、队活动。实施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各有关部门和各工作环节要完善技术保障措施,确保远程教育网覆盖的中小学网络信号清晰、通畅,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各地要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报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团中央学校部和少年部,并通过当地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lO月15 — 8 — 日前将“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总体情况汇总后报教育部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办公室(中小学德育办)。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二○○七年六月二十一日

— 9 — 附件2:

关于进一步落实好“感受新变化 迎接十七大”

形势教育课有关工作的通知

教基司函„2007‟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文明办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组织开展2007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教基函[2007]7号)安排,各地正在为9月3日开始上“感受新变化 迎接十七大”形势教育课第一课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为保证教育效果,现就上好形势教育课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组织做好接收调试工作。一是中小学校9月3日前要做好接收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信号准备工作;二是中西部地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调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工作,保证所有学校都完成注册工作,调试好终端接收设备和光盘播放设备,安装好“远教卫星IP教学资源接收软件”和相关播放软件;三是可利用中国校外教育网()、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网()届时收看视频。

二、鉴于少数地方和学校用以上方式接收仍有困难,我们印制了“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和形势教育课第一课《生活新变化》光盘,分发到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地可根据需要,进行翻录并下发基层学校,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收看效果。

三、9月3日正值开学之际,在形势教育课之前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启动仪式上,周济部长将发表讲话。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在深入中小学参加开学典礼等 — 10 — 活动时,与学生共上形势教育第一课。课后可安排与学生座谈交流等活动。

四、为便于各地及早做好安排,形势教育课第二课至第六课的电视播出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传输时间现已确定,具体如下:

第二课

9月24日(星期一)

15:00-15:45 第三课

10月22日(星期一)

15:00-15:45 第四课

11月19日(星期一)

15:00-15:45 第五课

12月10日(星期一)

15:00-15:45 第六课

12月28日(星期五)

15:00-15:45

五、各地尽可能安排在已确定的播出时间组织中小学生上好形势教育课。如确有困难,也可安排其他时间进行,但都要保证教育效果。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二○○七年八月十五日

— 11 —

第五篇:中共张家口市委宣传部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转发《张家口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

成果评奖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委宣传部,各管理区、高新区宣传部,各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各管理区、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市政府各部门,中省属及市直各单位:

2009年市政府对《张家口市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实施细则》(张政[1999]11号文件)进行了修订。同时,发布了《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张家口市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实施细则〉的决定》(张政[2009]36号文件)。据此, 2010年进行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现将《张家口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

开展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是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检阅全市两年来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激励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多出精品,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举措。各县区、各单位都要重视这项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有关规定,各新闻单位要配合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保证这项活动健康顺利开展。

中共张家口市委宣传部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3月16日

张家口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实 施 方 案

根据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张政[2009]第36号文件发布的《张家口市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规定,2010年在全市开展第七届(2008-2009)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评奖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多出精品、造就人才,促进我市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更好地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重点奖励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我市更好更快发展的研究成果,以及社科理论前瞻性、创新性、突破性研究成果。

1、本届评奖设立“市长特别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社会科学青年佳作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提名奖”、“组织工作奖”。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按著作类、论文类分三个等级。

市级领导同志的相当于一等奖标准的研究成果授予荣誉奖。

2、“市长特别奖”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

“社会科学青年佳作奖”、“组织工作奖”颁发奖牌(杯),“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提名奖”颁发奖励证书。

一 、指导思想

二、奖项设置与奖励方式

三、参评对象和范围

1、凡在张家口市工作的专业和业余社会科学工作者,于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正式出版的(以第一次付梓时间为准)社会科学专著、编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在市以上公开报刊及市以上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的内部报刊上发表的论文、调查报告等(不包括译文、文学创作、新闻报道和属自然科学的著作)。

2、参加省以上学术会议并全文收入论文集的论文。

3、被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采用的应用研究成果。

4、研究、宣传、普及社科理论的电子出版物以及在市以上传媒播发的音像制品。

5、出版时间为2007年,但由于出版(或印刷)时间延误,到2008年成书,且上届未申报参评的著作类成果,由出版社及相关部门出具证明后,可参加本届评奖。

市长特别奖

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选题意义重大(如国家、省级、市级的重点研究课题),研究难度大,内容有创见,提出具有影响的新观点、新结论,学术价值高,对新学科的建立和老学科的发展有重大贡献,文字精练、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2、应用性研究成果:选题为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中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明显,被市委、市政府以及省有关部门采纳,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等级奖

1、一等奖:著作必须是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论文必须是省以上公开报刊发表的。选题有重要意义,对某一学科有新的创见,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未公开发表的应用性研究成果,选题应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研究成果被市委、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采纳,有重大实用价值,社会效益显著。

2、二等奖:著作必须是经市以上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发行的;或市以上报刊发表的论文,选题有意义,在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有独到见解;或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采纳,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在市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未公开发表的应用性研究成果。

3、三等奖:经市以上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发行的书籍,或市以上报刊发表的论文。论文类项目要求对某一理论问题做出正确、富有新意的阐释,或对解决实际问题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社会科学青年佳作奖

获得本届评奖二等奖(含)以上的项目,且获奖项目署名第一的社科工作者是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可获得该奖。

(一)个人申报,组织推荐。由本人根据评奖要求,填写《张家口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经本人所在单位、学术团体签署意见后,连同成果件(论文类可提交包括封面、目录、封底及论文内容的三份复印件,原件报市评奖办公室审核后予以退还,著作类须提交三份原件)、有关佐证材料(不含私人信件中以个人名义加注的评语)一式三套及评审费,一并向市评奖办公室申报。各县区社科工作者的科研成果,由各县区委宣传部统一组织申报。所有申报材料由市评奖办公室统一保管,概不退还。

1、申报科研成果的署名均以出版、发表时的署名为准。集体署名的科研成果,原则上以集体署名为准;多人合作

四、评奖标准

五、评奖步骤、方法

的科研成果,由署名第一位的作者申报;主研人员的界定,应以出版、发表时的署名顺序为准,署名顺序不清的,以对科研成果贡献大小为据排序,并由申报者向市评奖办公室提交证明;与外市人士合作的科研成果,第一署名是本市的可以申报;第一署名为外市的,本市作者只能以个人撰写的章、节作为论文申报。

2、个人出版的论文集,可以按编著申报,也可以申报其中的某篇论文;集体名义出版的论文集,由作者以单篇论文申报。

3、申报参评的咨询方案、调查报告等应用性研究成果,应提交有关方面的评审论证、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及采纳、受益单位的佐证材料。

4、每位作者申报成果数量不限,但获奖成果原则上只限一项。

5、本届评奖按参评等级收取评审费。市长特别奖300元;一等奖:著作200元,论文150元;二等奖:著作100元,论文80元;三等奖:著作80元,论文50元。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按照著作类对应参评等级收取评审费。

6、“社会科学青年佳作奖”不再单独申报。

7、本届评奖有关信息及表格均可登陆市社科联网站(http://skl.zjk.gov.cn/)进行查询和下载。

(二)评奖资格审查。根据本《方案》第三条“参评对象和范围”及其它有关条款规定,由评奖办公室对申报项目进行资格审查。

(三)评审。评审委员会负责等级奖的评审和市长特别奖的推荐。评审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

(四)公布获奖项目。所有拟获奖项目自《张家口日报》公布之日一个月内,如有异议,按《细则》第九条规定办理。

凡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被列入获奖范围的项目,按《细则》第十四条办理。

本届评奖工作,由市社科联组织管理。成立张家口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评审委员会,设立评奖办公室。评审委员会由市内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评委会成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应占多数。评委会成员由各学术团体和有关单位部门推荐,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正式批准。

评奖办公室由市社科联学会工作部代行其职。其任务是对参评成果进行资格审查,负责评奖的日常工作。评奖办公室地址:长青路6号市委院西楼112室,邮编:075022,电话:2015024,邮箱:zjksklxhb@sohu.com。

按照回避制度,评审委员会成员及市社科联驻会人员一律不予申报科研成果。

六、组织领导

七、时间安排

1、 5月31日前,市评奖办公室受理申报成果。

2、 6月评奖办公室对参评成果进行资格审查。

3、 7月至8月评审。

4、 9月公布获奖项目。

5、 10月后召开颁奖大会。

八、评奖纪律

1、坚持标准,秉公办事,以文论奖。评委会成员和评奖办公室工作人员有徇私舞弊者,严格按《细则》第十五条规定办理。

2、恪守职业道德和科学道德。评审结果公布后,要维护集体评审结论。对评审过程中的不同意见,要严格保密,不得向任何人传播。

3、严格申报成果的收发、传递、登记手续。妥善保管评审资料,做到准确无误、不丢失、不遗漏。

九、本《方案》由市社科联负责解释。

附:

1、《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张家口市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实施细则〉的决定》

2、《张家口市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实施细则》

3、《张家口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张家口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0年3月10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下一篇: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