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硬笔书法的意义

2022-11-12

第一篇:学习硬笔书法的意义

学习硬笔书法的意义

写字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普通的一件事,学习硬笔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身心发展。最实际的是钢笔字写好了,高考时的卷面可占很大优势。另外字写的好,有利于人际交往,增进互相了解和友谊,有助于学习和工作,有助于学习毛笔书法,有助于审美情操的提高。写好字将是受益于终身的大好事,其意义十分重大。

在计算机技术日益成熟和发达的今天,网络技术使无纸化办公成为现实。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与快捷。因此大多数人越来越懒得动笔,致使我们的书写水平大打折扣。甚至有人认为没有必要把字写好,没有必要学习硬笔书法,难道学习硬笔书法就真的一无是处吗?我看不尽然。

中国书法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核心,它是植根于汉字这种特殊土壤之中的艺术奇葩,是中国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化表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特定的文化形态和美学风格,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观。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书法—硬笔书法,同是中国书法发展到二十世纪的一种时代新气象,它既体现了我们的民族品格,又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是基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一个新兴艺术品种。它在全国乃至海外掀起了阵阵热浪,席卷广阔大地。举办一次全国性的硬笔书法大展赛,参与者少则十来八万,多则达百万之众,真是气势磅礴,声震四海。所以应该抓好书法教育。

学习书法,有利于提高文化科学素质。我国几千年的科学文化知识都以汉字为载体储存和传流下来的。常被人们作为书写内容的诗文、歌词、散文都带有某些特定的涵义。书写者在创作时要通过各种手段写出衡量作品成败得失的“书卷气”,这就要求作者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能够细细品味出作品内容的思想性和作者流露出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以感染欣赏者。 学习硬笔书法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一名学生如果每天能够踏踏实实地练字,认真、干净、一笔一画地完成每天的作业,实际上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性格,培养自己踏实、稳健、不慌张、严谨认真的好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对自己意志和品德的磨练与考验。 学习硬笔书法也有利于身心发展。因为书写时人的精神集中,排除了杂念,一心钻到写字中去了,听凭心手相应,笔纸接触,这样长期的书写训练,久而久之会使人的身心处于平静状态,其情绪达到了宁静安详的境地,心态平静,办事自然就没那么浮躁了。这样既练了字,又培养了性情,可谓是一举两得。

学习硬笔书法相当于在进行着爱国教育。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从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产生的图形文字,到殷商甲骨文、金文、以及毛笔创造的秦篆、汉隶、唐楷、晋行、无不光彩夺目。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苏东坡等伟大的书法家,流传了感人的《兰亭序》、《自书告身》、《自叙帖》等千古不朽的珍贵遗产,感动了每个炎黄子孙。尤其硬笔书法中常书写的楷体和行书更是在风格、体型、笔法上独树一帜,从毛笔书法艺术中脱颖而出,成为应用最广、人人皆受益的“大众艺术”。谢稚柳先生说“学书法、识国宝,当有益于爱国之心”。

写字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普通的一件事。把字写好,写漂亮,有利于人际交往,增进互相了解和友谊,有助于学习和工作,有助于学习毛笔书法,有助于审美情操的提高。学习硬笔书法,写好字将是受益于终身的大好事,一手好字陪伴一生幸福,其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应该好好练习硬笔书法。

第二篇:我们学习书法的意义

何铁山

现代科学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使我们似乎离书法越来越远了。现在不少人,特别是一些年青人,或由于长时间已习惯使用电脑,或宥于认识上的原因,已很少拿笔写字,有些连基本的汉字书写都有了困难,就更无遑学习书法了。那么我们今天还需要学习书法吗?学习书法究竟还有意义吗?我认为答案是无庸置疑的!学习书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青少年、壮年还是老年,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1、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发展现代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夏商开始的甲骨文,就与书法紧密相联。书法可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之核心(现代著名哲学家、艺术家、法籍华人熊秉明语)” ,是“不朽之盛事(唐代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语)”,也是“中国现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语)”。

晋“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云:“夫三端(文士之笔端,武士之剑端,辩士之舌端,是为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即孔子所说的礼、乐、御、射、书、数)之奥,莫重乎银钩(此银钩代指书法)”,这句话告诉我们:“三端”之中,书法是最为奇妙的,六艺之中,书法是最为深奥的;在汉代国家设有专门的书学博士;在唐代书法是考进士的必考课;可见在古代中国,书法为统治者和社会所重视之程度。为什么?因为书法艺术是以汉文字为基础的,而汉文字不仅是中国几乎所有传统文化的载体,而且也是现代中国文明进步的基石。近代汉字拉丁化的失败,现代汉字数字输入法的成功,说明汉字不仅能与时俱进,而且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生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宣传和发展现代中国先进文化。

2、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国学修养,激发我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它以先秦诸子经典为基础,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以及与之同时之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还包括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学等。它是华夏文明的基础,东方文明的代表,炎黄子孙的魂魄。其主要内容共同构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史、子、集(以清代纪晓岚所主编之《四库全书》为著)。其主要思想集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人格理想。

毫无疑问,国学是书法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反过来也可以说书法是国学的一部分。因为国学都是以汉文字为载体,甚至于直接以书法为载体的(如一部《资治通鉴》就都是由司马光用小楷一笔一画抄出来的)。而书法所表达的内容,往往也都是国学内容的精华。

现代工业文明,我们几乎没有什么不是从西方学来的,所以也就没有多少东西值得我们民族光荣和自豪的。而最能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只能是:我们在当时领

先于世界,今天仍然放射着异彩,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书法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更是中国艺术的主流。

3.有助于促进全国各民族融合,加强全国各地联系,特别是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联系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人口众多。各地区间由于历史、人文、地理、风俗等原因,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民族、方言。从理论上来说,这种地区间的民族语言、方言及风俗等的差异,是极不利于民族间的交往和国家统

一、长治久安的。但今天,偌大的中国仍能紧密团结在一起,汉字及与之生死相依的书法艺术是功不可没的。原因很简单,是汉字及其书法艺术,弥合了各民族间、各方言间的巨大差别,解决了他们之间的交际困难,从而能达到政令畅通,民族团结。

新的地下发掘史料证明,在秦统一文字之前的中国大地上,虽然各地语言文字有所差别,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存在难以沟通的困难。因为像春秋战国时期《诗经》《老子》这样的名篇,今天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有地下发掘,它们之间的文字差别并不是很大,书法风格也有相通之处,只要你稍加研究就会发现它就是《诗经》《老子》,而非其他。它们都是用毛笔写在竹木简上,或写在绢帛上的。其造字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主要意旨却是一样的。

今天台湾地区的部分台独分子,正在大搞意识形态上的“去中国化”运动,以期达到其最后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企图。但我认为,他们只能是枉费心机,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不可能割裂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更不可能在台湾消灭汉字和书法艺术,也就不可能割裂台湾与大陆的血肉联系。这正如某人自己拽住自己的头发要把自己拽离地球一样。

今天的港澳台地区,特别是台湾地区,爱好国学、书法的人口众多,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认为:台湾实际上比中国还中国。我没去过台湾,不敢妄下断语,但就我接触到的不多的几个台湾人来看,的确如此。我们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互动,就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4、有助于促进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

古人云:“琴棋书画,此四者,君子之好也”。又云:“试笔消长日,耽书消百忧;闲来得如此,万事复何求?!”试想,如果大家业余都有了君子之好,爱上书法还能消愁解忧,灿烂闲暇时光,得到持久的快乐,那么大家不就都成了谦谦君子了么?既然大家都成了君子,那么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愿景不就能实现了吗?

其实,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和谐。因为中国书法一直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至深。儒家的中庸思想,讲到的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实际上就是中国书法的最高标准。我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中提到的,书法创作要“沉著寓飘逸,刚健含婀娜”,“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骨丰肉润”,“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等等,说到底,其实就是不同情境下的和谐。能创造这种笔下和谐的人,他也一定是一位心气平和、胸罗万有、志趣高远、姿态娴雅之士。

5、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意志品质、人格修为等情商。

现代科学研究及我们身边不少事例都可证明,就一般成功人士而言(即除极少数天才外),决定其是否能取得成功,非智力因素,即人的情商因素,往往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在教育活动中,这种情商因素的最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人格修为的培养。书法学习是加强这方面培养的最好的方法之

一。因为书法可以教人学会观察、模仿、领悟,可培养人的细心、耐心、恒心等等,同时,还可陶冶人的道德情操。而这些不是有点小聪明就能与之媲美的,它

们都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

6、有助于我们的智力开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与艺术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事实上,世界上那些顶尖级的科学家,几乎没有不是艺术家或艺术爱好者的;与之相反,那些顶尖级的艺术家也往往同时是科学家。如达芬其(著名画家,同时也是科学家),米开兰基罗(著名画家、雕塑家,同时也是科学家),爱因斯坦(科学家,同时也是艺术爱好者),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同时也是艺术爱好者)等,莫不如此。为什么呢?因为艺术可自由人的思想,丰富人的想象力。科学可使人逻辑严密,锻炼人的推理、概括和抽象能力。具备这两种素质的人,就完全能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材。

书法艺术它“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唐张怀瓘语),是抽象和具象的有机结合,它即具有东方民族固有的含蓄隽永的特点,又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它可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它可能是一幅怡人的风景画,是一首荡气回肠抒情诗,一段美丽的神话传奇,一幕动人的歌剧,一段美妙的音乐,一幕激情飞扬的芭蕾┄┄但它同时还可能是:一个曼妙的天体阵列,一幅神奇的元素图,一个有序的电子矩阵┄┄

7、有利于加强我国教育、教学国际和区间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以及本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我们与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的交流方式很多:科技、文化、教育等等,但由于书法艺术与语言、文字紧密相连,所以它在这种交往中的出现则更加频繁,且地位日益凸显。比如今年四月十五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我们就搞了一个“中日青少年书法交流会”,胡锦涛主席亲自参加并即时题了:“举青春之力,修万世友好”的贺词,但可惜的是,能上台与日方进行交流的中国大学生却不如日本的多。因为在日本、韩国、台湾,书法教育自成体系,十分普及,且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其地位已上升到了“道”,即形而上的高度。正因为如此,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上至政界要人、名星大腕,下到普通百姓,大都是能拿得起笔的,而在中国大陆却不行。

去年,在北师大,我见到一对父子书法博士,他们是韩国人。而2005届的北师大成人书法硕士研究生班,就区域分布而言,台湾有五人,占全班(国)人数五分之一。宋楚瑜、连战来大陆能四处题字。港台明星大多也能当众表演书法。这让我们真切在感觉到,正如台湾中南科持大学陈立骧教授所言:台湾比中国还中国。

可喜的是,近年来,我们有了不少的遍布世界各地传播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也有些省级行政区把书法定为了中小学的必修课。

8、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书法艺术人才。

“为往圣继绝学”是中国传统士人的人生目标之一。今天,许多传统文化艺术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仍需要有众多的继承者,发扬光大者,甚至于殉道者。这项工作,需要长期的、艰辛的付出,但肯定难以发财,可在我看来,它仍然是值得的,甚至是神圣的,也应是受人尊敬的。但从事这项工作不仅需要爱和激情,同时也是需要一定的天资。如果我们有了一个好的环境和机制,那么,我们就能及时发现人材、吸引人才、培养人材,使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绵延不绝、薪火相传。

9、有利于古文字、繁体字的认读和传播。

现在的青少年,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能写出一篇没有错别字的文章来的,可能已经不是很多了,更不遑认、读、写繁体字了。但是我要告诉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是只认我们的繁体汉字的。最近世界医学会通过的,中医术语国际标准化文件,其中一千四百多条中医、中药国际标准化术语,就是以繁体汉字来统一标识的。在东南亚、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澳门等地,甚至于世界其他大多数使用汉字的场合,都仍在使用繁体汉字(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故我认为,学习繁体汉字对我们的青年学生而言,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即学好繁体汉字不仅能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也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

当然,学好繁体汉字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我们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古文字、繁体字的良好氛围则是必要的。

10、有利于提高和改善我们的审美情趣,心理状态和身心健康水平。

“书之为妙,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书法源于象形,是人之自身及世界万物形象的高度浓缩和抽象,所以美妙绝伦。今天,汉字仍保留了这种特性。以此推之,我们学习书法,就能提高我们对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认识,同时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

唐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说,书法的学习和创作,如能“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娴雅”,便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又,唐张怀瓘在《书议》中云:书法还可“骋纵横之志”,“散郁结之怀”。这些都能说明书法是可成为人的精神寄托,可改善人的心理状态的。

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化生产和竞争,生活、工作、学习的节奏明显比过去的农耕社会快多了。这就极大地增加了人们的精神压力,使我们的神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也就会使不少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果这种紧张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释放和渲泻,那么就有可能形成心理疾病。而书法学习和创作则可以缓解人的精神压力,使人的各种情绪得到释放和渲泻,从而给人以精神寄托,使人心气平和,精神愉悦。

11、有利于篆刻艺术的普及与提高。

篆刻艺术可说是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了好的书法水平,那么对学好篆刻而言则是相对容易的。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往往都是篆刻家,但反之则是不行的。

12、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职业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地目前环境下,正因为懂点书法,写得一手好字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书法水平可能成为我们的另一张名片。即在同等学历和专业水平之情况下,能懂一些书法将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机会。

13、有助于促进汉文字的简化和科学发展

中国汉字简化和科学发展的过程,与其唯美性、实用性书写密不可分,也即与书法艺术活动密不可分。古代中国笔画繁多的象形字,发展到今天抽象简单的象形、会意、形声字,就是汉字实用性、唯美性书写发展的结果。换言之,是因为书法艺术才使汉字发展更加简易和科学。如今天的正楷体简化字“东”字,其模样其实早就有了,只是早期是繁体“东”的草写体,后来才楷化成今天的模样的。这种情形十分普遍。如车、见、贝、发、学、韦等等,莫不如此。可以想见,今后,随着电脑的普及,若又没有了汉字的实用性和唯美性的书法活动,汉字也就不会再有任何进步和发展了。

第三篇:书法文献整理的意义

——谈《黄庭坚书法全集》

傅璇琮

2013-2-25 23:23:55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130208

修水黄君是我近些年认识的年青学者。2005年,应他之邀到修水参加“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学术研讨会”,印象很深。由他策划并组织的这次会议,广泛邀请文学与书法领域黄庭坚研究的专家,来了八十多人,盛况空前。在这次会上,黄君一次性赠送与会学者七本书,其中包括他主编的四卷本《黄庭坚研究论文选》、一本明刻孤本《黄律卮言》整理点校本、一本《黄庭坚书论选注》,还有他自己的学术专著《山谷书法钩沉录》。会议结束之后,他又编辑出版了厚厚的一本《论文集》再次赠送。我们的学术研讨会很多,但能在一次会议中出版这么多学术成果的,好像还没有先例。黄庭坚会议之后,黄君又请我担任《黄庭坚书法全集》学术顾问,他说要编辑一部网罗天下黄庭坚书法,并作全面研究的大书,果然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这部大书现在正式出版。

我认真看了这部大书,确实很精彩、很不容易。这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材料非常广泛,非常多。收集这么多黄庭坚书法图片,其中有大半在国内未经公开出版,是黄君在故纸堆中发掘的新材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书是当今信息和科技条件下,有关黄庭坚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具有很高的文献资料价值。第二,此书对黄庭坚书法文献的收集与整理不仅很全面,而且编辑有序、科学,考证精深。将书法真迹与非真迹分开,又把非真迹分为临摹之作、托名书和伪作三类,分门别类,一一展示,这是前人没有的做法,开风气之先,很有学术价值。黄君对书法作品的研究很见功力,书中208件作品,写出近20万字的“作品考析”,每件作品从真伪辨析,到写作时间、背景,作品的风格特色,都有详尽的分析和说明。所以这本书也是文献整理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一个成果。这一点,在当代文史研究与探索上具有典型和典范的意义。从近代来说,上世纪以来,黄庭坚的材料也有不少。上世纪60年代,我编了一本书叫《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资料汇编》,编完以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直到1978年才正式出版。另外2001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庭坚全集》,还有一本最近出版的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庭坚全集》。现在黄庭坚研究渐成风气,很有意义。这些书各有特点,但主要是文学方面的材料。现在黄君编书法全集,在书法方面还没有这样全面的本子。据黄君介绍,《黄庭坚书法全集》收集的书法真迹内,涉及黄庭坚的散佚文字多达近30篇,计3000多字,其中仅信札就多达18通。这些文字应该是可以补《全宋诗》、《全宋文》的。

古代诗文名家资料,一般都依据前人整理、刊刻的书籍。但像黄庭坚这样同时又是大书法家的人,他的书法真迹,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一手资料。前人刊刻书籍,难免会有缺失和遗漏,黄君从书法真迹中发现黄庭坚大量佚文,这正是书法文献的价值体现。近些年,唐宋诗文的辑佚时有收获,说明这方面工作还是可以大有所为的。此外,黄君还依据书法真迹材料,校勘了一些刊刻文献中的文字失误。黄君在《作品考析》中多处提到这方面问题。例如作品62号《草书李白秋浦歌并跋》的跋文中,有一段释文:“余少拟草书,人多好之,唯钱穆父以为俗。初闻之不能不嫌。已而自视之,诚如钱公语,遂改变,稍去俗气,既而人多不好。”这段文字的第一句“余少拟草书”,黄庭坚的各种诗文刊本皆作“秦少游学书”,文意蹊跷,与下文不能通顺。黄君根据原作草书笔迹,纠正了失误,使文意通顺,还原了这一则题跋的本来面目。

文学与书法对古代文士而言是不分家的,所以古人的书法遗迹,理应是诗文整理关注的范围。但很多情况下,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关注得很不够,其中原因,首先是过去的书法文献,流布相当困难,一般学者识见难以兼顾。现代影印技术发达,古代书法遗迹陆续被整理影印出来。二十世纪以来,甲骨文字、简牍帛书、敦煌石室经卷等文物的发现,既是重要的书法事件,同时也是社科文献的宝库。如近年出土战国时期的楚简,发现新文经学以前的《老子》文本,对研究古文经学意义重大。黄君所编《黄庭坚书法全集》资料详实,印刷精美,考析论证详实,在古代书法家文献整理上,具有典范性,这不仅对黄庭坚研究,也包括宋代文史、艺术研究,都有实际的意义。江西美术出版社投资两百多万元,高质量出版此书,也体现了一种眼光和魄力。黄君既是书法家,也是诗人和学者,他编辑此书,在关注书法的同时也关注到宗教、文学、历史以及饮食、茶酒、医药、风俗等诸多领域,所以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第四篇:蒋维崧先生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著名书法家

作品

艺术资讯频道 2010年09月07日 13:12 书法

[导读]

学习书法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它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书法的书写方法主要可以有以下几种,描摹,临写,背临,创作 2008年09月19日

蒋维崧先生在书法(shufa)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刘绍刚

一、环境与背景

二、学术成就与地位

三、篆刻

四、行书

五、金文和古文字书法(shufa)的出新

六、蒋先生书法篆刻的意义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学术界、文化艺术界都涌现出了一批在各自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师级人物,像文学界的鲁迅、矛盾、巴金、老舍,史学界的陈寅恪、顾颉刚、翦伯赞、范文澜、钱穆、国学的章(太炎)黄(季刚)学派以及甲骨文研究的四大山堂:罗雪堂(振玉)、王观堂(国维)、郭鼎堂(沫若)、董彦堂(作宾),画界的陈师曾、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黄宾虹、林凤眠等等,难以胜数。他们在各自专业都有深厚传统功底,同时又接受了西方外来文化的洗礼,因此能以一种新的视角去对待传统,在学术或艺术上有所建树。

书法界并不是不受外界影响的领域。他好像一直在沿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发展演变着,其实也与时代的文化取向密不可分。远的不说,清代篆隶的复兴、晚清碑学的盛行,与金石学的发展,乃至干嘉学派考据之风都密切相关。五四之后的书法家,也各自以新的视角去审视积淀深厚的书法艺术。像沈尹默对执笔、用笔的重新理解认识、于右任对草法的总结归纳、潘伯鹰从书法发展角度对中国书法史的再检讨,林散之对长锋羊毫在生宣上创作草书的实践……都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成就。蒋维崧先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一位书法家。

蒋维崧先生字峻斋,“曾祖父蒋曰豫,字侑石,是晚清著名学者,长于经史及音韵训诂之学,着有《诗经异文》、《韩诗辑》、《问奇室诗文集》及《秋雅》等,并擅书法,《清史列传·文苑传》有传。此后家中世代藏书治学,传统文化的氛围十分浓郁。1915年,蒋维崧先生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世家中,因此幼年时期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1)据亲友回忆,蒋先生自幼便埋头在家中刻苦读书,以至于街坊邻居竟然有许多人不知蒋家有这个男孩。1935年,蒋先生考入了南京的中央大学,在中国文学系就读。受教于黄侃(季刚)、吴梅(瞿安)、汪东(辟疆)、胡光炜(小石)等大师级的学者,在传统语言文字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大到二年级时,任中大艺术系主任的徐悲鸿聘任乔大壮执教篆刻,蒋先生又得以从壮翁学习篆刻,并从此与书法篆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中学时代他就于篆刻艺术已有动机,对端方的《陶斋藏印》及清代名家的篆刻均已着意观摩,而这时南方最盛行的是吴昌硕的印风,蒋维崧先生自然也深受其影响,……在„吴派‟之中,他更欣赏陈师曾”(2),从师壮翁后,乔大壮并将其珍藏多年的《陈师曾印蜕》一册赠与蒋,于册后记之云:“此册诸作,皆丈于踌蹰得志之时,手拓见贻。藏之箧衍十又六年。岁月如流,可胜怅愧。峻斋笃嗜前辈制作,用兹郑重相托。诚以忧患余生,空山投老,不得不于心知其意之贤,期永故人金石之寿也。”蒋先生在壮翁的学生中出类拔萃,于篆刻一道可谓尽得其真传,并深得徐悲鸿先生的赏识。1938年的全国美术展览,蒋先生的印作作为唯一的篆刻作品入展。据蒋老讲,徐悲鸿曾希望蒋先生毕业后做一个职业篆刻家,而乔壮翁则主张让蒋先生以治学为主,以篆刻书法为业余爱好。蒋先生晚年回忆道:“乔先生说:你如果把刻印当作一个职业,那个东西会刻不好,因为你是为了买主的需要去刻,而不根据自己兴趣去刻。篆刻只有以学问为基础才能刻得好。徐悲鸿接受了乔大壮的建议,找到一个在教育部当主任秘书的同学,让他替我安排了一份教师的工作。徐悲鸿先生跟他同学说:你替他找一个教书的工作,你要我画的画,我就给你了。结果是徐先生的画换来我的工作。”(3)在艺术和学术以何为主的问题上,蒋先生选择了后者。他在晚年接受山东电视台采访时说到:“书法篆刻都离不开学问。没有传统的国学基础,就再也上不去了。许多人写了一辈子的字,而不能步入艺术的殿堂,正缘此也。”(4)说明他对当年的选择是肯定的。正像研究蒋先生的学者所评述的:“他的学术和艺术,如鸟之有双翼、车之有两轮,离开了学术之翼之轮,则必不能成就大家。”他一生所走过的,是一条“以学问滋养艺术,以艺术辉映学问的道路”。(5) 蒋先生的学术研究,从大学毕业后已经开始。他在中央大学任助教时,除了正常的教学以外,还应中大历史系教师金静庵之托,与时在中央大学读书的学生李孝定一起为《中央大学所藏甲骨》做释文。蒋先生“一方面在文字考释中摆脱以字考字的局限方法充分根据文字在其应用环境中的具体情况,从文意、语法等各方面综合验证,取得了新的突破。另一方面,他更注意在前人的基础上,力求通过对古文字的考释,从中发现其结构中的原则和规律,并进一步探索造字观念的改变。”(6)从而在古文字考释、研究上有了更为深入的进境。

蒋先生在汉语言文字学上的学养及其深厚。蒋先生晚年,在山东大学被称为“教授的教授”。许多教师有问题去请教,蒋先生在认真听完问题后,往往一言不发,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翻开,递给来客,问题的答案就在书中。如果来客还有不明之处,蒋老再详细解释。在蒋先生家中,这种情形我见过很多次。有一次我去听中文系一位著名教授的讲座,那位教授谈到:我新发现了汉代鸿都门学的两条资料,这是中国最早的书学院,讲座结束后,我没能向那位教授及时请教,就到蒋老府上去,跟蒋老谈到了这个问题,蒋老也是从书架上取下《汉书》,翻到《蔡邕传》、《羊球传》,我一看,鸿都门学的资料赫然在上。其学识渊博、博闻强记,让人心服。

1959年,蒋先生在山东大学任教时,出版了《汉字浅说》一书,对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演变既深入浅出,又有独到的见解。曾被北京大学等许多高校列为语言教学参考书。1963年,他发表的《由隶变问题谈到汉字研究的途径和方法》一文,在当时出土的文字资料还不像现在这样充分的条件下,对篆书向隶书演变、造字方法和观念的不同有极为精辟的论述。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亮点,并为一些学术专着所引用。(7)跟他渊博的学问比起来,蒋先生的著述并不算多,在学术上如果没有超越前人的高论,他从不着书立说,所以他一直没有什么大部头的论着,基本属于“述而不作”型的学者。这是出于他治学态度的严谨,也与他大学毕业后适逢战乱多难、盛年之时又赶上“反右”、“文革”等各种政治运动有一定关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把十几年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汉语大词典》的编纂中去。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一个世界辞书博览会上,世界各国的各类辞书汇聚于此、各类煌煌巨著、琳琅满目。而代表中国参加这个博览会的,只有小小的一本《新华字典》,这与中国这样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世界上使用汉字人口最多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此后,周恩来总理指示要编写能代表我国汉语文字最高水平的词典、字典。组织了上海、江苏、山东、福建等省市编写《汉语大词典》,四川、湖北等省编写《汉语大字典》。1971-73年山东大学中文系编写《学习字典》时,“蒋先生从安排编写体例,审改初稿,到定稿、看清样都付出了大量劳动。”(8)对文字学有长期深入的研究并有过字典编写的经验,因此蒋先生被委以《汉语大词典》副主编的重任,主持山东省的编写,带领一大批老中青学者,开始了十数年的辞书编纂工作。为此,他放下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将有待清定的书稿放进书橱,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词典的编纂中去。跟随蒋先生一起参加《汉语大词典》的很多同志回忆起那段经历,都无不赞叹蒋先生深厚的学识、严谨细密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的献身精神。1994年5月,12卷本的《汉语大词典》全部问世之时,新闻出版署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我陪同蒋先生到会场时,发现当年的主编、副主编中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健康不佳,到场的只有蒋先生一人了。作为一个语言文字学家,能为目前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全、也最具权威性的一部词典中担任副主编,也可谓无愧此生矣。 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蒋先生随中大迁至重庆。黄苗子先生在为《蒋维崧书法集》所作序中回忆道: 那时的山城重庆,虽则在日寇侵凌,风雨如晦、民生多艰的日子里,但炎黄文化的精粹,一时麇集于此。峻斋和我,那时常得亲炙的,是沈尹默(秋明)、乔曾劬(大壮)、曾克端(履川)、潘伯鹰(凫公)、曾绍杰诸先生。这些一代英华,年龄都比我们大,蒋先生又是乔壮翁、沈尹翁的入室弟子。履川和伯鹰先生,都是赫赫有名的书家,曾绍杰先生治印,也是名重艺林的。我初识峻斋,履川、伯鹰便交口称誉,说峻斋人品、学问、风度,都如六朝人所谓“朗朗如玉山上行”的。(9)

从南京到重庆直至新中国成立,是蒋先生艺术生涯中一段十分重要的时期。他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创作实践,是在篆刻和行书方面。在重庆时,蒋先生曾与乔大壮、曾绍杰同住在青年会的宿舍,因此能与壮翁朝夕相处,在壮翁指导下,蒋先生与曾绍杰、谢梅奴等八人成立了一个印社——“巴社”(10),刊印了第一部个人印谱《费白日宧印存》,壮翁为印存题字题诗: 鸟虫书篆苦纷纷,锈涩昆吾付于君。 七十二君绳检外,要从此事叩皇坟。 秦汉遗规梦见之,何人刻画果能为。 皖山浙水津梁遍,不为吾贤讳本师。

1936——1949年,是蒋先生从事篆刻艺术的盛期,他此时只有二十多岁到三十岁,是目力、腕力具佳的年龄,记得是2000年,我帮助蒋老整理旧作,有一张印拓引起了我的注意,大约四尺三裁的宣纸上,拓了十几方印章,上面的印章有半数是我在编辑《蒋维崧印存》时见过的,也有虽没见过印拓,但名字和印章的风格并不觉得陌生,印拓的上面有李天马先生的题签:归网室印存庚辰番禺李天马题。2000年就是庚辰年啊,那么这张印拓是1940年、也就是六十年前的作品了。看看一方方印章精妙的布局,爽利的刀法,而此时蒋老只有二十五岁。

看一个篆刻家的水平和成就,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一,小学的功夫,即文字学修养。吾衍的《三十五举》中,有数条是讲文字与古器物铭文,因为篆刻毕竟是使用古代文字作为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位当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蒋先生在文字学上的功夫和水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篆刻家所能比拟的,他对古文字的认识已远远超越了只会使用的程度,已经达到了研究的高度。所以他能娴熟又准确地吸收甲骨文、金文及战国秦汉文字入印,并能化入印章的形式之中,这种功夫在近代印坛上是为数不多的。

二、章法。蒋先生的篆刻布局师法壮翁,壮翁生前长自许为“印章设计师”于篆刻之用字、章法均有过人之处。壮翁认为像邓石如的那种朱文印,是“在石头上写篆书”,意谓其未能根据印章的特殊形式将篆书加以应有的改造。他于印章最推崇黄穆甫,曾为黄穆甫印存作《黄先生传》。一是佩服黄穆甫刀法凌厉,前无古人;二是欣赏黄穆甫博取古文字入印的方法。前者壮翁学不到,因为治印少,熟练程度达不到;于是壮翁在博取古文字入印及印章的字法、章法上致力颇多。蒋先生在印章的用字、章法上颇得壮翁之真传,但也如壮翁之于穆甫,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他从壮翁那里吸取了典雅、生动的长处,又增加了几分古朴、自然的意味。他在设计印章时,对商周秦汉的各类文字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无论是笔画的俯仰曲直、还是构字部件开合揖让均有出人意料之处,既文雅而又合古意;既有商周秦汉铭文的意味,又能融入印章的形式之中。在整体和谐的一方印中,会有某个构字部件或笔画表现出动势,静中有动,奇正相生,设计精妙而又不着痕迹,让人不禁感受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那种意境。蒋先生常常对弟子说:写字刻章都要让字有一点“姿态”,这也许是壮翁授予蒋先生并使他在书法篆刻受益最深的艺术思想。

三,刀法。印章线条的表现是靠刻来完成的,刀法之于篆刻,类似笔法之于书法,是一个篆刻家个性的重要表现。蒋先生极为注重刀法的运用,讲究刀法的稳、准、狠,一方印刻成之后,绝少修饰,其凌厉之处可直逼黄牧甫。但他又避免了黄穆甫的某些朱文印因冲刀过于爽利而带来的线条薄弱,使线条的质量更为完善。像“婴宁行馆”一印,刀法爽利,逼边险峻,置于穆甫印中亦不遑多让。而笔者听蒋先生回忆,此印是与潘伯鹰、李天马先生等同游昆明滇池时,在大观楼上急就而成的。其刀法的精熟,不能不令人佩服。 审视近代印坛,蒋先生的篆刻,既不同于吴派的粗旷豪放,又不同于细朱文的工稳;如果把前者比作“写意”,后者比为“工笔”,那么壮翁与蒋先生一派的篆刻可称为半工半写——用光洁而富于变化的线条,表现出精妙生动的布局。但由于壮翁、蒋先生的印章多用古文字入印,如同“阳春白雪”,不易为大众所认同,此派篆刻需要有较深的文字学根底,也不易普及。加上壮翁早逝,而《蒋维崧印存》在1992年才由中华书局印行,所以乔蒋一派篆刻在近代印坛上的地位与影响不大,与其在篆刻上的成就极不相称。当然其中也不乏知音。如沙孟海先生在《印学史》中,于近代印人仅收入齐白石、乔大壮、王福安、陈巨来四人,晚年又特聘蒋先生入西泠印社(沙先生特聘的印社社员仅蒋先生与徐无闻二人)。200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中国篆刻艺术院,也特聘蒋先生任第一任名誉院长。相信随着当代印学研究的深入,壮翁与蒋先生在近代印学史上,会回归其应有的地位。 三

1939年经壮翁介绍,蒋先生开始从沈尹默先生学习书法,这是众所周知的。生长在书香世家的蒋先生,在从师之前曾研习过虞世南、褚遂良,当蒋先生向壮翁学习篆刻后,也曾试图学习壮翁的书法。壮翁之书亦由褚书出,后糅以碑志,早年偏雄壮,晚年趋雅丽,风韵翩翩,自成一家。但壮翁并不主张蒋先生学自己的书法,理由是自己的字个性较强,不如师法直宗二王的沈尹老,并将蒋先生介绍给沈尹老。这是老师对学生的厚爱,也是老师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蒋先生每每向弟子谈及此事,总是充满了对壮翁的感激之情。 在近代书坛上,沈尹默先生是在经历了清代书坛碑学之风后,重新回归二王、回归帖学的代表人物。这里所说的“回归”,不是简单的重复,他的眼光要比前人宽阔,各种晋唐法书,在故宫开放后得以面世,珂罗版印刷的历代真迹,可以让书家能与之朝夕相处。更为重要的是,沈尹翁有对书法独到的认识。他曾经说过:“现代书学要开朗、飞跃、生动。我们要比前人写得好。书法要有前人的法度、时代的精神、个人的特性。”(11)蒋先生从沈尹老学书,学的不止是沈尹老的字,更主要的是学习沈尹老对书学的认识。黄苗子先生曾经说

“峻斋先生早年写行楷书,深入沈尹翁的堂奥,朋友有时开玩笑,说得不到尹翁的字,求峻斋写一幅去乞沈老署个名,便是真迹,古人不是有„买王(献之)得羊(欣),不失所望‟之说吗?‟”(12) 黄先生的这段话,让我们知道蒋先生的行书曾经有过极像沈尹老的时候。如果蒋先生止步于此,也就没有日后行书书法风格的形成了。他1950年题《乔大壮印蜕》的行书,已从沈尹老直逼二王,雄逸遒劲、挺拔俊秀,一派晋人风韵。由此可见蒋先生是从沈尹老那里学到的是学书的方法,是所谓“师其意而不泥其迹”。

蒋先生的行书,到

六、七十年代又有一变,这时的行书吸取了篆书的笔意,笔走中锋,但与其晚年书法相比,显得秀润含蓄有余而纵逸开张不足,对于这一点,蒋先生自己有极为清醒的认识。曾经有一位署名“烟雨江南”的网友在网络上不客气地评论蒋先生的书法“一看就知道,经过文革的学者,谨小慎微,捉襟见肘!”有门人将此话告诉蒋先生,蒋先生笑笑说:这位是我的知音。漫画家廖冰兄画过一幅叫“瓮中人”的漫画,画了一个被装在坛子里的人,虽然坛子已经打破,但在坛子里蜷曲的手脚还无法伸展开。蒋先生曾经指着漫画笑着说,这画的就是我。而我们今天看,其实这幅画是那个时代许许多多有类似经历知识分子的写照。像蒋先生这样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经历了“反右”、“文革”等大大小小各种政治运动,不断地被“触及灵魂”,这种境遇以及在这种境遇下对个性的压抑,会自觉不自觉的在他的书法作品中留下痕迹。

正因为蒋先生有这种一般人所不具备的清醒认识,所以他在八十年代后,书风又有一变。这一时期蒋先生在金文书法中倾注了较多的精力,金文中的古朴之风及厚重又不失流畅的用笔,在他的行书中有更为酣畅淋漓的体现。这就是黄苗子先生看到蒋先生晚年的书法作品后所说的:“可近年峻斋先生的书法风格一变:方笔渐多,浓华渐减,在腴润中略趋瘦硬,在整饬中力求自然率真。人之一生,时势、境遇、历练、修养,都会随着时光流逝,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自己的艺术风貌”“决定自己命运的和艺术成就的总体——个性或性格,是变不了的。表现在书法艺术上,峻斋的金文、隶书、行楷,都使人感到风华高洁,通体布局,如大将临军,行伍整肃,而逐字则跳宕多姿,变化从心,别饶风骨。”(13)在晚年,蒋先生确立了自己独到的行书艺术风格,有书家评论说“蒋先生的行草书,以王字为主线,辅以唐宋诸贤。与前人不同的是,在行笔的轻、沉、便、涩中,融入了篆书笔意。这在历代学王的书家中,不多见。”(14)当是识者之论。常诚曾以苏东坡《和子由论书》中的“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为题,来形容对蒋先生行书的印象,这也是许多人对蒋先生行书艺术的一个共同的感觉。 蒋先生曾经对弟子说过:“写字总要有点新面目,我最反对陈陈相因”书法是一门传统艺术,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完全抛开传统或不在学习上传统下功夫,去奢谈“创新”是有害的,但守住古人或老师传下的“家法”不放,也是没出息的。蒋老是这么说的,也是在书法创作实践中这么作的。他的作品既继承了传统,又有别于古人,既有个人的风格,又能不断的发展、完善自己。这是一个大家才能有的境界。 四

蒋先生对当代书坛贡献最大的,无疑是他在金文书法上的成就。

在蒋先生从壮翁学印之时,徐悲鸿先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在现在,有两样东西我们应当超过古人,一样是烹调,一样是刻章——原料比以前多了。确实,二十世纪初,甲骨文、居延汉简等各类古文字资料的发现以及因此带来的文字学的发展,使人们见到和认识的古文字比前人增加了许多,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各种楚简、秦简及汉、魏、晋的简牍帛书大量出土,使人们见到的战国秦汉文字成几何倍数的增长,这为篆刻以及篆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金文早在宋代已大量发现,但那时只是在金石学家的着录研究中,还没有进入书法家创作的视野。清代考据与金石学的复兴,带动了金文走进书法创作之中。蒋先生曾经说过“清代在真、行、草诸方面都难以与前人争胜,而处于衰弱境地的篆隶,则凭借金石研究之风兴盛和出土资料的增多这一优势,出现了许多篆隶大家,而大放异彩。”(15)蒋先生在分析了中国书法史之后,认为在金文书法上供我们去发挥的余地最大。基于这一认识,加上他在文字学研究上丰厚的学养,蒋先生在他的晚年,把书法创作的重点放到了金文书法的创作之中。

蒋先生的金文书法,同他的行书一样,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为五十年代以前,中期为六七十年代,晚期为八十年代以后。其早期的金文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我们可以见到的有济南银座博物馆藏蒋先生与马万里合作的书画册页。这本册页有蒋先生真、草、篆(金文)、隶四体书,创作时间在乙酉(1945年)此时蒋先生正当三十岁。就此件临静簋的作品看,蒋先生的金文书法笔走中锋而偏瘦硬,用笔的粗细、疾徐变化细腻,结体生动自然、潇散疏朗,整篇气息清峻雅致,已经在金文书法上呈现出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他在

六、七十年代的金文书法创作的内容,大部分是书写毛主席的诗词。蒋先生曾经对我说过,那时写毛主席诗词,不敢用假借字,怕被人认为是错字,甚至会被扣上“篡改”的罪名。其实那时的政治气氛给蒋先生书法创作的影响恐怕还不止于此。一个在各方面都受压抑、思想被禁锢的学者在那个特殊时期中的痛苦,是没有过那段经历的人所难以想象的。反映在金文书法中,可以看出结体更加紧密,用笔的粗细变化也不明显,虽然清秀典雅的气息未变,但过分的含蓄给人以略显拘谨的感受。粉碎“四人帮”、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后,人们从“文革”阴影中走出来,学术、艺术更加开放,蒋先生的金文书法也开始了一个新的创作时期。

八十年代直至蒋先生故去的二十多年之中,蒋先生的金文书法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上半期,重新审视、提炼商周金文,在金文书法上渐至化境,九十年代后半期至临终,创作中揉入简帛文字于金文书法之中,在金文书法上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在八十年代,蒋先生重新临写了大量的金文。在临写的过程中,他寻找的是商周金文的精神。蒋先生学习古代的书法,非常善于博览约取,把不同作品中的优点消化吸收,然后为自己的所用。他临写金文时,注重从商代和西周早期的金文中吸取其或纵逸恣肆、或雄强刚劲的体势,灵动而丰富多变的用笔;从西周中晚期的金文中吸取其结构的严整;从春秋战国金文中吸取用笔的飘逸与结体的华美;又使之统一在自己典雅、清逸的风格之中。商周金文之中,凡是有可以吸收成分的铭文,他都要反复琢磨之后才临写,从不限于某种铭文。商周金文,蒋先生不知看过多少遍,其中“有意思”的,不知临写过多少遍,这样才锤炼出自己独到的金文书法风格。这与之前的书家局限于某种器物铭文的临写有天壤之别。

九十年代之后,蒋先生的金文用笔更加扎实、雄劲,线条的疾徐、粗细变化更加丰富,在典雅、清逸之中,又增加了几分朴拙、生涩的成分。有些书家在某种书体上浸淫多年,写得过于熟练之后,会有“太熟”的问题——“油”了。就这一点,笔者在蒋先生生前向蒋先生提起过,蒋先生说“写字要有追求,不断的有追求,才能有进步”,由此可见老人家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不足,在追求更高、更完美的境界。对于书法创作,他反对重复别人,也决不重复自己。两千年时为《蒋维崧书迹》挑选作品时,他选的多是近年的新作,在《蒋维崧临商周金文》中临写过的作品,再临写时有新的体会和想法,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只有我们师徒二人时他对我说:以前我总觉得不如吴大澄、杨沂孙他们的笔力强,这两年我写的才觉得超过他们了。这是蒋先生私下对弟子讲过的不多的自许之词。他总是与历史上的书法大家相比,发现自己的不足,才使书法不断提高、完善。我每次从北京回济南,看望蒋先生时,看到他的金文书法,总是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在字里又有了新的成分,更丰富了。到

八、九十岁之后,他在书法上仍能有进境,这不仅在当今的老一辈书家中绝无仅有,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蒋先生的金文书法分为临写和用金文书写古代诗文两部分。象清代吴大澄、丁佛言等人的金文,临写作品有的相当精彩,但自运的作品水平就差了一些,究其原因,是对金文的掌握不够娴熟准确,因而难以在自运的作品中写出金文的神采。加上他们写的金文还有许多小篆的影子——左右对称、线条粗细匀等,缺少生动的意趣;那时的人们对古文字的认识水平还有限,所以不同时期的文字混用,在今天看来就显得不那么和谐。而且他们书写的金文,大都只有一种面目。蒋先生用金文创作的作品,或取西周早期的金文,或取西周中晚期的金文,或取春秋战国的金文,或将商周春秋战国的金文熔为一炉。多姿多彩,面目众多。然而不管是哪一种面目,都能统一在一种古朴、生动的风格之中,用字讲究,整体感觉和谐高雅。在用金文创作的作品中,蒋先生特别注意文字和内容的关系。他书写晋唐诗词,流畅华美,力求写出诗词的意境;他最中意的,还是用金文书写《尚书》《诗经》等先秦文献上的语句,是因为可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他书写的《诗经·烝民》,无论是用笔、用字还是结体、章法,商代金文的气息十足。而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学者的修养、书卷气,则是商周金文中所没有的。

上世纪古文字领域最大的发现,是简牍帛书的大量出土,特别是九十年代后,《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等先秦文献的发表,给古文字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以强烈的震撼。人们对古文字学、乃至学术史重新予以审视,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大大超越了前人。蒋先生晚年曾经有点无奈地说:“编完词典之后,以前自己能够做的东西,也已经没法再动手了,因为年龄已经不允许了,所以只能写点字了。”(16)但他一直在关注着学术界的研究动态:数十年来,他都订阅《考古》、《文物》等杂志,我从北京去济南,打电话问蒋先生带点什么东西,蒋先生总是说,《古文字研究》有没有新的出版,最近有什么新书?一有新书带去,他总是迫不及待地翻阅。所以各种楚简一出版,蒋先生总会在第一时间看到,并很快吸收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吸收到书法创作中去的速度之快,常常让我们感到惊奇,这一点,是值得我们现在的书法家学习的。

在见到大量的楚简之后,蒋先生创作出了一批新风格的作品。书写的内容多是楚辞、老子、论语等先秦文献中的名句,字体整合了金文、楚简及其它战国文字资料,基本属于“古文”的范畴。字形将金文的长,楚简的扁、方融会在一起,大小参差,不拘一格。,线条不像以前书写的金文那样丰腴和粗细对比强烈,用笔变化却更加细腻。这也是删繁就简的提炼,这就是黄苗子先生见到蒋先生晚年书作后所说的“方笔渐多,浓华渐减,在腴润中略趋瘦硬,在整饬中力求自然率真”的那种“返朴归真”,作品所弥漫着的高雅脱俗的清气、学养滋润着丰厚学养的书卷气,却愈加浓郁。

蒋先生晚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一段话:“我们这个时代,见到的材料是空前的,应该有一个人利用这些材料写出一些在这个时候才能出现的一种金文。在这方面,我要是不努力的话,对不起这个时代。”(17)由此我们知道蒋先生对于金文书法、对于这个时代,是负有历史使命感的,而且他也当之无愧的完成了这个历史使命。他的金文书法在自清代以来直至近代书坛上,独树一帜,无论是笔墨的丰富、结体的生动、还是作品中洋溢着的既高古又清新、既古朴又文雅的气息,都大大地超越了前人。“他令商周金文重现古韵华彩”(18)。在中国书法史上,为金文书法、也为我们这个时代,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五

蒋先生作为一个文字学家、又兼擅书法、篆刻,他在书法篆刻创作所涉及的领域和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二十世纪初期甲骨文发现后不久,就有学者和书家用甲骨文进行创作,最初多采用甲骨文集联的形式。象罗振玉所集多为四书五经的内容、简经伦则取唐宋诗词集句,甲骨文遂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书体。蒋先生在中大时就曾整理研究甲骨文,因此早已将甲骨文应用于书法篆刻,在《蒋维崧印存》中就有数方用甲骨文刻的印章,《蒋维崧书迹》、《蒋维崧书法集》也收入了数件临写和创作的甲骨文作品。对于如何写甲骨文,蒋先生有他独到的见解:一是要写出甲骨文古朴生动的韵味,令其参差错落有致,而不能象小篆那样左右对称;二是用笔要符合几千年来人们对书法的审美习惯,线条要挺劲、瘦硬,有刀刻的意味,但不要为模仿刀刻的痕迹而有太多的露锋。蒋先生书写的甲骨文,既有商代卜辞自然率真的韵味,又把文人的学养揉入进去,有些少字数的小品,还可以看出是一个篆刻家才能设计出的章法。蒋先生的甲骨文书法,亦如其其他书体一样,格调高雅,有自己独到的面目。

小篆是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退出书法家视野的一种书体。自唐代李阳冰之后,并不缺少擅篆书的书家:宋代有徐铉、徐锴,元代有赵孟頫、泰不华,清初的孙星衍、钱坫、桂馥、洪亮吉等人,也均有较深的造诣。而自邓石如之后,篆书又有一变。邓氏从历代效仿的“(李)斯、(李阳)冰之法”中走出来,摆脱了那种粗细匀整的“玉箸篆”,恢复了汉篆的笔法。对晚清乃至近代书坛的篆书篆刻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象吴攘之、赵之谦等人均由邓氏而出。象这种写了一千多年,近百年中又有新发展的书体,要想写出一点新意来是相当不容易的。蒋先生的小篆书体到底是何时形成的,由于资料所限,现在还无法考证。现在能见到的作品,大都创作于

七、八十年代。他写的小篆,既不是取法斯冰,又不受邓石如的影响,而是直接从秦汉金文中化出。“线条挺劲流畅,起止处可见粗细微妙的变化,既表现了小篆„玉箸‟„铁线‟的质感,又有一种凝重的金石气息。结体修长飘逸,圆中寓方,开合有致,毫无板滞。章法清新疏朗,雍容平和。”(19)蒋先生的小篆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打破了以往写小篆的人所刻意追求的结体的平稳对称,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低右高,有的有主有次,在不均等中寻找平衡,在看似均等的线条中寻找变化。不知这是否是从吴昌硕写石鼓文的结体中受到的启发,还是别出机杼。蒋先生的小篆不像吴氏那样雄强、厚重,而是给人以清新典雅,既有书卷气,又有金石味的感觉。看先生的小篆,如见先生其人,确实如六朝人所谓“朗朗如玉山上行”。 隶书也是蒋先生晚年经常书写的一种书体。蒋先生早年写汉碑,最佩服伊秉绶“遗形取神”的高明之处。但凡是这种个性极强的字,可以欣赏,可以从其风格形成中得到启发,却不宜仿效。所以蒋先生写隶书,并没有去学他的“偶像”,而是在汉碑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营养。从济南银座博物馆藏的与马万里合作的书画册页中,看蒋先生早年的隶书,是在汉碑上下过不少功夫的。七十年代后,睡虎地秦简、银雀山汗简、马王堆帛书等秦汉文字相继出土并发表,这也是这个时代赐予蒋先生的一个机缘。他抓住了这个机缘,没有辜负这个时代。从秦汉简牍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在他的隶书中,可以看出有马王堆帛书中《春秋事语》的用笔,睡虎地秦简的结体,秦汉简牍帛书的字形,当然也有汉碑的体势。用笔有粗细、润燥、刚柔、节奏的变化,但这么多的元素,在蒋先生的隶书中得到了及其和谐的统一。这种隶书,前人没有、也不可能有;当今的书法家,也没有人能将汉碑与秦汉简牍帛书结合到如此完美的境界。

总结一下对蒋先生书法的印象,无论是篆刻、行书、金文、还是甲骨文、小篆、隶书,都是既古朴自然,又清新雅致。在用笔上,他很好地处理了凝重和流畅的关系,充分发挥了硬毫在生宣纸上书写的特性,用所谓“强笔弱纸”,营造出润燥相宜的笔墨,解决了前人中有的虽凝重却失于呆板,流畅又失于飘浮的问题。在结体上,他讲究字的姿态、动感,而这种姿态与动感又是自然平和的,没有丝毫的造作和过分的夸张。他强调学习传统,尊重老师,但绝不拘泥于一家一派,而是把传统中适合自己的东西拿来,为自己所用。把甲骨文、金文、小篆、古隶等古老的书体写出那么足的书卷气,那么高雅脱俗的格调来,在近代书坛上可谓独领风骚。

蒋先生在谈到书法创新的问题时,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借以对蒋先生的书法艺术进行总结:“历史上为书法做出贡献的书法家,无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吸收,增添一些新的成分,也以成就自己的面目风格。这些就可以成为创新。所谓增添新的成分,究之也还是来自广泛借鉴,善于吸收变化,至于利用新资料,开拓前人所未能涉足的领域,当然更是一条求新的道路。”(20)蒋先生一生谦虚谨慎,从来反对对自己过高的评价,更反对所谓“大师”的叫法。但我们平心静气地叙述蒋先生学术、艺术上的成就,放下门派之见和艺术审美观点的取舍不同,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属于这个时代的书法大家和杰出代表人物,。他在当今书坛和书法史的地位和意义,应当被重新认识。

(1) 刘晓东《我所了解的蒋维崧先生》,载《独上高楼——蒋维崧教授纪念文集》2008年,齐鲁书社。下引文同此书者不再注

(2) 范正红《蒋维崧篆刻艺术解析》 (3) 秦岭枫《我要是不努力的话,对不起这个时代》2006年07月26日09:08 《齐鲁晚报》 (4) 同上

(5) 徐超《学垂典范艺壮国光——略论蒋维崧教授其人其艺》 (6) 同(1)

(7) 如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等著作

(8) 刘聿新《蒋维崧教授的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作者是山东大学教授,曾参与《学习字典》、《汉语大词典》的编纂

(9) 《蒋维崧书迹·序》,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年

(10) 我在蒋先生家中,曾看到过巴社的印存,关于《巴社》的事迹及活动,在 的文章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11) 常诚《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蒋维崧先生行书艺术浅析》 (12) 同(9) (13) 同(9) (14) 陈梗桥《典范》

(15) 蒋维崧《书法篆刻的借古开今》1992年在韩国学术振兴财团的演讲 (16) 转引自秦岭枫《我要是不努力的话,对不起这个时代》一文 (17) 同(3) (18) 同(3)

(19) 俞黎华《蒋维崧先生篆书艺术刍议》 (20)

第五篇:学习硬笔书法的益处

书法是中华民族固有的艺术,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书艺的美学思想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等文字的演化过程,各有其历史意义和艺术特质。纵观字形的表征以及线条的律动,书法不仅具有绘画的经营位置之美、建筑的结构之美、音乐的节奏之美和舞蹈的风姿之美,书法更具有文学之美。练习书法必涉猎许多古典文学、诗词、美文等,因此每一幅字就是一首诗,练习者在反复咏诵欣赏美文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个人文学艺术素养。

练习书法,可使人养成耐心、专注、沉着、持久的良好品质。书法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须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缓急。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历练意志,磨砺心理,养成细心、镇静的习惯。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都极有益处。近几年,学校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的教学理念主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练习书法不仅使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受到了书法艺术的高雅熏陶,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因为每一个汉字都沉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睿智和精华。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更是一种凝聚力。

书法是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并显现其重要的地位,无不美化着生活、学习的环境空间。学习书法者常有机会参加各类文化活动,以至于结交许多同道好友,建立新的友情,增加生活活动空间。若能很快进入创作阶段,作品张挂或参加展览供人们欣赏,更能获得无比的成就感。有了一手好字,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人们常说字是门面,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书写者的性格学养,许多人因为写得一手漂亮的字而获得特别的发展机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薛勇事迹心得体会下一篇:学校学转促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