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数控技术论文

2022-04-19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行动导向教学数控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高学历,还要高技能。而对于职业院校必须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同时进行能力训练。行动导向教学正好是为满足社会各界对人才要求而进行的改革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数控技术论文 篇1:

基于行动导向的《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高职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针对上述特点,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详细介绍了该课程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学习情境创设及教学设计,让学生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行动导向;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课程改革

《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课程作为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数控机床典型机械部件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掌握机械部件安装、调试及故障维修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意识、合作精神等。该课程传统授课方式往往是先按照课本章节安排进行技术理论讲授,然后分章节进行实践教学。近年来,由于高职生源质量下滑等诸多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习惯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这样一种不良局面:在理论教学阶段学生由于对抽象知识难以理解而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影响理论教学的效果;在实习实训教学阶段由于理论知识欠缺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实践教学效果也不佳。近年来,我们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引入了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使课堂教学“活”了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行动导向教学简介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及产生和维持行动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具体说来,行动导向教学主要是通过有目的、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的过程,通过学习者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及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并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它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和为了行动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学习理解过程中的行动优先 行动导向学习要求将行动与认知结合在一起,通过“做”学习。学习是一个行动过程,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做在学习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中心 行动导向教学将学习者看做积极的行动者,提倡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教师转变为咨询者。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大的决策和行动空间,以使其有更好的发展可能。

完整性学习 学习任务应尽可能完整,所反映的职业工作过程应该清晰透明。将传统劳动组织中相分离的计划、实施与检查工作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学习中包含计划、实施、评价等步骤的完整职业工作过程。

作品指向 学习过程中制作具有使用价值的行动成果——作品,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产品,如加工实际的零件、制作简单消费产品,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市场调研报告、工作方案等等。有价值的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行动导向教学在德国流行多年,特别是最近三十多年来随着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其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大量的研究也证明了行动导向教学的效果。

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程教学目标制定

课程教学团队和企业一线专家针对数控机床制造厂以及数控机床使用企业中的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岗位进行了调研分析,并结合数控机床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明确了《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知识目标为数控机床机械构造及工作原理,数控机床机械图纸的读图及主要部件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数控机床精度检验及验收,数控机床机械部件日常保养、维护;能力目标为阅读机械、电气系统图纸和中英文说明书及维修资料的能力,具备常用机床维修工具使用能力,具备主要机械部件的安装、调试及精度检验能力,具备典型机械故障分析与排除能力,具备对故障原因、维修过程进行总结的能力;素质目标为严谨、全面、高效、负责的职业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及敬业精神,勤于思考、善于自学、勇于探索的良好作风。

(二)课程学习情境创设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课程内容的取向和序化问题。课程组到数控机床制造厂家、数控机床应用企业进行广泛调研,收集了大量项目和案例,并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从中筛选出具有具体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过程的、适合于教学的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创设4个学习情境,精心设计了11个工作任务。

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将传统课程的每个知识点和能力点序化到一个个的工作任务当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进行了高度融合,使学生在“企业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较好地将企业的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工作环境等要素融入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实施

下面以学习情境3中任务1“数控车床刀架装调”这一工作任务为例来阐述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步骤。

咨询——本小组要做什么 教师下达工作任务,进行任务描述,让学生知道学习后的成效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任务描述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训室墙上的教学挂板,了解数控车床电动刀架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等知识。通过观看多媒体教学动画,可以获取刀架拆装工艺过程知识,同时,指导学生按照任务单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查阅学习资料,做好完成工作任务的准备,并形成“数控车床刀架功用”和“数控车床刀架结构分析”两种书面材料。

计划——考虑如何完成 将学生分组后,要求每一个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制定刀架装调方案,内容包括数控车床刀架拆卸、装配顺序,数控车床刀架调整量的确定,拆装和调整工具选用,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等。此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不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评价,只是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引导。在此阶段,学生应完成“数控车床刀架拆卸工艺过程卡”和“数控车床刀架装调工艺过程卡”两种书面材料撰写。

决策——确定实施办法和所需材料 每组学生将各自的计划通过讨论、交流、比较,最后形成一个合适的工作计划,确定分工合作,同时要求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典型零件作为自己的测绘任务。

实施——完成任务 根据计划按步骤完成工作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工作过程进行监控和必要的指导,并引导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要求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充当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给予学生具体的帮助。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工艺方法引导之外,还要注意加强心理引导和价值引导。在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大胆探索与尝试,培育学生勇于创新和善于合作的心理品质;注重引导学生在拆装过程中注意对拆装零件的保护、合理摆放及零部件的完整性恢复,让学生认识到,学生是在给设备用户进行拆装维修,损坏、漏装零件都要对用户进行赔偿,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检查评价——完成的情况如何 检查、评价要引导学生对刀架的拆卸、检查、安装和调整等工作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自觉保持安全作业并按照6S的要求进行工作。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已达到的程度与水平,更要关注学生职业行动和职业能力的生成与变化。教师评价要加强对每个学习过程的考核,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合理评价,学生的不足之处应及时指出并督促其改正,并对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鼓励。

(三)课程考核评价

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过程贯穿于整个学习任务的学习过程。本课程形成性评价重点关注以下方面:装调与维修流程合理,符合图样要求;能按操作规程操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工作方案、工作体会与改进设想;结合考勤情况、学习态度、典型部件装调任务考核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等。本课程终结性评价重点考查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所具有的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的基本能力,主要采用笔试和大作业等形式,考核方式如表2所示。

行动导向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两个学年的实践,基于行动导向的《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变得积极、活跃,同时,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但存在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是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机智,需要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涉及的学科知识面较广,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专业教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将生产工艺经验与教材内容整合,重构原有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过程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并且能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二是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学校能提供足够的实训工位。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实训工位数量明显不足,有时十几名、甚至更多的学生只能使用一台设备,工位严重不足成为推行行动导向教学的“瓶颈”。

三是行动导向教学法适用于小班教育,但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班级人数较多,全面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存在一定难度。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将使教学成本大大提高,这也是制约行动导向教学法全面推广的一个难点。

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行动性”,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教学实践表明,行动导向教学在《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调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合作、创新能力,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4-57.

[2]郑惠虹.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8(23):132-134.

[3]黄立新,张孝三,王建立.数控维修实训教学的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4):39-40.

[4]代洪.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通讯,2012(12):59-60.

[5]冯艳宏.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97-98.

[6]徐朔.论“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和原则[J].职教论坛,2007(10):4-7.

[7]甄久军.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8):26-28.

作者简介:

黄登红(1973—),湖南永州人,硕士,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械制造工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职业教育研究。

作者:黄登红

行动导向教学数控技术论文 篇2: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数控技术专业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高学历,还要高技能。而对于职业院校必须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同时进行能力训练。行动导向教学正好是为满足社会各界对人才要求而进行的改革教学法。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数控;能力

一、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认识

行动导向又为实践导向或行为导向,行动导向法是指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针对许多职业不断提高的复杂度和抽象性,学生可以通过激活和独立掌握专业和跨专业知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其实质就是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的一种结构范式。是8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学论中出现的一个完整的职业教学模式。德国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也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德国职业教育界于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讨论,通过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已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由一系列教学方法及技术组成。其内容包括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根据不同的职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在人为营造的环境或情境中学习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技术类职业通常是在模拟工厂中进行,如现在的一些职业学院都有该校的校办工厂。在这种模拟工厂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训练的场所,还提前让学生体验到了该职业的生产过程。模拟教学法就可以在数控技术专业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对于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二、数控技术专业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

数控技术是数字程序控制数控机械实现自动工作的技术。数控技术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机械、电子、液压、气动、自动控制、现代测量技术为一体的新兴的应用型技术,它是实现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基础、是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技术的一个典型范例。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它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较好地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和复杂零件加工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问题。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以及各类机电一体化设备上。同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数控装置和数控机械要求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有迅速的发展和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国各机电行业发展迅速,而对于在加工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数控技术专业更是得到大量的应用,同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对于数控技术人才要求不只局限于操作层面,而是需要知识能力都能兼备,需要有学习精神能钻研的人才。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与数控技术的有机结合

一些职业院校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大多都采用先理论讲解后操作练习。老师讲一点学生学一点,老师不讲学生就及少有求知欲。而对于即将讲的内容毫无概念可言,也不知道本节课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技工院校必须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而行动导向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围绕工作任务,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项教学任务。因此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可以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结合并通过这一过程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

行动导向教学法结合数控专业可以采取取一个课题、一个技能目标、多个知识目标进行教学。对于本课题的教学形式可以采取先为学生展示本节课要达到的技能目标,在每次上课前,教师演示项目的完成过程,以动感的实体造型或刀具的加工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学生学习与本节技能目标相关的知识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目标就是学生在为求达到技能目标主动产生的求知欲驱使下,通过自己努力主动获得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目标。

案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首先分析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将整个课程划分为若干个具有递进性和连贯性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具体的加工零件,都含有一些编程和加工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以项目带动教学,由浅入深地把知识和技能渗透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项目,是为学习编程中的一种编程技巧——“子程序”而设定。在此项目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编程方法。本项目训练的侧重点是编制“子程序”,并利用所编程序加工出合格零件。项目教学按照项目确定、项目分析、制订计划、项目实施以及项目评价的过程进行。

1.项目确定。利用已知毛坯加工图示零件。杯体毛坯直径85mm,长度150mm。杯盖毛坯直径85mm,长度为60mm的45#钢件刀具。

2.零件分析。老师先将该零件加工出来,并有学生进行测量检验,再提出问题,老师并针对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该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要求和完成加工任务可能的工作过程。教师提出优化程序的设想,引导学生在机床说明书和其他参考书中查找有关“子程序”的资料,进而确定采用“子程序”完成该零件加工任务。

3.分组进行零件工艺编制。师生共同讨论完成零件加工的途径和方法,确定零件加工的工作流程;分组讨论零件的加工工艺;师生共同讨论子程序的编写方法;学生独立编写含有子程序的零件加工程序,并用仿真软件校验程序;共同交流子程序的编写特点,改进程序并在数控车床上独立完成零件的加工;师生共同检验零件的加工质量。

4.零件加工工艺的实施。按照以上进行的分析交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并提供零件加工的明确步骤,包括加工路线、加工参数、程序单、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零件以及产品质量检验结果。

5.零件加工后的检验评价。教师与学生共同对加工零件进行检验评价,并共同探讨在加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师生共同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优化加工工艺。

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的接受能力、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积极参与。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改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风格,要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习环境与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基础与内容安排学习内容。采取多方法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作者:李 进,刘 礼

行动导向教学数控技术论文 篇3: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数字移动通信》教学研究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教师以任务为载体,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计划一实施一调控一评估”过程;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这个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知识性学习,因此,应该多为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的任务式学习。这里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数字移动通信》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数字移动通信》教学过程,加深了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数字移动通信;教学研究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

《数字移动通信》是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涉及的先导课程主要有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路等;后续课程主要包括移动网络工程、移动应用开发、移动数据分析与智能处理;该课程包括现代数字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当前广泛应用的典型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且陆续添加新技术内容。因此,《数字移动通信》教学内容需要的基础知识很广泛,理论知识点比较难,课程新知识内容一直在增加,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1]。本课程是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四本科生开设的改成应用类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为通信工程行业培养创新型、技术型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该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高校教师开始关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主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完成任务[1]。该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一总结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适合《数字移动通信》课程的设置目标。本文提出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数字移动通信》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其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

2 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即教师、学生共同确定行动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全面学习,达到脑力、体力劳动的统一。该教学法最早是由德国的职业教育引来,符合建构主义教学观,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同时,也能让学生较容易接收、理解知识,灵活掌握并运用于实践中。

2.1 教学效果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如图1所示[3]。

2.2 教学过程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数字移动通信》教学中的应用要求符合学生的知识架构、技能结构;同时,也具有综合性、可扩展性和趣味性。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流程为六个步骤:资讯一计划一决策一执行一检查一评估[4],在《数字移动通信》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

2.3 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数字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过程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优势、存在一些问题[5],如表1所示。同时,本文相应列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3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数字移动通信》教学研究

3.1《数字移动通信》课程教学

《数字移动通信》是河北经贸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在大学本科四年级上学期,因此,针对该阶段学生的特点,该课程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高效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清楚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干扰和场强估算以及组网技术,掌握TDMA、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第三代、第四代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灵活运用移动通信的知识进行相关研究开发,为该专业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3.2 教学设计

《数字移动通信》总共51学时,其中10学时实验。教师根据《数字移动通信》课程内容,根据表2进行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设计。

《数字移动通信》课程的考核按照表3进行总成绩的评定。课程的考核不再仅局限于理论成绩,逐渐增加平时成绩分值比重,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6]。目前,本文设置的“总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模式,其中平时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定的,具体操作如表3所示。

通过一学期的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对《数字移动通信》进行教学的渗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有限的课时高效完成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同时,丰富了课堂教学,教学氛围更具有开放性,学生“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一总结问题”能力得到锻炼,为其职业技能奠定基础[7]。

4 总结

《数字移动通信》是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涉及的知识广泛,根據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以及新课改课时缩短的现状,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数字移动通信》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数字移动通信》教学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其创新和动手能力。该教学模式也可以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类的其他课程教学中,下一步本文将进一步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工学结合课程行动导向教学的应用研究——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职业,2017(27):38-39.

[2]黄蓝会.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改中的应用分析[J].电脑迷,2018(25):121.

[3]靳红娟,行动导向教学法助推数控车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4):166-167。

[4]杨永飞,宣兆成,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图形图像处理教学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 135-136.

[5]杨阳.行动导向教学在高校软件工程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5).

[6]刘晓爽,李建锋.基于小组合作的PBL教学法在物联网系统及应用的探索与实践[J].年轻人,2019(37):55-56.

[7]李建锋,刘晓爽.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通信原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32):146-148.

【通联编辑:梁书】

作者简介:李建锋(1983-),男,河北石家庄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可见光及无线网络优化;刘晓爽(1985-),女,河北石家压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及无线网络优化;康红俊(1967-),女,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万向为通信网络技术。

作者:李建锋 刘晓爽 康红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研究论文下一篇:激情教学下的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