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场设计管理论文

2022-04-23

小编精心整理了《文化广场设计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有了显著的进展。本文重点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进行重点分析,首先介绍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原则;其次,举出实际的案例,分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的优化设计要点,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帮助。

文化广场设计管理论文 篇1:

汉代建筑元素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摘 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对汉代建筑元素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旨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推动现今设计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关键词:汉代建筑元素;城市广场设计;传统文化

1 汉代建筑元素的视觉特征

1.1 空间形态特征

汉代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式建筑之一,其以形象粗犷、结构简单、风格大气等优势被人们所喜爱。汉代建筑中,楼阁、厅堂、宫殿等部分都具有较大面积的台基,周边建筑的设计则相互对称却又存在一定差异,这进一步凸显了汉代文化的包容性特征。在装饰上,将木质线条配以瓦当雕饰进行点缀,突显了建筑的宏伟、朴素、庄严之感。

1.2 色彩特征

汉代建筑在色彩的选择上主要以灰、白、黑为主色调,褐色、暗红和弱黄为附色调,通过色调之间的合理调配,来突显建筑的宁静、古朴、雄浑、大气之感,同时通过这些色调的应用,将建筑同环境之间有效地结合了起来,提升了整体建筑的视觉效果。

1.3 物质特征

汉代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以自然界中的木材和石材为主,同时配以相应的砖瓦进行点缀,以此来营造一种朴素、宁静、庄严、稳重质感。同时材料运用的不同,带给人们的情感也会存在不同。比如,通过木材的应用,可以营造一种欢愉、舒适之感,让人们深刻体会到人情味和温暖之意;而石材的应用可以给人们一种稳固、安全之感,同时也提升了建筑的美观性,营造一种纯朴、厚重、素雅的艺术氛围。

2 具体案例

2.1 项目简介

以某城市汉风广场设计为例。该广场总占地面积在3公顷左右,主要涵盖了6部分内容:中轴景观区、休息区、娱乐区、汉亭景观区、健身活动区和广场绿化。在整个广场设计中,将汉代文化进行有效的延续,并结合本地民俗风情特色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对原有的汉代文化元素实行创新与补足,使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效融合,在突显城市现今发展风貌的基础上,实现了汉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了整个区域的文化气息。

2.2 设计方案

(1)设计思路。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空间以及彰显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情感、文化等的有效融合,在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空间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提升现代设计的内涵,突显城市的艺术特征。在设计过程中,如果单一的考虑广场的功能以及空间布局,是很难更好的展现出广场的作用和价值的,这就需要设计者对区域内的传统文化实行细致的剖析和研究,挖掘传统文化建筑中含有的特色,并通过与现代设计要求的有效结合,同相关元素的重新组合、排列、提炼等方式,来不断强化设计的整体效果,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今建筑的融合与发展。

(2)设计方案。第一,风格特點。本广场设计中,沿用了汉代大高台设计形式,提升了广场的层次性,同时高台设计与周边景物之间的有效融合,形成了一种错落有致之感,进一步突显了高台的宏伟之气。在高台四周景物的设计上,既突显了景物的独特之处,也加强了整个场景的协调统一性,突显了汉代文化的包容性。另外,在整个空间的设计上,也形成了较为浓郁的汉代氛围,删繁就简,在突显汉代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兼顾了现代文化风格,使得整个广场不管是在空间构成上,还是在平面设计上,均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升。第二,色彩配置。本广场以灰色为主调,黑白黄为辅调,整体灰色建筑的设计风格将汉代建筑古拙粗犷的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较为注重色彩的调配和统一,促进了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融合。再者,平坦的地势,配以空旷的建筑,更加将汉代建筑的宏伟气势彰显出来。第三,空间形态设计。广场空间形态的构建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的:地面抬高和下降、建筑物高低对比、地面材质的凹凸、墙体的开敞和围合以及道路的连续、台阶的布置等等。这些结构的设计不仅实现了空间的合理划分,也将各空间形态的变化特征突显了出来。另外,广场内的建筑通过合理的线条布设、色彩配置以及雕刻装饰的应用,赋予了整个广场较强的汉代文化气息,突显了其庄严之感。再加上周边景观的配合,将广场的纯朴、明快、挺拔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3 结语

广场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设计时,需结合城市发展历程,融入历史文化元素,从而进一步突显城市独特的建筑特色,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最终为文化传承以及城市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谭敬之.汉代建筑特点浅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2(10).

[2] 倪韬.从现代角度看我国传统建筑——传统建筑空间流动性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

[3] 相西如,李丽.古镇型景区历史文脉传承与发展途径的探讨——以太湖风景名胜区苏州同里景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1(02).

[4] 黄栋法.论汉朝文化对秦朝文化的继承、革新与提升[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04).

[5] 王晟.现代建筑文化多元性的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0(02).

[6] 张凯云.浅谈历史文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传承[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12).

[7] 郭海.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J].山西建筑,2007(03).

作者简介:邓博妍(1995—),女,黑龙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8级研究生在读,从事空间艺术研究。

作者:邓博妍

文化广场设计管理论文 篇2:

探究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

摘 要: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有了显著的进展。本文重点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进行重点分析,首先介绍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原则;其次,举出实际的案例,分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的优化设计要点,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

0 引言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为司机和乘客提供停留并休息的场所,当地的政府部门和道路管理部门应投入适当的建设资金,将服务区的实用功能不再局限在加油、修理,提供餐饮等方面,引进一系类先进的基础配套设施,并根据当地流动车辆的类型和流动特点,制定科学、完整的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方案,进而满足交通运输人员的实际需求。基于此,作出相应探究。

1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设计思路原则

1.1 有机整体原则

首先,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优化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建设情况,对场区的建设规模进行结构规划,在满足各项实际建设需求的同时,降低投资的成本和各项施工费用,在综合协调并妥善处理所在区域自然环境以及人文背景的基础上,在开发过程中,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其次,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一个集合于多种服务设施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区域,在实际的规划管理过程中,应从整体部署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外界客观风险因素,在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同时,实现各个功能区的内部分工处理,最后构建一个完善的服务功能系统。

1.2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始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因此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设计,更是要坚持这一发展理念,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高速行驶人员的实际需求,对服务区的功能结构进行细致的划分,在人性化部署的同时,进而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

1.3 生态环保原则

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场地大多是建立在远离城镇和市区的地带,服务区的设立有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设计人员应妥善应用节能环保处理技术,使用太阳能资源以及先进的水循环处理软件来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得服务区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达到最小。

2 通过实例来说明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的优化设计要点

2.1 车辆服务平台设计

2.1.1 停车区域设计

设计人员应结合场区的实际面积,设立适量的小车停车位、客车停车位、超长车停车等停车区域,并使用45°的停车位,达到合理规划的建设要求,在满足停车需求的同时,设立适量的绿化带来将停车区域有效分离,从而提高对服务场地建设区域的综合利用率。

2.1.2 服务区导视系统

应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导视处理系统,在综合规划设计的同时,将不同的服务区进行协调和管控,加强各个场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通过一定的路面标志[1],提醒驾驶人员可以快速的找到服务区进出口和实际的需求区域。另外,在对导视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坚持简约的设计原则,在融入当地人文特色的同时,注意与美观与实用功能和导视环境的有机结合。例如。在服务区标识设立过程中。可以采用黄绿白三色结合的方式设计方法,不但满足了环保的设计要求,还可以展示标识的美观性和人文特色。具体服务区导视系统效果图如图1所示。

2.2 人员服务平台设计

2.2.1 室内设計

服务区场区规划应坚持“人性化”的设计思路,在结合当地区域人文精神的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选购性能较佳的生产建设材料来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例如,针对室内装修的墙面铺装材料设计,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建设标准,选购装饰性强且环保节材、易于维护的新型装饰材料陶瓷薄板,并辅助添加浮雕、绿植、水景等点缀装饰设计,确保服务区场区具备环保节能的效果。

2.2.2 室外设计

在对服务区场区的室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为了突出其特色建设效果,对墙面的室外设计,选用乔治亚灰和玫瑰白麻等两种颜色搭配设计,并安设LOW-E玻璃,提升服务区场区的整体视觉效果,进而构造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

2.3 文化展示平台设计

2.3.1 休闲文化广场

例如,对于休闲文化广场的设计,工作人员可以在坚持红色文化与本地文化为主要创作思想的同时,建立以文化宣传、雕塑及文化长廊为主体的景观设施,尽力打造休闲娱乐场所与文化特色宣传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广场,例如,建筑企业可以选购天然砂岩材质建立的浮雕墙,在统筹规划的同时,彰显服务区雄伟壮观的历史氛围。

2.3.2 文化景观长廊

应结合服务区场区的民间艺术特色,对文化景观长廊采用红色立体镂空廊架的建设方式进行统一规划,并应用当地的剪纸艺术,以红色为主要建设背景,建立特色的有机玻璃屋顶,再展示一些优秀的刺绣作品,来吸引过往群众的观赏,为建立独特的地域文化管理机制创造诸多有利条件。

2.4 生态休闲平台设计

2.4.1 光伏发电设计

可以搭建遮阳停车车棚,综合利用太阳能等环保能源进而实现车棚和光伏电能的完美结合,在满足过往车辆遮风挡雨需求的同时,通过使用清洁度较高的太阳能,为电动车提供灯光照明、充电以及并入电网等诸多服务。

2.4.2 污水处理设计

在服务区场区的生产运行过程中,人类的一系列行为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废水,管理部门可以购买适量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独特的处理方式对污水杂质进行物接触氧化、沉淀以及水解酸化加工,待其达到统一的检测标准后,集中将这些污水排放至市政工程设立的集中污水排放管道。

2.5 智能化网络设计

2.5.1 网络覆盖

应统一规划部署交通网格、旅游景点网格、安全监控、智能投屏、全区域背景音乐、广播等基础网络,在构建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为司机和出行游客提供实时的、自动化的智能管理服务,同时帮助人们及时获取未来的天气状况以及周边地区的景点情况和其他新闻信息。

2.5.2 信息化设计管理

服务区场区的设计管理还应结合先进的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工作人员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坚持以“数据挖掘和智慧服务”为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先进的监控处理系统[2],对相关区域的过往车辆和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监控管理,提高服务区安全性。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应及时的通过滚动屏来发布当地的实时新闻,例如,可以建立自助终端查询服务和广播系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交通状况、地域文化、医疗服务、教育信息以及网上银行等便民服务。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的设计优化是涉及多个方面的,相关部门应意识到服务区设立的重要性,综合处理服务区场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以及人文背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服务区设计理念,投入适当的建设资金,科学合理的应用太阳能、污水处理等节能环保技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而完善服务区场区的实际功能,最后促进高速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磊.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优化探析[J].信息周刊,2020(1):1.

[2]程睿.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J].低碳世界,2019,9(9):269-270.

作者:何旭

文化广场设计管理论文 篇3:

街区制对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挑战与应对

摘 要: 社区是社会细胞,安全是基本需求。作为人类城市规划经验的传承,街区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城市建设中,代表着社区未来发展方向。就我国而言,推行街区制势必改变社区治理环境,推动社区治理政策和方式变革,考验城市社区公共安全。为此,应全面分析街区制对社区公共安全形势的影响,从强化社区治安防范、提升社区应急能力和提高居民公共安全素质等方面加强城市社区治理,以应对街区制给公共安全带来的新挑战。

关键词: 街区制; 城市社区; 城市管理; 公共安全治理

社区是基层政权和群众的链接点,上传民意,下行政令,其地位特殊而又重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就曾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城市社区不但凝聚资源财富,也是城市居民安全、舒适、健康生活的重要寄托。城市社区的重要地位也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而日益凸显。就公共安全角度而言,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事关社会稳定。2015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维护公共安全体系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把基层一线作为公共安全的主战场。2015 年12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城市发展,安全第一”的城市发展理念。会议不但对今后城市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也确立了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标尺。[1] 为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勾画“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路线图”,2016年2月6日,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一出台就刷爆了微博、微信朋友圈,成为了社会舆论关注焦点。从2月21日20:15央视新闻联播微博发出《意见》新闻到22日上午10:00,有近15000条被转发。[2]1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后台数据显示,2月21日至24日,封闭小区拆墙网页新闻多达13849条。单就城市住宅小区是封闭还是开放、小区原围墙是留是拆的争论而言,民众和网友多聚焦于社区公共安全议题。可见,系统分析和研究街区制对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措施,既是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任务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中、西方街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街区制社区及其特点

街区制社区是与传统封闭小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封闭小区一般都有明确的边界,大多以围墙或栅栏为“红线”,建有门禁系统或设立安保岗位,对社区居民及其车辆开放而对外来行人和车辆出入有一定限制。封闭式社区最大特点是界限分明,小区内外各有不同。就其弊端而言,对外封闭且功能单一,它像画在城市里的一个个规则不一大小不同的“闭环圈圈”,造成空间断裂,阻碍交通,对城市规划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构成“碎片化”威胁。相较于有形的空间封闭而言,居民交往的封闭更是杀伤城市活力。而街区制社区一般建在道路边,不设围墙而是由城市主干道围合、被中小街道分割、路网密度高的开放式社区。街区制旨在将社区与外界打通,促进小区与商业、服务业的结合,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就近配套,提升居民居住和生活品质,增加城市公共路网密集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促进社区功能与城市功能的高度融合。街区制社区的最大特点是社区功能混合,资源能得到高效利用。

(二)西方街区制社区建设

街区制在西方早期社区建设中就已采用并且是土地私有制国家惯用形式。其中,美国是街区制发源地之一,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社区都以街区制为主。其中,成型于上世纪初的“纽约第五大道”堪称世界街区的典范。该街区位于曼哈顿群岛中心地带,建立以来历经数次改造,时下不但景点众多,艺术味道浓厚,而且名媛士绅聚集,商品货物齐全,车辆行人通行无阻,也是纽约市民庆祝活动的重要场所。英国不但建有成熟的街区还于上世纪中叶建立了街区保护制度。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伦敦牛津街是英国街区的代表。在这条不到两公里的街道上云集了300多家大型的国际商场,每年都吸引来自全球各地3000多万游客到此观光购物。牛津街交通便捷,到此游客不但尽情购买名牌商品、享受星级英式周到服务,也可以细细品味街区建筑特色。此外,德国柏林、意大利米兰、西班牙巴塞罗那、捷克布拉格等城市都在推广街区制。

在亚洲,韩国城市居民区基本上都是开放型的,低矮的常青树和条条马路等都会被当成社区分界线,呈现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美况;日本城市规划建设法规明确任何小区不得建围墙,城市住宅小区也多是直接和大路相连。[3] 东京社区的马路上都装有红绿灯,车辆可在社区穿梭行驶,市民你来我往,交流交往自由方便;在新加坡,80%的城市居民都居住在一种叫做“政府组屋”的非封闭式社区中。由此可见,街区制不但承载了人类城市规划经验,也是世界城市社区建设的常态。

(三)中国街区制社区探索

在中国,街区制同样不是新生事物,传统居民居就有开放的习惯。北京传统的胡同、“条”,上海的弄堂具有住宅开放意味。[4] 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部分大城市曾效仿前苏联城市规划模式建设了由城市主干道包围、具有配套文化生活设施的社区住宅,但这种住宅并未流行。在社会管理单位制和社区管理地区化等因素作用下,“单位圈大院”,集工作、生活一体化的封闭小区仍是城市社区规划和建设的主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出让行为,商品房又极力迎合消费者讲求产权与身份象征,期待安静、安全和私密等需求,封闭式住宅小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据不完全估计,1991-2000年,广东封闭小区覆盖了城乡80%以上的人口,上海则多达83%小区被封闭起来。[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大拆大建和违规建筑不断出现,“城市病”日益凸显,创新城市社区规划势在必行。很多城市开始探索街区制,较为成功的当属借鉴欧洲小城规划理念而建设的四川宜宾莱茵河畔小区。该小区占地500多亩,分七大“回”字形组团,外围是商业用房,组团内相对封闭,组团间主干道路和绿化景观对外开放,颇具活力。此外,广东佛山新城社区、上海古北一期住宅小区等都是中国街区制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开始针对街区制出台规定,加强引导。如,大连市2005年就提出:城市社区要拆除围墙实行组团封闭制,组团间以小街道分开,街道对外开放;广州市2005年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封闭住宅小区内道路;成都市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小街区规划”理念,推行“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在借鉴国际城市治理理念、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反思我国城市规划教训的基础上,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式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意见》引发了社会担心和舆论关注。有调查显示,90.4%的民众担心居住安全会受到影响,在街区制社区配套措施需求选项中,85.33%的受访者选择保障公共安全选项。[2] 可见,街区制社区的公共安全保障问题是居民心中难以过去的一道坎。

二、街区制对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新考验

不可否认的是,封闭社区的“墙”和“门”圈出了民众心中的净土,赋予了社区居民相对安全的居住生活空间。尽管街区制顺应了城市发展趋势并似乎能为“城市病”开出一单药方,各地街区制探索也值得肯定。但街区制在给城市带来活力并方便交通的同时也赋予城市社区异质性、混杂性和开放性的复杂特点,社区公共安全将面临新考验,突出表现为三方面:

(一)城市社区治安将面临新考验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类矛盾危机和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基层社区本来就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集结地,社会治安案件大多发生于此。而社区治安状况又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也因此备受关注。在街区制诸多谈论议题中,“治安谁来负责”最受热议。诚然,社区治安不能仅靠封闭解决,封闭也不能完全解决治安问题。但街区制的开放会打破曾经封闭而又相对平静安逸的社区环境是不争的事实,也势必增加新的不安全因素。例如,街区制背景下,城市社区落户或入住居民将发生变化,人口流动加剧,增加了社区人口异质性和复杂度;住宅小区由封闭到开放,若防范不力也会增加封闭尚未解决的偷盗、抢劫和诈骗等治安事件发生几率;街区制也会加速物业行业重新洗牌和物业管理方式与行为的变革,[6] 社区物业保安有可能撤离大门退守楼内,大门门禁和保安守卫功能让位于楼宇门禁,社区治安将更加精细化,意味着由“外紧内松”的“院墙安全防范”进入“外松内紧”的“楼宇安全管控”时代,警察和保安的社区治安职责将面临新的调整。面对日益增长的民众公共安全需求,城市社区治安任务和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治理不善将会导致社区环境恶化,影响社会稳定。

(二)城市社区应急能力的新考验

社区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和第一现场,日益频发、多发的各种突发事件让民众遭受了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社区应急工作是整个社会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和 “最后一公里”。[7] 社区应急能力包括突发事件预防与准备能力、舆情监测与预警能力、应急救援与处置能力、事(灾)后恢复与重建能力等内容。受历史和现实因素制约,我国城市社区应急能力欠缺。相对于传统社区,街区制社区将更加开放,社区居民异质性增强,社区结构发生变化,水、电、暖、油、气管线等公共设施超负荷,疫情传播速度加快且难以控制,暴力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概率增加等各种突发事件诱因需要重新评估和预判,考验城市社区安全预警及防控能力;社区人流、物流陡增,更多的街道将加速形成,对应急资源需求也会进一步加大,社区应急力量需要重新整合,考验城市社区应急资源供给与调配能力;车辆直通小区且流量会明显加大,考验道路桥梁、沿街建筑、地下网线与综合管廊等硬件设施安全质量,[8] 对城市应急硬件设施的承受力和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带来挑战。此外,城市社区治理格局和机制的变化,也考验社区的应急指挥能力。

(三)对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新考验

公共安全意识是指公众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意识或态度。自古以来,中国特色的安全防御手段塑造着传统居住观和安全观。就传统城市社区而言,有围墙林立,有保安守门,有门禁,对小区外的陌生人、车辆等进出多少有所限制。居住在相对封闭社区的城市居民有一种自然的安全感,对风险的认知度明显低,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突出表现为:不但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弱,而且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意识欠缺。而街区制拆掉了小区围墙,也少了一道有形屏障,势必增加居民内心的不安全感;同时,传统与非传统公共安全问题也会涌现在社区民众和政府面前。无可置否,如果没有对待风险和危机的正确态度和认知,就很难保证自身安全。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居民身心不安,门难开,墙难拆,街区制也将难以顺利实施。可见,如何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公共安全意识是街区制的又一重要挑战。

三、街区制社区的公共安全治理应对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保障公共安全是街区制需要解决的现实任务。西方国家在推行街区制中十分注重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如美国充分发挥街区业主在公共安全治理中的作用,英国、日本则通过立法维护街区安宁,韩国则通过完善街区配套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等。 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街区制开放了社区,也必将推动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理念的重塑和方式的转型。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

(一)坚持群防群治原则,加强社区治安防范

社区治安需要公安、社区、物业和非政府组织等主体间的协同,更离不开社区居民、管理者、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公众参与社区治安可以凝聚资源,实现社区治安多元化供给。

1. 要认真分析街区制对社区治安形势影响,围绕社会关注焦点,允许公众知晓社区治安状况并鼓励公众就社区治安政策制定和执行发表意见,挖掘公众智慧,加强公众监督,在共商共建中共享社区和谐稳定。

2. 应结合街区制特点构建公安干警、物业保安、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参与的社区治安联防队伍,重新界定和落实各方责任。其中,公安机关仍是城市社区治安的主导力量,要继续警力下沉,加强社区巡逻,严打社区犯罪,强化威慑力;街道社区是治安联防的基础力量,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活动,为社区治安提供有力的人力和物力支持;社区物业公司要继续在社区居民监督下,履行好服务职责,提供更专业的安全保障;社区社会组织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连通各方,积极参与社会治安活动。

3. 要研发配备符合街区制特点的专业技防设施,结合街区制社区治安需要,开发或升级社区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巡逻考核系统、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等并促进系统的集成,建立全程全面的防控体系,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的结合。

(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

街区制社区将会改变社区应急环境,考验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水平。就街区制社区应急管理而言,一方面要结合街区制特点重建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机构,探讨构建专兼结合的社区应急救援保障队伍并提升其应急能力;要结合街区制需要修订和完善社区应急预案,构建符合街区制特点的社区应急预案体系;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三种能力”:一是组织有关力量开展街区制社区各种突发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加强街区制社区新风险的评估和安全监管工作巡查,提高社区应急监测和预警能力;二是结合街区制需要为社区配备足够的应急基础设备,结合街区制规划建设好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做好应急物质储备,建立专兼结合的社区应急队伍,提高社区应急准备能力;三是要针对街区制容易出现的突发事件,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宣传与模拟演练,组织好家庭应急与防灾能力,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三)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居民公共安全素质

公共安全教育是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和对风险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必要途径。推广街区制必须重视提高居民公共安全意识。为此,一是要本着“风险永在、安全相对、事故可防、预防为先”的原则,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着力营造社区公共安全教育氛围,让居民充分认识到社区封闭不是保障安全的万全之策,安全源于自身重视和自我提高,需要居民自身安全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心安全、意识有,就不怕墙被拆。二是政府和社区要以节日和社区知识普及活动为契机,依托社区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广场、宣传栏等场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结合街区制特点精选教育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形式推进公共安全教育;三是社区应当组织专家进社区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方面的讲座,家庭、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也要积极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教育,增强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共建守望相助的温馨大家庭。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将面临新的转型,街区制就是重要变革。《意见》出台意味着有关街区制及其治理的相关政策会陆续推出,但政策预期并不意味着结果优良,需要我们对新问题有理性的认知。街区制建设也绝非简单的“拆围墙,开大门”,更不是“一刀切,简单化”,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提高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打造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维护社区公共安全,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服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事关街区制顺利推行和运行质量,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林晓夕.听上去很美的“街区制”难点在哪儿[N].中国联合商报,2016-02-29(D01).

[2]吴晓琳.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J].江汉论坛,2016,(5):40,41-42.

[3]应琛,余静.日本开放的住宅区[J].新民周刊,2016,(9):97-98.

[4]郭晓红.探析街区制涉及的法律问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4):236.

[5]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建筑,2004,(5):46.

[6]苏诗钰.街区制的实施将加速物业管理行业重新洗牌[N].证券日报,2016-02-25(A02).

[7]朱恪钧.论基层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政策规范与评价标准——成都市应急能力建设实践[C]//洪毅.应急体系规划与应急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6:85.

[8]熊筱伟.建设更宜居城市 四川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J].建筑设计管理,2016,(2):15.

[责任编辑、校对:党 婷]

作者:陆继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钢琴表演艺术分析论文下一篇:城乡规划创新思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