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能力语文实践论文

2022-04-25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语用能力语文实践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本文以《黄山奇松》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借助课文复习词语,在整体感知中培养语用能力;借助课文重点词语,在理解品味中训练语用能力;借助文本的语言特色,在品悟写法时提高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语文实践论文 篇1:

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用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搭建语文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在自主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语言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有效提升语用能力。

一、 “读”中领悟,入乎其内

《大江保卫战》教学片段:

师:这一自然段中的四句话,每一句都写救群众,不是重复了吗?你再读一读,想一想。

生:四句话写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写法不一样。

师:你真会发现,说说看!

生:第一句是写战士们驾着冲锋舟飞快地救群众;第二句是写救出了哪些群众;第三句是写有危险的地方就有解放军;第四句是写群众被救出来了。

师:虽然写的都是救群众,但是每一句的内容不同。那写法一样吗?仔细看一看,用得最特别的是什么写法?

生:排比!

师:读读这些排比句,你有什么感觉?

生: (大声读排比句)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生: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感觉很好! (众笑)

师:课文语句排列整齐,气势连贯,读来琅琅上口,这样的排比句,表达出一种气壮山河的激情,好好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齐读)

师:其实,除了排比句有这样的气势,对偶句也能表达这样的气势。看一看这里的对偶句。

生:(齐读)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师:这样的对偶和排比,读起来多流畅啊!作者想要表达些什么呢?

生:心中的激动!

生:夸赞人民子弟兵。

师:这一段,就像电影里的远镜头一样,扫描整个营救群众的宏大场面,抒发民众对人民子弟兵的赞美之情!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气势,体会激情!(生齐读)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执教者巧妙地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自主领悟排比和对偶这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没有繁琐分析,没有直接灌输,没有死记硬背,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在多次的实践体悟中,咀嚼、内化、吸收,领悟语言特色,掌握语言规律,生成语感。

二、 “移”中拓展,化乎其中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片段:

师:《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文,为了证明提出的观点,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两方面,进行恰当地说理,这样,才使人相信。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篇说理文——《说诚信》。读一读,想一想:文中的道理讲清楚了吗?事例选得好吗?

(学生读文,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事例选得比较好,有古代的事例,有现代的事例。

生:其中一个事例写的是勤奋,没有围绕诚信来写。

师:你说得很对,老师还有几个事例,你觉得哪个事例更合适?

生:我觉得可以选《郁离子》中商人因失信而畏生的故事。因为原文的其他事例都是正面事例,这是反面事例,正反两方面说明更好。

生:我觉得可以选取林肯的事例,原文选的都是中国的事例,这是外国人的事例,古今中外都有事例,能更加让人信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写说理文时,我们一定要围绕中心选择事例,要从不同的角度来选取典型的事例。

在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的说理方法以后,教师让学生浏览一篇教师改编过的说理文《说诚信》,并要求学生想一想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了吗?事例选得好吗?学生自己在选择事例的同时,要说清楚理由,这样,学生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做到触类旁通。

三、 “练”中生发,出乎其外

师:写文章的时候,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具体,又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为深刻。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分辨哪些是事物,哪些是由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可以帮助我们厘清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这里有一篇短文,现在发给你们,请认真阅读,画出写联想的句子,再想一想,如果去掉了这些句子会怎么样?加上去有什么好处?(分发短文《大公鸡》,学生认真阅读短文,画句子)

师:谁能把画下来的句子读一读? (学生读,互相补充)

师:如果去掉了这些写联想的句子,会怎么样?

生:如果去掉了“就像醉汉的脸”“走起路来像个威武的将军”这些联想的句子,公鸡给人的印象就不深刻了。

生:如果去掉了“唱起《早起歌》”和“想起二年级学过的《美丽的公鸡》”这些话,公鸡也就不会那么可爱了。

师:大家体会得非常好!阅读的时候,分辨出事物和联想,对文章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了。同学们,我这里还有一篇短文,写得不错,我想如果能适当加点联想,文章就会更美。请你们看看,能不能加以补充。

(学生认真读,认真修改,教师巡视)

师:大多数同学修改好了,有的同学修改得相当出色。谁来读一读?

很显然,教师注重教给方法,并让学生在实践操练中,实现语言的输出外化过程。学生理解了什么是事物描写,什么是联想描写,并主动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或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在语文实践中,把知识转化成了能力。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语言实践过程非常重要,它给学生提供了反馈语言的机会,经过长期练习,最终让学生从有意识的语言学习,转向潜意识的语言运用,从而真正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

作者:朱卫红

语用能力语文实践论文 篇2:

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用能力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本文以《黄山奇松》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借助课文复习词语,在整体感知中培养语用能力;借助课文重点词语,在理解品味中训练语用能力;借助文本的语言特色,在品悟写法时提高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文实践 词语 写实 联想 语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那么,如何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简称“语用”)的能力呢?下面以《黄山奇松》一文为例谈谈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一、借助课始复习词语,在整体感知中培养语用能力。

《黄山奇松》一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语言精练,四字词的准确运用是本课语言的一大特色。因此,课始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独特的语言“魅力”作为语用的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语用能力的培养。

课始,老师听写课文中描写黄山奇松的四字词语,如:饱经风霜、充满生机、潇洒挺秀、郁郁苍苍、姿态优美、枝干遒劲、形似孔雀等;接着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对黄山松的印象。学生有的说:“黄山松千姿百态,充满生机。”有的说:“黄山松潇洒挺秀,有的枝干盘曲,如天然盆景;有的姿态优美,形似孔雀……”有的说:“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但依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学生通过听写、读词、想象、说话等语文实践,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感受了黄山松的奇特,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与感悟,积累了词语,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可谓一箭三雕。

二、借助课文重点词语,在理解品味中训练语用能力。

一些词语在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揪住不放”,反复揣摩。如文中“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一句中的“饱经风霜”,教师先让学生运用拆词的方法,通过查字典理解“饱”是充分,“经”是经历,整个词的意思是充分地经历各种风霜,形容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再让学生借图发挥想象说话,想想迎客松可能会经历怎样的磨难。学生展开了想象,打开了话匣子:烈日炎炎,迎客松的叶子被太阳晒枯了。”“接连几天的暴雪压断了它的枝干,不久它又长出新的枝干。”“山顶上的石头滚落下来,砸断了它的树干,砸落了它的树叶。”“狂风大作,吹断了它的枝干,甚至想把迎客松连根拔起,它没有屈服。”……接着,教师顺水推舟:这样的艰难经历只是一年、两年吗?(不是)十年、二十年吗?(不是)而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就是饱经风霜。其实“饱经风霜”不仅仅是用来写物,在生活中经历各种磨难的人也可以用“饱经风霜”来形容。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用“饱经风霜”说话:

生:谈迁饱经风霜,终于写成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国榷》。

师:几十年的奋斗,一生的心血,多么不容易!

生: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我感到心痛。

生:他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微笑地面对生活。

师:可见,他是多么乐观与坚强。

紧接着回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姿态优美,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多么奇特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句子。)

美学教育家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此番教学,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层面引导学生对“饱经风霜”进行了“推敲”,引導学生走出文本,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表层意思;走进文本,借助可感的图片,在形象的语境中想象说话,在运用中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深层意思;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与体验,在真实的运用中习得语言;再走进文本,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内化了语言。如此“几进几出”,在语言文字中走了几个来回,既是词语的理解,又是词语的运用,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语感的培养,而这种理解与训练不是单调的、抽象的,而是有温度的、具体可感的。这样,迎客松的“奇”在不断地品悟语言中鲜活起来,同时语用能力得到训练。

三、借助文本的语言特色,在品悟写法时提高语用能力。

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这是一篇写景物的文章,课文描写三大名松都是先实实在在描写它的姿态,在写实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把三大名松写得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如何借助这一文本语言特色引导学生在品悟写法中训练表达能力呢?在学习描写迎客松特点时,如“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一句,教师这样引导: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由看到的而产生的联想?去掉联想部分,读一读,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抓住“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等字眼体会作者把迎客松联想成“好客的主人”写得准确、形象、生动。紧接着,教师趁热打铁,及时在运用中迁移写法进行说话训练,既可以说黄山松,也可以说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学生妙语连珠:“黑虎松枝干粗壮,枝叶繁茂,郁郁葱葱,一派虎气,如同一只威风凛凛的黑虎立于坡下。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黑虎松。”“大大小小的泡泡如同淘气十足的孩子,扭动着滚圆的身子,飞上蓝天,与云儿说话,与鸟儿嬉戏……”“贪心的小云钻进一朵大云的肚子里,把大云变成自己的船。小云开着船,又钻进一朵更大的云里,终于挡遮了太阳。”“小溪螺没手没脚的,却是名副其实的小精灵,手一碰,它就迅速滚到石头缝里,把自己藏起来,再也找不着了。”……

运用要以理解为基础。首先引导学生感知什么是写实,什么是联想,当学生有了这种抽象的概念时,必须认识联想在表达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比较品析,明白合理的联想使表达更为生动、形象,这便获得了一种阅读的方法。此时,通过言语实践,在新的语境中运用习得的方法,将联想迁移到说话训练中,这样层层推进,既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又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学生在仿说实践中提高语用能力。

丁有宽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除了让学生学习联想的方法训练生动形象的表达式外,“写实与联想”结合是本文在表达上的最大特色,因此,还可以以文本为依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品析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写实与联想”相结合这一表达方法,再进行写法迁移,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写,写中巩固表达方法,进行读写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张紫英

语用能力语文实践论文 篇3:

中职语文语用能力的培养: “寻点·品悟·表达”的实践

【摘要】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的本质属性。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而已,语文教师应在“教会”中下足功夫。本文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重“文本内容解读”轻“文本表达方法”的现象,以《荷塘月色》为例,阐释了基于语用能力培养的“寻点·品悟·表达”策略的操作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语用

本文是第四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自筹课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语用能力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ZCZ35)、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语用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寻点·品悟·表达”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2007276)的成果之一。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课需要回归语文本体、语用本体,语文课就是要实实在在教语文、学语文、用语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指出:“语文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根据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开展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理解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山东师范大学曹明海教授认为,语文教育“要以语用为宗旨,将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立足点”。

然而,当下的语文课堂,不少语文教师教学中喜欢条分缕析文本内容,却往往忽视了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文本表达方法。忽视了“文何以载道”,忽视了教材是“怎么说的”,因而陷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境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问道语文》一文中认为,言语性是语文的根本之道。语言表达形式的领悟、学习和运用才是语文的核心内容。教师与其在文本内容的泥潭中苦苦纠缠、挣扎,不如带领学生去探究文本中作者的独特表达,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的表情、达意、载道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语用实践中学会表达,真正实现“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任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的“寻点·品悟·表达”的策略。本文以《荷塘月色》为例,作一诠释。

一、学有所选:“寻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而宽广的文体,它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文学表现手法。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为一篇经典美文,可学习的内容很多,应该选择什么内容来教,什么内容最有价值,学生应该学会什么,什么内容能够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这些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重点考量的。学习本文,在欣赏迷人的荷塘美景,感受作者寄托的深厚情感的同时,其实更要学会作者遣词造句,描摹刻画景色的方法。“教材是个例子而已”,教师要在“教会”上动脑筋、下功夫。由此,可以确立《荷塘月色》一文最重要的语用能力培养点:赏荷塘月色图,学会如何写景。荷塘月色图,由“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光、荷塘四周景色”三段构成。三小节的语用能力点各有侧重,月光下的荷塘,重点学习修辞手法;荷塘上的月光,重点学习动词的使用;荷塘四周景色,重点学习点面结合的手法。同时,作者从哪些角度去写荷塘月色之景的,又需要综合三小节内容去学习。

二、学有所法:“品悟”

山东师范大学曹明海教授指出:“教师在语文课上要着眼于语用教语文,引导学生和语言文字亲密接触,和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对话,让学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穿行,品味语言,体味文字,学会语言文字运用。”因此,根据确立的语用能力点,师生可以一起按“荷塘月色”图索“写景”之骥,从而掌握写景之法。

(一)品讀:找出景及写景角度

带着任务去读,才有指向性,更能有的放矢。教师可以先投影阅读任务: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哪些景?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景的?并提示学生通常写景的角度有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点与面、虚与实、视与听等。然后采用个读、齐读的形式诵读3个自然段。学生交流后明确:第4自然段分别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第5自然段侧重写月色;第6自然段写树,主要写杨柳树。并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从远与近、动与静、点与面、虚与实的角度去写“荷塘月色图”。

(二)品析:学会多角度写景

第4自然段,动与静的描写。描写了静态下的荷叶、荷花、荷香后,通过“微风过后”,自然过渡到描写动态下荷叶荷花的“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动与静的结合使整个画面有了动感。第4自然段,远与近的描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明珠”的玲珑剔透只有在近观下才能看出。在月色映衬下,远观的荷花,其闪烁之状才像“碧天里的星星”,从远和近两个角度写出荷花在色彩和光亮上的美感。第6自然段,点与面的描写。先从“面”上写“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些树“乍看像一团烟雾”,然后从“点”上写了杨柳树,写了杨柳的丰姿、树梢、树缝。此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三)品赏:修辞和动词使用之妙

高尔基说过:“语文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散文靠内在的诗意和语言的魅力来吸引读者。”高明的语言艺术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行文中,生动恰切的修辞,点铁成金的动词,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师生一起先找出文中的修辞,教师投影后,一起诵读,然后品赏修辞使用之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本体“叶子”,因“出水很高”,才与“亭亭”切合。“舞女的裙”的“圆”形的形状切合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优美姿态。本环节重点介绍学生新接触的通感修辞。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将“缕缕清香”比作“歌声”,“微风”送来的“清香”时有时无,“远处高楼”的“歌声”也切合这样的特点,嗅觉和听觉的沟通,十分传神地表现出这种难以言传的感觉。接着,让学生尝试去分析第5段中的另一个通感句。品赏过程中,教师先示范,学生后操练,把时间交给学生,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学为中心。

从第5自然段找出一系列的动词——泻、浮、洗、笼、画。师生再一起品赏动词的妙用,为何用“泻”不用“照”;用“浮”不用“升”;用“洗”不用“浸”等。在炼字的过程中,悟出语感、悟出经验、悟出规律。最后,提醒学生关注写景过程中叠词的运用。

(四)品悟:悟出写景方法

在前面环节的基础上,归纳写景之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多角度选择写景的角度;运用修辞去写景;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去写景。如:选择写景的角度。描写景物要注意自己的立足点和观察角度。既可以写景物在静态下的情形,也可以写景物在动态下的形象;既可以整体观照,描绘整个“面”,也可以特写镜头聚焦某个“点”,这样,有远视、有近观,点面结合,文章方能错落有致。

同样,以荷塘之景为例,还可以写不同季节的荷塘之景。六月的“接天荷叶无穷碧”“小荷才露尖尖角”,九月的“映日荷花别样红”,十月的“菡萏香销翠叶残”;不同时间段的荷塘之景。清晨朝阳下、傍晚夕阳下、夜晚月光下;不同天气的荷塘之景。雨中的荷塘、阳光下的荷塘。“横看成岭侧成峰”,学会多层面、多角度去写景,就能够打开思维的空间,就会有一种“下笔如有神”的写作张力。

三、学有所用:“表达”

这里的“表达”,包含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在“品悟”环节完成,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后写作完成。通過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点的“捕捉”,学生在“品悟”环节获得语感、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再进行课后的“书面表达”环节的实践。可以这样设计“书面表达”环节:学习完朱自清笔下唯美空灵的荷塘月色图,大家对如何描写荷塘之景一定有了深深的感悟,课后同学们可以欣赏学校知心湖的荷花,或者游览相城区的4A级景点“荷塘月色”,近距离观察荷花,然后写一段荷塘美景图。要求:运用动与静、远与近、点与面等多种角度去写景,不少于两种修辞手法。

学生课堂掌握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在既有经验上再基于文本内容进行“表达”实践,就有了操作的路径。这样的“表达”策略,既解决了“写什么”即话题选择的问题,又解决了“怎么写”即写作角度、写作思路、写作结构、表达方式等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表达”,这种“表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极大地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学生以低起点进入写作状态,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写作兴趣不足,持续力不长,表达欲望不强等心理问题。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可以解决中职生害怕写,不愿写,不会写,写不出的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曹明海.真语文:以语用为目标[J].语文建设,2014,(2):8-10.

[2]曹明海.树立语文教育语用观[J].语文建设,2014,(6):7-12.

[3]王崧舟.语文的生命意蕴: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53.

[4]董健.基于文本独特表达的教学设计微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107-111.

作者简介:

王正春,男,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科研宣传处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及语文教学。

作者:王正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邮政企业税收筹划论文下一篇:舆论引导网络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