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

2022-08-22

第一篇: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

不平等的代价读书笔记

不平等是政治体制失败的成因和后果,不平等也造成了经济体制的不稳定,经济体制的不稳定又加剧了不平等。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不平等的代价的读书笔记,欢迎参考!

不平等的代价读书笔记

一、《不平等的代价》讲什么?

•我们的社会是不平等的,而且似乎越来越不平等,即便是如美国这样世界头号强国亦是如此。在政治经济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极少数的1%占据了财富和权力的顶端,而99%的人只能在不平等的陷阱中苦苦挣扎。

•必须认清楚的是,这两个差异巨大的群体实际上是“命运共同体”。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说的,他们的命运是捆绑在一起的。如果两个群体的鸿沟越来越大,那么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这正是不平等可能付出的沉重的代价。

二、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原因有哪些?

•包括市场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政治活动受到少数人的操纵,垄断和寡头现象的存在,寻租行为的四处横行等等。这种现象不仅在美国出现,在中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这些社会缺陷的存在使得机会均等成为泡影,也成为民众最为不满的问题。

三、阶级分析方法似乎在西方国家又有复活的迹象

•斯蒂格•利茨就提出,美国人总是回避阶级分析,一直喜欢把美国看成一个中产阶级国家。不过上层阶级与底层阶级之间、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是应该存在区分的。但是如果一个基于阶级的社会是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向上迀移的前景非常黯淡,那么美国可能比旧时欧洲更强调阶级差别;事实上,当前美国的阶级差别远大于欧洲。

•中国的阶级分析己经被社会阶层分析所替代,但各阶层之间的差别还是十分明显的

四、社会不平等现象可以缓解吗?

•我们不能持完全悲观的态度,对于社会的不平等这种社会病是可以缓解的。

斯蒂格•利茨就明确提出社会经济需要改革,比如他提出增加对社会的投资和为普通公民提供更多的保护都将形成一种更有效率和活力的经济。

•在他看来,机会的不平等在美国己经到了我们不得不采取一切手段来解决的程度。斯蒂格•利茨甚至还提到了美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一一稍微减少1%群体的政治势力。

五、本书最引人思考的要点:深邃的洞察力和批判力。

•我们所处的社会就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元的视角,对美国社会深刻的批判,也为我们揭示出导致不平等的原因既有市场失灵的因素,也有政府失灵的因素。对于我们来讲,如何改造这个不平等的社会,更多地取决于我们矫正制度缺陷的努力程度。

【书中金句】

• 1%的少数群体虽然享受着最好的住房、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医生、最好的生活方式,但是有一样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那就是意识到他们的命运是与那99%的大多数命运捆绑在一起的。纵观历史,这些1%的群体最终都会明白这一道理,只不过他们常常明白得太晚了。

•当今有三大主题响彻全球,第一,市场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它们显然既无效率也不稳定;第二,政治体制并没有纠正市场失灵;第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根本上都是不公平的。

•不平等是政治体制失败的成因和后果,不平等也造成了经济体制的不稳定,经济体制的不稳定又加剧了不平等。

•美国喜欢说自己是机会之乡,别人也这么认为。但是,尽管我们能够举出白手起家的美国人的事例,但真正重要的还是统计数据:在多大程度上,个人的生活机会取决于父母的收入和教育程度。

不平等的代价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关于为什么对于多数美国人而言美国的经济体制是失败的,为什么不平等加剧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以及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本书所持的观点是我们为不平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经济体制不稳定、缺乏效率、增长不足,并且民主陷于危机。更糟的是,由于多数美国公民认为美国经济体制会失败,政治体制又似乎为金融界所控制,因此,他们对于美国的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和全球影响力的信心都减弱了。现实表明,美国不再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国家,而且金融界侵蚀了我们长期标榜的法治和正义,这使得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也陷入了危机。

在有些国家,占领华尔街运动与反全球化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也确实有共通之处:都认为情况不对头,都相信变革有可能。然而,问题并不在于全球化不好或是根本就是错的,而是许多政府管理全球化的效果太差—完全是为了满足特殊利益集团的需要。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和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既可以有效促进繁荣也可以迅速传播贪婪和苦难。市场经济也是如此:市场的力量相当强大,却没有内在的道德品质。我们必须决定如何管理市场经济。过去200年来,市场的最大贡献体现在促进了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这种提升远远超过先前2 000年的总和。虽然政府在这些进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一事实通常得不到自由市场倡导者的承认。

另一方面,市场也能积聚财富,也会把环境成本传递给社会,还会虐待工人。鉴于这些原因,显然市场必须被驯化和调和,才能确保为多数人的利益服务;而且驯化和调和必须反复进行,才能确保市场继续为多数人的利益服务。在美国历史上,这种情况曾出现在进步时代(Progressive Era),当时竞争法案第一次被引入;也曾出现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当时社会保障、就业、最低工资等相关法律被引入。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世界各地其他抗议者所传递的信息,都是市场必须再一次被驯化和调和。不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一个普通民众可以表达内心想法的民主国度,如果市场体系年复一年地使这些民众的生活越来越糟,那么就难以维持一种开放和全球化的市场体系,至少不是以我们所知的形式维持。二者之一必须做出让步—要么是我们的政治,要么是我们的经济。

不平等与不公平

即便本身是稳定和有效率的,市场也经常会造成高度的不平等,从而给人以不公平的感觉。现代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如第6章所述)揭示了个体对于公平的重视。造成人们走上街头抗议的原因正是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公平感,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在突尼斯、埃及和中东的其他国家,游行示威的爆发并不仅仅因为工作难找,更是因为有限的工作机会都给了有政治背景的人。

在美国和欧洲,情况似乎更公平些,但也仅限于表面。那些以最优成绩毕业于最好学校的人就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这种制度的弊端在于,富有的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最好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于是这些学生日后就有更大的机会进入精英大学。

美国人认为占领华尔街的游行示威者说出了他们的心声,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示威者的人数相对不多,却获得了2/3美国人的支持。如果对这种支持有任何怀疑的话,不妨看看这个事实: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刚一表示他要清除靠近华尔街的祖科蒂公园示威者的营地时,示威者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收集到了30万个签名来支持示威活动,并且这种支持不仅来自穷人和对政府心怀不满的人。警察把奥克兰市中心的示威者营地以暴力手段遣散了,虽然这在第3天参加抗议游行的3万人看来似乎过于粗暴,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警察还是表达了对示威者的支持。

金融危机给予了人们一种新认识:我们的经济体制不但没效率、不稳定,而且根本不公平。事实上,在危机余波未了之际的最近一次民意测验中,几乎一半以上的人持这种看法。这种看法是有确凿理由的:金融界的许多人(我称之为“银行家”)得到超额奖金,而那些受到因这些银行家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的人们却连工作都丢了;政府能帮助银行渡过难关,而对那些并不是因为自身错误而数月找不到工作的人们,就连延长他们的失业保险都不愿意;对于那些失去家园的数百万民众,政府除了给予象征性的帮助,其他什么也没提供。金融危机当中所发生的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决定人们相对工资的并不是对社会的贡献,而是其他东西:银行家拿到了大笔报酬,即便他们对社会甚至对自己所在公司的贡献都是负的。精英们和银行家们获得的财富似乎来自于他们能够并且愿意利用其他人。

美国价值观中关于公平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方面就是机遇。美国一直视自己为一个机遇平等的国度。霍瑞修爱尔杰(Horatio Alger)的小说描写从社会底层打拼到上层的成功人士,这正是“美国梦”的一部分。然而,正如我们将在第1章中解释的,视这个国家为充满机遇的“美国梦”越来越蜕变成由轶事和故事所强化而不是由数据所支持的一个梦想、一个神话。现在美国人从底层奋斗到上层的机会少于其他发达工业国家的人们。

还有一个对应的神话,富不过三代,就是说上层群体必须努力工作才能保持地位,否则他们(或者他们的后代)就会迅速滑向社会底层。但是正如第1章将详细讲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个神话,因为上层人物的后代仍更有可能继续待在那个位置。 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和全世界的年轻抗议者都把他们父母和政客说的话当真了—就像50年前在民权运动中美国青年所做的那样。当时,在非裔美国人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情况下,美国年轻人审视了平等、公平、公正等价值观,发现美国的政策亟须完善。今天,他们就美国经济和司法体系的运行效果审视了同样的价值观,发现该体系对于美国穷人和中产阶级而言也是不尽如人意的—不仅是对少数民族,对各种背景的多数美国人也是如此。

假如奥巴马总统和美国的司法制度能对那些把经济带到崩溃边缘的家伙判定某种“渎职罪”的话,那么也许可以说该制度还是起作用的,至少还体现了一定的问责制。然而实际上,那些本该被定罪的人却常常没有被指控;就算他们被指控了,通常他们也会被判无罪或者免于定罪。对冲基金业内的几个人因为内部交易被定了罪,但这不过是个次要事件,只是为了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引发这场危机的不是对冲基金而是银行,但银行家几乎个个逍遥法外。

如果没有人被问责,如果没有人因为所发生的一切受责备,那么就说明问题出在了我们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从社会凝聚到阶级斗争

在对于美国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争论中,“我们是那99%的群体”这一口号或许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美国人总是回避阶级分析,一直喜欢把美国看成一个中产阶级国家,那种看法把我们凝聚到了一起。上层阶级与底层阶级之间、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是应该存在区分的。但是如果一个基于阶级的社会是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向上迁移的前景非常黯淡,那么美国可能比旧时欧洲更强调阶级差别;事实上,当前美国的阶级差别远大于欧洲。那些属于99%群体中的人们虽然仍遵循着“我们都是中产阶级”的传统,却稍微有些调整:他们意识到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一起向上迁移的。绝大多数是一起受苦,而最上层的1%群体却过着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那99%群体的运动标志着打造一个新联盟的企图—一种新的民族认同感,它不是基于杜撰的普遍中产阶级,而是基于我们经济和社会中存在的经济差距的现实。

多年以来,美国社会上层人群与其他社会成员似乎达成了这样一种默契:我们提供给你们工作和繁荣,但你们要让我们拿走大笔的奖金;你们大家也能分到一份,不过我们的份额要更大。但时至今日,贫富阶层之间这份一直都很脆弱的默契终于破碎了。那些属于1%群体的人们攫取了社会财富,留给那些属于99%群体的人们的只有焦虑和不安。换言之,绝大多数美国人根本就没有从国家的经济增长中获益。

我们的市场体系正在侵蚀基本价值观吗

虽然此书关注的是平等与公平,但另一种基本价值观似乎也受到了我们体制的冲击—公平竞争感。一种基本价值观念的存在本应使那些违背该价值观的人有罪恶感,比如那些从事掠夺性贷款的家伙、那些把有如定时炸弹的抵押贷款放给穷人的家伙、那些设计了各种“计划”造成几十亿美元透支从而收取过高手续费的家伙。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有罪恶感的人微乎其微,有揭发行为的人更是微乎其微。我们的价值观念出了某种问题,于是不择手段来实现挣更多钱这一目的,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中表现为剥削我们中最穷和受教育程度最低的人群。

对于所发生的这一切,大部分只能用四个字来描述—“道德缺失”。在金融界和其他领域工作的很多人的道德指南出了问题。当一个社会的规范以很多人丧失道德指南的方式发生变化时,这足以说明该社会出了大问题。

资本主义似乎已经改变了那些被它俘获的人们。那些初到华尔街工作的都是最聪明的人,除了上学时成绩更优秀,他们与大多数美国人没什么不同。但当这些人发现在华尔街的工作就时间而论少得离谱但相应工资收入却高得惊人时,他们就把那些曾经拥有的梦想像寻求救世良方、创造新兴产业或帮助穷人脱贫都抛到脑后了。随后频繁上演的一幕是:那些梦想不仅被搁置一旁,而且被彻底遗忘了。

因此,人们对于大公司(不仅是金融机构)有一大堆的不满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烟草公司暗地里把它们的有害产品做得更容易使人上瘾,尽管它们试图使人们相信没有什么“科学证据”证明它们产品的毒害性,其实它们自己的档案里存着的都是相反的证据。埃克森石油公司也同样花大笔钱试图使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证据不足,然而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其他科学机构都提供了充分证据表明全球变暖。正当美国经济尚未摆脱金融界违法行径的重创时,英国石油公司(BP)的石油泄漏事件揭示了公司不顾后果行事的另一面:不谨慎的石油开采不仅危害了环境,而且还威胁到墨西哥湾以捕鱼业和旅游业为生的数千人的生计。

如果市场果真兑现了诺言,改善了多数公民的生活水准,那么所有的企业原罪、所有的社会不公、环境受到的创伤、穷人受到的剥削等一系列问题或许都可以被原谅了。但是对于年轻的愤怒者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抗议者而言,资本主义不但没有实现诺言,反倒造成了一系列始料不及的结果—不平等、污染、失业。最严重的是,价值观堕落到了极点:什么都可以做而且不会被追究责任。

不平等的代价读书笔记

《不平等的代价》一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的新作。这本书从市场、制度、宏观经济等方面比较全面的剖析了美国现阶段的不平等的现状。正如他在书中提到的1%的群体掌握99%的命运,1%的人占据着99%的财富,这其实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的现状。究其原因,就是权力的不平等。

自古以来,不平等都是矛盾产生的根源。财产分配的不平等,权力分配的不平等,荣誉分配的不平等,惩罚分配的不平等,情感分配的不平等,一切的不平等都会导致各种形态的畸形关系,小则争吵报复,大则战争革命。然而这个社会,注定存在不平等,注定随时有矛盾发生,因为我们所处的地方叫国家,一种具有浓厚统治阶级色彩的组织形式,阶级的存在注定了不平等的产生。

事实上,贫富差距议题一直占据全球经济的重要位置。XX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的普通民众对财富的不平等产生更强烈的质疑。美国最权威的家庭财富数据之一“消费者理财调查”显示,从1983年到XX年的八次统计调查中,1%的家庭一直拥有35%左右的财富。而具体到财富结构,即便是中产阶级也和1%的超级富有家庭存在巨大的差异。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出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一度蔓延到全球发达国家。其中的口号就是“1%与99%”的问题———99%的人不能再继续容忍1%人的贪婪与腐败。

“1%与99%”的问题,在中国表现最近似和最明显的是1亿人买几套房而12亿人买不起房。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人对于财富与居住最纠结的问题了。不仅如此,房价还事关中国经济与金融重大风险问题。房产,在当下中国,既是富人财富的象征,也是穷人的枷锁。普通工薪家庭靠薪水购房,或许,要到他们退休之后也难以还清房贷。

全球经济关于财富的话题和议题,首要的和重要的议题应该包括贫富悬殊问题。在中国,这个议题更有紧迫性。因为,这事关每一个国人的“中国梦”问题。贫富差距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和政治问题。纵观历史,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要么通过税收和财富再分配和平的解决,要么通过革命解决。

作者在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两个方面对扭转不公平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经济改革方面,主要是抑制顶层的漫无节制以及帮助中下层改善就业、教育等问题。作者在书中提到:强调重要的不只是成长,而是什么样的成长,或者称之为“成长的品质”。使大部分人变穷、环境品质受害、人们必须忍受焦虑和疏离的成长,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而在政治改革方面,作者强调要我们可以做的是略微降低顶层1%的政治力量,并借助经济改革,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这次读完这本书后,我更是对“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人人生而平等”并不是指物质平等,也不单纯地指机会机会平等,而是指无论别人是贫穷或者富有,都应该平等地对待别人。作者在书中最后点出了“顶层1%住最好的房子,接受最好的教育,看最好的一生,过最好的生活,但有件事情,似乎不是金钱能够买到的:了解他们的命运和其他99%如何生活息息相关。整个历史上,顶层1%最后都会学到这点,但往往学得太晚。”作者坚信,强调公民权益和财产权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应该强调经济权益的重要性和经济权,只有富人和穷人差距缩减,大家休戚与共,共同致力于创造机会和公平,“人人享有自由与正义”才能名符其实。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想起陈文茜女士所写的《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书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国家会破产,政府会做假账,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而这个世界,如今只剩下最后一个角落的繁华,那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第二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111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书笔记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之一,此书成书于1753年,是卢梭阐述政治思想的一部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于176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

在书中,卢梭认为,人与人不平等的起源是因为私有制的出现,人的困苦和奴役也是因为私有制的出现才出现的。他认为,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但是人们力求生活的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类为此既是在进步,也是在退步,因为文明的美前进一步,不平等就向前一步。到了专制暴君的统治之下,不平等就发展到了极端。但是这个定点同时就将转化成像新的平等进发的起因和基础。也就是说在卢梭看来,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轨迹是一个抛物线的发展态势,两端不平等表现的最小,而中间,以专制的出现为标志,就达到了巅峰。这个思想在一定的程度上启迪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建,同时在此书中很多的关于原始状态的描述,也和马克思认为的人类发展初期的设想也是不谋而合的,或是卢梭在一定的程度上启迪了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史的认识。

卢梭在献词中有这样的一段论述:人民一旦过惯了在首领的统治下的生活,就不可能从这样的一个状态中走出来。如果他们试图摆脱枷锁,他们将给你国家的远离自由:他们将把与自由背道而驰的恣意行事和胡作非为当成自由 :他们的革命最终将使他们落入蛊惑家的手里,使他们身上的枷锁更加的沉重。的确,纵观整个中国的帝国史(也就是现在的一些史学家一直以为的所谓的封建史),这样的一个论断是再为正确不过了。在封建社会的草创时期,也就是秦汉时期,中央集权是那样的薄弱,秦汉的郡县制相比于唐宋的府道制,再到后来元明清时期的行省制度,无一不是一步步的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这样的一个发展脉络,就是卢梭说的枷锁一步步加重的过程。从汉唐的盛世,再到帝国的巅峰时代两宋夏金元时期,再到明清的万马齐喑,思想界死气沉沉,文字狱屡见不鲜的现实,也无一的不是在说明这个枷锁在不断的加重。这两个侧面只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一瞥,有太多的史实可以印证这个样的一个论断。在序言中,他提出了研究不平等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人本身的认识。必须坚持的一个线索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他这样写到:如果不首先从对

人本身有一番认识开始,有怎么能够找到人与人间不平等的起因呢?如果不从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沧桑在人的本质上引起的变化着手研究,又怎么能够了解大自然创造的人是什么样子?

他很是强调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影响,他说:“在社会环境的重重包围之下,由于种种不断产生的原因的影响,由于在获得了许多的知识的同时也接触了许多了谬论,由于身体的气质的变化和欲念的不断冲动,可以说,人的灵魂也是被弄得几乎人不出来了。”

他还对自然法的定义的基础是基于人的理性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自然法的出现是基于“两个先于理性的原动力,其中的一个就是极力的推动我们关心我们的幸福和保存我们自身,另一个将使我们看见有知觉的生物尤其是我们的同类死亡或是遭受痛苦的时候产生一种天然的厌恶之心”。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卢梭认为,自然法的出现是基于人们的自保之心和怜悯之心的,也可以看出卢梭和众多的自然法学家,尤其是美国的联邦党人有极大的区别,他是坚持人性本善的。这是众多的自然法学家认为人性本恶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这也是卢梭思想的独到之处。他在批评自然法基础是理性这样的一个观点时还这样的说:“我们就用不着先把人造就成哲学家,然后才把他们培养成人,他们也不必非要等到理智姗姗来迟的教导启发他们,他们才知道对人应尽的义务。”

人的理性是不断的发展的,但是与此同时,人的天性却因为人的理性的发展而一步步的窒息。于是制定法就出现了,因此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卢梭认为制定法的出现是因人的理性的发展,但是自然法的出现却是基于人的天性。

在书的小引中,有这样的一段很有意思的话,说:在事物的进步过程中,什么时候权利接替了暴力,天性开始服从于法律;其次,还要阐明是由于什么样的一连串的奇迹,才使得强者决心为弱者服务,才使得人民决定牺牲自己真正的幸福去换取臆想的安宁。读到这里我不禁在想,我们到底是被法律解放了还是被法律束缚了。

书是分为两个部分的,第一个部分主要的讲卢梭设想的一个原始状态,其中贯穿始终的都有一个观念,那就是人的自保之心和怜悯之心。同时还有一个观念就是人不会有如自然法学家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判断,因为那是要基于一定的抽象的。

在卢梭的论述中有很多的对现实的不满,在他的这本论著中也不乏对现实的抱怨,在第一部分有这样的一句话,让我不敢小视一个人的写作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思想的影响。“我们大多的痛苦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因此,只要我们保持大自然给我们安排的简朴的,有规律的和孤单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痛苦几乎可以避免。”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书的译者告诉我们的卢梭写这本书的环境是独自一人在山林里苦思冥想写出来,因为在孤独的状态给了卢梭很多的思想的空间,所以卢梭对作为一个思想家,对安宁的生活是很喜欢的。于是就会反映在他的书里,但是我要说的是,人的生活焉能只是归于卢梭所说的平淡?

同时他还设想了人类智力的发展过程,从而从根源是说明了人类的不平等的起源。例如他说:“正是由于他认识到了他有这样的自由,所以才显示出他心灵的灵性。”可见对自由的认知是人类心灵发展的重要一步。同时他还说明他对语言的发展的认识。是由概念性词汇,逐步的想抽象性词汇发展。在他的著述里,还提出了让伦理学家很难接受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人智力的发展是由欲望推动的。他说:“不管伦理学家怎么说,人的智力在很大的程度上要靠欲望来推动,但是大家也一致公认,人的欲望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靠智力来得到满足。”可见,欲望和智力的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还有,他还说出了什么样的一个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自由的社会。他这样的写道:是处在既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作恶,也不希望别人对自己为善的境地更幸福,还是处于全面依附的地位,全盘接受那些对他们不负有任何一位的人的指挥更幸福。这就话,换言之就是:自由高于一切。

同时他还说出了法律和欲望的关系,他说:“人的欲望越是强烈就越蓄养用法律来约束,但是,从我们的当中每天由此中欲望造成的混乱和罪行就可以看出,法律在这个方面的力量是那么的薄弱。此外,我们还需要研究这种混乱的状态是不是由法律本身引起的,因为,虽然说法律能制止这样的混乱的产生,但是毫无必要用法律开制止没有法律反倒不会产生的坏事。”这样的一个矛盾是怎样得到的,我想还是因为卢梭设想的原始状态太过理想了。

书的第二部分,是书中的精华所在,也是论述最精彩的地方。第二部分一开始就给我们揭示了私有观念的产生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这样论述的: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硬要说“这块土地是我的”并且找到一些头脑很简单的人相

信他说的话,这个人就是文明社会真正的缔造者。但是,如果有人拔掉他插的界桩或是填平他挖的界沟,并且大声的告诉大家:“不要相信那个骗子的话;如果你忘记了地上出产的是大家的,土地不属于任何人,你们就完了。”——如果有人这么做了,他将使人类少多少罪恶的事情,少发生多少战争和杀戮人的行为,少收多少苦难和恐怖之事的折磨.

第三篇: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有感

浅谈私有制的起源

——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有感从小到大,在历史课上,每逢上到外国史时,老师总不厌其烦地强调外国的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思想渊源。这时候,伏尔泰,卢梭等家喻户晓的名字便会闪亮地呈现在黑板上,令人记忆犹新。当时年幼的我只知道卢梭提出过人民主权,却不知道人民主权的真实含义,历史意义,现实影响。今天,我有幸拜读了卢梭的经典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才真正深刻的感受到名家的辉煌所在。书中无时无刻不透露着卢梭的法律思维与哲学思想,在我看来,他行文的风格犹如一首首抒情诗,处处洋溢着一种伟大的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和哲学的激情!我不敢对卢梭做太多的评价,我们来看看别人对卢梭的评价吧: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除揭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奠定卢梭整个政治学说的基础外,还探究了人类的自然性问题。阐发了卢梭的人学思想。卢梭的人学思想很新颖,有许多独到之处。提出了最初原始人是散居于动物之中,独来独往,并非群居;人的思考状态是反自然状态;人以自由施动者身份参与自己活动;人类的进步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渐趋衰落;人性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发展而变恶;关于“人”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等重要的人学思想。卢梭的人学思想及研究很有特色。其一,研究的目的性强。其二,提出人类社会的堕落是由人性所肇事的思想。其三,人类的进步与退化是同时消长相伴相成。其四,社会性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其五,人类自私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拦路虎。卢梭的人学研究启迪了人

们的思维,开阔视野。他的人学理论不仅蕴含深刻内涵,并有实践意义。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发掘,为人学研究,做出贡献。专家的评价如此之高,可见卢梭的功绩之大是毋庸置疑的。

刚开始,在人类还没被称为万物之主之前,在人类还是自然状态时,他们与其他动物并无任何区别。生活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既食,色,性。食色性大概是自然所赋予全部生物的吧,在我看来,这就是卢梭所说的原始的需求。生活即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食色性,对于生活,原始人类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我想这大概是他们的精神所限制吧。精神的停滞限制了他们智力的发展,因为他们的精神也处于大自然所赋予的最原始状态,只要是生物都有精神。没有精神,又怎么来控制肉体呢?又怎么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呢?可惜原始人类的这些精神力和其他动物一样,只是用来支配自身去满足原始需求。在这里,用支配其实是不合适的,他们完全没有支配的概念,只能说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天生的能力吧,所以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原始人类包括其他动物在饥饿时看到食物为什么就会有去吃的冲动(饿了吃东西为什么能消除饥饿感);为什么在一定季节,看到异性自身的精神会支配肉体去接近他(她)们,想与之性交;为什么看到美好的景色会自发地留神......我也没有能力去探讨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暂且规定这是大自然赋予全部生命体的一种天生的能力与欲望吧。

卢梭强调,私有制的产生必定要有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有联系才会有比较,有比较才会有差别,这就是不平等的起源了。然而,正如卢梭所说的:自然状态的人,整日游荡与森林中间,没有劳役,没有语

言,没有家庭。既不知何谓战争,也不知何谓关系,他们对同类没有任何需求,也没有任何伤害他们的念头,甚至于根本不能区分他们谁是谁。因此,原始人自给自足,清心寡欲,他们所拥有的感情和知识与他们的处境相称,他们只能意识到现实的需要,他们只关心那些必须关注的事物,他们的智力发展超不过他们的幻想,即便他们偶有发明,也不能传授别人,因为他们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认识,每种技艺都会随着发明者的死亡而消失。由于没有任何形式的教育,下一代人不会比上一代人有所出息,每一代人都从相同的起点开始生活。是的,或许正如卢梭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要有联系就需要语言,语言的产生需要智慧的萌芽,智慧的萌芽需要精神的升华。从我自身的观点来看,精神与肉体是天生拥有的,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平衡。我们在婴儿时期常常濑尿,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还没发达,还没有成熟,至于为什么没有成熟是因为精神力的不足,我们的精神意念不足以控制自身的肉体所以一般婴儿会濑尿。随着人的生长,精神与肉体会达到一个平衡。关于为什么自动会平衡,我想这大概跟我们的生理,如水盐平衡相似吧。所以我推测,早期自然人类的所谓“天才”是一些身体特别强壮的人,这样他们的精神意念不会比一般人差,对于事物的感知度就自然而然的增强了。加之人本来就是具有同情心与感情的生灵!但我不认为当时的他们对于事物的感知度,敏感度强到足以使他们产生“认识”。或许正如卢梭所说的新鲜环境的刺激使得人类的心灵发展。当险峻的环境逼得一群强壮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某种联系,这种联

系是模糊的,只限于感官的升华。试想一下,当看到一大群同类聚集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其次是同情心使得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加强。正如书中谈到:同情心是最自然地品性。“自然赋予人类以眼泪,那时因为她给人类以最慈悲的心。当看到同类陷入困境时,原始人类会自发地想要帮忙的冲动,因为不想同类受到自己之前所受到的伤害。而自身所受到的伤害越强,同情心也就越强,因为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体会别人的痛苦。这时,在大灾难来临时,同情心也许会促发原始人类去营救同类,或者用他们一切技能,诸如声音来提示所谓的灾难。久而久之,语言的雏形产生了。这多发生在家庭中。或许幸运的是,几个家庭同时聚集在一起。集团组织也开始诞生了!集团组织的诞生毋庸置疑对于私有制的萌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通常一个制度的形成产生于一群人之中,而这制度也蕴含着领袖者的意志。我猜想,制度的起源,是源自于人类生活的本能。作为一个动物性的人,原始人的本能就是饮食男女,抚育后代。而他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别人怎么做,他的本能就是想到‘我也有同样的权利像他么那样去做’。所以,早在人类的丛林时代,当那些聚集在一起的貌似蒙昧的原始人为争夺食物,争夺配偶而发生打斗冲突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不忍心看到同类悲惨的生活,一种确定各个人的权利,义务,而且符合公平,正确的做法,就会在人群中产生。久而久之,这些做法会演变成惯例,习俗,又慢慢演变成人们普遍遵从的行为准则,而秩序就由此产生。我想说的是,要达到原始人能够创造秩序来维护大家的利益这一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就像卢梭所说的,伴随着观念和

情感的相互推进,心灵和精神才开始活跃,使得他们逐渐抛弃原始的粗野状态。因为群居而开始互相关注,由于持续不断的见面而产生了家族之间男女结合的冲动,进而有了模糊的感情,于是乎不能忍受长期不能见面的痛苦。然而,人在迫切满足自己欲望与需要的同时又是自私的,正如我上面所说的,争夺食物与配偶。这也许跟卢梭所认为的不同,他心中的原始人太天真无邪了。而我则认为因为环境的压迫,群居的联系,使得混乱产生。最后,强者征服弱者,弱者服从强者。最后关于食物的私有制产生了,因为食物是人们的最早期可称之为财产的财产,而又根据食色性的天性,食物对于原始人的生活占有十分大的意义。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私有制的确立最开始是对食物的占有而设立的。

也许我对私有制的起源阐述得不够明晰,没有卢梭大师那么的逻辑清晰,思辨如水中蛟龙,读着它,就像走一条蜿蜒的路,海阔天空的世界呈现在眼前。我的理解是:私有制产生于人类的悟性!而这悟性是由自然长期的压迫,群居生活,加之同情心的驱使而产生的原始智慧!

第四篇:读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人类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的堕落史;而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后果的关键。”

—— 【法】卢梭 不知你可曾有过这样的一种感受,就是从学生时代痴迷的文学艺术渐渐地不能满足自己对真理的渴求。因为那些零碎的故事在我看来仅仅就是一段段故事而已,在增进了自己写作的文笔之后变得了然无味,或是嬉笑,或是伤悲,年深日久发觉只是消遣时光而已。 我一直觉得写作这件事情是又要有内在的“气”的,生活的历练和打磨让作者的心生出老茧,然后才能触摸到生活的坑洼不平。这点好的作家是办得到的,但进而为何而写作,你的文字为什么理念立言却并非人人都可做到了,历史可以告诉我们,只有少数的智者才有机会洞悉到风云的变幻,纵横古今领略世事变迁。这少数人里有个人,他名叫让·雅克·卢梭。

我们都觉得我们的生活有众多的不平等,这“不平等”三个字似乎也囊括着“不公平”,“不善良”,“不美”等含义,总之是指一切不合乎真善美的原则的事物,但不公平的也许不仅仅是假恶丑的,甚至会是一些堂而皇之,令人无比信服的“正确”的事情。细心的你也许曾发现过,诸如大众电影《哈利波特》的结局里,正义虽然战胜邪恶,但为什么赫敏却没有嫁给哈利呢?有人曾撰文指出这是作者心中存在着贵族与平民不可逾越的鸿沟,你是否会信服呢?反观现实中,为

什么公司里干活最多的员工的工资仿佛永远也比不上指挥他的上司,尽管他的上司可能什么也没做?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种种事情当中,在我们以为真理的信条中,其实不平等早以穿着“真善美”的华丽衣服站在舞台的最中央,享受着镁光灯的光环,让人崇拜,接受,追逐。于是,你我不禁思考这是为什么?人类的不平等究竟从何而来?这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便是指向这一追问的著作。

卢梭在展开正式的讨论之前,先假设了一个理想的前提,即抛开人与人之间基因,地域,智力的高低与否等自然原因,假设所有人类均处于最原始的程度,个体之间没有任何差别。然后,基于这一假设开始逻辑推理的演进。

和那个年时代的多数思想家一样,卢梭也带有一种“崇古”的思想倾向。他认为人类在原始的自然状态下是健康的,幸福的,因为劳作使其有健康的体魄,鸿蒙未开的大脑不会思考幸福是什么东西,没有幸福自然也就不曾有痛苦,一种宁静的“幸福”,如同是一个零,而现代人常常陷于各种苦恼之中,如此是一个负数,零虽无意义,但起码比负数要好吧。接着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产生了一些小聪明,这些小聪明让人类在与动物之间的竞争之中感到了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第一次让人类产生了“你我”的区分,“我”意识的出现,这便是智力的发端。然后,因为不同个体劳动收获之间的差别扩大,这又使“他(她)”的概念出现。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力,使得自己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于是人会拼命地想办法去做看起来自己很强大,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个过程便锻炼了智力,智力的发展又使个别的差别

进一步扩大,这样便是不平等的人性发源之处。

众多个体的智力整合在一起便是一个群体的文明,这个群体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社会。“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人是这样一个人,他第一个圈起一块地,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他居然能找到一群头脑简单的人相信他。”在社会层面上,不平等的起源来自于私有制的确立。当个人拥有仅属于自己的私人财产权之后,他第一个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去保护它。于是聪明的富人以正义之名,利益得失为诱饵,欺骗大多数的弱者缔结契约,这便是法律。法律让社会中的各个群体的利益等到了暂时的平衡,至少看上去是这个样子,所有人都有所得,相安无事。渐渐地,“人们已经习惯于依附,舒适,安乐的生活,再也没有能力打碎身上的枷锁,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宁,他们宁愿带上更沉重的枷锁。”但处于社会权利上层的富人,他们因其既得利益而拥有更大的能力去左右司法,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像是赌纸牌,穷人与富人是对手,不管两者手中的牌如何,富人都可以直接托出大量的筹码,逼得穷人连看对方底牌的机会都没有,便不得不退出了。而且,“法律作为一种规定,它自身的约束力弱于欲望,它只能限制人们而无法改变人们。”“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人与人之间也会产生声望与权威的不平等。因为一旦结成社会,人们就开始互相比较,从邻居们持续不断的交往中,人们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种种差异。”

卢梭很悲观的认为,从根本上说,人类一旦开始思考,不平等便随之而来了,而且不平等是与人的智力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成正比的,也就是文明的程度越高,不平等便越剧烈,直到末日的最后

一秒。这是一个很难接受的论断,马克思曾经试图靠设想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来解决公平的问题,但那样实际上是靠“你有我也有”的方法来满足欲望,但除非人人都长得一摸一样,加上物质应有尽有,极大丰富,否则仍旧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此外,在人类惰性无法克服的前提下,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人类可能早已沦落为其他生物或机器豢养的宠物,那么,新的不公平又开始了。

这便是我读卢梭之文后的所记所感。

第五篇: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有感

11级生医2班 2011061212 朱

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没错,每个人自出生起都有他的人格和尊严。但从唯物主义理论来说,人类的不平等是必然的。在众多的哲学书中,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这本书主要诠释了卢梭的生平和他的思想。我从中选出了四句话来阐述我对该书的理解。

第一句:因为换句话说,这就等于问所有发号施令的人是否一定优于服从命令的人,在同样的人们之中,他们的体力或智力,才能或品德是否总和他们的权势或财富相称。(P70)

卢梭认为在人类中有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另一种是生活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必追究在这两种不平等之间,有没有实质上的联系。因为答案是显而易见。世界上最绝对的东西是不绝对。发号施令的人不一定优于服从命令的人,人们的才能并不总是和他们的权势和财富相称。同样的,两种不平等之间有没有实质上的联系已经不重要了。

第二句:没有一定住所,谁也不需要谁,一生之中彼此也许遇不上两次,互不相识,互不交谈的人们,他们能够自我完善和相互启发到什么程度呢?(P88)

在谈论关于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问题时,卢梭谈到了语言的问题。语言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将继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增加了交流。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不平等性在潜移默化中,像河流里的沙砾,于时间的荒原里沉淀。

第三句:人的最原始的感情就是对自己生存的感情;最原始的关怀就是对自己的关怀。(P112)

人靠着本能使自己远离饥饿,又因为欲望不断追求更高的水平。人类一出生就学会了爱自己。不管是原始人还是现代人,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踏出第一步,并且不断努力。遇到困难了,人自然而然学着克服困难。为了生存,人学会了于必要是战胜别的动物,学会了同其他的人争夺食物。

第四句:因为人们有足够理智来觉察一种政治制度的好处,却没有足够的经验来预见政治制度的危险。(P128)

人们常常经历这样的事情:认为一种方法将很好的实行,结果却因为缺乏经验而忽视了它的弊端,最终导致失败。那些积累经验,最能预见弊病的人,最终从弊病中获取了利益。社会和法律在这样的发展中演化出愈来愈明显的不平等。

卢梭的思想,是辩证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抓住论题的核心,进行有效的探

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八上第七单元练习题下一篇: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