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与预防

2022-09-12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逐渐富裕,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饮食中脂肪和热量的比重上升, 同时由于交通发达, 体力劳动减少, 使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并呈持续快速上升的态势, 成为我国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费用的第一大慢性疾病。

1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

心血管疾病, 又叫循环系统疾病, 包括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种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心血管疾病以冠心病为主, 冠心病又称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导致动脉血管变窄, 心肌供血不足而发病。心绞痛也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发, 多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则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导致血流中断, 引发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患者90%以上是因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血栓形成而引发。

心血管疾病存在一个共同的病理改变, 涉及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在动脉血管壁的病变, 开始先有内膜增厚、脂质沉积、细胞浸润、中膜平滑肌细胞向管腔转移和增殖, 继而细胞外基质增生和出现泡沫细胞, 使动脉壁变成糜粥样结构, 最后发生破裂或血栓形成, 导致管腔阻塞和供血障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次不可预测的突然破裂, 会导致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机理是:机械性、高半胱氨酸、免疫性、LDL、毒素、病毒等各种原因引起内皮损伤, 使内皮分泌生长因子 (growth factor, GF) , 并吸引单核细胞粘附于内皮。单核细胞迁移入内皮下间隙, 摄取脂质, 形成脂纹, 并释放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 样生长因子。脂纹可直接演变为纤维斑块, 或者由于内皮细胞脱落, 引起血小板粘附。血小板、巨噬细胞及内皮细胞均可产生生长因子, 刺激中膜SMC增生, 而增生病灶内的SMC也会分泌PDGF样生长因子, 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高血压和高脂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时血流对血管壁的血流冲击力较高, 可引起内皮损伤或功能障碍, 从而造成血管张力增高、脂蛋白渗入内膜、单核细胞粘附并迁入内膜、血小板粘附及中膜平滑肌细胞迁入内膜等一系列变化,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高脂血可引起内皮细胞的损伤和灶状脱落, 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血浆脂蛋白得以进入内膜, 其后引起巨噬细胞的清除反应和血管壁SMC增生, 并形成斑块。

大量吸烟可使血液中LDL易于氧化, 导致血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 从而造成血管内皮缺氧性损伤。吸烟还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 使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 导致不饱和脂肪酸及HDL水平降低, 这些都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心血管病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行为密切相关, 例如肥胖、吸烟、缺乏运动、高盐饮食等都是诱因。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血脂异常、吸烟、过量饮酒、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精神紧张、饮食缺乏维生素、缺乏运动等。心血管病的预防尤其重要,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积极的心态, 以保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转。

2.1 健康饮食

维持心血管的健康需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平衡膳食营养。纤维素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浓度, 要保证足够的纤维素和矿物质摄入。饮食清淡少盐, 适当增加钾的摄入量, 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2.2 适当运动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 促使新陈代谢, 增强身体免疫力, 维持良性循环, 不但可以减肥, 而且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要适当进行低强度的运动, 如慢跑、游泳、快步行走、长途步行等, 并持之以恒。

2.3 戒烟禁酒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 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 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还会增加脑中风的危险。

2.4 心理调节

人体的血压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容易上升, 因此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可以通过欣赏舒缓优美的音乐或歌舞等轻松愉快的方式, 来松弛自己的情绪, 避免情绪大的起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 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2.5 定期体检

中老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吃喝应酬者以及高度精神紧张的工作者, 都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对象, 要定期体检, 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至少每年1次, 以对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早期检出和诊断, 并及时采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治疗手段, 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 对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的态势,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显得至关重要,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饮食, 适当运动, 戒烟限酒, 心态平和, 定期体检, 把心血管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饮食中脂肪和热量的比重上升, 同时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 使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心血管病的预防十分重要,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饮食, 适当运动, 戒烟限酒, 心态平和, 定期体检。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病理,预防

参考文献

[1] 刘岩, 蔡久英.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 (2) .

[2] 胡春松.冠心病猝死患者的“字母化”急救与保健策略[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8 (4)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从绿色建筑谈生态文明建设下一篇:试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