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扩弓器在安氏III类错合畸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2-09-13

安氏III类错合畸形并伴有上颌前牙区中重度拥挤的患者, 多具有上颌骨发育欠佳, 下颌骨发育正常或发育过度, 在同时伴有上前牙中重度拥挤的情况下, 常规应用拔牙减数或直接垂直开大牙弓, 临床矫治效果都不尽人满意。在拥挤和面型问题兼顾的前提下, 本研究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 应用快速螺旋扩弓装置对比常规方法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选自濮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治疗患者。入选条件: (1) 年龄10~14岁, 平均年龄12.5岁, 其中, 男16例, 女18例。 (2) 安氏III类错合畸形, 面中部凹陷, 前牙反合。 (3) 无其它面部畸形 (如唇腭裂等) , 未经过其他正畸治疗, 家长知情同意。 (4) 上颌快速螺旋扩弓器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RME) 均采用杭州新亚标准型, 直丝弓托槽也为杭州新亚生产。

1.2 实验方法

随机分成2组, 每组17例, 共34例。A组:使用RME, 扩弓7~15d后, 再进行直丝弓矫治。B组:直接应用直丝弓矫治, 在矫治过程中采用垂直开大曲、拔牙减数等常规手段。

A组:制作上颌快速螺旋扩弓装置, 使用京津釉质粘结剂进行粘接, 医嘱:每天按要求早晚各加力1次, 每次旋转扩弓1/4圈, 1周复诊1次, 观察加力的情况及加力的反应。半个月后复诊时, 观察RME加力至最大但不脱簧时, 用0.30mm的正畸结扎丝将螺旋进行结扎固定。上颌粘结直丝弓矫治装置, 进行临床正畸治疗, 2个月后即行RME去除。矫治结束后上颌采用Hawley式活动保持器, 下颌采用33~43固定式保持, 定时复诊。

B组:拔牙组, 采用常规14、24、34、44减数后, 直接粘结直丝弓矫治装置进行临床正畸治疗。非拔牙组, 直接粘结直丝弓矫治装置进行临床正畸治疗, 利用弓丝的弹性进行垂直开大。矫治结束后同上保持。

2 结果

2.1 疗程比较

A组扩弓、整平牙弓、咬合稳定至摘除口内固定矫治装置, 平均时间15.6个月, B组则平均时间19.8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A组疗程短于B组。

2.2 面型改变

A组面型17例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B组仅有4例有明显改善, 而余均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2.3 复发性

保持1年后复诊A组仅1例轻微复发, B组有4例发生了较为明显复发。

3 讨论

RME是利用螺旋扩弓器打开腭中缝, 扩大上颌牙弓, 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患者, 通过矫形力打开尚未融合的腭中缝, 以增宽上颌牙弓宽度。上颌快速扩弓, 特别是腭中缝的扩大是提供牙弓间隙与解决牙列拥挤的有效方法之一。RME充分利用青少年牙齿发育的特点, 在青春迸发期, 进行上颌骨的扩大从而提供更充足的间隙, 对于安氏III类错合畸形并伴有上颌前牙区中重度拥挤的患者, 在解决牙列拥挤和改善面型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传统矫治仅仅通过牙齿的唇向代偿扩大牙弓从而解决牙弓的拥挤现象, 在临床矫治结束后往往因为上颌前牙区牙齿的过度唇倾而不稳定, 从而导致了复发的可能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 RME在安氏III类错合畸形并伴有上颌前牙区中重度拥挤的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螺旋扩弓器扩大腭中缝在安氏III类错合畸形中的应用效果, 对比应用拔牙术式或单纯唇展扩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34例安氏III类错合畸形并伴有上颌前牙区中重度拥挤的患者, 年龄10~14岁, 每组17例, A组:使用上颌快速螺旋扩弓器, 扩弓7~15d后, 再进行直丝弓矫治;B组:直接应用直丝弓矫治, 在矫治过程中采用垂直开大曲、拔牙减数等常规手段。对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A组, 治疗疗程明显缩短3~5个月, 面型明显改善, B组拔牙者面型改善不明显, 不拔牙者, 上颌前牙唇前倾明显, 有明显复发倾向。结论 使用快速螺旋扩弓器扩大腭中缝在安氏III类错合畸形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其矫治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手段, 在临床上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螺旋扩弓,错合畸形,临床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红, 段银钟, 段永生.Quad-Helix矫治器扩弓的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3, 19 (1) :71.

[2] 丁寅.方丝弓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 (二) 牙列拥挤的矫治[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8, 14 (1) :70.

[3] 王大为, 麦理想, 林界伟, 等.有效地应用快速扩弓矫治错合的临床探讨[J].口腔正畸学, 2006, 13 (4) :15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江浙两省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下一篇:企业内部测评师胜任素质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