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论文

2022-04-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有力保障。人类在生存生活的过程中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是生态文明的体现之一。生态文明标志着一个国家和人民自身素质的文明程度,因此应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林业要想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促进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论文 篇1:

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近年来,全球变暖、海洋垃圾等问題不断涌现。在我国还出现了雾霾、洪水等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林业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也被人们日益重视。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林业系统,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成为了林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现代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

1.林业发展现状

1.1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定义

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分别是指在保护森林的前提下,培育木材或其他林产品获取利润的产业,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现代林业在国内较早的定义是依托科学的发展,利用先进科学装备技术和现代科学的理论管理林业。林业科技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更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在了林业之上,此外随着民众对环保认识的提升,多方均已经采取了行动,力求最大程度地保护森林资源,使它发挥出功能和价值,以适应社会生态以及经济的需求。

1.2林业发展现状

由于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原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大量的森林被砍伐,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20世纪80年代生态危机的凸现,全球变暖、赤潮等字眼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眼前,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当前,生态环境已经随着林木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生态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得到极大的改善,生态效益也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其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林业发展重要性

森林有着相当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蕴藏着巨大的能源,对于可持续性发展来说,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森林能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木材和珍贵植物,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森林动植物丰富,能够有效的保证生态循环的正常进行,进而为人类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森林对空气的净化功能就毋庸置疑。森林中有害气体的含量相较于城市少了15%~50%。此外由于森林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能够保持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森林系统还能够吸收部分有毒有害气体,大大降低了空气的污染程度。除此之外,森林还具有降低噪音、制造氧气、除尘和净化污水等作用。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温室效应的发生,还能提高空气质量。因此,我国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林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

3.1科技兴林

任何产业的现代化都无法脱离科学的发展,现代林业主要就是依托科学技术和装备为基础,再以科学的管理发展现代林业。只有加大在林业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才能够切实地提高林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完善生态林业的脚步。无论是农牧业、渔业,还是林业的发展,现如今都不仅仅是单纯的播种、养殖、繁衍或收获那样简单。当前林业技术人员应当把如何科学的种植,减小生长周期,提高植物效率,提高土壤利用率做为研究方向,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植物自身的作用。

3.2政策推林

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当前政府部门可以简化林业管理的相关手续,放宽路径,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当中来。林业部门应该加强保护当地林区,严格控制开发。可以将其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种植时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植物,提高整个林区的经济效益,做到真正的“以林养林”。还可以吸引企业投资,加大对林区的科技投入,甚至可以扩大林区范围,提高整片林区的环境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3试点效应

在林业基础条件好和林业技术强的地方,可以动员当地相关部门和企业建立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建立林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根本目的主要是,加快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促进示范区的发展与提高示范区的服务能力。而且要将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为示范区做好相关规划、树立目标等提前准备。示范区的建立还要兼顾到生态环境保护、营林造林工程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的工作,通过科学的规划,实现林业发展的快速化与标准化。

3.4优化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预报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想提高森林病虫害的危害性,需要不断推广现有防治技术和相关研究成果,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当前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平。对具有较高危险性的病虫害进行农药防治时,注意科学的使用方法,切记不要大面积进行喷洒,减少对地下水、林木的伤害,最大程度保护林业生态系统。同时,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技术理念,对于部分森林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通过使用生物手段实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在我国较多的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的林业管理中,忽视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日常监测和预报,进而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病虫害事件发生,导致本来小范围的病虫害扩大化。对于这种现象,林业部门要制定日常监测预报机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测、预报,对于可能发生病虫害的地区进行标注、上报,可以将其记录在日常监测记录表中,以保障工作人员之间信息互通有无,实现监测预报工作的连续性,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的早期,人类过度注重经济的发展,使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正因如此,洪水、雾霾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林业是我国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破坏最为严重的部分之一。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各界不断加大对林业发展与保护的投入。建设现代护林业是林业发展的最终方向,能够辅助生态环境的快速恢复,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先行条件。采取利用先进的科技,对林业进行科技改造,加快其建造速度与质量;国家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鼓励林业经营者;加大对林业破坏的打击力度等措施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通过这些方式最终实现我国林业的现代化,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芳.现代林业发展阶段的初步划分[J].安徽农业科学,2008(30)

[2]王晓华.浅谈如何发展现代林业[J].神州旬刊,2017(1)

[3]王新秋.浅谈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5)

[4]杨绍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防治的重要性研究[J].现代园艺,2017(7):146-147.

作者简介:

张复华,男,身份证号码;452629197504161215。广西百色市,533099

作者:张复华

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论文 篇2: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探析

摘 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有力保障。人类在生存生活的过程中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是生态文明的体现之一。生态文明标志着一个国家和人民自身素质的文明程度,因此应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林业要想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促进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现代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

现代林业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做保证,而林业的生态化建设又有利于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1]。天峨县平矿林场主要经营范围为林木种植、果树种植和木材等。本文从现代林业发展的意义、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旨在为当地林业蓬勃发展提供参考。

1 发展现代林业的意义

1.1 林业生态化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现代林业发展应遵循生态学理念,对自然进行改造、利用,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方向和方针,在实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生态化建设,在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以保证林场生物的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证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

1.2 实现林业经济的稳步提高

现代林业发展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除了林场本身的林木及果树种植、木材带来的经济效益外,还可增加诸如生态旅游等经营项目,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获取附加经济效益。旅游业的发展可扩大林场知名度,增进林场与外界的互通,确保林业经济稳步提高。

2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2.1 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可持续利用的林业资源是林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林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以及可持续利用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内容之一。因此,具备充足可利用的林业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现代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治理。对林业资源进行治理可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现代林业的进一步发展

生态环境不是商品,是适合人类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包括空气、湿度、水质、土壤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林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举措之一[2]。我国近十几年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存在牺牲环境实现经济增长的问题,导致我国环境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生存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同时环境的恶化制约了现代林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已清楚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愿因为自身的不良行为而承受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因此,保护环境、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必要措施,对推动现代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原则

林业发展应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两者的同步发展需把握以下3个原则。

3.1 平衡原则

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应遵循平衡原则,充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适应客观规律。

3.2 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实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始终贯彻生态建设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愿望的生态化建设目标。

3.3 科学合理的原则

林业发展实施生态化建设,应遵循科学合理原则,必须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及可行性案例借鉴,以便对林业生态化建设进行全程监管[3]。

4 促進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4.1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侵占林业资源的处罚力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护林业资源的前提,可有效制约林地被非法侵占。在利益的驱使下,林地被私自侵占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在对林地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林地资源产权的合理流转应加以规范,同时结合人性化的解决办法,积极探索协商调解。以让利共赢的人性化策略处理纠纷。对林场周边林地争议的村屯,与当地群众贴心沟通,促膝长谈,认真开展调解协商,通过从心沟通,以情动人,成功调解林地争议问题,为造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场群和谐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针对林地用途、性质改变的情况,应严格按当地政府审批的方案和流程实施,不得私自改变用途,非法扩建。对非法侵占、乱砍乱伐等行为应加大惩治力度,限期整改并恢复。

4.2 完善林业基础设施,拓宽产业类型,促进林业良好发展

现代林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配套的林业基础设施,因而应加大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以完善配套的林业基础设施促进林业的良好有序发展。例如,要不断建设和完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将林地防火设施、林木种苗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都纳入林业发展范围,保证林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此外,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引进和投入第二产业,拓宽林业发展的产业类型,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林业资源带来的附加经济效益。

4.3 强化生态建设观念,加大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现代林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生态建设的科学理念,因而应加大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取得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可通过广播、媒体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对生态建设的正确认知,从而提高民众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让当地民众知晓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自觉约束不良行为,保护环境,主动参与林业建设、植树造林等活动。

4.4 加强林地资源的培育,扩大林地面积,节约木材资源

林地资源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基础。林业资源面积的充足与否、可持续再生利用与否关系到林业能否长期发展,因而必须加强林地资源培育,扩大林地面积。具体说来,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事先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与否进行市场调查。借鉴成功案例,以充分的理论指导为依据来实施,如树种、种苗的选择,是否具有强适应性、生长迅速、易存活的特点,林木种类是否具有多样性,以营造混交林效果。引进先进的种植栽培技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林木抚育工作中,如人工林的培育技术、管护技术等。同时,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重视林木产业的研究与创新,提高木材利用率,以节约木材资源。

4.5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态效益,推动经济增长

现代林业发展应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原则,转变传统观念,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施林业生态化建设,既能为当地居民创造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又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建设,如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绿色农庄等观光体验。林业生态化发展不仅能推动当地林业经济的增长,还可解决当地的扶贫问题,促进传统产业与生态林业的有效融合。

4.6 加强林地资源保护和防护工作

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各类森林虫害和林木自身的病害,降低病虫害等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加强林地防火工作。火灾是森林资源的天敌,因而进入林区不得携带火种。建立防火隔离带等护林防火设施,有针对性地选取树种,借助树种的生长特点营造天然的防火隔离带。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信息的全面监管与全面覆盖,以便对森林火灾进行监管,防止火灾的发生对森林资源的消耗。此外,林场应配备森林打火把、油锯、风力灭火机等灭火工具,以应对火灾的发生,做到快速反应,及时灭火。林场平时也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灭火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火灾发生时的战斗力。

5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应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现代林业的发展应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林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快推进林业发展的改革进程,实现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高度融合,促使林业发展带动林业经济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共同发展和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呂宏宏,赵聂生.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18):153-154.

[2] 汪冰,余振国,姚霖.历史语境下生态文明内涵及其特征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2):75-81.

[3] 王卫东.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探究[J].现代园艺,2018(20):156.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鄂周寸

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论文 篇3:

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林业高校特色办学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社会需要是高校发展的动力,美丽中国的建设为林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难得的机遇。文章基于建设美丽中国的视角,阐述了林业高校特色办学的现实意义、内涵以及路径,对指导当前林业院校的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林业 办学特色

[作者简介]徐新洲(1982- ),男,江苏扬中人,南京林业大学团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薛建辉(1962- ),男,江苏启东人,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森林生态、教育管理;勇强(1968- ),男,江苏宜兴人,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林产化工、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003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美丽江苏’视角下的林业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体制研究”(课题编号:C-c/2013/01/060)和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林业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体制研究”(课题编号:2013SJD8801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任务,更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要素。林业高校作为生态文明研究的领航者,应站在国家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前列,充分发挥独特作用,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的历史责任。树立办学特色作为当下所有大学的办学目标之一,受到了林业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建设美丽中国和发展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为林业院校的特色办学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林业高校特色办学的现实意义

1.发挥优势,实现林业高校的高效益发展。大学特色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鲜明特征。以特色求发展,既是林业高校生存发展的根本,也是林业高校保持优势的关键所在。大学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培育的大学精神、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等方面。与国内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林业高校的专业特色优势比较明显,它有利于学校紧密联系美丽中国建设现状,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和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工作。

2.培育特色,增强林业高校发展后劲。林业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特色专业如林业、林业工程、生态学、植物学、园林、森林保护、环境工程、林业经济管理等,符合当前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对这些特色专业进行质量升级,使其研究方向与社会发展接轨,促进传统专业的新发展、新跨越,有利于增强林业高校的发展后劲。

3.讲求策略,实现林业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层面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高度重视,不但对林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也对林业高等院校特色专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认清林业高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可以使林业高校在迈向新目标的进程中采取相应举措。专业特色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主动为国家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从而实现林业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林业高校的特色办学内涵分析

1.办学理念特色。大学的办学理念通常是人们对这所大学的第一感受及其理想目标,或是这所大学所拥有的独特教育观念甚至哲学态度。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说,大学理念表明了大学的发展方向、目标定位、专业特色以及有所建树的领域。当前,林业高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就是倡导阐释绿色文明、传承示范生态文化,引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知识前沿,培养建设美丽中国的高级专业人才。林业高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开拓林业发展的社会责任,真正做好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2.大学精神特色。大学精神是经过师生员工长期努力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办出水平、活力的源泉和动因。长期以来,林业高校是生态文化的集中地和绿色理念的发源地,林业高校师生员工共有的价值体系就是传承、引领、示范生态文化建设。正如首任林业部长、南京林业大学学科创始人梁希先生所说:“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也是新中国的艺人。”

3.学科专业特色。一所高校的生命在于学科,一所高校不可能在某一本学科的所有领域都占据学术制高点,发展特色专业非常重要。高等学校必须建立既适合自身发展要求又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林业高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就在于拥有生态教育的独特优势和林业科学研究的多元视角优势。林业院校唯有从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建设具有林科特色的学科与专业体系,顺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潮流,才能引领生态环境建设知识前沿,源源不断地培养出生态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4.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也是高校办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所高校能培养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并为社会所公认的学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即培养的人才具备的特点或特质,体现为人才的独特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谐性的统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排头兵,林业高校承担着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历史重任,理应将自身的发展与民族的命运有机统一在一起。

三、林业高校特色办学的实现路径

1.打造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摇篮。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林业高校创建特色办学的前提是要找到自身的立足点,科学准确地定位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林业高校首先要从自身的传统优势学科出发,结合办学资源和学科特色,合理制定学校的发展蓝图,确定发展路径。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明确发展思路,从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出发,考虑合理的发展路径,最终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多方面的和谐共赢。同时,林业高校应当站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研究创新的最前沿,构建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建设平台,努力创造和大力推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广泛传播生态文化精神,打造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摇篮,真正肩负起生态文明研究领航者的历史责任。

2.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学科专业体系。林业高校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瞄准国家与地方需求,牢牢把握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这一走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服务于国家需求,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对生态文明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上有所突破,尽快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课程体系,多学科传授前沿知识,使原有的单一林科体系逐渐融合成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复合型学科体系,使学生不仅理论扎实、经验丰富,还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养。与此同时,科学改革特色学科和专业的布局结构,积极开展对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索,重点加强林业新兴产业和相关生物衍生领域学科的探索和建设,以解决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3.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前沿研究新领域。林业高校要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坚持以特色发展为目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优化整合资源,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探索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凸显生态文明理念,树立生态文明研究领航者的形象,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学校科技人才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在高校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添砖加瓦是林业高校的社会职责,因此,林业高校要在与生态文明研究相关的前沿领域率先试足,改革机制体制,整合教育资源,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建设跨学科、跨专业、多学科融合、优势突出的学科群体,拓宽研究领域,全面提高研究水平,从多维度开展对生态文明前沿问题的研究,全面推进林业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为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的认识视角和科学依据。

4.传播生态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成果。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深刻变革,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着生态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林业高校既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发源地又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集中地,因此,应该充分其发挥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林业高校应以发展眼光和全局视角率先垂范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倡导绿色、自然、和谐的人文思想,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从我做起”的社会生态意识,全方位、多视角向社会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林业高校要注重凝练有深厚内涵的大学精神,既要体现现代大学精神中的自由、民主、开放和创新,又要彰显林业高校的传统底蕴与特色,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辐射效应。同时,林业高校还要搭建更多的生态文化建设平台,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生态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不断推广生态文化成果,广泛传播生态人文精神,倡导人们树立生态理念,培养生态良知,使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所追求的共同价值观。

四、结语

林业高校作为生态文明研究的领航者,要肩负生态文明传承育人的功能,引领示范生态文化,源源不断地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人才。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和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林业高校的特色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林业高校的发展和改革,避免出现“千校一面”的怪象,不断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面临新的形势与发展机遇,林业高校要树立前瞻性的特色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林业高校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制定科学可行的办学目标,准确办学定位,注重特色专业建设发展,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发展,确立学科建设发展的侧重之处,丰富内涵发展,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率,持续增强综合竞争能力,走适应社会新需求的人才培养之路,大力促进专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需要。

[参考文献]

[1]程光旭.大学办学特色与管理机制改革[J].高校教育管理,2010(5).

[2]戴洪义.大学特色办学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5).

[3]刘振红,杨作东.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J].教育与职业,2012(10).

[4]刘智运.和而不同,特色取胜——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6).

[5]魏莹.充分发挥林业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8).

[6]徐晓媛.对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回顾评析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7]杨传平.发挥优势培育特色 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

[8]杨忠.办学特色是大学的生命[J].高校教育管理,2010(3).

[9]周统建.高等林业院校校园文化特色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6).

作者:徐新洲 薛建辉 勇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通信服务产品营销策略论文下一篇: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