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基层首件施工总结

2023-04-07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水稳基层首件施工总结》,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水稳基层首件施工总结

水稳路面施工首件监理总结1.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试验段施工监理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2010年6月7日,南惠高速NHB2合同段在业主、总监办及驻地办大力支持下,于主线路基K55+723~K55+923进行200m水稳底基层层试验段铺筑。该试验段为整体式路基,路基设计宽26m,路面设计宽22.5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顶面宽度12.35m,设计厚度为32cm,分两层铺筑,每层厚16cm,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2.0Mpa。在施工过程中我驻地办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全过程跟踪;施工前,对现场原材料(砂、石、水泥、外加剂)等进行了必要的抽检,确保进场的原材料质量合格;对路基的压实度、横坡及路槽顶面标高等指标进行检测验收,保证了下承层的质量; 对拌和运输,铺设振捣等机械进行了试运行。并于下午2点开始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

经过该首件的施工发现还存以下问题:

㈠拌合站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水稳拌合站在试铺过程中出现了故障,停机1小时,须总结原因,进一步对拌合机进行调试运行,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2、水稳混合料含水量控制要结合天气情况,运输距离,现场摊铺、压实反馈情况以及不同时段有所区别,作适当调整。

3、各种集料应设置明显标牌,标牌应注明规格、产地、数量。应设立“未检验集料”区和“不合格集料”区,并插上“待检”和“废料”等标牌明示。监理及时将每周进场材料的数量、规格和自检结果等。

4、水泥剂量控制不稳定 最大剂量滴定为4.7%远超出3%的设计值,易产生裂缝,须进一步加强调试,保证稳定性。

㈡运输方面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车厢应清理干净并配备覆盖材料。

2、应给每辆车配发料单,注明出场时间,以备运输车在途中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对其所运的混合料做出正确评价。

㈢摊铺方面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 试铺过程中出现了运输车碰撞摊铺机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应安排派专门人员指挥运输车辆,防止运输车碰撞摊铺机。

2、摊铺面粗细料离析现象,要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处理,发生混合料含水量大或小时导致出现弹簧与松散现象要及时换填好的料,确保不留任何质量隐患;

㈣碾压方面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为了减少混合料的水分损失,也为了碾压的方便,一次碾压长度不超过50米。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牌。

2、对薄弱部位要安排专人负责处理,不易压实的部位要用小型压实机补充压实。

3、压路机往返重叠必须严格控制在1/2宽度;后轮必须超过两端接缝处。两侧应多压2-3遍。

㈤养生方面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养生期间要始终保持水稳层处于湿润状态;养生结束后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2、在养生期间应采取隔离措施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严格禁止其他车辆通行。

3、养生完成的水稳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除路面施工车辆可慢速通行外,其他车辆一律禁止通行,确保水稳层不被污染和破坏。

㈥其他方面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路床顶必须全幅修整,保证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松散、起皮、弹簧等现象,保证高程、横坡、压实度等指标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

2、下层水稳施工时须设模板,保证边部的压实。

3、注意与排水等其他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衔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4、 试验段采用的集料为路通石料场加工生产的碎石和石屑,最大粒径为37.5mm。其中2#料针片状含量偏大。

通过首件的总结工作希望项目部予以重视,认真落实存在的问题,尽量做到精细化施工,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泉州南惠高速公路NHB2标驻地办

二0一0年六月

第二篇: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首件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首件选定桩号为K20+400-K21+000,全场600m,一般路段路面宽7.5米,底基层为19cm厚级配碎石,工程数量为4824㎡。

二、首件铺筑时间、地点和内容

1、施工时间:2017年11月4日,天气为阴,气温在12-19℃,施工时间上午8点到12点,用时4小时;

2、施工路段:在K20+400-K21+000路段;

3、首件实施内容:19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首件实际长度为600m,按一层进行铺筑。

4、其目的就是通过首件的铺筑,检查各种机械的施工性能及配合被的可行性,进一步优化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组合和工序衔接,并修正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

三、人员组织

1、投入的主要人员

项目经理:赵孝峰(前后场总协调,设备、材料、人员调度。) 总工程:张延轲(技术交底,施工方案、施工技术质量总负责。)

道路工程师:李保全(前场施工协调,施工安排,合理安排摊铺、碾压、交通管制。)

质检工程师:郭海霞(路基交验,摊铺现场路面质量控制,内业资料整理、签字、归档。)

实验工程师:牛惠霞(配合实验室等现场质量控制,料场含水量、级配、原材料控制;首件现场,压实度,含水量控制。)

测量工程师:段海林(测量放样,高程、横坡、厚度、宽度、松浦系数控制。)

安全工程师:刘伟(交通管制、道路维护保畅通。) 测量员:2人(协助测量工程师。)

民工:13人(统一指挥协调1人、挂平衡梁3人、后场3人、交通指挥2人、摊铺机4人。)

四、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首件投入的主要设备有:摊铺机一台、22T震动压路机一台、重型自卸车10辆、洒水车1辆、装载机一台。

五、首件施工过程

1、材料及配合比

首件级配碎石底基层碎石主要材料用料场自采加工生产的0.075~4.75mm石屑、4.75~9.5mm碎石、9.5~19mm碎石、19~31.5mm碎石。我项目部按照合同要求对混合料进行了检测,监理进行了抽检,并报监理批复,各项指标均满足合同和底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原材料各项检测指标详见后附件。

根据试验室得出的目标配合比进行试验路段的试拌与试铺。调整后生产配合比如下:(试验室人员当天施工前测好含水量,并用施工配合比联系单的方式下发拌和站,用于生产配合比调整,所有配合比调整均应在标牌上标明,且只能由试验室人员签字后才能有效。) 底基层配合比为: 19~31.5mm碎石:20%、9.5~19mm碎石:20%、4.75~9.5mm碎石:20%、石屑:40%、最大干密度为2.346g/m3,最佳含水量为4.4%。经现场拌和调试,实际生产配合比为:19~31.5mm碎石:21%、9.5~19mm碎石:21.5%、4.75~9.5mm碎石:18%、石屑:39.5%。

2、测量放样和准备下承层

首件开工前,配合监理做好路床的施工交验工作,认真进行导线点及水准高程的放样复测,对路基进行全面检查,用仪器逐桩10m一个断面检查宽度、横坡度、中边桩高程、用三米直尺和拉线检查平整度,对不合格处及时处理,并做好详细的检查验收记录,同时清扫路基上的杂物、浮土和积水,确保摊铺工作面清洁,施工前对路床进行复压,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施工前对拟铺筑路段按10m一个断面,进行中边桩放样,并对底基层断面及中线标出灰线,并放好平衡梁支架,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导向平衡梁高度=松铺系数×实际应摊铺底基层厚度+10cm,决定导向控制高度,放好导向控制铝合金板。用于控制摊铺机摊铺厚度的铝合金板高10cm。

3、拌和

混合料在石场采用机械拌合,根据试验室提供的理论配合比,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进行试拌,由试验室现场取样,进行筛分试验,测定其级配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测定含水量,反复调试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此时得到的参数才在首件施工时使用。 底基层使用的材料为(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0.075~4.75mm)石屑。

4、运输、摊铺

开工前对运输和摊铺设备作好调试和保养工作。考虑到首件铺筑运输距离约10KM,运输车采用18T以上自卸车10辆进行混合料运输,直接卸至摊铺机料斗中,在卸料过程中有专人指挥卸料。运输车辆开工前检验其完好性,装料前将车厢清洗干净。拌和料由装载机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前后移动,分前、后、中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为了减少施工缝,加快施工速度,更好地控制工程质量,我经理部拟采用一台摊铺机梯队进行摊铺,摊铺机摊铺宽度为5米,实际可摊铺4.75m,摊铺机装有自动调平装置和预压实装置,摊铺机采用走平衡梁的方法控制厚度、高程、纵坡和横坡。托架的高度人工调整,调整好传杆器臂与平衡梁的关系,摊铺机的找平仪沿平衡梁前进,达到控制高程和纵坡目的。摊铺前在开始摊铺处用垫木将摊铺机的熨平梁垫至要求的松铺高度(203mm),然后将熨平板自由放在垫木上,垫木应均匀放置,保证平衡梁平整,按摊铺机使用要求调整平衡梁初始工作角,严格控制底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摊铺中应保证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严格控制摊铺速度,使摊铺能连续、匀均进行,禁止摊铺机停机待料,并保证摊铺机螺旋布料器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内。合格的运料车不少于2辆在摊铺机前等候,第一辆车在摊铺机前20~30cm停住挂空档,由摊铺机接住,推动前进。运料车向摊铺机卸料时,要边摊铺,边卸料,边推进。卸完料后及时指挥尽快驶离摊铺机,让下一辆进入摊铺机前方,将料卸入摊铺机中。换车时间尽可能短,以保证摊铺机料斗不致发生缺料,保证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匀速前进,不中途变速或停顿。根据实际生产能力35m3/h,控制摊铺机行走速度在1.5m/min左右。在摊铺后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并将边部修整,确保线性流畅。在摊铺后,及时用水准仪校测铺筑高程和横坡,检查混合料松铺厚度,若不符合要求及时调整。

5、压实

为了确保混合料能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进行压实,一般每摊铺50m-60m(所用时间在1小时左右)即开始进行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由低至高”的原则,现场碾压段落分明,并设置明显分界标志,有监理跟踪旁站做到摊铺一段,碾压一段,成型一段。碾压完成所用时间在1小时30分钟左右。我经理部配备1台振动22T压路机,对摊铺的底基层及时碾压,为了提高压实度,碾压在最佳含水量进行。施工过程中,前50米,对压路机碾压第5遍、6遍、7遍、8遍后的压实度分别进行了检测,并最终确定压路机的碾压程序为:22T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速度1.5-1.7km∕h),第二遍用22T振动压路机高频低幅碾压(速度1.8-2.2km∕h),第三遍用22T振动压路机高频低幅碾压(速度1.8-2.2km∕h),第四~六遍用22T振动压路机高频高幅碾压(速度1.8-2.2km∕h),最后用22T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速度2.0-2.5km∕h)。使底基层表面平整定型。为了能确保碾压在含水量最佳且均匀的情况下进行,压路机采用前后跟进的方式进行压实,同时,注意稳压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压实时先稳压→开始轻振动碾压→再重振动碾压→最后胶轮稳压(光面),直至无压实轮迹为止。两相邻碾压道不小于1/2左右重叠量,碾压接头处为阶梯形,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保证基层表面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混合料表面始终保持湿润。

7、质量检测及有关数据的采集

(1)施工现场设立质量检测小组,检测厚度、平整度与摊铺面 高程,对摊铺出来的基层及时检测,质检人员随时研究改进方法,及时反馈各项目信息,使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使首件施工保质保量顺利进行。

( 2)按照交通部颁布《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要求进行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横坡、厚度和宽度等检测,取样进行矿料级配试验,鉴定基层外观。

(3)收集首件铺筑进程中拌和、运输、摊铺和压实的有关各项数据,确认施工中各种机械设备的最佳组合,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六、首件结论

根据铺筑出来的碎石基层试验路,并进行现场取样试验:表面平整度、横坡、厚度、宽度、压实度、材料级配等各项试验指标均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各项指标详见质量检测报告。通过认真的总结,达到了首件铺筑目的,得出以上的结论,可用于指导今后的底基层施工。

七、不足及存在的问题

1、厚度不均匀,变异系数大,路基交验时应加强高程及平整度控制。

2、运输车辆不够,增加运输车。

3、试验、测量、质检等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应加强培训、学习。

4、加强前后场的协调工作。

总之,首件的铺筑只是基层施工的开始,再加上铺筑里程短,时间也短,施工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但肯定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暴露出来,应该在今后的施工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

第三篇: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碎石选用工区拌和场内堆放的成品碎石料,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碎石所选用的石料的压碎值均不大于35%,31.5mm方孔筛的通过率为100%,其颗粒级配组成、针片状等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基层所用的水泥选用怀化黔桥PC32.5复合水泥。水泥安定性和3天抗压强度等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通过试验,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采用水泥:碎石(0-4.75mm):碎石(4.75--31.5mm)(重量比)=5.5: 40: 60),7天(20℃条件下湿养6天,浸水一天)龄期的无侧限平均抗压强度为3.6Mpa,大于设计值1.5Mpa。

2)设备准备

项目部配备了WDA750型水稳拌和机,拌出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粗细均匀,色泽一致。拌和楼每小时能拌出混合料约200吨,完全能满足基层试验段施工需要。同时,根据试验段现场施工需要,配备RP750摊铺机一台、20T压路机1台,、洒水车1辆、自卸车6辆等施工机械。

3)既定方案

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的批准同意,根据基层施工方案进行施工。20T压路机静压1遍→压路机弱振压1遍→压路机强振压3遍→弱振压1遍→静压1遍(消除轮迹)。

4)检测方案

1.试验:根据试验室室内重型标准击实的结果:最佳含水量为%,最大干密度为g/cm3。试验路段的检测严格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04 规定的检测频率在试

验专监和现场道路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检测方式为压实结束后,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在拌合楼出料时检测混合料含水量、水泥剂量。

2.测量:测量员进行施工测量,定出中桩和左右边桩,然后插杆挂线控制每层的松铺厚度。在每一遍碾压后进行高程测量,分析每一遍碾压后的压实效果,在碾压结束后,测量计算出松铺系数。

二、施工过程

9月2日,在K3+800—K4+000左幅进行了基层试验路段的施工。上午7点,拌合楼开始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7点半运至施工现场后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时摊铺机保持每分钟1.0米的恒速前进,摊铺出来的混合料表面平整、光滑。为保证混合料在初凝前完成碾压,碾压采用分段进行,每段长度控制在50米左右。碾压按先低后高、先静后振、先轻后重、由重到轻的原则进行。前150米施工:先用20T压路机静压1遍→压路机弱振压1遍→压路机强振压3遍→弱振压1遍→静压1遍(消除轮迹)。至上午11点半,混合料摊铺碾压完成,覆盖土工布开始洒水养生。

施工结束后,对试验段两端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均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同时在试验路段两端设立封路标志牌,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三、试验段成果

(一)、施工结果分析

1、基层试验段平均宽度3.45M(底宽和顶宽平均值),共用混合料408T(不包含用水量),水泥22T,平均水泥剂量为5.4%。

2、试验段水稳拌和机拌和量控制在300T每小时,摊铺机速度控制在1.0m每分钟,运输车辆配臵6辆,运距为15km。根据以上结果分析,在基层大规模施工时,水稳拌和机产量宜控制在300吨/h,摊铺速度提高到1.2米/分钟,运输车辆配臵10-15辆(根据运距相应调整)。

3、压路机前两遍碾压速度为2.0km/h,以后速度控制在2.2km/h。经测定,20T压路机静压1遍→压路机弱振压1遍→压路机强振压3遍→弱振压1遍→静压1遍(消除轮迹),压实度为98.6%;压实度达到技术规范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标高基本趋向稳定,计算得出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平均松铺系数为 1.39(具体结果见附件)。

(二)、试验段确定的参数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松铺系数确定为1.39,作为下阶段施工放样依据。

2、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为50m。

3、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为20T压路机一台,RP750摊铺机一台,运输车辆6台。摊铺速度提高到1.2米/分钟,压路机前两遍碾压速度为1.5-1.7km/h,以后速度控制在1.8-2.2km/h。

4、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方式:20T压路机静压1遍→压路机弱振压1遍→压路机强振压3遍→弱振压1遍→静压1遍(消除轮迹)。

5、根据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筛分结果,各档材料均符合配合比级配范围;试验段混合料平均水泥用量为5.6%,符合配合比水泥用量要求,水稳拌合楼各档原材料计量准确,可以开始正常施工。

6、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为水泥:碎石(0-4.75mm):碎石(4.75--31.5mm)(重量比)=6.5: 40: 60),考虑到水泥拌和过程中的损失,施工配合比增加0.5%水泥用量。考虑到天气情况实际拌和含水量要比最佳含水量(6.2%)高0.5~1.0%,以弥补在混合料的拌和、运输及摊铺过程中损失的水分

(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现场管理人员投入不够,造成人员分工责任不明确,对出现问题应急措施不强。

2、前后场缺少沟通,拌合楼没有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对混合料含水量及时调整,造成一车混合料含水量过大而发生粘轮现象。

3、压路机操作手未严格按要求进行碾压,碾压速度过快。

4、水稳拌和楼操作分工不明确,造成拌和机出现问题时解决不够迅速,导致拌合楼停机等料现象。

5、运输车辆不够,跟不上现场摊铺速度,导致摊铺机经常时常停机,影响基层平整度。

(四)、整改措施

1、对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重新进行了一次明确的岗位分工,落实责任到人。加强摊铺机和压路机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组织,切实落实试验段施工方案。

2、现场负责人加强与拌合楼操作人员联系,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混合料含水量,避免发生碾压粘轮或起皮现象。

3、对压路机操作手重新进行交底,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的碾压方案、速度进行碾压,前两遍碾压速度为1.5-1.7km/h,以后速度控制在1.8-2.2km/h。

4、根据施工路段运距,开始施工前调配好车辆,以减少摊铺机停机次数。

四、施工总结

从基层的相关检测数据来看,试验段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中的要求。

根据试验段的施工过程和施工检测数据分析,目前我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已基本上能满足施工要求。从试验段存在的问题来看,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1、加强施工前对拌合楼机械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减少拌合过程中的机械故障。

2、严格抓好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特别是对于基层碎石级配的控制,保证其处于设计规定的级配范围内。我们将派专人在料场进行检查,并按规定试验频率定期进行抽检试验,确保料源的质量。

3、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和运输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含水量的控制,根据天气情况实际拌和含水量要比最佳含水量高0.5~1.0%,以弥补在混合料的拌

和、运输及摊铺过程中损失的水分,确保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经摊铺整形后碾压时的含水量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值。同时还应根据运距合理地调配车辆,以保证拌和能力的正常发挥;保证水稳拌和场和施工摊铺现场的衔接正常,最大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于运距较远时,应准确把握拌和机出料能力、施工现场摊铺能力、自卸车装运时间及频率三者之间的联系,及时进行生产调度

4、在摊铺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各项技术指标均能达到规范要求。

(1)合理控制摊铺机的前进速度,以使刮板输送器和螺旋输送器的送料速度保持同步。

(2)摊铺机的前进速度和刮板输送器、螺旋输送器的转速要均匀,尽量避免粗细料离析现象。

(3)当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供应跟不上时,摊铺机的熨平板前应留余不少于正常摊铺量的三分之一的混合料,以减少横向施工接茬和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5、摊铺及整形之后,采用先轻后重、由重到轻的原则进行碾压。碾压时注意: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含水量要始终处于最佳含水量,碾压时若表面水分不足或水分蒸发较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2)第一遍振动碾压结束后,对于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则用人工找平使其纵向顺直,纵断高程和横坡等符合设计要求。

(3)遇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时,应及时翻开并加适量的水泥重新拌和或填补新料,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4)严禁压路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在未开放交通的基层路段上调头,启动或停止时应小心,避免对已完成的底基层产生不良影响。

6、碾压完成后,加强对基层路面的温、湿度养生,保持表面潮湿至7天养生期结束并达到设计强度为止。同时施工路段两端要设臵告示牌,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我们考虑基本上以本次试验段的施工结果作为以后基层正式施工的依据,并在以后的施工实践中,在现场监理的指导下不断地调整完善。

湖南省新化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凉玉公路改建工程一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3年9月9日

第四篇:首件桩基施工总结

延吴高速LJ-6合同段首件桩基施工总结

首节桩基工程概况

我合同段施工的首节桩基为K32+540右幅5-2#。设计桩长24m,钢筋笼长23m,直径1.3m,为摩檫桩。本桥位于黄土冲沟区,桥位原地面处纵坡起伏,横坡很大。地质主要新黄土15.34m、粉质粘土8.6m、圆砾0.06m。首节桩基施工完成后技术总结如下:

一、挖空方法

①、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鍬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按设计桩直径加2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允许尺寸误差3cm。每节的高度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以0.5-1.0m为宜。弃土装入活底吊桶或罗筐内。垂直运输,在孔上口安支架、工字轨道、电葫芦,用1~2t慢速卷扬机提升。吊至地面上后用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出。挖孔土方至少运至井口外2m以外,同时做好弃土方的堆放、整理等文明施工工作。

②、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检查土质情况,桩底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

二、护壁施工

①、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或用螺栓连接,不另设支撑,以便浇灌混凝土和下一节挖土操作。混凝土用机械拌制,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

②、第一节井圈护壁符合下列规定:

(1)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没有大于20mm; (2)井圈顶面比场地高出3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50mm。 ③、修筑井圈护壁应遵守下列规定:

⒈护壁的厚度、混凝土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按照桩基配比要求配制。冬季施工时,严格按照冬季加热拌合措施,确保砼出机温度在10℃以上,入模温度在5℃以上;

⒉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

⒊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冬季施工时,首节护壁及第

2、3节护壁要采取暖棚等养护措施。以下护壁可采取井口覆盖草垫养护措施;

4护壁模板的拆除宜在24h之后进行; 5发现护壁有蜂窝时,及时补强加以堵塞;

6、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大于50mm;直径极值不小于设计桩径。

7、灌注护壁混凝土时,用敲击模板反复插捣;

8、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线桩控制,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线一致,以便挖孔时粗略控制中线。精确控制时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导第一层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坐中心控制用。用尺杆找圆周,以记住点测量孔深,以保证桩位、孔深和截面尺寸正确。

9、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连接固定,也可以在每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圆弧形的用槽钢或角钢做成的内钢圈作为内侧支撑,防止内模因涨力而变形。不设水平支撑,以方便操作。挖孔桩结束后,利用探孔器进行桩孔检测。探孔长度为桩径的4倍,直径同桩径大小。

三、钢筋施工

①、钢筋笼的成型为防止钢筋笼吊放时扭曲变形,严格按照设计设置加强箍,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主筋在现场搭焊连接。大直径螺旋形箍筋和加强箍的加工成形,采取在常用弯曲机的顶盘上加一个同箍筋直径的圆盘以插销连接,在不改变传动机构的情况下进行弯曲成型,每根螺旋箍筋四圈。钢筋笼组装通常在桩基工程附近地面平卧进行,螺旋箍筋每隔1~1.5箍与主筋按梅花形用电弧焊点焊固定。在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2m设置一个Ф16mm耳环作定位垫块之用,钢筋笼外形尺寸要严格控制。

② 、钢筋笼就位,汽车吊运输和吊放入孔内就位。到桩位上部,利用主辅钩在空中翻转,直立扶稳后辅钩机脱钩,全部钢筋由主钩机承担,缓慢落入桩孔内就位,钢筋笼距孔底为2m,采用4根Ф22mm钢吊钩钩住笼顶加强箍,用槽钢横担悬挂在井壁上,脱钩后借自重可保持钢筋笼标高、垂直度和保护层正确。同时根据井口标高,井口距钢筋笼顶部,距离钢筋笼长度推算钢筋笼底标高。确保钢筋底标高符合±50mm的规范要求。

③ 、为防止钢筋在浇筑砼时发生上浮,考虑在井口通过在原地面打桩固定槽钢横担或其他方式固定钢筋笼。同时通过井口固定钢筋笼措施确保钢筋笼的中心轴准确。

④、 钢筋加工和焊接在工棚进行,焊接环境温度不低于-20℃,对焊点适当采取保温措施,维持温度+5℃以上,对焊采用闪光对焊,刚焊完的接头严禁直接接触冰雪,并用岩棉覆盖保温,防止降温太快,发生脆断。冷拉钢筋时温度不宜低于-15℃,当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低于 -20℃。

四、混凝土的灌注

①、挖孔桩灌筑混凝土前,先放置钢筋笼,并再次测量孔内虚土厚度,超过要求应进行清理。混凝土配制采用粒径不大于31.5mm石子,水泥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坍落度为7.5cm,用机械拌制。拌制砼的各项材料的温度,应满足砼拌和物搅拌后的出机温度。为达到要求的砼拌和温度,原料分别加热,加热时应首先考虑加热拌和水,不能满足时将粗细料加热。搅拌站安设2t热水锅炉1个,用于拌和用水加热。砼搅拌时,严格控制砼配合比和坍落度。投料时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投料顺序为骨料、水,搅拌后再加水泥搅拌,时间延长50%,砼拌和物的出罐温度在15℃。入模温度6℃。浇筑前要对原材料温度、每盘砼温度、每罐砼温度、入模时温度、浇筑时温度进行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混凝土用罐车运输。混凝土下料采用串桶,桩孔用混凝土导管。混凝土连续分层浇灌,每层浇灌高度不得超过0.5m。大直径挖孔桩分层捣实,第一次浇灌到扩底部位的顶面,随即振捣密实,再分层浇筑桩身,振动棒为50型的,每次振捣6个点,先以等边5角形振捣,后在中点振捣,每次振捣为3-5min,直至超过桩顶至少300㎜在混凝土初凝前抹压平整,避免出现塑性收缩裂缝或环向干缩裂缝。浇筑结束,立即进行防水土工布及草帘等材料覆盖保护或直接用土覆盖养护。表面浮浆层凿除,以保证与上部承台或底板的良好连接。

②、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表面无积水层。混凝土应边灌注边插实,宜采用插入式震动器和人工插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③、砼浇筑时,在钢筋笼下口处不得浇筑过快,以防钢筋笼上浮。 ④、灌注桩身混凝土时以留置试块3组。

五、超声波检测安装

1、本座桥桩基的桩径为1.3m,采用SCG50×1.2-QY钳压式超声波检测管,设 3根(等边三角形布置),检测管设在主筋内侧用铁丝绑扎牢固,声测管底部位于桩基底部。施工时检测管顶部与底部用钢板封闭,防止混凝土、杂物堵塞管道及恶意破坏,检测时再将顶端切开;全线桩基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压浆管与薄壁声测管共用,在声测管的底部的压浆孔眼上以采用防止浆液回流的措施,一般情况下应保证在0.6Mpa的外压力下不发生泄露,同时在压浆压力下能将浆液压出去。

2、为保证桩端后压浆施工,声测管底部3cm以上,在侧壁每隔5cm钻孔,孔径为10mm。对称布置,同时在底部钻10mm孔两个,安装前用透明胶带扎紧,确保砼浇筑时不漏浆。

3、在钢筋笼安装的时候要采取措施,保护好声测管的完整性。

六、成品保护

1、桩孔混凝土浇筑完毕,复核桩位和桩顶标高。将桩顶的主筋扶正,用塑料布或草帘围好,防止混凝土发生收缩、干裂。

7、施工过程妥善保护好场地的轴线桩、水准点。不得碾压桩头,防止弯折钢筋。

七、工艺流程

场地整平——防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板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垂直输架、安装卷扬机、吊桶、鼓风机、照明设施等——探孔——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灌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低——对桩孔直径、深度、扩底尺寸、持力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清理虚土。

八、首件桩基浇筑后从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在浇筑时,因冬季施工,罐车在运输途中,混凝土的温度有所损耗。为在途中防止混凝土的温度损耗,我部采取将罐上裹上一层帆布,采取保温措施。

第五篇:箱涵首件施工总结

泉厦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厦门段)A6合同段

A6标箱涵施工总结

中铁十七局泉厦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厦门段)

A6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OO八年七月六日

A6标K434+893.5箱涵右侧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K434+893.5箱涵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位于泉州与厦门交界处小盈岭,左右均接长,其中左侧接长8.361米,右侧接长7.682米,本总结为右侧箱涵接长部分。

二、施工准备

1、电: 250KW的发电机,电源。

2、施工用水:就近引入自来水,供养护使用。

3、施工临时道路:便道宽度5 m,。

4、材料

我部箱涵施工所用混凝土均为商品混凝土。

三、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杨云凌 该项工程负责人:林秋华 技术负责人:杨松 现场工程师:伍军 试验工程师:田兆福 结构监理工程师:杨志刚 试验监理工程师:石玮 监理员:梁益民

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008年4月7日至5月7日完成右侧箱涵施工,2008年4月7日基坑开挖,2008年4月8日换填砂垫层,2008年4月12日浇筑C20砼基础,2008年4月23日底板C30砼浇筑,2008年5月7日侧墙及顶板C30砼浇筑。

1、施工准备

⑴开工前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排灌系统的连接等,进行核对。 ⑵对老涵进行处理 ①对原涵洞进行清淤,

②对原涵洞八字墙、端墙、帽石、洞口铺砌进行拆除。

2、基坑开挖

根据已放样的基坑开挖边线及高程控制点,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开挖配合人工刷坡检底的开挖方法,机械开挖时在设计基底高程以上保留不少于30cm厚度的土层由人工开挖检底。基坑周边均加宽0.5米作为施工工作面,同时报请监理工程师签证对开挖断面尺寸、标高、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测,经自检合格报监理复验后进入下道工序。

3、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采用改沟导流和汇水井抽水相结合的排水方法。

4、基坑处理

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经自检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证(检测涵洞宽度,标高等),然后进行基础粗砂砾垫层施工。

5、基础浇注 ⑴模板制作及安装

基础模板采用竹胶板。相邻模板间应紧贴严密,基础侧模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 ⑵基础施工

混凝土在商品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至工地,混凝土沿自制滑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固密实, 振动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40cm,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出现平坦泛浆。基础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处理基础沉降缝,及时对基础周边进行对称分层填土夯实。 ⑶混凝土的养护 在砼初凝后进行养护,养护时以草袋覆盖,浇水每4小时一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6、框架涵身施工

由于通道为闭合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浇筑时分二次前后作业。第一次浇筑至底板内壁以上30cm,当底板浇筑完成后且强度满足85%强度后,再进行侧墙与顶板钢筋制安、模板安装,然后进行第二次浇筑,即通道侧墙与顶板的浇筑,两次浇筑的接缝处保证有良好的衔接面(粗糙、干净并没有松散的混凝土、砂浆等)。

通道涵身采用大块组合竹胶板现浇,方木支撑满堂支架搭设,框架通道采取分次整体浇筑,即先底板一次浇注、然后再进行侧墙及顶板的同时浇注。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水平运输,混凝土泵车输送,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捣固。钢筋在加工棚内集中制作加工,现场安装就位。 ⑴通道模板

①模板的制造及安装要求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通道在施工过程中,各部位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并在多次反复使用下不产生影响通道外形的刚度。模板的支撑必须支承在可靠的基础上,模板及支撑的弹性压缩和下沉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通道底板、侧板、顶板等模板全部采用厚12mm的竹胶板。 ②底模、侧模、顶模

底模与端模的密封采用海绵橡胶条进行密封。消除了原分块模板缝易漏浆等质量问题,因而改善了涵洞主体外观。

为了保证模板外观质量,,我部在内外侧面采用光洁度比较好的新竹胶模板。侧模两端刨光,使模板之间的接缝均小于1mm,并且采用燕尾橡胶条和海绵橡胶条密封,保证通道砼表面不漏浆、接缝及错台,外观符合要求。 顶模使用方木骨架支撑,方木规格为5×10cm和10×10cm两种方木。分别用于横向与纵向支撑使用。

各模板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防止在砼浇筑过程出现漏浆、涨模、变形等缺陷,保证涵洞内在质量。 ⑵钢筋制作与安装

钢筋应严格按照设计的尺寸下料,钢筋集中在马巷互通钢筋加工场加工,现场绑扎成型后,再安装模板。

需焊接的钢筋,满足受力构件的要求,并采用双面焊接,焊缝厚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8倍,搭接焊时,焊接端钢筋应预弯,并应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施焊时,不能使钢筋咬边和烧伤。

⑶通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和预埋件进行认真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并用清水对模板进行认真冲洗。浇筑过程中底板及侧墙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顶板部分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

混凝土浇筑应按顺序、一定的厚度和方向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为30cm,必须注意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完后徐徐提出振动棒。振捣时避免振动棒模板,钢筋等;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也就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在浇筑过程中应安排各工种检查钢筋、支架及模板的变化,遇到情况及时处理。

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入模。为防止内模移位,采取通道左右侧墙对称平衡浇筑。混凝土振捣用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原材料和外加剂选用、配合比设计均须符合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以保证箱涵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初凝后尽快保养,采用麻袋或其他物品覆盖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混凝土洒水养护的时间不少于7天,每次洒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在养护期内,严禁利用通道顶板面作为施工场地或堆放原材料。

7、涵背回填 ⑴必须在涵洞圬工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填筑。

⑵涵背回填应采用透水性材料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填筑,,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为15cm,并应加强压实措施。

⑶涵背回填填料粒径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填筑必须两侧分层对称同时进行,其顶部填土厚度大于1m后,方可通行机械。

⑷回填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碾压,大型机械行驶作业时,应与涵洞洞身边缘保持不小于1m的间距,以确保涵洞及机械设备的安全。

五、外观鉴定及存在问题

1、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砼面模板拼缝明显、轻微错台。

2、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六、整改措施及后续施工注意事项

1、错台处砼凿除,并用事先调配的水泥砂浆修补,下一步施工中,模板缝隙用腻子堵严后,再用透明胶带纸封闭。

2、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所用原材料,尤其是控制用水量。

3、麻点处先凿毛,再用事先调配的水泥砂浆修补,下一步施工中,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直至排除气泡为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三问四观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市委巡察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