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科研立项选题

2023-03-23

第一篇:如何进行科研立项选题

如何编写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

立项申请书是说明文与议论文的结合写作文体,其目的是说服申请书的评审人同意申请人的立项申请计划。

申请人应能够使评审人理解申请书主要内容:大同行能“懂”;小同行能看出水平。申请人应该站在评审人的角度,使立项申请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行文流畅,既叙述简明、具体,又系统全面、论点与论据充分、有逻辑性,立论令人信服。

1 总体框架(基本思路)

1.1 选题

认真研究立项指南,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确定课题内容,并围绕其 “处心积虑”、“苦思冥想”一段时间。不妨思考几天,查阅一下有关中外文献,尽可能参考近五年的,要关注“重量”级刊物和文章,在此基础上再仔细读透一份好的中过标的立项材料,体会其中心思路和技巧所在,然后草拟一个研究大纲。

一旦确定落笔时,尽可能不要中断地一气呵成写出,暂不要考虑修改,避免“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然后反复审阅,反复修改、润色,最后请“高人”审阅,避免“思维定势”干扰。

一份好的立项报告要有“卖点”、“闪光点”。应懂得如何“标榜”自己的科研工作,即你是立足于自己的前期工作而申报该课题,不是“白手起家”。要懂得“投其所好”,懂得“新增长点”是什么?懂得与国计民生问题联系起来考虑。

关于“创新点”的理解。创新性并不意味“高精尖”或别人未涉足过,仔细观察你的周围,肯定有许多有意义的选题。

要用“第三只眼”看问题。人文知识绝对能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1)标题:要内容具体,要旨突出,引人注目,准确、明确(无含混信息),一目了然,不过大过小。确定一个题目,最好少于15个字,要画龙点睛。

(2)不理想选题标题范例:《热液型多金属矿成矿机理的研究》

主要毛病:①题目过大;②认知过程涉及繁杂的矿种及环节,究竟研究哪一部分?③缺乏确定而具体的研究目标,可操作性令人质疑。④缺乏具体研究手段的告白。

《运用流体成矿学说理论指导河南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勘查效果的评估》 主要毛病:①题目太长,30个字符! ②令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③多头分散,不知究竟研究哪个重点。

《电子游戏成瘾的神经生理机制及电子游戏对儿童和少年大脑,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主要毛病:①题目过于泛泛而庞大,没有重点,没有深度,“面面俱到”恰恰面面不到;即包含了大脑神经生理,又包含心理,还包含了行为,进而隐包含了影响作用,可能做到吗?②有“哗众取宠”之嫌;③概念不清! 《城市GIS系统的功能机制研究》

主要毛病:题目仍过大,“机制”涉及面太广,具体哪些功能区域的什么变化,没有交代。

(3)动态:纯基础理论研究逐收缩,基础与实际应用结合课题逐受关注;与科研单位、院校联手申报的课题逐被看好。

(4)简表:正确与准确,无空项,签名真实;摘要:介绍目标,方法,内容,目的,意义。中英文主题词准确和概括性强。

1.2 立论依据

立项申请能否批准,立论依据撰写的成功与否占50~60%。

(1)研究意义。一般指重要科学意义或国民经济重要科技问题。选题决定其科学意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应用问题,重大地质事件的形成机制,新理论与新方法。

(2)学术思想创新性。这是此部分的关键点,也是整个立项申请书的特色与灵魂。问题重要是前提,研究创新是基础。一定要有明显创新!!如何创新:了解过去与现在,提出问题的关键,通过研究策略与角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在可行性基础上进行风险性研究。

(3)立项依据。要充分,科学性强。充分就是全面,深入;科学性强也即符合科学精神与原则,推论有逻辑性,依据客观,代表性研究成果的选择与意义分析。 (4)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要清楚,分析准确和全面。清楚:清楚重要代表性研究成果和重要研究过程。分析准确和全面:注意主次要文献的取舍,引用主要文献要体现进展。与本研究相同、相似、相矛盾的文献全面分析。相同结果与观点恰如其分地赞许性结论,不同观点客观地评价。“ 温故知新 ” ,系统、全面和深入对所研究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在加上科学想象力才能有创新。

立项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是为对重要问题创新性研究这一目标服务的。

1.3 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为什么,why):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计划实施进程、可行性分析、可能的结果。明确,可达到预期目标。

(2)研究内容(干什么,what):范围要合适,根据时间、资金、技术、人力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研究范围。

(3)研究方法 (如何做,how to do): 即通过何种技术方法实现目标(by what)。对解决科学问题来说,说到底是一个方法问题。方法一定要先进、有技术创新,说明具体的研究方法,在某些方面或整体上有创新。最起码是可行的方法。

(4)技术路线(怎样做,how to do:工作程序,whay by what:利用选择的方法对所研究的内容按怎样的时间顺序进行研究):合理可行,符合科研规律。

(5)重点突出:确定研究的重点,关键问题选择准确,对关键问题分析准确并加以选择,并且集中所有资源进行突破性研究。

(6)项目创新点:项目总体创新性是关键。学术思想创新,新颖;探索性尝试,属于开创性工作,具有先导性意义。研究内容创新,具有开拓性;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也要有创新性,力争项目总评为优秀和优先资助。

(7)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要体现可操作性,有创新性、有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但不一定可行。可行性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完成研究内容和实现研究目标的可能性。可行性分析一定要全面。

(8)实验方案: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综合性描述,以内容为中心线索。也可以把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放在一起写。

(9)年度计划与预期进展:具体,明确,有余地。 (10)预期研究成果:重点突出,简要地条理性介绍。

1.4 研究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 最好是原有工作的深入,其次为有一定相关的工作积累。

(2)实验条件:具备,或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 (3)项目组成员:研究梯队完整,研究力量强。

(4)申请者和主要参加成员:简历反映其成就、能力、工作积累和完成项目的可能性,注意简历与研究的相关性

1.5 经费预算

要求预算合理,依据充足,条目详细,额度准确,不要贪大,也不过少。包括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协作费,组织实施费,管理费等。分配要合理。按《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物管理方法》填写,注意管理费不要超标(5%);注意仪器费与实验条件项目的相关性。

1.6申请者承担其他科研项目情况

要合理介绍。无其他科研项目,说明申请者实力差;有其他科研项目,反映申请者实力;太多,说明申请者能否有研究精力保证本研究完成是问题,一定不超项。已经结题的完成质量优秀:论文多,或质量高;至少基本完成计划,达到预期目的。

1.7申请者承诺

本人签名与简表相符。

1.8推荐意见

中级专业人员,注意推荐专家的权威性和推荐的客观性。

1.9申请者单位及合作单位的审查与保证

注意客观性;注意合作单位的意见与公章。 2 基本原则

2.1 注意立论依据的方向

首先是科学价值(意义),包括理论价值,贡献和应用价值;其次是创新,新现象的发现,新假设的提,新观点的提出,全新技术与方法;课题设置一定要高起点,超前性,交叉性,多学科。

2.2 研究内容

突出关键科学问题,不要赶时髦,要深入;开展纵深研究,抓住非常具体的问题,抓住一点即可;研究内容之间要有联系,相互协调,不要彼此孤立。

2.3技术路线

一要先进,可靠,可行,有的立项申请有简化趋势不可取,不要太粗,字数太少不行,一定要体现其可靠性和可行性;二要详细而具体,描述得要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近年此点上被否定的约占40%左右。

2.5 已有工作基础

一般指原有的工作基础、工作积累,已开展的工作,已取得的初步结果;已搜集的相关资料;已掌握的方法;已建立的研究系统或体系;已具备实验设备条件,人员力量,尚缺乏的实验条件等。这是评议中问题较多的部分,只有半页纸不行,表述要丰满,要重笔墨。

3 易出现的问题

(1)题目太大或不明确,不恰当,不合适。问题的提出过于空洞,夸大。 (2)研究目标设置过多,不具体,泛泛。 (3)方法描述缺乏具体,过于笼统或缺乏规范。

(4)结果叙述层次感不强,有时罗列没用的数据,有的过于简略,表述不规范。

(5)讨论问题较多:不能围绕研究结果展开讨论,空洞泛谈太多,措辞和语句毛病多,提出太多空泛的建议,引用文献不具体。结论下得太多,有时多达6~10个建议,且空洞无物。 (6)参考文献格式,字体不规范,错误多,重复的多,英文尤甚。参考文献一般15~20篇左右即可,最好包括有中外文,比例上应斟酌,尽可能用核心期刊文章,并且文献不要太老,最好近五年的。

(7)多媒体制作不规范,缺乏美感,“八股”味太重。

4 基本要求

4.1 形式审查

立项申请形式审查非常重要,所以书写要工整清晰,无错,完整,最好从网上下载有关立项申请书的格式,打印为好。

(1)封面:即“脸面”,要干净,好看,包括专业领域,研究类型,课题名称,单位,负责人,推荐单位,电子邮件,电话邮编等。

(2)每一项栏目要填写得丰满一些,不要潦草几行了事。

(3)简表及摘要:书写规范并合乎要求。只有160个字,要利用好每一个字,避免谈“宏大意义”。

(4)所谓“经检索,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的提法令人质疑,国际上没人做过的事情,可能就是行不通或是无价值的东西。

4.2立论依据

(1)首先谈立项意义,再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巧妙道出其中的不足,然后提出个人研究内容,若以自己研究基础作铺垫,效果更好。

(2)立论依据不是文献综述。立论依据中要突出自己的研究与想法,别人的研究是你的衬托。最好要列出20~30个左右参考文献,外文3/4,中文1/4比例较好,要有自己的文章。

(3)要善于“钻空子”,即寻找别人未注意到的细节,并用自己的观点(想法)予以评价。要巧妙地将应用意义烘托出来,使人觉得其潜在应用前景看好。依据部分里应注重体现课题的创新性,但忌慎用“国际领先,国内先进,填补空白,迄今未见报道”等词句。

(4)做创新推测要有依据,不能主观推断,空洞无物。创新性描述可在方案里作。 记住,立论依据部分最关键,约占60%的份量,因此要求文笔通顺流畅,语句严谨,结构合理紧凑,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4.3 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可设1,2,3。

(2)研究内容:要作什么?草拟一个方案框架,或是提纲;仔细想想,方案有纰漏吗,有矛盾吗?

(3)研究方法:怎么做。研究方法上要注意科学合理性,如对象设置,例数,统计分析方法等。草拟计划期间就要反复考虑“这么做可行吗”?

(4)技术路线:用框架图或序列叙述法。把你要做的课题的基本技术路线画出来,先把关键环节标出来即可;边做边考虑“这样做可行吗”?然后将研究对象,具体方法,操作程序等具体勾画出来,不要急着“一步到位”。

(5)实施计划:尽可能写得详细且具有可信可操作性。初涉研究者则以3个月为一单元列出为好;包括:筹备,预试验,计划调整,第一阶段实验,循序渐进,数据录入,统计分析,撰写论文,投稿,修改,发表等。研究周期不宜过大,勿“好高骛远”,注意参加实验工作时间安排合理。

(6)预期结果:这部分较难写,根据个人知识背景,研究经验,基本推论而写。①写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1~3个具体结果即可;②不要写得不着边,或宏大,也不要写得过多;建议不是结果,更不是结论! ③必要时找有经验的相关专家或指导者询问一下,或根据有关文献进行推测;④可以考虑“中性”回答,如“××在××方面可能表现与对照组不同的表现特征”。

4.4 可行性分析

(1)经费:是否已立项或实施中的课题,是否是指导者指令的课题,匹配的经费有保障吗?

(2)实验条件: 实验方案有无保障?你所在部门具备了你要做的课题的实验条件了吗?实验室,仪器、设备,物资材料、试剂、药物;原始资料,现场条件,参与人员有无保障?帮手,部门协调,对象配合程度等。

(3)实验对象:人数,配合程度,现场,材料及其相关条件,你的工作量、工作能力能满足吗?脱产、半脱产、不脱产、配备助手吗?

(4)时间:时间安排上可行吗? (5)领导:单位领导支持吗?要懂得开发领导,这是关键! (6)资料分析:资料容易获取吗?可否公开?署名问题等。 (7)假如研究计划需调整,如何去做?有备用方案吗?

(8)成果形式:论文、产品最好具体分开。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知识产权问题:谁的课题,如何署名,能发表吗 即使以后发表,亦涉及此问题。

4.5 注意事项

(1) 避免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一旦被揭发,祸及单位、个人声誉,将来和他人。

(2) 仔细参阅立项申请填写要求,最好阅读一下有关的申报指南,周密审阅,参考中标立项申请反复修改,或请“高手”帮助修改。要特别注意立项一定要具有“特色”。只有“有特色”的东西,才容易得到相关领域的承认,不要无视人类文化理念。

(3) 在原工作基础上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思考,切忌匆忙或无准备地落笔。 (4) 充分利用辅助条件或依据,如结题报告,合作单位保障,外国专家评语或信笺,高档次成果奖证书复印件等。

(5) 近几年立项申请字数有增多趋势,尤其是立论依据部分,不妨插入一些图示,可起画龙点睛作用。

(6) 要注意研究梯队搭配合理。应简要说明申请人的研究经历,过去作过的课题,资金资助情况等。申请人和主要成员要列出主要论文及成果奖励。课题成员身份证号码要真实无误,本人亲自签名。

(7) 纯基础研究固然重要,但实际应用前景看好的项目越来越受到青睐;此外,目前更倾向于资助具有前期工作基础的项目,故新起步项目应慎重申报,而产学研联手,并能与社会经济效益挂钩的项目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8) 与高新技术结合的项目受到关注,但并不一定是高精尖仪器的检测项目,主要指跨专业的结合;投报学科口有讲究,须慎重。

4.6摆正心态问题

(1)心态要平衡,由于竞争激烈,要有“落榜”准备。中标与否是个人实力与水平的体现,没有必要怨评委不懂你的专业。若没有前期工作基础,最好避免报省级以上课题,不妨从低一级课题入手。少有人投标一次,便获得成功。要有磨砺和恒心,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2)切忌形成“思维定势”而不能自拔,自叹无人识己。近来,各类立项“锦上添花”趋势明显,而“雪中送炭”少。而且,中标者年龄偏低趋势明显,30~45岁间中标率明显上升。

(3)“急功近利”想法要不得,思想和具体操作上准备得越充分(越长),接近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4)屏弃门户(学科,科室)之见,不要“老死不相往来”,跨学科申报的课题愈来愈显示强劲的竞争态势。

第二篇:如何进行上下级组织沟通 单选题

1. 在组织中,建立畅通沟通渠道的要诀不包括: √ A B C D 认清目标,全面知己 推敲意图,准确知彼 争取天时、地利、人和 不能打断、回应对方

正确答案: D

2. 在企业中,下达指令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 A B C D 吩咐 强制 请托 征询

正确答案: B

3. 进行高效会议沟通的主要类型不包括: √ A B C D 共识型 传达型 讨论型 参会型

正确答案: D

4. 会议沟通的五大要素不包括: √ A B C D 议题要和参与开会的人有关 会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号召员工普遍参与 参与开会人的态度 正确答案: C

5. 在开会时,议题达成的四个阶段不包括: √ A B C D 导入议题 获得多种结论 充分发言 确定责任人

正确答案: B

6. 在与下级员工面谈时,上级不恰当的行为表现是: √ A B C D 不与员工争论 不打断员工说话 不过早下结论 尽量多说,让员工多听

正确答案: D

7. 与上级沟通时,需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 B C D 少问选择题,多问判断题 有问必答

接受批评,不推卸、不辩解 调整好心态,无怨言地接受任务

正确答案: A

8. 在与上级意见相反的沟通中,不建议出现的行为是: √ A B C D 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动摇 问明理由,仔细周全思考 提出书面报告

讨论后应该服从上级的决定 正确答案: A

9. 上级直截了当地下达指令时,最好不要出现的行为是: √ A B C D 准确、周全、完整地多次下达 给便签或任务书,立军令状 适当讨论,要求具体行动计划 求反馈,确保清晰理解指令

正确答案: A

10. 进行跨部门沟通时,不恰当的做法是: √ A B C D 取得上级的支持

最好采用书面沟通的方式 情绪缓和,尊重双赢 建立必要的“工作联络单”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

11. 在与上级沟通前,下级要针对具体问题给出一个确切可行的解决方案。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2. 通常来说,事前的沟通称为解释,事后的沟通称为请示,一般请示都显得苍白无力,所以事前的沟通非常重要。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3. 进行高效会议沟通时,不需要有专业的会议主持人。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4. 绩效考评管理的关键在于提出明确要求,要具体量化。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5. 上级批评下级时要注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此种说法: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第三篇:如何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一、正确认识课题研究的意义

是否参加过课题研究?你认为教师有必要进行课题研究吗?在课题研究中,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和老师们沟通的几点认识:

1、课题研究不是神秘的,不是高不可攀的,一线的教师完全可以做到,做好的。

提起科研,做课题研究,不少的老师都认为是很难的,应该是专家们做的事。作为一线老师日常有那么多的教育教学任务,哪里还有时间、能力去做。对科研产生畏难的情绪。其实,这是对教育科研不了解,对学校里的课题研究没有正确认识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恐惧。学校里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科学家、专家所作的复杂、高深的科学实验,它是属于一种应用性的研究,是用于解决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质量的一种研究,或者说行动。就是我们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审视、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说白了,课题研究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有一个研究的中心(理论支撑),有具体的操作思路——这就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但是,课题研究又不等同于传统的教研活动,它是对教学经验、总结的一种提升,表现在它的过程是规范的,它重视理论的指导参照作用,它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

2、一线教师必须学习课题研究。

首先,做课题研究是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曾提出:“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前,我们很多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相似相同的工作,熬到一定年头,自然就有了经验,也许不用备课也能教了,凭经验、吃老本就能应付。所以,有人称我们为“教书匠”。但是,教育改革呼唤着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教师,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而做课题研究是提高我们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因为做课题要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查阅、收集、学习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书籍。一般做一个课题,大约看5-6本书,上网查许多资料,这样就有意无意地促进了我们多看书,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另外,做课题要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做中反思”。一个课题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将随着学生的实际,实验的可行性要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就容易形成反思教学的习惯,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科研的意识。

其二,做课题能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困惑。学校里我们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改进改善教育教学行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困惑。它和我们教师最主要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密切联系的,课题的提出就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课题实施的过程就是我们有计划、有步骤、不断反思调整的教育教学行动,而课题的成果就是解决问题,达到师生双赢。例如:国家级课题“字理识字教学法的实践性研究”就是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发现学生识字任务重,容易出现疲倦、机械、回生等现象,教学效果不佳,效率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和字理知识,进行了课题研究,通过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字义,做到见形知义,形义结合,有效的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又如为了解决作文教学中学生畏作文,作文难的问题,个别学校进行“双积累两结合的研究”和“学生生活化习作研究”。可见,做课题不是教师的“副业”,不是加重工作的负担,而是帮助教师更高效,更高层次的工作的途径,应成为教师的“主业”。

二、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1、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撰写课题方案)→实施研究计划(收集整理阶段性成果,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结题(整理研究成果,汇编成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推广和运用研究成果。

2、要学会选题: 选题是教育科研的起点,是探索的第一步。课题选得好,教科研工作就有可能顺利进行;课题选不好,教科研工作就难以开展或难以进行。因此有人说,好的课题等于成功的一半。

(1)怎样确定研究课题?树立一个思想: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

教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理论方面的问题;二是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要独立研究大型的理论性课题,确实难度很大,不切实际。然而,中小学教师活跃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可以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从众多问题中找出有实际意义的题目,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校的条件,确定自己有可能进行研究的教育科研选题。这样的课题来源于实践,能解决实际问题,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还能够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那么,我们如何从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中找到自己的科研课题呢?身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众多的问题,我们习以为常地处理各类问题,有些容易解决,有些不易解决;有些问题可能解决得好,有些问题可能解决得不尽人意,如怎样转化后进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等虽然问题众多,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教科研课题。什么样的问题可以作为教科研课题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作为教科研课题的问题应具备哪些特点。①问题具有科研价值; 作为课题的问题首先应具有研究价值。所谓研究价值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指研究的这个问题,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可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选定的课题要具有应用价值。②问题具有科学性,作为课题的问题必须具有科学性。科学性体现在研究问题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的明确,立论科学合理,事实真实充分。具有科学性的课题既要有实践基础,又要有理论基础。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具有实践基础相对容易一些。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有一定的针对性,有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作事实依据,容易使选题具有实践基础。如,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等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普遍感到困难的是选题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对选题的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缺乏科学理论的选题,起点低,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因此,我们只要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不断地充实自己,就能在教育实践中选择好③问题具有创新性: 作为课题的问题必须具有创新性。所谓创新,是指没有人做过或没有人在做的课题,或者是别人做过却未能解决或者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要做到选题新颖,有独创性,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创新性的课题;二是怎样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所谓创新可以表现在多方面,如:反映新的内容,反映时代的特点,反映新的视角,应用新的研究方法。 (2)哪里去找我们课题的灵感呢?

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符合“想好了做”这个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征的。如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答案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不是的。如果你以科研的意识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有学习态度的原因,预习不充分;有学习能力的原因,自己学不会;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胆子小„„这时,你再反思:学生是求知最强烈的,这就是问题。“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这样,一个课题就形成了。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了解学生的现状是必不可少。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树立“学生为本”的意识。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谈话法、观察法等了解你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现状,并进行分析,从而寻找课题研究的来源。学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学生的不足、缺点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3)选取微型课题的一些小窍门:工作中你最苦恼的事;工作中你最感兴趣的事;|

新的教育要求;新的教育理论的启示;参与别人的课题;别人成功的经验;别人失败的经历

(4)我校现有的课题研究

3、论证选题

选题后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阅与本题有关的重要文献,对所选题目进行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学习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为做课题寻找理论支撑,也能确定好我们课题研究的基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① 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为了节省时间, 最好是看教育文摘类的杂志和报刊,阅读文献综述、科研情报及动态之类的东西。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的科研信息量。②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是指导我们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也是新的教育观念、理论在学科中具体反映。“新课标解读”是有必要反复学习的,它能使我们以最捷径的方式汲取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了解整个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背景,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我们做好课题的方向。从新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也可以寻找到我们课题研究的依据。③要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主要了解自己所做的课题是在什么层面上:别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做过哪些工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有待我们去研究的?他们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结果是否科学?了解别人研究的程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根据自身的特长、能力有选择地进行具体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撞车事件”,重复被人的老路,造成精力、物力上的浪费。选题、论证的工作可谓:“远行之前先探路”“磨刀不误砍柴工”

4、课题研究的方法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实验法;等等。

行 动 研 究 法

目前国际流行的一种教师研究的方法。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的方案,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如果效果不佳,出现新问题,再诊断、分析、制定进一步方案,循环往复,改善提高教学行为。程序: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归因—— 措施与行动——评估与反思

特点: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适用: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

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

另一种模式: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个 案 研 究 法 :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同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所以,个案研究就特别适合教师的研究。教师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或一类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对于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总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个案研究中,原始的资料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也可能通过对某个案的研究而形成假说,进而产生新的研究课题或教改实验。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实验法”

通俗地说,这是一种先想后做的研究方法(相对来说)

——“想”:从已有的理论和经验出发,形成某种教育思想和理论构想,即“假说”(亦可称假设");——“做”:就是将形成的假说在积极主动有计划有控制的教育实践中加以验证。通过对实验对象变化、发展状况的观察,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效的验证和完善假说。

三、学校对课题教师的一些要求

1、认真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做好记录,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科研水平

2、积极参加课题组活动,服从课题负责人的安排,自觉接受课题组的考核,履行在课题组中的职责,按时完成、上交课题资料。

3、每学期完成课题研究“五个一”活动:一份课题研究计划、一节课题研究课、一份研究课教案、反思(或案例)、一份听课、评课记录、一份课题小结,并上交课题组长。

教师的工作的确是一项劳心又劳力的工作,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似重复的工作中,我们总想改变些什么,总想有点新东西,总想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留下点什么。在这期盼中,教育科研向我们款款走来,以两句话和大家共勉:行动即研究,研究即收获;累并快乐着,赢在过程!

第四篇:一线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姜芳

Slide3 解决是什么——对一些重要概念及研究步骤进行解释

回答为什么——从意义和作用等方面展现某些研究步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阐述怎么做——呈现一般流程及具体操作 Slide4 研究——大问题切碎成小问题,探究小问题背后的成因,解决他们的对策,再一件件整合起来成为研究的整体;

开题报告——强调“做什么,怎么做”,主要包括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基本内容及要突破的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参考文献等。从内容框架上来说,是申报书的“升级版”及“具体化” 申报书——强调“问什么”(背景、意义、目标等),一般设计问题的论证、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度计划、预期目标和阶段成果、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作用和意义等

研究假设——研究者根据一定的事实观察和科学理论对研究将会取得的结果或者理论的推测,不是每一个研究都会提出明确的研究假设;

研究综述——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即在对某一方面的专题、资料全面搜集、阅读大量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述。有利于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对后人来讲也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可以指导开题报告和论文的写作,是课题研究进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前工序,是立项申请书的一部分。

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组成——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相当于总述;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者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部分或者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变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者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的,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Slide5 做研究综述的意义——首先,研究综述是任务研究的基础,做之前需要看一些文献资料,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次,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做研究综述,可以知道在这个研究主题上别人已经做了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借鉴那些做法或者吸取哪些教训等;再次,知道了别人如何做和做得怎么样,我们才能结合实际思考我们能做什么,能有哪些补充或者创新,我们的研究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综述的结构——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研究意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侧重研究的学术理论价值,是对某种教育学说或者理论的细化、发展、充实和完善,或者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新概念或新方法,从而填补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理论的空白,推动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实践意义侧重操作层面对推动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如: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问题,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意见和操作性强的可行方案,这些对学校、师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线教师所进行的课题研究一般更侧重于实践意义。 从三个角度考虑:1科学性——研究问题是否真实,研究意义和价值是否重要;2创新性——研究是否提出新的教育理论,是否丰富和发展某种重要的教育理论或者学说,是否引领学科发展;3应用性——研究对解决重大教育决策问题、教育实践问题是否有重要作用、是否有广泛的应用与开发前景。具体论述某项教育教学研究的研究意义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对教育教学理论的贡献,对本学科建设的意义,对国家或者社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

Slide6 教学、课题与研究三者有机结合是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

从教学实践的疑难、矛盾和困境中发现研究课题(教师的理想与实际存在着差距,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与学生的情景教学中和目标之间存在着冲突,教师与领导、同事或者家长对教育教学存在着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捕捉研究课题。 研究背景:大背景指的是时代背景,如国内外的教学改革大趋势,小背景指的是区域、学校甚至是师生个人的特殊背景。一线教师应多关注分析小背景,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从教师的实际能力出发,从学生的特殊需求出发,这样才能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寻求理论依据:学习相关教育家学理论,选择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具有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理论支撑,寻找研究内容与支撑理论之间的契合点。

概念界定:抽象性定义,操作性定义。一线教师适合采用操作性定义。就是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研究问题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操作的项目。在对概念进行界定时,最好不要直接引用别人现成的阐述,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的需求,对文献中的相关定义进行修改并赋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即将文献定义与自行定义相结合,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概念更需要予以自行定义,同时还可以与相似的概念做一些比较分析,通过与别人的比较突出自己的特点。

课题分工:根据研究任务进行分工,如前期调查,研究方案的制定,课题申请书的撰写,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处理,理论与技术的培训等。分工原则是要有规划,要对成员的研究能力及所擅长的方向进行深入了解的,做到知人善用,合理分工,并对研究团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如问卷的施测,访谈的技巧等。团队管理的重点在于明确职责、保持沟通。通过制定“研究工作实施计划”,包括研究工作的内容、具体操作、时间截点以及负责人(或者团队),使所有成员清晰了解自身的责任和角色,及时调整;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阶段总结或汇报,交流研究进展,及时调整、修正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视实际情况对团队分工进行适当调整。

研究起点:从常态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把问题的零碎研究转化成系统的课题研究,在原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深化、拓展、提升研究。

Slide7 宏观技术路线——行动研究,循环性的反思实践。经历的真实的实践,主要特征在于反思,通过反思对问题进行重新认识,从而带来螺旋式上升的行动循环,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规范性和自觉性。步骤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拟定计划、行动实施和提出报告。 观察研究, 个案研究

中观技术手段——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叙事法、作品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等 微观技术工具——制作观察表、编制问卷

Slide8 整理——确定有价值的资料,分类成定性资料和定量资料,整理摘录,建资料档案,以便分析时查找

提炼——用事实说话,实效性(问题要现实,严防假问题,边研究边发现问题;研究过程要真实;研究结果要务实,以成效为主,成果为辅,要有效果检测,用事实说话,改变直线思维的习惯,对研究结果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深入反思和讨论,找出症结所在,矛盾所在,这样才有助于改进工作),有创新(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新办法解决老问题,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反思——从“人”的角度——研究者:反思教师自身以及所在团队的理论素养在驾驭该项研究中存在哪些不足,以往的经验或观念是否对该研究产生了影响,大家是否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等;

从“事”的角度——研究设计、研究过程、研究结果:

反思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对整个研究的一个规划,包括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步骤等。研究结束后要反思的是:是否按步骤有条不紊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内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或者研究方法更合适该项目等。

反思研究过程——反思研究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或应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等。

反思研究结果——反思该项研究是否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是否汲取了预期成果,研究成果的表述存在哪些不足等。反思是否将研究结论提升到了理论的高度,是否总结出其中所蕴含的的一般规律,是否能够运用研究结论指导教学或学校管理进行后续研究。

结题后需要:深化成果应用,推广研究成果。

Slide8 研究报告:实证型研究报告,文献型研究报告,理论型研究报告 行动研究报告撰写:

题目的表述——突出措施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因果关系,避免“文学化”和“情感化”的表述方式。两种表达方式:以问题问中心的开放式表述,突出从某个具体措施入手去解决问题的表述。

摘要与关键词——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包含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与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哪些工作,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结论或者结果所产生的意义。文字需要十分简练,通常控制在200~300字。

关键词的作用是提醒读者着重理解的几个核心词语,便于文献资料的检索,告诉读者需要领会的核心思想或者观点,3~5个为宜。

正文组成:问题的提出——体现问题的发现、解决问题的意义和初始调查的过程与结果(重点放在调查结果的呈现和分析上,至于调查的对象,问题的表现指标和具体的调查方式制作简单的交代即可)

问题的归因——体现理论、经验和调查三个归因的过程。理论和经验的归因启发、通过发你排查确定导致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简要说明根据主要原因进行实证调查的主要内容。 措施与行动——详尽描述,展现研究者是如何采取行动步骤进行研究的,所拟定的行动方案的实际实施情况和影响范围,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采用了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或方法,在行动的过程中是如何收集反馈信息的等。是反思性的循环实践,螺旋式上升。

评估与反思——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进行再分析,梳理自己的相关经验和教训,采用质性或量化的方式说明问题解决的成效,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在问题解决中有哪些利弊得失?有哪些体会与启示?效果如何?回答效果如何时,即可以大量采用“教育事件”“教育故事”来描述行动研究之前和行动研究之后的变化,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日记”或者“周记”中写下自己对教育行动研究的体验和感受,然手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感受纳入研究的结果与讨论的范围。还可以采用量化的方式,收集必要的数据并作出相应的统计分析,为了增强解释的说服力,可以利用前测和后测的数据作对比。

Slide9 问题出自——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源于教学,立足课堂;学生与教师的困惑;差异与矛盾中,调查了解中

获得什么——专业水平的提升(促进理论水平的提升,促进专业知识的拓展,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学风格的形成)教育成绩的提高,教育人生的点亮

指导教学工作——研究问题要贴切教学实际,解决教学真问题;理论学习要融入教学实际,明确研究方向;研究过程要关注教学实际,立足课堂教学

怎么做研究综述——阅读,整理,小结。收集资料的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综述是你查阅相关文献的成果。任何研究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并且遵守学术传统,而不是空穴来风。你需要告诉读者,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研究到了何种地步,有什么缺陷,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拓展。这一方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你的文章价值何在。任何与本文相关的重要成果都应当在综述中得到体现,并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综述不是概述,不能泛泛地引用和概括,要有扬弃,特别是有批评。否则,如果别人都做好了,要你写文章干嘛。综述比较容易看出作者对该领域所下的工夫,因为作者需要广泛阅读,理解不同论文在关键假设和模型上的主要分歧。好的综述本身就是一篇独立的文章。

第五篇:一线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对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及专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一线教师都意识到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大多数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重视不够。教育科研有一套自身的规范和方法论体系,是体现科研精神、遵守科研原则并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目的选择适当方法的研究过程,是精神、规则和方法的有机结合。我们强调让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却忽视了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方法的引导,这不利于推动教师积极自主开展教育科研。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是教育科研的核心和关键,很多一线教师在教育科研活动中,确定了自己研究的问题和方向,却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存在困惑、误区或偏差,他们不知道选择或利用哪些研究方法来开展这项课题研究,或是他们选择的研究方法不适用于这项课题研究,又或是在他们选择了合适的研究方法后,却不知道研究方法使用的规则和限度,导致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大打折扣。一线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科研,既反映了一线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研究素养,体现其尊重教育科学规律的理性精神,同时也决定着教育科研开展的进程、结论的可信性和科学性。本文的目的不是苛求所有一线教师要像科研机构教育研究者一样选择和掌握研究方法,而是为了说明科研方法有其必然的规范体系和适用边界,以此提高教师选择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一、明晰不同研究方法的特征和使用规则

教育科研方法是指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教育观察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叙事等。在研究方法的一般方法层面又可分为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等属于定量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和教育叙事等属于定性研究方法。教师在选择研究方法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每种研究方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类型、方法使用的步骤或规则、注意事项、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局限等。我们知道,每位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科研能力水平存在个体性差异,对每种研究方法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研究方法之前获取研究方法的详细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节约教师日后使用研究方法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提高研究效率,而且能让教师在全面了解研究方法信息和把握研究方法规则的基础上,更科学合理地使用研究方法。

当前大部分一线教师倾向于选择问卷调查法展开研究,但他们对问卷调查法的了解不够,导致问卷的编制及发放效果不太理想。对于问卷调查法,一线教师应该了解问卷的一般结构(卷首语、问题和回答方式、编码选项、其他资料、结束语),问卷设计所依据的维度指标框架、问卷的题型设计、问卷的问题表述、问卷的回答类型及注意事项、问卷的发放(抽样和分发问卷)等,只有明晰问卷调查法的关键要素、操作步骤和使用规则后,才能用好、用对这种方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线教师在选择研究方法时要注意该方法是否契合自己的能力水平、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例如,教育实验法对于处在一线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方法,教师可以直接使用该方法研究课堂中的学生群体,但实验法对研究者操作自变量、观测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抽取实验样本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专家进行指导;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指出:“学校中结合实践的教育科研只有着力关注这种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活动、感受、体验与诉求,才能彰显其活力而呈现丰富多彩的教育意义。教育叙事正是这样来切入学校中个体和集体的教育生活经验,使教育科研回归教育生活本身,在理解和分享中领悟我们自身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并成为学校科研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或课堂本身就是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场所或现场。”

一线教师作为教育科研的研究者,必?加强培养自身的研究方法素养和储备研究方法相关的基本知识。一方面,教师应自主阅读和学习国内外教育科研方法相关的著作或成果;另一方面,教师应通过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方法主题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自身对研究方法的认知,避免选择研究方法时的盲目性。

二、根据研究问题选择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扎根于研究问题之中的,研究问题的目的及性质决定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只有选择了合适的研究方法,才能科学地解决研究问题。所以一线教师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既要考虑到研究方法本身的概念和适用范围,更要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目的和性质。如果教师想要调查班上所有同学的课外补习情况,那么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如果教师想要了解不同的评价方式(表扬、训斥、静听)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那么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实验法,教师可通过对班上学生进行同质分组,对三组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分别施以表扬、训斥、静听的评价方式,最后通过检测三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研究不同的评价方式究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何种影响;如果教师想要了解班上的某位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那么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法;如果教师想要了解学校某学科特级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那么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叙事;如果教师想要了解我国语文课改近十年的发展状况,那么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如果教师想了解班上学生数学课的发言情况,那么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观察法。

当然,在实际的教育科研活动中,我们需要选择多种研究方法解决一个研究问题,或者一个研究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加以解决,那么我们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根本还是在于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目的及性质决定了选择哪一种方法才是合适的,所以研究者必须明晰、细化、确定研究问题的要求和研究对象的规模。如一位教师研究“小学生学业负担情况调查”,当研究问题是了解全校所有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情况时,教师应该选择问卷调查法,原因在于这是一个大规模研究对象的描述性调查,问卷调查法能完成对大样本群体的学生学业负担信息调查;当研究问题是深入了解某班级学优生的学业负担情况时,教师应该选择访谈法,由于研究对象较少(集中在班上的学优生),但要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学业负担信息,仅凭结构化的问卷信息难以达到该要求,需要教师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访谈,获取丰富的关于研究对象学业负担的信息。这也启示教师在研究问题时,一定要细化和聚焦问题的要求和性质,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针对该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最后需要澄清的是,教育研究方法没有“好”与“坏”,谁更科学之分,研究方法的“好”与“科学”体现在它是基于研究问题的,抛开研究问题本身而去论证哪种研究方法更加科学是没有意义的。一线教师常常存在这样的“误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定量研究法比文本分析法、教育叙事等定性研究法更加科学。从根本上说,研究方法是为了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证据和资料,所有研究方法都是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定量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没有哪种研究方法是万能和完美的,所以在教育科研中,教师应结合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三角佐证,使研究的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这让我想起了一位一线教师的研究课题“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研究”,她不仅选择文献研究法搜集反思能力、小学生反思能力、数学反思能力等相关的研究成果资料,而且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本班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情况,值得借鉴的是,她利用学生的数学课反思本去分析学生的数学反思情况,从学生的反思日记中提取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关键信息。由于反思能力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难以通过问卷中各种结构化的问题和测量项目去获取全面的关于学生反思能力的数据信息,而学生的反思本是蕴藏着大量数据信息的质性材料,教师通过选择文本分析法,从学生反思本中挖掘和提取潜在的数学反思能力数据资料,如小学生数学反思行为会有哪些外在表现和心理特征等信息,弥补了问卷调查法在获取数学反思能力信息上的片面性和浅层化,丰富和深化了研究数据资料。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朱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