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2-09-12

21世纪是信息社会时代, 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 大学生拥有计算机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在高等学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但是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一, 特别是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计算机应用的水平差异比较大, 比如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和来自普通城市的学生, 来自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等。

我是初次涉及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在课程教学伊始, 为了了解学生们计算机应用的水平, 我对我所教学的200多位学生进行了一个调查。调查的范围虽小, 但对学生们的学习起点还是有一定的反应的。调查的结果如下:绝大多数的学生曾经接触过计算机;近8成的学生在中学时开设过计算机课程, 这里面大部分中学阶段没有开设过计算机课程的学生来自农村;有近7成的学生会简单的windows操作;只有不到5%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硬件有一定的了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接触过网络。由此可见高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是零起点, 这对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的方式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两个挑战∶一是中学计算机普及后, 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应当如何应对?如果还是停滞不前, 不对教学内容有所更新的话, 学生还会不会感兴趣;二是在网络时代应该怎样进行计算机教育?怎样充分的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方法, 使学生接触的信息量更大。

进入21世纪,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要有新的思路, 要上新的台阶, 应当提高大学生的IT水平、加强应用能力, 提倡创新精神, 突出网络教育, 着眼培养人才。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两大挑战, 有以下的几点思考。

1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侧重于什么

现在高校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提高了, 计算机基础教育究竟应该是侧重于原理的讲述和解释还是侧重于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有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应该向理论方面提高, 例如让学生去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一些理论课程, 比如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有人认为应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我更倾向于后者的观点, 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我发现, 现在的学生对将来的就业压力的认识比我们想象的更明确, 他们希望学习的每一门课程都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得以应用。针对计算机基础者们课程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在工作中更有效能的计算机应用技能。针对这个问题, 我想首先应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分类有两种∶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思维的方式方法的养成颇有益处, 而应用知识更易应用于实践中,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应以应用知识为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不是计算机专业人士, 而是在本专业领域内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以我所教学的几个班级的学生为例, 外语系的同学对于语言翻译软件比较感兴趣, 而音乐系的同学就对各种乐器乐谱的编制软件比较感兴趣。这就要求对计算机的常见应用作一下分类, 哪些是所有的专业的同学必须掌握的, 哪些是专门针对某一院系的同学的。这一点需要长期的教学经验的积累。

应该说,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际上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应当按照应用的需要和类别来设置层次和组织课程, 而不是按计算机科学的体系来设置课程。强调应用的教育, 并不是不要理论, 而是理论要适度, 围绕应用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 而不是金字塔似的先学理论知识然后应用。

2计算机硬件知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 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里对于计算机硬件知识的介绍是教学得难点, 也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部分。究其原因是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个陌生神秘的领域, 并且计算机硬件的知识的讲解又是很难通过具体的操作和演示来完成。

我认为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 对于计算机硬件部分的知识应掌握以下几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1) 计算机硬件系统得5个组成部分: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总线和接口, 并且要知道常见的硬件设备是属于哪一部分的。

(2)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搭建, 常见硬件故障的检测和排除。

(3) 常见计算机硬件的选择和配置。

(4) 常用计算机硬件检测和配置软件的介绍。

但从实际情况看, 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动力。比如,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搭建这一部分, 我的做法一般是找来一整套的计算机硬件, 在分别介绍的基础之上, 重点演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装过程, 并且让学生亲自体验, 以寻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不少专家和老师认为,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已使得软硬件相互结合, 相互交叉, 难以分开。应当以应用为中心, 根据需要, 同时学习软件和硬件知识。有的专家提出, 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同时包括软件和硬件技术, 应当在学习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时, 学习有关的软件和硬件知识。这样的学习将学以致用, 学用结合, 学生感到比较自然, 教师也觉得好讲。我认为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检测和配置软件的介绍, 可以让学生知道更多的硬件系统的技术细节, 在书本介绍的基础之上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3怎样充分的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方法

由于因特网的出现和网络化进程的逐步扩展, 网络的应用已迅速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例如:电子商务、网上办公、网上炒股、数字图书馆、网上教学等, 可以说21世纪就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的广泛应用, 使人们通过计算机即可方便地实现全球范围内信息的共享与交换, 使计算机的潜能进一步地得到拓展和发挥。基于网络的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是一种能够适应21世纪教育需求的全新教育体制和模式。通过校园网、教育网及因特网, 教师可利用远程资源在网上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 包括授课、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考试、统计分数等。远程教学延伸了课堂的空间和时间。

3.1网络化教学中的主要环节

(1) 网上授课。

授课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普遍采用了网络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手段。通过网络多媒体的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播教学信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大课堂信息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对于计算机这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利用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是十分恰当和必要的。例如, 当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介绍字处理软件Excel时, 若不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讲解, 那数目众多的菜单、工具栏和统计函数将令学生一头雾水。与联机大屏幕投影教室相比, 网络多媒体环境不但可以实现讲练一体化, 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监控学生机的使用状态, 大大增强了师生的交互。

(2) 网上辅导。

要使学生迅速掌握课堂上所讲授的众多内容, 答疑和批改作业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教学活动。利用网络进行网上辅导, 教师和学生可随时通过BBS或E-mail方式进行沟通, 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体现出这一特点。对于学生大量的作业, 若要求学生上机完成并在网上提交给教师批改, 极有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 又有利于教师的批改。教师还可将作业正确答案在网上公布, 方便学生的查询和改错。这将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3) 网上自学。

由于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 应用的深度越来越深,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 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差异也很大, 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讲授知识是无法使计算机基础教育同时兼顾教学内容的

办刊宗旨

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为更好的提升本刊的信息技术全面性, 我刊现面向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科教领域管理人员、科技教育人员、各类院校的广大师生征集优秀稿件。

投稿须知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文章以2200~2700字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等要素齐全。

3.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 注明图题图号。

4.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5.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7.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 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办刊宗旨及投稿须知

广度和深度。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学环境对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学活动, 需要教师在网上为学生提供所有必须的教学资料, 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CAI课件或电子讲稿、电子教材及参考书目、重要习题及参考答案等。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在网上不但要公布各门课程中必学内容的资料, 还应公布规定内容以外的其他内容的资料, 以便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自学空间。

3.2网络化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

为了使网络化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应加强对综合教学系统网站的建设。一个好的网络化教学系统首先必须具备易于操作的特点;其次教学系统在形式上应生动活泼, 因为网上的许多教学活动, 如网上练习、网上自学等都要求学生在无老师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去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 教学系统中的各门课程的题库都一定要包含大量的、内容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难度不同的题目, 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不同需要;第四, 网上练习和网上考试的题目形式应多样化, 当然这给检测答案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 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开发所需的智能化习题库和智能化的考试系统, 使练习和考试的准确率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摘要:本文针对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侧重点, 计算机硬件知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怎样充分的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硬件,网络

参考文献

[1] 赵利, 莫金旺, 田克纯.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杂志社, 32 (7) .

[2] 张福炎, 孙志挥.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算机编程语言在生产测井原始数据格式处理中的应用下一篇: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