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材与学生情感价值取向差异性的反思

2022-12-21

随着教育的推进, 我们进入了在新课程指导下的新一轮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是生长和建构, 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 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生成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我们预设下的现象, 另一种是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 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语文教学尤其灵活多变, 更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

语文教学更多地从关爱每一个学生生命发展的基点着眼, 提倡个性化学习, 在启发学生自由感悟和注重生命体验的情况下更加显现了一个根本问题:应当怎样正确理解课文文本的价值取向。

课文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自由感悟是统一的还是对立的?

语文教师通常认为的“课文价值取向”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文字只是人文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的一种载体, 这些价值取向均在“课文价值取向”的概念中。作者在塑造文本的同时, 首先是作者的价值取向。作者写成一篇文章, 总是要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 一种情感, 一种社会效应, 文本无不体现着自己的情感价值取向, 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在教学文本过程中, 向学生传达人本的价值取向当然也离不开对作者价值取向的探求。客观而言, 作者在创作文本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空间、社会背景的局限。我们在阅读前人作品的同时, 对于作者的价值取向, 既有认同、接受、赞赏的一面, 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异议和碰撞的一面, 这是很正常的。例如在当下的社会, 人们既注重实际效应, 又注意仪表仪容之美, 这成了社会的主流文化, 就像中学生喜爱金苹果一样, 注重外表好看又善于推销自己, 这正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促使价值观念的相应改变。应当是无可非议的。正如我们在赞赏屈原有强烈的爱国之心的同时, 也惋惜屈原的自我牺牲, 有学生就会提出:“爱国就一定要付出生命吗”这一类疑虑。在他们看来, 即做一个有能力的人, 外表好看的则更好;既要坚持, 也不做牺牲。由此看来, 当今的学生对情感价值、生命价值的取向又有了新的台阶。

我认为, 所谓“文本”也就是作者已写成, 但未经读者阅读理解的文稿。虽说在文本中作者会不可避免地按照自己的情感价值、道德观、社会观的取向来创作。事实上一篇好文章, 一部好作品, 他们的意蕴, 在学生阅读时, 在教师教学中, 在再学习过程里, 学者和教者往往会超越作者的本意, 产生远比作者更为丰富的情感价值取向以及社会价值取向。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更是常见。对于文本形象的价值取向, 本身就具备了让读者可以充分感悟的物质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大可不必拘泥于作者的价值取向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学习的过程, 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学生个体的再创作过程, 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 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因为每一个人对文本的阅读, 都有极其个性化的理解, 这就构成了理解的差异, 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认为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无疑可以大大超越文本的价值取向。如果我们只是拘泥于文本, 而忽视了作品中可能产生的更多的价值取向, 这显然不符合阅读教学的要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改革实践者, 又应当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指导者。所以, 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学习中的再创造, 强调有意义的个性发挥, 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 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教材应该是吸收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独立人格, 个性鲜明, 情感丰富, 富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人才。

读书应当是一种体验, 即使课文已经有了相对客观的标准答案, 也应当宽容和尊重学生的感悟。我们不能把几千年前或者是几十年前的作者的观点作为一个固定的观念硬塞给学生。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精神得以唤醒。学生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塑造灵魂, 丰富精神世界, 拓宽精神领域, 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师生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灵魂的感召, 达到自我与自然、他人、文本、社会的和谐, 提高人文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 促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设阅读情境优化阅读心理论文下一篇:食道支架置入并发症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