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2023-01-22

不管你身处哪个领域,工作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汇报都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在一个项目的准备阶段,你可能要向领导汇报准备情况,在项目过程中,你也需要随时要领导和利益相关者汇报项目进度,在项目结束后,你也需要汇报项目完成情况,并进行总结。然而,不同阶段的汇报重点有所不同,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汇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城中学课改汇报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古城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古城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自主课堂》探索之路——古城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我校是一所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700余人,11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工36人。在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我们感到存在许多困境,如:小学基础薄弱、优秀学生流失等导致的生源基础较差,我们小升初考试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语数不能双及格;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实现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上的单边活动使师生疲惫,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习上的沟通少,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特别是到初三后,一些基础差的同学已经放弃了学习;教师在“教”字上苦下功夫,硬灌、死卡,学生被动的苦学,甚至厌学,偏离了教育的规律和人发展的规律,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今年,在教育局、教研室、镇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们进一步反思不足,力改陈弊,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减负增效之路。下面将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做法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校课改三部曲:一学二推三完善

1、学。 我校购买《高效课堂22条》、《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和《杜郎口旋风》等书籍,并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学习,要求教师结合工作实际人人写出心得,说心里话,说感想,说打算,半年来,学习活动对转变教师课改观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走出去——让老师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今年,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观看魏书生教授讲座;组织课改积极分子5月到株洲锦宏中学,6月到京北中学等课改实验取 1

得成功的学校进行参观学习。老师们学习的兴趣很浓,交流讨论的积极性很高。

2、推。经过多方学习探讨,我校确立了基本工作思路,决定先模仿,在模仿中探讨,在探讨中甄别取舍。先推行,在推行中思考构建符合我校情况的教学改革模式。于是,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①成立了课改先遣小分队,先走一步,以点带面;②尝试导学案的编写;③鼓励老师日常教学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④要求公开教学人人上课改课,体现自学、展示、反馈三环节;⑤为每个教室内添加了展示黑板;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淡化传统教案的评价;⑦多次召开课改座谈会,听取课改积极分子的意见和建议。⑧本着学习而不盲从的原则,合理嫁接名校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撰写个人学习体会文章,利用教研组活动的时间,组织大家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形成共识性文字及探索方案。

3、完善。杜郎口的“先学后教”和“兵教兵”,锦宏中学“小组学习”和“展示理论”给了我们重要启示。我们的课改尝试给了我们许多思考。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与实践,通过对比、研究、分析,我们确立了“还学生以自主”的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结合我校教学资源、生源基础等基本情况,制定了《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自主课堂》课改教学模式。我们认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本色应是天真、积极、向上和好学的,学生有权展现自我,有权自主的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学生成长的关键也理应在课堂上,我们的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所以我们的课堂要把自

主充分的还给学生。另外,我校网络状况良好,教室多媒体装备完善,师生可充分利用其优越性能。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课前质疑、解惑,课后的训练延伸;教师的课堂中引入、诱导、小结都可高效的展示。

二、《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自主课堂》具体运用

在“还学生以自主”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结合导学案在课程学习中的指导地位,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流程,经过我校师生半年多的学习和摸索,基本形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1、学生分组。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将学生分成6到7组,每组学生的学情大致相同,异组同质。每组挑选一个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为小组长,其他成员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分工明确具体,让每一个同学有事可做。贯穿始终的展示和评价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2、课前准备。我校大力提倡教师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每一科目都设有备课组,负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导学案的编排。利用多媒体,在课程导入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做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在重难点突破中,让重点得到关注和强调,使难点得到生动形象地呈现,最终实现简化。导学案是高效课堂必不可缺的辅助资料,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指导作用。

3、课中实施。首先利用对媒体生动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趁热打铁,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完成后各组指派成员到本组的展示板前展示,教师根据结果进行评价加分,对易错点

进行讲解和点评;课程中的重难点通常设置为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导学案上的问题,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然后班内展示,教师评价展示结果、点拨疑难问题;然后进行当堂检测,有效反馈本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最后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反思评价。

课后强化。课后作业分等级设置,有必做和选做部分,重基础,有提升,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取得的成绩:①老师们对课改的认识普遍有了一定的提高,绝大多数教师正在积极尝试课改,满堂灌的现象愈来愈少。②绝大教师坚持课改,坚持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彻底抛弃了传统课堂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定势。③学生课堂学习气氛与讨论热情空前高涨,积极参与课堂,厌学情绪有所逆转。

存在的问题:①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不高,激励评价制度措施有限,小组合作意识、组织管理、积极参与的氛围仍需创设。②师资力量有限,不能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没有专业的打印人员,老师准备一堂课花费的时间太多。③影响教学进度,教师有顾虑。④耗费较大,每堂课导学案打印需要大量纸张,学校一台打印机不堪负荷。

四、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1、继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网络和购置书籍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建立完善课改激励评价机制,开展课改示范、研讨课活动,肯定并推广部分教师课改的成果,确立我校课改的模式。

3、把课改行家请进来,为我校课改把脉,为课改教师释疑解难。

4、老师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是课改的难点,我们要重点对此进行研究和探索。

通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推进课改并不难,只要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成效。我们也坚信,随着课改实践的逐渐深入,随着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随着社会各界和家长对课改的认同,课改必将成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必将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舞台,必将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载体,必将成为教育事业腾飞的平台。

古城中学

2012年11月26日

第二篇:古城中心学校课改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古城中心学校自2003年秋季开始,在起始年级(一年级和七年级)使用新教材、执行新的课程标准,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到现在已经推行到二年级和八年级,共四个年级、九个班 ,计316人(一年级18人、二年级19人、七年级152人、八年级129人)。

现将我校在近两年探索中的一些做法向各位做汇报,恳求领导、专家、老师们的指正。

一、做好、做实“ 换脑子”工程

1、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理论及各科课程标准、研读新教材,撰写心得体会,交流学习经验,吃透课程标准,把握课改实质,切实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改教学理念。

2、广泛宣传、动员,争取社会、家长、学生的理解、支持,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

一年级和七年级新生入校后,及时召开家长会,将新课程理念、实验步骤、措施、要求向家长详细解说,积极争取家长

的配合和支持。张贴和散发宣传标语,扩大影响,让社会各界对课改工作有所了解和知情。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文化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等,让学生了解、认识课改、参与课改。

二、组织保证

1、根据我校九年一贯制特点,在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课改工作的基础上,又分设中学部和小学部课改实施小组,中学部又设文科、理科、英语小组,由教研组长负责,确立研究课题,课任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本学科的课题,写出研究计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推进。

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研究,在教师评价上采用同事评、家长评、学生评、学校评、自我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多角度、多方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学生评价上采用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既注重平时表现,又注重课堂表现,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将学生各方面的材料汇编起来,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真实反映他们的成长过程。

3、强化培训,夯实基本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技艺。在学习课标、教材基础上,为教师学生订阅跟新教材配套的

报刊杂志,同时也鼓励教师自己订阅,不定期组织教师到课改先进区观摩,不断学习、吸收、借鉴先进教学思想和方法为我所用。充分利用我校的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手段的培训,针对教师年龄、基础不同的特点将教师分快、慢班,由接受了省级培训的电教老师利用晚上时间将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演示文稿、电子表格等常用技能系统培训提高,正确应用中央电教馆资源,到现在为止,已经初见成效,大多数教师能将所学到的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教学相长,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4、在学校经费拮据的情况下,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课改工作做好服务保障。

三、改进课堂教学,以教研推动课改。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展现个性,不苛求教案的篇幅和字数,强调教案的实用性、针对性,操作性和课后的反思,让教案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课堂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积极创设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确立教研课题,组织

教学观摩,将说课、听课、评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

四、为防止课改进入误区,我们在教研工作中强调:在倡导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中,传统的优势不能丢,知识的重难点要突破,学生的基础还是要重视,对一些知识性强,学生在探究中难以得出结论的问题,要明确评价,不能模棱两可。课堂的组织形式不能只顾热闹,不顾效果,坚决防止摆花架子,作业的形式灵活多样,可分层次布置,可布置课后活动探究,可布置较长过程的观察、实验的题目。为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考试还是必要的,关键是要改进考试方法,体现课改理念,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开发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根据我校实际,地方课七年级开设青海历史,八年级开设青海地理,九年级开设民族常识,国防教育。同时我们小学部开发了《可爱的家乡》的校本教材,以介绍学校和本村情况为主,中学部七年级开发了《美丽的平安》,主要介绍县情;八年级开发了《走进生活》,主要介绍日常生活中的数、理、化、地理、生物的知识;九年级准备开发种植、养植。

六、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到村里调查塑料大棚种植效益,环境资源保护等。结合体、音、美、英语等学科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等,结合语文课特点,成立读书组等。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活动。成立学生自治委员会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成立雏鹰广播站,丰富校园生活。组织学生打扫“二月二”交流会会场等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主、自立能力。

以上是我校近两年课改工作的几点做法,离课改要求相差甚远,我们决心在上级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齐心协力,把我们的课改工作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在 探 索 中 奋 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汇报材料

自2004年秋我县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程以来,我校以高度地热情迅速投入新课程改革实践之中。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以汇报。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课改工作领导

我校从2004年秋季起,先后成立了“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新课程改革指导小组”、“新课程实验小组”、“课题研究小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对学校课改实验的组织、管理、指导、协调和实施工作。制定了课改实施、校本培训、综合素质评价等方案,对课程改革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了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教师管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面的有机配合。我们认为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能动关系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否被全面地领会,教师的实践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意图是否被忠实地执行,教师的敬业精神决定了教师对教学的投入程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参与热情,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对待学生,教师的情绪及其自我调节直接影响到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课程改革就是改变课程理念和教

材。教材是课程改革的载体和工具,是课程改革理念的物化表现形式,但它必然要依附于人而起作用,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加工和言传身教才能作用于学生,因此教师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教师管理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1.务实理论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借鉴了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力理论、实验主义、合作学习等理论的有益成分,进行整合了的教育理论。而作为山区的基层教师受自身素质、环境条件的限制,很难理解这套整合理论。如果没有清晰的理论思路,实践必然是盲目的。教师只能是肢解理论,生搬硬套,把自己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对理论学习,我们不局限于一个本子、一个数字,而是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措施来让教师领会和内化课改理论:

(1)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培训,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了«走进新课程»,各科«课程标准»及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观看了新课改的有关光碟。互相交流各自的看法和观点,讨论与实际教学相关的问题。通过集体的智慧来领悟和阐释课程理论,让教师鲜活的思想流淌在书本和备课中,让独到的见解闪现在交流、讨论的碰撞中,让内化了的理论氤氲在课堂的互动中,形成了我校良好的教风、学风。

(2)利用管理制度来引导教师的课改行为。在课改起始阶段,很多教师并不清楚新课程改革从何入手,中间过程如何运作。我校拟定了«新课程课堂教学规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规范»及«初三复习备考策略与方法»等规章制度。指明教师的课改方

向,规范了教育行为,避免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游离于新课程改革之外。在此基础上,各科教研组又根据学科特点的不同,制定了«学科教学、复习策略与方法»。所以新课程改革不能只凭教师的公共理性和社会责任感,而应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来引导教师的实际行为。

2.加强思想管理。

我们习惯于把我校称之为教师的“培训基地”。因为我校地处偏远,教师办公条件简陋,在此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青人。他们教学经验差,易冲动,当教学投入与产出发生偏差,自己的付出与得到的报酬发生冲突,以及现实社会的压力,就易造成心理失衡。由此就会引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抵触和心理冲突,造成其行为规范的错误。为避免上述情况,我们始终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制度,让教师认清目前的教育形势和用人制度,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其次加强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此,学校特别制定了师德学习培训制度,«三阳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印发和学习了«安康市教师违反职业道德处理办法»等规则性文件。促使教师学会用适当的标准来评价自己,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同时,学校领导与教师经常谈心、沟通,主动解决教师的各方面困难,为教师服务,使教师能安心工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经常协调与沟通,互相帮助,学校形成了上下一心,奋发进取,团结协作的良好教育教学局面。

3.提高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各方面素质要求更高,为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1)坚持教研组领导包挂制。学校领导每人包挂一个教研组,指导和监督教研活动。并坚持每双周三晚开展一次教研活动。

(2)深入教学研究,在总结和挖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作为教研教改活动的研究、探讨和交流的主要课题,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和听评课制度。

(4)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每学年由教导处指定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带导一批年青教师,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努力扶植骨干教师,全力打造教育名师。

(5)每学年教师必须阅读1-2本教育理论书籍,订阅一本与自己任教学科相关的教学杂志,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6)为教师尽量提供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各级组织的教师培训,我校教师必定参加。

三、领会课改理念,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下面浅谈一下我校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些简单认识: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以变革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模式为先导,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校的管理方式,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我们认为:

1.课堂教学应是一个互相交往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储备知识的“容器”,拷贝知识的“硬盘”,是思想者、创造者,教师是共同学习

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师生都从自己对人生、世界、生活、思想情感等的独特看法和体验出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交流,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交流和碰撞,师生双方相互吸纳和获取对方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智慧、人格精神等,从而达成知识共享,促使学生知识经验的增长,思想智慧的拓展,人格精神的提升。

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要关注全体,又要照顾个体差异。要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有所发展。

3.转变教学方式。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实施的以下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好:

(1)“分层教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学时考虑每个基础层面的学生,分层施教,通过让学生先行自学,教师再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进行精当讲解,并结合主要内容,设计针对性较强的习题当堂训练,当堂消化。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2) “分散复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前面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循序渐进地对新知识进行了复习与巩固。

(3)“分步”训练法。学生到了初三后,面临中考,而对中考的一些题型、方法不易把握,于是我们就提倡在初中每个年级,教师上课时,有意识地安排1-2道与本节知识密切相关的中考题进行训练,使学生逐步接受和掌握中考的方法技巧。

四、整合教育资源,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只是教学的切入点,给教师和学生预留了创造性的广阔空间。它需要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学生实际和本地实际,自行搜索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完成教育目标。所以对我们全体教师来说它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们的教学方法就要随之改变:

1.课前教师要广泛搜集资料,整合教育资源,仅靠教材是不够的。

2.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材的开放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知和反思活动,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达到教育目的。

3.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身心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

五、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自2004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5年我校高中录取人数由上的25人增至62人;2006年,我校洪梅同学以总成绩657位居全县第一;2007年我校高中录取人数达91人,创办学历史新高。近几年更是逐步攀升,位居全县前列。

2.省级科研课题1个,县级科研课题1个。

3.有80余篇教师论文或教育教学成果获县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15篇,省级27篇。

4.连续四年荣获“平利县新课程调讲先进单位”称号;8人次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教师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应进一步改善。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是培养单学科专业的教师,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跨学科的知识不能适应,且目前我校教师存在学科不配套现象。因此,教师提素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于学校来说,特别是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而新课程改革对学校的设施、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许多的图书、仪器、实验用品,学校无法添置。普九以来,学校欠帐大,教师的业务培训需要“走出去”、“请进来”,密度应强,所需费用数额较大,这也给学校增加了较重的经济负担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力度。

2.教材中许多知识、资料都需要学生去搜集和整理,而对农村学生来说,受家庭经济的制约,他们是无法办到的。

3.实践活动实施途径需要通过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施,如春游、写生、调查、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应利用周末让学生个体参与,我们虽安排部署了,但活动结果管理未跟上,需有待进一步改进。

4.教材版本的频繁更换,造成了许多资源的浪费。 5. 教师的探索与创新精神还不够。

课程改革这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实验者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而探索和创新精神恰恰是教师的薄弱环节,它表现在实验中过多的因循守旧,缩手缩脚,不敢突破旧的框架,有待今后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管理。

6.大班额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进行课改的难题。

虽然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我们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挫折,但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全体三中人会栉风沐雨,自强不息,紧紧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管理,勇于实践,在探索中奋进,向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要质量,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突破发展,努力创办社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汪芳喜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中学新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

xx县第三中学坐落于xx月xx路xx号,为xx省二级重点高中。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5年的xx县xx中学,2004年2月完成整体搬迁,

并使用现在名称“xx县第三中学”。校园濒临名胜古迹xx和西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92253平方米,建筑面积41632平方米;校园

建筑设计合理,布局规范,办公、教学、运动、生活四大功能区域齐备;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现代化气息浓厚;校园环境优

美,绿化面积超过4376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1800余人,教职工150余名。

经过五十余年的积累沉淀,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xx三中形成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良好的办学传统。进入新

时期,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先后获得了“全国实践活动先进集体”、“xx省绿色学校”、“xx省先进图

书馆和阅览室”、“金华市文明单位”、“金华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金华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金华市示范

实验室”等荣誉称号;在教育局组织的年终考核中,连年被评为xx县A类学校和先进学校;2011年高考学校重点上线45人,本科

上线445人。办学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区域百姓的广泛认可,中央电视台、xx电视台、金华日报、xx电视台等媒体

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

2006年以来,xx三中紧紧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努力抓住新课改的难得机遇,积极应对新课改带来的巨大挑战,开拓创新,扎实工

作,不断推进学校层面的新课改工作,并且在工作当中不断探索符合三中实际的、具有三中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之路。

xx省2006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的一次全方位变革”,是“学校文化的重建”,目的在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的高中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每一个学生在达到共同基础的同时有个性地发展。xx三中为之积极工作,努力探索,取得了较大的进

步。现将新课改有关学校新课改工作的做法简单总结如下,请各位领导、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1.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新课改工作机制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xx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xx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

见》等新课改文件精神和要求,学校成立了新课改领导小组和配套的系列工作小组,领导、组织和实施学校的新课改工作,确保

新课改工作有效推进,并达到预期目标。在工作推进中,作为新课改领导小组组长的校长负责制定新课改工作目标,把主要工作

分解到相关工作小组,真正做到机制完备,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相关工作小组制定新课改工作的阶段计划,提出解决问题的具

体措施,并按照计划扎实开展活动。工作机制健全,岗位责任明确,较好了保障了学校新课改工作的有序推进。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工作特点,学校对有关的规章制度不断进行了修订,努力为新课改工作的实施和推进建章立制。比如,学校

建立立体、交叉、多维的信息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及时检查测评各阶段工作;建立科学的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价

办法,评估参与新课改活动师生的目标、行为和结果;建立全新的备课组建设方案,注重课程开发与评价,等等。

2.加强思想认识,更新新课改教育观念

学校积极组织进行学校发展规划设计工作,特别是以新课改为指导方针,提出了长远发展的愿景目标。xx三中秉承“励志,尚学

,笃行”的校训,坚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理念,实施“育人为核心,教学为中心,管理

为中心”的“三心”战略,推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的“四会”教育,建章立制,严格管理,不断提

升教育质量,不断凸显办学特色;在“培养有个性的学生、造就有品位的教师、构建有特色的学校”奋斗目标的指导下,努力加

快现代化学校发展步伐,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和研究,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办学内涵丰富、办学特色突出

、办学效益显著的和谐校园。

新课改是对现有教育教学体制的一种挑战,也是对教师个体教育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实施

“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学效果考核办法”、“教育科研奖励制度”和“综合考核”、“教师考核”等多元综合评估制

度,学校努力引导全体教职员工更新挂念,用新课改的理念武装自己,从而不断推进学校的新课改工作。

3.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新课改执行能力

学校非常重视新课改培训工作,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机制。对于新课改工作,学校一贯坚持“全员培训”

、“ 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采取新课程通识培训和教学重点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修习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校

本培训工作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从而较好的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新课改执行能力。

学校坚持这样的认识:新课改成败在教师。因此,学校非常注重提升教师的能力,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支持教师积极参加上

级部门组织的有关新课程培训之外,学校不断加大校本培训的工作力度,提高培训成效,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学习,不断发展专业

素养。学校的培训给予教师实实在在的帮助,鞭策教师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将新课程的新颖理论转变为自身的自觉的行动。

新课改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面对新课改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学校深入开展研究,积极寻求对策,并通过校本培训着力加以

解决。比如,由于对课标理解不透彻,整合教材不到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课时紧张问题时往往以增加课时那样简单化的操

作去应对。增加课时的做法,给学生造成了过重的课业负担,也背离了新课改方向,为此学校开展“有效课堂”系列培训和推进

工作。

为了更好的做好新课改工作,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备课组建设,不断加强集体备课工作力度,在备课组高效运营和公开课

、研究课、示范课等教学研讨活动不断开展中寻找新课改的新思路、新方法。经过连续多年的努力,目前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组

已经成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平台,用集体智慧和集体力量实现新课标已经成了全校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4.加强课程建设,坚持新课改走班做法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支持学生修习不同的课程,促成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这是新课改的方向。在新课改工作中,学校打破原先行

政班的班级壁垒,积极尝试走班制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

经验。比如,学校的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完全打破行政班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意愿和个体特长组建不同类型的教学班,实行整

个学科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走班制教学方法。比如,IB模块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竞赛课程,

体育、美术、音乐高考术科辅导课程等方面试行面对部分学生走班制教学办法,满足不同层面学生提升学科水平和高考升学的需

求。

当然,班级管理形式的变化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于此,学校是慎之又慎,采取的是积极又稳健的策略,并且在工作不断总结走班

制教学及管理的经验。比如,学校编写了《IB模块选课指导手册》,以此指导学生开展选课活动。

5.加强资源建设,开发新课改课程资源

新课改要努力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统一的课程管理制度,同时特别强调校本资源建设,保障高中的课程更有个

性,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课程模块。

学校开足开齐必修课程,同时努力整合资源,不断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第一方面,促进学校原有的选修课程、活动课程逐步走向

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目前,学校开发实施的选修课程主要有各个学科的知识类拓展课程,比如《高中文言文基础

知识》课程;奥赛系列课程,比如高中数学奥赛课程;高中和初中衔接系列课程,比如高初中物理衔接课程;德育教育系列课程

,比如励志教育、主题班会课程;音乐专业术科系列课程,比如合唱团课程;美术专业术科系列课程,比如素描课程;体育专业

术科系列课程,比如篮球课程。因为工作力度较大,选修课程不断走向成熟,学校学科竞赛成绩优良。第二方面,利用社团和兴

趣小组活动等资源,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学校现有社团主要有学生会、国旗班、广播站、爱心社、环境保护协会、青年志愿者协

会、《xx》文学社、研究性学习小组、书法协会、国画协会、乒乓球协会、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科技小制作者协会等。根据

省厅关于深化课程改革的意见,学校正在努力工作,利用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等资源开发更多的校本课程。

6.加强学生评价,正确处理新课改与高考关系

学校重视新课程学生评价工作,努力保持课程评价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同步进行,并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三维”的过程与方法评

价上,把过程与结果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评价的作用。

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点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建立了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学校改变了以往的以学业成

绩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实现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改变了以往的由班主任一人评价方式,实现班主任、授课教师和学生共

同参与评价,具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等不同的评价主体和方式。通过加强学生评价工作,学校努力使得评价成为学生自

我教育、自我激励的动力,成为学生发现和调整自我成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高中教育,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高考。学校正确处理新

[1][2]下一页

第五篇:宋道口中学课改经验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坐在这里谈课改可谓感触良多,对于课改探索中的酸甜苦辣,我可能比在做的任何同仁感受更多。曾几何时,我们宋道口中学的课程改革热火朝天,兄弟学校纷纷到访。而在过去的一年里,却逐渐的变成了门前冷落车马稀。对于这种现象,有的老师,甚至是外校的老师领导对我们有了一种印象:宋道口中学是不是走了回头路?是不是抱残守缺消极的面对课改? 实际的情况究竟如何呢?

2012年5月的全国课改现场会,把我校以“聚焦展示”为特色的课改形式推向了顶峰。在看似风光的背后,我们却实实在在的感受了危机。“聚焦展示”把活泼的课堂气氛推向了极致,但课堂实效性却远没有发挥出来。我校的课改究竟何去何从,从老师到校领导愁肠百结。正在此时,县教研室提出了“淡化展示,强化自主学习”的主张。教研室站在全局的高度率先对我校为代表的课改模式做了理性反思,对全县的课改提出了整顿调整的意见。

过去的一年,我校立足本校“四步三法”的模式,从淡化展示入手,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为落脚点进行课改的重新探索。我校以七八年级为主,每科选取骨干教师,先行示范,进行磨课调研,形成较成型的模式后再逐步的推广。淡化展示后,原来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比较沉闷的课堂,学生参与度减少了,老师讲解的增多了,而且学习效果也没有明显得到提高。从形式上看确实有走回头路的嫌疑,但这绝不是我们的初衷。

为什么会有如此尴尬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对学校升学的期盼,上级对学校教学成绩要求的大环境使然。所以我校在推行课改时,对教师的要求是既要落实课改精神,又要兼顾教学成绩。这样对于老师而言,课改有可能使成绩在短时间内受到影响,而且课改的落

实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如果付出了百般努力落实课改,成绩反而下降,那不是费力不讨好吗?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在推行和落实课改时,在老师那里遇到了重重阻力,这也是我校课改没有太大进展的原因。

可以说,过去的一年,当我们放弃了“聚焦展示”模式,重新踏上课改探索之路后,我们确实一度迷失了自我,探索的道路坎坷无比。但我们深知,放弃课改走回头路是绝对不可能了。抱残守缺的话更是跟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我们唯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唯有与时俱进别无选择。

改,必须改,但如何改?我们究竟何去何从?我们正是带着这样的焦灼步入了新的学年。对于课改落实上的顾虑和存在的问题,我感觉教研室也是深知个中滋味。所以才有今年暑假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推进课改落实的举措。教研室方面的“顶层设计”,从理念的层面已经延伸到实施的各个细节,对课改各环节和各层面的指导可以说是步步为营。为我校今年的课改工作指明了方向,成为今年我校课改的重要依据。

为此,我校结合教研室的指导意见,从我校实际出发,重新审视和设计课改思路。

一、开学以来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查摆过去一年课改问题,找到影响课改落实的因素。

1、课改目标模糊,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

上学我们的课改主要是从重形式向中内涵的方向转变。从强调学生的展示的能力到学生最终学会方面转变。虽然方向转变了,但对于如何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并没有清晰的思路。更没有有效的策略和指导。导致教师在实践中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了课改意识的混乱局面。

2、没有把握好学情,没有分层的针对性课改目标。

七八九年级的课改经验和能力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我们的课改目标并没有明确地界定。课改目标的模糊导致七年级学生力不从心,而八九年级学生出现了无效的重复性浪费,能力得不到持续发展。从而导致在课改上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收效甚微。

3、双重标准的教学评价机制,使老师无心课改。

对老师们的要求是,既要落实课改精神,又要狠抓成绩。这就造成了老师的两难境地。于是老师们在课改实践中就会瞒一头盖一脚,应付差事,敷衍塞责。

4、对老师教研的引导和激励措施缺失,导致教师课改的积极性不高。

课程改革需要不断的修改、完善和调整。而对于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及时的进行归纳分析,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改进的措施。在过去的一年,对于课改的反思和诊断不及时不深入,对于老师课改的引导较弱,从而导致教师的课改没有明显的进展。

5、缺乏具体规范的检查标准,课改督促检查不到位。

高效课堂标准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评价标准体系。它包括导学案的制定、自主学习方式效果、合作探究的组织和目标、小组长的作用发挥、展示内容的确定和展示的方法、归纳测评,以及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的地位、角色、作用,而最关键的是学习效果等等,以上诸环节没有形成明确规范的标准,从而在督促检查时无章可循,检查和督促不到位,使老师在课改上容易产生惰性。

6、课改具体环节上存在的漏洞和偏差。

导学案:老师在制定导学案时目的性不强,学案的设计带有随意性,没有结合学情,目标和实践脱节。导学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启发有限,尤其是缺乏有效的练习设计。

课件:课件成为了教学的依赖,大有取代导学案的趋势。使用的

课件往往从网上信手拈来,没有经过细致的加工处理。使用课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弱化,学生参与机会大大减少。

简案:简案的编写往往是简化了的教案。只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没有体现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重点如何强化?难点如何突破?学生活动如何组织?不清楚课件在整个教学流程里起到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二)、多措并举,推动课改的落实。

1、重新厘清课改理念,定位课改原则。

重新完善我校课改模式和课改理念。课改模式虽然还是“四步三法”模式,但其内涵有所变化,最终的确定为“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整理测评”四个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三法”课改理念。课堂的重心前移,淡化展示强化了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重新定位我校的课改原则。 “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教学活动,突出教学重点设计“探究展示”内容,针对教学目标达成来推进教学环节的展开,以学习效果和教学实效性的达成为课堂最终目的”。

2、针对年级特点,制定了课改的分层目标。

七年级的课改目标:能够较为熟练的掌握课改流程,通过课改新模式培养自主预习,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展示方法。通过课改,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广泛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八年级的课改目标:能够熟练掌握课改流程。把课改精神、课改方法内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内化为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品格。在学习中能够自律、自励,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课堂学习效果明显,真正体现出课改的优势。

九年级课改目标:能够灵活的运用课改模式,打破“四步”的框架,把“自主、合作、探究”三法灵活的运用到课堂之中。学生能够

积极的自主学习,自主构建问题和知识体系;学生善于探究、善于发现、善于分析、善于总结;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合作、乐于分享、乐于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3、完善和改进课改评价机制,推动课改落实。把教师课改表现量化,纳入年终的工作评价。

建立三层评价机制。领导督导检查评价,学生对老师课改的评价,老师之间的评价。每学期对三层评价汇总,作为考核量化的一项指标。通过这种方式增强教师对课改的责任心,化被动为主动。

优质课评比一票否决制。凡是不按照学校要求,不能充分体现课改的课,老师讲的再精彩也不能评为优质课。更没有资格参加县级以上的优质课,学校也不会推荐该老师参加公开课、示范课。

增强常规检查的力度。听评课也好、巡堂推门课也好,只要发现教师没有按课改模式上课,就要给老师记录在案,记到巡堂笔记上。或在课后给与警示,或在周年级会上通报各位老师执行课改的情况

4、制定具体措施,加强课改落实的检查和督促。

(1)、修订完善《 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教学论坛制度》《巡堂制度》等,明确各项活动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完善各种监督评价机制。

(2)、落实领导巡堂制,完善课堂教学环节。每堂课上都会有各年级主任进行巡视检查,然后在每周的例会上对巡堂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剖析,表扬优秀纠正过失。领导可以随时推门听课,对教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在课下与其及时交换意见。

(3)、根据校情及学科特点建立分学科、分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4)、加强教师考勤、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听课、备课、作业批改、复习备考、教学效果的日常督导和量化考评,做到及时总结,

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5)、加强教学反思和教师自省制度的督导。要求教师在每堂课后有随堂反思,每两周有一次阶段反思,期中期末都要有阶段总结与分析,做到“上课必反思,反思要细节”。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对自己的学生学习成绩及课堂表现进行自我剖析,每月由年级主任召开总结会,依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总结经验和不足,做出下一个月的工作计划安排。

5、引导和激励教师课改教研,把课改推行落到实处。

(1)加强教研力度,提高同学科教师的业务能力,强化“课前小教研”、每周一次大教研,保证课前教研和下周课题专项教研相结合,激发教师探究研究意识,促进课堂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2)定期组织高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研讨会,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改模式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能最优化。

(3)开展教学技能大赛活动。如:学教案、优质课评选;阶段反思和教学小论文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4)加强教师运用多媒体能力,充分利用我校电子白板结合高校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容量,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5)组织教学经验丰富、成绩优秀的骨干教师对同学科教师进行学科知识讲座。

(6)采用“专家引路”“教师取经”的方法,博采众长、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听课教师回校后写出汇报材料,讲公开课,为新的教学理念走进课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6、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

高校课堂模式下,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们结合对学生的进行养成教育,从规范学生各方面行为入手,制定了《宋道口中学学习习惯细则》,对学生学习习惯做了明确的规定。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等学习过程的管理,让学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各年级学情特点,制定分年级的高效课堂目标流程。对学生高效课堂的活动要求也由不同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形成。

7、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推动课改落到实处。

从我校以往课改的教训来看,之所以会流于形式,很大程度上不仅是模式本身制定的不够科学,更主要的是老师本身对课改模式的落实上不到位。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校内公开课,5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做课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中评课,由教研组长、分管学科领导对两周内的公开课进行集中点评。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听公开课15节(含校内、校际)。

开展各学科、各学段、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创优课、中老年教师上献艺课等活动。开展全员性的高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有计划地组织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走出去”,聆听专家课堂。每学期我校安排一次优质课比赛,参赛教师在参加学校的赛讲时,首先要在年级组同学科进行教研,上磨练课,然后在学校赛讲,达到一人做课锻炼一组人的目的。

对于日常老师的课堂教学做到不定期的抽查,发现老师不用课改模式,课下与其及时交换意见,屡次不改者,采取评优评先否决制。

8、加强反思反馈,及时调整弥补工作漏洞。

例如:针对我校上学年导学案、课件和简案出现的问题。我们有针对性的规范了书写的标准。

导学案:学习目标是为了给学生看,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南,因而要求教师定位目标要谨慎、要科学,不要带有随意性。导学案一定要渗透学法的指导,一定要体现知识体系的完整,既要适合学生自主预习又要启发学生质疑探究。还要做到精选习题,保证学生能够有充

分的练习。

课件:要准确定位课件在教学中的地位。它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能过于依赖。什么课型适合使用课件?课堂的哪个环节使用课件?是使用ppt还是使用tracebook功能?不能只把电子白板当成幻灯片使用,它的强大的交互作用如何发挥?

简案:简案的书写力求简洁,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体现出本课教学的思路、方法,课堂流程,学生活动的组织,学习目标通过怎样的设计达成?重点如何强化,难点如何突破?切忌罗列课本内容和知识点。

(三)、开学以来开展的一些课改活动举例

1、带领老师学习我校高效课堂手册。利用每周例会,针对听课中发现的问题,依据我校的课改手册从中选取某一环节、段落带大家学习。把“手册”发给每个学科组和新教师,把“手册”作为平时课改实践的依据,让老师们经常学习“手册”,让他们写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2、开展听评课活动。首先从各学科选出业务骨干,听他们的示范课,然后学科组老师进行评课、磨课活动。定出各学科的基本课型。从第二周开始进行了全员参与的课改优质课竞赛活动。截至到目前已经听了近30位老师的优质课。优质课活动推动了教师深入研究课改,强化了课改意识。

3、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语文、数学、外语、政史地、理化生五大学科每周用两课时进行集体备课。对一周来在推行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对某节课的课改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对未来一周的教学进行安排。每周确定一个主要的课题来研究,事先定出主备人,其他老师进行质疑和补充等。

4、加强巡堂检查的力度。为了落实课改模式,要求教务处几位领导落实巡堂制度。在巡堂的过程中督查老师们是否用课改模式来上。巡

堂时经常听推门课,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看一看学生活动的氛围、教师课堂的组织、学习的效果如何?对于没有按课改模式上课的老师,随时和这些老师沟通、督促,对于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和这些老师交流意见,提出改正的策略。

5、召开师生座谈会,对课改做出完善和调整。分两次召开了教师和学生的座谈会,听取学生对课改实施的反馈声音,采纳老师合理建议,诊断课改问题,为课改实施把脉。

6、利用县内外专家的指导,因势利导修正课改方向,提升课改内涵。10月下旬利用东北师大赵义泉教授来我校指导磨课、东部区域教研片老师来我校听课为契机,我校积极组织了生物、英语等学科的课改示范课。活动以后,我校针对赵教授和鲁主任的指导意见,我们进一步查摆问题,对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开了专门的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们下一步整改的方向。

7、进行了教学常规的检查。在10月下旬我们利用一周多的时间,以七八年级为主检查了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况。包括:导学案、电子课件、简案,听课记录,学生作业和作业批改。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在年级会上给与了总结分析,对老师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教师日常教学行为。

8、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组织学生学习“学习习惯细则”,开展学生“学习常规”知识竞赛,召开优秀学生学习经验介绍会,开展“学习标兵”、“学习模范班”评比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风貌,进一步培育优良的学风、班风和校风。

二、开学以来存在的现实问题:

1、教师理念和意识上的问题。有的老师们实施课改的积极性还不太高、意识不强;有的教师在课改上不思进取,把一个动态的课改课硬是上成了固定模式,形式主义和通常观念太强;还有的教师从来没有下过决心去认真的对待课改,做课、走过场、敷衍塞责,挂羊头卖狗肉,讲课还是老一套。

2、我校课改目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虽然制定了三个年级的分层目

标,因为制定的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也缺乏足够的督促和指导使得课改目标的落实上打了折扣。

3、我校课改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虽然按照教研室的意见,我校由原来以展示为中心向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重心转移。由六组聚焦大展示缩减为两到三个组的大展示。大展示的内容缩减,但“自主合作”的效果却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自主合作的广度有所增强但深入探究的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小组长的作用也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4、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性不强。作为一节课改课,究竟想得到什么?让学生收获什么?教师头脑里没有清晰的目标。虽然每节课也展示了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却往往是脱节的。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实则是为了完成他心目中既定的任务,那个任务是好多年来的一种经验。每节课有哪些知识点或者是考点。原来是老师一股脑的倒给学生,现在是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去掌握这些知识点和考点。

这样怎能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三个高效?说穿了还是挂羊头卖狗肉。课改不但要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还要变知识传授为能力方法和情感的获得。而不是原来知识和能力一个方面。用赵义泉教授的话说要打造“智慧课堂、培养智慧学生”。

三、今后的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我校的课改模式、完善课改策略。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县局组织的全县课改现场会或者区域教研活动,让参加外校教研活动的教师写出心得体会,然后让他们每人准备一节公开课进一步磨课。以此不断调整完善我校课改的具体策略。

2、科学定位课改方向和重点。淡化展示不是不要展示,而是把展示渗透到自主合作之中。自主合作也不等于让学生独学静默,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要把大部分的学习任务放到自主合作的环节,作为大展示只是作为重点的强化、难点的突破,这个环节应该作为自主合作的有益补充。

每节课老师一定要强化教学的目的性,你想让学生得到什么,就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提前在导学案上有所设计,在课堂活动中提前谋划,确定好教学的重点。

3、自主合作探究要有序得法。

学生自主学习要得法。自学(独学)要学的进去,学的深入。做到这一点,老师要起到应有作用。如何点拨指导应该有相应的预案。 合作探究组织要有序展开。切忌六七个脑袋往一块儿一凑,看似热

热闹闹,实则大多数学生思维并没有深入进去。合作探究什么?探究的是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学生独学时经过深思熟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重点。对学一般解决个性问题,群学一般解决共性问题。探究的问题一定要有典型性,是构成本节课完整知识体系的节点。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有条理性。课改课最容易上成七零八落,杂乱无章。尤其把学习重心放在自主合作环节的话,除了组织的有序进行,更重要的要使每个学生一定带着极强的目的性来学习,一定要清晰每一个知识点地位和相互联系。要从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的高度来审视这个知识点,质疑某一个问题。

自主合作探究以实效性为最终目的。是学习目标的达成。作为教师导学案的设计要科学合理,自主合作前的方法指导要有针对性,自主合作时的现场指导要精炼适当。

(二)、根据不同年级的课改分层目标,采取不同的推进措施。

根据不同年级的课改分层目标,在本学期剩余时间我们计划做以下工作。

1、尽快让学生掌握课改流程,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首先,进一步强化学生课改意识。通过班会、校会组织学生进一步学习我校课改的流程,对学生上课表现做出了具体规范。如何运用导学案?如何预习?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对学群学?如何展示?对整个流程有所了解。

其次,要求每位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导学案。导学案中学习目标力求少而精,力求学案有极强的指导性;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对学群学中的合作探究要发挥应有作用;展示题目要重点突出。 同时,加强七年级的小组建设,培训好小组长。让小组长当好本组的小老师,调动起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对八年级学生的课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完善。

八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展示的能力,原有流程也比较熟悉。但合作探究意识不强,也没有实效。针对以上问题,要求八年级老师做了以下调整。

首先,从调整导学案设臵入手。自主学习部分所占篇幅比重加大;知识容量有所增加;既有最基础的知识,也增加了较有深度的能力题;既有知识、能力、情感等层面的学习内容,也有学法的简明指导。也就是自主学习基本涵盖大部分学习目标,而不是原来选取的最基本知识部分。

其次,从调整课堂流程着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要求成为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展示环节只是对重点的强化,对难点的突破,而不是作为完成学习目标的主体。

第三,从要达成的学习效果落脚。学习效果如何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试金石。整个课堂的学生活动,都要本着是否有实效性来衡量。一节课不仅看学生活动的广度,更要看学习的深度;不仅看学习的容量,更要看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3、对九年级学生的课改不断进行巩固提高。

九年级知识容量大,新课推进速度快。以八年级的课改模式来要求九年级往往是左支右绌,顾此失彼。经过了两年多的课改,学生的课改意识较强,课改中表现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展示能力比较高。所以,九年级的课改不再要求老师们在形式上有多少创新,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意识上有所加强。

首先,对导学案分工到人,每个人负责一个专题。导学案在设臵上要求有利于学生自主预习,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有利于学生系统把握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更有效的展开课堂活动。

其次,要求教师大胆放手,发挥学生自主合作精神。对于自主预习学生能懂的,不讲;通过小组合作大多数能懂的,少讲;通过学生探究不会的,精讲。切忌老师包办代替,即便需要老师讲的,一定要有充分的师生交流和沟通。

再次,要求教师把课改模式和中考能力目标紧密结合。课改应作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思考能力的有力手段,而不是影响学习进度和效率的借口。

以上是我关于我校课改的一点儿体会,虽然罗嗦了八九千字,但仍然有种道不尽说不完的感觉,我们学校的课改从2008年算起已经走过了整整五个年头,其间辗转反复、或喜或悲,但我们始终没有停留探索的脚步,俗话说,“拉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我们选择走上了课改之路,不管以后的课改之路多么艰辛,我们一定会砥砺前行,坚持到底,使我们的课改,使我们的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2013-1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管道安装劳务分包合同下一篇:工地廉政文化建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