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论文

2022-05-14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认知语法学理论引入汉语语法研究,开阔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视野,推动了汉语语法研究,解决了传统汉语语法中的一些难题,丰富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成果。关键词:汉语语法认知语法研究现状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第一篇:现代汉语语法论文

汉语本体语法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对比研究

【摘要】语法是语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对外汉语的语法研究与汉语本体法之间为双向互动的机制,换言之,汉语本体法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提供理论证明,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又为汉语本体语法的研究贡献主题,鉴于此,将两者理论以及实践有效的结合于一起,才能更好的推动语言学的发展。

【关键词】汉语本体语法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通常来讲,汉语的本体法研究是一种探索语言规律以及语言本质的认知过程,虽然涉及众多现实问题,但最终目标离不开对语言实质的进一步探微。而我们所谈及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又多是常规性、描述性以及实用性的,缺少系统性,于是,对于汉语本体语法研究的越清晰越深入,则对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提供越有力的依据。

一、语法本体研究

如何正确理解“本体语法”的概念,这在当今的语言学类的教材中并未确定实际范畴,但从语文类教科书中对这一名词的使用情况来看,“本体语法”指语言运用时的“潜规则”,是无需使用名称术语而又应遵循的某种规则。

大部分学者也都提出,在理论语言学的研究中,共性应该向个性侧重,即为向汉语语言的特点侧重,而在本体语言理论中,古代语言应该向现代语言侧重,即为向现在生活语言侧重,至于如何在理论语言学、本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理论中选择,则应侧重于应用语言学,即为向社会需求倾斜。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与对外汉语的教学语法是界定對外汉语教学理论的不同形式。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对外汉语的教学语法是侧重于语言规律以及语言现象本质的解读以及说明,根据学习者所学习的语法内容,将教学方式,教学规律等等融合为整体的教学过程,是隶属于学校教学的语法。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与教学语法的区别就在于,教学语法是必须植根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语法教学则恰恰相反,它是一个独立性的教学结构。而且两者的教学目标也不相同,教学语法目标是教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模式、规律、方法;而语法教学注重的是教语法。学语法是能够使得学习者更容易习得、了解该语言的结构,当然,这不是唯一学习语言的方式,但是在教学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此方法是最为合适的方式,也是普遍应用的方式。

三、汉语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关系

(一)语法本体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依附于语法体系,可以发现生活中的众多问题是可以利用语言本体研究来获得解决的,以下,笔者通过配价理论与分析层次分析理论来具体详细说明。

1.配价理论

将配价理论应用于语言学体系研究中,可以很好的解决疑难问题,比如,运用动词与性质不同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来阐述语法问题,可以有效加强语法问题解决的效度。例如“放了一只鸽子”和“飞了一只鸽子”。

首先,两句子都是采用相同的序列,其次,两者之间的句子结构也相同,最后,两者都可以转换为“把”字句。

放了一只鸽子→把只鸽子放了→鸽子被我放了

飞了一只鸽子→把只鸽子飞了→鸽子被我飞了

由此可见,前者的“放了一只鸽子”可将其转换为“把”字句以及“被”字句,而后者的“飞了一只鸽子”却不能将其转换为“被”字句。因为,“放”为二价动词,可以占有两个行动元,就是后面能带一个宾语,并且只有一个宾语。而“飞”一价动词,说明,后面只允许支配一个行动元,就是所谓的不能带有任何宾语。在说“把”字句,虽然二者都可以变换此字句,但是,语法的含义确实截然不同的,“把只鸽子放了”代表的是处置含义,“把只鸽子飞了”代表的是使动含义。再如,“我休息宿舍”此句为什么不被赞同,因为“休息”是一价动词,后面不允许与名词发生关联,“宿舍”不为对象。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句子语法的分析方式,用于语言学体系中,可以有效解决对外汉语中的问题。譬如:

衣服熨平了。

鞋买大了。

马路修宽了。

此三句中,句式结构都是相同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解读过程就非常容易产生歧义,而使用层次分析法便能够很好的解释彼此间的差异。分析如下:

衣服(熨平)了。

鞋[买(大了)]。

马路修宽了。→马路[(修宽)了]。→马路[修(宽了)]。

可知,前两句运用层析分析,可以得到“衣服由不平到平”、“鞋买大了,不适合自己”的含义,最后一句则分析为两种含义,第一是“马路从窄小转宽”、第二是“马路太宽,以至于不符合标准”含义。使用层次分析法能够为语法教学提供方便以及技巧。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为汉语语法本体研究提供课题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与语法的本体研究并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在语法教学中,总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启发我们思考和深入研究。

例如汉语中的“来”和“去”的含义是以人为说话为基准,代表接近或离开说话的人。不过,往往在留学生的心里却会产生疑问:当意识到有人敲门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回答“去了!去了”而要说“来了,来了”呢?

此问题的揭示可以很好的引起我们的注意,启发我们去探索,“去”和“来”在何种形式下会产生歧义,根本是,“来”的含义除了以说话人为起始,象征离开外,还应加入一条,在对话形式下,可表示一种向听话人靠拢的价值取向,以便赢得对方的喜爱以及认同。这就是从对外汉语教学中发现总结出来的给语法本体提供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徐剑(1979.2.6-),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讲师,专业: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语言学;论文方向:汉语言,对外汉语。

作者:徐剑

第二篇:认知语法学与汉语语法研究

摘 要: 认知语法学理论引入汉语语法研究,开阔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视野,推动了汉语语法研究,解决了传统汉语语法中的一些难题,丰富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成果。

关键词: 汉语语法 认知语法 研究现状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凡是将人的语言能力当做一种认知能力加以研究的,或专门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关系的,都叫认知语言学。这是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狭义的认知语言学是: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我们一般所讲的认知语言学,都是指狭义的认知语言学。

二、认知语言学的产生

语言的认知研究从乔姆斯基就开始,生成语法主张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但他认为认知是天赋的、先验的,句法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由此后来引起一场对乔姆斯基革命的反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吸收语用学、生成语义学和认知科学诸多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认知语言学,其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M.Johnson和Haiman等。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认知语言学有它及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基础,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即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家所主张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也不是指被动地印在“白板”上的感知印象,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经验主义哲学观的主要观点是:(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2)思维具有想象性。(3)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4)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具有完形特性。

四、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认知语法源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语言学教授Ronaklw.langacker创建的一种崭新的语言学理论——空间语法(space grammer)。认知语法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句法构造的外在形式是受认知和语义因素促动的。因此,认知语法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并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以及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仔细描写人脑在使用语言和形成规则时的心智活动及人们掌握语言单位和构成更大构造的能力。认知语法尝试给语法范畴和语法构造给出一个较系统的、一致的解释,从而为语法解释寻找经验和概念上的理据。认知语法的代表人兰盖克(Langaker)在《认知语法基础》中为认知语法描绘了一个理论框架,他认为语言是由词到句的大小不同的语言单位组成的象征系统。每个语言单位都是由相互对应的两极(语音和语义)组成的象征单位。语义的形成是概念化的过程,是认知的过程。概念的形成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认知域,一个是意象。认知语法对词类和语类进行了重新定义。首先,认知语法认为词类和语类是语言范畴,与其他概念范畴相同,它们是对具有相似功能的一组词抽象的概括,是对语言范畴化认知的结果。同一词类中的成员也有中心的、典型的和边缘的之分。另外,词类是用语言对事物从概念上进行勾画,如名词不是指事物,而是凸显事物“名词”的一面,即从概念上将它看成名词。任何事物、动作、关系和过程都可以用名词指称,这样就冲破过去对词类不能自圆其说的界定,同时将名称与内容区分开来,为词性之间的转化提供认知基础。

相对于生成语法学,认知语法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征:

1.象征性: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中只有三类单位:语音单位、语义单位和象征单位。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单位。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是构成象征单位的两极,即象征单位是双极性的,可表示为{[语义]∕[语音]}。所谓象征symbolic是指一定的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代表是规约的conventiionnal.认知语法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过去语法分析中大大小小的单位,各种各样的语法范畴和语法式全都是象征单位。语法结构是既复杂又抽象的象征单位……词汇和句法只有具体和抽象程度上的差别,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

2.概括性:概括性是衡量各种语法理论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目标之一。概括性是“认知语法”的重要特征,沈家煊说:“认知语法以追求概括性为首要目标,力图找出一些基本的认知原则对语言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存在的并行现象做出统一的解释,以收以简驭繁之效。”如认知语法在描写词语的意义时不用语义特征而是用认知域cognitive demaims。认知域定义为描写某一语义结构时涉及的概念领域。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知觉或概念,也可以是一个极其烦琐的知识系统。时间域、空间域、颜色域和情感域是最基本的认知域。又如沈家煊的“有界”和“无界”、“正负颠倒”等理论能够对语言中的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做出有力的解释。

3.认知性:认知语法认为所谓的“语法”只不过是“一系列语言习惯单位的集合”而已。“语言习惯单位的集合”指的是:语法是不可能生成的。新的表达方法可以说话人自己创造,也可以是他人提供的。新的表达法主要是语言使用者在解决问题的行为过程中认知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原来就有的或自生的。认知原则符合已经得到验证的认知心理的规律,因此认知语法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

认知语法从自己的哲学观和语言观出发,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1)语言和句法不是自治的,具有体验性;(2)以语义(等于概念化)分析为基本出发点;(3)依据几种基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对语法做出统一的解释;(4)只设三个单位:音位单位、语义单位和象征单位;(5)用“识解”来描写语法;(6)支持整合观,接受部分组合观;(7)语法具有象似性;(8)语法具有模糊性,词素、词汇、词法构成一个连续体;(9)通过典型事件模型解释英语基本句型(王寅,认知语法概论)。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认知语法已经成为欧美语法研究的大趋势,正在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因为认知语法学的方法和理论既可以解释汉语以前尚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又可以将过去零散的解释研究上升到认知的高度,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所以二十世纪末自它引进以来,逐渐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五、认知语法的引进

国内语法学界最早引进认知语法应始于1988年,当时黄河和叶蜚声分别翻译了戴浩一的《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和《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介绍了认知功能语法的哲学观,语言观和诸多原则,之后,一些国内学者才开始重视认知语法。当时的一些学者,如沈家煊、石毓智、赵艳芳、王勤学、林书武等相继学表许多关于认知语法的文章,但几乎都是理论介绍和探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张伯江、方梅、刘宁生、石毓智、沈家煊、袁毓林、张敏等一批学者借鉴认知语法的观念、方法研究汉语的具体问题,如汉语里多项定语的排列次序、词的重叠、词类的本质特点、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名词配价原因,领属构造中“的”字的隐现、方位表达等,取得重大成果。张敏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是最早系统介绍认知语言学的专著。他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经验基础,尤其是句法的象似性等做了较系统的介绍,并运用句法的象似性解释了汉语的名词短语问题。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对认知语言学做了综合阐释,尤其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形成过程及其他应用阐述得更详细、深刻,但缺少汉语具体问题珠分析。外语学界有一批学者如胡壮麟、林书武、束定芳、王寅、王德春、文旭对认知语法学进行了大量的评介与研究工作,推动了汉语认知语法研究的发展。

六、认知语法学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利用认知语言学研究汉语的人可以说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汉语认知语法研究的取向各有不同,指导理论和研究策略有异,研究同一问题得出的结论也有不同。目前已初具规模,影响较大的认知语法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与文化结合的认知功能语法研究,以戴浩一、张敏为代表。

第二种,与心理学结合的认知语法研究,以石智、沈家煊为代表。

第三种,与计算机结合的认知语法研究,以袁毓林为代表。

三家各自的取向不同,但是其中共同的地方是:主张非客观主义的哲学观语言观;认为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往往由句法之外的因素促动;重视人类认知机制对语言机制的作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自觉地运用认知规则解释语法现象,在几个专题研究上取得较大的成就,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句法象似性研究。句法象似性,又称“临摹性、具象性,类象性”,是认知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相对,指句法结构甚至句法规则是非任意的,是有理据的,跟人的经验、概念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联系。这方面主要有:

戴浩一的“顺序象似性”研究。他在1988年提出汉语遵循时间顺序原则和时间范围原则。

张敏的“距离象似性”研究。他认为领属构造中“的”字隐现,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概念距离大小有关,最后他得出名词短语遵循距离象似性的规律,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说服力。

张敏的“重叠象似性”研究。对重叠现象做了统一的解释,比以往的研究更具有说服力。

沈家煊的“数量象似性”研究。他运用认知上的有界和无界概念统一解释与数量词制约作用有关的语法现象。如“盛碗里鱼”不能成立或不自由,是因为其中的有界动词跟后面的名词不匹配,“鱼”前面应加数量词。他还用“有界”、“无界”统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重要小类,说明划分词类的形式标准后面隐藏的概念或意义上的理据。“有界—无界”这对概念在句法结构的解释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石毓智的“意义临摹”研究。石毓智认为句法规则间的象似性并不全是简单的对应关系,由于人们的认知视点不同,同样的现实规则在语言中的表形式也会不同。他认为除成分和关系临摹外,还有意义临摹。意义临摹不仅包括对外界物质世界意义的临摹,还包括对人造的自然(如知识系统、文化系统、语言自身等)的临摹。如运用认知上的数量特征对语法结构做出解释,如汉语重叠式表示基式的概念义定量化,因此重叠式动词不能再加动量词。

2.标记与不对称研究。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石毓智和沈家煊。石毓智系统研究了汉语中的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用数量特征统一解释了词语、句法结构和语义上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即用定量和非定量的概念解释肯定和否定的使用,用离散和连续的概念解释“不”和“没”的分工。沈家煊提出用多分关联的标记理论描写和解释语法中的种种不对称现象。还用关联模式建立了形容词、名词、与句法功能之间的联系,即性质形容词作定语用形容类名词是无标记的,状态形容词作谓语用来形容个体名词也是无标记的,而统摄这个模式的是恒久性和临时性这对概念的对立。

3.空间方位与参照点的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是认知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代表人物是刘宁生。张伯江、方梅对名词和动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了认知解释。方经民分析了汉语的空间方位参照,也得出了一些有说服力的结论。

4.意象图式研究。意象图式是认知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人们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认知结构。李宇明提出空间图式是一种能产性极强的认知图式,人们习惯于把空间的范畴和关系投射到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上,如时间范畴和社会范畴。

沈家煊提出句式是一个“完形”,即一个整体结构。句式的整体意义的把握,受到一些基本认知原则,如顺序原则、包容原则、相邻原则、数量原则的支配,并解释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语法现象。

张旺熹认为“把”字句是一个以空间位移为基础的意象图式及其隐喻系统。

5.语法化研究。认知语言学对语法化研究非常重视,因为对语法化的研究是从历时变化来看共时现象。从语言演变的规律解释语法规则,寻找语言认知动因和语言和语言变化对现代形成的作用,对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研究研究重要。目前语法化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词虚化,即有实义的词单位逐渐演变为虚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偏重于从人的认知规律来探索语法化的过程。二是词汇化,即短语或句法结构逐渐固化而成单词的过程。张伯江、方梅、和石智。张伯江、方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从空间概念发展为时间概念”基本原则揭示了汉语口语中“这”、“那”从空间意义衍生出时间意义的新发展,如“这”由指示较近的事物虚化为表示程度,“亏你活了这大年纪”,还引申指“现在”、“这都几点了,还不起床”。

其他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袁毓林的范畴化研究,蓝纯的隐喻研究,沈家煊的转喻研究。

七、认知语法学的不足之处

认知语法大大拓宽了研究视野,大大推动了对汉语语法现象的深入探究。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理论,它与以前的语言理论一样,同样存在不足,正如石毓智曾经在《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认知语言学有它的局限性。认知语言学是传统结构主义、特别是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反动,它弥补了这些学派的一些缺点,同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抛弃了其他学派合理的地方。并指出了几个具体的问题:(1)忽略了语法系的统性。(2)完全否定了结构之间的可能的“转换”关系。(3)忽略语法系统对认知的反作用。(4)过于强调语法系统的开放性,忽略它的相对独立性。(5)过于强调语法与语义的相关性。(6)在语音研究上无能为力。(7)烦琐而随意的图解式。

八、结语

认知语法体系与过去的语言学理论有很大的区别,这种理论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性,同时因为汉语的特点与认知语法的观点具有更强的亲和性,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这种理论,汉语的语法研究一定会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沈家煊.“有界”与“无界”[M].中国语文,1995(5).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J].语言文字学,2001(3).

[5]周红.汉语认知语法研究动态[J].汉语学习,2002(6).

[6]赵杨飏.Langacker认知语法概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2).

[7]李宇明.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考察[J].湖北大学学报,1999(3).

[8]张旺熹.“把”字句的位移图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5).

[9]石毓智.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2).

[10]袁毓林.现代汉语名词的配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2(5).

作者:朱卫国 段福德

第三篇: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简析

作为一种语言,包括原始尚未成熟的语言,必须对其进行语法规定,以便对人们的表达方式加以限定,进而使语言更具表达性。如果一种语言没有语法,那么可以说其不能被称作语言。因为这样他人无法理解你想要用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而就会失去语言作为人类沟通交流工具所存在的意义。语法是语言结构的三个要素之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要素。简单地说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它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组合规则的总和。八十多年来,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究。

对于汉语语法研究工作者而言,其自始至终都将关注重心放于明确语法范畴的问题上。近十年来,汉语语法学者围绕着该问题展开过不计其数的讨论并且坚持不懈的讨论,这都在明确汉语语法范畴的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众所周知,明确语法范畴的首要工作便是对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基本词类范畴进行精准的辨别分析,汉语语法范畴的明确工作也无非如此。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分析手续的过程中,汉语语法研究工作者遇到了语法研究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难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汉语几乎没有可供辨识的外在词形标记,因而在确定词类成员的问题上就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早期的汉语语法学者看到英语这样形态不太发达的语言仍然可以分清词类,由此得出一种“词类是分别观念自身在言语中的品类和性质”的认识。二十年代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的现代汉语语法论著都是完全从意义的角度确定词类的。但划分词类的目的毕竟是为了说明语法,由于汉语中的许多实词可以在不改变形式和基本语义的情况下充当不同的语法成分,从而造成了词类虽已确立,而不能服务于句子分析的尴尬局面。二十年代的语法学者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留下了“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这样一句引起众多争议的断语。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学术界围绕着中国文法革新展开了激烈讨论。中国文法革新话题的出现意味着依据意义标准划分语法范畴的方式已经不能够得到当时汉语语法学者的认可了。这场激烈的讨论最终结果是:对通过句法功能的方式区分词类做出了初步认识,并且涉及到了词类、句法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四十年代中期出版的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和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两部著作,虽然都还基本上是从意义角度说明词类,却明确地坚持了“词有定类”的原则,并引进了“词品说”,试图解决词类在句法中的不同功能问题。这两部著作前所未有地挖掘了丰富的汉语事实,在词类范畴的具体分析中揭示出许多新鲜的语法特点,为以后关于词类功能的分析奠定了基础。五十年代汉语语法学者集中讨论了区分词类的标准问题和词类与句法的关系问题。在这次讨论中,持意义标准的、持形态标准的、持广义形态标准的以及持功能标准的各种主张都得以充分阐述,最终还是看重“结构关系”的主张逐渐成为主流认识,吕叔湘明确提出“结构关系指一个词的全面的、可能有的结构关系,不是指它进入句子以后实现出来的一种结构关系”。这表明其后产生深远影响的“分布说”此时已具备一定的共识基础。

众所周知,我国早期涉及汉语语法的文学作品大多照搬外国已经成型的语法模式,错误地将研究重心放于词与句子二者上,肤浅得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出组词造句的相关规律,现在看来这种做法真的是毫无意义可言,且严重阻碍了汉语语法研究的进步与发展。词形的变化并不能够反映汉语语法所具有的特征,基于此,想要揭示汉语语法所具有的规律,必须要探索其他语法单位中反映出的特征。上世纪中期是结构主义思潮影响汉语语法研究的时期,词组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赵元任著、李荣编译的《北京口语语法》就用几种基本结构阐释汉语口语的造句法;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汉语的五种基本句法结构,即:主谓结构、补充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

在语法内容的扩充进程中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语法是作为一个纷纭复杂的语言体系存在的,对于汉语语法而言尤其如此。对于汉语语法研究工作者而言,汉语语法领域可以说是熟悉而又陌生的。我国的专家学者开展该方面的工作是通过借鉴外国的相关理论,以及自己独立研究,不断充实和完善汉语语法体系,进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正的形式进行的。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时常提醒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虽然学习语法相当枯燥乏味,但是一定要努力掌握语法知识,坚持不懈,不使前人的汗水白流,迎难而上,把对自己的阻碍当做人生道路上的跷板,使自己更好更快的成长,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新世纪合格的大学生。

(通信地址:831100 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阿依古丽?热西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等职业技术论文下一篇:现代传媒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