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本科教学财政学论文

2022-04-17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大学生本科教学财政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是教育行业关注的问题之一,财政学因其发展历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在人才培育上又有其相对特殊性,对学生就业能力和学校就业率产生了影响,本文对其中涉及的内容进行了以下讨论。

大学生本科教学财政学论文 篇1:

非财税专业财政学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财政学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改进财政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分析目前财政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财政学;教学;改革

财政学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地位处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属于专业基础课。它主要讲授财政概念、职能、财政收支、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政策等内容,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政府的社会经济行为,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应注重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根据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学习效率。以下就该课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教学改革设想作简单探讨。

一、当前财政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

目前,在财经类学院几乎所有专业均开设含有财政学内容的课程,但是这门课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从专业实用的角度分析,非财税专业学生普遍认为财政学不是自己的专业,学习财政学对将来的就业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是因为该课程属于专业指定的选修课,为修满学分而已。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课前没有任何准备,甚至个别学生空手进课堂,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不积极思考,更谈不上自觉学习。他们关心的主要是怎样考试,能否通过等,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而且财政学学完之后与其他学科很少有交叉,学生又不可能主动运用财政知识去认识和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所以学生学到的财政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

2.教材不适应非财政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要求

目前所使用的财政学教材不适应非财税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一是财政内容偏多,税收内容偏少,尤其对税收的计算及缴纳等实务内容介绍得更少,非财税专业又没有开设税收类的其他相关课程,因此,学生学完财政学后,仍对税收知识知之甚少,而学生毕业后走向基层,对税收知识需求较多,造成供需矛盾。二是重理论内容,轻实践。比如,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最适课税和税制优化理论等内容所占比重较大;税收实务需要突出介绍而教材内容极为简略;政府采购、财政政策等内容所占比重较小,而财政政策恰恰是理论与实践的接合点,结果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三是由于教材内容不合理,需要根据专业进行补充调整,然而,财政学课时仅为54学时,这就出现了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再加上客观因素使课时减少,如法定假日、劳动周、运动会等,授课时间越发紧张,教师不得不一再加快授课速度,或者将有些内容留给学生自学,甚至不能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财政学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范围限制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记笔记,考试考笔记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极不理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课程内容也会枯燥无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改变,只是将粉笔板书的知识灌输变为点击播放,甚至可能因为减少了板书的过程,课件播放速度又太快,学生来不及记忆和消化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可能会变得更差。

二、财政学教学改革设想

课堂是教学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场所,是一个以教师的“教”与学生“学”为系统构成的整体。大学课堂绝不是专业知识的简单灌输,应当结合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理顺课程思路,介绍课程框架

当学生开始学习一门新课时,教师首先应把本课程提纲挈领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怎样学。教授财政学,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财政,然后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财政的基本职能,财政的职能在社会经济中如何发挥作用,财政收入多少、支出多少,通过什么渠道收,怎样安排财政资金,国家预算怎样做,如何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财力,最后根据国家经济形势制定不同的财政政策。这样学生就明确了学习财政学的基本思路,了解了该课程的架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启发和询问相结合,引导学生思维

财政学的一些原理对非财税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枯燥而抽象,学生难以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怎样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通过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然后运用“启发式”教学,提出一些社会生活中和财政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财政的概念为例,教师可以以询问的方式开始,引导学生从周围的事务谈财政现象。

如,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国防安全是谁提供的,公务员的工资是由谁支付的,城市与农村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是谁支付的,那么这些资金又是通过什么渠道筹集的……学生逐渐感受到抽象的财政理论一下就变得具体了。随后可以启发学生提供这些物品的目的是满足谁的需要,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财政的定义。

这样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比直接从理论认识开始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而且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注重学科联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财政学作为一门跨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的学科、兼容多学科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财政学过程中,需要具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等理论基础。当然它还和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实用经济学科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财政学教学方法应该呈现多样性。财政学又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对财政理论的理解,教师需要收集大量典型的实践素材。比如,收集与财政学有关的有趣的新闻,并将其穿插在课堂中,带动学生分析时政或对政策进行预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自发地去学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才能增强学习的动力,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国债限度”时,以希腊、爱尔兰等欧盟国家的债务危机为例,分析其债务风险及其原因,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对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分析如何把握政策和运用政策来调控经济。这是衔接理论和实践的很好的桥梁,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开展案例教学,培养实践能力

财政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应加强案例教学。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特殊的典型实例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通过营造宽松的自主学习与实践的环境,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克服了传统教学的缺陷,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中的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在讲授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时,可以通过实际数据展示。首先进行横向比较,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同一时期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有何不同,然后比较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变化趋势,从而得知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还要考察我国在不同时期的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情况,结合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发现分配政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之一。

这样可实现抽象理论的具体化和直观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并加深印象,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消极接受知识的状况,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之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中的财政现象和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5.结合不同专业,抓好教学侧重点

财经类学院几乎所有专业均开设财政学课程,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其基本的理论体系和内容,但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的内容应适当调整。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对于经济类专业学生要侧重于财政基本理论和运行机制的讲解,而对于没有税收类后续课程的其他专业,如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应增加税收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尤其是税收实务部分,侧重于讲授财政政策、分配制度等内容,要求学生了解财政制度,熟悉与财政相关的业务操作,而政府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可以略讲,以适应非财税专业财经类学生毕业后面向基层对税收知识的需求。

6.加强校际间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在不同的财经类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各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会存在许多不足。所以,应注重加强院校间的交流,这样不仅能拓宽教师的视野,也能吸收其他院校的优秀教学经验。对于开设财政学的非财经院校,如果每年召开一次财政学教学研讨会,通过研讨会提供的平台,或者通过课题合作等形式,就各高校财政学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对于推动我国非财经院校财政学教学水平能发挥积极作用。在教学内容上,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教改成果引入教学实践,以充分体现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性和前沿性。

总之,面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以创新的举措吸引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合格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爱东.关于民族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

[2] 孙伟,张国富.财政学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2).

[3] 杨华.财政学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0).

[4] 张金燕.提升《公共财政学》核心课程教学质量初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1).

[5] 李珂.本科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分析[J].教师,2010(7).

[6] 宋学红.对当前《财政学》教学困境的几点思考[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作者:陈爱荣

大学生本科教学财政学论文 篇2:

探析应用型本科财政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

摘  要: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是教育行业关注的问题之一,财政学因其发展历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在人才培育上又有其相对特殊性,对学生就业能力和学校就业率产生了影响,本文对其中涉及的内容进行了以下讨论。

关键词:财政学;就业能力;应用型;培养

自教育改革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毕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业竞争越趋激烈。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财政学专业在现今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如何应对?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财政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我们从发展历程,课程设置的目的内容等源头开始来分析,从学校培养教育过程中来探析。本文对财政学发展历程,学科设置内容及目标进行了阐述,对现今应用型本科财政学的学生就业压力大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财政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初步探析,以期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1本科高校财政学专业分析

1.1 财政学发展历程

财政学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在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中,系统地阐发了财政理论,财政学因此开始正式创立。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开始建立,马克思主义财政学对社会主义财政的实质进行了阐述,阐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分配关系的种种理论问题。主要研究了如下内容:①增加财政收入的源泉和途径。②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财政和财务管理利用的积极作用。③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同社会主义财政分配的关系。④物资供求、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之间的综合平衡。现今我国的财政学也是在此基础上开始了蓬勃的发展。

1.2 财政学学科组成分类

财政学科组成分类的标准比较多,通常以财政分配的主体,财政分配的内容,财政发展的历史进程等集中方式分类。如按财政分配的主体可以分为资本主义财政学:研究对象为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社会主义财政学:研究对象为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按财政分配的内容可以分为国家预算学、国家税收学、公债学等。按财政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中国财政史、外国财政史、税制史、公债史等。

1.3 学科设置的内容及目的

财政学专业是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用于培养具备财政税收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人才,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能够在财税及其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总之,经财政学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政府部门,各类企业都工作,用武之地和适用范围行业非常广泛。

2财政专业的社会就业现状及需求

2.1 财政专业就业的影响因素

自高校教育改革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毕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毕业生数量增大。据调查发现,现今大学生就业率在不断下滑,已经引起多方注意。造成大学生就业率在不断下滑的原因不仅仅是毕业生数量增大,同时毕业生择业区域,毕业生自身的适应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学生就业率。

2.2财政专业就业多元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专业就业渠道以从原有的只是国家部门,国有企业为主转变为各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就业。现今不仅仅是国家部门,国有企业更多的是中小私有民营企业都对财政专业的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国外的金融行业和外资企业,为了能抢占中国市场,也在大量的吸纳专业型财政学人才。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的财政学人才受各方青睐。

2.3财政专业就业压力

然而刚从大学毕业的财政专业大学生绝大部分缺乏过硬的专业能力,不具备企业或者政府部门所要求的技能。同时作为应用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不但面临本专业,还面临其他相近相关专业(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专业)的激烈的竞争。如何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如何提升学校就业率是应用型本科财政学科专业急需解决问题。

3如何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财政学生就业能力

3.1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财政学专业学科培养人员的认知

首要需要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学术研究型高校、职业技术类的高校培养的人员定位和培育发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人员必须是即具有技术能力又具备学术理论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围绕这个基础定位,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求的学科体系,建立自有特色优势的学科培育系统。

3.2 提升理论学生课程体系

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理论体系建立提升,不仅要学习基础课程,还要加强核心课程的学习,结合市场,切合实际,依据专业特色调整课程的内容结构,将培养学生成为整体型人才。

3.3完善财政学系统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财政学科应该以社会需求和就业状况为主导,结合学校区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科人才。第一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够满足企业所需知识结构和能力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第二加强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从学校理论知识,到企业进行实习,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社会需求,使之更早的适应企业工作环境的,便于更好的胜任工作。第三从业的多样化,促进财政学系统培养模式需要适应发展改变,最好能依据学生特性在高年级时进行针对性培训教育。

3.4实践与专业度的结合

应用型本科学科应该重视实践教学内容,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校内实验、公司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水准。鼓励学生进入企业单位实践,在正式入职前,能进行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企业优秀人才杰出校友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解职场经验;提倡校内教师走出校园,与企业合作锻炼。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为学生实习奠定一个好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配合促进实践与专业度紧密结合,为提升就业能力夯实良好的基础。

3.5鼓励学生参与职业认证

專业证书是证明工作人员经过学习、考试已达到任职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水平一种教育。职业认证中的专业证书例如注册会计书,注册资产评估师,银行从业证,基金从业证等在行业中就业提薪起着敲门砖头作用,它不仅是对自己水平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企业传达的自己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的良好信息。

3.6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

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并不一致,但总的说来的除了学历学位这些必须要素之外,还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因此在对财政学科的学生培养教育不仅仅放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上,更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团队协助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学习力,创新力等各个方面培养。使之能够适应各企业,政府部门的发展需求。

3.7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

应用型财政专业本科院校教师应在毕业前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根据当前专业就业环境,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积极引导学生尽早的开展职业规划,尽早的职业训练或者创业指导。学校应培育形成“全程就业”氛围,就业指导应贯穿整个大学过程的四年,要根据财政专业不同年级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开展工作。只有学生的就业意识被激活,学生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踏实学习知识和技能,努力实践,才能够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4 结束语

本文对财政学发展历程,学科设置内容及目标进行了阐述,对现今应用型本科财政学的学生就业压力大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财政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初步探析。实践表明从源头明确学科设置内容及目标,探析应用型本科财政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有助于增进学校就业率关系,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财政学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波.于建业.马晓英.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增权培养 [J]. 教育与职业,2015(19):312-314.

作者:白鑫红

大学生本科教学财政学论文 篇3:

完善公共财政学课堂教学方法对策研究

摘要:公共财政学课程在高校财经类专业本科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应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学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措施上,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部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课堂中的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实践模拟机会和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问题的学术前沿。

关键词:公共财政学;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实践模拟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公共财政学课程在财政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属于核心主干课,也是高校财经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安排的时间一般在大学二年级,是学生较早接触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本科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公共财政学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PPT的内容信息量大,课堂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即使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教师的课堂仍是注入式教学,这种填鸭式的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系统讲授概念与理论,而学生参与度不高,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再加上现在手机网络等诱惑,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起不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的目的,也无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更没有办法使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

2完善公共财政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对策建议

如何完善公共财政学课堂教学方法,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部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课堂中的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实践模拟机会和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问题的学术前沿。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建立公共邮箱、微博或者微信群等,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教师将日常接触到的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教学素材,如时事素材,幽默段子,网络热词,书籍评论等,让学生在非课堂的时间里潜移默化地慢慢接近公共财政学这门课程,消除陌生感并产生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进一步的了解,慢慢理解消化相对枯燥的理论内容。

比如在讲三公经费之前,将关于公车改革第一人叶青和全国监督公车私用第一人广州区伯的事例事先发送到微信群中。湖北省统计局局长叶青从自身做起进行公车改革,并曾连续8年给全国两会上书要求进行公车改革;广州区伯在微博上将涉嫌公车私用的车辆曝光,并向相关部门举报。学生像读故事般去了解这两个人的事迹,于是,很自然地就导入了三公经费中的车辆购置及运行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很接地气,产生了兴趣后,上课就会比较有吸引力了。

2.2重视课堂中的案例教学

山东财经大学的朱德云教授曾指出,为了更好的发展课堂中的案例教学,应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增加平时成绩占比,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综合讨论发言等多种方式,实行多次、多方式、多环节考核。这种改革,使案例教学在整个课程的设计上能够有所保证。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既要有典型性充分体现和反映财政学相关理论,又要贴近生活、真实生动,同时案例的设计要注重系统性,选取的案例应深入浅出,层层深入。案例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情景表演来展现整个案例,多种方式结合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刺激。案例导入时,可选择在讲授财政理论前导入,也可选择在讲授财政理论时导入,还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章节之后导入。在案例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将案例的核心部分找出来,由学生讨论该方案的具体实施,如何解决实施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可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的方案。最后在案例教学结束以后,教师要对案例结论进行整理点评,归纳总结出案例中所包含的财政学理论,达到由具体财政现象反观财政理论的目的。

2.3组织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中国人民大学安体富教授认为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摒弃“满堂灌”的做法,通过布置题目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文献的查阅,之后课上讨论,最后由教师来点评,进而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达到丰富学生知识,提升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可以在理论学习结束后,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教师可以选取学生身边的生动的财政现象,鼓励指导学生课下主动地自主学习,而不再是各种现成知识的存储和提取,并选取财政热点现象以小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展示学习成果。整个过程是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探索和创新,同时强化了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

虽然教学内容偏理论性,但是教师可以辅之以数据经验分析,用数据来说话,让数据经验部分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学术搜索,在目前的大数据背景下,公共财政学课程中的几乎任一个章节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非常多的相关信息数据。目前我校的图书馆开通了中国知网、中经网、国研网、维普中文期刊、中国资讯行、万方知识服务、超星电子图书、金图外文图书等常用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资料查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旁观变为主动参与,锻炼了学生在实际中利用财政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4创造实践模拟机会

公共财政学课程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的实践模拟,往往仅限于实验报告的完成。以财政学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为切入点,以实务性特征明显的税收制度内容为例,我校目前的经济管理实践中心购买了福斯特税务软件,里面涉及税收实务、税务筹划、税务稽查和电子報税等几个模块。通过软件的运用,使学生对我国目前的税制体系有直观的印象,比如一个公司在一个纳税年度都需要缴纳哪些税,哪些行为需要交税,哪些财产需要交税,是交给地税局还是交给国税局,缴纳的时候税率多少等等,这样通过一个公司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将陌生的税制变得身边化,也加深了税制的理解,同时对我国的税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在公共财政学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此类的软件以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软件等,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感观化、具体化,能让学生在实践模拟实验当中,自主地去汲取知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通过创造实践模拟机会,制造更多的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的桥梁,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不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意识到所学习知识的有用性,使学生顺利产生符合教学需要的内在动机,对财政知识的理解效果比单纯教师讲授要好得多。

2.5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问题的学术前沿

目前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细化,由关注宏观制度改革转向有关理论、制度的更加具体问题的研究,比如,在对公共支出理论的研究,传统的财政学大都侧重研究总支出,对支出決策的政治过程不太关注,而现在的公共财政学不仅细化地去研究每类具体的公共支出及其经济效应,而且也将支出决策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公共财政学的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问题的学术前沿,指导学生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引导学生开展和推进科学研究。以一个学期为例,可以给学生布置1-2个3000字的小论文,教师可以对优秀的论文进行奖励,对论文进行指导,鼓励其投稿公开发表。

同时,借助目前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契机,设计和开发具备先进性、挑战性和现实应用性的实验教学内容,寻找公共财政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实践热情,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意识和研究学习能力。

3结语

如何使学生学好公共财政学,合适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当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应该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更好的为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卢盛峰.大数据背景下《财政学》本科教学改革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70-171.

[2]王晓洁,王泽,龚志斌.华北高校第九届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年会观点综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1):123-125.

[3]张清慧.培养财政学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9):96-97.

[4]樊丽明,石绍宾,李齐云.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05):26-31.

[5]郑洁.论财政学案例研究与教学方法优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7).

作者:刘丽 张小锋 金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法律渊源模式弊端研究论文下一篇: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