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公共艺术论文

2022-05-04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高职教育公共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本文就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高职教育公共艺术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研究

摘要:在美育立人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的当下,美育依然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薄弱环节。新形势下,艺术教育需要在大美育体系下生态式养成,多学科整合,构筑“三课一化”立体式美育生态环境,推进审美和人文素养并重、教学活动方式多元、注重体验表达、力求创新能力的美育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优质、高效发展。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 高职院校 终身美育 生态教育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事关大学生心理结构的优化、健全人格的塑造、人生境界的升华及其超越精神的获得。坚持美育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教育,以美育理论研究带动美育实践研究,才能高屋建瓴、方向明确,使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在美育的背景和场域里显出生机。美学是弥补人类知识体系里“感性事物”或具体形象及其“情感”学科的缺失,由德国鲍姆嘉通提出来的,美育作为美学的组成部分,是构建人性完整的重要教育载体,而公共艺术教育则是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而获得青睐的。事实上,当代美学与社会人生息息相关,作为人生的美学,其实就是广义的美育。现代美育始终与人的解放联系在一起,并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

费洛姆批评说:“我们现在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于造就与社会机器有用的公民,而不是针对学生人性的发展”[1]。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纯粹的专业知识学习,并不能保证学生真正能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2]。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其人格畸形,应试的挫败、消极情绪尤其突出。高职院校要明确自己的教育属性,实现职业技能的职教属性和人的发展的高教属性的统一,即周建松提出的“高职复姓”[3]特质,则公共艺术教育就有着比其他学校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参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开设公共艺术课,并建立有相关机构,但存在的问题是普遍远离学生审美实际,缺乏吸引力。为此我们应汲取丰子恺“大艺术科”的思想,把公共艺术融入学校整个美育系统之中,将美育渗透在各学科之中。美育内容要与时俱进,直面社会问题,展现出全新的解释、引导和影响力。美育的发展和生机正表现在与社会现实的碰撞、交流之中。

一、艺术审美需要生态养成

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认为“生态”是有机体之间及整体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威拉德·沃勒在《教育社会学》中率先提出“课堂生态学”,生态学理念使教育日益换发出生机。艺术审美体验是生命力的体现过程,滕守尧提出的生态式艺术教育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大美育观”:贯通学生全部生活

关于生态式艺术教育,论者多提及不同艺术门类的结合。其实生态式作为美育的艺术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全部的教育与生活活动之中,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的审美因素和艺术精神。

丰子恺先生早就提出“小艺术科”和“大艺术科”的观念,认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是全般的教育,是应该融入各科的,不是可以机械地独立的,也不是所谓艺术科的图画与音乐所能代表全权的……全般的艺术教育是‘大艺术科’,图画、音乐是‘小艺术科’”。他还说,“艺术教育的范围是很广泛的,美的教育,情的教育,应该与道德教育一样,在各科中用各种手段时时处处施行之”[4]。国务院办公厅《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大艺术科”的观念不仅使课程间相互交融、利用成为可能,而且为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资源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大美育观”的提出使生态式艺术教育和“大艺术科”观念有了更加宽阔的思想基础,它要求“以‘大美育观’填补美育意识的空白”[5],超越了“通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局限,要求“將美育体现在各门学科、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6],形成课内、课外、学校、社会的合力,体现美育社会化和社会美育化的“大美育”特征,真正实现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提出的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

(二)“三课一化”:立体生态有机统一

生态教育要求将学生需要、知识状况、社会要求及自然环境构筑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课一化”的立体式美育生态环境中,“三课”即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团实践)、第三课堂(校外活动),“一化”指校园文化。

第一课堂涵盖网络与课堂教学,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认识方式并影响其思维方式的形成。建立公共艺术教育专项网站和教学资源库,通过线上线下教学与互动结合的方式,全面开设鉴赏类限选课程,创造条件开设技能实践类任意选修课程,为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提高,培育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以课程的理念规划、管理第二、三课堂艺术实践活动,有目的的设立活动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第二课堂以社团为平台,建立艺术实践系统。不限于舞台表演,“多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应该纳入艺术表现能力培养的范畴。”[7]一是面向特长生,开展专项培训,尝试导师小组制,激励在艺术理论、创作、表演、评论等方面出作品、出成果;二是设立学生社团和大学生艺术团,参加展演、比赛,积累原创文化资料库,丰富教学资源,形成教与演的良性互动;三是美育回归生活,达到日常生活审美化。通过活动项目策划,把艺术精神内化为心灵,外化为行为,实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知、行合一的人生境界。

第三课堂打通社会联系,引进校外美育的源头活水。社会美育是终身美育的落脚点,也是学校生态美育应有的题中之意。建立学校与文化企业、地方政府三方合作模式,构筑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一体化美育体系。一要“请进来”。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聘请专家任指导,作讲座,提高校内艺术活力;二要“走出去”。重视社会公益活动及外出学习、交流和校外展演、比赛机会,把校园艺术成果推向社会,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拓展艺术审美的环境资源。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要求重视“环境对成长着的一代人无意识地、无心地产生的一种塑造作用”。[8]校园文化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意蕴深刻,其中校园环境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同时开展校内外文化环境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艺术教育落实核心重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明确指出,美育课程目标“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培养要从教材整合做起,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重心则要把创新能力培育落到实处。

(一)教材整合:艺术审美和人文素养并重

生态教育强调课程的开放、共生,多维价值的平衡、整合。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建设要多学科整合,借鉴杜威的教材观联系实际,作为高职院校更要有专业针对性。

审美和人文素养并重,就是兼顾艺术教育包括的两个方面:艺术素质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艺术素质主要是指欣赏和创造艺术的心理素质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艺术文化教育为美学实践活动提供着思想内涵、文化底蕴的支撑。这两个方面分别为美学实践活动提供了主观层面的精神指导和客观层面的物质支持。”[7]而后者正是当前忽略的弱项。

不仅要重视艺术的审美价值,而且要挖掘文化内涵,关注艺术背后的思想。比如古琴赏析,当了解附丽其上的所谓“君子养生之物,帝王治世之音”的文化内涵,《酒狂》欣赏,应知道魏晋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样,西方现代派反传统无调性音乐,则是社会聚变下人们生存意识的反映,有强劲的理论支持。此外,校本教材要引入本土文化艺术资源,彰显地方特色,打造特色品牌文化。

(二)教学方式:倡导多种教学方法与多元化教学活动方式

传统的教学过程“三要素”是教师、学生和知识,三者缺乏联系,使教学往往呆板、机械,缺乏生气。王道俊提出将“教学活动方式”纳入其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学活动方式是知识在教学中的展开方式”,所以“教学活动方式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的效果与质量,……选择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就意味着为学生选择一种发展方式,一种个性素质。”[8]

教学要实现多重任务,知识的传授,通过知识进行人格、精神塑造,通过实践发展技能技巧和创新意识。“知识的多种教育价值,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要解决学生个性素质发展的多种不同的问题,因而需要多种不同的教学活动方式,不同的知识展开方式”。[8]

美学、美育是交叉的多学科领域,作为美育的公共艺术教育,是多学科整合的综合素质教育,所以教学不能拘泥于一招一式,鉴赏、讲座、活动、实践、展演、观摩、参观等,依据模块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积极尝试更多与多媒体技术相关的新途径,吸收、借鉴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倡導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方式。

(三)教学重心:注重审美体验并强调创造表达

八门艺术鉴赏类限选课整合为一个“大学生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这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做法。鉴赏的关键是审美体验,把自己沉浸到艺术美之中去感受,就是体验美学说的融合,达到主、客体合二为一。感受、体验是一切艺术活动的基础并贯穿其始终,正如保罗?德曼说的,“美学的真正主题就是体验,是一种过程。”[8]

教育必须有评价与反馈,评价知不足,反馈能改进。是否体验及体验到什么——作为教育就需要表达,表达可以使感受更加深刻而有条理。没有表达就不会有美学,也不会有艺术品。意识不到感受的人谈不上表达,这种人往往和情绪直接统一,不能控制和合理宣泄感受,要么自我封闭,要么走上极端。

当然,任何艺术的审美感受都是无法直接表达的,需要学习通过间接的方法,描述状态或者过程,把感受表达出来。但对学生来讲,方法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们表达出来的真实感受。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欣赏是欣赏主体凭借艺术作品进行的审美再创造,那么,欣赏者与众不同的感受及其对感受的独特表达方式,正是其创造性的表现,创新精神即由此萌生并起根发苗,而学生对审美体验的表达和写作则是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手段。

创新能力是美育的重点,艺术教育从理论、技能到实践,均可用创作、表演到评论等方式发展思维,而最为关键又内在隐秘的审美体验却难于或者说疏于反馈,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尴尬。作为教育,审美体验需要激励和反馈机制,必须增加引导表达和书写这一重要环节,指导学生体验写作,从点滴做起,直至成为独树一帜的论文成果。

总之,美育使命关乎社会人生,终身美育和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艺术教育需要“大艺术科”观念,多学科整合,构筑“三课一化”立体式美育生态环境,推进审美和人文素养并重、教学活动方式多元、注重体验表达、力求创新能力的美育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优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丰欣欣.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5,(03):69.

[2]王兴国.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6,(04):101.

[3]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及实现机制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6,(05):19.

[4]丰子恺.丰子恺文集(第二册)[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5]董洪哲.以“大美育观”填补美育意识的空白[J].教育科学,1994,(01).

[6]王敏,曾繁仁.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7,(07):9.

[7]赵方.泛审美化时代艺术教育如何深入内心[N].中国教育报,2015-4-23:(04).

[8]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1,(01).

作者:贺丹生

高职教育公共艺术论文 篇2: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摘  要:本文就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思考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指的是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对所有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群体所实施的,能够培育其人文素质修养、激发其创新逻辑思维、提高其艺术审美情趣的艺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活动。

(一)培育人文素质修养,提升文化素养。艺术是我们人类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 它伴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公共艺术教育已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它来完善知识结构,拓宽文化视野, 从而加强精神追求,提升文化素养。

(二)激发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就人类而言,形象思维是根本,是逻辑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有待公共艺术教育去开发。公共艺术教育基于有效开发形象思维的优势,能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三)提高艺术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艺术是个体实现自身形象美化和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它可通过各类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进行美感体验,缓解紧张疲劳,进而愉悦身心,懂得自我调适心理承受力和操控能力,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以积极的状态投身到生活学习去。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所以,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务必要重视、发展艺术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但是,事实却不是很理想。

(一)学院层面。高职院校课程开设时首先保障的是社会更多需求的专业课程,而对于公共艺术课程则随意很多。因此,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普遍不高,表现为缺乏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通畅。而且,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和专用设施,这种只有理论讲授而缺乏实践体验的艺术教育是空洞的、缺少吸引力的,使得有些原本具备艺术天赋和兴趣的学生也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

(二)教师层面。首先,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其次,没有相应的晋级政策。因而导致公共艺术队伍中普遍存在文化修养不足、敬业精神和教学方式落后、教科研能力不足等情况。同时,公共艺术教师不能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的职责权限及落实得不到体现,教学显得十分混乱。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存在,根本无法满足新时期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任务,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学生层面。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之前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基本的艺术涵养。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所以,大多数学生就抱着修学分的目的去选修,但是由于选修课自由度较大,加上教学监督管理机制不到位,使得学生学无所获。

三、关于改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建议和思路

(一)学院转变观念,提供制度保障。学院领导转变观念,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到艺术教育,意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院的长足发展的重要意义,提供制度保障,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因此建议,首先,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整体规划和部署,配套制定相关文件,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其次,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 负责管理和规范公共艺术教育;最后,建立教学机构,明确工作任务,负责检查和督导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活动,科学评估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效果和教学水平,逐步构建合理实效的教学评价模式。

(二)教师摆正定位,提高教学水平。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只有教师摆正定位,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完全发挥教学的作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建议,首先,完善晋级政策,提升激励机制。学院在保障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充足的设备、资金的基础上,还要明确晋级要求,提升艺术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满足教师的教学荣誉感,形成由外而内的全方位激励。其次,加强学科人才培养。学校应该借助当前教学改革的契机,加强校内外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三)学生端正态度,提升综合素质。解决高职院校学生不愿学习艺术课程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因长期不接触艺术课程而产生的不适感。因此建议,首先,增强艺术教育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教条”教学模式,重新树立“实践”、“对话”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感受欢愉,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感受艺术魅力。要让学生课外积极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潜移默化中主动学习、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 庞海芍.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作者:彭钦

高职教育公共艺术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艺术设计为主、以陶艺为特色,工、经、管各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等职业学院,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学校在公共艺术教育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上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学院的公共艺术教育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采取有效举措,通过开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艺术欣赏专题讲座等,整体设计,科学规划,切实加强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和实施;另一方面,坚持走公共艺术课程与传统文化互联之路,积极开拓艺术教育载体,努力提升学生素质,从“增强动力、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三方面来突破,使公共艺术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依托专业建设,资源共享,有效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动力

学院构建了一套融专业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显性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公共艺术课的课程目标描述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我院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公共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把与公共艺术教育有关的公共选修课主要分为三类:艺术赏析类课程、艺术理论类课程和艺术技能类课程。

1.艺术赏析类课程

此类课程面向全院学生。课程内容浅显易懂,可以让学生了解某种艺术的发展历史,欣赏历史上出现过的有代表性的优秀艺术作品,如美术鉴赏、音乐欣赏、民间艺术鉴赏、经典文学作品赏析等。这类课程注重于知识传授和具体欣赏相结合,力求使学生能以一种审美的眼光和心态来面对生活。

2.艺术理论类课程

此类课程面向全院学生。艺术理论是对艺术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的科目,它要求理性和严谨,有助于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概念的深入探讨,发展个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此类课程有美学基础、艺术导论、绘画基础等。

3.艺术技能类课程

此类课程面向艺术类专业学生。学院鼓励艺术类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选修,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再学会一个或多个更实用、针对性更强的技能。如FLASH动画设计、广告设计、陶艺制作、油画等。

学院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整合各系的公共艺术资源,形成必修与选修相结合、重点与普及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有力推动我院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实现了我院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公共艺术教育目标。

二、依托艺术社团和校园艺术活动,主题共演,有效激发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活力

除了显性课程之外,我院还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即通过艺术社团和艺术活动将艺术教育延续到学生的第二、第三课堂中,围绕公共艺术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同一主题,让学生参加不同的艺术社团活动和校园艺术活动,将有导向性的艺术教育渗入学生课外生活,从而建立起一个艺术教育的网络,扩大素质教育的辐射面。

1.依托各艺术社团的活动,普及公共艺术教育

学校成立了合唱团、舞蹈团、相声社、油画社等社团,社团经常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艺术活动,保证了艺术活动的高参与度。

清风书画社作为我院历史最悠久的社团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集书法、国画、陶艺于一体的艺术创作型社团,在省级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多次获奖,2008年获无锡市高校十佳大学生社团称号。油画社、相声社、ST秀社荣获2011、2012年度无锡市高校十佳社团。乐陶社学生陶艺作品《紫泷玉》组壶获2011年“全国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优秀毕业设计大赛”银奖。

2.依托校园艺术活动,创新公共艺术教育

多年来,校园艺术活动依据“大型艺术活动届次化,届次艺术活动品牌化;中型艺术活动各系化,各系艺术活动专业化;小型艺术活动社团化,社团艺术活动精品化”的原则,探索艺术活动品牌化、专业化、精品化的发展途径。每年的迎新晚会,学院都邀请青年喜欢的明星与学生同台表演;每年的科技文化节和“五四”文化艺术节,学院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几乎全院学生都会积极参加。我们立足学院公共艺术教育的传统与优势,立足艺术活动的实际变化和师生实际需求,不断创新艺术教育形式,让校园艺术活动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我院经常举办经典诗歌朗诵会、专场文艺晚会、大学生艺术团汇报演出、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设计竞赛、书画展等活动,推动公共艺术教育的传承创新,活跃青年大学生校园艺术文化,从而提升大学生素质。

2012年12月,在共青团无锡市委主办的无锡大学生十佳歌手总决赛上,来自无锡12所高校的22名选手参加决赛,我院大学生艺术团的姚志鑫同学获得金奖。

3.依托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扩大公共艺术教育影响力

我院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培养与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既遵循艺术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进一步扩大了学院公共艺术教育的影响力。我们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向社会展示教育成果,与群众共享教育成果,扩大社会影响。

第一,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我院公共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艺术素养,以服务地方文化为指导,以文艺宣传演出等社会实践形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将优秀的校园艺术文化移植到地方,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本土化、个性化,实现校园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

第二,与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进行公共艺术教育。青年志愿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增强服务社会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我院公共艺术教育成果的舞台。我院礼仪队受国家林业局的邀请,参加了2012年中国宜兴素食文化节和第七届中国竹文化节的接待工作,礼仪队的仪表仪态受到了中外来宾的高度称赞。

三、依托校园艺术环境,潜移默化,有效形成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合力

1.开设艺术讲座,普及艺术欣赏知识

为进一步推动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拓展素质教育的形式,学院根据自身特色,有计划地聘请艺术大师和传统工艺专家开办普及讲座,力求将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前沿设计等艺术教育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如蓝印花布传人吴元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陶艺家吴鸣的《传统陶艺与现代文化》、徐秀棠大师的《雕塑与空间以及中国传统陶艺》、省工艺美术协会马达理事长的《江苏工艺美术的“过去、现在、未来”》、省陶瓷行业协会时顺华的《紫砂茶具的论文写作》、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胡平教授的《工艺美术的非物质文化申遗》等,这些讲座不仅使学生受到艺术熏陶,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2.立足学院实际,建设赋有艺术特色的校园环境。

为更好地展示校园的艺术教育特色,我院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上因地制宜,精心营造浓厚的陶瓷艺术文化氛围。特色校园建筑、古龙窑、路边随处可见的陶瓷雕塑、陶器和艺术摆件,各个楼宇走廊墙壁悬挂的艺术名家作品,无不显示着学院的艺术特色。学院营造的艺术氛围,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展现优秀艺术文化,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息。

3.美术馆常年开放,师生的创新艺术作品不断涌现

学院的美术馆不定期地展出社会艺术家的作品,学生可以不出校园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艺术作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艺术品味。同时,教师的艺术作品、学生的实习创作也经常在美术馆展出,全院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随时参观,尤其是学生的艺术作品展,无形中影响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动力。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院公共艺术教育传承精品文化、陶冶艺术情操、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素质,积极推进了艺术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本文系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研究课题《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编 周继平)

作者:俞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医全科医学教学论文下一篇:统一配送物流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