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东坑地区花岗岩型铀成矿远景分析

2022-12-12

1 地质概况

上东坑地区为花岗岩区, 处于诸广岩体南东边部, 百顺断陷带中段, 岩浆活动频繁, 构造发育, 其所在的东坑矿区集中分布361、235、233等大、小型铀矿床3个, 是一个铀矿聚集的地区。区域80%以上面积出露诸广复式花岗岩体 (南部) 各期次侵入岩中, 呈大面积出露的为印支期花岗岩 (γ51) , 其次是燕山早期花岗岩 (γ52) 。铀矿化多分布在多期次、多方向侵入体相互穿插形成的岩浆活动中心和印支期第二阶段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ηγ51-2) 的边缘, 以及三期二云母花岗岩 (γ51-3、γ52-2、γ53) 的内外接触带。

工作区处于控制铀矿床集中产出的多期、多次、多向岩浆活动迭置交错形成的东坑岩浆活动中心。

2 铀成矿地质条件

2.1 有利的铀成矿富铀岩体

东坑岩浆活动中心由γ51-1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ηγ51-2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γ51-3中粒或细中粒斑状二云母花岗岩、γ52-3中细粒或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等岩体相互穿插形成。岩体铀的内生活化作用标志主要为面状白云母化和碱交代, 空间上多发生在岩浆活动中心。矿区内γ51-3岩体的面状白云母化和ηγ51-2岩体某些部位经历的多重活化, 使两岩体在成矿时具有很大的供铀能力, 由富铀岩体转化为铀源体。沿断裂的多次构造热液活化, 又使铀从面状向带状转移。这种强烈而广泛的铀的活化作用可为铀成矿提供丰富的矿质来源。361、235、233矿床之所以分布在γ51-3、ηγ51-2岩体边缘, 是与这两个岩体铀的内生活化作用和烟筒岭断裂的多次构造热液活化作用 (如绿色蚀变作用) 密切相关的。这种岩浆侵入期次繁杂区常是富铀岩体经内生活化作用形成的铀源体集中分布区, 同时也造就数量众多、形态复杂的接触界面和彼此组合形成的几何空间, 可为以后构造发展和铀的成矿作用提供必要的条件。

2.2 有利的铀成矿构造

东坑构造网结区主要由南北向控矿带 (南北向展布的γ51-3岩体) 、北西西向控矿带南亚带 (由北西西向γ51-3岩体和蕉坪—暖水塘一线密集分布的辉绿岩墙组成) 与北东向控矿带 (为北东、北北东向硅化断裂带) 交汇的构造结, 以及北北东向烟筒岭、大人山、榨子岭等断裂与北东向牛澜断裂交汇的构造结构成。

多向构造网结区属地质块体的弱化带, 应力集中, 空间开启, 利于矿液运移、聚集与沉淀, 常是铀矿化空间定位的良好场所。

区域内, 通过百顺—澜河成矿带及周边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解译, 在原有北东和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导的基础上, 解译发现许多次级近南北向断裂构造, 且与上东坑地区的近南北向构造组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图1-1) 。

2.3有利的铀成矿放射性物理场

东坑矿区不同地段放射性物理场的差异, 是各种地质作用结果造成。已有资料分析表明, 高铀钍比值 (≥0.6) 区和具较大规模的伽玛异常场、伽玛―射气或伽玛―射气―铀量异常复合晕对铀成矿有利。区内矿床、矿 (化) 点产出地段一般都分布有这些规模较大的放射性物理场 (晕) 。

通过区域内的百顺—澜河铀成矿带航放铀等值线图 (图1-2) 的分析和野外检查, 去除201、361、235矿床露天采场和坑口废石碓、矿石运输污染区, 以及澜河水冶场、尾矿库和231矿床坑口矿石堆等人工高异常区外, 该成矿带共分布航放铀异常点带20处, 其中沿牛澜断裂分布11处, 沿烟筒岭断裂分布3处, 沿百顺断裂分布6处

沿牛澜断裂附近分布的坦地南异常带、白芒洞—洋古脑近南北向异常带和白石坳异常区等航放铀异常, 主要发育在印支期第二阶段岩体 (ηγ51-2) 高钍、低铀背景中, 铀异常值相对较高 (如白石坳异常区为12~21×10-6) , 附近发育有近南北向次级断裂。

沿烟筒岭断裂及两侧分布的铀异常点带, 铀异常值不高, 一般只有10~12×10-6。

沿百顺断裂发育的铀异常, 主要分布在70号矿点至官田、芒洞坪、岩子石一带, 铀异常值不高, 一般只有10~12×10-6, 附近发育近南北向次级断裂。

除上述外, 该成矿带的东面和西面还分布两片铀异常:东面一片位于章车水至溪头村附近, 受北东向溪头断裂控制, 铀异常值10~14×10-6;西面一片位于百顺断裂与成公坳断裂之间, 主要受成公坳断裂的次级构造控制, 与之相关的铀异常点带发育, 铀异常值10~12×10-6。

除上述外, 该成矿带的东面和西面还分布两片铀异常:东面一片位于章车水至溪头村附近, 受北东向溪头断裂控制, 铀异常值10~14×10-6;西面一片位于百顺断裂与成公坳断裂之间, 主要受成公坳断裂的次级构造控制, 与之相关的铀异常点带发育, 铀异常值10~12×10-6。

3 铀成矿远景分析

从上述区域地质背景, 铀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可以看出, 上东坑地区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和成矿远景。上东坑地区所在的东坑矿区, 集中分布有大型361矿床、小型235、233矿床, 以及436、464号矿点和Ⅰ、Ⅱ、Ⅲ、Ⅳ、Ⅴ、155、151、127、463、166、108、107、131、135、551号等一大批矿化点。这些矿床、矿 (化) 点均属花岗岩热液脉型。探明的三个铀矿床中, 依矿体赋存的地质体可分为硅化带型矿床 (361、233矿床及235矿床10、7号矿体) 和辉绿岩型矿床 (235矿床8、9号矿体) ;依据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形态和工作实际, 这些矿床可分为大脉型矿床和交点型矿床

4 结语

上东坑地区出露印支、燕山期岩体, 是非常有利铀矿成矿的富铀岩体 (花岗岩中铀含量普遍较高) , 其次具有一系列良好成矿的构造条件, 断裂构造极为发育, 非常有利于成矿物质的运移和富集, 区内铀成矿条件、遥感信息解译和铀成矿带航放U等值线图分析, 上东坑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摘要:为了指导上东坑地区铀矿今后找矿的主要目标靶区和找矿方向, 对该区内具有非常有利于铀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岩体条件和构造条件, 结合地球物理、遥感信息特征的分析, 结合该区花岗岩型铀矿所具有的成矿条件和一系列有利于成矿的良好的地质背景来看, 存在着寻找隐伏铀矿的成矿远景。

关键词:上东坑,花岗岩型铀矿,铀成矿

参考文献

[1] 核工业华南地质局.诸广山岩体花岗岩型铀矿基本特征[R].1995.

[2]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一大队.广东省南雄市上东坑地区铀矿普查报告, 内部资料[R].200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屋面防水建筑施工技术的相关论文下一篇:全域旅游背景下高校旅游专业开设《跨文化传播学》课程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