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裂缝预防措施

2022-07-26

第一篇:墙体裂缝预防措施

填充墙墙体裂缝预防措施

一、工程简介

天津东丽湖万科城三期工程位于天津市东丽区东丽湖北岸,总面积105520㎡,分为

一、

二、三个标段。一标段联排三层别墅35栋,二标段联排别墅三层37栋(均为三层半)。三标段多层、高层公寓3栋。其中3-3为地上十八层,局部十一层和多层,周边设计裙房和地下室,设计为全现浇框架剪力墙、填充墙结构,建筑物总高约56M。

二、 裂缝的几种原因

1、 主体结构与二次结构的拉结。在施工中拉结筋的质量有时被忽视。我们在目前的填充墙施工中多数采用了植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施工方便。但是很容易在施工中忽视,专业人士少,一般都是其它工种代劳,保证不了质量。

2、 填充墙砌筑中墙体与主体的交接处砂浆不饱满。砂浆在墙体结构中就是连接作用,砂浆不饱满就降低了墙体的连接力。

3、

4、 建筑物的运动和沉降、热胀冷缩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墙体裂缝。 抹灰层开裂。在装修施工过程中工序不合理,质量不好,材料质量差,砂浆使用时间太长,都可能形成裂缝。

5、 水电在墙体上的开槽、电箱洞口边的堵塞不密实,也以能造成墙面裂缝。

三、 墙体防裂措施

1、 从二次结构开始就要抓好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选派专业人员专门植筋,并有专人把质量关,从打眼、灌胶,插筋稳固各道工序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决不放过。分层、分楼号检验,哪道工序不合格决不进行下道工序。

2、 抓好二次结构填充墙的砌筑质量。着重抓好砖的咬合和灰浆饱满度。在施工过程中把主体与墙体的坚向灰缝的饱满度做到90‰以上。严禁瞎缝、空缝、透缝。

3、 在抹灰施工中做好加强钢丝网的工序,凡事有不同材料交接处、水、电管槽处,电箱洞庭湖口边都加设钢丝网,每边搭接不小于100MM,并选用优质镀锌钢丝网。重视督促做好,严格检查钢丝的粘贴工序,钢丝网粘贴不全、不合格决不允许抹灰施工。

4、 选用优质材料。用合格的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用含泥量较小的中沙,禁用细沙、泥沙。

5、 抹灰时抓好质量管理。做好抹灰前的清理墙面、甩浆拉毛养护、浇水湿润等准备工作,严格控制抹灰砂浆按1:4(重量比)进行搅拌上墙,杜绝无剂量和不剂量砂浆上墙,并严禁初凝砂浆的使用。

6、 重视抹灰面的养护工作。天气干燥砂浆硬化过程中吸水不足,就会造成烧浆、空鼓、裂缝。所以保持抹面不少于7天的洒水养护。

南通五建天津东丽湖万科城三期项目部

编制人:蔡守真 2008年3月6日星期四

第二篇:建筑墙体裂缝的控制措施

柏磊

【论文关键词】裂缝 原因 措施

【论文摘要】建筑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质量通病。墙体裂缝的出现,轻则影响房屋的美观、适用性和耐久性,严重的将影响到整个房屋的结构承载力及使用寿命。本文总结分析了建筑物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和裂缝控制原则,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筑墙体裂缝控制的施工措施。

1.建筑墙体裂缝概述

1.1 不同墙体材料之间裂缝

在不同建筑材料间极易出现规则的裂缝,尤其是框架结构的工程在框架与填充墙之间经常出现这种水平裂缝和垂直裂缝,这种裂缝的特点是沿与梁、柱与墙触面之间出现,裂缝较宽而深,如果梁宽大于墙体宽度则在梁底最易出现空鼓现象,严重时可引起梁底抹灰局部的脱落,很难全面预防。

1.2 应力集中裂缝

此类裂缝多在砌体结构相对薄弱部位出现,如门洞口上部、窗洞口上、下部及砼大梁下部的墙体上。其裂缝多为斜向,少部分为竖向和水平方向裂缝。

1.3 墙面抹灰龟裂

墙面抹灰完成后,有时会出现大面积细而密呈龟裂状的裂纹,这种裂纹细而深度浅时危害不大,可不做处理,但开裂较深时往往伴随着空鼓、脱落等现象的发生,一旦出现大面积空鼓、脱落,唯一的办法是返工重做,但返工重做部分就象在墙面打了一块“补丁”,很难恢复原貌,易在返工面周围出现收缩裂缝,返工的效果既不经济也不美观。

2.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

2.1 不同墙体材料之间裂缝出现的原因

2.1.1 对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把握不准或很难把握。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水后膨胀较大,失水后体积缩小,导致这种裂缝出现。

2.1.2 施工原因:组砌不合理,砂浆的饱满度小于85%,或者由于拉结钢筋漏放甚至不放,浇水过多,施工一次砌体高度过大,砂浆标号低,都可导致不同墙体材料之间裂缝的频频出现。

2.1.3 温度的影响:由于各种墙体材料之间的膨胀系数的差别,必然引起结构热胀冷缩及内外胀缩不一致的变形,因此也必然会将抹灰面层拉裂。

2.2 应力集中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

2.2.1 在荷载、收缩或温度作用下,门窗洞口处,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共主拉应力约呈45度斜向方面分布,该处拉应力最大值往往超过弹性均匀分布拉应力2~3倍,当此局部应力集中产生的拉应力超过砌体的主拉应力极限值时,而出现了应力集中裂缝。

2.2.2 门窗洞口上部砌体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砂浆末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操作时,饱满度不够,水平灰缝厚度不均匀,砂子含泥量较大,不均匀,不严格计量,配合比不准,造成砌体强度下降。等等诸多原因都能造成应力集中裂缝的出现。

2.2.3 此外还有一种应力集中裂缝出现在钢筋砼大梁下的砌体上,由于未设梁垫或设置不当,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砌体出现裂缝。

2.3 墙面抹灰龟裂出现的原因

2.3.1 抹灰砂浆配比不合适,水泥用量过大致使水化热大,干缩严重从而造成龟裂。

2.3.2 基层表面平整度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垂直度超标,造成抹灰层厚薄不均或抹灰层过厚,从而造成表面龟裂的发生,这也是引发龟裂现象较常出现的原因之一。

2.3.3 中高级抹灰应该分层施工,有时施工时为了赶进度或为了省工图方便,从而抹灰基层、中层、面层分层不当,分层厚度不当,压不密实,从而引发龟裂。

3.建筑墙体裂缝控制措施

3.1 不同墙体材料之间裂缝预防措施

3.1.1 对于加气混凝土和粉煤灰砌块而言出厂时含水率较高,以后砌块会因逐渐干燥造成体积的不稳定,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建材应该提前组织材料入场,杜绝边进料边砌筑的施工方法,材料入场后不要随意堆放,堆放时底部应垫起并防潮,雨天还要覆盖以防吸水过大而引起体积的膨胀。

3.1.2 砌块在组砌时不应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减少工序,将填充墙一次性砌至梁底,用砂浆塞实框架梁与填充墙之间缝隙后即进行墙面抹灰。

3.1.3 砌体的胀缩,不同的部位是不相同的。往往是两头大而中间小,因此在柱、梁与砌块接触的部位易出现裂缝,因此在抹灰前宜在框架柱、梁与砌体接触面上用胶泥粘结玻纤网,每边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3.2 应力集中裂缝预防措施

3.2.1 在门窗洞口两侧增设抗裂柱,或钢筋砼门窗框;对于砼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则在洞口两侧设芯柱。

3.2.2 如为混水墙也可在门窗洞口处,设置45度斜向焊接网片或加强钢筋,并用U形筋将斜筋固定在墙体上,再做外抹灰;在门窗洞口上部墙体中采用水平砌缝配筋的办法,加强砌体抵抗水平变形的能力。砌缝配筋是由预先埋设在水平砂浆砌缝中的纵向和横向钢筋构成的,砌缝配筋的间距,最小为20cm,最大为60cm,或者在墙体中部设置3Φ6的通长水平钢筋,在墙体转角和纵横墙交接处宜设置拉接钢筋,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少于1Φ6,竖向间距官为500mm。

3.2.3 支承在墙上的钢筋砼大梁下部应设置梁垫。

3.2.4 在砂浆中掺入纤维,即采用纤维砂浆抹面。具体做法是将短纤维(聚合物纤维)按一定比例掺人砂浆中拌和即可制得。短纤维在砂浆中的作用是提高基体的抗拉强度,阻止基体中原有微裂缝的扩展并延缓新裂缝的出现,提高基体的变形能力和改善其韧性与抗冲击性。在工程中常用的是聚丙烯单丝纤维。

3.3 墙面抹灰龟裂的预防措施

3.3.1 严格按配比拌制砂浆,尤其要控制水泥用量,水的用量也要控制,拌制砂浆前要进行试配,使砂浆的和易性与保水性达到最佳。搅制设备要用专用的砂浆搅拌机,杜绝使用混凝土搅拌机(滚筒式)拌制砂浆。

3.3.2 在砌体施工时要严把砌体施工质量关,控制好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尤其要控制好砌体的垂直度,这样便能有效控制抹灰的厚度,杜绝出现抹灰厚度不均匀,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龟裂情况的发生。

3.3.3 抹灰应分层进行,严格控制抹灰的总厚度和分层的厚度,中级抹灰平均总厚度宜控制在20mm内,高级抹灰宜控制在25mm内,外墙抹灰宜控制在20mm内。

4.结论

控制裂隙,重点在防,并需要从设计、施工上共同努刀,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裂措施,加大主动控制的力度,才能提高新建房屋质量的可靠性。只要严格执行规定,做到设计与施工紧密配合,控制裂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实践证明,过去许多工程凡是采取了控制裂隙措施的,一般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江家扬.轻质砌块墙体抗裂、抗渗漏措施的研究[J].广东建材,1997(6)

第三篇:11墙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工程概况

由于绵阳长虹大道203小区为多年老房,在

5、12地震或其他荷载作用下,受地基不均匀下沉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以及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不足等原因,已经使砖墙表面产生一些不同性质的裂缝,并且墙面的防水层老化、破裂等没有起到防水的作用,导致外墙面多处反碱,甚至在雨天后有水渗到防水层内而无法及时排出导致水往裂缝渗漏。

砖混结构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或温度变化引起的一般性裂缝(除严重开裂外)不危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致使这类裂缝屡有发生,形成隐患。对于墙体因局部受压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裂缝,应该高度重视,一旦裂缝出现,有可能导致墙体的倒塌破坏,后果相当严重。故对此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措施,消除墙面的反碱渗漏和防止墙面裂缝的产生。

二、综合实施处理方案

一、 墙面裂缝的处理方案

1. 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墙体裂缝 1.现象

(1)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横墙由于刚度较大(门窗洞口也少),一般不会产生太大的相对变形,故很少出现这类裂缝。裂缝多出现在底层墙体,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2) 窗间墙水平裂缝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

(3)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当纵墙顶层有钢筋混凝土圈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直裂缝则较少。

2.原因分析

(1) 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的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

(2) 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基沉降量较大,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 (3) 房屋底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着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房屋,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严重时还会挤坏窗口,影响窗扇开启。另外,地基如建在冻土层上,由于冻胀作用也可能在窗台处发生裂缝。

2.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

1. 现象

(1) 八字裂缝。出现在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1~2开间的范围内),严重时可发展到房屋1/3长度内,有时在横墙上也可能发生。裂缝宽度一般中间大、两端小。当外纵墙两端有窗时,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 (2) 水平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顶层圈梁下2~3块砖的灰缝位置,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断续分布,两端较中间严重,在转角处,往往形成纵、横墙相交而成的包角裂缝。

(3) 竖向裂缝。对于一些长度较大的房屋,在纵墙中间部位可能出现竖向裂缝,裂缝宽度中间大、两端小。

(4) 上述裂缝多出现在房屋建成后1~2年内,大多数裂缝经过夏季或冬季后出现。

2.原因分析

(1) 八字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房屋顶层纵墙面上,这种裂缝的产生,往往是在夏季屋顶圈梁、挑檐混凝土浇筑后,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两种材料线胀系数的差异(前者比后者约大一倍),在较大温差情况下,纵墙因不能自由缩短而在两端产生八字裂缝。无保温屋盖的房屋,经过夏、冬季气温的变化,也容易产生八字裂缝。裂缝之所以发生在顶层,还由于顶层墙体承受的压应力较其他各层小,从而砌体抗剪强度比其他各层要低的缘故。

(2) 据口下水平裂缝、包角裂缝以及在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处,楼梯休息平台与楼板邻接部位发生的竖直裂缝,以及纵墙上的竖直裂缝,产生的原因与上述原因相同。

2. 裂缝综合处理方法

(1)沉降裂缝发生后,沉降发展较为缓慢且有减弱趋势时,应在裂缝稳定后,对墙体修复;沉降发展较快且有加速趋势时,应立即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减小基础荷载,加固基础后修复墙体。基础加固常用的有加大基底面积法、桩基础托换法以及注浆法等改变土壤特性的方法,墙体裂缝一般采用水泥砂浆、树脂砂浆填缝或水泥灌浆封闭保护的方法处理 对于沉降差不大,且已不再发展的一般性细小裂缝,因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采取1:2砂浆堵抹即可。

(2) 对于不均匀沉降仍在发展,裂缝较严重且在继续开展阶情况,应本着先加固地基后处理裂缝的原则进行。一般可采用桩基托换加固方法来加固,即沿基础两侧布置灌注桩,上设抬梁,将原基础圈梁托起,防止地基继续下沉。然后根据墙体裂缝的严重程度,分别采用灌浆充填法(1:2水泥砂浆);钢筋网片加固法(250mm×250mm∮4—6钢筋网,用穿墙拉筋固定于墙体两侧,上抹35mm厚M10水泥砂浆或C20细石混凝土);拆砖重砌法(拆去局部砖墙,用高于原强度等级一级的砂浆重新砌筑)进行处理

二、墙面防水处理方案

1.墙面渗水原因

(1)外墙面抹灰层有空鼓和裂缝存在,在雨天雨水飘到墙面后顺着抹灰层裂缝和空鼓位置往内渗漏。

(2)因墙砌体收缩造成砌体与结构梁之间产生裂缝,实际观察后控制室内大部分墙面渗水的位置在接口位置。

(3)墙砌体在砌筑时没有控制好施工质量,可能产生灰缝有透明缝、瞎缝和假缝等,导致雨水的渗漏。

2.墙面的处理方法

(1)查找墙面现有渗水点和外墙裂缝,局部凿除外墙抹灰层,在凿除前应用手持切割机将抹灰层切割开,防止凿除抹灰层时因震动产生新的空鼓开裂等。 (2)凿除抹灰层后,清理干净基层,填补渗水灰缝,,然后在砌体与结构梁之间,张铺一层钢丝网,防止修补后抹灰层再次开裂。

(3)修补抹灰层,抹灰层分两到三次修补完,并在修补砂浆中掺入一定计量的微膨胀剂,减少新旧抹灰层的接口裂缝。

(4)待抹灰层干燥后再做外墙面漆,最后待墙面漆干燥后,涂刷一到二层透明防水涂膜。

3.质量要求

(1)修补防水各部位达到不渗漏,不积水。 (2)防水施工所用各类材料均应符合质量标准。 (3)基层要求

①基层(找平层)表面平整度不应大于5 mm,表面无酥松、起砂、起皮现象。平面与突出物连接处或阴阳角等部位的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并达到规范规定要求。防水层作业前,基层应干净、干燥。 ②坡度应准确,排水系统应通畅。

(4)细部构造要求 属细部构造处理均应达到规范要求,不得出现渗漏现象。 (5)防水层要求

①厚度必须达到标准、规范规定要求。

②防水层不应有裂纹、脱皮、起鼓、厚薄不匀或堆积、露胎以及皱皮等现象。

(6)密封处理要求 密封部位的材料应紧密粘结基层。密封处理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嵌填密实,表面光滑、平直。不出现开裂、翘边、鼓泡、龟裂等现象。 (7)找平层防水要求

①所用材料应符合标准规定外,外加剂等均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②找平层施工必须密实,其强度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③找平层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施工人员施工时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并做好高空坠物、通道口防护、安全标志指示等安全防护措施。

3、做好现场安全用电防护措施和施工机械安全防护措施。

4、在现场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和联络工作。

第四篇:关于墙体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混凝土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作为非烧结成型的新型建筑填充墙体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墙体表面及装饰粉刷层裂缝、渗水,严重影响室内装饰效果和建筑质量要求。给用户心里产生不安影响,给施工企业增加大量返修工作,同时对施工企业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及粉刷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砌块材料本身、砌筑工艺和粉刷工艺等三方面。

1.砌块原因:

1.1砌块本身湿胀干缩。随着原材料养护方式和存放条件和时间的不同,在不同含水率时膨胀和收缩值各异,其值大小,是砌体是否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湿胀干缩引起变形产生的应力超过砌块与砂浆间的粘结力或砌块的抗拉强度,使墙体本身产生裂缝。

1.2钢筋混凝土与砌块两种不同材料界质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界面收缩开裂。

1.3不同批次的砌块强度等级和干密度不同,施工中造成混等使用的可能造成墙体裂缝。

1.4混凝块出厂时效不足,进场即投入使用。砌块或砂浆强

1 度等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断砖上墙,影响砌体强度而出现裂缝。

2.砌筑工艺原因:

2.1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的拉结未严格按构造要求设置,未形成可靠拉结和有效约束。

2.2砌筑时一次砌筑较高或砌到梁下时未有停置时间,让其自然徐变沉降收缩;建筑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在局部沉陷处基坑及主体结构支承减弱,产生的徐变,使得砌体产生了附加拉力和 剪力。当这种附加力超过了砌体的承载力后,砌体上便会出现裂缝。尤其是120mm厚墙体,更容易发生墙体砌筑砂浆过分受力而呈破坏态势失去粘结力,造成后期开裂。

2.3砌筑时错缝搭接不合要求,形成竖向通缝;与墙柱拉结不到位或未按有关规定设置构造柱、抗裂柱;砌体灰缝不饱满,减弱了砌体抗压、抗剪、抗拉的能力,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2.4砌筑砂浆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砂的含泥量过大,随意掺加有机塑化剂,配量计量把握不准,砂浆存放时间过长,造成砂浆现场强度的离散性较大,使实际砂浆强度不足,耐久性降低,从而使砌体的受力性能得不到保证。

3.粉刷工艺原因

3.1追求进度。混凝土砌体砌筑完成后马上进行表面粉刷,其出现表面裂缝的概率比砌筑完成后静置一段时间干燥后再进行粉刷大很多。

3.2填充墙体抹灰时未严格按设计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

3.3墙体预留施工洞口,新开管线槽等未按要求进行填补处理,引起局部开裂。

3.4抹灰或成活工序控制不严,部分墙面一次抹灰过厚,抹灰层总厚度过大,引起抹灰层开裂。

二.常见裂缝出现的形成和部位

据观察大部分裂缝出现在内墙填充墙上,主要为八字形裂缝、沿灰缝45o的阶梯状裂缝,还有部分竖向和水平裂缝出现在剪力墙和梁与内墙填充墙交界处,产生原因较复杂。原有施工洞处理不当形成的裂缝、抹灰层龟裂纹和电线管槽抹灰层裂缝更是无规则。裂缝宽度一般在2mm以内,长短不一。

三.针对上述填充墙体工程中开裂问题,经施工实践,学习总结得出了以下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践证明,只要措施落实到位,就能防范和减少填充墙体裂缝的产生。 1.砌体工程措施

1.1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工程中使用的砌块,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保证混凝土砌块是合格的,能达到设计强度。

1.2使用大于28天龄期的混凝土砌块,现场堆放场地能保证砌块不受雨水侵蚀,限制上墙砌块的相对含水率(适宜含水率以断砖融水深度15~20mm为宜)。雨期施工要严格执行雨期施工规范。

1.3不同批次的砌块材料混等使用率应少于8% ,尽量避免断砖上墙。

2. 砌筑工程工艺:依照砌体施工规范操作,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项施工措施。

2.1严格控制灰缝厚度(取最小值8mm)和饱满度,注意砌筑砂浆的稠度和保水性。保证混凝土砌块与混凝土结构接触面部分作好填实工作,加气砖做到双面沟缝。在建筑顶层宜采用高一级混合砂浆砌筑砌体,以防顶层墙体容易开裂。

2.2砌筑砂浆所用水泥按要求选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砂选用中砂,并过5mm筛孔,含泥量小于5%。水泥砂浆随搅拌随使用,隔置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

2.3填充墙与混凝土墙、柱的构造连结不宜简单采用“钻孔植入”混凝土结构,拉结筋的间距尺寸必须严格控制,保证拉结筋水平进入砌体内。120mm厚墙体与混凝土结构拉结筋最好采用焊钢筋网片形式,以增强与砌筑砂浆的粘结。

2.4严格控制每天砌筑高度: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5m,对120mm厚墙体更应严格控制在每次1.2m以内,并做好临时拦护,以防外力冲击。

2.5重视搭砌和留搓处理,搭砌长度不少于100mm,砌体转角与纵横交接处应同时咬搓砌筑,施工缝必须砌成斜搓,保证联结牢靠。

2.6为确保门、窗洞口的整体性,控制压力差引起的洞口四

4 角斜裂缝的发生,洞口过梁及窗台板宜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且两端入墙长度不少于砖墙厚度。当外墙设置通长窗时,窗下应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下应设抗裂柱,间距不大于3m。

2.7当填充墙较长时(≥3.5m),按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并先砌墙后浇柱,对于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抗裂柱.

2.8砌筑时垂直缝采用满批灰法,水平缝一次铺设砂浆的长度不宜超过800mm,饱满度90%以上(外墙力争达到100%),并原浆勒缝。砌至梁板底须留空隙200mm,再将其补砌顶紧,斜顶砖的砌筑方法向两边斜顶,中间呈“▽”形。墙高少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3天后补砌;墙高大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5天补砌。补砌顶紧可用配套砌块斜顶砌筑.

3.装饰粉刷工艺

3.1基层处理:事先加强安装与土建工序间的配合。管道、沟槽、预埋件应在砌筑时预留或砌筑完成后,采用机械开槽,采用砌块相同材质材料进行补槽,并加挂抗裂钢丝网进行补强处理。

3.1.1去除墙面浮浆、杂物、油渍。

3.1.2用清水冲洗粉尘。

3.2用水泥细砂及108胶(配合比为1:1:0.05)抛浆打点,使墙体产生粗糙结合面。

抗裂钢丝网的挂设:外墙应按DBJ15–9–97要求全面挂设钢丝网。内墙应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的相连界面处挂网,挂网前先用1:2水泥砂浆打底,压紧压实,再钉设直径为0.5mm菱形网孔,边长为20mm的钢丝网,保证网宽不少于300mm。钢丝网在砌体一侧的固定最好采取在砌体灰缝中预留扎铁丝,减少外力对砌体的冲击。

3.3找平层施工前应将结构表面充分淋水湿润,并加强抹灰砂浆配合比控制,掺入适量微沫剂,严格控制抹灰成活工序,总抹灰厚度控制在18mm,一次抹灰厚度不超过10mm,分三遍成活。对于特殊场合抹灰厚度≥35mm时,应另有挂网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3.4加强抹灰层与饰面层联结,抹灰层成型后,待凝结前复抹搓毛面,保持一周内喷水养护,饰面层施工前可刷界面接触剂一遍,可有效防止表面开裂、空鼓。

3.5为防止外墙面开裂、空鼓和渗水,外墙从基面开始至饰面层应留分隔缝,间隔为3m×3m,可预留或后切,金属网、找平层、防水层、饰面层应在相同位置留缝,缝宽为5mm~10mm,嵌填高弹性耐候胶。找平层水泥砂浆宜掺防水剂,并加入一定抗裂合成纤维(每立方米砂浆掺8mm长纤维1公斤)。防水层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当建筑长度超过规范设缝要求时,外墙面宜采用高弹性涂料。

温馨提示

尊敬的住户; 万福城一期续建工程,在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等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如期交付了,本工程为框架结构、独立基础,采用混凝土空心砖砌筑填充墙,达到了优质主体的要求。 本着节能、环保的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由于目前对新材料的使用尚属探索改进阶段,特别是混凝土空心砖作为非烧结成型的新型材料在实际施工工程中经常遇到墙体表面及装饰粉刷裂缝,严重影响室内装饰效果,给用户心里产生不安影响,该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原材料、施工工艺等,但不影响结构安全,为此特别提醒和建议各位用户;在内墙装饰前,先将空心砖墙体批一遍白水泥,薄一点,在白水泥没干之前贴上网带(网带油漆店有卖),然后用塑料刮子刮平,干了再做面层。不管是刷乳胶漆还是贴墙纸,最好选用有弹性的,这样才能确保用户,装饰后不受墙面裂缝侵扰之烦恼。

万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元月

7

第五篇: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及主要防治措施

摘要:在砌体结构工程中,墙体裂缝这一现象普遍存在,轻者影响美观和使用,重者减少建筑物的寿命,甚至造成建筑物的倾覆或倒塌,因此必须引起参建各方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墙体裂缝原因防治

正文:砌体结构建筑是量大面广的建筑结构形式,为广大城市和农村所普遍采用,但是砖砌体的抗拉、抗剪能力比较低,容易在局部产生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甚至危及结构安全。砖混结构墙体裂缝主要有温差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以及结构裂缝三类。为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及使用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近年来,砖混结构多层住宅工程屡屡发生墙体裂缝。裂缝位置走向不一。有的裂缝由小变大,发展很快;有的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给住户心理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做好预防措施,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1.经常出现的墙体裂缝种类

1.1斜向裂缝。目前绝大多数的新建房屋多为平顶建筑,这类建筑中的墙体裂缝大部分集中在建筑物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1~2开间的范围内),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且沿建筑物两端大、中间小。特别是在建筑物较长而未设置伸缩缝时,顶层端跨内纵墙会出现斜向裂缝。 1.2垂直裂缝。垂直裂缝又叫竖向裂缝,主要有底层窗下墙的垂直上下方向的裂缝、过梁端部的垂直裂缝,建筑剖面上有错层的墙体裂缝等几种类型。

1.3水平裂缝。在建筑设计时,如果对温度变化对墙体的影响考虑不足,屋面不在同一高度或错层时,常会出现这种裂缝。这种裂缝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女儿墙的根部,有时发生在屋面板与女儿墙交接处,有时出现在顶层圈梁下2皮砖的灰缝处,圈梁施工采用硬架支撑时易出现这种裂缝。

1.4女儿墙裂缝。采用砖砌女儿墙时,不论女儿墙长短,在转角处均会出现裂缝。若女儿墙较长时,还会在其它地方出现裂缝,女儿墙裂缝的出现会导致防水层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1.5混合裂缝。有时斜向裂缝和水平裂缝会同时出现,形成一种混合裂缝;也可能出现两个斜向裂缝交叉出现形成“X”形裂缝,不过这种裂缝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

一、砌体结构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温差裂缝产生原因。

(1)温差是造成顶层墙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墙体裂缝。一般材料均有热胀冷缩性质,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变形。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和墙体材料是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 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0×10-6,而砌体墙的线膨胀系数约为5×10-6。 在夏季的几个月里,屋面板温度可高达60~70℃,而在其下的墙体一般仅为30~35℃,温差可达30~40℃,加之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伸长值要比砖砌体墙大一倍左右。所以在混合结构中,当温度变化时,钢筋混凝土屋盖、楼盖、圈梁与邻接的砖墙伸缩不一,存在着较大的温度变形差,这种变形差的分布是中部小、两端大,由于变形差必然彼此相互牵制而生产温度应力,使房屋结构开裂破坏。 裂缝的轻重程度与环境温差成正比,温差大时裂缝就严重,温差小时裂缝就轻,屋面保温隔热效果好的裂缝轻,保温隔热差的裂缝较重。

(2)混凝土与砖砌体性能差异。由于混凝土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其数值大小相差一倍。在环境温差影响下,混凝土屋盖产生热胀冷缩变形比较大,而砖砌体变形则小得多,两者之间因性能差异产生相对位移,致使房屋端部砖墙内产生拉力和剪力,使截面突变,薄弱环节(部位)应力集中时墙体产生裂缝。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

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的裂缝。房屋的地基在平整过程中,一般都经过高挖低填的工序,因此在房屋建成后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地基沉降。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沉降大的部位与沉降小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且这些裂缝会随着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增大而增大,一般成斜向裂缝,裂缝的方向一般向着凹陷处。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等。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型裂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的两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型裂缝,也首先在窗对角突破,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它分为一下几种原因:

(1)由于地基土质软弱或建筑地基局部土质不均匀,存在暗沟,洞穴,基坑等,土质软硬差异大,受压后必须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2)地基处理不当,基础设计不合理。建筑荷载对地基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对承载力低、变形大的软弱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基础设计根据上部荷载与地基土质情况,考虑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合理选用基础形式。

(3)地基边坡破坏。地处陡坡边缘的建筑,由于地面高差较大,边坡不够稳定,再加上地基附加应力的作用,边坡失稳、滑移、沉降不均,墙体开裂。

(4)地基含水量变化不正常。因周围环境某些变化,使建筑物场地地下水位升高,或上下管道渗漏,地表水渗入建筑地基,长期浸泡,土质软化甚至冲刷掏空,导致不均匀沉降。

(5)建筑物使用不当。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在室内地面堆放超设计要求的大面积荷载,使地基附加应力剧增,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

(三)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结构设计差错。由于结构荷载计算遗漏,设计差错,构造不合理,荷载过大而构件截面尺寸偏小,砌体受压面积不够原因,造成结构本身先天不足。

(2)墙体整体性被削弱。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因为在房屋建成后,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墙体整体性,减少了墙体截面面积,削弱了墙体承载力,从而引起墙体出现裂缝。

(3)砌体施工质量低劣。墙体砌筑时灰缝不饱满、厚度不均匀、组砌方式不符合要求等,砌筑砖墙时,未对砖块湿水,采用干砖上墙等违规作业都会降低砌体承载能力,使墙体日后出现裂缝。

(4)使用不当。由于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振动力,破坏墙体。

(四)地基土冻胀和屋面女儿墙漏水冻胀引起的墙体裂缝的原因。 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地层表面所含水分就开始结冰;而当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冻胀性土中的水就开始结冻,下部土中的水分在毛细管的作用下,不断涌进上部,上部土不断结冻形成冰晶体而膨胀隆起,由于地下水位的高低不同,结冰的厚度不同,随着气温的降低,地基隆起的程度就不同。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越高,气温越低,隆起的程度越高。冻胀应力很大,可高达2×106MPa,建筑物很难抵抗如此大的应力,所以建筑物的某一部位就会被顶起。由于地基的含水量不同,各基础所处的环境也不同,所出现冻胀的情况也不一样,就好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屋面排水不利、渗漏、女儿墙压顶开裂出现渗漏等也同样引起墙体裂缝。

(五)其他原因造成墙体裂缝的原因

1.1设计不合理。设计时没有认真按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防裂缝设计,在许多工程中,设计虽有防裂缝措施,但与规程要求不完全相符,致使墙体防裂缝得不到有效保障,或保质年限大大缩短,例如

①将各层阳台混凝土挑梁端部,用混凝土柱上下相连,导致上部各层部分荷载传到下部挑梁上,造成底层混凝土挑梁根部出现竖向裂缝。

②截面高度受到限制的、跨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梁或跨度较大的板,仅重视了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而忽视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刚度和裂缝开展的计算,导致混凝土构件挠度和裂缝宽度超限。 ③跨度较大的梁,设计按简支计算,但未充分考虑支座实际嵌固负弯矩的作用,而导致梁端顶部出现裂缝。

1.2 砌体强度低。施工过程中未认真做好材料质量的控制,砖砌体材料强度较设计要求低,或是抗压强度虽达到要求,但因砌体长度较长,砌筑施工完成后,砌体从中间部位自行断裂,还有不同强度的砌体混合砌筑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同砌体材料作为配套砌块,致使各种砌体组合砌筑,因不同砌体材料强度、热胀冷缩、吸水率等不同引起墙开裂。 1.3砂浆强度偏低(偏高)。砂浆搅拌过程中,砂浆搅拌不均匀导致有的砂浆强度偏高、有的强度偏低,有的甚至因为粘结材料量太少强度特低。配料方面砂配多了砂浆强度偏低,水泥配多了砂浆强度偏高;水多了,砂浆稠度低影响砂浆强度,且砂浆干缩量增大,引起灰缝位置开裂。

1.4砌筑用砂浆没有按要求做到随拌随用。砂浆一次性搅拌量过多,存放时间过长,致使砂浆还没有砌前就开始初凝结块,使用时砂浆强度已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墙体质量,引起裂缝。

二、砖混结构建筑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一)温差裂缝防治措施

(1)减少屋面伸缩缝间距,缩短混凝土构件直线段的长度;将屋面挑檐平面布置成凹凸曲折形状,缩短挑檐直线长度。

(2)改进挑檐设计。设计中应优先用内天沟排水;在钢筋混凝土挑檐表面设置保温隔热层;现浇挑檐每隔10m左右设一道伸缩缝;将现浇挑檐改成预制。

(3)一般屋面板受阳光辐射吸收热量较多,保温层的厚度宜适当增厚;选择采用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优良的材料,并增设空气隔热层,有效控制屋面板的温升,以防止顶层墙体产生裂缝。

(4)应根据屋面板基层的情况及时做好保温层;建成后长期不使用的住宅,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室内温度过高致使楼板膨胀,使顶层墙体产生裂缝。 (5)房屋建成后长期不使用的房间,应保持室内通风,防止室内温度过高致使楼板热胀,使墙体产生过大裂缝。单纯温度裂缝属于稳定性裂缝,一旦出现,能量便得以释放,对结构安全影响不大,一般一年即可稳定,等裂缝稳定后,应做好修补工作。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防治措施

(1)在进行建筑基础设计前,应对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查明地基土质情况,分布情况,承载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条件,对周边环境进行地质差异考察,然后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类型,并正确选用基础形式,以使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2)减轻建筑结构自重。

(3)合理布置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合理,纵墙拉通避免转折多变,凹凸复杂;建筑方面应尽量避免高低参差,荷载差异大。

(4)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变;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合理沉降缝;在基础和楼盖下的墙顶上设置平面闭合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

(5)避免在新建基础、新建建筑物侧边堆放大量土方、建筑材料等地面荷载,以防止地基基础产生过大的附加沉降。

(6)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对立面高低悬殊,荷载变化较大的房屋,应分期分阶段组织施工。一般先建荷载大的高层,后建荷载较小的低层;先建深基础,后建浅基础,避免增加新的附加应力。 (7)沉降裂缝发生后,沉降发展较为缓慢且有减弱趋势时,应在裂缝稳定后,对墙体修复;沉降发展较快且有加速趋势时,应立即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减小基础荷载,加固基础后修复墙体。基础加固常用的有加大基底面积法、桩基础托换法以及注浆法等改变土壤特性的方法,墙体裂缝一般采用水泥砂浆、树脂砂浆填缝或水泥灌浆封闭保护的方法处理。

(三)结构裂缝防治措施

(1)在设计阶段要做到正确计算结构。设计资料要经过层层把关核算,这是应对结构裂缝最基础性的工作。

(2)通过卸载方法减轻墙体荷载。对由于荷载过大,砌体强度低,已经产生裂缝的墙体,可采用减轻上层结构自重与使用荷载的方法,或在其顶部砌体内增设钢筋混凝土过梁,承担上部荷载。

(3)结构加固补强。对由于荷载较大,砌体截面尺寸较小,承载力不足,并已产生裂缝的墙体,可在不影响主体立面美观的情况下适当加大截面尺寸,以提高其承载能力。这种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相应的效果。

(四) 冻胀裂缝的主要应对措施

(1)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一定要设计在冰冻线以下。

(2)基础下的垫层最好选用3:7灰土垫层,因为3:7灰土的密度大,含水量小,而且弹性也较好,不容易引起冻胀。

(3)用单独基础,基础梁承担墙体重量时,基础梁下应留一定空隙,防止因土冻胀而顶裂基础梁和墙体。 由于裂缝的出现与房屋体形、结构类型、设计标准和材料性能都有关系,与场地条件、气温变化和设计、施工、使用都有因果关系,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裂缝的产生并对已产生的裂缝及时修补加固,以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墙体裂缝是在生活现实中难以避免的一种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只是有些小的裂缝我们看不见而已。因此,对于已经出现的墙体裂缝,我们也不必慌张,首先要仔细观察,找出裂缝的特点与基本规律,确定裂缝发生的具体原因。对于温差裂缝等一般不影响房屋使用安全的墙体裂缝,用砂浆堵抹即可;对于地基沉降裂缝等可能危及房屋结构安全,对人身造成威胁的墙体裂缝则应作即时适当的加固处理。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几点裂缝成因的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达到控制墙体裂缝产生的目标。

由于裂缝的出现与房屋体形、结构类型、设计标准和材料性能都有关系,与场地条件、气温变化和设计、施工、使用都有因果关系,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裂缝的产生并对已产生的裂缝及时修补加固,以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起诉流程医疗诉讼下一篇:前台岗位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