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

2022-11-18

第一篇: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设计--李明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讲 话的目的

2.理解并掌握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 3.了解中英、中葡联合声明

二、德育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认识中共提出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代表了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利益,反映了党的立场和路线,培养学生热爱党的情感。

2.通过学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如期回归祖国,使学生认识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表现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非凡智慧,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意识。

3.通过香港回归,雪洗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也必将开创内地和香港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未来,坚定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振兴奋斗的决心。

三、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叶剑英谈话中关于“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小字内容,说明它包含了“一国两制”的思想,通过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使学生概括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总结“一国两制”构想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国两制”的构想 2.香港如期回归 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运用 教学方法

1.讲述法:教师讲述设置问题

2.提问法:由相关材料引出问题,学生回答 3.讨论法:学生讨论、事实论证党政策的正确性 课堂构思

本节内容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首先采用提问法,针对相关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导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概念,然后具体分析概念的内涵,并将它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从而引出“一国两制”适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香港、澳门首先得到成功应用。针对台湾问题新动态,教师提供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掌握所学观点,并观察思考社会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材料]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用欺骗的手段,强占了澳门。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与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霸占了香港、九龙半岛,强租了新界,并在香港地区实行殖民统治。 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地分离开来。

山水相隔不能统一,骨肉同胞不能团圆。历史的发展,使炎黄子孙面临着双重的使命: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富强。 以上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以上材料说明了香港、澳门曾是我国的领土,被英、葡殖民者分别强占,台湾与大陆分离。 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如何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意义重大。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即“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讲授新课]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使台湾与大陆分离。

为使台湾与大陆统一,党和政府决定采用和平方式统一台湾。“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首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 2.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1955年9月,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万隆会议上就提出过“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利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70年代,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先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中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党和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有了重大发展。 3.党和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②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又称九条声明。明确主张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具体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叶剑英委员长的九条声明,实际上就是针对台湾问题采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而这一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是邓小平同志于1982年接见一海外朋友时提出。 4.“一国两制”构想

◆如何理解“一国两制”的概念?

所谓“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构想是全新的政治思想,这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的历史、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这一构想到1984年具有了法律效力。 ◆“一国两制”构想,何时具有法律效力?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规定。” 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第一,“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实行“一国两制”是将台湾、香港、澳门统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央人民政府。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和台湾与大陆统一后都将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

第二,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互惠互利。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我国的主体,体现了国家的性质并代表统一后国家发展的历史方向,台湾、香港、澳门是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非主体部分,港、澳、台人口少,面积小,它们的经济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第三,“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下所设立的台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享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将享有更多的自治权)。此外,在国务院授权之下还可以在经济文化领域处理某些涉外事务。

◆“一国两制”的历史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第二,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总之,“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它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香港、澳门回归

1.“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考虑到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为什么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台湾是内政问题,香港、澳门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虽然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不同,但这一政治主张完全适用于解决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2.香港地区的变迁、香港回归

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强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我国先民在香港区域生活。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国利用不平等条约强占了香港并建立了它的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阐明香港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香港问题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问题,并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80年代初,随着我国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解决香港问题的历史契机终于来临。

3.中英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和方针

双方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不同意英方提出的用主权换治权。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揭开了两国关于香港前途问题谈判的序幕。

尔后,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的谈判,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原则,在主权问题上丝毫没有让步,而在具体安排上则采取了灵活的措施。用“一国两制”方案解决香港问题,这既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又有利于继续保持香港稳定繁荣。最后,终于在中国收回香港这个根本问题上,中英双方达成了谅解。

4.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双方何时就香港问题签署了联合声明?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1984年12月,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联合声明的发表,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迈进了一大步。

1984年中英共同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解决了香港问题。乘此东风,通过谈判解决澳门问题的条件也开始成熟。 5.中葡签署联合声明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后被葡萄牙占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实现祖国统一被作为新时期的三大任务之一,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香港和澳门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中英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为解决澳门问题提供了范例。中葡双方就澳门问题进行了谈判,并于1987年4月在北京签署了中葡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中英联合声明,中葡联合声明,圆满地解决了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这是中国政府“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战略方针的成功运用。同时,也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一种范例。 [投影材料]

材料1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及嗣后世袭王位者长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2 “将粤东九龙司一区„„付于大英君主并历后嗣,并归属香港界内。”

材料3 “九龙半岛全部、香港附近大小四十几个岛屿,大鹏湾、深圳湾、香港四周水面,都划作租借区域。租借期九十九年。”材料4 “我国政府将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摘自邓小平1984年同香港人士的谈话

材料5 “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摘自邓小平1984年同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回答:(1)根据材料

1、

2、3说明所引条约名称并简述香港问题始末。

依次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在19世纪后加紧侵华,先后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岛、九龙司并强租新界99年。

(2)根据材料4和材料5,说明我国政府根据什么原则同英国政府达成了香港问题的协议?这个原则还适用于什么地方? 一国两制,还适用于澳门、台湾。

曾经是山水相连不能统一,骨肉同胞不能团圆。今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尤其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终于使香港、澳门如期回归,洗刷了民族耻辱。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澳门回归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A、洗雪了百年耻辱;

B、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C、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D、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三、海峡两岸的交流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蒋介石集团败退到台湾。美国派其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政府针对美国坚持维护其侵占台湾的现状和搞“两个中国”的企图,1958年,中央军委下令炮击金门。在中美之间,台湾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主要障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党和政府公开正式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促进海峡两岸的缓和与交流。 1.海峡两岸民间交往

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主要有哪些表现

回祖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及采访观光、通邮、通航、通商等等。

海峡两岸的人们都渴望台湾同大陆实现统一,但是,台湾当局却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这是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的。为了祖国统一,我们必须反对台湾当局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活动。

2.制止“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活动(略) ●台湾问题 1.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派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于1946年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蒋介石退踞台湾,并在美国的继续支持下,维持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军事架构,从而导致台湾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的全球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从所谓的反共全球战略及国家利益出发,不遗余力地孤立和遏制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第13航空队也进驻台湾,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1953年美国推行“放蒋出笼”政策和战争边缘政策。1954年又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面对战争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迫于1954年、1958年两次奋起还击,炮击金门国民党守军,两次台湾危机由此产生。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问题、阻挠中国统一的错误政策,造成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后,美国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打压和遏制中国。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与行动,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增添了新的障碍和阻力。李登辉于1999年7月9日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后,美国虽表示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但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对台湾的承诺。这再一次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使台湾问题复杂化。由此可知,美国推行“以台制华”战略和“双轨”政策,维持两岸分裂现状,阻挠中国统一,这是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未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2.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在法律意义上,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从国际法来说,二战后期,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二战即将结束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它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10月25日,台湾光复,重归中国版图,结束了台湾和澎湖的“日据时代”。这就是说,台湾的光复和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作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成果之一,是以《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社会的正式文件为依据的,国际社会明确承认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凡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就某些重大问题所公开制定和发表的含有规定具体权利和义务的宣言和声明,都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和含义。前者如《开罗宣言》,后者如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因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对台湾归属的规定完全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和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它们都庄严承诺不与台湾当局建立“邦交关系”,或同台湾当局断绝原有的“邦交关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它们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这种正式的外交表示是由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联合公报这种正式的外交文件加以确认和保证的。此外,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也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可以看出,在1945年后,台湾业已归还中国,主权问题不复存在。目前存在于海峡两岸之间的统一问题,在性质上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内政问题,而不是国际问题。同时,国际社会公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早被确认了的,具有国际法的效力,任何要将台湾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的做法和主张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3.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江泽民主席在八项主张中明确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一条主线。2000年2月2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文中指出:中国政府主张和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对台湾采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是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白皮书还指出,台湾无权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只有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能向台湾出售武器,或与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军事结盟。中国政府以一个中国原则对待台湾的对外交往活动。中国政府保证台湾同胞在国外的一切正当、合法权益。 4.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核不扩散问题、导弹防御问题、贸易问题等。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受台湾问题的制约。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中国的内政,但其形成的背景及以后的发展都与美国相关。(1)从历史上看,台湾曾是美国在远东地区反共反华的基地,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一直控制和支持台湾与大陆对抗,甚至阻挠新中国统一台湾。(2)从现实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将直接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鉴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认识的变化,中美达成三个联合公报,这成为中美关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美国认为中国对其构成挑战和威胁,因此台湾问题便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王牌。总之,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其霸权利益的需要,美国在不断地调整其对中国和台湾地区的政策。

◆对中美关系的认识: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理应加强接触和合作,而不是相互敌对和对抗,尽管两国关系时有曲折和起伏,未来还存在各种变数,但我们相信,只要美国能处理好台湾问题,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乃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课堂小结]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地应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使香港、澳门如期回归,洗雪了民族耻辱。这一伟大的成功应归功于邓小平同志,这一构想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这既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篇:祖国统一与一国两制学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外国媒体称收回香港、澳门是邓小平“伟大的天才创造”,这一“伟大的天才创造” 是指 ( ) A. 和平统一 B. 一国两制 C. 武力解放 D. 制度变更

2.“一国两制”的构想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 ) A. 党的领导 B. 社会主义道路 C. 一个中国 D. 区别对待

3.标志着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的事件是 ( ) A. 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C.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发表 D. 1999年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4.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反映了下列那一地区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 ( ) A. 香港 B. 澳门 C. 旅顺 D. 威海

5.中英、中葡《联合声名》规定,香港、澳门回归后在两地设立 ( ) A. 经济特区 B. 民族自治区 C. 直辖市 D. 特别行政区

6.香港、澳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根本原因是 ( ) A. 合同到期 B. “一国两制”推行 C. 中国加入WTO D.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7.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 A. 一中一台 B. 武力解放 C.和平统一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我国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最大的区别是 ( ) A. 军事制度不同 B. 主权归属不同 C. 社会制度不同 D. 经济政策不同

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从祖国统一的角度看“少一人”应指 ( )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九龙

10.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些同学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和“一国两制”的理解不正确,正确的是 ( ) ①都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政策 ②民族自治区与实行“一国两制”的地区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③都有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④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和独立的外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 ) A.相同的心理素质 B.共同的文化传统 C.相同的经济基础 D.共同的生活习俗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诗中的“这头“指那一地区?诗中海峡的名称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地区“问题的认识?

13. 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该图的说明词是“回来吧,就缺你了!”这位母亲代表的是什么?

(2)两位欢迎的小朋友代表什么?他俩回到“母亲”怀抱分别是在哪一年?

14.阅读下列材料:

二十世纪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个世纪,也是足以让世人惊叹东方巨人醒来的一个世纪,仅在二十世纪后期,中国就迎来两位游子的回归。 回答:(1)“两位游子“指的是那两个地区?它们分别与何时回归?

(2)这两地区顺利回归的原因有那些?

三、拓展探究题

15.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祖国统一后,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材料中“独特的模式”是什么?

(2)除台湾外,这一模式还适用于哪两个地区?

(3)写出这一模式的提出者及其提出的时间。

(4)这一模式提出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第三篇: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对***当局攻统一后对**的基本政策;“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

2.能力方面:

(1)通过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香港顺利回归和海峡两岸交流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具有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2)通过香港顺利回归和海峡两岸交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对**和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让学生学会比较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掌握研习历史资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是重点。香港顺利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香港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难点分析:“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是难点。学生受所学知识限制,对新中国成立后港澳台的历史发展情况并不太了解,因而难于正确理解“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教学中必须补充相应知识,互相讨论,共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也作出了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大业。

(板书第四节课题)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

师: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真正实现了统一。但是还有港、澳、台和一些岛屿没有统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愿望,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神圣使命。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武力和和平两种方式,它们各有什么利弊呢?(引导学生分析)

生:(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进行简单的总结)应该看到,武力解决,总会造成损失,不仅会延缓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而且会影响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不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正是有鉴于此,党和政府决定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日益成熟。(让学生结合教材中文字叙述分析并概括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

生:(分析并概括)

师:(结合学生的认识进行简单总结)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都为我们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条件。但是要通过和平方式完成统一使命,就必须找出一个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方案。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同胞书》,率先表达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愿,迈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第一步。1981年时又做了解释说明。

2.中国共产党对统一后的**的基本政策

师:投影出示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关于**问题方针政策的主要内容(一)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地方事务。(四)**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七)**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的,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八)欢迎**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师:(指导学生阅读上述材料,明确中国共产党对*****当局的态度)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师:引人注目的是“建议举行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是提出“中央与地方谈判”正是我们充分考虑了**的历史和现状后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指导学生阅读上述材料,明确中国共产党在统一后对**的基本政策)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师: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敌对了近30年,此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如此宽松的政策决不是偶然的。(引导学生分析其必然性)

生:(分析材料,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应该说,**同胞在与大陆分隔的这30年中,逐渐接受了资本主义制度和思想,但也从未忘记海峡两岸的人民同是炎黄子孙。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为了加快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明确“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思想“一国两制”提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生:(分析材料,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应该承认,“一国两制”是保持**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最好方案;是祖国繁荣昌盛的需要,符合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整体利益;是中国统一大业的需要;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为全世界提供了一种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争端的模式和范例。不过,因**问题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却在解决香港问题上首先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二、香港顺利回归

1.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师: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战争后一直被英国占领。(引导学生回忆香港问题形成的历史)

生:(与教师共同回忆)师:要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主权问题,必须有一个中、英、港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既要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又要照顾到香港居民的利益,还要让英方能够接受。应当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双方的差距太大了。中英会谈伊始,撒切尔夫人“挟福克兰群岛胜利之威”访华,不想把香港交还中国。英国政府代表开始提出“三个条约继续有效”;接着提出“以主权换治权”,有人比喻为“中国当董事长,英国当总经理”,其实质还是保持殖民统治;最后提出英国要对香港实行某种程度的“参与”,这实际上是要求变相的主权。针对英方的言论,邓小平说,“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将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此后中英双方又进行了多次谈判,逐渐缩小了双方的分歧。终于在1984年12月达成了协议,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引导学生分析香港问题能够和平解决的原因)

生:(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中英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是“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结果,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互谅互让的结果,它证明中因世界上是值得依赖的国家。师:在联合声明中,**郑重宣布对香港问题的12条基本方针政策。(出示12条基本方针政策的部分内容)(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国防事物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三)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五)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八)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财政独立。中央人民政府不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征税。(九)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英国和其它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英国和其它国家在香港的经济利益将得到照顾。(十)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定有关协定……可自行签发出入香港的旅行证件。

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该材料所反映的实质内容及其与对**政策的异同点)

生:(分析材料,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可以看出,“十二条”内容的实质就是“一国两制”,是“一国两制”的具体化;与对台政策相比,香港不可保留自己的军队,还是不同的历史情况决定的,**问题是我国内政,香港问题是我们恢复行使主权。

2.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

师:香港问题和平谈判成功,为同样久而未决的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两个声明发表的历史意义)

生:(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3.香港回归祖国师:(放有关香港回归录像剪辑,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生:(边看录像边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

二、海峡两岸的交流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海峡两岸由隔绝到交流日益频繁的原因)

生:(阅读材料,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海峡两岸由隔绝到交流,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党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政策的英明。(引导学生分析阻碍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和推动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

生:(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尽管在祖国的统一大业中还有不和谐的声音,还有来自**岛内和国际上某些反华势力的干涉,但是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一国两制”政策的英明指导和港、澳地区的顺利实践下,在祖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在全国人民的迫切支持期待和全世界所有华人、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推动下,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已经为期不远了,我们盼望着。

第四篇:《“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ppt课件制作脚本-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ppt课件制作脚本课题名称:《“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八年级《历史》) 制 作 者:李娜

学 校:仙台镇初级中学 制作工具:powerpoint

课文说明:《“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这是八年级历史教材中的一课,本课内容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又属于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大政治问题,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因此,本课内容在教材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资料、时事新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论从史出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祖国统一进程的学习,培养师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其维护祖国统

一、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 的构想和香港回归。

难点:“一国两制”内涵的理解,正确认识台湾问题,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流程说明:

第1张、点击出示课题:伴随歌曲“一九九七”呈现出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相关的图片等。

第2张、点击出示歌曲“一九九七”的歌词,且伴随着音乐,点击出示问题。

第3张、点击依次出示问题什么是一国两制,概念、目的等 第4张、点击依次出示香港图片、及香港问题的由来等 第5张、点击出示视频香港回归政权交接

第6张、点击出示问题“中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末的1997年7月1日实现香港的回归?”学生讨论概括之后点击出示参考答案。 第7--9张、依次点击出示有关香港回归后的图片,了解今日美丽的香港。

第10---12张、依次点击出示澳门问题的由来。伴随着七子之歌了解澳门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13--15张、依次点击出示有关澳门回归及回归后的图片,了解今日美丽的澳门。

第16张、点击出示出示问题“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讨论概括之后点击出示参考答案。

第18张、点击出示问题想一想“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为什么?

第18张、点击出示台湾昨天的历史 第19张、点击出示图片,台湾的美丽

第20--21张、点击出示台独分子阻碍国家统一的事实

第22张、点击出示问题“针对以上资料和一些现实问题,你知道实现海峡两岸祖国统一主要存在哪些障碍?”

第23--28张、点击依次出示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图片等 第29张、点击所得结论: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

第30张、点击出示问题“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能做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后,点击出示参考答案。 第31张、点击出示练习题

第32张、点击伴随音乐出示:台湾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等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学习主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教学设计2

第14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新设计

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比较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的差异,进一步领会一国两制的含义。

三、知识与能力: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意义。 3学情分析

学生对港澳台问题有所了解,有印象,但要构建知识系统尚有难度,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另外对于一国两制的内容,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已接触了解,故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含义本身,而应通过其它方式比较分析加深理解和认识,立争全面准确把握。 4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的内涵及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难点: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14课导入

由于历史原因,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朝着神圣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着。 活动2【讲授】14课

历史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香港问题的由来:引导学生回忆,教师补充。

2、澳门问题的由来:教师补充。

3、台湾问题的由来。

引导学生联系史实了解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有过哪两次分离?

4、思考: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性质上是一样的吗? 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

这一方针是谁在什么时候完整提出来的?你知道它的含义吗?“一国两制”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2.探究: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有何异同?

异: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二者自治权力大小不同。 同:都行使自治权;都要接受国家统一领导。 回归之路——香港、澳门的回归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两个《联合声明》怎样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原则?

2、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1997年、1999年。)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P94

4、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祖国统一大业的未来展望

5.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阅读课文回答:

1、中国共产党为结束海峡两岸的人为隔阂局面作了怎样的努力?

2、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海峡两岸有怎样的经济文化交流?

3、目前,阻挠统一的势力来自哪些方面?

4、你怎样认识两岸统一这个问题? 活动3【作业】14课

课堂完成学习测评,心得与疑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有关中秋节的演讲稿下一篇:员工家属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