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会福利院案例

2023-03-04

第一篇:老年人社会福利院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案例部分

《老师强调的老年“社区”工作,社工介入策略》

1.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认知,鼓励老年人多参与社区活动 2.提高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能力

3.成立老年人组织,发动老年人关注社区事务

4.向老年人灌输“老年权益”意识,提供老年人领袖训练。 5.组织地区性老年组织

《介入策略题型》

老人子女不关心老人并送到养老院,老人变得很孤僻

介入策略:(1)对王老伯进行心理疏导 王老伯入住养老院是迫于无奈,社会工作者需要同王老伯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宣泄负面情绪。

(2)根据王老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 社会工作者应仔细询问王老伯的需求,并向他认真介绍养老院的服务,推荐王老伯接受适合自己的服务。

(3)关注王老伯的身体状况 给王老伯建立健康档案,安排医务护理人员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监护

(4)与王老伯的子女进行沟通 联系王老伯的子女,说服他们定期到养老院看望父亲,给予父亲情感上的支持,在适当的时候将父亲接回家中照料。

(5)鼓励王老伯多参加养老院的活动 鼓励王老伯通过参加养老院的活动,发展社交能力,培养兴趣爱好,与养老院的其他老人一起快乐生活。

老人退休后在家变得很暴躁,与妻子关系变差

介入策略:(1)为侯志文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帮助其舒缓负面情绪;

(2)为侯志文的老伴提供情绪疏导服务,让其明白遐休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请其体谅侯志文,帮助侯志文解决情绪问题;

(3)加强候志文与老伴、女儿之间的沟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4)整合社区和社会资源,协助侯志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劝说其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体能;

(5)鼓励侯志文多参加户外活动,尤其是老年人的小组活动,一方面锻炼筋骨,增强体能,另一方面加强交流,舒缓情绪;

(6)联系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协助侯志文的家人做好侯志文的照顾工作,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子女在国外,老伴去世后便无人照顾自己,变得失落

介入策略:(1)对生理问题的介入

①鼓励殷伯伯多锻炼身体,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愉悦身心;

②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医生、护士上门为殷伯伯提供健康治疗服务。

(2)对情感问题的介入 联系殷伯伯的儿子和女儿,建议他们经常打电话问候老人,抽时间多看望老人,或者定期将老人接到自己家住一段时间。

(3)对精神问题的介入 由于老伴去世,殷伯伯感到非常孤独,总是想到死亡,精神压力很大。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殷伯伯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具体方法有: ①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上门和殷伯伯聊天,缓解其精神压力; ②请殷伯伯的子女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

③帮助殷伯伯建立人际关系网络,鼓励其多参加社区活动,放松身心。

《方案设计题》

1.退休后 难以适应新生活

一.问题分析

本案例中,关某当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1)关某退休在家,克服不了内心的障碍,一时难以接受退休的生活;

(2)关某的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退休后没有人可以倾诉,内心空虚、孤独。

二、服务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

帮助关某走出心理困境,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并能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方案实施策略

(1)接案,与关某建立专业关系通过关某的老伴儿与关某进行初步接触,运用尊重、接纳、同理心等工作技巧掌握关某的基本情况及其期望,取得关某的信任,与关某建立专业关系。 (2)为关某提供心理辅导对关某进行心理疏导,认真倾听其倾诉,帮助其疏导内心的压抑、失落等不良情绪。

(3)为关某提供认知辅导帮助关某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正确看待退休问题,鼓励其摆正心态,积极开始新生活。

(4)发挥关某特长,实现老有所为:

①与乡文化站联系,请他们将一些琐事继续交由关某负责,例如定期出黑板报等,帮助他顺利度过过渡期;

②可以协助关某在村里开办免费的培训班,教授小朋友们绘画、写作等知识,一方面使关某提升自我效能感,一方面为村里做贡献;

③鼓励关某帮助老伴儿干些活儿,可以为老伴儿的豆腐做宣传等。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关某及其老伴儿、村里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2.老年人再婚

一、 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有再婚意愿的老人往往面临世俗偏见以及子女反对等方面的问题。

1)对再婚感到忐忑不安;2)害怕不能使得双方子女的认可;3)唯恐周遭朋友、邻里的异样目光等问题。

二、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协助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及其家人正确认识“再婚”的意义,消除心中顾虑,追求幸福的晚年生活。

2、方案实施策略:

(1)为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一方面,社工协助老年人澄清内心不安的想法,鼓励他们追求幸福;另一方面,传授一些缓解压力的方式方法,以缓解他们忐忑不安的情绪;

(2)开展以此类老年人及其子女为对象的平行小组。在小组中,社工需要协助老年人和他们的子女坦诚相待,澄清彼此的想法、顾虑和期待;此外,鼓励小组成员自助互助,能够彼此支持和理解;(3)联系社区所在街道,筹建老年交友俱乐部,使老年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结识更多的朋友以增强朋辈支持网络;

(4)利用社区资源,组织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体会自我价值感的提升;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老年人及其家人对服务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3.养老院中老人群体感到无聊

问题分析:

机构养老的老人在生活饮食、居住、生活照顾方面满足的同时,更需要参加社会活动,需要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关心。案例中,张奶奶退休之后因有才华无处施展而闷闷不乐,机构邀请的社区的老师和单位志愿者前来定期教授,也大部分流于形式。同时她也属于中龄老人,对生活照料和情感沟通等亲情的依赖也越来越多。 1.方案目标

协助老人发挥他们的特长,使其享有健康、温馨、愉悦的生活环境,为老人提供各种支持性的服务,使其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高其生活质量。 2.方案实施策略

(1)针对不再对眼前或将来感兴趣或投入的老人,开展动机激发小组工作,帮助老人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摆脱满脑子装着自己和自己的麻烦的状况。

方法为:通过公开通告、机构推荐、毛遂自荐和访谈的方式招募和甄选10~15位像张奶奶这样有才华又热心的老人,开展动机激发小组工作,小组活动共6~12节,每周举办一次,旨在展现老人的才华,增强他们的价值感和自尊感。(2)针对老人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重新设置各种兴趣班,内容和形式应更符合老人的需要。另外,可尽量利用机构本身的资源,如聘请张奶奶担任戏曲小组的授课老师等。

(3)发挥老人的特长和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文体活动。比如通过小组工作培养老人志愿者领袖,共同讨论和设计一台受老人欢迎的晚会。

(4)在机构内外成立志愿者队伍,比如机构老人志愿者与大学生志愿者联谊,教大学生如何和老人沟通交谈,使服务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志愿者队伍定期为机构老人们提供服务,特别是精神慰藉服务。

(5)在机构开设家属探亲活动日,在活动日当天举办如何与老人沟通、老人心理活动知识、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等系列讲座,让子女了解老人在养老院的生活和需求,增进彼此的感情。同时,以机构名义发出相关活动内容的信件或打电活给子女邀请他们参加。 3.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整合社区和机构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

包括老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4.子女不在身边,老两口无法融入养老院的生活

1.与公寓工作人员协调,安排专职护理人员,给予老人全方位的生活照料,包括饮食的特殊要求以及外出娱乐等。

2.与老人儿女建立信任与联系,安排儿女在合适时间看望老人,并尽可能通过语音、视频连线等手段,增强老人与儿女们的沟通机会。

3.与当地志愿者协会联系,争取获得志愿者支援,定期疏导老人,特别是排遣老人内心孤寂。

4.针对老人的定点就医问题,一方面建议公寓人员在老人生病时尽量到定点医院就诊,另一方面要做政策倡导、呼吁,争取引起社会关注。

5.针对老人与院友沟通,社工可以尽量物色和老人有相似人生经历、身体康健或健谈的老人,一块交流。减少沟通障碍。

6.帮助老人建立社会关系网,让老人的亲戚、友人能够在空闲时间多去探望老人

5.某社区老人无人照顾,设计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问题分析:

在生活上面临饮食、居住、生活照顾及参加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服务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协助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发挥他们的特长,使其享有健康、安全、温馨的社区生活环境,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2.方案实施策略:

a.充分利用老年之家等社区照顾机构,为老人提供居家服务。

b.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服务。 c.利用社区其他资源为老人提供服务,如料理生活,提供送餐服务等。 d.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书画比赛、下棋比赛、郊游等。 3. 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整合社区和机构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

包括老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理论分析》

1.活动理论

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活满足感与活动之间有密切联系。活动水平高的老人,更能获得生活满足感和适应社会。

2.撤离理论:认为老年人因活动能力逐渐下降和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丧失,不适合继续担任社会角色,而应该撤离社会。老年个体逐渐退出社会对社会是有价值的。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题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尊重、归属的需要,如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人生的满足感、被认同感,感知自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4.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认为,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对他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如果转换不当,就会出现角色模糊、角色失调。老年人退休的角色转换,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和落寞感。

5.延续性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年老时仍能够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生活方式,那么他将会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第二篇:老年人法律维权典型案例

一、“托老”需要进行明确约定

案例:73岁的刘大爷日前将其所住的养老院起诉到法院,原因是养老院对其进行了严重的人身损害。原来,刘大爷喜好喝酒,经常是酒后言行失常。一天,出外酗酒归来的刘大爷追打服务人员并辱骂其他老人,养老院于是将他强行绑在床上睡觉,结果导致刘大爷双手腕及背部软组织挫伤。法官认为,虽然刘大爷外出酗酒,但养老院应当采取妥善的方式以避免刘大爷发生意外,不应该用粗暴的捆绑方式限制刘大爷,从而造成其受伤的后果,因此判决养老院承担全部责任。

律师分析:虽然现行法律并没有要求老人或家属与养老院必须签订明确的“托老”合同,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老年人或家属必须要与养老院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对养老院应履行何种程度的看护义务要有明确约定,不能只达成口头协议。这样,老年人在出了意外或者受到伤害,双方就有明确的责任了。

二、订立遗嘱别侵害了弱者权益

案例:郑某与丈夫刘某育有一女,又于早年收养一两岁男孩郭某。因丈夫早逝,郑某一人含辛茹苦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郭某无意中得知自己的身世,对养母的态度从此一落千丈。今年1月底,郭某在与其子外出置办年货时,不小心滑入路边深沟,被送往医院。在住院治疗期间,郭某立下遗嘱一份,将个人全部财产(3间房屋、5万元存款)归其子继承。后其因医治无效于10日后死亡。

今年3月底,已86岁高龄的郑某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遗产。法院经审理认为,郭某生前所立遗嘱虽然合法有效,但原告与郭某系养母子关系,实际上多年来一直依靠郭某赡养。郭某死亡后,老人已没有生活来源,且年近九旬,丧失了劳动能力,根据我国《继承法》等有关法律规定,遗嘱继承应当对没有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额,剩余遗产按遗嘱继承。据此,法院判决被告郭某之子返还郑某遗产2万元、房屋1间。

律师分析:我国法律在赋予公民用遗嘱处分自己财产权利的同时,也对公民行使这种处分权作了必要的限制。我国《继承法》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里也规定:“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上述条文属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公民在立遗嘱时必须执行。

三、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案例:老黄由于老伴去世多年,于是在5年前请了同样丧偶的李阿姨做保姆。时间长了,老黄和李阿姨相互感觉也很不错,可要结为夫妻,两人却又顾虑重重。今年年初,老黄带着李阿姨去外地旅游时发生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在医院死亡。交通事故的责任方同意赔偿12万元。这时,老黄的儿子匆匆赶来办理手续,并且要求李阿姨返还收到的赔偿款。而李阿姨却认为,自己照顾了老黄这么多年,老黄的赔偿金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么,作为非配偶身份的同居者,李阿姨应该得到这笔钱吗?

律师分析:我国《婚姻法》规定,在1994年2月1日后,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同居关系处理。所以,老黄和李阿姨的关系属于同居关系而非婚姻关系。同居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同居期间的财产问题由当事人双方协商处理,原则上双方的财产各自归各自,不发生法律上的共有关系。因此李阿姨应该返还赔偿款,此赔偿款应作为老黄的遗产由儿女进行继承。

四、再婚配偶婚前财产不属共同财产

案例:1998年,45岁的杨阿姨带着自己两个年少的孩子和58岁的老李再婚了。去年2

月,身体一向健康的老李突然得了癌症,三个月后就撒手人寰了。 老李的后事处理完毕后,他的五个儿女和杨阿姨聚在了一起。老李的子女认为,该房是自己亲生母亲在世时和父亲一同购买的,与杨阿姨无关。如果杨阿姨要继续住在这里,可以掏钱买下来。杨阿姨则认为自己和老李是合法夫妻,自己至少应该有一半的房产,而且自己的两个儿子作为老李的继子,也有权分得遗产。那么,这个房子到底该如何分配呢?

律师分析: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在老李的前妻去世后,他前妻所拥有的那一半房屋由老李和他的5个子女共同继承,另一半房产则属于老李的个人财产。 由于该房屋属于老李的份额是其在再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属于其婚前个人财产,而非他与杨阿姨的共同财产。因此老李死后,杨阿姨只能和老李的5个亲生子女和两个继子女共8人一起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分割属于老李的那份遗产。

五、养子女继承权如何判定

小时候父母将李小姐送人,由他人抚养长大。在李小姐亲生父母年老后,李小姐主动回到他们身边进行照顾,住院治疗的钱都是由李小姐支付,并且在两位老人去世后出钱进行安葬。两位老人身后留下一处房产,一直由李小姐亲生妹妹住着,李小姐与其协商处理父母遗产问题,其说李小姐是别人的养女就没有对亲生父母遗产的继承权了。李小姐真的没有继承权了吗?

律师分析:李小姐由他人抚养长大,与亲生父母权利义务关系消除,不具有法定继承权人资格。但是她对亲生父母生前赡养较多,身后又妥善安葬,依法可恰当分得亲生父母的遗产。在此说明一下,作为养子女,对养父母是享有法定继承权的,由亲生父母处分得遗产,不影响该继承权的享有。如果亲生父母想把财产全部留给自己送养他人的子女,应通过立遗嘱方式进行处理。

六、继承纠纷 重在确定遗产

案例:王大爷老两口有俩儿子,2000年大儿子遇车祸身亡。王大爷也于2005年病故,留有房屋两套,存款10万元。王大爷过世后老伴随儿媳生活。两套房屋,一套暂由次子居住,另一套用于出租。2006年11月,小儿子私自将出租的房屋出售,并办理了过户手续。同年底,又将其居住的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知道此事后,王大娘要求小儿子返还其居住的房屋及卖房所得价款,遭拒。王大娘只得诉至法院。

律师分析:首先,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来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因此王大爷的遗产就只有一套房屋及6万元存款。

其次,确定继承人,无遗嘱就按法定继承来处理。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根据《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也就是说,长子先于王大爷死亡,王大爷的孙子女可以取得代位继承权,继承他们父亲有权继承的份额。那么现在继承人就应该是王大娘、小儿子和大儿子的孩子三人。王大娘可以要求次子返还属于自己那份卖房所得款。

七、孙辈有无赡养规定?

案例:小王母亲早年去世,父亲老王将其兄妹四人抚养长大,其大哥2000年去世,有一个已成年的儿子王某,父亲老王有没有权利要求孙子王某承担赡养义务、支付赡养费?律师分析:子女赡养扶助父母是其应尽的法定义务,而面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而言,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则并非理所当然的就是法定的赡养义务人,只是在及特殊的情况下,子女无法履行应尽的赡养义务如子女死亡或者子女没有赡养能力时,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前面提到的“子女死亡”是指所有的子女都属于这

种情况,换言之,只要子女中还有人具备赡养能力,孙子女、外孙子女就无需承担赡养义务。

八、放弃继承权就可不赡养吗?

案例:贺大爷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随由于贺大爷夫妇生活,小儿子则“倒插门”。小儿子结婚时与父母签订协议:不要父母彩礼,不继承父母遗产,今后也不赡养双亲。后来贺大爷夫妇年老多病且失去劳动能力,加之老伴病情加重住进医院,生活更是苦不堪言。由于大儿子的经济收入也不高,也无法承受昂贵的医疗费用。贺大爷找到小儿子,要求他尽些赡养义务,并负担部分治疗费用,但被小儿子拒绝。无奈之下,贺大爷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小儿子与以不要财物和放弃继承权为由,拒绝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违反了法律规定,与父母签订的协议不受法律保护,属无效协议。判决小儿子必须履行赡养父母义务并承担医疗费用。

九、老年人消费维权纠纷

案例:王大爷的房屋外墙漏水,想找一家维修公司维修。在看到某维修公司在青岛一知名报纸上打着“没有堵不住的防水,没有做不了渗漏”的广告后,王大爷遂请该维修公司维修。经过一番维修,维修公司说以后不会再漏水了,并在给王大爷的付款收据上写到,保修期一年。但一年后,王大爷的房屋又开始漏水,王大爷找维修公司理论,维修公司称,一年的保修期已过,维修公司对房屋漏水不在承担责任。无奈,王大爷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维修公司在广告宣传时,打着“没有堵不住的防水,没有做不了渗漏”的广告,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实现广告上的防水堵漏效果,是虚假宣传,应当承担责任。判决由维修公司重新对房屋进行防水维修,并在五年内免费维修。

律师分析:本案中,认定维修公司存在欺诈行为的关键是当年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和维修公司的宣传材料。所以在进行维权时,关键是保存好这些宣传材料,在今后可能发生的纠纷中,作为证据使用。

十、房屋买卖需慎重

案例:某买房人看中了张大爷的房屋,想购买下来。买房人找到张大爷,提出23万元的价格购买房屋,张大爷同意,并与买房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购房定金为1万元,买方违约无权收回定金,卖方违约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合同还约定,双方应予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过户手续。合同签订当日,买房人向张大爷支付了买房款。后来,张大爷认识到房屋卖得便宜了,想反悔,要求双倍返还定金以代替交付房屋。买房人不同意,要求办理房屋过户。双方协商不成,买房人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中未约定合同的解除条件,张大爷也不存在解除合同的法定理由,其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将房屋过户给买房人。

律师分析:房屋是个人或家庭的重要财产,在作出处分决定前,一定要慎重。为增加回旋余地,不妨在合同中增加解除条款,如在过户前卖方有权解除合同。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前,最好请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审核把关。如果房屋的价值把握不准的,可以先委托评估公司进行价值评估,在处分决定前做好准备。

第三篇:宝鸡市社会福利院老年人生理心理调查活动感想

接到这次的暑期活动任务,我的心里一阵陌生,一阵忐忑。因为,一方面我本身就比较不善言谈;另一方面,我的活动对象是老人,这更增加了我的任务难度。不像其他有些同学可能从小在爷爷奶奶的膝下长大,与老人的接触比较多,我是不经常去老人家里的,即使逢年过节去姥爷家里,话也少得可怕,而且基本都是老人问我们晚辈一些情况,我们是不会主动询问老人的一些个人情况。要问也是一些关心话,比如“您身体好吗?”“您最近怎么样?”诸如此类的话。但是,调查卷中的“您害怕死亡吗?”之类的深入的问题,真的没有问过。主要是害怕伤了老人的心,触碰到一些隐痛,并引起一些误会等等。所以,总体上,我对于老人家都是怀着一种敬畏、尊重的心情的。然而,这次调查对于我真是一次挑战。

对于比较腼腆的我,调查卷中的有些问题委实需要我和老人们相对的促膝长谈,就是能够多多了解一些情况。而且,正如后来学校发的补充文件中说的,确实需要我们调查员们有“读心”的能力,能够根据老人的言谈,老人的表情,老人的细微动作体会到问卷中某些问题的答案,我觉得这种能力还是我们这些sophomore需要多多修炼的,以后的调查中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ability。

在此次调查之前,我曾经有去过养老院的机会,是大一下学期的班级实践活动。我们全班同学去了一个养老院。我和班长也调查过另一家养老院。总体的感觉是,这两家沈阳的养老院都不大,每家养老院老人大概也就20多人,老人还都能自理,精神状态还都不错。我觉得这是能够调查的,但是人数不够。因为,这次一个人就需要50多份的有效份数,真是比较为难的呀。就连沈阳都是每家养老院只有二三十人(可能我们去的不是规模较大的一家),那我们宝鸡的养老院人数还不更少?!所以刚开始感觉任务可能完成起来比较困难。我也曾经与学姐商量过这件事儿,但是学姐说还是较认真点吧。于是,秉着对此次活动负责的态度,我还是走访了几家养老院,其中就包括我调查的主要一家养老院——宝鸡市社会福利院。

纵观全宝鸡市的养老院情况,我觉得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我通过网上搜索,找到了几家可以去的养老院。其中有两家,其硬件设施确实不敢恭维,而且其中一家已经不再运营了。只见养老院里,衰草丛生,一派万物凋零的景象(但是这个养老院居然在网上还可以查到,可见网络的更新也值得怀疑);另一家则是位于荒凉的市郊,虽说养老院一般都位于市郊,因为在这里没有城市中心区的喧闹,没有灯红酒绿,老人们可以安静地生活,但是,它的硬件设施着实让人觉得寒颤:破败的铁门已经掉漆,老人院子里还有几条大黄狗在汪汪叫着(不知道这是不是有老人喜欢热闹故意养的),院内的窗户有些没了玻璃„„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觉得心寒,本来我们还想有意去调查一番,但是看到这些,没了兴致,也许这家养老院可以作为中国养老机构的一个反面教材吧。孝顺的儿女大概不会将老人们送到这家养老院里(或许,它的费用要低一些)。还有的养老院,设施还好,但是却专门收容的是有智力障碍的老人,这使得我们的调查没法直接进行,有些数据只得间接获得。所以说,在宝鸡找到一家适合本次调查活动的养老院还是要花费一定功夫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寻访,我找到宝鸡市社会福利院作为我此次调查的对象。这是一家公办的成立时间较早的福利机构,其中不仅含有养老院,并且还有特教学校以及各种公益学校等。由于,这家福利院在2011年刚刚搬入新址,所以,它的硬件设施看上去很不错。进入福利院,管理办的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让我到老人们居住的楼层进行调查。真正到了调查的时候,才是我手足无措的时候,各种莫名的紧张

感随之而来,什么“从来没有和老人聊过”,“要主动跟老人搭讪”呀,一切的一切让我不知道要干什么。以至于前来接待的护士姐姐询问来意的时候,我竟一时答不上她的话,直到旁边的同学解围,我才逐渐ease了下来。我心里想,一定要hold住呀,要不然就白来了。可是,之后的一切是我都想不到的。我竟和前来的老人聊起天来,不光局限于我们此次调查的内容,还有老人的过去,他们的现在,以及他们将来的想法。基本上到这天下午调查结束的时候,完成了我们的调查任务,也达到了锻炼我的交际沟通能力的效果。但是,调查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聊天的老人本身„„

医大在我们这里,一般人是不了解她的,除非是专业的医生。因此,这里的护士将我们的学校普遍称作“中国医学院”。我们听到这里,也只是笑一笑,这个名字也挺好听的嘛!

老人们对于我们这次的调查表现的也非常认真,因为他们将我们当做了专业医生,其实我们就是大一的freshmen,大一一年没有学专业课,甚至连血压都不会量,但是我们真心想给他们提一点健康建议,让他们更健康。总之,在这里,我虽然不是一个称职的医生,但是我可能是一个称职的倾听者。老人们生活了一辈子,每个老人都是一本书,一个人生故事,他们通过一辈子的沉淀,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就像在畅想我们的人生。其实,仔细听听每个老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得到他们的些许人生经验。在这里,有一位奶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位奶奶个子不高,看上去也挺精神,颇有一副南方人的相貌(最后证明确实是南方人)。我觉得这个奶奶应该身体不错。“你们这是搞社会实践了吧?”奶奶问我,“啊,是,就几个问题,不耽误您多少时间。”我笑答。“哦,”奶奶颇为豪爽地说,“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吧!”我的局促感顿时没了,便说:“嗯嗯,好的!”问及她的文化程度时,才知道她是西安医学院(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毕业的。“那您还是我们的前辈嘛!”我笑道:“那您是一名医生了?”“不是,我是秦机(秦川机床厂)的嘛!”后来经过聊天我知道,这位老奶奶从医学院毕业后,刚好遇到上山下乡,本来是湖北人的奶奶就留在大西北了。之后,就进了宝鸡的秦机,成为厂内的一名复健医生。“我们那里的医生就不分科了,各种病都看。”“那您还是全科医生了呀!呵呵!”确实是,那可能就是社区全科医生的雏形呢。聊着聊着就聊到奶奶的身体了。“您身体看上去挺好呀!”我问道。“哪呀,看着挺好的是吧,其实不行啊,前几年特好,上公交车都没人让座的,觉得我都不够老。但这几年不行了,又是装心脏起搏器,又是脑梗的,好像除了糖尿病,其他都有一点吧。”“是么。看不出来呀!”我真是看不出来,说话如此流利,如此对答如流的老奶奶居然有这么多老年疾病。“我来这里呀,主要就是有个照应。孩子们都在外地,他们都忙,不想让他们照顾,但也不能一个人过呀,心脏不好呀。上次冬天,有天晚上上完厕所就浑身冷得不行,头也晕,幸亏当时刚好有位护士来查房,我叫她多给我盖些被子,这样身子才暖和点,要是一个人住,不就过去了„„”听了这句话,我本想继续询问的话也堵了回去,顿时愣了一下。老奶奶是如此濒临死亡。对于不知怎样面对死亡的我,一时还难以接受。我对于生命的意义还不甚了解。今天,如果有人对我讲,我不能活多久,随时都有可能死亡。我会手足无措,愣在那里。成熟的人可能会说,我会坦然面对死亡。但是我,真的,一时难以接受,年轻的还没有体会过人生,没有去拼过生活,没有去享受过生活,怎么可能坦然面对死亡,怎么可能认命?老奶奶说她并不是就不畏惧死亡,一个人怎么能没有害怕过死,但是在努力奋斗了一辈子之后,我们可以说,我们能够安然的接受死亡,我们的一生,值了!

除了这位老奶奶,还有一些老人真的使我振奋。他们确实觉得生活是有意思的,是美好的,并没有像我们平常想的有一种暮年的垂垂老矣的感觉,老人们依旧很有生气。有一位老人还专门跑过来,听说大学生来了,电脑有问题,刚好让大学生帮忙修一修。这就很好嘛!这可能就是当代“新型老年人”吧,像青年人一样,很潮!

最后,通过这次的调查,个人认为,我们国家的养老机构的制度还需要健全。比如,是否有资质开设养老院,应当对其硬件和软件进行评估,然后再决定其是否有资质开设养老院。我认为,这不仅是对老人负责,也是对将来的我们负责。可以说,随着中国的老龄化问题的加重,规范化的对养老院进行管理刻不容缓。

第四篇:老年人社会问卷调查表

家庭属性:① 单身② 夫妇俩

居住方式:①单身独住②夫妇俩同住③与子女同住

A

1、您的性别是:① 男② 女

A

2、您的年龄是:① 55-60岁② 61-65岁③ 66-70④71-75 ⑤ 80岁以上

A3.请问您户口性质:A.农村B.城市 C.农转非

A

4、您的文化程度:① 不识字② 私塾③ 小学④ 初中⑤中专/高中⑥大专以上

A

5、您以前的职业身份是:

农民②乡镇企业退休职工③国营大集体企业职工④文化教育、医疗系统从业人员⑤机关干部

⑥个体户⑦ 其他

A

6、您现在有几个子女?①1个②2个③3个及以上。其中在本地的个④无子女

A

7、您和子女住在一起吗? ① 愿意② 不愿意③住房小,分不开④无所谓

A

8、儿女多久回家看父母一次? A 每天B一星期C一个月D .有特殊事情发生时E.从不F.其他A

9、您们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如何? ①很好 ②比较好 ③一般 ④不太好 ⑤很不好

A

10、您家的家务主要由誰来做?① 妻子 ② 丈夫 ③ 子女④ 共同分担

A

11、您目前生活自理的能力:能自理需要别人适当帮助完全需要别人照顾身体健康可以照顾家人

B

1、您(或您夫妇)目前的月收入是:①1000元以下②1000—2000元③2000—3000元④3000元以上

B

2、您的收入来源是(多选题)①政府救助②退休金③养老保险④社会福利⑤子女赡养 ⑥其他

B

3、您的住房面积有多大?_________平方米

B

4、您觉得您的居住环境如何? ① 非常舒适② 一般,但也挺舒服的③ 不太理想

B

5、您觉得自己的经济状况如何? ①够用有余②大致够用③有些困难④十分困难

B

6、平日大部分钱用在哪儿?a.给儿孙b.健康投资(如健康体检,购买健身用品等)c.实际医疗 d.娱乐休闲e.

旅游观光

C

1、您觉得自己的健康状况怎么样?① 很差② 较差③ 一般④ 较好⑤ 很好

C

2、您的睡眠状况如何?a.感觉较好b.晚间睡眠好c.晚间睡眠不好 d.总睡不着

C

3、您现患有哪些疾病?a.白内障b.高血压c.冠心病d.糖尿病e.心脑血管病f.便秘 g.慢性支气管炎h.

尿失禁i. 其他

C

4、您是否办理医疗保险?① 有,是农村医疗保险②有,是城镇医疗保险③ 自己办理的其它保险 ④

没有

C

5、您生病了怎么办? ① 只要有病就去医院② 大病去医院就医,小病不去医院,只是在家吃点药③只

能听之任之

C

6、您生病时谁陪您去医院看病?①老伴②子女 ③邻居或朋友④亲戚⑤老同事⑥保姆⑦社区干部

⑧自己去

C

7、子女对您的健康有多少了解?a.完全了解b.一部分了解c.不了解d.其他C

8、.您认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哪些内容?a.不喝酒、不抽烟b.健康饮食c.锻炼身体d.心情好

D

1、您家现在有没有雇保姆或钟点工?① 雇保姆② 请钟点工③ 没有

D

2、您现在使用下列辅助工具吗① 老花镜② 助听器③ 拐杖④ 轮椅

D

3、您希望的养老方式是:① 自己或夫妻俩自己料理②与子女同住③住养老院④请家政保姆照料 ⑤ 其

D

4、您子女对您养老方式的意向是:①由子女照顾日常生活②请家政保姆照料③住养老院④其他

E

2、 您体育锻炼运动健身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多选)① 散步② 跑步 ③ 球类 ④ 游泳⑤ 打拳舞剑 ⑥

其他

E

3、您有心事时向谁诉说?①老伴②子女③老邻居④老同事朋友⑤亲戚⑥社区工作者⑦没有可以

诉说的人

E

4、您有一些兴趣或爱好吗?① 有很多② 有一两种③ 没什么兴趣爱好

E

5、您觉得老年人最需要?a.金钱 b.儿女的爱 c. 社会关爱 d.其他____________

E

6、您觉得每天都过得幸福吗?a.幸福b.满意现状c.孤独d.痛苦e.只要子女幸福就好

E

7、您每天说话最多的对象是谁?a.老伴b.子女c.朋友d.宠物e.医生 f.活动组织的人g.身边所有人

h.其它__________

F

1、您对目前政府养老体系和设施建设的现状是不是满意?

① 很满意② 比较满意③ 一般④ 不太满意⑤ 很不满意

F

2、为了安度幸福晚年,最希望政府为您做的事是什么?G

1、您对自己的哪个方面最关注?a。外表b。健康c。穿着d。其他

G

2、您觉得您的性格属于什么类型? a.内向b.外向c.外柔内强d.外强内弱

G

3、您经常发脾气吗?a.经常b.不经常c.很少

G

4、如果您生气了,怎样解除不好的情绪?a.忍b.骂c.找人倾诉d.唠叨

G

5、您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a.健康b.金钱c.事业d.其他

第五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案例

本学期转入我班的学生李铭,因父母不在身边,而他家距离学校较远,所以在学校附近的村子里找了一间小屋住下,就近读书。此学生在班上不算调皮,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纪律也好,从不和其他人说话。一天我发现他和小欢没来上课,过后我询问了情况,才知道有几个社会上的人把他们赶出所住的屋子,在里面睡觉,而他们就在屋外熬过了一夜,原来没来读书是在家里补觉。我跟李铭说让他另找一间房子住,他也这样做了。可前几天星期一的早上他又没来上课,中午放学时我请和他住在一起的同学去看看,请他下午来读书,可事情又发生了。 星期一中午,我刚到学校门口就有同学跑来说:“老师你快点走有两个家长找你。”我加快脚步走了上去。看到那两个人拿着李铭的衣服和书包,听他们说李铭拿了他家的电磁炉,还把他家的鸡拿去杀了吃了,前段时间就是这伙人好把村民家的门砍坏了。听了他们的话,我觉得事情严重就报告了派出所。我打电话去李铭家,可是一直打不通。我想方设法通知了李铭的家长,让他们第二天来学校处理这件事。第二天他家长来了,派出所的人也把事情调查清楚了。原来之前的事都是另外两个同学做的,一个在我校五(2)班,很调皮,别说老师拿他么办法,就连家长都说管不了。另外一个是天天逃学在外面混,家长管不了,他们还说把他送到派出所去。这次拿电磁炉,杀鸡的事都是那两个人所为,只是是在李铭住的地方吃。据李铭说他们逼自己,如果不让他们在那吃,就打他,孤身一人在外读书当然害怕,只好听从。这样一来村民就说是李铭拿了他们的东西。 处理方法:

一、派出所的处理

1、派出所的同志教育了那两个同学,耐心地讲解他们做这些事都是违法行为,并举出了实例让他们认识到错误,意识到这样做对家庭、对社会、对个人的危害。并告诫如果满16岁,有这些行为者将被拘留,情节严重的将被拘捕送去劳教。(听后那两个同学知道自己的错误低下了头)

2、对李铭说:“今后再发生这种情况一定要告诉老师、家长、或报警,一方面请求别人的帮助,另一方面帮助像他们一样的同学不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学校的处理

1、校长找来了那两个同学的班主任,严格要求我们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或班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密切注视每个学生的动向,力争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2、校长对李铭家长说为了孩子的安全与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让家长必须想办法陪在孩子身边,让他们安心读书。

三、班主任我的处理

1、提醒李铭同学不再和那两个同学在一起,如果那两个同学找他,希望他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2、配合家长暂时找了一间小房子,这间房子靠近我家,我随时可注视着李铭,了解他的情况。

3、经过我的劝说,李铭的家长也同意下学期搬来学校附近住,让孩子好好读书。

案例评析:通过这件事,我深刻体会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不好好的教育,等他们长大了,养成不好的习惯才来教育,那时悔之晚矣。那样不仅给家庭带来危害,还会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更重要的是破坏

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一起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一套系统、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犯罪率,促进社会的和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礼品礼金登记上交制度下一篇:历年考研英语翻译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