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

2022-04-3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较大影响。相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对生命威胁的即时性,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与持久性,持续蔓延的国际疫情以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同时影响了应届高校毕业生择业去向、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

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 篇1:

以理性选择理论为视角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社会学分析

摘要:以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解释路径,可以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运用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对此加以分析,有利于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现象的认识,也有利于问题的正确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理论;就业流向;社会学

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的改革在经济社会和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这些巨大的成就背后,隐藏着许多“内伤”。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便是内伤之一,据统计,2006年全国有120多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实现就业。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495万,因此,今年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累计将超过60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现状

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各级党政领导关心的重大问题。为此,中央连续召开全国高校会议,下发文件。就业率的高低决定各高校下一年度的招生规模与专业设置,也从某一方面反映了高校的办学质量。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注及各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出现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各种形式的调查与分析,据此可以找出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高校改进教学与管理,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提高学生技能与竞争力。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分析,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的细化和深入。从毕业生就业流向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的价值取向与就业心理。毕业生作为“理性人”,从他们的就业地区选择、单位选择中可以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启示意义。从整体情况来看,对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研究体现了由点到面的进展,有以独立院校为单位的分析,有以省为单位的分析,还有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分析。从调查的对象来看,有针对研究生的、有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学师范生、药学人才的就业流向的分析,也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和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分析等等。各种方式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调查表现出的共性,一是希望到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占多数,主要流向北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希望到城市就业的远远大于到县乡就业的,更不用说到农村就业了;三是希望到党政机关、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与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的远远多于希望到中小型企业的。从200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来看,到东南沿海11个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115636人(2003年为10914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4%(2003年为45%)。其中,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4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77004人(2003年为70725人),占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总数的29.1%(2003年为29.3%)。2005年,教育部针对30多所高校的两万多名在校大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城市选择上,大学生依然向往上海、北京、东部沿海地区、广州和深圳。2006年12月,广东省学联对中山大学等广东高校进行的关于求职问题的调研显示,将近95%的广东省大学毕业生希望就业地区为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而愿意去粤东、粤西、粤北等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只占3.1%。笔者所在单位是广东省属的职业院校。笔者对本院200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毕业生就业意愿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之外的就业机会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作考虑。

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状况下,为什么毕业生留恋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为什么钟情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及外资企业?这是笔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有关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探讨,多是描述现状或提出一些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的解决对策,但理论分析较少。其中,袁乐平、王昭君在《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用经济学成本—收益的方法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和再就业市场的流动情况,并引进制度变量集中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制度因素是如何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成本与预期收益,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就业决策的,分析透彻,很有说服力。但是,笔者认为,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分析,首先应该从分析“人”入手,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积极因素,是社会事实的制造者与主导者。高校毕业生作为“理性人”,初次择业是人生的重大关节点,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都会考虑多种社会因素并进行博弈,而不是仅仅考虑制度因素。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社会学理性选择

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研究开始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研究之中。理性选择理论是社会学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社会问题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学派。理性选择理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概念,与经济学的经济理性不同,社会学中的“理性”强调有目的性、有意图的行动,其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即最大限度地获得效益。这种效益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自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以来得到不断修正与扩充,在西方,经过修正与扩充的理性选择理论模型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国内学者近十年也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对诸多社会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如农民工流动、人口迁移、村庄兼并与乡村社区重建、集体行动、生育行为、大学生宗教信仰以及大学生考研等等。

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表现为一种“个体行为”与个人的理性选择,但又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十几年寒窗苦读,就是预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获得好的回报,面对就业选择不可谓不谨慎。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一味追求留在大城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热衷于到好的行业和好的企业就业?为什么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会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理性行为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为,这种行为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高校毕业生是“理性人”,其行为是“理性行为”,其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至于高校毕业生怎样选择、如何选择,则是高校毕业生微观行为的个体理性选择与宏观社会结构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理性行为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理性、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理性行为表现往往十分复杂,理性人不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还要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理性人在理性行为过程中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而且其中多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因此,理性人只能在众多因素的权衡中寻求一个“满意解”,无法达到最优。比农民工更具理性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到哪里就业,首先要经过经济理性的选择。高校毕业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技能,与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其他劳动者相比,更具有竞争力。如果只是为就业而就业的话,即使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他们也应该有业可就。

初次择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到主要市场就业,二是降低要求到次要市场就业。他们一般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益,然后做出流向选择。拥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如果愿意到次要市场就业,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校毕业生在主要市场就业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次要市场,而且足以弥补找工作所花的费用。因为高校毕业生要考虑到未来预期收入的巨大差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有业不就”甚至“自愿失业”的现象了。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多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入。如果城市里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也会迫使他们到次要市场就业。只要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凭借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的可能性极大。如果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即再择业比较容易,花费的成本较小,高校毕业生暂时到次要市场就业不失为权宜之计。这就要考虑与流动相联系的预期收益现值,预期收益现值是对劳动力的流动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预期收益现值大于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与心理成本之和,便会发生流动;反之,就会停止流动。实际情况是,由于次要市场缺乏人才,用人单位会设法阻止人才流动,如控制档案、规定服务期、设置高额违约金等。如此就导致高校毕业生到次要市场就业后再择业流动困难。另外,在次要市场工作几年之后,再回到主要市场找工作,竞争力也会下降,这样就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不均衡。

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经济理性的考虑是主要的因素,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的影响也很大。如果说经济理性作为微观个体的理性行为起作用,那么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则作为宏观社会结构起制约作用。首先,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劳动就业、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养老等社会福利和权益无不影响到个人的未来收益;其次,由于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货币收入差距悬殊,城市拥有的丰富资源可以给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再次,城乡文化差异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不容低估。因此,多种因素促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主要是在大城市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正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简短的总结

1.高校毕业生主要选择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是作为理性人的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的结果。

2.从理性选择的层次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同于农民工流动,生存理性所起的作用很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表现在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上,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然就无法解释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与“自愿失业”等现象。

3.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制度预设等加剧了就业流向的不均衡。

4.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经济理性是根本原因,现有制度与文化因素是主要障碍。因此,解决此问题,首先要促进地区、行业的均衡和谐发展,其次要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各种关系,消除流动障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才观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就业流向分析[J].云南教育,2005,(6):12-13.

[2]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6):19-29.

[3]袁乐平,王昭君.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6,(6):22-25.

[4]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02.

[5]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20.

[6]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24-326.

作者简介:

王世斌(1970—),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理论、教育社会学与职业教育。

作者:王世斌

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 篇2:

疫情下唐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及促进对策

摘 要: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较大影响。相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对生命威胁的即时性,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与持久性,持续蔓延的国际疫情以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同时影响了应届高校毕业生择业去向、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为此,结合网络问卷、报表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唐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实际影响进行客观分析,并为促进毕业生就业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疫情;就业;对策;唐山市;高校毕业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社会将保民生、保就业作为重点工作大力推进,中央提出“六保六稳”要求,旨在通过增加就业选择、提升就业规模、提高就业率等举措,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社会稳定、个人发展、民生保障,须重点关注并积极应对。

一、调研基本情况

在专项调研中,一是结合驻唐高校相关就业管理部门集中组织驻唐应届毕业生并依托生源地基层社区,引导因疫情未能返校人员填写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共收到有效问卷11 324份(唐山户籍6 257人,市外省内4 165人,其他省市902人;2020年度应届毕业9 490人,往届毕业生1 834人,问卷男女比为4 197∶7 127),进行意向研判。二是结合高校相关工作信息开展报表调查。由驻唐高校招生就业部门提供相关数据资料,并梳理汇总上一年度和本年度开展工作情况,厘清现状。三是结合对接企业进行招聘岗位需求调研。在唐山市范围选取496家百人以上企业,了解招聘及岗位实际需求情况。

二、调查样本分析

从高校毕业生供需情况、就业情况、面临主要问题和诸多影响因素等方面来看,当前疫情影响下的唐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毕业生供给数量质量较上年度有所提高

结合对10所驻唐高校的信息统计,2020年应届毕业生总数为37 548人,较2019年增长7.2%(与全国毕业生数量变化趋势一致)。其中,大专学历17 179人(占比45.8 %),本科学历19 278人(占比51.3 %),研究生学历1 091人(占比2.9 %)。

(二)专业结构教、理、工、医、管类占比大

结合对有效问卷的梳理,8 648名高校毕业生选填了专业,涉及专业名称数十种之多,但多以师范教育、机电、医护、管理类等学科专业为主,就业预期的专业指向性较为明显,专业属性与就业预期的关联度高。

(三)毕业生就业预期受疫情的影响较为明显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计划、打乱了其就业节奏。具体表现为,期望从业的行业、工作地点和岗位预期等发生明显变化,就业意向进一步趋向于求稳。其一,本年度应届毕业生选择就业行业和单位时,希望到国有企业就业的占比为30.79%,意向进入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占比为28.86%,意向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17.22%,选择从事自由职业的占比为8.33%,选择进入科研机构的占比为5.58%,另有9.22%毕业生表示“什么样的单位都可以尝试”。其二,薪资要求预期较为理性,在对本年度应届毕业生的问卷中,认为可接受薪资3 000元以下/月的有449人(占比3.97%),期望3 000~5 000元/月的为7 120人(占比62.88%),预期为5 000元以上/月的为3 755人(占比33.15%)。

(四)毕业生求职渠道得到较为充分有效的拓展

结合对11 324名高校毕业生问卷调查,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途径越来越多,其中:选择通过校园现场招聘会求职的占比16.67%;选择通过政府招聘网站求职的占比13.77%;经由家人亲友推荐的占比13.16%;依托社会机构招聘网站求职的占比12.81%;利用政府微信公众号求职的占比12.46%;使用企業官方网站渠道求职的占比10.16%;采用社会机构现场招聘会途径求职的占比6.42%;经由政府现场招聘会求职的占比6.34%,通过其他渠道求职的占比8.21%。

(五)毕业生对就业服务供给的需求日渐增长

通过开放式收集大学生对政府就业工作及服务的建议,希望提供更多岗位信息的5 573人,希望组织用人单位积极对接的5 480人,希望提供职业指导的4 800人,希望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的4 560人,希望组织就业见习的4 106人,希望提供创业培训及指导的3 031人,其他1 744人。可见,本届毕业生对相关就业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化。

三、2020年度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年内新增就业需求将进一步放缓

一是宏观上,2月、3月抑制的就业需求在4月大规模复工复产后得以释放。但部分企业复工但未复产,复工复产不饱满,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等领域用工需求不足。二是微观看,抽样的496家企业今年以来,用工总需求9 537人,其中大学生2 982人;2019年同期用工需求14 800人,其中大学生4 881人。同比用工需求总数下降35.56%,需求大学生数量下降38.91%。三是人力资源市场统计,2020年春节以来,参加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的用人单位827家,提供就业岗位7035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8.6%。

(二)年内毕业生就业任务进一步增加

一方面,毕业生总量有所增加,预计今年全市接收应届毕业生人数较去年增加1 600人、增幅4.3%。另一方面,2019届离校未就业大学生9 341人,该部分人员将作为存量进入2020年就业任务中一并保障解决。

(三)年内毕业生招聘形式进一步多样

高校毕业生对线上招聘持积极态度,49.3%的毕业生喜欢线上招聘,认为线上招聘更高效,会积极参与。同时,也有50.7%的毕业生喜欢线下招聘,觉得线下更靠谱。由于2020年上半年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各级各类现场招聘活动基本停滞。为应对不利情况,虽然唐山市及时启动了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春雨”行动、“24365网上校园招聘服务”“云招聘”“微信面试”等一系列就业服务,促进供需对接,但线下招聘依然不可或缺。随着疫情进入精准防控阶段,线下招聘活动已基本恢复正常,线上线下同时展开,且形式多样。

(四)人岗匹配进一步受多方因素制约

1.适合岗位总体偏少。496家抽样企业用工缺口6 840个,其中:普工4 549人(占66.5%),技工1 265人(占18.5%),管理、专业技术岗位1 026人(占15%),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不多。

2.实践经验欠缺。应届毕业生因缺乏实践经验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不顺利,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调研中,44.5%的毕业生认同缺乏实践经验是造成其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3.市场岗位供求预期差距较明显。结合调研,应届毕业生与企业之间未能达成就业意向主要原因有:工资低、上班远、晋升空间小、专业不对口、工作兴趣低等,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条件”与毕业生的“心理预期”差距明显,其主因仍在于毕业生对就业后的相关待遇和工作条件预期过高。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仍偏于被动

通过对9 490名应届毕业生简历投放情况调研,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缺乏就业主动性,有40%的毕业生甚至没有投过求职简历。另外,虽然国家和省市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现越来越多“互联网+就业”的新模式,网络主播、网上代货等新型工作方式不但灵活自由,且收入丰富,但大学生创新创业、灵活就业的主动性和市场活力远远不够。

四、疫情下促进唐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一)进一步坚持并落实就业优先戰略

结合唐山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方面,城市发展转型进入重大调整期,传统产业对就业的贡献明显下降,新增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和服务业[1]。唐山市在进一步继续做好钢铁、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将加快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广泛吸纳适用人才。另一方面,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就业因素,并着力挖掘重大工程项目、工业产业园区等的人才融合,进而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的提升。

(二)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帮扶的力度

在现阶段,企业是社会用工岗位主要需求方,企业发展的好坏和成败决定着唐山市就业工作的基本盘面。坚持“五个一”工作机制,毫不松懈地抓企业复工复产,深入开展“春雨金服”“暖企促贸”等活动,确保金融扶持、税费减免、援企稳岗等“惠企二十条”政策落实到位,切实降低企业资金压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帮助企业增大后劲、增加活力,促进激励企业在稳定现岗位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新岗位。

(三)进一步鼓励并扶持自主创业活动

进一步有效支持各类创业就业孵化载体向有需求的毕业生全面开放,积极且高质量地提供经营场地、项目开发、成果转化等综合服务,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能力。

(四)进一步增强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

驻唐高校要不断加强在校期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入研究毕业生实习、就业见习等政策,吸引各类用人单位为大学生提供优质实(见)习岗位并且留用。

(五)进一步强化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

有序、有效破解高校毕业生社会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将有参与培训意愿的毕业生组织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当中。开展有针对性、富有成效的就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各方培训补贴。

(六)进一步优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

1.不断加大招聘岗位信息推送力度。根据高校毕业生实际专业结构情况和特征,有针对性地筛选岗位信息集中向高校就业部门定向推送,以提高应聘人才和招聘岗位的供求匹配率。同时,加强人社部门官网与高校网招聘频道间的互联互通,多渠道、多方位提供岗位招聘信息。

2.加强常态化且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积极组织经验丰富的职业指导师(企业精英、行业榜样等)与各高校毕业班建立联系,通过有效开设就业指导“云课堂”等形式,开展求职方法、素质测评、职业规划辅导,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在校时即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在应对真实市场就业时克服消极等待思想,放下“高姿态”“高身段”,建立起职业平等概念,积极理性求职,增强从校园到职场转换的能力[2]。

3.有效开展服务于创业创新的保障服务。组织参加“中国创翼”“挑战杯”“互联网+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引导有意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比赛、现场观摩,通过有效方式促进优秀项目实现成果转化,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和创业成功率。

4.加强对已离校未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采取实名管理的方式,准确掌握其就业和培训需求,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全面记录就业服务、就业帮扶全过程。

5.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管理。精简程序,优化流程,在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的同时,自动关联办理就业创业证,并准确记录创业就业情况,为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最大限度提供便利。

(七)进一步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1.做好政策宣传,将唐山市各级各部门的就业政策清单、就业服务清单、就业服务机构联络清单及时更新,打捆打包,用宣传册、口袋书、短视频等方式向毕业生定向推送。

2.做好权益保护,通过主流媒介开展警示教育,发布提示,有效增强毕业生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积极宣传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和毕业生扎根基层的生动事迹,发挥榜样力量,感召并引导广大毕业生把职业选择与社会需求、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參考文献:

[1]  王列军.综合施策有效落实就业优先战略[N].中国经济时报,2017-03-22.

[2]  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召开[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9-10-31.

Key words:epidemic situation;employment;countermeasures;tangshan city;college graduates

作者:崔曦萍 王倞

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 篇3:

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分析与思考

[摘要]欧美国家或地区在大学教育扩大化之后,都面临着毕业生择业难问题,限制了高校的发展。经过探索、实践,发达国家或地区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规律性的经验可指导我国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行之有效,结合各行各业的力量,变革教育格局,适应我国的具体情况,推动就业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 就业

[作者简介]蔡克(1969- ),男,江西九江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就业教育与管理;刘浩(1977- ),男,江西九江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讲师,研究方向为就业教育与管理。(江西 九江 33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西省教育厅规划基金项目“中外高职毕业生就业模式比较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C1122,项目主持人:蔡克)

就业是毕业生从校园走入社会的必经环节,是教育责任、社会义务的核心体现。就业模式既能映射本国的政治、经济等各类制度,还能映射本国的配置机制、生产力布局、就业政策等各方面条件。通俗说,就业模式是指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论,包括就业市场的构架、元素、原则以及内在原理等。

一、就业制度

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通常是以市场方法进行调控,通俗说,就是用价格杠杆来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通过劳动力价格在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的区别,引导毕业生自由地在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进行择业,进行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不受时空、行业、工作性质、就业区域的限制,仅以市场机制调控毕业生就业。毕业生依照自主设定的就业前提条件选取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依据岗位需要,结合面试高校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进行挑人、择人。政府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不进行任何干涉,而只起到社会保障作用。例如,政府将建立对称的就业信息平台,整顿就业市场,保障正常运行,采用相应的监控保障办法,切实维护就业过程中各方的权益。而高校在此问题上只进行就业辅导、就业技术辅导等。

美国在处理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就没有建立专门的就业市场,而只是将其作为社会就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处理,与其他人群就业方式并无区别,由毕业生自行就业,不受干涉、局限,由设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部门、组织、学校、用人单位、行业共同构建和完善高校毕業生的就业服务结构,由各级政府为此建设就业保障监控系统。

日本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间接操控,强化立法和政策导向,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微行为不进行任何干预。政府和高校均不直接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但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各主体,必须把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辅导工作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二、就业指导

发达国家高校的地位、美誉度、认知性、生存、成长都与该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息息相关。各高校为了提高、保障毕业生就业,专设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全美各高校均把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点和重心放在健全毕业生综合就业能力的角度上。除增进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熟悉、操作能力的培养,还关注学生的就业心态、就业素养的提升。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中心或相关办公室,对高校毕业生自入校以来,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就业辅导与咨询服务。就业服务中心在第一年,让学生熟悉岗位要求,熟知市场状况;第二年让学生明确、发现自己的性格特性,选择好就业方向;第三年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践,了解社会、企业状况,建立面向职业的直观感受;最后一年统计就业信息,对学生进行求职专题训练和学生创业教育。

德国高校历来强调自主办学,对毕业生的就业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和义务,但高校深刻地明白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影响生存及未来的发展。往往通过校外政策、措施和校内就业指导的内外结合的方式,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校内指导的主要内容有:(1)对即将进入本校学习的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2)帮助学生进行就业设计,使其在校期间有目标地进行学习,提高就业能力;(3)为学生安排实际工作岗位,使其能够通过实际的生产工作,获取综合职业能力;(4)设置面试技巧、就业技能、岗位咨询、能力测试等课程,全方位提高捕捉就业机会能力。

发达国家高校非常关注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均把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作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的首要手段,不仅设立专门的就业课程、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还通过紧跟市场的专业设置、紧跟岗位的课程设置、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来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三、就业市场

毕业生的就业与大学建立的校外关系、企业的经营目标有密切关联,也与经济态势、政策指向息息相通。

美国企业为保障自身高能运营,尤其注意其用人机制的高能运维,所以企业愿意参与到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去,信息更为透明,毕业生择业效率更高,企业的选择更加有目的性,使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更为高效。此外,企业认为合格的毕业生必须具备工作经验,故而在学生的学习期间就努力为其创造条件,采取具体措施,使学生的能力结构更为合适,提高毕业生的录用率。校企间采用合作办学模式,学生在校进行两年的基本学习,具备一定的能力后,可申请参与企业承担的校企合作项目,经企业面试合格后,学生可加入此类项目中,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企业的认可,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毕业后,学生可到该企业就业。

德国一直以来进行着双元制教学,故而在德国的社会教育观念里,企业参与办学是天经地义的,企业在高校教学、教育、就业中承担着一定程度的义务。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都把吸纳大学毕业生实习、实践、就业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工作。企业主要做法有:(1)提供给予报酬的顶岗学习岗位;(2)定期向相关部门申报企业需求劳动力数量和条件,及时发布企业信息,维护就业平台正常运行;(3)与学校共同制订学生培训计划并进行投资;(4)委托中介机构推荐毕业生;(5)到高校与毕业生见面洽谈,选择毕业生。还通过举行接洽会、专题会等,招收毕业生。

日本企业在各种类型的项目上均积极与学校进行协作,尤其是科研项目上的协作,是日企的优良传承,行业、企业与高校间建立了密切伙伴关系。绝大多数日企与高校间存在某方面的合作,而且日企与高校间的合作金额巨大。日企与高校间的协作方法基本有两种:一是以“ 指定校制”方式录用大学毕业生。一些与大学有协作关系的企业为确保接收优良专业学生,直接向大学拨款,负担其全部费用,以“定购”毕业生;二是从实习中挑选优秀大学毕业生,合作企业是大学生的实训场所。日企采取实习体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将实训与招聘直接关联;二是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企业。

企业的参与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手段,应达到校企间的双赢,通过市场、利润使得企业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将会使得校企间的合作更为紧密、稳固。

四、就业服务体系

要更为妥善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构建一个将就业制度、就业指导、就业市场融为整体的就业服务体系,也将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形成链接。总结发达国家就业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不难得出,常规情况下就业服务体系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校内部分和社会部分。

校内部分通常是指在高校内部设立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和实施的常设机构,名称各异,有的称其为职业指导中心,有的称其为就业处,但功能作用基本一致,主要是对内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和对外的联系。对外功能主要有:(1)紧密地联系行业、企业,获取人才需求的数量,及对于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要求,便于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培养、锻炼合格的学生,满足企业招人、用人的需要;(2)紧密联系已毕业学生,以散播在各地的往届毕业生作为信息员,为母校提出就业反馈及就业信息,建立帮扶对子为毕业生提供引荐、辅助毕业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3)紧密联系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组建创业辅导老师联盟,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及资金支持。对内功能主要有:(1)为毕业生构建就业信息平台,便于毕业生快捷地获取企、事业单位的就业信息及要求;(2)进行就业辅导,引导学生思考就业方向及设想,指点学生处理好求知准备工作,并做好求职过程中、就业后的心理辅导;(3)鉴于某些公司在面试时,设有面试人员能力测试,故而在学生学习期间进行岗位导向測试、模拟工作环境测试等。

校外部分通常由政府、行业、中介机构、临时机构组成。政府在其中主要通过政策的制定,建立全国性就业保障体制,协调各主体间的关系;行业协会、区域商会站在高于企业的角度,可以代表企业向教育主管机构甚至高校提出指导和建议甚至实施办法,提高教育质量。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论坛、讲座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经验交流、职业教育指导等;中介机构的主要作用在于统计、梳理就业数据、信息等,为其他主体决策提供依托,采集就业信息及时提供给高校及毕业生,通过大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出工作经验、职业优缺点等有助于毕业生就业、成才的文字材料,供毕业生学习、借鉴。临时机构主要以具体项目参与到整体中去,将企业项目与学校资源相结合,将国家、地区的具体项目与毕业生相结合,在项目的实行中,增强政策项目实用性、高校培养目标性、企业用人指对性、学生就业适应性。

五、结语

发达国家在解决高校就业问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努力探索其抽象的规律,希望可以为我国解决此类问题加以借鉴。同时,这些经验和做法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背景,我们在加以借鉴的时候应该注意:其一,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相对较少,而经济持续发展又对劳动力有比较大的需求,这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机遇。其二,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备,促使整个社会能更加理智地对待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为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物质和心理保证。其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高,城镇间、城城间比较均衡,地域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较小,对职业的轻视较弱。此外,这些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政府、民间、企业、社会和学校努力改良措施,促进大学教学和专业改良,推进大学生的就业率。

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高校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等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由各主体从自身出发,群策群力提高就业率。对于大学自身来说,应尽可能按照社会需要来建设专业、课程,为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积极创造条件,在学校期间为学生做好比较充分的就业准备。民间组织参与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定,并把就业率作为评定大学排行的重要指标。大学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保持沟通,高等教育的专业和分布等领域的变革应该与本国国情相适应。

[参考文献]

[1]伯乐.日本大学生就业有招数[J].21世纪,2003(7).

[2]雷正光.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三个层面及其可借鉴的若干经验[J].外国教育资料,2000(1).

[3]聂微菁.中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比较[J].交通高教研究,2003(5).

[4]田秀君.光有“早稻田大学”这块牌子是不够的[N].中国教育报,2006-04-21.

[5]杨波.德、法两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比较分析[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1(4).

[6]郑晓明.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2).

[7]张雅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的优化对策[J].深圳大学学报,2002(3).

作者:蔡克 刘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论文下一篇:课堂教学下小学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