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概念内容形式管理论文

2022-04-1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审计概念内容形式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状况的不断完善,在现有的社会背景模式下,现代企业也在进行着进一步的提升,企业在经营当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也在不断地加大。想要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完善,使用内部控制等方式进行风险管理也变成了现阶段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性内容。

审计概念内容形式管理论文 篇1:

审计概念的模糊性:基于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视角

摘 要:在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实践工作中,通常会运用到大量的审计概念,如审计独立性、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等。这些审计概念往往都没有十分精确的定义,而含有极大的模糊性。这就为注册会计师職业判断的产生和运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事实上,在审计的各个环节,无不含有注册会计师丰富的职业判断在内。因此,揭示审计概念的模糊性与审计人员职业判断之间的依存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审计概念;模糊性;职业判断7

一、引 言

模糊性是指在对某事物进行判断时所具有的“似是而非”抑或“亦是亦非”的不明确判断。模糊性表现在事物发生的结果上是单一的和确定的,但就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对其结果的预料或判断却是不清晰和模糊的(蒋尧明,2003)。审计概念的模糊性,就是指审计概念在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清晰性和局限性。这种模糊性,增加了人们对有关审计概念进行理解和把握的难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刺激和激发了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扩大了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运用范围和深度。

审计的概念很多。早在1961年,罗伯特··莫茨和侯赛因·A·夏拉夫在他们合著的《审计哲学》一书中,即把道德行为同审计证据、应有的审计关注(谨慎)、公允表达、独立性等一起,称作五大审计基本概念。事实上,随着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审计风险、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抽样审计和审计职业判断等概念,都是审计概念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组成审计概念体系中的诸因素几乎都没有十分精确的定义,而含有极大的模糊性,即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实践,都必须大量地运用到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可见,审计概念的模糊性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职业判断,是指从事某项工作的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与本职业有着密切联系的某种(或某些)事物所做出的是与非的判定。而审计职业判断,通常也称之为专业判断,则是指“注册会计师从多种可能的工作方案中,运用审计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取舍的决策”(秦荣生,1999)。或者“是审计人员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识别和比较对审计事项和自身的行为所作的估计、判定或选择”(张继勋,2002)。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思维形式,它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从认知审计对象开始,到分析审计对象,再到最后判定审计结果为止,无不运用到审计职业判断。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明智的职业判断,可以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省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而错误的职业判断,轻则使审计质量大打折扣,重则容易导致审计失败。而一旦引起审计失败,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CPA)的业务素质,增强审计工作责任心,善于归纳和总结执业经验,不断提升专业判断能力,是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和规避法律责任的必由之路。

二、审计概念的模糊性

(一)审计独立性的模糊性

美国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认为,审计的独立性,表现在审计人对被审计人和委托人(或授权人)保持独立性,是“财务报表准备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害冲突使得审计职能的履行必须由独立于报表准备者和使用的人员进行”。AICPA则认为,“审计必须在实质上和外观上满足独立性的标准,独立性是指客观而公正的能力”。在我国,通常的表达是指“CPA在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都独立于委托单位和其他机构。”尽管各种理解存在差异,但我们仍可以从中找到它们的共同之处。实际上,审计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是指审计人员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具体地说,它要求审计人员在精神态度上是真诚、客观、无偏见的,不受任何个人利益的困扰或勇于排除外来干扰。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特别是在查清事实,确定处理和表达意见等重要场合,审计人员应以独立的精神来做出公正无私的判断,并公正地编制审计报告。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是针对第三者而言的,即审计人员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出一种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既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又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是有形的、具体的,是可以观察和判断的;而实质上的独立是无形的、抽象的,难以观察和判断的。在实际工作中,要求CPA根据自身的控制能力和客户环境的变化等情况,综合考虑自己是否可以执行类似的业务。可见,这必须充分运用到CPA的职业判断。

另外,注册会计师要想真正“超然独立”于委托单位和被审计单位谈何容易!没有委托单位,就没有审计业务;没有被审计单位,就没有收入来源。民间审计是受托审计,而目前由于体制的不合理,我国的审计委托人往往就是被审查单位。这种委托人与被审查单位的同一性,往往使得CPA在承接审计业务时左右为难。对于正直的被审计单位,CPA可以保持良好的独立性;而对于不正直的被审计单位,则很难做到真正的独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必须充分运用职业判断,充分关注审计独立性与审计风险,然后予以确定是否承接某一审计业务,或确定最终的审计意见类型。

(二)审计重要性的模糊性

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指出,审计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审计重要性的模糊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到底体现的是CPA自身的执业标准,还是被审计单位抑或报表使用者的主观需求?二是到底多大的错报才会影响到那些“理性的”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众所周知,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后所进行的年度报表审计,必须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并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报表使用者不至于因为CPA出具的不恰当审计意见(报告)而误信被审计单位报表,从而给报表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审计委托无非是以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委托人为代表的报表使用者对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信任,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必须体现这些报表使用者的真实意愿(期望)。同时这也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运用充分的职业判断,去揣摩、掂量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具体要求。由于报表使用者利用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所进行的判断或决策,主要是为了未来投资活动的筹划或规划,是一种预期性的经济行为,而财务报表信息只是对历史经营活动的简单描述,这就会形成财务报表信息的历史性与决策活动的未来性之间的不对称。但当报表使用者利用相关会计信息努力地作出判断或决策时,未来情况的发展变化可能已经大大地出乎人们预料,远远超出了会计信息可能提供的预测结果(蒋尧明,2003)。正是由于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以及预测方法和决策方法的相对科学性,使得现有财务报表信息“完全精确”或“绝对精确”既不可能又无必要。因此,从会计重要性的角度出发,应当允许被审计单位报表出现一定程度的错报,但应有一个最高界限(限额),应将错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不影响报表使用者的正常决策为准。因此,审计重要性的实质就是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重要性。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接受的错报金额,也就成为审计人员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错报的金额。

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审计重要性要从性质和数量上加以判断,但目前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都既没有(也不可能)明确规定量化的标准,也没有(也不可能)明确指出哪些事项属于重要的, 哪些事项属于不重要的。这也就要求注册会计师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和经营规模及其所处的经济环境,结合被审查项目的内容、性质、精确度要求以及有关财会法规的规定等因素对其重要性做出恰当的判断。事实上,现行的审计重要性的确定标准,主要来自于注册会计师社会实践的经验积累,然而,由于不同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同,社会实践的经验丰富程度不同,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特定经济环境及其会计核算过程中所选用的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等方面理解的程度不同,使得不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也就不尽一致。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注册会计师不断地提高专业素质和增强社会实践,那么对同一行业或同一被审计单位所确定的审计重要性水平就会大体相同或相近。

(三)审计风险的模糊性

审计风险是指在被审计对象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往往要事先确定出一个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通常也称之为期望审计风险),而后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估计出重大错报风险,最后确定出注册会计师所应承担的计划检查风险水平。计划检查风险的确定,事实上是为了确定证实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实际工作中重大错报风险的高低是如何确定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又是如何确定的?这都涉及审计风险的模糊性问题。

审计风险常常体现在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某些交易或事项的重大错报风险的估计上,与实际水平产生了重大差异。具体地说,就是审计人员过低地估计了被审计对象的风险水平和过度信赖了被审计单位本不值得信赖的内部控制,才会导致忽略了必要的证实性测试程序和方法的运用,乃至于未能揭示出被审计单位报表尚存的重大错报就轻易地出具了不恰当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归根结底,就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出了问题。实际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往往通过“高、中、低”等表示一定程度(或变化范围)的概念来界定某一风险要素所存在的状态。这种“高、中、低”程度的相对准确性或模糊性,却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某一风险要素的变动区间,反而更贴近风险的实际情况了。可接受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在发表了审计意见后所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由于重大错报风险的发生与审计人员无关,所以可接受审计风险一经确定,事实上也就限定了计划检查风险的大小。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合法,使得财务报表使用者不至于误偏误信会计信息,因此,财务报表使用者所能承担的风险度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审计人员的“可接受”风险水平。而要确定财务报表使用者所能承担的风险度大小,显然是注册会计师利用自己多年的执业经验,结合不同报表使用者的特殊要求而界定的一个“合理”风险水平。这个界定过程,就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过程。

(四)审计证据的模糊性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它有充分性和适当性两个特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证据数量的要求,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使得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这个“足以”并不意味着审计证据数量越多越好,而是审计人员收集的证据量在确保审计目标实现的同时,与收集证据所发生的成本之间的一个理想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不是一个具体的数据,带有相当的模糊性。注册会计师必须利用恰当的职业判断,充分考虑重要性与风险、经济因素、总体规模与特征(张龙平,2003)等因素对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影响。通常地,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是决定审计证据数量的主要因素。审计项目越重要,审计项目风险越大,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数量就越多。审计成本(经济因素)是制约审计证据数量的另一因素。一方面,审计成本的增加可以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数量,以确保审计结论的可靠性,但出于同行竞争的需要,会使得注册会计师自觉地控制审计成本的发生;另一方面,审计成本的减少可以获得一定的业务竞争优势,却往往使得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在审计成本与审计结论之间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寻求一个合理的结合点,即平衡点。另外,总体规模的大小,总体特征的变异性,也会对审计证据的数量产生重大影响。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要求,是指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即审计证据要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并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一般而言,审计证据的相关度和可靠程度越高,所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就越少;反之,审计证据的数量就越多。审计证据数量收集得再多,倘若证据质量不高,同样无法得出恰当的审计结论。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充分运用职业判断,对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来源性、及时性和客观性进行判定,以求收集到数量合理、质量较高的审计证据。

三、基于审计概念模糊性前提下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

在具体的审计实践活动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面临着两类复杂问题:一是会计信息的模糊性,二是审计概念的模糊性。无论是会计信息的模糊性还是审计概念的模糊性,都会导致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模糊性,从而影响审计结论的正确性。会计信息的模糊性是指由于会计计量确认和财务报表编制而造成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需要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任务和实现审计目标的过程中加以鉴定、甄别、分类与汇总,并最终据以发表审计意见。审计概念的模糊性,通常又被有些学者称之为审计标准的模糊性,它是注册会计师据以判定被审计对象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高与低等性质特征的依据、手段和衡量尺度。如果这把尺度不客观、不清晰,由此度量出来的结果就难以令人信服。因此 ,注册会计师必须灵活地运用审计概念的模糊性进行恰当的职业判断。

(一)“合理保证”理论是审计业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恰当”与否的衡量标准

按照审计准则有关规定,由于审计中存在的固有限制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使得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因此,注册会计师只有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对鉴证对象信息整体提出结论,提供一种高水平的即合理的保证,而非百分之百的绝对保证。“合理保证”是审计业务活动的出发点。也就是说,在承接审计业务、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委托和受托双方已经就“合理保证”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了。而在审计过程中,当审计证据的搜集足以实现审计结论的“合理保证”时,也意味着审计程序的终结。因此,这种合理保证,意味着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到审计程序的进行,乃至于审计报告的出具,注册会计师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对整个审计过程和审计结论提供百分之百的绝对保证;而作为一个理性的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也完全能够理解审计业务只不过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一项专业服务、合理保证而已。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的职业判断恰当与否,主要也就是看注册会计师对已有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经过一系列、系统的职业判断之后,所形成的审计结论能否实现和满足“合理保证”这一要求。

(二)模糊控制理论是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判断的指导思想

模糊理論认为:系统越复杂,模糊性越大;因素越多,综合评判便越模糊;动态的时变性越强,模糊性问题便越突出。“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采用语言规则与模糊推理和先进控制策略的一种现代智能控制理论。其突出特点在于:(1)控制系统的设计不要求知道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只需要提供现场操作人员的经验知识和操作数据;(2)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强,适应于解决常规控制难以解决的非线性、时变等问题;(3)以语言变量代替常规的数学变量,易于形成专家的“知识”;(4)控制推理采用“不精确推理”,由于推理过程模仿了人的思维过程,同时介入了人类的经验,因而能够处理大量复杂而无法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系统的控制问题,所以它是处理推理系统和控制系统中不精确和不确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模糊控制理论来加强审计工作管理和推进审计工作的实施,运用模糊控制方法来确定审计时间、方法和重点。同时,通过模糊控制理论,来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尤其是开展专家集体判断,从而克服判断随意性和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效率和效果。

(三)不断加强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是提高注册会计师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是建立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既有经验之上的。无论是确切的知识结构还是深附于个人的阅历经验的积累,总是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同时,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也有高模糊性。人们无法分清有效发挥作用的职业判断能力究竟是因为具有数理知识还是因为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强逻辑分析能力,何况不同的人即使有同样的数理知识也未必能得出相同的判断结论。因此,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注册会计师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境界和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增强对事物的认识和辨别能力;也只有不断地将知识和审计执业经验嵌入到长期的审计执业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才能在更好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其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之上,进行恰当的职业判断,并最终形成审计意见。

(四)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是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水平的有力保证

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水平的高低,最终要体现在审计结论的准确性上,而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又最终体现在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上。在审计执业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一方面可以尽量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不错过发现重要审计证据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评判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在审计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扩大审计样本量,加大审计力度。

四、结 语

审计概念的模糊性为审计职业判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加大CPA的审计风险留下了隐患。要想降低审计风险,尽可能地规避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前提下,按照“合理保证”理论、模糊控制理论和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来开展审计活动;二是通过大量的审计实践活动,不断积累和总结各种经验乃至于规律性的东西,既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判断水平,也可以推而广之;三是通过参加各种后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认识,把握实质,增强对各种事物(含审计概念)的认识和辨别能力,正确分析模糊性,并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水平。

参考文献:

蒋尧明. 2003. 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学的本质[]. 财经研究(6).

秦荣生. 1999. 论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注册会计师().

裘宗舜. 2003. 审计学[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张继勋. 2002. 审计判断研究[M].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张龙平. 2003. 审计[M].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006. 企业会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W3Ambiguity Analysis of Audit Concepts: A Perspective of

CPA′S Professional udgments

W4"B ANG Qizhen

WB(School of Accountancy, 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W

Weywords:WB1Audit concepts; ambiguity; professional judgmentsWY(責任编辑 杨莲娜)

作者:张其镇

审计概念内容形式管理论文 篇2: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状况的不断完善,在现有的社会背景模式下,现代企业也在进行着进一步的提升,企业在经营当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也在不断地加大。想要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完善,使用内部控制等方式进行风险管理也变成了现阶段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性内容。本文在分析过程中,首先将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关系的概念与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讨论,然后将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与现阶段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现阶段的问题进行逐步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步推进了很多发展力与竞争力并存的企业模式,这种全新的企业类型规划,使得它们的业务更加广泛,对于国内以及国外的投资也有十分突出的潜力。但是在现有的发展模式背后,针对风险问题的管理也是不能缺少的关键内容,这种风险性的内容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会出现比较普遍的负债率,这种负债率的展现使得企业在遇到金融波动情况时,就会给企业的整体发展带来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现有的管理内容模式下,将大型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对企业今后进行科学性的管理可以有比较全面的推动,提升企业在社会竞争状况中的抗风险能力,但是由于国内外企业模式存在的状况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在这种环境下,应该将企业的各类状态进行全面的调整,并将相关的问题进行创新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风险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发挥更加明显的作用与效果。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想要将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融合与发展,首先就应该按照现有的模式状况将企业内部的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关系链接,对于企业内部的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概念思想发展于18世纪欧洲产业革命之后,到了20世纪,随着国家企业的内部控制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相关的管理研究人员也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描述。关于这种描述的形式来说,现代的学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管理层与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共同实施的一项管理内容,这种内容的展现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基本目标控制建设,在该过程中,包括企业的战略实施内容,经济效率以及效果,企业财务报告以及管理信息的真是可靠程度,企业资产的安全以及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模式情况。

2.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就是将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或者个人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选择企业管理技术、风险控制等一系列的企业管理活动,将企业现存的风险问题降到最低的限度值,并将这种管理内容进行充分的运用与融合,企业风险管理的主体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的模式逐渐变成了一种特殊性的管理系统,这种系统将在今后的企业运行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3.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与建设,在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内部控制逐渐融合到了企业的风险管理概念中,这种双方的融合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内容进行了全新的内容规划,并将企业的内部控制研究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992年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统一框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模式进行了问题的剖析,并将所有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2004年该组织又在《内部控制统一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统一框架》的提出。这种内容性的完善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推动,为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正确性的指导。

从现有的社会企业内部模式中进行分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着共同的地方,但是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从以上的框架中可以进行了解,风险管理的模式形成就是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进行基础性的建设,将企业内部控制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且,扩展出了相对应的内容,比如:风险识别、目标设定、过程监督、过程控制、过程评估等内容。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更加全面与细化,在这种管理模式的运行过程中,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的全面内容,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分支,这种内部控制在运行的过程中,就是将企业针对的相关风险进行各种防范措施以及方式的引导,这种内容性的实现就是企业风险认定为基础的模式落实情况。完成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就应该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统一性的规划,在这两种内容当中,对各类的风险进行有效全面的控制,并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进行环节的细化以及手段的提升,以保证企业最终的风险程度降到最低的状态。

二、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

现代企业之所以会出现各项的风险问题,就是由于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并没有将企业自身的风险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调整。想要将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性的完善,就应该将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状况进行逐步的推进。针对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企业也应该与世界的企业模式进行接轨。将国家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国门,推向世界,这种能力的展现就可以于外国的企业进行竞争,并将国家的市场不断进行扩大。由于竞争能力十分的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更应该不断将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在这种竞争能力十分强大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这种问题的产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隐患,但是由于国内的风险管理受众面积比较小,相关管理人员对于该内容的认识也不到位,只是将眼光放在现阶段企业的财务模式方面,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忽视。这种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高的问题,就会导致企业在今后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出现不容忽视的疏忽,这种疏忽的问题也就会间接性的提升企业的风险系数,降低企业在现有管理模式中的安全程度。

2.企业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想要将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尽最大限度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应该将治理结构进行内部控制的有效融合。企业的管理层就是内部控制的主要操作人员,这种人员的安排就是为了让内部控制在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中起到针对性的作用。但是想要将这种作用进行全面的展现,首先应该将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全面的发挥,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控制,并对企业的风险识别与控制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勾画与构建。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就是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这种人员的配置将在今后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中进行最核心的推动与发展,将他们的能量进行最大程度的展现。假如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就会约束企业人员的能力展现,阻碍了企业今后的发展。

3.我国企业现存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在我国现有的企业管理中,对于风险管理部门来说应该属于一种全新的部门设置,但是,由于企业对于这种管理类型的疏忽,很少有企业进行独立风险管理部门的安排,这种问题的展现就使得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很难适应于现阶段复杂的市场环境模式。想要将该问题进行解决,就应该在现有的企业中设计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时刻将企业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工作进行完善。我国现有的企业还缺少相对应的科学风险评估、排序以及控制的手段,这种问题的产生使得企业面对风险的时候不能进行及时的判断与处理,导致企业在今后的内部控制内容提升过程中不能将内部控制的细节进行有效地展现与实施。

三、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策略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的过程中,应该将企业的内部人员进行统一性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的中心力量进行最大化的展现。将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内容中现存的种种问题进行统一性的整合,就可以将相关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内容进行最大限度的展现。对于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策略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提高现代企业自身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想要将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逐步的推进,首先就应该提高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这种管理内容的认识就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只有将企业对于风险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重视,才能更加全面性的提升管理以及风险内容。想要将风险管理的认识进行全方位的渗透,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者就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企业的风险管理内容,以企业董事会人员为核心进行风险管理内容的学习,提升对企业全体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内容方面的培养与教育,使得在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位企业员工都能够具备比较突出的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自我能力的融合,在日常的工作中,创建一种比较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为现代企业今后的内部控制奠定扎实的基础性保障。

2.完善现代化企业的风险治理结构

在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董事会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的董事会应该将自身的优势进行全面的展现,并将这种能力导入到企业的管理内容中,变成企业管理的主导型位置,准确的认识到自身的职责范畴,认真履行自己的职业内容,将企业的风险管理监督工作进行逐步的推动。企业的组织应该设置专门的企业风险管理机构,方便对于企业的风险问题进行全面性的监控与管理,企业各位董事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工作融合,并把风险管理当做自己的职责与任务,企业在建立独立性的风险管理部门过程中,应该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内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统一管理,并由企业的董事会成员进行针对性的负责。除此之外,还应该提升企业中每位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让他们在进行企业人员选择的过程中能够按照企业现存的状态进行针对性的选择,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人才的挑选,为企业今后的风险控制进行最大限度的推动,增强企业风险防控的综合能力。

3.建立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在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过程中,首先应该将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逐步的分析,建立在风险正确识别、评估的基础上。企业在进行正常的生产过程中,应该将自身的所面对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将事前的预警进行细节性的完善,找到企业风险产生的关键性原因,并按照这方面的风险问题制定相关的防控方案,为企业今后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尽心全面性的指导。

然后还应该提升企业风险管理的预见性内容,按照企业现在内部控制体系进行风险管理的内容融合,针对不同的风险状况采取相对应的风险解决方式,以保证将风险的存在降到最低的程度。

最后,应该提升企业自身管理层的反映能力,加强企业的信息系统模式建设,这种模式的建设可以保证将企业的重要数据类型在企业的管理层中进行共享,这种信息的交流模式可以将企业的信息进行最大程度的传播,通过企业中所有工作人员的力量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内容的监控,并按照这种及时性的处理形式采取技术的措施模式。逐步完善就是企业在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运行的主要过程,这种过程应该按照企业的发展与现实的社会情况进行逐步的规划,将这中环境模式融合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有效地推动企业今后的发展。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将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与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融合,以上的策略还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将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落实,就应该将相关的策略运行于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在使用的过程中才能显露出应该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在问题出现的过程中,将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处理,将相关的技术人员以及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思想方式的交流,在这种交流的模式下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风险机制的确定,才能将这两种管理内容的优势充分的展现于企业的实践过程中。

四、结语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经济状况的不断提升,在现有的社会模式下,企业的发展变得越加关键。想要将企业的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机制进行统一性的规划与完善,就应该将该问题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只有这样的足够重视,才能保证这两者能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最大限度的融合。在现有的企业模式运作中,将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融合变成了最为关键性的一项内容,企业管理人员应该进行相关手段的研究与分析,提升企业全体人员的风险意识能力,建立相对应的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体系,加强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功能。只有这样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与运行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保证在这种竞争状况不断提升的环境下,极大程度的展现自身的优势力量,保证企业今后的发展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师金玲.浅谈如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科技经济市场,2016(04).

[2]王琳.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4).

[3]李维安,戴文涛.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基于战略管理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04).

[4]陈佳.基于风险管理理论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

[5]孙皓程,纪海荣.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及现实协调[J].商场现代化,2013(34).

作者:王海洋

审计概念内容形式管理论文 篇3: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行政生态学分析

摘 要:我国地方政府开展的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存在着理论范式的形式完美主义、评估体系的“官本主义”、实践过程的简单主义的问题。运用行政生态学理论来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处于独特的内外生态系统中,只有深入认识和揭示内外生态系统内涵及其关系,才能有效推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改革。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行政生态学;外部生态;内部生态

作者简介:杨钰(1977—),女,江苏如东人,南京审计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绩效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9&ZD06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绩效管理在我国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历程,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在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开展的时间较短,至今仍未形成适合中国现实、具有自觉意识、得到广泛认同的理论范式,因而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存在着价值定位与行为抉择的错位,呈现出一系列问题。只有深层次地认识到问题的内涵及其成因,才能为最终解决这些问题找寻合理的途径。

一、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概述

政府绩效是运用“绩效”概念衡量政府活动的效果,指政府在社会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的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美国国家绩效衡量小组将其定义为“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果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1]

(一)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历程

依据追求目标与关注重点的不同,本文将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 关注公务员个体效率的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在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同时,我国地方政府开展了以目标责任制为最初表现形式的绩效管理实践。在此阶段,地方政府借鉴了私营部门中目标管理的方法,将组织目标层层分解,分解为若干个人目标,并定期对公务员个体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公务员个体的奖惩、升迁相关联。这种绩效实践形式当前仍在一些刚刚开始绩效管理实践的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中出现。

2. 以提高政府机关的行政效率为目的的效能监察阶段

为提高整个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效率,政府监察部门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行政管理的效率、效能等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监督管理活动。这一阶段的绩效管理实践实际关注的是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的内部管理效率。

3. 以提高公民满意度为目的的政府绩效评估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最典型的实践是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和行风评议制度的实行。1994年,山东省烟台市针对城市社会服务质量较差的问题,借鉴英国“公民宪章”的做法,在烟台市建委系统试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并逐渐推广到烟台市的其他政府部门。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及部门开展了公民评议政府活动。如南京、珠海推行的“万人评议政府”活动等。这一阶段的绩效管理实践把政府部门工作效率评价的重点转向公众,着重于外部评价,目的在于通过外部评价来提升政府的服务质量,以满足公众的需要。

4. 以全面提高政府管理质量和能力为目的的绩效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福建厦门市思明区等地方政府开展了以提高管理效益和社会效果为目标的地方政府管理实践。2002年的机构改革要求以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推行,2003年的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指出通过机构改革建立新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此阶段,各级地方政府围绕着中央的要求,力求建设效能型政府,以全面提高政府管理质量和能力。

(二)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现状

1.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理论来源于西方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西方对国家政府绩效管理问题的研究开始于二战后,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中逐渐发展与成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著,如奥斯本和盖布勒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奥斯本和普拉斯特里克的《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等。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理论的研究起源于对西方理论的介绍、梳理、评介以及批判和借鉴,从价值体系、工具手段和理论模型都有很强的西方印记。

2. 从研究的理论领域来看,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研究范式很不明确

到目前为止对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一些零散的论文,专业性的专著较少出现。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几乎都是放置在“政府绩效管理”的宏观视阈下来分析的。这个境况是对西方政府绩效管理理论进行简单借鉴的后果。西方政府管理机制是自下而上的,而中国的机制则是自上而下的,因而我国地方政府管理绩效的研究要依据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生态环境,要研究其独特的生成土壤,需要建立独立的理论范式来支撑理论体系。

3. 从研究的问题意识来看,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对象十分模糊

国内一些学者已经从对效率、效益、效能角度的研究转向对政府绩效的研究和探索,如周志忍、胡宁生、卓越等是较早在这方面做出成就与贡献的,他们在介绍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将新的理念、方法与技术引入到我国的政府管理研究中来。但在问题意识上,现有研究往往存在着理论上的早熟与现实主体缺乏的错误,研究对象十分模糊,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导致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诸多问题无法得到理论的正确指导。

二、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现状

(一) 从实践理念来看,存在着“阉割”实际精神的形式完美主义

1. 实践中广泛存在着政绩工程现象

政绩工程是中国地方政府管理中的一项非常独特的风景,我们在此无意追问产生政绩工程的政治动因,而是要分析产生政绩工程的政府管理绩效。不同于以往个人色彩浓厚的政绩工程,在政府绩效管理机制下,现代政绩工程更多的是通过各级人大会议认可而获得了合法形式,在合法形式的背后是一套非常“合理”的理论解释说明体系。这些解释说明体系用完美的形式主义取代了现实民生的生态系统,导致了政府绩效管理的根本性失败。诸如前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为谋取自身仕途的发展而大搞政绩工程,先后树立了阜阳国际机场、阜阳国际电厂、龙潭虎穴等大工程,而这对公众来讲却是一项又一项沉重的负担;还有诸如沈阳慕马大案中暴露出的沈阳浑河大市场、沈阳国际棋城等工程,也是如此。

2. 一些地方政府将政府绩效管理作为开展中心工作的辅助考核工具

政府绩效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某些管理方式的改变来获得政府整体绩效的提高与改善,给公众带来更好更多的福利。但一些地方政府开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效能监察和效能建设等管理机制时,绩效管理往往只是作为开展中心工作的辅助考核工具,仅仅是围绕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而展开的。比如,在绩效考评中,将“是否完成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一项“一票否决制”的指标。政府的中心工作可能是推广某一种农作物种植,也可能是招商引资,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工作。那么,如此看来,这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的开展实际上是极端片面化、短期任务化和功利化的。这使得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从理念的完美主义走向了行动的片面决断,成熟理性的理论以及由理论而产生的管理机制成为没有实质内涵、没有行动动力的虚空形式,理论被剥离了真实的精神。

(二) 从实践手段来看,绩效评估体系存在着“官本主义”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存在着“官本主义”,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缺乏一致明确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一定的主体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价值目标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决策的行为倾向。可见,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政府管理努力的方向。各评估主体所处地位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评估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政府作为内部评估主体,致力于“政府本位”的价值取向,公众则致力于“公众本位”的价值取向,专业独立的评估机构或者其他相关的机构所持的价值取向,可能又与政府和公众不一样。这样,不同主体价值取向的差异给政府绩效评估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着指标体系的正确设计与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系统不完善

“绩效评估主体是评估的主导因素,因为绩效评估其他因素都必须通过主体来完成;主体设置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绩效评估效果。”[2]当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主体系统并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主要在行政机关内部进行,缺乏社会化评价和公众评判。许多单位的考核机制形同虚设。可见,一些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估工作仍然只是由政府作为单一考核与评估主体而进行。也有一些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设置了多元评估主体,但是在评估权重的安排上却又有失偏颇,如,某地方政府将政府内部行政机构、第三方评价机构、公众都作为政府绩效的评估主体,但是在评估结果重要性的安排上,公众的评估结果只占最终评估结果的5%。此外,多元主体评估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还存在着主体资格是否能真正实现、第三方评估主体是非具有独立性与客观性、公众主体是否具有代表性等等问题。

3.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重点是官员考核,缺乏对组织整体绩效的关注

绩效包括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三个方面。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大多时候是将绩效评估、绩效管理作为官员管理中的一项考评性工具,即将绩效评估作为政府内部控制的一项工具,对于政府及其部门的组织绩效很少关注。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官员要接受来自多个职能部门的不同内容的考核,甚至有时候存在着重复考核的现象。

4.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内容不全面,缺乏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

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开展中,一些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系列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虽然改变了以往直接由GDP说了算的格局,但大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考核的内容过多关注经济发展而忽略了政府政治、社会、文化等其他方面职能的考察,容易造成有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不协调的局面;又如软指标较多而硬指标很少,这给实际的绩效评估带来很多操作性的困难并且容易造成考评的随意性,由此而产生的评估结果也就缺乏公正性与可应用性;再如重近期业绩而轻长期效益,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一些如GDP、人均GDP增长率等短期数据指标体系的设置,而忽视资源和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度等长期效益指标,由此加剧了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固有的政治短视”[3]

5. 评估工作的开展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缺乏制度性的规定,而较多时候是随着上级机关或领导人意图的改变而改变的。到底多长时间开展一次评估,什么时候评估,针对哪些人、哪些部门开展评估,经常是以领导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某些地方政府经常会开展一些“运动式”的评估。而这样的评估工作往往会带来很多消极性的影响,如政府官员对待绩效评估的态度会缺乏积极性、评估结果的有效性与公正性值得怀疑等等。

6. 绩效评估结果的使用有待规范

在我国的实践中,需要关注并避免绩效评估结果利用中的两个极端:一是评估后将评估结果束之高阁,与官员或政府及其部门的奖惩、升迁以及资源的分配毫无关系;另一种是对于绩效评估结果利用过于急功近利,不分场合地推行“一票否决”、“末位淘汰”等貌似激进、实则不尽科学的制度。国际公共管理实践表明,把奖惩作为评估结果利用的唯一形式,简单化地公布“荣光或现丑”之类的排行榜,都会导致相关人员对组织绩效评估产生抵触情绪,加剧弄虚作假和“玩游戏”的行为,削弱组织绩效评估的效果[4]

(三) 从实践过程来看,存在绩效管理的简单主义

我国的政府行政改革实践中,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虽然很强调绩效管理,但他们在践行绩效管理时只是将其看成是单个步骤、环节。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因为无论是绩效本身(进行或实行某事的行为或过程[5]320),还是绩效管理,都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并不是单个步骤或环节的拼凑,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绩效管理包含绩效目标、绩效信息、绩效激励、绩效合同、绩效成本、绩效申诉、绩效评估等等内容,而这些内容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通过系统中所包含的内容发挥系统优势。

三、 行政生态学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

(一) 行政生态学理论视阈

行政生态学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由高斯、达尔、默顿等人开创,由利格斯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论述。行政生态学认为,“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行政系统本身,而应跳出行政系统,从社会这个大系统来考察行政,亦即考察一国的行政与该国的社会环境的关系”[5]324。“影响一个国家行政的生态要素是各种各样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五个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符号系统和政治框架”[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完整的行政生态学视阈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政的外部生态,包括经济要素、政治要素、社会要素、文化符号要素等;二是行政自身的内部生态,包括行政理念、行政制度、行政行为、行政目的、行政后果等。

因而,从行政生态学视阈来看,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生搬硬套西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范式,忽视这些方式特殊的西方行政生态系统特征。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看,西方行政生态系统中产生的理论范式在脱离西方行政土壤后,提升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概念内涵,成为建构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范式,这在概念体系上很容易形成完美的形式主义;从中国现实的问题意识来看,这种倒果为因的方式使得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丧失了根本性的精神内涵,因而也就表现为理论价值与行为抉择相互背离的矛盾现象;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后果来看,一方面是政府管理主体深刻感受到中国行政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民众对政府管理理想宣传与行动背离的心理抵触;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来看,并没有形成自身有效的、兼容行政内外生态环境的理论体系。

从行政生态学视角深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内外生态,才能正本清源,有利于我们深入认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种种矛盾现象,有利于认识理论研究举步维艰的根本问题所在,有利于认识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现实问题的严峻性与理论创新的急迫性。

(二)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独特的外部生态

1. 经济因素

这是影响一国行政管理绩效的首要要素,我国的经济结构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市场机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还存在着计划与市场共存的二元制局面,而且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也并未像英美等西方国家那样 “深入骨髓”。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是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私营部门改革对政府部门改革大力推动条件下才开展起来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私营部门的改革也深刻影响着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的历史进程。

2. 政治体制因素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决定了政体。与西方国家的政治与行政相分离的政治框架结构不同,我们保持着政治与行政的高度统一,两者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是人民意志的高度体现。在看到我们国家政治大框架的基础上,我们还应看到在地方政府职能划分中存在的一些痼疾也给现行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带来了困难与障碍。

3. 社会要素

我国缺乏一个发达与健全的市民社会,已形成了大政府与小社会的格局,这并非是我国政府的行政惯性使然,而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中介组织发展较差,不能承担较多社会性的职能。英国、美国都是市民社会高度发达的代表,这一社会背景推动了绩效管理的实践。绩效管理的兴起基于公众对于政府绩效意识的推动,绩效管理的顺利开展又依赖于公众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核心主体在政府绩效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

4.符号系统

一方面,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力,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政府以及政府公务人员只是为民服务的机构和公仆。但是现实中,我们政府机关的一些公务人员仍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而表现出“官僚政治的傲慢”的一面,在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就表现为“政府本位”的价值取向;另一个方面,我国的行政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多处于自发状态,并且带有较强的随意性,缺乏法律制度的充分保障和规范。

5. 沟通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日益多元化,媒体也日益多样性,我国已经从利格斯所认为的“多元化社会”中脱离出来,民众与政府之间拥有基本相同的价值观与信念。但是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发展不均衡、地方语言丰富且有较大差异,这给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国还未能形成理想的“一元化社会”的沟通网格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端于西方的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在传达到中国民众与社会机制时,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充分考虑中国政府管理独特的外部生态,才能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的要义。

(三)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内部系统的复杂生态

1. 理论起源的外在性

探索中的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需要先进的理论来指导,但因为绩效管理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都最先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西方绩效管理理论成为我们当然的理论起点。尽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我国也开始关注对于政府绩效的研究,但理论研究还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介绍与研究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的实践与理论,而立足于我国绩效管理实践来进行的研究相对不足。这种研究中的经验主义以及对中国政府管理现实缺乏理性的目的论意识,使得我们政府管理缺乏根本的、合理的价值理想。

2.价值理念的错位与悖反

首先,受政治生态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于绩效与政府绩效的认识是错误的。很多地方将政府绩效管理变成“政绩”的形象工程,只注重短期的、暂时的公众满意度和简单的形象塑造,而不知道政府绩效管理是一个主客体互动的、具有长远科学意义的政府绩效管理的过程性控制的有机管理体系。其次,具体的价值取向之间相互矛盾。绩效管理是一种观念性的管理活动,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开展的绩效管理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理念往往因人而已、因政府换届而异、因部门而异,缺乏整体、合理的、核心的和和谐的价值内涵,经常相互冲突,同一事件具有完全不同的评估手段和评估理念,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3. 国家管理系统制度的复杂层级

“在公共部门中进行高绩效改革时,您将要面临的最棘手的挑战将是由强硬的国家管理系统所强加的过于规范的制度。全国和政府各阶层的改革者都有无数次改革努力被官僚政治和僵化的管理系统所阻碍的经历。”[6]125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绩效管理实践曾受到过于规则化的制度的影响,我国当前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之所以还存在着以上所述的这些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其他相关制度的配套支持。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除了拥有外在的政治经济生态环境之外,还处在一个复杂的而且直接对其具有制约效力的国家管理体系的宏观管理环境。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研究除了自身的管理体系之外,还要依靠国家管理体系的支持。没有国家组织制度、预算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的有力支持,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无法获得实质性效果。

4. 政府绩效管理实践操作的模糊性

首先,绩效目标的设立存在困难。绩效管理作为当代管理的一种工具,经历了由私营部门实践运用到政府部门运用的过程。然而,由于政府部门本身的特性,一些目标不是仅仅用数量化指标可以简单描述的;同时,政府绩效目标的体系也较为复杂,与工商企业的目标相比,政府绩效的目标关联性更强,政府组织目标系统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政府需要同时考虑许多政策目标,并且有些时候这些目标体系之间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如公平与效率等等。其次,绩效信息的收集存在着困难。全面、真实、准确的公共信息是有效开展政府绩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由于公共信息本身公共性、权威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的特点,以及政府部门作为“理性经济人”的考虑,在开展绩效管理实践的过程中要掌握真正有效的绩效信息依然是十分困难的。最后,绩效评估的开展存在主客观的困难与障碍。政府部门本身目标体系较为复杂,体现为政府目标的多元性与软目标性质,政府部门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多为非终端产品,对其投入与产出的度量存在着客观的困难。同时,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者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于绩效评估的开展有着天然的排斥心理,也给绩效评估的开展带来主观的障碍。

安德鲁和戈登史密斯在《从地方政府管理到地方治理》一书中指出“在过去的10年或20年内,全世界的地方政府都一直在经历一种变迁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外部变迁的结果,而各个地方政府对这种外部变迁几乎没有施加任何影响”[7]。一个负责任、重绩效的政府必定既要认识到这种外部压力,更要自觉定位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才能够根本上造就富有理论与实践创新动力的新型政府。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85.

[2]邱法宗,张霁星.关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系统构建的几个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7(3):38.

[3]周志忍.政府绩效管理研究:问题、责任与方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13.

[4]方振邦.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

[5]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320324.

[6]波波维奇 M.创建高绩效政府组织[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5.

[7]安德鲁 K,戈登史密斯M.从地方政府管理到地方治理[M]∥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79.

(责任编辑:杨凤春)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Local Governments

YANG Yu

Key words: local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dministrative ecology; external ecological system; internal ecological system

作者:杨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下一篇:乡镇本科毕业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