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院校音乐师范类师范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2022-09-12

1 地方院校音乐类师范生就业与生存现状

艺术类师范专业, 尤其是音乐师范类专业在进入21世纪后,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前不少地方院校存在以下问题:学校未能认清自身的优势, 盲目地追寻热门专业, 把自身的优势专业都忽略了, 这样就很难将学校自身特色融入到音乐师范类专业中去;有的地方院校在发展音乐师范类专业的时候, 考虑不够周全, 只顾着发展音乐师范类专业课程的建设, 对其他的基本学科置之不理;有的地方院校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 大力投资于音乐师范相关的学科建设, 轻视甚至是忽略其他的非专业学科, 学校只重视专业数量的增长, 而轻视专业自身的内涵建设。

2 地方院校音乐类师范生低就业率的原因分析

本文认为, 音乐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 目前, 我国的地方院校音乐师范类专业多年来一直扩招, 但是各地方院校的艺术师范类专业课程的设置还不太科学, 有的地方院校甚至在设置课程的时候, 完全没有考虑到音乐教育市场对人才的供求关系。这样就导致了专业与社会需要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地方院校在培养音乐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时, 脱离了市场的发展规律和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未能根据国家的就业信息和市场人场指导方向调整艺术师范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

第二, 很多的非综合类的师范大学, 比如一些理工类, 人文类的师范专业大学, 在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报考音乐师范类的专业, 就纷纷创办起音乐师范类的专业。很多的高考生得到消息后, 一窝蜂地报考这些专业, 这就是音乐师范类毕业生数量急遽膨胀的原因。但是这些急速增长的音乐师范类毕业生加剧了整个地方院校毕业生供求矛盾。

第三, 音乐师范类学生除了毕业后从事音乐教育类工作, 还可以选择音乐类专业领域。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推动了音乐市场的发展, 如果多数的人群还需要为物质生活不断奔波的时候, 音乐市场的发展就会很受制约了。当前我国的音乐市场的需求程度还是偏低的。因此, 音乐市场或者娱乐市场本来只能够提供很有限的就业职位。脱离了市场的需求, 是造成音乐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3 改善我国地方院校音乐师范类专业就业与生存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3.1 培养英语能力, 实行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 (Bilingual Teaching) 就是用非母语 (主要是英语) 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根据权威的《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学的释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 (双语教学就是用两种语言授课, 即各门学科均使用两种语言) ”。双语教学是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术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英语和母语的比例, 应该始终以学科教学为主体, 英语教学作为辅助手段。另一方面, 可以视学生实际水平和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有侧重地采用, 以现有的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 渗透并开发其中的语言功能。音乐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课程, 它从音乐教育的要求出发, 让学生了解一定的音乐知识, 学会一定的音乐技能。每节音乐课从认知、情感、操作等方面都有较为具体的目标, 而英语课的教学目标则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角度出发, 要求学生识记一定的词汇和句型, 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使他们形成初步利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要想在音乐课上创设良好的双语氛围, 可以尝试汉语和英语的同步教学。当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提高, 精通双语知识的音乐师范类学生, 会较其它艺术师范生更具有就业竞争力。

3.2 计算机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计算机发展技术一日千里, 不少艺术领域借力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蓬勃发展并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计算机数字化音乐, 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音乐理论完美结合的划时代结晶。如今, 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网络通讯、影视广告、生活娱乐当中, 在音乐领域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字化音乐与传统音乐差异在于音乐理念、欣赏方式、创作手段等各方面起了微妙的变化, 但对传统音乐带来的却是革命性影响。在以前, 音乐的创作是道高门槛, 只有少部分人具备条件进入。现在呢, 普通音乐爱好者借助电脑也能制作出具一定水准的音乐, 这都有赖于了相应计算机音乐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

3.3 开展西方经济学课程

回顾中国音乐多年走过的历程, 可发现这样一个巨变:市场经济的需求对中国音乐的教育理念和发展动向产生等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以计划经济为主还是以市场经济为主, 都会改变音乐领域的发展方向。日常生活中影视媒体、新闻媒体、文化娱乐机构、音乐社团、各类型的画展、策展、大型比赛、以及音乐言论, 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当代音乐的发展方式, 决定其发展态势。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 单纯的音乐创作活动似乎显得不合时宜和难以自持, 与大体发展趋势格格不入。当下音乐发展的状态与思考首要联系到市场经济的需求。学习西方经济学, 致力培养艺术师范类专业学生以现代经济思维思考, 这样, 即使通过音乐类或者师范类就业渠道难以应聘上专业对口的岗位, 也能通过“西方经济学”这一“万能贴”专业的理论知识 (因为每个公司的运行都离不开经济学知识) , 把经济学理论学习作为利器, 使得音乐师范类应届生毕业以后具备更为广阔的择业空间。

摘要:随着中国地方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 音乐师范类专业在各综合类大学得到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高等教育中音乐师范类专业, 音乐师范类考生数目逐年增长。但是, 现阶段, 地方院校毕业生的求职情况不容乐观, 而音乐师范类学生的就业情况更加令人担忧。而目前的金融危机更加使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雪上加霜。因此, 社会各界对毕业生求职现状已经是越来越关心了。本文从多个角度, 深入探讨了当代地方院校音乐类师范生的就业与生存现状失业的总体情况, 重点研究了地方院校音乐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窘况,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应届生,非专业能力,音乐师范类专业,就业与生存

参考文献

[1] 边燕杰, 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 2010 (2) .

[2] 蔡昉, 都阳, 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设情景上好政治导入课下一篇:高校教室灯光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