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人才工作汇报

2022-08-13

工作汇报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对于一项工作或者一个项目而言,工作汇报贯穿于任务的始终,但是在不同的阶段工作汇报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你明晰不同的阶段应该如何更好的撰写工作汇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镇村人才工作汇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镇村人才工作汇报

×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科学规划 依法管理 促进村镇建设健康发展 翟镇人民政府翟镇属工矿区,区域面积69.5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总人口6.63万人,是国家六部委联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省政府确定的“山东省中心镇”。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镇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精心施工,紧紧围绕中心镇建设这个新的经济平台,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小城镇建设、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先后获得“山东省村镇建设试点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等荣誉称号。下面,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镇村镇建设方面一些做法。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 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城乡流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桥梁。工作中,我们本着“小城镇、大战略”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使我镇小城镇建设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一是搭建政策平台,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我们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针对业主特别关注的建筑用地、税费收支、教育医疗等现实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对入住工商业户的户籍迁移、子女入托入学、就医、生产经营中的税费交纳等具体问题作了详细规定,积极鼓励扶持镇内外广大业主商户入镇经商办企业,极大地推进了镇区建设和经济发展。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建设档次与水平。为了搞好规划,我们多次邀请省市建设规划设计专家,进行实地踏勘测绘,对镇区今后的建设发展制定了详尽的方案。2004年,我们又邀请上海同济大学专家设计完成了镇域镇区近期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明确了中心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我们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全镇的交通、水电、供暖、通讯、文娱、教育、医疗、环卫、照明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扩建,努力创造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镇区环境,为我镇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小城镇建设基础。一是加大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今年,投资300万元完成村村通道建设18.4公里,使全镇村村通里程达70公里,实现了45个行政村村村通柏油路、水泥路;完成了莲花山旅游专用通道翟镇段的道路规划和路基工程,形成镇域内“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同时,协调公路局、交通局、公安局、工商局等7个部门,对济临路翟镇段进行了重点清理,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满眼灰尘、雨天污水横流的现状。二是抓好商业街开发。在前期开发翟良路、望新路、文化路三条商业街的基础上,新开发董家庄南段、穆家店西路段商住房1215平,使全镇商住房建设户达1230家,建筑面积 40215平,镇区商业注册登记户达730余家,形成南至羊村、北至石灰峪、东到东梁庄、西到崖头的商业交易带。三是根据总体规划,投资150余万元建成占地9000多平方米的街心花园一处,使居民有了一个消遣休闲的好去处。

2、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增强镇区服务功能。一是完善供排水系统。镇政府投资280万元,建成了日供水6000立方米、供水距离达16公里的专用输水管线。今年又投资110万元建成山泉水供水管道,实现镇区6个村庄和企事业单位全部喝上纯净的山泉水。同时加强了排水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60万元,投工8万个,对镇区12公里的污水排泄暗渠进行了疏通治理,共垒砌排污暗渠9.8公里,排水河防护墙2.2公里,污水沉淀拦河坝32米,彻底改变了环境脏乱的局面,创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二是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医疗条件。加大镇一中硬件投入,今年投资80多万元新上多媒体教室一口、微机室两口、电子备课室一口,添置各种教学设备200余台套。投资30万元充实完善中心幼儿园配套设施,实现适龄儿童全部安全入托,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投资300多万元对镇卫生院门诊楼进行扩建改造,并率先在泰安市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全镇农民参保率达到69.7%。三是多方协调进行电力改造、电话装机和有线电视普及活动。几年来共投资470万元,对镇区34个村的农用电网和镇区23个驻地单位进行线路改造,共架设10KV输电线路150公里,埋设照明灯150盏;投资330余万元进行电话村装机优惠活动,使全镇的电话用户普及率达75%以上,十二个电话村普及率达85%以上,同时新装一线通(ISDN)设备和宽带网(ADSL)设备各一台,终端用户80余家;投资170万元架设有线电视传输网,有线电视信号入户率达60%。另外,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对镇区各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共栽植各类花灌木8.5万余株,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

二、因地制宜,加快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 由于地处矿区,长期采煤,造成个别村地面下沉,房屋斑裂、倒塌现象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状况,镇党委政府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实地勘察,决定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实行旧村改造和整体搬迁工作策略,以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达到美化农村环境、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于家庄位于我镇南部,是一个只有141户,人口400多人的小村。该村房屋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占地面积大,且已陆续进入翻建高峰期。村内道路不通畅,公共设施没有任何基础,造成街面污水横流,垃圾乱倒,引发的村民矛盾已影响到社会稳定。为了改变该村的落后面貌,1998年,经市建委批准,我们把于家庄旧村改造列为翟镇六个小康新村建设规划实施工程之一。改造工作中,我们请市建委对于家庄旧村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并将规划方案

交由该村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组织群众到村庄规划和建设搞得比较好的村学习参观,以统一思想,为旧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实施新规划中,我们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占基、统一尺寸、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外形,杜绝乱建滥建。核准建设户数,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标准,建设住宅由原来的145户减少到124户,节约耕地38亩。同时,规划建设完成村内水泥道路5条,并完成供电、供水、路灯、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等配套设施建设,使于家庄新村道路通畅,街道整齐,楼房林立,成为一个生活环境优美、舒适的新型小康村。 唐立沟村位于协庄煤矿塌陷区内,房屋受损严重,修缮重建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99年,经过镇党委政府、村委与协庄煤矿协商,决定对该村实施整体搬迁计划。在整体搬迁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学习《土地管理法》、《城镇规划法》、《村庄集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把唐立沟新村建设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该村成立搬迁办公室,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确定了3—5年内搬迁完毕的工作思路。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对房屋建造提出总体要求,并将新建房屋分为三个类别,有经济能力的要按统一标准建造二层小康楼,经济较困难的村民可先建一层住宅,老年房由村里集体建造。对建房户实施经济补贴政策,由村集体一次性补助迁移户2000元,保证了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全体村民五年的努力,唐立沟新村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建设高标准小康楼270处。同时,该村加大投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先后投资90万元建成高标准联办小学和卫生室,投资50万元完成水电设施建设,投资50万元对村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并安装了路灯。全村90%的居民通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通过整体搬迁,唐立沟住宅由原来的454户减到现在的330户,净增粮田150余亩,一个布局合理,富裕文明的唐立沟新村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依法管理,促进村镇建设健康发展 一是建章立制,完善村镇建设规章制度。成立村镇建设领导机构、服务机构和执法机构,确保村镇建设依法稳定发展。 二是严格规划设计。坚决执行村镇建设工作中的“一书两证”制度,严格建设审核审批程序,杜绝一切违章乱建、违法滥建现象,使村镇建设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轨道,确保建设发证率达100%。 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与城镇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设有专用档案室三间,资料橱14个,柜橱4个,建立起完备的档案资料,分门另类进行存放。并设有档案管理员一人,负责档案资料的管理保护及日常资料整理归档工作,确保档案资料在村镇建设工作中发挥查阅历史、提供依据、见证纠纷、记录发展的作用。 近几年,我镇在村镇建设工作中的实践充分表明,村镇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村镇建设的投入,直接拉动了我镇

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镇的区位优势,按照村镇建设规划,集中精力,突出特色,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镇区开发建设,把城镇开发与活商、富民、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巧借内力外力,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向小城镇流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带动力强的城镇化新格局,力争全面完成村镇建设的长期和远期规划。

第二篇: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页眉文字

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科学规划依法管理促进村镇建设健康发展翟镇人民政府翟镇属工矿区,区域面积69.5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总人口6.63万人,是国家六部委联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省政府确定的“山东省中心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镇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精心施工,紧紧围绕中心镇建设这个新的经济平台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小城镇建设、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先后获得“山东省村镇建设试点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等荣誉称号。下面,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镇村镇建设方面一些做法。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城乡流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桥梁。工作中,我们本着“小城镇、大战略”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使我镇小城镇建设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一是搭建政策平台,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我们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针对业主特别关注的建筑用地、税费收支、教育医疗等现实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对入住工商业户的户籍迁移、子女入托入学、就医、生产经营中的税费交纳等具体问题作了详细规定,积极鼓励扶持镇内外广大业主商户入镇经商办企业,极大地推进了镇区建设和经济发展。二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建设档次与水平。为了搞好规划,我们多次邀请省市建设规划设计专家,进行实地踏勘测绘,对镇区今后的建设发展制定了详尽的方案。2004年,我们又邀请上海同济大学专家设计完成了镇域镇区近期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明确了中心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我们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全镇的交通、水电、供暖、通讯、文娱、教育、医疗、环卫、照明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扩建,努力创造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镇区环境,为我镇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小城镇建设基础。一是加大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今年,投资300万元完成村村通道建设18.4公里,使全镇村村通里程达70公里,实现了45个行政村村村通柏油路、水泥路;完成了莲花山旅游专用通道翟镇段的道路规划和路基工程,形成镇域内“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同时,协调公路局、交通局、公安局、工商局等7个部门,对济临路翟镇段进行了重点清理,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满眼灰尘、雨天污水横流的现状。二是抓好商业街开发。在前期开发翟良路、望新路、文化路三条商业街的基础上,新开发董家庄南段、穆家店西路段商住房1215平,使全镇商住房建设户达1230家,建筑面积40215平,镇区商业注册登记户达730余家,形成南至羊村、北至石灰峪、东到东梁庄、西到崖头的商业交易带。三是根据总体规划,投资150余万元建成占地9000多平方米的街心花园一处,使居民有了一个消遣休闲的好去处。

2、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增强镇区服务功能。一是完善供排水系统。镇政府投资280万元,建成了日供水6000立方米、供水距离达16公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里的专用输水管线。今年又投资110万元建成山泉水供水管道,实现镇区6个村庄和企事业单位全部喝上纯净的山泉水。同时加强了排水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60万元,投工8万个,对镇区12公里的污水排泄暗渠进行了疏通治理,共垒砌排污暗渠9.8公里,排水河防护墙2.2公里,污水沉淀拦河坝32米,彻底改变了环境脏乱的局面,创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二是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医疗条件。加大镇一中硬件投入,今年投资80多万元新上多媒体教室一口、微机室两口、电子备课室一口,添置各种教学设备200余台套。投资30万元充实完善中心幼儿园配套设施,实现适龄儿童全部安全入托,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投资300多万元对镇卫生院门诊楼进行扩建改造,并率先在泰安市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全镇农民参保率达到69.7。三是多方协调进行电力改造、电话装机和有线电视普及活动。几年来共投资470万元,对镇区34个村的农用电网和镇区23个驻地单位进行线路改造,共架设10KV输电线路150公里,埋设照明灯150盏;投资330余万元进行电话村装机优惠活动,使全镇的电话用户普及率达75以上,十二个电话村普及率达85以上,同时新装一线通(ISDN)设备和宽带网(ADSL)设备各一台,终端用户80余家;投资170万元架设有线电视传输网,有线电视信号入户率达60。另外,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对镇区各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共栽植各类花灌木8.5万余株,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

二、因地制宜,加快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由于地处矿区,长期采煤,造成个别村地面下沉,房

[1] [2] 屋斑裂、倒塌现象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状况,镇党委政府广泛征求意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见,经过实地勘察,决定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实行旧村改造和整体搬迁工作策略,以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达到美化农村环境、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目的。于家庄位于我镇南部,是一个只有141户,人口400多人的

小村。该村房屋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占地面积大,且已陆续进入翻建高峰期。村内道路不通畅,公共设施没有任何基础,造成街面污水横流,垃圾乱倒,引发的村民矛盾已影响到社会稳定。为了改变该村的落后面貌,1998年,经市建委批准,我们把于家庄旧村改造列为翟镇六个小康新村建设规划实施工程之一。改造工作中,我们请市建委对于家庄旧村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并将规划方案交由该村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组织群众到村庄规划和建设搞得比较好的村学习参观,以统一思想,为旧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实施新规划中,我们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占基、统一尺寸、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外形,杜绝乱建滥建。核准建设户数,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标准,建设住宅由原来的145户减少到124户,节约耕地38亩。同时,规划建设完成村内水泥道路5条,并完成供电、供水、路灯、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等配套设施建设,使于家庄新村道路通畅,街道整齐,楼房林立,成为一个生活环境优美、舒适的新型小康村。唐立沟村位于协庄煤矿塌陷区内,房屋受损严重,修缮重建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99年,经过镇党委政府、村委与协庄煤矿协商,决定对该村实施整体搬迁计划。在整体搬迁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学习《土地管理法》、《城镇规划法》、《村庄集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把唐立沟新村建设工作纳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入法制化轨道。同时,该村成立搬迁办公室,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确定了3—5年内搬迁完毕的工作思路。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对房屋建造提出总体要求,并将新建房屋分为三个类别,有经济能力的要按统一标准建造二层小康楼,经济较困难的村民可先建一层住宅,老年房由村里集体建造。对建房户实施经济补贴政策,由村集体一次性补助迁移户2000元,保证了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全体村民五年的努力,唐立沟新村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建设高标准小康楼270处。同时,该村加大投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先后投资90万元建成高标准联办小学和卫生室,投资50万元完成水电设施建设,投资50万元对村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并安装了路灯。全村90的居民通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通过整体搬迁,唐立沟住宅由原来的454户减到现在的330户,净增粮田150余亩,一个布局合理,富裕文明的唐立沟新村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依法管理,促进村镇建设健康发展一是建章立制,完善村镇建设规章制度。成立村镇建设领导机构、服务机构和执法机构,确保村镇建设依法稳定发展。二是严格规划设计。坚决执行村镇建设工作中的“一书两证”制度,严格建设审核审批程序,杜绝一切违章乱建、违法滥建现象,使村镇建设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轨道,确保建设发证率达100。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与城镇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设有专用档案室三间,资料橱14个,柜橱4个,建立起完备的档案资料,分门另类进行存放。并设有档案管理员一人,负责档案资料的管理保护及日常资料整理归档工作,确保档案资料在村镇建设工作中发挥查阅历史、提供依据、见证纠纷、记录发展的作用。近几年,我镇在村镇建设工作中的实践充分表明,村镇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村镇建设的投入,直接拉动了我镇

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镇的区位优势,按照村镇建设规划,集中精力,突出特色,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镇区开发建设,把城镇开发与活商、富民、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巧借内力外力,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向小城镇流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带动力强的城镇化新格局,力争全面完成村镇建设的长期和远期规划。

页脚文字

第三篇:**镇村容整治工作汇报材料

(2011年8月21日)

**镇位于**市西北部,地处吉林、长春、哈尔滨三市构成的大三角和**、扶余、双城三县市构成的小三角的中心。幅员面积2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453公顷,辖24个行政村,173个村民小组,101个自然屯,19646户,68000人。地域边缘距长春市150公里,属省会城市2小时经济圈。其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基础设施和产业支撑凸显。农机强镇、牧业大镇、蔬菜名镇、商贸重镇的殊荣接踵而至。特别是近两年来,镇党委、政府下大力气对域内环境、卫生、秩序实施综合整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解决干部群众的认识问题放在突出位臵。 几年来,我们一直把经济工作放在首位,忽视了对环境的治理,导致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堆,车辆乱停等现象反弹,村屯环境“脏、乱、差”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此,镇党委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愿望出发,通过层层动员,广泛宣传,外出考察,使广大干部群众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心,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镇主要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镇、村、组三级干部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形成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

二、明确任务,着力解决影响村容屯貌的突出问题,概

1 括起来说就是抓了“三个三”工程。

一是突出整治三个重点部位。

第一是镇区环境整治。侧重抓了三项工作。

(1)拆除镇区三小五堆,占道经营以及车辆乱停乱放,规范出三个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和一个10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

(2)加强了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30万元修了22000延长米的上水管线,1800延长米下水管线,硬化巷路5000延长米,安装路灯108盏,修砌绿化带630延长米。

(3)加大了镇区保洁力度。建了二个定点垃圾填埋厂,购臵了二台卫生清运车,安装了12个固定垃圾箱,镇区成立了卫生队,实行了“三定”即:定岗、定责、定人;业户门前实行三包(包清洁、包管理、包清运),定期检查,定期通报,限期整改。

第二是村屯卫生整治。重点是屯内柴草垛搬迁,做到四个远离;屯内路清理、平整;坑洼地段定期维护;保持路边沟、树台整洁畅通;村屯出入口和三不管地带的垃圾清运。

第三是庭院卫生。包括庭院保洁、物品摆放、院墙维修、栽花种草等。

二是完善三项机制。

第一是考核机制。镇里制定了检查评比细则,实行量化打分,按着检查结果和得分情况,年末从村组干部工资中拿出20%,浮动于此项工作并在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通报情况嘉奖优胜单位。

2 第二是管理机制。要求各村、各单位从实际出发,克服短期行为;设立专职保洁员、配备垃圾清运车辆,建立定点垃圾存放场;农户实行垃圾袋装制,定时、定点统一由卫生保洁员进行清运。由此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第三是保障机制。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全镇用于环境整治资金达到了50万元,其中32万元用于购买卫生清运车2台,18万元用于更新制式垃圾箱20个以及支付卫生队人员工资。另一方面,加大人力投入。镇内的卫生队人员由原来的10人增加到20人,负责及时清扫镇内6500米的街路,做到垃圾即产即清,确保镇内卫生干净整洁。全镇24个村,村村有保洁队伍,组组有保洁员。同时,还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户在实行门前三包的同时,又开展了“人人动手齐上阵、全民参予大清扫”活动,共出动车辆1000多台(次),出动人工10000多人(次),清运垃圾4000多吨。

三是打好三个战役。

第一是春季清运越冬垃圾战役。经过一冬的沉淀堆积,镇区和各村屯的越冬垃圾很多,一方面影响环境,同时也给交通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春季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清运越冬垃圾的热潮。全镇以村为单位集中车辆、集中人员打了一场攻坚战,共清运垃圾15000吨。

第二是秋季玉米杆搬迁战役。一方面,镇里动用二台广播宣传车,逐村、逐屯、逐户的宣传禁止玉米杆进屯的好处,教育群众柴草垛要远离村屯、远离电线、远离林带、远离蔬 3 菜大棚;另一方面,对已经进屯的玉米杆,以下发告知书的形式,通知农户限期搬迁,对拒不搬迁的农户,由村里组织人员和车辆强行搬迁。

第三是春秋两季植树造林战役。为绿化、美化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春秋两季我们组织有关村屯对宜林地和退耕还林地块进行两次植树造林活动。今年以来共栽植杨树150000株,绿化树种18000株。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全镇村屯卫生环境发生可喜变化。概括起来说就是六多、六少。即:

重视关心的多了,认为无关紧要的少了; 积极而为的多了,有畏难情绪的少了; 逐级投入的多了,不想花钱的少了;

研究长效机制的多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少了; 爱护环境的多了,故意践踏的少了; 主动参予的多了,被动接受的少了;

第四篇:乡镇村“两委”换届工作汇报

营造风清气正环境严格规范选举程序

——××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情况汇报

在省、市、县村“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镇党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明纪律,严格程序,扎实做好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两推一选”和第八届村委会村民直接选举各个环节任务,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通过换届,共选举产生支部委员52人,其中第一书记2人,书记13人,女性书记1人,女性委员6人;选举产生第八届村民委员会主任13人,其中女性1人,村委会委员37人,其中女性14人。全镇村“两委”干部共计84人,比上届减少12人,交叉任职18人,大专以上学历19人,平均年龄46.2岁,比上届降低5.3岁,35周岁以下干部16人,有22名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年轻后备干部通过换届选举顺利进入村“两委”班子。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前周密部署。县动员会后,我镇立即召开党委会议研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政班子分工明确的村“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并成立了由党政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等精干力量组成的3个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具体负责各村换届选举指导联系工作。在制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和严肃换届纪律工作方案同时详细制定了《××镇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行事历》、《××镇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行事历》,明确换届日程安排,并对换届选举程序、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工作以提示单形式书面下发到各村,

具体指导到每一个环节。

二是深入宣传教育,严明工作纪律。通过认真开展“六个落实”活动(落实专题学习、落实宣传活动、落实卡片发放、落实警示教育、落实集体谈话、落实承诺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正确对待换届选举,依法有序参与竞争。镇村分别组织开展以严肃换届纪律为主题的警示教育活动16场次,就换届纪律要求和换届选举工作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对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提出的“十个严禁”的纪律要求进行认真学习,切实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同时印制“十个严禁”宣传卡片3000份,宣传标语横幅30条,利用先锋网、广播、公示栏等形式广泛开展换届纪律宣传。认真组织开展了以“严肃换届纪律、保证风清气正”为主题的承诺活动,分别以镇党委、村党组织、换届工作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参选人员、村民代表和广大党员等7个层次就换届纪律进行承诺,并在换届纪律公开承诺宣传栏内进行公示,做到严明换届纪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是认真开展审计,严格考核评议。成立了由纪检、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农经专项村级财务审计小组,分赴到各村开展任期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客观公正摸清各村实情,为村“两委”换届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同时镇指导组分赴各村对原村“两委”干部进行考核评议,通过测评、座谈和谈心谈话等活动,准确把握干部思想动态,深入走访群众,对可能出现的违反换届纪律的思想倾

向和行为,密切关注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加以解决,消除影响村选举工作的隐患和萌芽问题,不仅将评议结果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镇党委还根据考核评议情况对各村换届选举工作实行“一村一策”,确保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充分发扬民主,规范操作步骤。在“两推一选”过程中,镇党委要求各村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党员和群众意志。在“两推”过程中,全镇共有651名党员参加了推荐,占到应到会党员总数(706人)的92.2%,有729名群众代表参加了投票,占到代表总数(783人)的93.2%;各村参加选举的党员人数683名,占到应到会党员总数的96.7%。在村选举委员会的产生上,根据选举法规定采取自然村(村民小组)会议推选,由村委会根据推荐情况,确定不在第七届村委会的推荐人选组成,具体负责本村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按照每十户至十五户联名推荐一名村民代表,根据联名推荐情况,村选举委员会确定村民代表具体名额和人员;镇党委在每次党员推荐、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和大会选举工作工作开展之前,有针对性指导组成员严格进行业务培训,要求各指导组逐村开展工作,并统一印发了会议议程、选票、计票单、报告单、提示单等材料,由指导组对到会人数、会场纪律、会议程序严格把关,确保工作步骤规范有序,程序合法有效。

五是强化措施要求,确保妇女进“两委”。在改选村民代表环节,严格要求妇女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全镇729名村民代表,妇女代表共279名,占38.6%。在推荐村委会候选人

阶段,全镇广大选民积极参与,特别是妇女选民参与热情高涨,共有36532名选民参与了村委会候选人的推荐工作,其中女性选民参与人数达16365人,占到参加推荐选民的44.8%,参与人数和比例超过历届。

六、创先争优奠定基础,圆满换届推进党建。我镇村“两委”换届工作的顺利完成得益于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创先争优,得益于长期以来我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扎实开展。今年我镇一是成功举办了“××镇第一届农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擂台赛主要采取汇报演说的方式进行,13个村党组织书记逐一登台进行演讲,认真总结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以来的工作经验,汇报当前重点的工作开展情况,谋划本村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各位村书记总结全面、思路清晰,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村党组织书记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擂台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奔小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了全镇基层党组织争创先进,党总支书记带头争当优秀的浓厚氛围。二是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程,深入推进村级事务“421”(流程化管理)管理模式的运行,共解决水泥柏油道路、下水管道、林网工程等农村基层工程25个,其中自筹资金方式筹资160.7万多元,以资代劳方式筹资89.8万多元,按照规定可获得上级财政奖补资金456.2万多元,全部项目工程总投入达700多万元,有力推进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步伐。三是全面加强和改进了村室场所建设,对全镇13个中心村活动场所采用新建、扩建和功能

完善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特别是围绕“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这一中心目标,抓好“建、管、学、用”四个关键环节,不断健全机制,创新形式,充分发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组织网络的职能作用。全镇16个远教站点设备齐全,收看效果良好,镇先锋在线和万村网页管理维护有序,成为推动党员学习提高的快车道,服务农村科学发展的新窗口。四是村“两委”换届后,镇及时举办了为期4天的新任村“两委”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班,培训主要围绕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基层党建知识和村级实务工作等方面开展系统培训。指导新任村“两委”干部迅速融入工作,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水平。

通过村党组织和村委会顺利换届,全镇新一届村“两委”班子职数得到精简、结构得到改善、干部素质整体提高,为今后带领群众致富、服务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镇“十二五”期间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篇:**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准备工作汇报

官道口镇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汇报

(2020年12月18日)

尊敬的

,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官道口镇党委、政府向各位领导冒着严寒到我镇调研指导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官道口镇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作以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官道口镇党委下设20个支部,共有党员843人,其中农村党支部17个(1个社区党支部),参与本次换届选举的农村党员753人,其中流动党员173人。

今年8月份,官道口镇被确定为卢氏县村(社区)“两委”换届试点乡镇,8月26日,我们参加了三门峡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视频会议之后,就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9月15日启动了村党支部换届工作,先后完成了合村并居及支部换届前期的临时党支部组建、支部换届指导员选配、党员走访及人数摸排等大量工作。后来,接县委组织部通知,暂停此项工作。

一段时间以来,因为换届选举暂停,曾一度出现了人心不稳、工作不力等现象。镇党委通过耐心、细致地做村组干部思想工作后,全镇干部群众迅速调整心态,进入工作状态。加之脱贫攻坚国家检查、省际绩效考核、卢氏县“大干一百天,打赢脱贫收官战”等活动的深入开展,现在全镇上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为载体,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干劲十足,为凝聚党支部战斗力、树立村组干部威信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我们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员联户”活动,计划本月20日,召开一次全镇的党员大会,届时将邀请县委组织部、纪委监委负责人到会讲话,使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同志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紧密团结到党支部周围,确保实现组织意图,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并发挥“联户”党员的“凝结核”作用,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为换届选举奠定群众基础,为未来五年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基层组织保障。

前期,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充分酝酿、深入摸排,积极稳妥推动合并村

一是因地制宜形成合村意向。

通过召开班子会议,对全镇的村庄规划、整体布局和地缘关系、历史沿革、风俗习惯、自然条件、路网水系、资源状况、人口基数、地域面积、经济发展等进行充分讨论,结合全镇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确定合并村意向。二是座谈交流征求合村意见。与各村支部书记特别是合并村支部书记进行深度座谈,就行政村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综合开发、村级基层政权建设和服务群众等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对合村后产业发展、分流人员安置、村址村名确定等方面充分征求意见,统一合村思想。三是全面走访形成合村共识。通过走访全镇老党员、成功人士、离退体老干部和有影响力的企业代表等,征求意见,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进行答疑解惑。四是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在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后,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官道口镇合村并居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官道口镇行政村区划调整实施方案》,并合理选定了新村部,确定了新村名。目前,我镇由2018年换届后的16个村,合并为8个村的合并村方案,已经呈报给县民政局,并予以批复。

二、严密组织、总分结合,规范有序进入换届期

一是集中召开镇村干部大会,统一思想。

9月19日,官道口镇召开全镇16个村“两委”及监委会成员大会,宣读了我镇行政村区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和《官道口镇行政村区划调整实施方案》,我就合村并居的目的、意义和官道口镇的发展规划进行进行思想动员。二是分村召开村组党员干部会议,形成决议。9月20日,官道口镇16个村分头召开了村干部、居民组长、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对《官道口镇行政村区划调整实施方案》进行研究讨论通过,形成了会议记录,与会人员签字背书。随即,又召开了8个合并村的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一方面,在8个村成立了以镇班子成员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原村支部书记为副支书、原村支部委员为成员的临时党支部;另一方面,成立了8个村临时工作委员会,成员为原村“两委”及监委会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保证换届期间,各项工作有续开展。同时,收缴了原村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的公章,启动清产核资,并于11月底,完成了换届前的16个行政村的经济责任审计。三是公开推选党建指导员,强化指导。分别由各村支部书记和镇班子成员以不记名投票方式,选出我镇35岁以下、大专学历、党员身份的8名年轻干部,做为合并村支部换届党建指导员,负责换届工作的指导联络及档案整理工作,并按照镇党委要求,与党员全部见面,实现了100%的见面率、谈遍率。

三、综合考量、慎重推选,优中选优配好“领头雁”

一是做足思想准备。

通过开展3年变5年、全面“一肩挑”的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制造声势,广泛宣传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党组织建设的成效、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动员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换届选举。二是认真研判村情。在前期逐村排查研判的基础上,聚焦排查出的重点村(将军山村)、难点村(石大山村),以镇党委为主体,进行二次全面摸排,全面掌握“两委”班子基本情况、党员群众思想动态、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往换届的经验教训等,初步制定换届选举预案。三是精准物色人选。严格

“年轻化、知识化、愿干事、会干事”的选人用人标准,坚持“每村必须选出一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二名45岁以下、高中以上的人员进入村

“两委”班子,

“一肩挑”人员55岁以下、高中以上,60岁以上人员全部退出村两委班子”的三个选人用人原则,严把省委组织部的选人用人“六个不宜”“六个不能”的选人用人底线要求,扩大选人视野,物色意向人选。特别是在推进“一肩挑”上做足准备,旗帜鲜明地宣传“一肩挑”有关精神,研究完善推行“一肩挑”的政策措施,把选好“一肩挑”人选作为换届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确保选出群众满意、组织认可的“领头雁”。

同时,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做到了镇党委书记与党支部书记谈遍、临时党支部书记与合并村意向人员谈遍、村党建指导员与全体党员谈遍的“三个谈遍”的目标。截至目前,8个村的“一肩挑”意向人选中,年龄:55岁以下(含)6名(其中1名40岁,一名41岁;)55岁以上2名(57、58岁各一名):文化程度:高中5名,中专2名,其中柳国斌,特别优秀、年轻41岁,学历放宽到初中。35岁以下村“两委”意向人选11名;村“两委”其他委员初步意向人选共确定58名。

四、创新思维、助力发展,合理安置分流村干部

经过初步摸排,本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全镇预计退出、分流村“两委”人员41人,其中,支部书记6名、村主任8名;支部委员15名、村委委员12名,我已与退出的支书、主任全部见面谈话,做好思想稳定工作,其他班子成员与分流的村“两委”委员全部见面,确保情绪稳定、大局平稳。

为进一步稳定退出分流人员的情绪,为换届营造良好环境,并充分考虑退出分流人员的心里承受和工作习惯,让其舒缓渐退,我们一方面,做好换届选举的政策宣传,划出年龄界限,标注退出的硬性条件。另一方面,做好换届纪律的学习贯彻,严明换届纪律,强化纪律的震慑作用。最重要的是,我们为了让其更好的发挥善于协调、不愿休闲的工作热情,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提前成立了两个议事协调机构,分别是:豫西大峡谷创建5A级景区指挥部和石大山农旅融合发展指挥部,除政委、指挥长及副指挥长由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之外,其余成员由分流退出的原村支书、村主任担任,让他们继续领取待遇,在土地流转、征地拆迁、产业发展、空间整治、环境治理等方面,配合政府、服务企业,发挥余热,更加心安理得、师出有名的服从管理、发挥作用,减轻政府压力、服务人民群众。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上级党委要求,按照今天的会议精神,做好接下来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同时,扎实有序做到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做到当前工作与换届选举“两检验、两不误”!

汇报完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整村推进工作总结下一篇:制度建设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