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公益广告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公益广告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肩负着明确社会公益文化信息宣传的责任,它的表达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动向。生态环境问题任重而道远,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发挥公益广告的公益职能,让环保公益广告能真正为生态环境立言,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第一篇:公益广告论文范文

由韩国公益广告管理看我国公益广告未来的发展

摘 要:我国公益广告事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成为广告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公益广告事业的现状来看,其管理体制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公益广告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大量相关交叉学科研究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中、韩公益广告的体制介绍、比较和分析,找出我国公益广告管理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公益广告;管理策略;韩国

1 我国公益广告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的扶植力度不足

可以说,我国的公益广告管理一直以来都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状态之下。1995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是我国迄今为止涵盖面最广的一部法律条文,但是广告法本身明确说明只适用于商业广告。虽然在90年代后期,随着公益广告的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公益广告方面相关的法律规章,包括《关于做好公益广告的通知》(工商广字〔1997〕第21l号),《关于加强公益广告宣传管理的通知》(工商广字〔1998〕第28号),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公益广告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工商广字〔1999〕第273号)等,但由于其法律效力所限,无法实现从根本上对公益广告行业的管理规制,严重制约了我国公益广告的进一步发展。

1.2 政府管理职能制约

我国对公益广告实施组织和管理的权威机构是中宣部下设的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以及各地方的文明办。这些政府机构每年对全国和各地区的公益广告活动进行统筹安排,从公益广告活动的主题到活动组织以及最后的公益广告作品都要统一审核。在某一层面上来看,这样的政府管理审核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我国公益广告的均衡、稳定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依然存在政府力量过度干预而产生的種种弊端,如主题单一、资金分散、手段陈旧、缺乏创意等等。

1.3 广告业管理体系不顺

公益广告是广义广告的一个分支。目前,我国对于公益广告的管理并没有一个独立明确的政府部门或者是专业性组织,而是和商业广告管理一样隶属于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公益广告的广告主非常多样,它包括了政府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公司等,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使现阶段我国的公益广告产业出现多头管理的问题。而这种管理体系使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媒体各自为政,经常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2 韩国公益广告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2.1 韩国公益广告管理体制

韩国公益广告事业的管理机构为韩国放送广告公社下设的韩国公益广告协议会。1981年成立的韩国公益广告协议会,成员由学界、业界及政府代表共同构成。韩国公益广告的年度主题都由韩国公益广告协议会来确定,协议会通过国民调查和统计来确定当年公益广告的主题和整体方案。而后进行公开招标,由指定的公司来制作,广告首先通过试映才能正式发布,这样确保了所选主题能紧扣国民关注的问题,易于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达到社会教化的作用。

2.2 韩国工艺广告媒体主导管理模式的利与弊

我国公益广告管理体制从理念、目标,到制度设计的依据和实施方法,与国外的管理体制体系相比殊为不同。但无论国内外,对于公益广告的管理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利于建立完善的公益广告法规体系,注意发挥行业自律的积极作用,提高公益广告创意制作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大胆地借鉴国外公益广告管理体制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方式,全方位地改革我国的公益广告管理体系,更好更有效地实现我们的管理目标。

从目前我国的公益广告发展状况和媒体环境来看,借鉴韩国式媒体主导模式不仅能确保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还能够更好地提升公益广告的制作质量。

3 我国公益广告管理策略建议

3.1 完善公益广告的监管责任

我国现行的公益广告相关的政策法规不仅不能够有效地解决公益广告产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广告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目前主管公益广告产业有关部门的首要问题就是提出一个更为可行、详尽的《公益广告法》,以实现公益广告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其中应该要进一步明确规定公益广告的发布主体,及其应当履行的义务,对其权益如何进行保护;同时,进一步明确公益广告发布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加大对广告主的相关优惠措施;明确公益广告的资金来源;明确公益广告的监督管理责任;明确公益广告的知识产权;明确公益广告的制作要求;明确公益广告发布的招投标方法;明确公益广告的法律责任等。[1]

3.2 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度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呈纵深发展的态势,媒体机构业已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我国公益广告运作采用媒体免费运作的模式,也就是说,媒体免费策划、免费制作、免费播出公益广告。这种模式下电视公益广告运作对于传播媒体来说,就成了无经济效益的媒介资本投入,也就意味着媒介收入的减少。因此,资本来源已成为我国公益广告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公益广告运作活动中,应该走行政、企业、媒体三位一体的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公益广告事业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企业的积极参与可以为公益广告运作带来生机与活力,为公益广告运作资本带来新的力量,也可以做到商业利益和公益事业的有机契合,企业商业利益以公益利益为基点,可以建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公益形象。

3.3 倡导行业自律

与广告活动的行业自律相比,我们更要强调公益广告的行业自律。因为公益广告是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手段,所以就更需要行业内部的各个组织和相关机构的自我约束。

在中国,公益广告的自律环境已有很大程度上的净化,在中央及政府的领导下,相互协调,其功能和作用正在不断地表现出来。可是,在自律管理方面还要不断地改进和加强,从职业道德上对公益广告活动进行自我约束,以从根本上解决不正当、不合法的问题,从而降低公益广告管理的难度。这不仅要依靠法律的力量,而且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舆论与职业道德来约束及调整。

另外,应尽快确立一个独立的公益广告监管机构,这种第三方监管机构不单是广播电视界主张媒体自由和独立的需求,也是公益广告自身发展的同时争取主动解决现实中存在问题的有效举措。

3.4 提高公益广告质量管理

政府在加强对公益广告的主题规划、资金筹措、作品管理、媒体投放等环节管理的同时,对于电视公益广告的质量方面的管理监督也不容忽视。公益广告制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益广告内容的优劣及制作水平的高低。因此,提高媒介素养至关重要。对于制作人员要严格把关,能力要突出,业务要专业,技能要娴熟,素质要过硬,以保证作品的质量和效果。在选配公益广告制作人员时,要高标准、严要求,选择适合的人员参与制作公益广告。同时,定期进行公益广告制作人员的培训,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让公益广告制作人员有机会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公益广告制作的经验和技巧,确保公益广告制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景越,杨同庆.广告法增加公益广告规定的建议[J].广告人,2009(11).

作者:吴易霏

第二篇:环保公益广告招贴设计

【摘 要】公益广告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肩负着明确社会公益文化信息宣传的责任,它的表达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动向。生态环境问题任重而道远,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发挥公益广告的公益职能,让环保公益广告能真正为生态环境立言,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因为环境的不断变化同时也为它的保护者—公益广告提出新的要求,公益广告只有在和具体环境问题相结合的时候才能真正唤醒大众的环保意识,才能起到积极益公的目的。

【关键词】会益广告 生态环境保护 广告设计

一、公益广告的益公性

1.公益广告的源起和社会功能

公益广告是指,“不以营利为直接目的,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向社会传播对其有益的社会观念的广告活动,以促使其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当时二战后遗留的道德观念问题和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使得美国社会处于迷茫混乱状态。为了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响应,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一些有识之士纷纷采用游行标语、印发传单、报纸广告的形式向社会呼吁,公益广告的最初形式也就应运而生了。公益广告作为宣传的一种手段,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就是要向受众传达对其有益的社会观念。如生态保护、社会教化、公共服务、慈善救助、政府政治等。

2.环保公益广告的关注点

伴随着社会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也逐渐遭到严重破坏,大面积的森林被乱砍乱伐,水资源遭到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化,给海洋的生物生存带来威胁。人口的不断增加,大气、森林、河流的破坏程度明显加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也提出相当的要求,为此,人们必须保护好绿色的生存空间,面对如此大的重任,公益广告则起到相当大的作用。通过公益广告的宣传,来警示人们增强生态环保的意识,才能有助于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

二、环保公益广告的设计

1.设计理念

不带枷锁的公益广告创意,为生态环境保护赢得共鸣。公益广告需要创意,是因为我们在要求公众对于社会观念、环境问题的参与时,需要找到一个与情感交流的切入点。如果创意没有震撼力,公众就会对公益信息熟视无睹,从而无法产生共鸣,达不到广告益公的效果。

(1)用普通人的心情去交流

创意时怀着普通人的心情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广告的受众是千万大众,他们需要的是心与心的交流。在创作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主题公益广告时,要将创作者也置入其中。举一个例子,正如一则环保公益广告,广告语是“多给世界留点绿”。画面中绿色的毛衣平面铺开,就像无边的绿色草原大地,使人心旷神怡。以交流的心情告诉受众,是继续编织还是一意拆卸都在你一念之间,希望你能多留点绿给世界。

(2)用警醒的视听效果去震撼

当生态环境已恶化到了质变的紧要关头,是要所有受众警醒和积极行动的时候。有效的震撼刺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面公益海报中的“梅花”和“螺丝帽”看似甚远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所启发的联想是梅花鲜活的花朵被钢筋螺丝帽所取代,突出了环保主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把商标的条形码用树木来替换,如果以每年、每月、每日极快地速度被出售,我们赖以生存的森林树木将快速地减少,我们更加直观地看见树种消亡状况的严峻性。

2.环保公益广告的构思

构思作为公益广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思阶段主要侧重两个方面:首先,是选择表现角度;其次,是表现形式。在创作中,构成公益广告的元素有两个:文字和视觉形象,视觉形象则包括了形象与色彩。公益广告在表现手法上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漫画、摄影、文字等。下面简要谈一下。

(1)平面公益广告设计风格中设计语言的合理运用

设计语言在平面公益广告设计中的运用,是体现设计风格特征的重要方面。如何运用设计语言是每个设计师殚精竭虑的追求,设计语言中感性与理性、求新思维的变换、不同设计理念创造等都是体现平面公益广告丰富多彩风格的不可忽视的有效途径。

①感性与理性设计语言的组合

感性是个人的直观认知,理性是通过分析的认知。作为平面公益广告设计的表现因素,感性设计语言是相对于理性设计语言而言。因为直观更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亲切柔和的广告设计语言、自然流畅的广告风格、诚恳的广告诉求,不断地撞击人们的感情,在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感性广告诉求更是蓬勃的发展。理性主义设计是科学性、逻辑性和实验性设计的代名词。理性设计语言是指展示商品特性、用途、使用方法等事实性信息让消费者形成一定的品牌态度。

②打破同质化的设计思维模式

设计的“同质化”是指设计的理念、设计形式、设计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如果平面公益广告创意表现的元素雷同、单调,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摆脱习惯性思维,没有摆脱思维的定式,所创作的作品就会缺乏新意。而一幅好的平面公益广告,会给人美好的意识享受。

(2)色彩功能的特性

色彩首先吸引人们的注意,往往占据着整个公益广告视觉冲击的大部分甚至整个画面。一些出色的公益广告的整体色调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一则广告画面的三分之一分割线形成了黑红两色的背景,自然的将画面一分为二,上部以红色为背景,纯净清新的空气之中活生生的鸟,而下部充满危险和死亡的黑色背景下,是白骨。整幅画面颜色凝重,这个大块的黑色使人压抑。这个便是色彩视觉的作用。

公益广告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不只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更多的是肩负着明确社会公益文化信息的载体。它所传达的信息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动向。生态环境问题任重而道远。环境的不断变化为它的保护者公益广告提出新的要求。公益广告只有在和具体环境问题相结合的时候才能真正唤醒大众的环保意识,才能起到积极益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明新.公益广告的奥秘.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2]高萍.公益廣告初探.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3]汪涛.现代广告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李 琨

第三篇:公益广告教育功能浅析

摘 要:公益广告彰显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社会文明的传承与社会风气的净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公益广告追求社会效益,追求对每一个公民的心灵的净化。通过视听媒介进行大众教育是最为普遍,也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手段之一。公益广告不仅担负着社会公德、社会秩序等方面的文化信息传递作用,而且对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公益广告;传播途径;教育功能

公益广告对社会文明的传承与社会风气的净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自1987年10月中央电视台的“广而告之”诞生起,中国的公益广告就正式登上了中国的银幕舞台。1998年夏天,“抗洪救灾”的主题公益广告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2002年,中央电视台举办CCTV电视公益广告大赛,此后,电视公益广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这些年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洗脚篇》、《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爱的表达式》等一大批深入人心、影响深远的公益广告精品。据了解,2012年是央视的“公益广告年”,这一年,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面向全球征集公益广告3 000余则,制作、播出公益广告130多则,播出频次总计近20万次,播出时段总价值超过20亿元。蛇年春节前后,央视推出《关爱老人——爸爸的谎言篇》、《关爱老人——妈妈的等待篇》、《关爱失智老人——打包篇》、《关爱老人——红包篇》、《春节回家篇》等多则“回家”系列公益广告,引起强烈反响。

公益广告事业,不仅仅是媒体人的行为,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为了解社会民众对于公益广告的认可度,挖掘公益广告的教育功能,课题组成员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分头设计调查表,再次研究、分析、汇总之后,制作了有关“公益广告传播状况调查表”,利用2013年寒假一个月的时间,小组成员分别在江苏常州武进区、南通崇川区、昆山市市区和部分乡镇、淮安市涟水县城和部分农村四个区域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87份,整理得到有效问卷共361份,有效回收率达90.25%。现就调查中的部分问题分析如下:

一、公益广告的传播途径

在有效问卷361份中,被调查者男性占70.64%,女性占29.36%。年龄分布在20岁以上至60以上不等,其中20至50岁年龄占83.06%,同时,被调查者的人群较为广泛,但学生与职工的比例较多,分别占被调查者的51.25%和24.93%。因此在性别与文化层次等方面的信度有偏误。

从公益广告的传播途径上来看,97.7%的被调查者表示是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户外媒体等方式关注或者接触过公益广告。其中通过电视接触公益广告的人群占被调查者比例最多,为54.46%(见表1),另外,70.90%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是通过中央电视台接触过公益广告,由此可见,电视媒介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易接触到的公益广告的主要途径,而且中央电视台多年来一直是公益广告传播的主要电视媒体。

公益广告作为文明社会传递健康理念的信息载体,担负着社会公德、社会秩序等方面的文化信息传递与教育的诸多功能。公益广告是为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提供服务的,它是以推广有利于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为目的的广告传播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当代社会,公益广告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树立健康生活理念的不可缺少的传播渠道。公益广告追求社会效益,追求对每一个公民的心灵的净化。通过视听媒介进行大众教育是最为普遍,也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手段之一。公益广告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前提,进行定位选择,把目标受众细分,找出不同年龄层、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所关注或忽视了的话题,然后再进行策划制作。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把公益广告所要表达的概念传递给观众。

电视公益广告以其流动的画面和声音为载体,担负着社会公德、社会秩序等方面的文化信息传递功能。因此,政府组织需要加强对地方电视媒体的引导,正确发挥电视媒介在公益广告中的传播作用,让各级电视媒体成为公益广告传播的有效平台。

二、公益广告的传播形式

公益广告中最常见的形式为宣传口号、平面广告和视频广告,这些广告宣传如何做到吸引民众的目光,如何做到被大众接受,如何做到广告从创意到表达然后把其中的信息最好地传达给大家,其中就要运用到艺术手法,除了音乐伴声外,美术手法是最为便捷的传播形式。公益广告是一种视觉艺术,是一门大众化的实用艺术。美术手法的运用在广告中最为常见。

(一)美术呈现方式的通俗性、简易性

公益广告常用一些图像的形式来展示给受众,而文字则是言简意赅。公益广告面向全体群众,其中当然也包括文盲、儿童、老人等一部分理解力较弱的人群,如何使这部分人群同样接收到公益广告的信息,就需要一些更为简单的方式来表现公益广告,如图片、视频等,而不管是图片还是视频都需要好的艺术指导,让整个画面凸显主题思想。对画面的掌控就如掌控观看者的目光,只有较好的画面效果才能让受众较轻松地看到广告的重点。

(二)美术呈现方式的必然性

公益广告的受众人群文化层次不一,接受能力不一,对广告的兴趣也是千差万别的。如何使受众接收公益广告所传递的信息,那就需要一些更为简单的方式来表现公益广告,比如图片和视频。而美术的表现形式中的可视形象,与公益广告的艺术构思不谋而合。此外,人类通过视觉吸收的知识比例高达83%,由此可见在公益广告宣传中吸引人们视觉的美术手法的作用有多大。

三、公益广告的教育功能

公益广告彰显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就内容而言,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人为本,以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未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群体生活和命运为宗旨,具有主流社会的价值判断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二是就艺术而言,它具有广告的艺术特性,它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简洁明了的画面与朴实易懂的语言,达到一种让人们回味无穷与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与审美效果。公益广告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人们的陋习,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那么,公益广告教育功能的作用具体都有哪些?它对社会存在什么样的影响?为此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21个调查题就是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的。

(一)教育功能的作用对象

1.公益广告的个体教育功能

公益广告对个体发展具有显著的教育功能。据问卷统计分析,40.67%的被调查者认为公益广告具有教育意义,55.1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接触过公益广告后,开始关注自己的言行,另外,33.42%的被调查者认为公益广告的主要功能在于警世育人,规范自己的言行。这充分说明了公益广告对个体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公益广告个体功能主要体现为:

(1)引导功能

由于公益广告的启发教育性,较易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而达成一种共识。它不是简单的说教与宣传,而是启发感染式的,让个体自我思考,自我教育[1]。从而有助于激发个体的社会道德意识,最终培育起道德情感,然后由这样的道德情感支配个体的行为方式,最终促进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正如康德所说,道德情感使人对道德律令产生一种敬重心,从而能够自觉遵守律令。

(2)调控功能

公益广告的调控功能,是指公益广告以其新颖的形式对广大个体所具有的吸引力,进而对个体的行为规范进行一定的调节与控制。公益广告之所以产生并得到长足发展,是由公益广告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公益广告的本质是为社会公众传达公益精神从而使社会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而统一的价值观念正是由个体的价值观念组合而成。因为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导致个体与生俱来的行为差异与个性品质,这样的行为与个性品质需要一定的社会规范来约束,这种约束正是来自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宣传。通过这种宣传,个体才得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统一的社会道德标准。

2.公益广告的社会教育功能

公益广告对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教育功能。问卷调查分析,42.75%的被调查者认为公益广告的主要功能在于唤起人们的爱心与社会良知(见表2),这也是公益广告教育职能的最好体现。公益广告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公民的素质,唤起整个社会公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社会责任的承担。

公益广告的社会教育价值主要在于:

(1)引导公民的价值取向

公益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往往是以情感为线索传达某种观念,呼吁公众对于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帮助社会公众形成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念,以一定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公益广告的核心就是传播某种社会主流思想以形成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而且,公益广告的导向和道德教育功能正是在人们欣赏公益广告时不由自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价值观念的改变,因此公益广告的主题思想比较容易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所以在思想教育中应该有效利用这一特性,切实地加强公益广告的宣传。

(2)激发公民的道德情感

古人云“道德是人内心虔诚的种子”。的确是这样,虔诚的种子需要通过社会规范、通过教育活动来激发。公益广告以受众易于接受或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直接的情感体验,并通过情感体验加深社会公众对道德的认识与理解。公众在接受了公益广告中的道德情感就会在其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知方向,并在自己的言行中付诸实践,最终将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培育一定的道德品质。公益广告的教育功能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形成并得到充分的发挥。

(3)提升公民的道德认识

公益广告的宗旨在于服务社会,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公益广告以其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颇具内涵的人物情节与情感渲染表现出其对于社会真善美的歌颂与赞美,正是这种简单的表达方式,才能在无形中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倡导社会公德、抨击社会假恶丑现象,让更多的公民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构建更加和谐和更加美好的社会。

(二)教育功能的呈现方式

1.公益广告的显性教育功能

公益广告的显性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广告的每一个内在因素中,包括背景音乐、人物情节、色彩画面等。正是利用公益广告浅显易懂的这一特性手段,改变过去单一的宣传教育方式,以有形的益智广告传递无限的教育内涵,充实社会文化的无形资产,引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将枯燥的道德教育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社会成员的主体性,是社会道德教育值得探索和开发的一条新途径。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形象思维异常活跃,公益广告这一文化形式,自然就拥有了广泛的观众。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人物情节的持久效果,展示了公益广告的无限生命力。无形中也有利于公益广告显性功能的具体表现。

2.公益广告的隐性教育功能

隐性教育是指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隐性教育是一种既非学校教育又非教学传授的教育方式。公益广告在德育的过程中是一门“潜”课程,能使受众在公益广告宣传环境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觉地接受道德教育的内容。成功的公益广告,对个体与社会成员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它的积极作用一旦形成,不但会稳定地而持久地表现出来,而且会产生一定的“从众行为”的心理效应,对社会集体中的每个个体心理和行为都起着潜在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达到道德教育的作用。

公益广告作为商品经济时代文明的产物,宣扬社会道德规范,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融洽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必将取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商业广告是广告人的生存方式,那么公益广告则是升华个人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随着中国广告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成熟,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公益广告必将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一个良性的公益广告运营机制必将在中国广告行业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1]潘泽宏.公益广告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高静儒.谈公益广告的宣传作用[J].广告研究,2005,(8).

[3]夏志兰,托雅.论公益广告的社会功效[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4):120-122.

作者:茅海燕 王华平 陶红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商务交际论文范文下一篇:茶具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