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三单元学案

2022-08-22

第一篇:八年级下三单元学案

八年级下7单元2-3学案

七年级(下)Unit 7 Topic 2 A that; couldn‟t

B that; can‟t

C whether; couldn‟t

D whether; can‟t 一. 重点短语: 2 .I don‟t know ____ it will rain tomorrow . I am going to the park _____it doesn‟t rain. 1.be proud of

2.well done

3.need to do sth 5.be tired of 7.a piece of

4.put6.spread sth on…in…

9.pour11.help oneself to …over

10.put8.cut up sth into…together …

13.not15.at the table …at all

12.not bad

14.know about

17.start doing sth

19.finsh doing sth

21.around the world

16.start/end with

18.start to do sth

23.at the same time

20.drink to sb 25.in the southern part of

27.according to

22.far away from

24.on the right 29.had better (not) do sth

28.use sth to do sth 26.remember (not) to do sth

31.be glad that…

30.have a try

二. 重点句子: 1.It`s very kind of you. 2.Cooking is fun. 3.Would you mind if I learn to make it from you? 4.Can you tell me if/whether it`s polite to eat with your arms or elbows on the table in America? 5.Do you know whether or not it`s polite to smoke during a meal in France? 6.Maybe you don`t know whether it`s polite or not to speak loudly at the table. 7.Help yourself to some soup.. 8.Don`t take more food than you need. 9.In Japan, it`s polite to do that. 10.Remember not to drink too much. 三. 语. 篇 :

1.熟记并运用: Section A 1a Section B 1a . 3a 四.语法总结:

由 whether/if 引导的宾语从句: 1 当宾语从句是一般疑问句是,用whether/if引导. 2 whether/if 义为”是否”不能省略; 3 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 4 当从句中有or not 时只能用whether 5 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可以移到句首, if 则不能 6 介词后只能用whether, 不能用if; 7 whether可引导其他从句,如主语从句,表语从句, if 则不能

8 if 除了意为”是否“,还有”如果,假如”之意,,用在条件状语从句中 五 考点热点: 1 .---- Could you tell me ____she will come ?

---- No , I _____.

A if ; if

B that; if

C if; whether

D whether; whether 3. Would you mind ____ the blackboard. A. cleaning

B. clean

C. to clean

D. cleans Unit 7 Topic 2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 (

)1 You should cut up the meat ____before cooking . A finely

B fine

C finly

D good (

)2 I like a sandwich ____ honey. A of

B in

C for

D with (

)3 ---- Would you mind if I learn to make it ____ you ? ---- Of course _______. A from; don‟t

B from; not

C for; don‟t

D for; not (

)4

Would you mind ______the blackboard?

A cleaning

B clean

C to clean

D cleans

( ) 5 Could you tell me _____it is true or not?

A if

B whether

C that

D what

( ) 6 It‟s polite ____up your hands before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A put

B putting

C puts

D to put

( ) 7 If he finishes _____his homework, he can play computer games .

A do

B doing

C does

D to do

( ) 8 In Japan , it‟s polite to eat soup _____ and finish all the rice.

A noisily

B noise

C noisy

D .noises

( ) 9 We will go swimming____ it is sunny tomorrow.

A whether

B that

C if

D what ( ) 10 It‟s not polite to speak loudly _____.

A at table

B at desk

C by table

D by desk ( ) 11 They have _____water to drink.

A much too

B too much

C many too

D too many ( ) 12. Remember ________ a letter to him .

A don‟t write

B doesn‟t write

C not to write

D not writing ( ) 13 .______he doesn‟t know what I said.

A Maybe

B May be

C Can be

D Can‟t be ( ) 14 He has two sons. One is a teacher. ______ is a doctor .

A Other

B The other

C Another

D Others ( ) 15 All Chinese use chopsticks _____.

A to eat

B eat

C eating

D eats

二 完形填空:

Vanilla is my best friend . She is a lovely girl with two big , beautiful eyes. But she always hides them ____ a pair of black glasses.

One day ,however , I ____ ended our friendship . I remember that day clearly . We were ____in the classroom . The teacher was giving us our results of Chinese exam . I had done badly. I felt so ____that I wouldn‟t talk to anyone . At lunch time , I even stayed in the classroom alone . Suddenly, I heard a ____ . It was Vanilla . “You look very unhappy, ”she said, “What‟s wrong?” I looked at her for a while , but said ____. I knew Vanilla had got a good mark in the exam. I thought she was ____me . I sat silently , but Vanilla didn‟t go away, she ___asking me questions:” Is it because of the exam ?Do you want me to tell you the right ___?” I looked away from her. When I looked up again , Vanilla had gone .And so bad my exam paper! I didn‟t know___

to do. I looked for my paper everywhere , but couldn‟t find it.

In the afternoon, Vanilla came up to my desk and ___me my exam paper back. I look ed at it and got a big ___ . Vanilla had written the right answer next to every one of my mistakes .How ___she was ! My face turned red . I wanted to hug her, but I only held her hands and said. “Thank you .” That afternoon , ____Vanilla and I were on the way home , felt quite happy and thanked her again . We are ____best friends. ( ) 1. A behind

B below

C among

D near ( ) 2. A slowly

B quickly

C nearly

D happily ( ) 3. A singing

B sitting

C dancing

D playing ( ) 4. A happy

B sad

C funny

D excited ( ) 5. A voice

B sound

C noise

D cry

( ) 6 .A everything

B something

C anything

D nothing ( ) 7. A knocking at

B shouting at

C laughing at D pointing at ( ) 8. A fotgot

B kept

C practised

D remembered ( ) 9. A answers

B exams

C results

D notes ( ) 10 .A that

B who

C which

D what ( ) 11.A gave

B turned

C carried

D moved ( ) 12. A pain

B interest

C surprise

D fun ( ) 13. A kind

B brave

C healthy

D careless ( ) 14 .A whether

B when

C after

D unless ( ) 15 .A still

B yet

C also

D ever 三 阅读理解:

CHINA will remember this great moment. At 9am on October 15,2003,the country sent up its first manned spacecraft,Shenzhou V,into space at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re in Gansu Province. Shenzhou V ,circled the Earth 14 times in about 20 hours.It landed successfully in Inner Mongolia early the next morning.

Now China has become the third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send a person into space , after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the US.Yang Liwei, 38, is china‟s first spaceman. Yang, who comes from Liaoning Province,has been an air force pilot since 1983. He was chosen from 14 pilots after many difficult tests. Yang recorded everything he saw in space .What did the spaceship take with it ?Flag and seeds: a national flag ,a United Nations‟flag, the Olympic flag and one kilogram of seeds for experiments. ( ) 1 Which of the sentences is true? A Shenzhou V is the first spacecraft that China has sent into space. B Shenzhou V was sent upinto space at JiuquanSatellite Launch Center. C Shenzhou V was sent up into space for the third time. D Shenzhou V circled the earth 20 times for 14 hours.

( ) 2 Shenzhou V returned safely ______.

A at 9 am on October 15, 2003

B at 6 am on October 16, 2003

C at around 6 am on October 15, 2003

D at around 6 am on October 16, 2003

( ) 3 Which wasn‟t taken into space by Shenzhou V?

A .A national flag .

B .An Olympic flag.

C. A United States‟flag

D .Some seeds.

( ) 4 P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correct time order.

a China sent up its first manned spacecraft.

b Yang passed many difficult tests.

c Yang recorded everything he saw in space.

d Shenzhou V landed safely.

e Yang was chosen to be the first spaceman in china.

A .a-b-d-c-e

B .d-e-a-b-c

C .b-e-a-c-d

D .e-d-b-a-c ( ) 5 The writer mainly tells us that _____ .

A China is the first country to send a man into space

B China has successfully sent its first spaceman into space

C Yang Liwei had passed many difficult tests before he went into space

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he US and China have sent man-made spacecrafts into space. 四.补全对话:

A: What`s for dinner today , dear?

B: Let me see.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here is some chicken and vegetables in the fridge.

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o, they aren`t. We`d better buy more today.

B: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Yes, there are eggs.

B: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I put them on the table. Oh, I remember we had them for lunch.

B:All right._5____________________.

A:Thank you ,dear.

五.书面表达:

空闲的时候,你帮家人做过家务活吗?如煮饭.炒蛋.煮面.包饺子等等.设想制作其中的一种食品,请用上以下连词.(80字左右)

First . next .then. after. that. finally.

第21课时 八年级(下)Unit7 Topic3

一、Phrases: 1 enjoy oneself /have a good / wonderful time

2 wish sb sth 3 give sth to sb / give sb sth

4 on sale

5try to do sth

6 welcome to … 7 a table for two

8 take a seat 9 wait a moment

10 let me see 11 hold a food festival

12 send sth to sb /send sb sth 13go well

14 in the end 15 ask sb to do sth

16 write down

17 be important for sb

18 too much /much too 19 too little

20 keep a balanced diet 21 It‟s said that

22 keep sb

23 not only …but also …

24 start the meat 25 be worth

26 no problem 27 e-mail sb

二、Sentences:

1 Enjoy yourself. 2 Let‟s wish the student success.

3 Here‟s a table for two.

4 Here‟s the meat.

5 May I have the bill ?

6 Here‟s your change .

7 Could I order the meal by phone ? 8 May I take your order ? 9 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 10 We‟ll send the food to you in twenty minutes .

11 Healthy eating is important for us . 12 Not all students have a regular breakfast . 13 The more regularly we eat , the healthier we are . 14 Jane cooked more carefull. 15 Michael cuts more finely than she/her . 16 I cooked the most carefully . 三. 语 篇:

1.熟记并运用:

Section A 2a

Section B 1a

Section D 1a 四.语法总结:

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一)构成: 1.单音节词和少数双音节词: (1)一般情况在词尾加--er ,--est (2)以字母e结尾的,只加--r ,--st (3)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先y为i,再加--er ,-- est 2.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需在词前加more , most

3.不规则变化需特殊记忆. (二)用法:

1.副词原级的用法:

A+谓语+as+副词的愿级+as+乙

表示"A与B一样..."

否定形式:not as/so+副词的原级+as

2. 副词比较级的用法:

A+谓语+副词的比较级+than+B

(1)副词的比较级前也可以用even, still, a lot ,far ,much ,a little 等词的修饰. (2)表示"越......越......"时用"the+比较级,the+比较级. 3.副词最高级的用法:

主语+谓语+副词最高级+in/of范围.(副词最高级前the可省去.) 4.副词最高级转化成比较级时,被比较的对象应用"any other+单数名词"或"the other 排除主语本身. 五. 考点 热点

1. The meat tastes _____. I like it very much.

A. well

B. good

C. bad

D. badly

2.--- Help ______ some fish, boys.

----Thank you.

A. you to

B. yourself to

C. you with

D. yourselves to 3. Michael cuts ____ than she.

A. more finely

B. more fine

C. finer

D. finelier 4. I‟ll work _______ I can.

A. so hardly as

B. so hard as

C. as hardly as

D. as hard as A. so tall as

B. so taller as

C. as taller as

D. as high as

Unit 7 Topic 3 测试题

一.选择最佳答案:

( ) 1.He doesn‟t know____ English because he has studies it for only____ weeks.

A. much; a few

B. little; few

C. few; a little

D. a few; a little ( )2.—Need I drink ______ everyone?

--No, you_____.

A. to; don‟t need

B. to; don‟t have to C. for; shouldn‟t

D. for; don‟t need ( ) 3. I‟m not sure _____ she will go home tomorrow or not.

A. when

B. what

C. whether

D. if ( ) 4. Not only you but also I ____ from Ningde.

A. am

B. is

C. are

D. were

( )5. ____ is known that Beijing will host the 2008 Olympics.

A. they

B. This

C. That

D. It ( ) 6. Li Ming did his homework ____. So he left school last.

A. easily

B. slowly

C. happily

D. quickly

( )7. The high buildings ___ his eyes when he visited Beijing last year.

A. caught

B. took

C. brought

D. bought ( )8. We need fruit and vegetables ____ our bodies ______.

A. make; healthy

B. make; health

C. to make; health

D. to make; healthy ( )9. It is very necessary _____ for a walk after supper.

A. go

B. going

C. to go

D. goes ( )10. ----I have lost a chance to win the match.

----_________.

A. Well done!

B. Good luck!

C. What a pity!

D. Never mind! ( )11.The books are worth ____.

A. read

B. reads

C. to read

D. reading

+复数名词",( )12. Would you like ____ drink coke ?

A. don‟t

B. not to

C. to not

D. doesn‟t to ( )13. ____ I read it, ____ I like it.

A. More; more

B. The more; the more C. Most; most D. The most; the most ( )14.____ students like reading English .

A. All no

B. No all

C. Not all

D. All not ( )15. --- Who did it ___ among these children?

--- Tom. He did it ___ than all the others.

A. well; much better

B. better; best C. best; much better

D. the best; the bett 二.完形填空

“What‟s the matter ,mum?”

As soon as I enter the door ,I find that my mother is______,It`s unusual----she usually ______the door and welcomes me with a smile !

“She`s dying ,” mum says sadly。I_____ what she says .Thetulip (郁金香), mother‟s _____is dying .

A month ago ,we moved ______our new house and mum bought a very beautiful tulip .Mum liked it very much. ____she was free , she would sit _______her armchair beside the tulip and enjoy its beautiful colour _____inventing smell She treated it like a baby and looked after it ______.She put the tulip by window and moved it from one place to ______to give the tulip enough sunshine .The first thing she did when she ___every morning was ______the tulip .Mum also fertilized (施肥) it many times . She hoped that with great care, the tulip would become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and ______.But the tulip .was drying ______too much sunshine , water and fertilizer . It‟s true that mother loved the tulip . But this kind of love ______be harmful . Love can sometimes kill what you love . (

)1 . A happy

B . unhappy

C . pleasure

D . pleasure (

)2. A . closes

B . opens

C . keeps

D . takes (

)3 . A . know

B . love

C . think

D . find (

)4 . A . favourite

B . hate

C . unlike

D . like (

)5 . A . into

B . around

C . across

D . with (

)6 . A . Though

B . Because

C . After

D. Whenever (

)7 . A . at

B . in

C . on

D . under (

)8 . A . but

B . and

C . for

D . or ( )9 . A . happily

B . brightly

C . carefully

D . usually ( )10. A . other

B . place

C . two places

D . another

( )11 . A. got up

B . made the bed

C . played piano

D . washed her face ( )12 . A .to take

B . to cut

C . to water

D . to pull ( )13 . A .dry

B . strong

C . wet

D . old ( )14 . A .because

B . for

C . since

D . because of ( )15 . A .must

B . should

C . can

D . need 三.阅读理解

Mr and Mrs Smith have just opened a small restaurant . In order to attract customers(吸引顾客) , they put a notice in front of the restaurant , and it said , “ Meals on the House for Three Days”.

A foreign student came to the place . He didn‟t know much English . On the second day he happened to pass by the restaurant . It was lunch time and he felt very hungry .” Well , here is a restaurant . I am going to have something to eat .” He walked to the restaurant when he saw the notice . “American people are really strange . They even eat dinners on the house ! But how can I get up to the top of the house ?” He said to him self .

He looked around and found a ladder (梯子) near the restaurant . He was very glad . But as he reached the top , he heard someone shouting at him , “ Hey ! What are you doing up there ?” Mr Smith was looking at him angrily and beside him was a policeman .

“ Doesn‟t your notice say „ Meals on the House for Three Day ‟? Is it just a joke ? ”the foreign student

answered .

When they heard this , both Mr Smith and the policeman laughed .“ Do you know what ON THE HOUSE means ? look it up in the dictionary ” , the policeman suggested . ( )1 . The student felt _________when he passed by restaurant .

A . angry

B . hungry

C . strange

D . sorry

( )2 . The underlined (划线的) word “happened ” in the passage means “_________-” in Chinese .

A . 发生

B . 突然

C . 不幸

D . 碰巧

( )3 . The student reached the top of the house in order to ___________

A. have a meal

B . look around

C . make a joke

C . shout at someone ( )4 . The story took place in ___________

A . England

B . Australia

C . the USA

D . Canada ( )5 . “Meals on the House ” here means ________

A . eating on the house

B . serving meals on the house

C . you can eat meals and pay for them

D . you can eat meals without paying for them 四.补全对话:

A: Good afternoon. Welcome to our restaurant. B: O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Sit down, please. Here‟s the menu…____________________? B: Sure, I‟d like beef and mushrooms and vegetable soup. A: ___________________?

B: I‟d like some lemonade and some desserts. A: I‟d like to have some wine. B: That‟s all.

A: Two bowls of rice.

B: OK. It will take about twenty minutes to prepare your dishes.

A: Mum, How delicious! The beef and mushrooms smell nice and tastes nice, too.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Let me see. One hundred yuan. B: Here you are.

A: _________________! Bye! B: Bye!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七八单元导学案

“分组合作,自信高效”导学案 周次:11

课时:2 课题: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型:讲读

年级:四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指导“伯、租、振、闯、嚷、惩”的字音; 指导“嚷、租、巡”的字形。正确读写“风和日丽、灯红酒绿、惩处、胸怀、喝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学习过程,学习作者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这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变化,描写人物思想品格的的方法。 教学难点:读中体会“为中华而读书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1、我想了解一下,你们是为什么而读书呀?指名说。

2、你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读书目的。有的目的很现实,有的很崇高。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跟你们一般大小时,也提出了他的学习目的,那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

1、搜集周恩来的资料。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3、我要跟同学一起读课文,在相互交流中,解决不明白的字词,以及读不好的地方。

4、自主、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问题:

(1)默读课文,想一想,画一画,并做好批注。

a、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b、“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2)品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

a、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能把课文读好。

6、我来讲周恩来的故事。

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

1、我要把课文读流利,字音读准确,并正确、规范的进行书写。 zū

jiè

fàn

xún

jǐng

chéng

chǔ

rāng

rāng

zhōng huá

zhèn

guó

zhǔ

2、请给下面正确的读音打上“√”。 A、(1)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chǔ

chù )说理去!

(2)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chǔ

chù )肇事的洋人,反而斥责了那个中国妇女一通。 B、(1)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汽车轧(yà

zhá)死了。 (2)我的爸爸在轧(yà

zhá)钢工作。

3、我能正确的填空。

(1)、“巡”字的部首是(

),第二笔是(

),第八笔是(

),音节是(

),音序是(

),组词(

)。

(2)“惩”字的结构是(

),部首是(

),“惩处”一词的近义词是(

)。

4、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崛(

)

伯(

)

帝(

)

范(

)

屈(

)

拍(

)

啼(

)

犯(

)

征(

)

闯(

)

振(

)

锵(

)

惩(

)

问(

)

辰(

)

坚(

)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文讲的是--------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的含义,从而立志要-------------,表现了他少年时期博的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2)回忆文中写了---------、--------、----------这三件事。

五、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贫穷落后——中华不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六、课后反思:

学生在熟练掌握字词的基础上,能够在读文中体会伯父和周恩来的心情,并能抓词抓句体会租借发生的事,从而深入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

“分组合作,自信高效”导学案 周次:11

课时:2课时

课题: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课型:讲读

年级:四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指导“删、词、燥”的字音; 指导“翻、昏”的字形;区别“燥和躁”的字形。正确读写“山洪暴发、懒惰、俗语”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学习过程,学习作者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认真改写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自主识字。运用边读边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联系旧课,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①简介课文作者及主要内容。简介课文作者及主要内容。 ②板书课题,齐读,简介作者。

③说明本文与叶圣陶先生的关系及写作背景。

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 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检查自学

3.融洽(查字典理解);删(翘舌)除;推荐;余晖;楷模(找近义词理解) 4.指读课文,说说主要写了几件事。

5、我会用心地把课文读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6、我要把课文中的生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7、我想把我感受最深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应该怎样将它读好。

8、质疑:读完课文之后,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我想记下来,上课与同学讨论。 合作探究

1、从课文中,我知道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我想找出来弄明白,在小组内和大家进行合作交流,并推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汇报。

2、从大家的议论当中,我还知道了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我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3、通过学习,我要和大家交流交流写作文和改作文方面的体会。

4、课文写得很有感情,我要认真读一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tuī

jiàn

zào rè

rónɡ qià

shān diào

yì piān

yǎn lián

shǒu

hu

huánɡ hūn

zào

fān kāi

tīng

róng qià

guī

fàn

二、我能组词。

洽(

)

存(

)

历(

)

糊(

)

篇(

)

蜂(

) 恰(

)

荐(

)

厉(

)

蝴(

)

翩(

)

峰(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悲伤(

) 成功(

) 延长(

) 严寒(

) 镇定(

) 勤劳(

)

四、我会填(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刚进里院,一墙(

)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

)仿佛一下子(

),阳光都变成(

),像(

)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

)。

2、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

),如同(

)。

3、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

)。

五、花落谁家

1、选词填空。

(亲热 亲密 亲切) (1)、乡亲们围着子弟兵(

)地问寒问暖。 (2)、叶老先生的(

)之中蕴含着认真。 (3)、小红是我最(

)的朋友。 2在(

)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我(

)未见过叶老先生的面,(

)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 (2)肖复兴同学(

)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

)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3)、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

)小孩子,(

)大人。

六、啄木鸟门诊㈠修改病句

1、我们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

2、经过老师的帮助,终于有了进步。

3、奶奶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4、数学对我很感兴趣。

五、板书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 修改文章

一丝不苟 (改、断、删、增)作品

请我做客

平易近人

人品

给我印象

堪称楷模

六、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对叶圣陶先生的了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更加能体会到他对工作的认真、一丝不苟及待人的亲切等品质。也能通过交流,理解爬墙虎所衬托出的作者的心情。 “分组合作,自信高效”导学案 周次:12

课时:1课时

课题:

27、乌塔

课型:略读

年级:四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指导“漱、惬”的字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多种形式的朗读的学习过程,学习作者在描写中展示性格;在对比中突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教学重点:运用自主探究和多种形式的朗读的方法,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在描写中展示性格;在对比中突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1、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看样去的?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 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

一、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认读“洗漱、惬意、号码、反驳、逻辑”等词语。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2、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4、通过自学,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呢?先在组上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在班上交流。

二、合作探究

(一)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我能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在班级交流。

三、拓展延伸

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 说说自己打算从哪件事做起,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漱(sù

shù)

惬(qiè

xiá)

逻(luó

lóu)

辑(jī

jì)

码(mǎ

má)

驳(bó

bò)

二、花落谁家(选字填空)(16分)

署 1、我在罗马下了车,冒着( )气赶到了青年旅馆。 2、不要忘了在信的末尾( )上姓名呦!

3、她一见我,立刻坐起来打招呼,问我从( )里来。

4、她才( )么小,就独自一人游欧洲。

5、乌塔对我的这( )解释很不满意。

6、我( )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

三、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8分)

1、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

)

2、事物客观的规律性。(

)

3、很满意、很舒服。(

) 4、不知怎样回答对方的问题。(

)

四、找朋友(写出近义词)(8分)

疲倦(

)

蒙眬(

)

惊讶(

)

缺少(

)

道别(

)

匆匆(

)

旅游(

)

反驳(

)

五、板书设计:

27 乌 塔

勇敢

坚强

长出独立的翅膀

独自一人游欧洲

胆大

独立

正确地认识自己

六、课后反思:

这篇略读课文的主人公非常贴近学生年龄和生活,因此学生爱读、爱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被乌塔的一系列行为深深打动,得到了很好的教育。

“分组合作,自信高效”导学案 周次:12

课时:1课时

课题: 2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课型:略读

¬¬年级:四年

教者:余文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指导“昧、逾”的字音。掌握正确的书信格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多种形式的朗读的学习过程,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和书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教学重点:运用自主探究和多种形式的朗读的方法,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教学难点: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和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出示一个信封)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板出课题

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 自主学习:

1、我会认。(我会认真地读词语三遍,有不懂意思的词语我会查字典。)

柯岩

冒昧

寂寞

和睦

分析

患者

告诫

受益匪浅

年逾古稀

2、我会默读课文后,再思考

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和体会。

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4、我还有不懂的问题,我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我会认真地默读课文,并思考: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我能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二、我会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

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形(

)影只

和睦(

)处

患难(

)共

受(

)匪浅

年少气(

)

2、在正确的近义词下现画“ ——

”。

乐观(快乐

悲观)

严肃(严寒

严格)

怀念(思念

迷恋)

判断(分辨

果断)

五、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 署名: 日期:

六、课后反思: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书信的书写格式以及信封的书写格式。为园地七的习作奠定基础。

“分组合作,自信高效”导学案 周次:13

课时:2课时

课题: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型:讲读

年级:四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指导“程、潜、哲”的字音; 指导“赖、幻、改”的字形;区别“幻和幼”的字形。正确读写“依赖、程度、因特网”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学习过程,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自主识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 预习任务: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自主、合作、探究:

1、你知道20世纪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2、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3、分组讨论: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4、自主学习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5、研习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

2)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3)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 我来闯关:

1、听写生字、词语。

2、课文的中心句是 (

)。

3、读了这篇课文,给我的感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字开花(扩词)(18分)

改 (

)(

)(

)(

)(

)

耕 (

)(

)(

)(

)(

)

驾 (

)(

)(

)(

)(

)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2分)

发明

发现 1、地质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

)了大油田。

2、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是我国(

)的。

改变

改观

3、由于天气的原因,学校(

)了开运动会的计划。

4、我们学校狠抓学校基本建设,面貌大为(

)。

五、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过去

用千里眼 顺风耳 寄托愿望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六、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对比、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及设问句的过渡方式,对提高学生写作有很大帮助。

朗读还要指导,少数孩子理解能力还要加强。

多做阅读。

“分组合作,自信高效”导学案 周次:13

课时:1课时

课题: 30. 电脑住宅

课型:略读

年级:四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多种形式的朗读的学习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现在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激起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自主探究和多种形式的朗读的方法,感受现在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我们通过电脑学习、工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

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

(一)初读课文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再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二)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课外拓展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

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烹调(pēn pēng péng) 烹饪.(rén rèn rèng)

储.存(cǔ

chú

chǔ) 综.合(zōng zhōng)

防盗.(cì

dào qiè)

2、读句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电脑确认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

)知道密码(

)无法将大门打开。

2).(

)主人下达“同意入内”的指令后,大门(

)会打开。

3).电脑根据这些气象资料,为主人提供一个(

)节能(

)舒适的家居环境。

4).(

)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3、理解课文内容,然后选择填空。

1).全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介绍的。 A.时间

B.空间转换

C.事情发展

2).下列装置体现了电脑住宅的什么特点?(可多选) A.舒适

B.快捷

C.节能

D.安全

(1)风向标将室外的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等数据输入电脑,电脑根据这些气象资料来调整住宅中的环境。(

)

(2)微型摄像机将看客人面貌特征输入电脑,如果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大门将无法打开。(

)

(3)在外时,可以给家里的电脑“预约”洗澡时间,到时候浴缸里便会放满热水,做好洗浴准备。(

)

4、修改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1).为主任提供既节能又舒适的家居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住宅里的所有电脑差不多全部设在“暗处”,在室内见不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板书设计:

30. 电脑住宅

设置

/

人类

电脑

/

舒适的生活

六、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的方式,对电脑住宅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也找出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归纳段意。少数学生与加强理解能力的训练。

“分组合作,自信高效”导学案 周次:13

课时:2课时

课题: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课型:讲读

年级:四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指导“崭、凌”的字音; 指导“盈、捷、顿”的字形;区别“凌和陵”的字形。正确读写“山洪暴发、懒惰、俗语”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边读边想象的学习过程,学习作者有条理地进行叙述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自主识字。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边读边想象的方法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有条理地进行叙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1、齐读课题

2.质疑:预习时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

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

1、预习成果展示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想一想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我们根据课文想象一下,再用自己的话有条理的说一说。

3、默读课文,课文中的语句表达很准确。例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找一找这样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4、 研读课文,把有趣的部分背下来。

5、回读课文,你发现课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效果如何?

6、指导写字。

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bèn zhòng xiōng měng

qīng

yíng

zhǎn xīn

mǐn

jié

xíng tài

miáo huì

2、选字填空。

(

)兵

(

)时

(

)位

(

)新

(

)断

(

)时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颜色多,灿烂多彩。

(

) (2)、动作迅速而灵敏。

(

)

(3)、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

)

5、辨字组词。

顿(

) 会(

) 捷(

) 斩(

)

吨(

) 绘(

) 睫(

) 崭(

)

6、给黑体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1)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

(2)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

(3)有些恐龙动作十分敏捷。(

)

(4)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

)

7、缩写句子。

①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词填空。

出现

实现

浮现

重现

发现

①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

)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②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

)在两亿三千万年前。

③影片(

)了农民起义的壮观场面。

④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

),他们离这一愿望的(

)越来越近了。

9、加点的字该读哪个音?选一选吧!

后裔(yī

yì)

隧道(suì

suí)

栖息(xī

qī )

繁衍(yǎn

xínɡ)

崭新(zǎn zhǎn)

迟钝(dùn

dân )

10、连一连。

漫长的

羽毛

身体

小巧

轻灵的

生活

行动

轻盈

美丽的

演化

身材

敏捷

崭新的

鸽子

反应

迟钝

11、按课文内容填空。

有些恐龙像它们的 (

),有些恐龙则(

);有些恐龙(

),重达(

) ,有些恐龙则 (

) ,体重不 足 (

);有些恐龙(

),是(

) 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 (

)为食。

五、板书设计: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猎食性恐龙

?

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恐龙

第一代

六、课后反思:

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兴趣很高。在读、找、悟的过程中,了解了恐龙到鸟的变化,能够复述出整个变化的过程及特点。对于差生还要加强训练,能理解课文大意就好。学生课外书读的少,家长不给买,有的买了不看,无奈。

“分组合作,自信高效”导学案

课题: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课型:略读

课时:1课时

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指导“例、筛、肴”的字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多种形式的朗读的学习过程,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运用自主探究和多种形式的朗读的方法,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播放课件:同学们,在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在“神州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

(一)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

(二)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集体交流

(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

(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5)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

3.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那位伟大的魔法师呢? 4.总结:

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

一、在(

)里为加带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筛(shī

shāi)

辐(fú

fū)射

淘汰(tài

tâi) 佳肴(yáo

xiáo)

碱(jiàn jiǎn)

浩瀚(hàn

hān)

二、比一比,再组词。

返(

)

殊(

)

例(

)

根(

)

反(

)

朱(

)

列(

)

跟(

)

瞄(

)

傲(

)

旅(

)

提(

)

描(

)

遨(

)

族(

)

题(

)

三、把下面两组意思相反的成语用线连起来。

理直气壮

落井下石

神采奕奕

鼠目寸光

救死扶伤

无精打采 高瞻远瞩

惊惶失措

从容不迫

理屈词穷

四、找出不同类的词语,在下面画横线。

1、太空水稻

太空黄瓜

太空旅行

太空番茄

2、产量高

气味臭

品质好

生命力强

3、科学家

教育家

革命家

大家

五、给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宇宙射线的辐射,(

)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2、太空辣椒(

)个大味美,(

)结出了漂亮的黄色甜辣椒和红色甜椒。

3、(

)太空蔬菜抗病能力强,(

)在生长过程中很少使用农药。

4、(

)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

)很多用武之地呢!

六、修改病句。

1、上海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昨天我们全校师生和老师一起去郊游。

3、提起过去的往事,我就心痛起来。

4、电灯是爱迪生发现的。

5、报晓的雄鸡就是我们早起的语言。

6、田边鲜艳的插着红旗。

七、读句子,加上标点。

1、在神舟五号飞船上

有一批

特殊乘客

植物的种子

2、那么

航天飞行为什么要带上这些事物种呢

它们也能向我们描述美妙的太空之旅吗

八、选词填空。

普遍

普通

1、太空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等优点。

2、搭乘过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的植物种子已不再是(

)的植物种子了。

优良

优异

3、科学家们从中筛选出(

)品种,加以推广。

4、经过努力,他取得了(

)的成绩。

五、板书设计: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不同

外形:更大、更长、

颜色的变化

味道:更鲜美

营养:更丰富,抗病力强

其他价值:药用、美化、绿化

六、课后反思:

在读了课文内容之后,引入了大量的图片,激发学生的爱科学的热情,孩子看到一幅幅太空蔬菜的图片后兴致高涨,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党岘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导学案使用时间:编制人:冯胜明审核人:班级:小组:姓名:导学案编号:81LS0012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知识目标】

1、 回顾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掌握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知识点训练题】第6课洋务运动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忻、曾国藩、李

鸿章、左宗棠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这些人称为“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汽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汽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2、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答:口号:自强、求富。影响:(1)是一次失败的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3)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课戊戌变法

1、1895年,《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汽的政治团体是强学会,它的机关报是《中外纪闻》。

2、1898年,戊戌变法。变法从开始到失败仅103天,;在此又称“百日维新”。为变法面甘愿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谭嗣同,后袁世凯出卖维新汽。主持变法的是光绪帝。强烈反对变法的是慈禧太后。

第8课辛亥革命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革命团体,口号为“振兴中华”。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刊物,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性质是: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孙中山推举为总理)。意义: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生、民权”三大主义。

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又称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政府统治结束。

4、中国同盟会于何时何地成立?政治纲领和成立的意义是什么?答: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1905年;地点:东京。政治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意义: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6、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主要领导人是谁?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时间:1911年。领导人:孙中山。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

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

第9课新文化运动

1、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

2、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年底,又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答: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意义:(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新文化运动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达标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20题,60分)

1、在近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 “师夷长技”B “自强”和“求富C “民主”和“科学 D “扶清灭洋”

2、有“状元实业家"美称的近代企业家是 ,他创办的民族企业是()A、张之洞汉阳铁厂B、李鸿章开平矿务局C、张謇大生纱厂D、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3、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是()A、发展农工商业B、训练新式陆海军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取消多余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4、严复译述的(),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A、《海国图志》 B、《泰西水利》 C、《天演论》D、《论法的精神》

5、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

义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

A、广东广州B、江苏南京C、日本东京D、湖北武昌

6、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

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7、小明坐火车去旅游,当火车走到八达岭的长城脚下时,他看到铁路沿

途青龙桥的站台上有一座雕像,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你认为这座雕像是()。

A、詹天佑B、张謇C、 严复D、魏源

8、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礼教攻击最为猛烈的是()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李大钊

9、京师大学堂设立的时间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C、鸦片战争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10、《申报》创办的时间和地点是()

A、19世纪70年代上海B、19世纪80年代北京 C、19世纪90年代天津D、20世纪初年南京

11、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和地点是()

A、1896年北京B、1896年 上海C、1905年 北京D、1905年上海

12、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称呼“先生”或“君”开始于()

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后C、辛亥革命后D、五四运动后

13、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A、李鸿章B、左宗棠C、张之洞D、康有为

14、19世纪末,中国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其主要人物有A、林则徐、魏源B、李鸿章、左宗棠 C、康有为、梁启超D、孙中山、黄兴

1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

这次革命()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6、翻开古书,满纸都是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文,我们今天读起来晦涩难懂。最早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李大钊

17、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时间和地点是()

A、1897年 北京B、1898年 天津C、1898年 南京D、1897年 上海

18、清末民初,在中国一些大城市里,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

A、西服B、中山装C、长袍马褂D、休闲装

19、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20、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和废止时在位的皇帝分别是()A、唐太宗光绪帝B、唐太宗宣统帝

C、隋炀帝宣统帝D、隋炀帝光绪帝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犹火器万不能及。„„中国犹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

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

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派别的思想?(6分)(2)、材料一至材料四反映的各个派别的主张分别是什么?(6分)

(3)、材料一的派别为了实现目的,分别创建了哪些企业?(军用、民用各写两个)(8分)(4)、材料二中派别掀起的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影响是什么?(8分)

⑸、材料三是这一派别领导革命的旗帜,是什么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什么政权?这场革命有什么积极的影响?(12分)

第四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 第四单元学案

按住ctrl键 点击查看更多初中八年级资源

第一课时 《小石潭记》

1、 朗读该课文

2、自由读课文下注解或翻译书 以熟悉课文 教师板书练习 学生完成如下问题

1、注音:怡(

)然

翕(

)忽

悄怆(

)(

)

2、虚词:其 之 而

3、一词多义:

见:下见小潭

明灭可见

清: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1、 词类活用(在文中找出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并说出该词的意思) 西

彻 乐

斗 蛇

4、小石潭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这水的特点的?

5、作者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翻译句子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B、其岸势犬牙差互。

7、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广告宣传语。

8、学生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问质疑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一)字词解释

欣然:

念:

遂:

至:

相与: 空明: 交横: 盖:闲人: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如:像

耳:语气助词

(三)课文内容理解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月色优美。)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绘景: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修辞:比喻。作用: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特点:皎洁、澄清、透明)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同时也流露出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 第二课时

三、诗歌欣赏

《望岳》 “望”字着笔,重在描写望山的所见所感,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1、 首联写出了远望中的泰山的山势。

2、 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运用拟人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3、 颈联写凝望之景。意思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4、 “凌”“览(俯视)”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 《钱塘湖春行》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1、 首句点明春游的地点,次句写诗人瞭望湖面。

2、 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颈联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这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感受。

3、 “争暖树”“啄春泥”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

4、“渐欲”野花渐开渐多,“没马蹄”点出草浅。

5、“行不足”是爱的体现,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登飞来峰》

1、 “鸡鸣日出”是传闻之景,同时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

2、 “不畏”道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浮云”既是实写,也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四、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假如我是导游

(一)导游词的写法

1、将自己的热情融入景观的介绍中:体现在称呼(朋友们)、人称(我们)、礼貌用语(请)等。

2、要注意景物的神似,运用恰当的比喻等修辞手法,引起游客的遐想。

3、在介绍景观时,要穿插进与景物有关的人文知识,以丰富解说的内容,激发游客的游览兴趣。

4、注意面对不同的游客,运用不同风格的语言技巧调节气氛。如中学生、年轻人、老年人等。

(二)导游词示例 例一 江苏扬州何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园林之妙在于借”,这是中国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之一,可是当我们踏上位于扬州市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77号时,却发现这里民宅林立,远处无山,近处无水,周围光景可惜,可见在这里造园是多么的艰难啊!整个何园占地面积为l.4万平方米,要想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只有充分显示自己的特色。那么何园到底有哪些造园手法呢?请游客们跟我前去游览。

五、 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作品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有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

2.小说为什么要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作书名?

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考验,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钢铁是在旺火和骤冷中炼成的”意思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作者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作书名。 3.《筑路》是全书的一个精彩片段。写自然环境:深秋的萧瑟、凄冷,秋雨、泥泞,渲染了一个令人抑郁不快的氛围,营造了一个恶劣的劳动环境,反衬出筑路者不畏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写社会环境,表现时代特征:筑路者恶劣的生活条件,反映出苏维埃政权初创时期的坚辛;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显示了时代环境的艰险。险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成了考验每一个革命者的试金石。

4.筑路者面临哪些困难?他们面对这些困难采取了什么态度?表现了什么精神? 筑路者面临着 ⑴ 恶劣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秋雨,泥泞,寒冷,饥饿…… ⑵ 物资匮乏:没有枕木、没有运输工具,小火车头需要大修…… ⑶ 尖锐的阶级斗争:匪徒,肃反,开小差……

面对这些困难,筑路者,特别是积极分子,以惊人的毅力和无比顽强的意志同困难进行斗争,表现了不畏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在《生命的意义》一章中,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思考生命的意义的?他为什么想的那样深刻?

保尔是在病愈后,在烈士墓前面对新生和缅怀烈士时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的。因为保尔自己就多次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这段名言就是他自己光辉一生的写照,所以他想得那样深刻。 文中松林、监狱 、医院、广场、墓地,一系列环境描写应子营造了肃穆悲壮的气氛,象征着革命者的博大胸怀和永不衰败的革命情操。 6.保尔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保尔精神的核心是个体生命无私地奉献于社会,他将个人的命运与激流勇进的事业相结合,理想和信仰是保尔精神的根本。

第五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学案

第三单元抓住特征准确说明

11.中国石拱桥

12.桥之美

13.苏州园林

14.故宫博物院

15.说“屏”

兴趣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吧,能不能说说在旅游的过程中都看了一些什么?

生1:我去过苏州,那里的园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说拙政园、留园等。

生2:有一年暑假,我爸带我去卢沟桥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生3: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去了首都北京,在那里我们游览了故宫、人民大会堂、颐和园等,真是美不胜收。

师:是呀,旅游能增长知识。你们所说的拙政园、颐和园等这些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它们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好,我们下面要的一个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而且在这一单元我们会接触到一种新的文体。

生:什么文体,老师,讲给我们听听好吗?

师:别着急,你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两段文字,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文段一:久居北京的老城墙附近,孩提时曾跟小伙伴们一次次踏过那颤巍巍的、透过桥板缝就可窥见浊流的护城河桥,到离城墙不远的乱坟冈子或农家柴草堆去捉蛐蛐儿。也曾遇到难得的机会坐上昆明湖的小船,穿过那汉白玉砌成的玉带桥。头一次见到著名的卢沟桥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在宽阔的长长的桥面上欢叫着来回奔跑,一时顾不上去数那桥栏上据说永远数不清的石狮。

文段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生:我看出来了,文段一在表达上侧重于记叙,而文段二在表达上侧重于说明。

师:说得对,前者主要是用来记叙的,要求生动传神,而后者则是主要用来说明的,要求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如果我们把前者称为记叙文的话,那么后者我们就称之为说明文。它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等。它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我们要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或阐明某种事理,都要用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抓住特征揭示本质

生:老师,由于我们首次接触说明文,从哪入手呢?

师:大家想想,我们所接触到的事物之所以不同,原因何在?

生:那是因为每个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

师:对呀,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我们当然要从认识事物的特征开始呀。因为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

生:老师,谢谢您的点拨。

相关知识链接

说明事物,不能只说明事物的外部形态,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够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如它的性质、规

律、原理、关系、成因等。如果说对事物外部形态的表面认识还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这就必须对具体的感性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范例1 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

分析:

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要认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介绍和解说的。《中国石拱桥》一文紧紧抓住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些特征加以介绍和说明。

本文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多而广。

第二部分(第3-9段):介绍我国石拱桥的特点(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第10段):介绍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解答:

文章在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使读者产生鲜明的印象。

解题方法链接

阅读说明文,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说明文必须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介绍清楚这一事物,才能使读者留下鲜而而准确的印象。

把握了全文的条理和思路,就容易把握全文说明了事物什么样的特征或什么样的事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如果说明事物时东拉西扯,不围绕事物的特征进行,那么被说明的事物就会显得面目不清,说明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

范例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分析: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在《苏州园林》一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文章首先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此后就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解说。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美与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曲折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出自人工,却能宛若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与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与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解答: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首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的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阅读说明文,找出事物特征要建立在通览全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带着这样的思想去阅读分析说明文,才能正确把握其说明顺序。

范例3《故宫博物院》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析: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写太和殿:

第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第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第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第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用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解答:

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的特色──处处体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解题方法链接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难点问题2理清顺序条理清楚

生:老师,我们在《中国石拱桥》的时候,文章为什么要从旅人桥说到赵州桥、卢沟桥,最后又说到现代的桥?

师:问得好,你的提问涉及到说明文如何安排说明顺序的问题。

生:老师,你能告诉我们什么是说明顺序吗?

师:好,说明文在安排写作材料的时候,要合理地组织材料,这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说明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关于这一点希望同学们一定要记好。

生:老师,我明白了。

相关知识链接

常见的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说明文运用时间顺序往往突出时间的阶段性,每一阶段一般都有它的特征。它与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2.空间顺序:一般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文章。说明实物的形状和构造时,或由近及远,或从上到下,或由表及里……

3.逻辑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理(非实物)的文章。常见的有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构造到功用、由认识到实践等。

范例1试分析《中国石拱桥》的说明顺序。

分析:

《中国石拱桥》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它们都是先指出事物的特点,接着或是以具体实例或是分别从几个方

先通读全文,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a. 石拱桥的外型 。

b. 石拱桥的结构。

c. 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

d. 赵州桥的历史 。

e. 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f. 卢沟桥的特点 。

g. 卢沟桥的艺术价值 。

h. 卢沟桥的历史纪念意义 。

i. 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j. 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

明确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这表明文章是按照由一般到个别介绍的

然后,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明确顺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再有: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则表明是根据桥的建筑年代的先后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

解答:

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解题方法链接

把握本文的说明内容,根据说明内容从中归纳总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不仅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更重要的这是理清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钥匙,常常使用,有助于提高阅读说明文的水平。

范例2苏州园林中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作者为什么没有提到,却把苏州所有的园林都写到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复习试卷下一篇: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