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创新思维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谈谈创新思维范文

谈谈你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思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思维的方法或者说思维的技巧,可以说,大多数场合的思维都是一种习惯性思维。按习惯性思维的逻辑,在回答回形针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时,只有一个答案,即夹文件,而有人通过扩散思维,竟找到了上百种其他用途,如果我们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能进行扩散思维的话,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

举个例子,曹冲称象。在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人们想到的只是秤,因为自古以来,称小物用小秤,称大物用大秤,已是人人皆知的常理,而今没有足以称起大象的大秤,因而无法计算。这是习惯性思维的必然结果。曹冲则不然,他利用船的吃水深浅,用砖头代替象,化整为零,终于称出了象的体重。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就在于冲破了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何发挥创造性思维呢?思维主体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思维主体的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任何一个创造性思维成果,都是创造性思维主体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发挥创造性思维,所需条件大致有四个:

1.社会实践。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源泉。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方案,科学技术上的新发明、新创造、新学科的创立,都是由社会实践本身提出的要求。这种客观的要求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同思维主体的需要相结合,便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推动力量。

2.原型启发。这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所谓原型,就是与创造性思维主体所设想的事物相似,并能够引起联想的东西。通过原型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达到创造的目的,就是原型启发。创造性思维离不开现实生活中能够作原型启发的事物,因为任何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而非“无中生有”。

3.积累知识。积累和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条件。知识的丰富可以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发展思维表现出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问题意识是头脑经常处于活跃状态。头脑总经常想问题,才能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才能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才会乐于勤思苦想,排除各种困难和挫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达到创造的验证阶段。

第二篇:就所知所感,谈谈你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

选自然辨证法这门课时,我以为这会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课程,可第一节课时老师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门哲学课,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观、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所以这门课不只是一般的哲学类课程,它对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也有很大帮助。课程上,老师提到了创造性思维。就我们工科而言,特别是研究生阶段,创造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味的追求模仿,在科研工作中没有自己的想法创造是永远也出不了大的成绩的。即使有成绩也不会是学科的前沿,自己科研领域的最高端,而只是在重复别人自己做过的东西。

这几年,国家层面上,一直在强调科学创新,用创新引领高新技术行业发展。也一直在倡导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中国制造”的层面,更多的是要在国际上打出“中国创造”的招牌。而“中国创造”就需要科学创新,思维创新等。而把“中国创造”具体到各个领域,特别是一些高精尖的科研方面,这一系列的创新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需要我们打破之前的思维定式和束缚,用新的思维角度和思维程序来认识客体,进而产生各种有用、有价值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知识等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书上有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机集合。而在我们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学习中,这种高级形式的人类思维活动更应该伴随我们左右。就从基本的看科研文献说起,它就是一个思维集中和发散的过程,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存在。因为研究生不像本科那样广泛的学习一大类的知识,而是要专心从事于特定的领域,就要对该领域的发展有了解,要掌握之前的科研动态与技术。这就需要我们阅读大量该领域的科研文献,对自己所从事的课题有所了解和掌握。这就是一个思维集中的过程。通过大量的科研文献,可以了解研究方向的研究历史和进展,可以知道自己想做的课题,是否已经有人做过,同一领域其他专家学者研究到什么程度。当然,看文献不仅仅只是了解这些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多想想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做,自己能不能做,是否值得做,从中也能看出自己从事的研究,在学术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以及我们做了之后是否具有什么指导意义。阅读文献,打好基础。然后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自己的实验想法与思路或者不同的见解,进而一步步去验证。这就是科研工作中我们所应该具有的品质。

创造性思维需要突出创新,而不是一味的跟风模仿,在科研学习中创造性思维也具有一些特征,如:

1. 新颖性或超前性创造性思维贵在创新。所以,在思维方法,或者技术水平上要有自己的

独到之处,能做到“前无古人”就算是自己的新颖和首创。超前性是既要超越前人,又要走在自己所从事领域的前列,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因此,这需要我们在实际活动中善于超出思维常规,对常规的事物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以求对事物的重新认识,发现新的不同。

2. 连续与多维性创造性活动也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展开,需要有一定的连续性,站在前人、

巨人的肩膀上,更好的往前发展。当然,发展是多维的,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向不同的科研方向发展与创新。

3. 风险性和无畏性由于事物是发展的,实践的条件与认识的水平等限制,不是每一个创新

性的想法,创造性的思维都是正确的,都能取得成功。所以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当然,正因为有风险,所以我们在科研实践过程中要有无畏的勇气,敢于面对失败的气魄以及顽强的毅力。

在科研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无论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都是探索未知的过程,都是为了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创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科学呼唤创造,科学研究需要有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工作者。因此,我们在科研活动中始终要有创造性思维,同时能与自然辩证法结合起来,以此指导我们

的科研工作。

第三篇:打破思维定势、谋求创新思维

吴忠利通区第十一小学苏金海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源动力,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然而,创新又谈何容易。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打破思维定势,谋求创新思维呢?

首先、要观念创新。

21世纪必然是一个“创新思维”的时代。观念创新就是要敢于破除旧观念,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善于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就是要解思想,破除各种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要大胆地去实践,去创新,而传统的守旧观念,传统的体制却压制创新,人们习惯于依照“老规矩”办事,尤其是在教育方面,传统的教育体制更扼杀创新,所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目前,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这就是更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课程改革下的新的思维,理念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不断的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探索教学的新路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大胆放手于学生。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改掉以前老师在台上讲的天花乱坠,而学生在下面却昏昏欲睡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下学习,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

对于创新思维来说,惯常定势是一种消极的东西,要创新思维,也就是用 1

不寻常的视角观察寻常的事物,使得事物显示出其些不寻常。所以,我们在创新思维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打破头脑中的所有条条框框,抛开 那些“法则”、“规律”、“定理”、“守则”、“常识”之类的东西,进行一番“混沌型”的无序思考,以便充分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达到更好的创新效果。

因循守旧的人有时是不敢先想,不敢创新,而大多数情况下则是不愿想或者根本就想不到。“哥伦布的鸡蛋”这个故事大家肯定都熟悉了。那么,怎样把一只鸡蛋竖立在桌面上呢?哥伦布的方法是把鸡蛋一端的蛋壳磕破一点,形成一个平面,从而使鸡蛋稳稳地立在桌面上,看了哥伦布的做法,我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头脑中原先有一个框框,就是“不许打破鸡蛋皮”,这一条束缚是谁强加给你的呢?是你自己。那么好,让我们沿着哥伦布的思路再构想一些新创意。除了“磕破鸡蛋皮”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把一只鸡蛋竖立在桌面上呢?其实方法多的很,比如:(1)、在桌面上挖一个小坑。(2)、使用“万能胶”。

(3)、在天花板上栓一根绳,吊着鸡蛋。(4)、让桌子躺到,鸡蛋放在地板上贴着桌面。(5)、使鸡蛋高速旋转,而立在桌面上。(6)、把桌子倒吊起来,鸡蛋竖着塞在桌面与地板之间。(7)、直接用手扶着,等等。

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当我们初次听到“怎样把鸡蛋竖立在桌面上”这一难题的时候,我们几乎一筹莫展,感到那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原因就是我们头脑中无形的束缚很多,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要创新就必须摆脱定向思维的桎枯 ,超越重复、常规、传统的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推进教育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打破思维定势,谋求创新思维,就要从传统的、已经习惯的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宽广的眼界、开放的胸怀、深刻洞悉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使教育思想和理论与时代同步发展。

第三,创设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学生当家作主,学生只有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会真正产生创新欲望。

听说过“踮脚跟”的故事吗?在一片平坦的空地上,一边是艺术家们在表演,一边是成千的观众站着观看,由于观众的身高差不多,使得站在后排的观众视线被挡,看不清前边的表演,这时候,场中的一位观众忽然“脑筋一转”,踮起自己的脚跟,于是这位观众顿时比其它人高出半个头,能够清楚地看到艺术表演。

这里的“踮脚跟”其实就是一种创新意识,只有首先“踮脚跟”的人才能从这项创新意识中得到益处,所以在教学中也是一样,要找到首先“踮脚跟”的人,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时间和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什幺”,还要学会“怎么学”,唯有“授之以渔”学生的思维才会达到辨证的水平,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发展。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得道的仙人练成了“点化术”不论什么物品摆在他面前,仙人只需要用食指轻轻一点,那个物品就会变成贵重的物品,他想要什么,就能变来什么。仙人遇到一个乞丐,顿时生出怜悯之心,便用手指为乞丐“点”

出了食物、衣服和其它生活用品。最后,仙人关切地问:“你还想要什幺,尽管说,我都会让你满足的!”那位乞丐想了想,怯生生地说:“我想要你的食指”。

故事中的乞丐总是受到人们的指责,认为他太贪心。其实,那位乞丐却是一位极为聪明的人。请想一想,仙人为他“点”出的东西,总有吃光用光的时候,如果自己能够掌握“点化”的方法,岂不是件一劳永逸的事?

因此,在教学中方法至关重要。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法,逐步转化为一种能力,可以自己进行学习,这也是教育所达到的最高目标。

1、 以疑激思。

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一个接受的过程,还要不断的创新,而疑问和惊奇则是最容易激发起儿童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使学习成为儿童的强烈追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的设置疑问,无疑是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最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呢?于是,同学们产生了疑虑,个个皱眉沉思,积极思考。然后,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效果较好。

2、以趣激思。

兴趣使学习最好的教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唯有产生了兴趣后,才会自觉、主动地实现目标。例如:我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大家知道由于过青龙桥附近的坡度比较陡,詹天佑大胆设计了“人”字形路线,使用了两个火车头,分别起到了推和拉的作用,那么火车到底是怎样上坡的呢?于是,我让学生拿出自己自制的火车教具,然后在同学之间相互演示,由于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所以,当时的教学效果也特别好。

3、利用电教手段。

颜色、声音、动作对儿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现代科技的发展更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操作天地、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武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头:先利用课件,演示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分析、比较。这一开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等多种器官,一开始便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欲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他对后面的教学活动,必然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4、加强学法指导。

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怎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值得每个教师探讨的主题。如我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时,我在出示课题后问学生: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然后在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自学提纲;

1、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

2、是谁呼风唤雨的,靠什么呼风唤雨的?

3、是怎样呼风唤雨的?

4、围绕这个题目讲了那些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到书上探索答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现代化教学理论为基础,完善为“自学------提问------验证”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第五、改革评价方式,保护创新愿望。

美国哲学家杜威说:“人类本性中,最厚植于人的行动,那就是受尊重的愿望”。在过去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以一个人冷冰冰的“是”或“否”,浇熄了学生思维中偶尔迸现的创造火花。

1、 加强激励机制。

在教学中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极大的鼓励,如果从书本上找不现成的答案,就应和学生一起查资料、找真

相。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受到重视,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自然也就会有更高创新愿望。在一般情况,正如书中所讲:在小孩的头脑中总是盘旋着许多莫名其妙的新想法,而大人们总惯于认为这些想法荒唐可笑、不屑一顾。每当小孩内心一阵冲动,站起来想发表自己法时,他常常会招来一顿训斥:“坐下!别插嘴!”大人们也许没有想到,一个颇有天分的未来发明家就在这样的训斥中被扼杀了。

2、 允许标新立异。

学生在解答中的“新”与“异‘,往往反应出学思维中为教师所忽略的一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固然提供了一种教学可能但也容易造成思维僵化。因此,在教学中,要常多鼓励学生多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对学生中出现的新思想、好方法给予肯定。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达到一个目的,可以走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道路一定感受不同,达到共同的目的之后交谈起来才有味道。所以,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多样化,变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一节课自始至终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

例如:我在教《新型玻璃》一课时,我就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介绍某一玻璃。有的以展览馆解说员的口气,庄重亲切;有的以厂家推销员的口气,热烈夸张;有的则充当玻璃本身,自己介绍自己,风趣幽默。这样做要比仅仅只是读课文、背课文要好的多。再如:教《詹天佑》一课,我就采用了默读、填表、画示意图、演示等多种方法。这样做,学生就乐于学习,效果当然就更好了。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老师自己要注重创新,同时更要激励学生创新,只有打破思维定势,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跨世纪的建设人才。

第四篇:创新思维与创新作文

孟 华

作文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写作者需历经从感知到想象,从形象思维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写作是对思维的整理,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思维创新,作文才能创新,创新思维乃创新作文之内核。

思维是人脑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反应,是人脑在表象、概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认知活动过程。而创新思维是指突破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思维定势,独出心裁、标新立异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活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文若春华贵出新”,作文要创“新”,或在立意,或在题材,或在写法,或在语言。

“千古文章意为高”,意,文章之灵魂。意胜则文胜,意新则文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今天读之,仍一新人的耳目《师说》仍不失为一篇创新文。韩愈之所以提出了不同于一般人的观点,是因为他运用了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想一想的思维方式。逆向是相对正向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规的、习惯的、公认的想法与做法;逆向则恰恰相反,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反叛。逆向思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它能克服人们的思维惯性,“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喜爱的一面,如果逆向思考,用否定的眼光去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就能看到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面,就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出美来”(法·罗丹)。这种思维运用到作文中,能提炼出超乎寻常的“意”。比如“爱”是人们经常提及的字眼,因为爱能给人送来温暖与幸福,爱能给人带来信心和勇气,人们都渴望爱,赞美爱。而有一位学生写《爱》,反向思考看到了爱的男一面:“我不需要父母和老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如此立意,岂不新颖独特?2010年江苏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绿色生活》:

“低碳”、“绿色”,其实就是近年来的舶来品。对于我们这样的穷国家,沾上洋字的词或是有点血缘关系的,除了“洋鬼子”,都是好东西。

“绿色生活”所宣传的理念自然是正确的,值得效法的,但是我们不能硬要骡子去代牛犁地,也不能让羊产牛奶。同样的,也不能让烧煤都有困难的百姓去烧更加昂贵的天然气、氢气吧?

生下来虽然不平等,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来消弭一些差异。对于绿色生活,我们不能面面俱到,但我们可以量力而为,可以用少污染少浪费来减轻环境的压力,可以告诉朋友邻居少用一个塑料袋。

这位考生以敏锐的洞察力,看到“绿色生活”对于贫穷国家是奢侈品,进而提出“绿色生活不能面面俱到,但可量力而行”的观点,反弹琵琶,给人启迪。

“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就得题材新。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好奇心》,许多考生不约而同地想到牛顿被苹果砸了一下,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导致当年作文题材数万人一面,专家们戏称2008年是“苹果丰收年”。对于高考题材“撞车”现象,江苏高考阅卷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永康先生曾精辟地比喻:“这不是田间小路上手扶拖拉机的碰撞,而是美国大片中高速公路上的撞车,伤亡惨重。”运用求异思维,可以避免这种“伤亡”。所谓求异思维是指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思维习惯以及以往的思维成果,不拘于眼前的具体事物,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广阔的背景上,让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扩散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砖头是建筑材料,用来建房、铺路、修桥,是通常用法;但有的人用来垫桌子、压纸、当板凳,甚至充当自卫的武器,是非常规用法,这就是求异思维。求异思维运用到作文选材上,就是扩大视野,用求异求新的眼光,从不同的方向,寻找并筛选出与众不同的题材。2008年江苏的一位考生高考时看到前桌的一位考生没来参加考试,就地取材,巧妙地扣住“好奇心”,作出三种揣测(“她是因为害怕吗?”、“她是因为复习太认真而病倒了吗?”、“她已经被某著名院校提前录取了吗?”)进行描述,活脱脱显现高三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开了许多考生想到的常规题材,写出了满分的《好奇心》。

运用求异思维,换一个角度挖掘,也能使一些传统的题材翻出新意。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比尔·盖茨开发软件,人们普遍认为是他们的好奇心、勤奋钻研的态度所致,而2007年宁夏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创造源于对世界的爱》,作者一反常人的想法,认为是他们对人类爱心所致,传统材料赋予了新意,旧题材焕发了青春。

“作人贵直,而作诗贵曲”,“曲”,使文章含蓄;“曲”,使文章有韵味。文章之“曲”主要表现在写法上,侧向思维追求的就是一种“曲”美。所谓侧向思维就是利用其它领域里的知识和资讯,通过“旁敲侧击”、“曲径通幽”、“迂回包抄”等方法,另辟蹊径,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和扩广,从新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世间万物是彼此联系的,从别的领域寻求启发,可以突破本领域常有的思维模式,打破“专业障碍”,从而解决问题。曹冲称象,当时人们思考的是怎样称出象这庞然大物的体重。按照传统的、习惯的思维路子,就是用怎样的秤才能称象,而曹冲避开常人的想法,侧向思考,用等量物来替代象的体重,称出了象的重量。作文要追求独特的表达效果,就得像曹冲一样,弃离一般人所认定的思维轨迹,进行巧妙的构思,选用新颖别致的体裁样式,取用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2007年江苏一篇《怀想天空》的高考作文,作者创造性地借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录制的表现形式,通过主持人(“小崔”)与“大叔大妈”(“黑土”与“白云”)的对话,从自然界的“天空”,谈到“人们心中的天空”、“人们遐思的天空”,再谈到“大叔大妈”相亲相爱相伴相励的生活,既写出“大叔大妈”对往日“天空”的“怀想”,也表现了“大叔大妈”之间的恩爱之情。模式新颖,手法巧妙,语言亦庄亦谐,受到阅卷老师的赏识,获到了满分。我们平时常用的借景抒情、以古讽今、托物言志、映衬烘托、借代起兴等手法,也都是运用了侧向思维。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文章要有新意,所运用的语言也必须是富有个性的,富有新意的。发散思维,可以创新语言。所谓发散思维是指从某一点出发,变换不同的思考角度,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人脑在思维时,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可以通过从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等。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放性思维,它不拘泥于传统的做法,有更多的创造性。运用发散思维对语言进行创新,语言会呈现动态变化,变空泛为具体,变冗繁为精美,变平淡为厚重,展现语言艺术的神奇魅力。例如“春天是什么”,一位学生尽情彰显写作才华,语句灵活而有表现力:“有人说春天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李白说春天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自居易说春天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杜牧说春天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苏轼说春天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作者运用发散思维,引用大量诗文,从多个角度,对春天进行形象的描写,展现的春天勃勃生机可谓穷形尽相。语言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充溢着浓浓的文学气韵。

运用发散思维对语言进行创新,应着力在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意蕴深厚等方面,其方法很多,比如褒词贬用、修辞并用、整散结合、直引化用、文言移植、哲言理语等等。

第五篇: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心得

计算机/软件学院 12计本 学号:1201640109 姓名:王萌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心得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本质是前进是对周边事物积极的探索,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国富民强,一个民族只有积极探索才能知道的更多,也更加先进,一个只知道跟随的人是没有热和前途的,命运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人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如此。

一、《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人类是一种有头脑会思维的动物,思维是人类最主要的秘密,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新,即构想一种目前现实中还不存在的东西,人化自然中的新事物总是直接来自于人的头脑。

对于个人来说,创新性的思维需要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但是旧方法的改变和新方法的建立往往需要长期主动自觉的训练过程。科学的训练让头脑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于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社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旧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新理念才能加以应对。

“头脑就是资源”。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的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智力的竞争,是头脑的竞争。为了了赢得竞争必须关注自己的思维方法,破除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的思维束缚,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这座宝贵资源。

“不断淘汰自己”。在社会领域,信息社会初露端倪,各种新事物铺天盖地涌过来,知识折旧逐渐加速,使得我们每天都要面临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崭新世界。于是仅仅依靠以往的老经验已经无能为力了,只有主动淘汰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和理论,不停地学习再学习,才能跟得上信息社会的步伐。

“做世界公民”。在全世界的范围里,全球化正在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把每个民族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我们华夏文化也正在融入人类文明的主流文化,地球正在变成一个小村庄甚至只是一套小房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站在世界公民的高度,才能真正看穿事物的本质,抓住其来龙去脉。

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每位有志之士都应该建立一种新的个人发展理念:有智慧者事竟成!

现代社会的创新活动大都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只要能防止出现一些思维定势,就能做到人多智慧多。

1、良性暗示

暗示又可分为积极的暗示即“良性暗示”、消极的暗示即“负面暗示”。学者们认为,暗示通过显意识进入潜意识,到达意识的深层部分。从这个方面讲,潜意识乃是暗示的积累与沉淀。它深刻地,从根本上影响着、折射着、塑造着人的生命。暗示在深层潜意识中深沉地潜伏着,广大地弥漫着、持久地延续着、多方地沟通着。与显意识相比,潜意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暗示积淀的各种各样的图景处在被压抑、被封锁、被束缚、少自由、被控制状态。遇到偶然的机会,也会冒出来,在意识中出现,其表现形式即为灵感、直觉、想象等。

积极暗示能够开发头脑中的思维潜能,应该尽可能多地从周围环境和别人那里得到积极暗示,或者直截了当地对自己进行良性暗示,同时要拒绝和抛弃那些压抑思维潜能的消极暗示。

自我暗示的五条原则:(1)简洁:默念的句子要简单有力。例如:"我越来越进步"等等。(2)正面:这一点极为重要,消极的语言会印在潜意识里。(3)信念:句子要有"可行性",以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4)观想: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形成意象。(5)感情:要把感情贯注进去,否则光嘴里念是不会有结果的,潜意识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协调去运作的。

2、头脑风暴

原意为用脑力去冲击某一问题。作为一种创造方法,它在韦氏国际大字典中被定义为: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克服心理障碍,思维自由奔放,打破常规,激发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获得新观念,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奥斯本创建此法最初是用在广告的创造性设计活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后经本人不断改进和泰勒、帕内斯、戈登等人完善和发展,终于成为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集体创造方法,在技术革新,管理革新、社会问题的处理、预测、规划等许多领域都显示了它的威力。

我们应该牢记的是──创新思维是习惯,关键在于通过科学训练提升能力;有了灵活的头脑想出新创意必须立即行动,才能让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二、《国学思想的智慧借鉴》

老师谈到了儒家、法家、道家,理解如下:

儒家修行为善、人际和谐,贡献社会是仁者君子,孔子主推己及人以行“仁”。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原则的实践或表现——亦称“博爱主义”、“慈善行为” ,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内在的精神,就在于人能从利他的行为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就在于人懂得同情和怜悯,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等为原则的人事。

法家以力服人,力服至心服的管理逻辑,手段是严刑峻法,重赏严罚,赏罚分明,最高智慧就是制法、学法且以法管理。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不引行,好的手段来实行。

创新思维,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颇为重要,它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责任。在实现大学生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做创新思维的模范,结合工作实践,以创新思维统筹兼顾加强管理,把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都想到,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都想到。以思维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努力现在大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团日活动策划范文下一篇:体育教师格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