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中的点作业

2022-09-23

第一篇:交通运输中的点作业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上海港的成因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2.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

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有利条件;

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归纳法和探究式教学,以上海港为例,来分析影响港口区位的主要因素。

教具

多媒体以及《上海港位置图》《北京市主要公路长途汽车客运站的位置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图》等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回顾旧知:我们已经学习了交通运输网中的线,主要包括哪些呢?

学生回答:铁路线、公路线、内河航线等。

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得很对,其实不管什么样的交通运输线,都是由交通运输点组成的,而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包括港口、车站、航空港等,它是客货流的集散地,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影响交通运输中的点。

一、港口的建设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提问:什么是港口呢?

学生思考: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或陆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多媒体投影:《上海港位置图》。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提问:上海港的地理位置如何呢?它的修建有何优势和劣势?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地理位置: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因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所以上海港既是河港也是海港。上海市位于长江口的南岸,而上海港主要分布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沿岸。

优势:

1.上海港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水运便利;

2.上海港所处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这种地貌的优点是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的设备、建筑提供了优越的陆域条件;

3.长江与黄浦江、苏州河又为筑港提供了航行和停泊的水域条件。

劣势:

1.地形坡度缓、水流分叉多、河道流量分散;

2.加上近年来长江的泥沙含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淤塞河道,一般在运营后必须有挖沙船作业,才可保证河道畅通。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因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所以上海港既是河港也是海港。

下面我们着重来分析一下上海港所处的地理位置(板书并打出投影片图7.15)

2.上海港的地理位置(板书)

(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并思考图中的小字部分的两个问题)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前面第六单元第四课“城市化”中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已经有所了解,在第五课中还学习了上海近年来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我们今天来学习上海港口的建设,注意与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分析图7.15也要与第六单元的6.

18、6.26两图结合,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

(先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通过引导来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主要位于长江口的南岸(因为上海市还包括长江口中间的崇明岛和一些小岛),而上海港(港区)主要分布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沿岸。上海港所处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这种地貌的优点是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的设备、建筑提供了优越的陆域条件;长江与黄浦江、苏州河又为筑港提供了航行和停泊的水域条件。但是,由于地形坡度缓、水流分叉多、河道流量分散,再加上近年来长江的泥沙含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淤塞河道,一般在运营后必须有挖沙船作业,才可保证河道畅通。

承转过渡:上海港在这种地理位置和这种自然条件下,为什么能够建成我国第一大港呢?影响港口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多媒体投影:《上海港位置图》。

学生思考:上海湾所处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其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上海所在的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教师拓展:1.上海的经济飞速发展和浦东的开发,使得上海的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面旗帜,因此上海港的服务区域即其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2.上海港周围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不仅有长江干支流,而且有京沪、沪杭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同全国各地相连接,因此经济因素是上海港得以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3.对上海港的区位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建设一个港口既要考虑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又要考虑腹地、交通等经济因素以及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在对具体的港口进行区位因素分析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死搬硬套。

承转过渡:同学们大多数生活在山区,回家或到学校上课主要是坐汽车,同学们想一想,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主要是什么呢?

二、汽车站和航空港的建设

多媒体投影:图7.16。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引导分析:1.从自然因素来看。汽车站宜建在面积较大且平坦的地方。2.从经济、社会因素来考虑。汽车站应建在市区内人口流量大的繁荣地段,且让人们容易找到。3.从经济需要出发来看。方便人们乘车,汽车站应选择在与市内、市外有直接联系的地方。

多媒体投影:图7.18,北京西客站是近些年来的一项新建筑,当初在站址的选择时,曾经有三种方案,试分析哪种最优?

学生合作探究:第三方案搬迁单位较少,但占菜地最多,距市中心最远、距电影制片厂很近,车辆行驶震动对制片生产有干扰,而且翠微路较窄,道路两侧多政府机关,与旅客车站、服务设施等内容不大协调。第二种方案,需要拆迁首钢公司的炼钢车间,搬迁量很大。通过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第一种方案最优。

多媒体投影课堂练习。

1.有关港口的正确叙述是( )

a.港口是供给船舶出入和停泊的水域 b.港口是沿江沿海旅客货物集散的场所

c.港口建设最早的地方在地中海东岸 d.港口的大规模建设开始于二战以后

2.港口区位的陆域条件指的是( )

a.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b.筑港条件、腹地条件

c.交通条件、资源条件 d.市场条件、环境条件

3.下列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属于陆域条件的是

a.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b.航行条件、筑港条

c.停泊条件、腹地条件 d.筑港条件、腹地条件

4.读右图回答:

(1)上海港是位于是三角洲上的一个港,也可以作港,主要港区沿江分布。

(2)上海港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是,对港口建设的影响是。

(3)填写地理名称:

河流:a,b;城镇:c,d;铁路:e,f。

板书设计

一、港口的建设

1.地理位置

2.优势

3.劣势

二、汽车站和航空港的建设

1.从自然因素来看

2.从经济、社会因素来考虑

3.从经济需要出发

第二篇:奇妙的点彩画教案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点彩画的基本原理,知道点彩的绘画特点及简单技巧,并用点彩方式进行色彩表现。

2.通过思考、比较、欣赏与讨论,使学生感知点彩画的画面效果, 尝试体验点彩的规律、疏密问题,使画面色彩谐调。

3.通过学习活动, 感受点彩画的艺术魅力,激发学习色彩的兴趣,引发对色彩表现的想象力。 重点:明白点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进行表现。 难点:正确处理色点组合的规律,使画面表现更为丰富。 教学过程:

一、 点的探究 由点引入

师:大小,圆点,顿点,三角形点,挑点,弯弯的点,转转的点……画笔的接触面不同点出来的样子大小也不同。

师:不要小看了这些点,它能组成线也能构成面,不同的点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也能形成不同的效果。

二、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点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面,那各种颜色的点,也能绘制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同学们猜猜看这画的是什么?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师:我把画面拖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

师:请你眯起眼睛再看看,有什么变化? 师:点彩画利用色彩的空间混合,将纯色的点并列在一起,使我们在视觉上形成了新的色彩,神奇吧。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奇妙的点彩画》。

三、 欣赏名画

1.师介绍:点彩画还有一个专门的流派,那就是点彩派,源于法国,它是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那我们赶紧去认识几位点彩派的大师吧:

师:修拉,讲到点彩派我们不能不讲到法国的修拉,因为他是这个画法的创始人。他不像其他画家调好颜色再画,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画法,他不在调色盘上面调颜色,而是直接用非常鲜艳的颜色点画。这幅《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就是他的作品,还有这幅《大腕岛的星期日下午》是花费了他一年时间点成的代表作,描绘的是巴黎附近的大腕岛上人们在林间休闲的情景。西涅克是位航海家,他游历并画下了法国所遇的港口,他描绘的作品中表现港口的比较多。

2.师:修拉的《大腕岛的星期日下午》和西涅克的《纳蒂布港》在点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修拉的作品用一个个小圆点组成,感觉细腻温柔,而西涅克则以较大的方块点为主,显得热情奔放,看来运用不同的点表现,给人们的感觉也不同

3.师:西涅克的《纳蒂布港》给人什么感觉?

师:色彩丰富,过渡自然,立体效果强

师:小组讨论它是用什么色彩,怎么点的来表现出这样的效果?(可以根据每一块的色彩,和点的排列疏密来分析)

师:对比色:黄和紫,红和绿,橙和蓝,产生强烈而灿烂的色彩效果。类似色就是色轮里相邻的色彩产生柔美,温和的感觉。

师:点彩画的点形式多变,点彩画的色彩更奇妙,不同颜色的点进行不同的排列,能让我们的眼睛感受丰富的颜色变化。

四、教师示范

师:夏天快到了,让我们又想到了大海,海底世界最近正在举办选美大赛,(背景展示)很多热带鱼都会参加,看,(课件显示热带鱼的图片)。有几条热带鱼迫不及待的游进来了。

1. 双色混合点“鱼”

师:他们都是由几种颜色组成?

师:因此叫这种画法为双色混合点法

师:哪条最好看?

课件显示几种错例学生进行分析点评(太疏了颜色混合的太均匀,没有过度,过度不均匀)

师:应该怎么改?

画点彩画的方法应该是:教师课件示范步骤:1.给画面定下一个主体色,然后再在上面增加另外的颜色,(通常先画相对来说较淡的颜色再画深的颜色)过渡自然。并说明鱼颜色深浅的变化规律是上下深,中间淡或颜色反一反,再或者上下一边深一边浅,然后中间慢慢过渡。

2. 多色混合点“鱼”

师:除了用双色点法外,我们还可以用多色混点法来表现画面,同学们会吗?那我们来试试吧。老师这已准备了一条鱼,为了节省时间,老师已经给他画好了主体色,并且用铅笔淡淡的给它加了花纹,那么接下去有请同学们帮我继续完成,学生每人点一块花纹,最后由学生选择合适的颜色老师进行过渡色演示也可适当在学生花纹中表演渐变。鱼的眼睛用小点组合成大点,鱼的眼睛一般是黑色的。一幅作品打我们一起努力下完成了。那接下去我们看看其他同学是怎么点的。

五、欣赏范作

也可以用点绘制成大点或者线、块面的形式进行装饰。

六、学生创作

你们想不想参加啊?那先看看比赛规则吧:

1. 色彩搭配协调

2. 能利用点的疏密或色彩搭配使画面具有视觉冲击力。

3. 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花纹进行装饰

奖项:最佳色彩奖

最佳立体奖

最佳美纹奖

看看我们班哪条热带鱼长的最好看,游地又最快,开始吧!

七、评价

学生做完就把鱼贴在展示板上,自己设计摆放构图,教师依次用粉笔写上序号,教师把作品拍成照片放入电脑评价

1.自评

小组中进行自我点评我感到最成功的地方是哪里?不足之处呢?

2. 教师点评一幅作品

3. 评出三个大奖

每个小组中选出一个学生当评委,把粘纸粘在认为最合适的作品上,然后再换评委评另外的奖项。

八、拓展

1.小小的点里藏着大大的世界,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和创造。今天我们用点彩画法创作了热带鱼,其实点彩画法还可以表现什么呢?

生:海草,大海,字。。。。。。(课件展示同龄人的作品)

2.点彩画除了用水彩笔还可以用什么画呢?运用不同的工具会产生不同的点的效果。

生:棉签,水粉画笔,手指,油画棒等等。所有能表现点的材料都可以用。不过要根据画面大小选取合适的工具进行作画

3. 点彩这种表现手法还常常在生活中被运用,瞧,

(课件展示)装饰画、衣服上。。。。。。

第三篇:平面构成的点.线.面 2课时

教案设计

平面构成的点.线.面 2课时

主讲人:黄锦芳

一.教学目标

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l.重点: 主要掌握点.线.面的性格特征和构成形式的设计。

2.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

三.达标规程

构成概念;造型元素;基本形态;性格特征 综合构成

四.教学方法

举例法 对比感受法 实践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师: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的优秀作

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

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综合构成

生:1.收集生活中点.线.面的实例.

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尺。

六.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为学生学习和体会造型元素规律而设置的,是一种形式美感的训练,设 计才能的训练,让学生体会平面构成的美感。

七.教学指向

认识——练习——欣赏——综合练习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分钟)

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

教师总结:这种用点、线、面抽象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 (二)实践操作: (5分钟)

利用同学刚才设计的平面构成进行点评,修改成一幅具有特色的平面构成作品,并且引导同学对造型元素的关注! 师:我们刚才的作品中,同学们找出下看看有什么形状! 生:不规则形.线..曲线.三角形 .菱形等) 师:是的,刚才我们运用很多形体,用平面构成元素说就是点.线.面.构成了一幅理想的作品.主要是对他们的特征进行了解剖,才能表现如此生动熟!即使是一条线.一个点.同学们想不想也能拥有如此高超的技巧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造型元素吧! (三)造型元素(点.线.面) (板书) 1.点 (23分钟)

1 .1点的形态

(1) 分为有规则形(圆点.方形点.长方形点.椭圆形等) (2) 无规则形 (不受几何形体的约束) 1. 2点在生活中的运用(乒乓球.珠子.篮球.眼睛.嘴巴.月亮等) 1 . 3点的构成

把同学分成四大组,让同学们讨论以下几张图片,给我们的感受怎样,并且派代表说出他们的组织形式!看哪一组表达得最到位! (1)

(2) (3)

(4)

(5)

(6)

解说备注: (1)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具有自由活泼

的特性.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 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给人稳定.严肃的视觉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 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 。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1.3 学生练习:

除了上面点的组织形态,同学们是不是还能组织其他视觉不一样的效果呢! 总结: 通过我们对他们的图片分析,点的练习,了解到了由点组合的作品具有静态感.动态感.线感.面感.远近感.缩涨感,视觉错误感等,合理的运用点的构成,能丰富点的艺术语言! 2.线 (重点) (板书) (27分钟) 线定义—线是点的动轨迹所形成的. (板书) 从生活中举例说明:1.雨滴快速落下

2.运动的乒乓球

3.投篮的轨迹

4.学生队伍

(由学生队伍的变化直线,曲线.垂直线.斜线等引入到线的变化) 2.1线的形态 (板书) (1)直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折线等) (2)曲线(圆线.抛物线.双曲线.弧线等) 2.2线的性格特征:

(播放几种音乐片段让学生体会其中韵律,并且用线来表达.) 学生活动(略) 教师讲解: 1. 2. 3. 4. 5. 6. 水平线

:平静.力量.开阔.坚定.稳定等 垂直线

:庄重.肃穆.挺立.向上等 斜线

:不安定.危险.动荡等 折线

:起伏.焦躁.动荡等 曲线

:动感.弹力.柔等

自由曲线:自然流动.随意轻快.轻盈等 总结:每一种线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合理的运用它特征给我们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2.3线的生活运用: (板书) 老师出题,学生回答

1. 胖的人应该穿横条纹的衣服还是竖条纹的衣服. 2. 方形脸的女人应该作直发还是卷发,男人呢? 3. 如果用圆形和三角形和方形来表现男人和女人你会选择哪个? 2.4线的构成

师:摆出几种直线,让同学想像延伸,自己构成.(提示:宽度.等距.疏密等) 然后得出总结: (1)线排列(等距的密集排列)严肃整洁视觉效果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 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 (5)立体化的线

(6)不规则的线

总结:合理的运用线的特性和构成能丰富构成的视觉效果. 3.面

(板书) (20分钟) 3.1面的定义:面是线移动的轨迹.3.2面的形态

(板书) (1)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 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 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 视觉效果 (3)徒手的面

(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 抽象的面的形态 (5)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 哲理性 (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 3.3面的构成

教师:让同学回忆,方才我们所学的知识能不能构成面?又有那些呢? 学生:能.他有以下几种 (1)点的面化

(相对论) (2).线的面化.密集排列.纵横交错. (相对论) (3).实面与虚面. 4.点.线.面的综合构成定义

(板书) (4分钟)

5.欣赏作品(情感表达 形式表现 故事背景)

(6分钟)

(延伸课题)练习布置: 点.线.面综合构成作业两张.分别已”宁静”,”喧闹”为内容. 要求:1.规格:20CM*20CM

2.注意形的长短.位置.方向.数量.明暗.空间等因素

6.总结:通过对平面设计点 线 面设计造型元素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造型元素的个性特征,能比较灵活处理整与局部的关系!为今后的构成学习奠基了基础! 九.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十.达标测评和小结

概括本课内容,强调点 线 面的个性特征,挑选一部分作品作展示,邀请两名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讲评。

十一.板书设计

(三)造型元素(点.线.面) 1.点

1 .1点的形态 1. 2点在生活中的运用 1 . 3点的构成 1.3 学生练习: 2.线

2.1线的形态 2.2线的性格特征: 2.3线的生活运用 2.4线的构成

3.面

3.1面的定义:面是线移动的轨迹. 3.2面的形态 3.3面的构成

4.点.线.面的综合构成定义 5.欣赏作品 (延伸课题)

第四篇:论文目录的点制作方法

毕业论文目录一般放在正文前面,主要起到导航和展示论文结构的作用,一般主要包括:标题序号、标题、连续的点,以及页码组成。剧统计,目录部分连续点的编辑一直是个难题,很多第一次接触论文的同学都不是很清楚怎么打出来的。其实,毕业论文目录的点一般都是通过Word排版工具中目录自动生成工具生成出来的。

毕业论文目录中点就是一般的省略号,如果要直接打出来,可以通过,在中文状态下,使用“shift键 + 左侧数字6”打出来,这里的数字“6”是上部分有“ ^ ”这个符号的键。觉得慢慢打比较有意思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

当然为了省事,我们大多数人选择在Word环境下自动生成论文目录,其步骤主要有:

①给正文中各个标题设置大纲等级,大纲级别有1、2、3、4等,一般目录要求不超过3个等级,这里我们只需要设置1 - 3个标题等级;

②设置好标题等级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引用→目录”来自动生成论文目录,当然这里生成的目录格式不一定符合要求,我们就需要进行第三步;

③如果对自动生成的目录格式不满意,可以对目录进行字体、字号、行间距等格式的修改,可以选中目录,然后分别在“格式/段落”和“格式/字体”对话框中进行修改。如果只想修改某一行,可以只选中某一行,再进行修改。另外,也可以直接在目录的页码前后加括号。

第五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方程教学反思

灵石一中 曹志福

关于“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教学设计花了我很长的时间,设计了多个方案,想在”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形成方面给予同学更多的空间,也用几何画板做了几个课件,但觉得不是非常理想,以至于到了上课的时间仍旧没有满意的结果。但由于备课的时间还是非常的充分的,上课还是比较游刃有余的。但上是上了,感觉还是有点不好。

其一,对“倾斜角”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普通班和重点班在表达能力上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当问到“经过一个定点的直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时?”普通班所花的时间明显要比重点班多,但这也表明自己的问题设计还缺乏针对性。如果按照“平面上任意一点--->做直线(3条以上)---->说明区别和联系--->加上直角坐标系---->说明区别和联系”的顺序来设计问题,回答起来可能难度更低一点,同时也更加突出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其二,对通过的直线的斜率的求解教学,通过给出实际问题,引出疑问引起大家的思考的方式会更加自然一些。比如,一开始便推出“比较过点A(1,1),B(3,4)的直线和通过点A(1,1),C(3,4.1)的直线”的斜率的大小”,然后得到直观的感受:直线的斜率和直线上任意两个点的坐标有关系。再推导本问题中的两条直线的斜率公式,最后得到一般的公式。

其三,”不是所有的直线都有斜率”以及斜率公式具备特定前提条件,在学习之处,要指出,但不要过分强调,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逐步完善,知识能力螺旋上升。

其四,课堂评价也非常重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集团事业部管理办法下一篇:交通局党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