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

2023-04-01

第一篇: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

2007年11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答案(上午试题)

自考及各类其他考试历年试题免费免注册下载 超过2万套word文档试题和答案 2007年11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答案(上午试题)

1-5 BABCB

6-10 CADDB

11-15 BBDCC

16-20 DACBB

21-25 CDCCC

26-30 CBADC

31-35 BADBD

36-40 BBCDC

41-45 ADADB

46-50 BCCDA

51-55 BDBBB

56-60 CDBDD

61-65 AAACA

66-70 BBDDA

71-75 BDACD

2007年11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答案(上午试题) 1

第二篇: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中级资格/工程师)简介

考试目标

通过本级别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参与应用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构建、运行和管理,能按照用户需求,设计、建立、运行、维护高质量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作为数据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作为数据库管理员建立和维护核心数据库;担任数据库系统有关的技术支持,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结构设计及组网能力;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工作。

考核内容

· 熟悉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 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知识;

· 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 熟悉软件工程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 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掌握数据库原理及基本理论;

· 掌握常用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

· 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

· 熟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

· 了解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 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 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本考试设置的科目

· 信息系统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 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职业要求

要求掌握计算机系统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及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实施、数据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网络与数据库、数据库发展及知识产权与标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系统化综合能力强、知识面广、分析、综合全面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及数据库设计、构架开发、管理、开发技术,尤其是熟悉大型数据库的原理。在计算机系统知识、数据库技术和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做一些提升,增强数据库及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职业前景

随着政府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广度、深度运用,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将作为中高端人才大量运用于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分析、设计。各银行、企业ERP的大型运用数据库设计及管理。同时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促成了大量的电子商务数据库设计、数据管理、挖掘分析人员就业。

资格的有效性

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级别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从获得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取得初级资格可聘任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职务;取得中级资格可聘任工程师职务;取得高级资格可聘任高级工程师职务。

第三篇: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点详解(四)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http:///rk/dbms/index.html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点详解

(四)

系统实施的任务: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 软件准备--其中编写程序是一个重要任务; 人力培训; 数据准备; 试运行。

程序设计:主要依据是系统设计阶段的HIPO图、数据库结构和编码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适用于某些过程不规范、模块划分不细或有特殊业务处理需要模块程序量较大时。主要强调3点规则:模块内部程序各部分要按自顶向下的结构划分;各程序部分应按功能组合;各程序间联系尽量使用调用子程序实现。

快速原型式方法:首先将HIPO图中具有普遍性的功能模块集中实现,构造系统原型,再对一些特定的功能和模块进行补充。

软件测试方法:分为人工测试和机器测试。 人工测试,又称为代码审查。

机器测试,分为黑盒测试、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主要测试软件的外部特性。

白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根据程序内部结构、逻辑,以程序的路径和过程进行测试。

软件测试步骤:可以分为4步,如下 1)单元测试,即模块测试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http:///rk/dbms/index.html 2)组装测试,即集成测试。又分为非增量式集成和增量式集成。前者可以对模块进行并行测试,后者使测试更彻底。

3)确认测试,进一步检查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与用户要求的一致。以系统方案说明书为基础,检查软件有效性。

确认测试首先要进行有效性测试以及软件配置审查,然后进行验收测试和安装测试,最后经各部门认可后交付使用。

4)系统测试,将已经确认的软件、硬件、外设及网络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各种组装测试和确定测试。

调试:试探法、回溯法、对分查找法、归纳法、演绎法。

系统转换

实际运行,是对系统最好的检验和测试方法。这个阶段的工作有: 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输入各原始数据记录; 记录系统运行数据和状况; 核对新、老系统的输出结果;

考察输入方式(方便、效率、误操作) 测试响应速度

系统转换方式: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分段转换。 系统维护

系统的可维护性可以定义性的定义为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和改进这个软件的难易程序。

系统可维护性的评价指标: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http:///rk/dbms/index.html 文档,是软件可维护性的决定因素。

系统维护主要包括硬件设备的维护、应用软件的维护和数据的维护。

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设计属于系统设计的范畴。参照软件工程对生命周期的定义,也把数据库设计分为6个步骤:数据库规划、需求收集分析、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程序设计、实现、测试、运行与维护。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设计是对用户数据的组织和存储设计;应用程序的设计是在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对数据操作及业务实现的设计,包括事务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

实现:依照设计使用DBMS支持的DD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定义,用高级程序语言编写应用程序。

系统评价

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评价是指从系统开发的开始到结束的每一阶段都需要进行评价。狭义的评价是指在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之后进行的全面和综合的评价。

从总体上可以将广义评价分为立项评价、中期评价、结项评价。 系统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制度:包括种类机房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的其他管理制度。

日常运行管理内容:包括系统运行情况记录、审讯追踪、审查应急措施落实、系统资源管理、软件及文档管理。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http:///rk/dbms/index.html 系统需求分析,是用户和设计人员对数据库应用系统所涉及的内容和功能的理解和描述。

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包括:数据需求、围绕这些数据的业务处理需求、数据安全性需求、数据完整性需求。

需求分析阶段是以调查和分析为主要手段的,以此获得用户对系统的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需求分析阶段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建立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

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使用数据字典描述用户的信息要求,使用数据流图描述业务处理过程。

数据字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 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单位,一般包括项名、含义和说明、别名、类型、长度、取值范围及该项与其它项的逻辑关系。如采购单号;

数据结构:是若干有意义的数据项的集合,包括数据结构名、含义和组成成分。如采购单;

数据流:既可以是数据项也可以是数据结构,它表示某一次处理的输入输出数据,包括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来源和去向及需要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如采购计划数据流;

数据存储:加工中需要存储的数据,包括数据存储名、说明、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组成成分、数据量、存取方式以及存取频度等。如原材料的价目表,在计算成本和支付采购费用的处理过程中要用到这些数据;

处理过程:是加工处理过程的定义和说明,包括处理名称、输入数据、输出数据、数据存储及响应时间等,如采购支付处理。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http:///rk/dbms/index.html 处理过程名:采购支付

说明:根据采购单、原材料价目表,计算出应付原材料采购费用 输入数据:采购单 数据存储:原材料价目表 输出数据:支付费用表

如需了解更多考点资讯请到希赛网进行查看!

第四篇: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内容纲要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1.1.2 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RAID类型和特性

1.1.3 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诊断与容错

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价

1.2 数据结构与算法1.2.1 常用数据结构数组(静态数组、动态数组)线性表、链表(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

栈和队列

树(二叉树、查找树、平衡树、遍历树、堆)、图、集合的定义、存储和操作

Hash(存储位置计算、碰撞处理)

1.2.2 常用算法

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数值计算、字符串处理、数据压缩算法、递归算法、图的相关算法

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算法效率,算法设计,算法描述(流程图、伪代码、决策表),算法的

复杂性

1.3 软件知识

1.3.1 操作系统知识

操作系统的类型、特征、地位、内核(中断控制)、进程、线程概念

处理机管理(状态转换、同步与互斥、信号灯、分时轮转、抢占、死锁)

存储管理(主存保护、动态连接分配、分段、分页、虚存)

设备管理(I/O控制、假脱机、磁盘调度)

文件管理(文件目录、文件的结构和组织、存取方法、存取控制、恢复处理、共享和安全)

作业管理(作业调度、作业控制语言(JCL)、多道程序设计)

1.3.2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的知识

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程序调用的实现机制

1.4 计算机网络知识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拓扑、OSI/RM、基本的网络协议) Client/Server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Browser/Web/Datebase结构 网络性能分析 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

2. 数据库技术

2.1 数据库技术基础

2.1.1 数据库模型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概念模式、外模式、内模式),两级映像(概念模式/外模式、外模式/内模式)数据库模型: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概念数据模型ER图(实体、属性、关系),逻辑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络模型)

2.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RDB(关系数据库),OODB(面向对象数据库),ORDB(对象关系数据库),NDB(网状数据库)几种常用Web数据库的特点

2.1.3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集中式数据库系统

Client/Server数据库系统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

2.2 数据操作

2.2.1 关系运算

关系代数运算(并、交、差、笛卡儿积、选择、投影、连接、除)

2.2.2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SQL的功能与特点

用SQL进行数据定义(表、视图、索引、约束)

用SQL进行数据操作(数据检索、数据插入/删除/更新、触发控制)

安全性和授权

程序中的API,嵌入SQL2.3 数据库的控制功能数据库事务管理(ACID属性)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UNDO、REDO)

并发控制

2.4 数据库设计基础理论

2.4.1 关系数据库设计

函数依赖

规范化(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第四范式、第五范式)

2.4.2 对象关系数据库设计

嵌套关系、 复杂类型,继承与引用类型

与复杂类型有关的查询

SQL中的函数与过程

对象关系

2.5 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基础知识

数据挖掘应用和分类

数据仓库的成分

数据仓库的模式

2.6 多媒体基本知识

2.6.1 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常用多媒体文件格式

2.6.2 多媒体压缩编码技术

多媒体压缩编码技术

编码的国际标准

2.7 系统性能知识

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周转时间)

3. 系统开发和运行维护知识

3.1 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知识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阶段目标和任务

软件开发项目基础知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及其常用管理工具

主要的软件开发方法(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CASE)

软件开发过程评估、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的基础知识

3.2 系统分析基础知识

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DFD)和数据字典(DD),实体关系图(ERD),描述加工处理的结构化语言)

统一建模语言(UML)

3.3 系统设计知识

系统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结构化设计方法和工具(系统流程图、HIPO图、控制流程图)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总体布局,设计原则,模块结构设计,数据存取设计,系统配置方案)系统详细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3.4 系统实施知识

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

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

系统测试的目的、类型,系统测试方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

3.5 系统运行和维护知识

系统运行管理知识

4. 安全性知识

安全性基本概念(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

加密与解密机制

风险分析、风险类型、抗风险措施和内部控制

5.标准化知识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基本知识

6.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化意识

有关的法律、法规

7.计算机专业英语

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词汇

能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考试科目2: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

1.数据库设计

1.1理解系统需求说明

了解用户需求、确定系统范围

确定应用系统数据库的各种关系

新系统中的数据项、数据字典、数据流

1.2 系统开发的准备

选择开发方法,准备开发环境,制订开发计划

1.3 设计系统功能

选择系统机构,设计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接口,设计安全性策略、需求和实现方法,制定详细的工作流和数据流欢迎访问软件考网)

1.4 数据库设计

1.4.1 设计数据模型

概念结构设计(设计ER模型)逻辑结构设计(转换成DBMS所能接收的数据模型)1.4.2 物理结构设计设计方法与内容

存取方法的选择

1.4.3 数据库实施与维护

数据加载与应用程序调试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1.4.4 数据库的保护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1.5 编写外部设计文档

编写系统说明书(系统配置图、各子系统关系图、系统流程图,系统功能说明、输入输出规格说明、数据规格说明、用户手册框架)

1.6 设计评审

2.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2.1 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结构

信息系统的架构(如Client/Server)与DBMS

多用户数据库环境(文件服务器体系结构、Client/Server体系结构)

大规模数据库和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SMP、MPP)

中间件角色和相关工具

2.2 设计输入输出

数据库交互与连接(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以及Java、Visual Basic、VisualC++、PowerBuilder、Delphi中任一种开发工具与数据库互连的方法(如何与数据库服务器沟通))

2.4 设计安全体系

明确安全等级

许可(对象许可、命令许可、授权许可的方法)2.5 应用程序开发2.5.1 应用程序开发选择应用程序开发平台

框架开发

源代码控制

2.5.2 模块划分(原则、方法、标准)

2.5.3 编写程序设计文档

模块规格说明书(功能和接口说明、程序处理逻辑的描述、输入输出数据格式的描述)

测试要求说明书(测试类型和目标,测试用例,测试方法)

2.5.4 程序设计评审

2.6 编写应用系统设计文档

系统配置说明、构件划分图、构件间的接口、构件处理说明、屏幕设计文档、报表设计文档、程序设计文档、文件设计文档、数据库设计文档

2.7 设计评审

3. 数据库应用系统实施

3.1 整个系统的配置与管理

3.2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SQL Server、Oracle、Sybase、DB

2、Access或Visual Foxpro)

创建数据库

创建表、创建索引、创建视图、创建约束、创建UDDT(用户自定义类型)

3.3 数据库应用系统安装

直接安装(安装新系统并使系统快速进入运行状态)

并行安装(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

阶段安装(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阶段使新系统各部分逐步投入运行)

3.4 数据库应用系统测试

拟定测试目标、计划、方法与步骤

写出数据库运行测试报告

3.5 培训与用户支持

4.数据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4.1 数据库系统的运行计划

运行策略的确定

确定数据库系统报警对象和报警方式

4.2 数据库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新旧系统的转换

收集和分析报警数据(执行报警、故障报警、安全报警)

数据库维护(数据库重构、安全视图的评价和验证、文档维护)数据库系统的运行统计(收集、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数据库系统的审计

4.3 数据库管理

数据字典和数据仓库的管理

数据完整性维护和管理(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备份和恢复(顺序、日志(审计痕迹)、检查点)

死锁管理(集中式、分布式)

数据安全性管理(加密、安全、访问控制、视图、有效性确认规则)

4.4 性能调整

索引的改进

数据库性能优化

5. SQL

5.1 数据库语言

数据库语言的要素

5.2 SQL概述SQL语句的特征SQL语句的基本成分5.3 数据库定义

定义数据完整性

修改表(Alter Table)、删除表(Drop Table)

定义索引(Create Index)、删除索引(Drop Index)

定义视图(Create View)、删除视图(Drop View)、更新视图

5.4 数据操作

Select语句的基本机构

SQL中的选择、投影

多表查询

子查询

5.5 完整性控制与安全机制

主键(Primary Key)约束

外键(Foreign Key)约束

属性值上的约束(Null、Check、Create Domain)

全局约束(Create Assertions)

5.6 创建触发器(Create Trigger)

5.7 SQL使用方式

交互式SQL

嵌入式SQL

SQL与宿主语言接口(Declare、共享变量、游标、卷游标)动态SQL

5.8 SQL 标准化

6. 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

6.1 分布式数据库

6.1.1 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

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与目标

6.1.2 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分布式数据库的模式结构

数据分布的策略(数据分片、分布透明性)

6.1.3 分布式查询处理和优化

6.1.4 分布式事务管理

分布式数据库的恢复(故障、恢复、2段提交、3段提交)

分布式数据库的透明性(局部、分裂、复制、处理、并发、执行)

6.1.5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6.2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数据的分布设计

数据库互连技术

6.3 面向Web的DBMS技术

三层体系结构

ASP、JSP、XML的应用

7.数据库的安全性

7.1 安全性策略的理解

数据库视图的安全性策略

数据的安全级别(最重要的、重要的、注意、选择)

7.2 数据库安全测量

用户访问控制(采用口令等)

程序访问控制(包含在程序中的SQL命令限制)

表的访问控制(视图机制)

8. 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8.1 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MS)

8.1.1 OODBMS的特征

8.1.2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对象结构、对象类、继承与多重继承、对象标识、对象包含、对象嵌套

8.1.3 面向对象数据库语言

8.1.4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ORDBMS)

嵌套关系

复杂类型

继承、引用类型

函数与过程

ORDBMS应用领域

8.2 企业资源计划(ERP)和数据库

8.2.1 ERP概述

基本原理、发展趋势

ERP设计的总体思路(一个中心、两类业务、三条干线)

8.2.2 ERP与数据库

运行数据库与ERP数据模型之间的关系

运行数据库与ERP数据库之间的关系

8.2.3 案例分析

8.3 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数据仓库设计

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

第五篇:2013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点知识精讲七

多媒体基础

1、媒体可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通常所说的媒体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二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即信息的表现形式,即CCITT定义的存储媒体和表示媒体。其中的表示媒体又可以分为3种:视觉类、听觉类、触觉类。

多媒体体就是指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超文本是一种文本管理技术,它以结点为单位组织信息。结点、链和网络是超文本的3个基本要素。

超媒体,具体表现为用超文本方式组织和处理多媒体信息。

2、声音3要素:音强、音调、音色。音色由混入基音的泛音所决定。人耳听觉范围是20HZ-20KHZ。

声音信号的数字化:取样-量化法。有3个步骤,即取样、量化、编码。

波形声音,是一个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数据序列,它是由模拟声音经采样、量化和编码后得到的一种数据格式。

有3种声音编码方法:波形编码,参数编码,混合编码。

声音合成,分为语音合成和音乐合成。

MIDI,是乐器数字接口的缩写,目前已成为数字音乐的国际标准。它规定了乐器间及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的协议规范。

声音文件的格式:Wave,Module(。mod)记录音色样本,MPEG(mp3),RealAudio(。ra),MIDI,Voice(。voc)每个voc文件由文件头块和音频数据块组成,Sound(。snd),Audio(。au),AIF,CMF。

3、色彩3要素:亮度、色调、色饱和度。

彩色空间:指彩色图像所使用的颜色描述方法。RGB彩色空间,用于计算机显示器;CMY彩色空间,是相减混色,典型应用有油墨、颜料;YUV彩色空间,Y表示亮度,U,V是两个色度变量,典型应用有电视图像。

图形与图像:图形是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来描述和记录的一幅图的内容,典形应用有矢量图;图像是用像素点来描述的图。图形采用光栅化(即点阵化)技术可以转换为图像,图像采用图形跟踪技术可以转化为图形。

现实图片数字化过程为采样-量化-编码。

图像的主要属性包括分辨率、像素深度、真/伪彩色。像素深度指存储每个像素所使用的位数。真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的颜色由R、G、B三个基色分量所决定。伪彩色,是在生成图像时对图像中的不同色彩采样并生成一个彩色查找表,图像的每像素值存储的是色彩的索引。

图像的无损压缩方法有:行程编码RLE、增量调制编码、霍夫曼编码。增量调制法只记录每行上第一个像素的值,其后的像素只记录与行首记录的增量。霍夫曼法是根据像素出现的频率定义像素编码,进而生成该图像的霍夫曼码表。

图像的文件格式:BMP深度可选且不做压缩,GIF采用了无损压缩,TIFF适用于扫描仪和桌面出版,PCX像素深度可选且使用RLE编码,PNG是gif的替代品,JPEG采用有损压缩,Target彩色丰富供专业用户使用,WMF保存的是函数调用信息(windows),EPS是PostScript图形打印机专用,DIF是AutoCAD格式,CDR。

4、电视信号通过光栅扫描的方法显示到屏幕上,彩色电视采用相加混色,使用RGB作为三基色。

几种视频文件格式:GIF;Flic(。FLI/.FLC)一种彩色动画文件格式,使用RLE和Delta算法编码;AVI支持256色和RLE压缩;QuickTime;MPEG是运行图像压缩算法,方法是

单位时间内采集并保存第一帧信息,然后只存储其余帧对第一帧发生变化的部分,进而实现压缩(平均压缩比50:1);RM一种新型流式视频文件格式。

MPEG-4是一套多媒体通信标准,主要由音频编码、视频编码、数据平面、描述符接口、缓冲共管理和实时识别等部分构成。

MPEG-1应用于电视图像和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

MPEG-2应用于高数据速率数字存储媒体的电视图像和伴音编码。

MPEG-7是一套多媒体内容描述符接口标准。

5、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多感知,沉浸感,交互,构想。

大概有4种虚拟现实技术:桌面虚拟现实,完全沉浸的高级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性的虚拟现实,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

6、VCD上的数据文件是以MPEG-1标准的格式存储的,它将图像分为了3种:帧内图像、预测图像和插补图像构成。其中帧内图像采用JPEG压缩方法来去掉冗余信息,也称作空间压缩。预测图像使用的帧间编码模式,也称作时间压缩。

对动态图像进行压缩处理的基本条件是:动态图像中帧与帧之间具有相关性。

动态图像有3个基本特点:具有时间连续特性,具有实时性,帧与帧之间具有相关性。相关性是指动态图像的连续前后两帧信息变化很小的特点。

人们把无损压缩称为熵编码。

CD盘光道的结构与磁盘的磁道不同,它的光道不是同心圆,而是螺旋型光道,一张CD的光道大概有5公里。光盘的随机存储性变得较差。

DVD盘是将光盘间距缩小,将记录信息的最小凹凸坑长度缩小,以提高存储容量。因此DVD刻录机和播放机需要采用波长更短的激光,同时为提高接收盘片反射光的能力,要增大光学物镜数值孔径。

MIDI文件包含音符、定时和16个通道的演奏定义。

脉冲编码调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波形编码。

如果两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则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 红色+青色 = 绿色+品红 = 蓝+黄 = 白色。

使用RGB3:3:2表示一个像素时,像素深度为8,即3+3+2.如果使用RGB8:8:8表示一个像素,那么像素深度为24。

图像分辨率,是指组成一幅图像的像素密度,即用每英寸多少点(dpi)表示数字化图像的大小,也用水平和垂直的像素表示。例如用200dpi来扫描一幅2*2.5英寸的照片,则可以得到400*500的图像。

视盘与CD盘的信息存储和读出原理有结构一样,但视盘是以模拟量的方式记录视频信号的。激光束读取视盘上信息的方向是从盘的内圈向外圈读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审计人员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世界十大经典爱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