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伦理学论文

2022-05-06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大学生伦理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当今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当代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是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个研究课题,是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伦理观的基本要求,同时还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前提条件。文章将以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教育为主脉,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方法等。

大学生伦理学论文 篇1:

当代大学生见义勇为的伦理学引导初探

摘 要:见义勇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知行背离”和“流血又流泪”的不良现象。因此,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见义勇为进行积极有力的思想观念引导、能力引导、行为引导,并辅之以必要的制度和体制保障,使大学生见义勇为发展成见义智为,以期提高大学生见义勇为的实效性,达到“利他又利己”的双赢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见义勇为;见义智为;伦理学引导

见义勇为,指的是看到合乎正义的事情便勇敢地去做。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弘扬民族正气、展现民族风貌、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及市场经济追求功利性的惯性,导致当今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些道德滑坡,影响社会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对见义勇为的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着良好社会风气的构建,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见义勇为行为进行积极地伦理学引导,把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作为构建和谐校园、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表彰和宣传大学生的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关心支持见义勇为行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见义勇为,使见义勇为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发扬光大[1]。

一、当代大学生的见义勇为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经历了改革开放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历程,因此包括见义勇为在内的社会责任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主流方面是积极向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认知层面

一是多数大学生具有惩恶扬善、助人为乐的思想观念,但在行为判定方面还存在模糊性。对于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大多予以认同,同时知道见义勇为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但在见义勇为的判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不清楚哪些情况下需要挺身而出。二是很多大学生对见义智为认识不足,不能明确见义智为与见义勇为的关系,缺乏见义智为的观念。

(二)实践层面

部分大学生有将见义勇为付诸行动的主观意愿,但其行为选择受到一些消极心理因素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知行背离”的不良现象。虽然总体上认同见义勇为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规范,思想上也有见义勇为的意识,但落实在实践层面上,真正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却不多。面对老人倒地、儿童落水、歹徒行凶时有些持观望态度,不能付诸实际行动。另外在付诸见义勇为实际行动时,由于缺乏基本的救人自救能力以及科学的方法,出现很多见义勇为不成反害己的“流血又流泪”事件,没有形成见义智为的习惯。

二、当代大学生见义勇为现状成因分析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大学生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他们见义勇为观念和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方面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中国传统道德偏重个体修养和个体私德的完善,对公共场合的道德却很少提及。梁启超指出:“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若中国之五伦,则惟于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至社会、国家伦理,不备滋多。此缺憾之必当补者,皆由重私德轻公德所生之结果也。”[3]加之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形势,传统的社会习惯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动,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道德水准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人们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看客”心理[4]。见义勇为的正义感、责任感淡化,大学生对待见义勇为的知行背离和观念对立正是转型社会人们思想产生波动的一种反映。

(二)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内容上具有异质性,导致大学生思想上的迷茫。学校侧重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理想教育,而学生在家庭受到的则是利己主义倾向的实惠教育和追求利益回报的功利性教育。这种异质性造成了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迷茫,削弱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正面影响[5]。

(三)学校方面

一是单调封闭的教育手段与受教育者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教育的有效性体现的重要环节在于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身心需求的一致。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做法,习惯于宣传空洞的政治口号,用深奥、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来教育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忽视了对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的教育和培养。导致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包括对见义勇为精神的抵触。二是学校缺乏有效的安全教育。即便设置了专门的体育课程,开展了一些安全教育,但很多都是形式,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实战演练。

(四)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主要指在年龄、爱好、兴趣和背景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一群青少年或青年。同辈群体容易建立一个由自己的兴趣、娱乐、衣着、行话俚语、符号、价值观念等构成富有特色的亚文化[6]。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和行为选择的影响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在面对见义勇为选择时,大学生往往会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当自己所在的同辈群体做出积极回应时,他也会积极参与,挺身而出;而当同辈群体冷漠无视时,他可能会瞻前顾后,持观望态度。说明大学生面对见义勇为时,从思想观念层次转化为实际行动还存在一定难度,是大学生见义勇为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

三、当代大学生见义勇为的伦理学引导对策

由于大学生在见义勇为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积极有力的思想观念引导、能力引导、行为引导,并辅之以必要的制度和体制保障,使大学生见义勇为发展成见义智为,达到“利他又利己”的双赢效果。

(一)对大学生见义勇为的思想观念进行伦理学引导是实现双赢效果的前提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确立引导的方向和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前我国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7]。大学生见义勇为思想观念的伦理学引导,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确立引导的基本内容。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见义勇为的方向和内容,增强大学生见义勇为的社会责任感。

(二)对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能力进行伦理学引导是实现双赢效果的基础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提高基本的自救和救人能力,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具备良好的体魄。其次,要引导大学生消除瞻前顾后的忧虑,提高见义敢为的能力。第三,引导大学生提高承受见义勇为不良后果的能力。由于见义勇为往往事发突然,缺乏必要的准备应急措施,因此在见义勇为后时常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给见义勇为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伤害。不管是社会还是其他原因所,都要引导大学生提高承受见义勇为不良后果的能力,为大学生见义敢为、见义勇为消除后顾之忧。

(三)对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伦理学引导是实现双赢效果的关键

首先,引导大学生从见义勇为的思想转变为见义勇为的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动力,是检验认识性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导大学生消除“看客心理”,把见义勇为的思想转变为见义勇为的实践。其次,引导大学生从见义勇为的实践转变为见义智为的行为。见义智为,就是面对具体的道德冲突,作为道德主体,要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思考怎样做出道德行为又不至于让自己受到伤害。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见义智为,既保全自身又利于他人和社会。第三,引导大学生从见义智为的行为转变为养成见义智为的习惯。见义智为的前提是“要为”,然后才是“智为”。“见义智为”本身就是有道德的表现,要引导大学生养成见义智为的习惯。

(四)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四位一体的伦理学引导体制是实现双赢效果的保障

首先,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见义勇为提供舆论和制度支持。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为见义勇为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坚实的道德基础。另一方面要做好见义勇为英雄人物的各项善后保障工作,建立完善的社会奖励和社会保障机制。既要有政策引导,又要加大投入,让见义勇为者消除“风光一时,痛苦一生”顾虑,激励人们加入到见义勇为的行动中来[8]。其次,学校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能力。面对大学生价值困惑,高校应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地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位置,不断在消除困惑中成长,在超越自我中成熟。同时开设大学生自救救人能力课程,开展自救救人演练和实践,提高大学生自救救人的能力。再次,家庭要抛弃功利观,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家庭具有抚育下一代、潜移默化影响下一代价值观的重要功能。家长以及其他家庭成员要以身作则,积极做出见义勇为的行为,落实见义智为的实践,为大学生树立榜样示范。最后,要谨慎选择大学生见义勇为的同辈群体榜样,选择在见义勇为中涌现出的见义智为、“利他不损己”的英雄群体,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

总之,发扬见义勇为精神,自觉维护社会正义是每一个公民基本的道德义务。通过伦理学角度的积极引导,使大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见义勇为的核心理念,唤起他们践行见义勇为的责任感,鼓励他们发扬见义勇为的优秀传统,引导他们养成见义智为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大学生见义勇为的实效性,达到“利他又利己”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中全.大学生英雄现象的精神实质及其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2012(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

[3]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17.

[4]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1.

[5]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1.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1.

[7]郑士鹏.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时代价值及其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

[8]王兴本.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之我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收稿日期:2014-10-20

基金项目:2014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多元价值视阈下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GDYCSZ20149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广伟(1990-),男,山东菏泽人,2013级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宋 佳)

作者:刘广伟

大学生伦理学论文 篇2:

浅析大学生生命伦理学教育

摘 要:当今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当代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是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个研究课题,是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伦理观的基本要求,同时还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前提条件。文章将以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教育为主脉,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方法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教育

近年来,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众多高校频频传出大学生心理问题犯罪等消息,引起的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熊炳奇指出,首先这虽然是个案,但绝不止于法律的范畴,应该思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使得一个高等学府的大学生走上不归路。学校、社会、家庭都应该认真反思这个问题。其次,反思不应是简单的批评教育,而是去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知识并不等于道德,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开始关注伦理道德的问题,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健康人生价值观发挥个性潜能并增強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存在多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据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1)人生目标茫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失,生活目标随波逐流,常有无意义感伴;(2)人际关系不适。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在“目前,你感到最苦恼的事”的调查中,有80%的学生涉及到了人际关系。(3)自卑与自负两极振荡,懒散与退缩,恐惧失败。事实上,任何一个处于这种状态的大学生,对于黄金年华、美丽大学生活的感受力下降,对自我发展的心理预期也会变得不确定,人际吸引力降低而且自我满足感不高,内在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掘。

二、心理学与生命伦理学

(一)心理学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根据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个体心理问题的类型划分为三类: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与障碍性心理问题。

(二)生命伦理学

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生命伦理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以及以后发生的三大事件(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德国纽伦堡战犯审判,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揭示生态危机)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正是解决由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领域所产生的各种伦理学问题的需要,推动了生命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心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相关性

现代科学,特别是进化心理学中的许多发现和说明直接关系到伦理学中一些传统、基本的问题。这些发现和说明可以揭示我们的社会行为、情感和直觉。在研究心灵时,进化心理学家们试图确定:各种情感、动机和其他心理活动如何展开,它们是否影响自然选择的过程,受到其影响的会是哪些内容等。同时,一切可以产生实际作用的道德体系都要以伦理自然主义为基础,都要考虑到某些源起于人的生物属性的动机和倾向,都要以最小程度的强制和最大程度的自主服从。这就迫切需要一个道德制度来衡量,从而进入了生物伦理学的范畴。

三、生命伦理学教育

(一)国内外生命伦理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从对生命教育理念的理解来看,我国大陆学者立足于生命观对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目的及课堂教学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偏重于某一侧面的理性思辨;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针对人类生态环境恶化和青少年自杀、他杀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从西方研究来看,多跟死亡教育和宗教等联系在一起。

但无论是欧美、我国港台地区还是大陆地区的认识,他们都有一个出发点,即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使自己的生命与宇宙和自然和谐的发展。虽然实施的内容有差异,但生命教育的目标都包含生命智能的启发,价值思考的深化,以及知情意行的整合等共性。

(二)生命伦理学教育对大学生的作用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估。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所以我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生命起源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迎接新生命的喜悦,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相互关爱与友善的基础上发展其内在道德品质,以实现大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

(三)开展生命伦理学教育的具体方法

生命伦理无所不在,生命伦理问题无所不及,故生命伦理教育课程应该在高等院校的所有专业中开设,当然,不同专业应有所侧重。开展生命伦理教育的具体措施建议如下:(1)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平衡生命科学发展与社会伦理安全之间的关系。生命科学发展是必然的,缓解伦理与安全问题又是必须的,两者无法两全但又必须兼顾。目前的现状是:过于强调所谓科学发展,而伦理与安全问题没有获得实质上的关注,既然是“平衡”,那只能是“各退一步”,方可求“各得其所”。(2)生命伦理教育的“共性”与“特色”。从人类的基本(或底线)行为而言,生命伦理教育当然具有其共性,如倡导: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等。但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生命伦理教育则必须各具特色,如生命科学专业应更加注重生命伦理教育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农林专业应该偏重生态与基因伦理,医药专业应更加注重医疗公平、医患关系与生殖伦理等。(3)完善教育体系培养教师队伍。当前的生命伦理教育在理论研究、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建构等方面都尚须完善甚至重建,否则,生命伦理教育将只能停留在“隔靴搔痒”的层面上,生命伦理问题也将永无缓解。目前的生命伦理教育队伍存在人员数量匮乏及教师的知识构成欠缺等问题,许多自称是生命伦理教学与研究者,实际上对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缺少基本的了解,一经涉及少许专业知识,便只能说:“我不是研究这个的”,如此说来,何以服众。此事固然责不在教师自身,但相关教育主管者应该对其进行较系统的培训。

四、生命伦理学的未来未来发展

中国教育的使命,是要依着烧煤的过程点着中华民族之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现在,随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我们期待“生命教育”能被更广泛地重视,让大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只有把教育与生命发展结合起来,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精神所在,因为精神境界的提升,必然带来素质核心的变化。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接受生命而深刻。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接受生命而深刻。足以见证,生命伦理教育在未来的大学教育中将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 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作者:许颖

大学生伦理学论文 篇3:

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的伦理学理性分析

摘要: “冷暴力”是一种对他人的精神虐待方式。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危害了她们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学习,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本文试用伦理学理性分析“冷暴力”背后的失衡点——极端利己主义,而开明利己主义才是实现宿舍和谐的平衡点。为此,作者依据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适度性”来指导明智行为,预防或修复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所造成的创伤,从而实现宿舍和谐这一至高“善”。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宿舍“冷暴力” 伦理学理性 极端利己主义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总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有多种,“冷暴力”也是其中一种。研究显示,大学女生跟本宿舍同学的冲突高于男生,且女生使用回避与冷处理及自我反思方面都显著高于男生。[1]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显示了她们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的失衡,这种暴力造成的危害迫使我们去寻求根源和对策,以实现宿舍和谐。

一、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及其危害

“冷暴力”实质为一种对他人的精神虐待方式,是“不同于‘热暴力’的隐形暴力,它不是通过殴打或辱骂方式处理,而是表现出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甚至排挤对方。相互无视对方,没有语言和情感的沟通或者是将沟通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敷衍应对对方”[2]。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就是因某种原因排斥宿舍室友,在日常相处中双方以上述方式进行的人际处理方式。

宿舍“冷暴力”通常有这样几种情况:两个人之间的“冷战”;一人与宿舍其他人的“冷战”;宿舍内多个小团体之间“冷战”。[3]“冷暴力”就如同物理学中的“力”一样,有作用力就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双方相互作用,甚至两败俱伤。

(一)造成极大精神和心理压力

宿舍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发生冲突最多的地方。发生“冷暴力”,受排挤一方会因受到冷落和轻视而感到宿舍没有归属感,甚至产生恐惧而情绪消极,这给她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尤其是宿舍其他成员排挤或“冷战”其一人时,她们心理可能难以承受压力,极端者会有自杀倾向。同时,“冷战开战”一方因某种原因排斥室友,这已经显示了她心理的不平衡,并且在日常相处中还要时常处于警戒或伪装状态,压抑自己的正常情绪,精神和心理自然要负担重荷。

当这种力相互作用强烈时,“冷暴力”就可能转向“热暴力”。

(二)危害身体健康

在精神消极状态下,人的身体会出现一些不适,如食欲不振、失眠、头疼、疲倦等,这会影响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冷暴力”时,“冷战”双方身心都处于消极状态,即便是“开战者”也是处于不健康状态,双方身体健康都要受损害。此外,身体的不适将会进一步影响其精神和心理健康,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三)影响工作学习

大学生处于学习和工作的旺盛期,该阶段身心出现问题时必然影响其学习,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重大损失。“冷暴力”会使他们身心疲惫,并对学习与工作产生消极态度,乃至于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产生偏颇。

二、探寻“冷暴力”失衡点——极端利己主义

霍布斯认为,每个人都是出于自我利益而行动和生活的,这是人性的一个普遍特点。虽然这种观点已遭到质疑,但不可否认我们的行为和实践至少是要维护自我利益的,是要做到利己的。

利己主义通常将个人利益得失视为权衡善恶,是非唯一标准,形成一种单边的、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利己主义者“是这样一个人,他普遍无视其他人的利益,只是按照自己的利益或好处来考虑问题”[4]。实行极端利己主义就是完全生活在自己利益小世界中而全然不顾或拒绝他人获利。

我们称赞“无私奉献”、“好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这些人奉行的是利他主义。一般来说,利他主义是与利己主义相对立的,强调他人利益至上鼓励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牺牲。

针对利己与利他主义,边沁提出了开明利己主义,认为“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5]。他的开明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是一样的。[6]正如穆勒强调:“构成功利主义的行为对错标准的幸福,不是行为者本人的幸福,而是所有相关人员的幸福……行为者在他自己的幸福和他人的幸福之间,应当像一个公正无私仁慈的旁观者那样,做到严格的不偏不倚……‘己所欲,施于人’‘爱邻如爱己’。”[7]这要个人从维护自我利益出发去追求自我利益,同时还要关照他人的幸福,在自我和他人利益之间实现平衡,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共同的受益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是三种处理自我和他人利益的原则。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的感情和实践中存在着适度、不及与过度。“适度”即是道德德性,“它以选取中间为目的”[8]。“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于适当的人、处于适当的原因、以适当的方式感受这些感情,就即是适度的又是最好的……错误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正确的道路却只有一条”[9]。而“不及”和“过度”就是情感和实践中的恶,“要么达不到正确,要么超过正确”[10]。

据此,我们可以假想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天平上,极端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处于两端,天平偏向于任何一方都是不平衡的。天平的平衡点就在于“适度”——开明利己主义。

“人们结合到一起就是为了某种利益……政治共同体……把共同利益称为公正。其他共同体以具体的利益为目的”[11]。宿舍作为一个“共同体”同样存在共同利益,如宿舍空间、宿舍费用等。如果每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实行极端利己主义,那么共同体中所有成员都不能得到公正。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的发生就是这种极端利己主义在作怪,它使我们的道德过于偏离平衡点而不能实现公正。

女大学生原生态生活下,引发“冷暴力”的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为两个常见因素,而这两个因素的背后就是极端利己主义。

(一)嫉妒

心理学认为“嫉妒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在与他人比较时,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12]。从伦理学角度看,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些行为与感情,其名称就意味着恶,例如幸灾乐祸、无耻、嫉妒……它们被视为自身即是恶的,而不是由于它们的过度或不及。所以它们永远不可能是正确,并永远是错”[13]。嫉妒自身是“恶”的,且“嫉妒之人,因为他一概地对别人的好运感到痛苦,无论别人该不该交好运”[14]。人都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当别人优于自己时就在情感上产生心理波动,这本属正常情况。一般地,女大学生在她人能力、荣誉、工作等方面优于自己时易产生嫉妒之心。但当看到别人优于自己或别人获利而自己没有便采取“冷暴力”则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完全将自己的利益看做是至高无上的,只许自己拥有而不准他人获得,那么极端个人主义同样是恶的。

(二)个人生活习惯

宿舍是一个共同体,存在着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个人不顾他人需求而放纵自己难免会引发宿舍矛盾。

女生宿舍生活琐事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集中在个人卫生、作息时间不协调、宿舍卫生等方面。如“有人不讲个人卫生”,“休息时间有人打接电话”,“休息时间有人开灯”,“休息时间有人说话”,“有人不打扫宿舍卫生”,“有人的音像设备的声量太大”,“开关灯、风扇、窗户意见不一致”,等等。每个人都依据自身的行为习惯生活,不考虑他人意见,宿舍共同体不能实现对于每个人的公正,就有可能引发“冷战”。这些干扰到他人的不良习惯正是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在共同体中仍以自我利益为圆心,我行我素,不关照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引发人际关系冲突的原因还有很多,这些原因的背后一般都是出于对自我利益的维护,奉行极端利己主义。

三、回归平衡点,预防或修复“冷暴力”创伤

追求宿舍和谐是至高的“善”,是宿舍每个成员所共同追求的,这就要求我们选择明智的方法来达到这种“善”。而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就非实现和谐的明智之举,造成的只有冲突。正确的途径应是奉行开明利己主义。如何做到“开明”·亚里士多德已经回答是“适度”:在维护自我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做到“不偏不倚”。

但要做到这种“中庸适度”并非易事,正如“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圆的圆心……要对适当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适当的时间,出于适当的理由,以适当的方式做这些事,就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或容易做得到的”。我们在日常处事时应进行多边考虑,作周全选择,在自我和他人利益之间实现平衡,从而预防或“修复”“冷暴力”创伤。

(一)考虑:两恶选其轻

“避开最与适度相反的那个极端。因为在两个极端之中,有一个比另一个错误得更严重……我们的不得已而求其次的选择只能是——如谚语所说——在两恶中选其轻”。在宿舍日常生活中处理事情要“择优而选,三思而后行”,不可因自己的痛快而造成更大伤害或损失,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与人相处,可以采用和平方式,或许有时会感到自己受了委屈,但在和谐共同体中我们受益更大;进行“冷战”,此时自己会得到一时的心理满足,但它造成的危害是隐形而长远的。

因而,我们在选择与他人的相处方式前应认真考虑,“择其善而从之”,选择最明智的方式和途径;如果不考虑后果而贸然处事,可能会造成最糟糕的“恶”,那是不明智的。

(二)节制:自我约束和控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我们要研究我们自身容易去沉溺于其中的那些事物……然后我们必须把自己拉向相反的方向”[15]。宿舍生活是集体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若只沉浸于自己的快乐而干扰他人,自然会产生冲突。如作息时间的不协调,有的人在宿舍喜欢网上冲浪且毫无时间观念,乃至晚上一两点钟还不知疲倦;而宿舍其他人休息较早,那么在作息时间上就有了矛盾。此时,喜欢上网的同学就应该自我约束,稍做节制,并与他人协商达成一致作息时间。若他一意孤行,享受自己的快乐,他人就会有意见,“冷战”难免会爆发。

因而,要预防和修复宿舍“冷暴力”,个体要提升修养,对自己的特殊爱好有所节制,照顾到他人的利益,尽量与他人达成共识,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局面。

(三)公正:利他也要有度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称“无私奉献”“不求索取”之人是有道德的。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种完全为他人服务而不顾自己利益的状态是不公正的,真正的公正是要实现“适度”。人生存于世上,必须维护个人利益,但不能忽略他人利益;关照他人需求是必需的,但要求完全利他而放弃个人利益也不现实。

人与人相处中利他也该有限度,至少不能使个人利益长期处于受损状态。例如宿舍中的互助,当别人有求于你帮她打一次水时,这是应该帮忙的,助人于困难是道德的;但如果你被多次要求帮忙打水,你就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了。如果你一味顺应他人这种过度要求,长期下来你的顺应就会成为他人的习惯;一旦将来你一改这种“顺从”,他人便会对你产生不满和误解,“冷暴力”的苗头就会冒出来。

利他行为受人称赞,但利他也要有度,否则宿舍就处于不公正状态下,“冷暴力”的苗子就种下了;我们鼓励利他主义,更尊重自愿原则。

(四)友爱:实现双边对话

作为一个社会人,个人不可能与他人隔绝而完全处于个人小世界中,我们需要和他人沟通,需要理解和关照。

“冷暴力”就是暴力双方处于自己的世界且双方因不沟通而形成的僵局。如若一方敢于打破这种冷冰冰态势,主动实现双方对话,了解对方想法,“冷暴力”就可能被消融。我们要尝试着了解和化解他人的错误想法或误会。虽然有时我们主动寻求“和解”却得不到理睬,但真正有道德的人会多次尝试打破冷局面;若多次主动还是没有效果,我们只能认为此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足,以一般性的同学待之即可。

主动将自己从极端个人小世界里解放出来,关照多边需求,这样我们才是有德性之人,才能真正获得从宿舍小社会到生活大社会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姜美霞.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及应对[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32.

[2]刘虹.女生宿舍里的冷暴力[J].大众心理学,2009(12):14.

[3]丁剑.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0-21.

[4]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8.

[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商务印书馆,1987:211.

[6][7][英]约翰.穆勒,著.徐大建,译.功利主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7,10.

[8][9][10][11][14][1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局,2003:47,47,48,246,48,56.

[1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95.

[13]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大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75.

作者:刘相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新思维研究论文下一篇:农业科技创新论文